从沃克思的陶艺作品看其艺术风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65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如今,现代陶艺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着。全世界的陶艺家们,正各自使用不同的创作方式,创造出各民族、各文化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如果要问现代陶艺是何时何地开始的,恐怕难以找到准确的答案,或者说让学术界都认可的时间、地点、人物估计永远没答案。历史就是这样发生的。上世纪 50 年代在美国陶艺界兴起的黏土革命,也被称之为“奥蒂斯”革命,对现代陶艺的兴起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宝贵的历史意义。革命的发起者——彼得·沃克思(PeterVoulkos)是美国著名的陶艺家,现代陶艺的先驱者。他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陶艺界有着巨大影响力。他的作品给无数观赏者带来惊喜,也给无数青年陶艺家带来启迪。
在那个时代,一批具有创见的陶艺家做着不同的实验,积极探索着属于自己的风格的陶艺作品。他们为此乐在其中,仿佛上帝恩赐于他们,激发出了一批优秀的、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和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其中,沃克思就极具代表性。他反传统,强调偶发,作品强烈的凸现出手工痕迹。当本人看到他的作品时,深深被它吸引。通过研究整个贯穿他一生的陶盘作品时,可以细细发现艺术家的创作轨迹。从早期的摸索,逐渐摆脱他人的影子,再到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个风格变化的历程本身就具有艺术性,不知不觉地渗入他的作品中,很值得感兴趣的人去研究。
彼得·沃克思的陶艺作品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陶瓷器皿,一类是堆砌雕塑。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有些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陶盘这种类型在沃克思所有的作品中占据很大一部分,贯穿了艺术家整个创作生涯,是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的流变的作品类型。陶盘是艺术家反抗传统的有力工具,为此拉开与传统陶瓷的距离,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革命性的突破。所以本论文对其陶盘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发掘出艺术家的风格变化轨迹,借鉴其历史经验,为了更好的哺乳自己的艺术创作,因而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向这位现代陶艺的先驱者致敬。
本论文在现代陶艺兴起的大背景下,对彼得·沃克思的陶盘作品进行分析解读,把其风格分为三个时期:蕴育期、发展期、成熟期,展现其艺术风格的变化历程。尝试找出彼得·沃克思陶艺的发展脉络。

1.2 概念的界定
1.2.1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独具魅力的创作个性的体现,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中。由于艺术家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生活背景、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上也各不相同,因而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进而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
费恩伯格曾说:“艺术创作是一种我们可以通过移情进入的思考形式。艺术品中的思考不一定就是语言的,尽管也可以进入语言,但它是一种视觉思考,它一样具有力量。甚至在抽象作品(它好像只关注色彩、形式等问题)中,艺术家用来形成画面元素的结构,则提供了一种组织经验的模式。该模式构成了艺术家的“风格”,而且在其特征保持了清晰可见的一致性的意义上,它类似一种人的风格。”这种类似人的风格,把陶艺家与作品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陶艺家的艺术风格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彼得·沃克思所处的时——20 世纪,所处的地——美国,这些条件聚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来。
1.2.2 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简称。广义上讲,“现代”是时间性名词,是相对与传统来说的 。而在艺术界广泛使用“现代陶艺”这一概念,已经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已成为一个狭义的概念。“现代陶艺”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创作方法多样,形式自由,强调独特个性。
白明先生如此定义现代陶艺:“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远离传统使用性质的观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新的表现方法的新的表现形式,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多种认识。”
关于“现代”与“传统”的不同,金银珍做了很好的概括:“(现代陶艺)比装饰注重造型、比技法注重创意。它注重社会化的象征意义和作家的自我意识,成了作家发挥想象的载体,成了实现作家个性的媒介,成了现代人的精神寓所之一。”至此,“现代陶艺”与“传统”各自有着代表自己的表述。
1.2.3 艺术家生平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九日,彼得·沃克思(Peter Voulkos )出生在美国蒙大拿州波兹曼的一个希腊移民家庭。沃克思在家里五个孩子中排名老三,早年在铁器厂做过学徒。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当过美国海军军人。退役后得到政府的资助学习绘画。他第一次学习绘画与陶艺是在波兹曼,一九五一年毕业于蒙大拿州立大学,获学士学位。一九五二年又在加州奥克兰工艺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在位于蒙大拿州的阿基·布雷基金会(陶艺工作室)做长住艺术家。一九五三年,沃克思应邀前往北卡罗来纳黑山学院任教。
一九五四年沃克思应邀至加州洛杉矶县立美术学院,后改名为奥蒂斯美术学院任教。由于他在艺术风格上的突破,影响了一批他周围的学生。包括肯·普莱斯(Ken Price)、约翰·梅森(John Mason)、之后还有年轻的陶艺家罗恩·内格勒(Ron Nagle)和史蒂芬·德·斯特布勒(Stephen De Staebler)等。沃克思用一种漫不经心、即兴创作的方式,突破了传统陶瓷艺术形式。发展出了一种抽象表现主义的陶艺风格。
在前往洛杉矶之前,这其间沃克思在纽约旅行的时候,结识了一批当地的先锋派艺术家,并对爵士乐产生了热情。一些行为艺术家的理论对沃克思起着极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毕加索的陶艺及现代艺术浪潮给沃克思的艺术创作思路带来了新的灵感。在蒙大拿与李奇(Bernard Leach)的会面,为他日后的陶艺创作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从沃克思的陶盘中可以看到瑕疵、开裂,作品记录着创作的过程。这种过程体现艺术家内心感受和即兴自由的发挥与把握来充分体现泥土的本性,以及人与水、火、土的交流和联系的深层关系。因沃克思及其推动的“奥蒂斯革命”所引发,使整个美国现代陶艺均受其影响,其自由的陶艺观也由此深入人心。一九五九年,沃克思离开奥蒂斯而任教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直至一九八五年。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风格逐渐走向成熟。二零零二年,沃克思突发心脏病而离世。他的作品被全球各大知名美术馆收藏,他是一名勇敢的开拓者,他的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

2 美国现代陶艺兴起的时代背景 ........................................................................9-13
2.1 艺术话语权的转移 .........................................................................9-10
2.2 东洋陶艺的影响 ..........................................................................10-11
2.3 美国西部陶艺的变革 ..................................................................11-13
3 沃克思陶盘艺术风格的流变 ......................................................................13-19
3.1 1950s ——现代绘画与陶瓷材料相结合 ..................................................13-14
3.2 1970s ——刻刀替代了画笔 .............................................................14-17
3.3 1990s ——陶艺与雕塑的融合 .............................................................17-19

结语
通过分析彼得·沃克思不同时期陶盘艺术作品,深切的感受到艺术家一路走来的艰辛。他一直在尝试摸索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同时也可以看出,无论艺术家如何具有创作个性,他始终摆脱不了时代对他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的作品上,总会有当时的时代烙印与艺术家现实生活的印记。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