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守门石狮的历史溯源
1.1 中国石狮的出现和发展
在中国的众多吉祥瑞兽中,狮子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典型瑞兽,素有“龙生九子,狮居第五“的古老传说。中国的狮文化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然而中国并不产狮子,狮子主要分布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张赛受命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就是在这个时候开通的,狮子和狮文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进入中国。《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章帝章和兀年安息国遣使献师子符拔。”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此外,佛教在汉末、魏晋传入中国,狮子在佛教中受到重视,相传狮子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佛典中有关狮子的记载众多,比较典型的如:《大智度论》记载:“佛为人中狮子夕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传灯录》记载“释迎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载:“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待列门侧。”狮子以其凶悍威猛的体征并伴随着佛教带来的神秘感,使其在中国受到强烈的关注,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国的瑞兽,随着时间的推移,狮子在中国口渐本土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逐渐固定下来。中国的石狮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最早的石狮大约出现在东汉初年,山东省嘉祥县武氏墓石祠前的石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雕狮子。(如图1)此外,四川省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也是东汉比较有代表性的石狮。(如图2)汉代的狮,都是陵墓石狮,造型简练粗犷,质朴而不失矫健有力的风格。
到南北朝时期,石狮开始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还是陵墓石狮,石狮有着巨大的体魄和恢宏的气势。与东汉时期的石狮相比,雕琢逐渐出现精细华丽的一面如图3,这是南朝梁代南康简土萧绩墓前的石狮,昂首阔步,气势恢宏,在雕凿上更加细腻。
当石狮的发展进入唐朝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蹲坐式石狮。唐代是石狮子雕刻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各帝土陵墓多设置石狮,石狮的魁梧之势更加强化,体态稳健,造型饱满圆润,细节部分的线刻装饰精巧大方,尽显雍容华贵、势不可挡。唐代石狮已经明显体现出中国狮的特色,它祥和不失威严的面貌是更贴近心灵的写照,区别十西方石狮表面化的怒目狰狞,这时候的石狮更具人性化,同时也反映出唐朝的从容大气的风范。如图4和图5,分别是唐代顺陵走狮和乾陵蹲狮。
五代宋元以后,陵墓雕塑和石窟雕塑走向衰弱,寺观雕塑和建筑装饰雕塑迅速发展起来。宋元时期的石狮主要是对前面朝代的继承与延续,宋狮依旧保留有恢弘的气势,身体强壮有力,雕刻精美,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艺术创造性的减弱,出现程式化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狮的生动性,缺乏生命力。但这一时期石狮仍有新的特点,就是在石狮的颈项上系有响铃和缨须,出现了绣球和幼师的造型,体现出狮子逐渐开始被驯化的特征,这一驯化特征在当时盛行并目_稳定的延续了下去,直到当今社会,还可以看到这一形式。这种驯化的特征更加贴近民众,是守门石狮出现的良好条件。元代石狮继承了宋代的传统,此时的石狮与建筑的联系开始多起来,风格偏十写实,相比前代的石狮少了一些威严,多了一些温顺的特征。如图6和图7,分别是宋代河南巩县永裕陵的走狮和永定陵的蹲狮。
到了明清时期,宫廷石狮还保有庄严肃穆的特点,但总体来说,石狮的性格刻画有了明显转变,由威严彪悍的特征转化为具有亲和力的驯化特征。走狮已经很罕见了,而坐狮开始广泛流行。明清时期的石狮大量步入民间,纷纷出现在寻常百姓家,与民间建筑相结合,种类众多,建筑构件石狮,建筑小品石狮、陈设品石狮都普及起来。石狮造型完全走向程式化,明清石狮在装饰上精雕细刻,出现明显的生活气息,同日寸也失去了往口的威严形象。宫殿、寺庙、文衙等建筑中广泛出现石狮作为护卫,此时的守门石狮在的狮子艺术中成为了一大主角。如图8和图9,分别是明代北京天安门石狮和浙江宁波天一阁石狮,从中可以看出,宫廷石狮还强调威严的一面,而民间的石狮已经明显偏向十装饰化,失去往日的威严。
1.2 守门石狮的由来
具体说到中国守门石狮的起源,它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经过了一定了历史铺垫,经过一个自然的演变过程才相对固定下来。石狮是何时进入民间成为守门神兽的呢?据考证,石狮子摆放在大门的两侧适一习俗大致出现在唐宋暗期。唐朝时期,京城的居民住宅区大多设有围墙和坊门等建筑形式,其中坊门就是人们所常见的牌楼样式,为了固定牌坊,防风抗震,在坊柱的柱脚火放有一对大石块。工匠们习惯十在这些大石块上雕刻物象进行装饰,这些装饰物象多是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在美观的同时又蕴含丰富的吉祥的寓意,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民间出现了用石狮子等瑞兽来守卫大门的习俗。石狮至此进入民间,出现了守门石狮。元代《析津志辑佚.风俗》中记载:“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民,亦如上放顿。”这是对中国守门石狮的明确记载,可见,元代石狮以不仅仅是作为镇守陵墓之用,已经开始步入民间,成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明清守门石狮在造型上一般呈蹲坐状。即狮子的前肢撑在地上,后肢弯曲蹲坐十地面,从侧面石‘是一个二角形,细分起来也有蹲立状的,前肢离开地面,握绣球或幼狮,从其形式上来石与蹲坐式差别不大,可以说都属十蹲坐状。中国最初的狮子造型多为行走状。如东汉时期山东省嘉祥县武氏墓石祠前的石狮和四川省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均昂首张口,呈行走之势。细究起来,这种造型源自十中国的传统艺术样式,中国最初的动物造型多做昂首阔步状。而佛教中的狮子一般是以蹲坐式的形象出现。受佛教石狮的影响,从北朝开始,陵墓中也开始出现蹲坐式的石狮到了唐朝,蹲坐式造型的石狮开始广泛地出现。唐代帝陵前的石狮,绝大部分呈蹲坐状。自唐朝之后,这种蹲坐式石狮开始深刻影响中国石狮的造型。直到明清时期,蹲坐式石狮及其普遍,以形成定制。这也是为什么明清时期的守门石狮多呈蹲坐状的缘由。
2 明清守门石狮的文化习俗 ...............................................................13-19
2.1 守门石狮的文化内涵 ....................................................................13-14
2.2 守门石狮的讲究 ........................................................................14
....................................................................
3 明清守门石狮的艺术风格 ......................................................................19-35
3.1 对艺术风格的影响因素............................................................... 19-23
.................................................................
3.2 总体艺术风格 ............................................................................23-26
........................................................................................
3.3 明清守门石狮的审美特征 ...........................................................26-30
3.3.1 夹杂功利性的寓意美 ...................................................................26-27
..................................................................
3.4 南北差异 ........................................................................30-35
3.4.1 北方守门石狮 ..............................................................30-32
3.4.2 南方守门石狮 ....................................................................32-35
4 中国明清守门石狮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 ......................................................35-39
4.1 守门石狮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35-36
4.2 对明清守门石狮艺术精髓的提炼和运用 ......................................................36-39
.....................................................................
结语
一个国家之所以独具个性,具有强烈的生命力,究其根本就在十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个性,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该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明清守门石狮的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对建筑起到很强的装饰作用,而寄托着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平凡地出现,石狮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瑞兽。守门石狮毫无疑问的中国的古老的极具价值的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