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蛙肽、L-精氨酸、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对比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66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医学论文哪里有?医学论文中的完全随机设计是一种实验设计统计分析方法,本文经过研究,认为雨蛙肽诱导大鼠 AP 模型和 L-精氨酸诱导大鼠 AP 模型在 48h 检测点血清指标有好转趋势,提示这两种 AP 模型可能为自限性病程。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 AP 模型则随时间推移病情逐渐加重。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主要由巨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肿瘤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它可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及造血功能,并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IL-6 是应激反应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受 TNF-α、IL-1 等炎症因子的调控,并可诱导肝脏合成急性期蛋白,加重和放大炎症反应并损伤组织[27]。IL-6 在 AP 发病 1h 后即可升高,比 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时间早 24-36h,因此可以作为 AP 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研究表明,IL-6 水平显著升高与 MODS 发生有密切关系,并且可以依据其水平评估组织损伤严重程度[28]。在临床中,IL-6 血清浓度高低与 AP 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并且可以有效预测 SAP 的预后[29]。有研究显示,IL-6 预测 SAP 严重程度特异性达 75.6%-85.3%,敏感性可达 81.0%-83.6%[30]。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抗原性 T 辅助细胞 2 类( Th2) 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活化的 B 淋巴细胞产生,通过抑制 T 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激活与效应,从而减少 TNF-α、IL-6 等炎症介质的释放[22]。研究发现,IL-10 水平的上调,可以减少炎症程度以及 AP 的严重程度,降低 AP 的死亡率[23]。在动物实验中,使用重组 IL-10 处理的大鼠 AP 模型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下降,使用 IL-10 处理的家兔 AP 模型的器官损伤及死亡率也下降[24-25]。有学者指出,早期适量应用 IL-10,可以降低 SAP 实验动物炎症反应程度和胰腺细胞坏死程度,降低胰腺病理学评分,阻止或减轻 SIRS 或 MODS[26]。目前,在临床中可根据 IL-10 和 IL-6 水平来判断 AP 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
健康雄性 SPF 级 SD 大鼠 128 只,体重约 160-170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编号 SCXK 粤 2013-0002),实验大鼠在暨南大学实验动物管理中心饲养,室温22℃-25℃,相对湿度为 55±5%,遵循 12h 光照/12 h 黑暗周期,给予充足饲料和水。
..........................

1.2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L-精氨酸 上海倍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牛磺胆酸钠 Sigma,美国
雨蛙肽 Sigma,美国
异氟烷 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TNF-、IL-6、IL-10 ELISA 试剂盒 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多聚甲醛 上海金锦乐实验有限公司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 128 只雄性大鼠分为 4 组:1. 空白对照组(A 组)2.雨蛙肽诱导组(B 组)3.L-精氨酸诱导组(C 组)4.牛磺胆酸钠诱导组(D 组),每组 n=32,每组组内再根据 4 个时间点随机分为 4 个亚组(6h、12h、24h、48h),每个亚组 8 只大鼠。
雨蛙肽粉末 3mg 先涡旋振荡,使之脱离管壁,溶于 90ml 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滴定至 100ml,配成存储液储存于 4℃冰箱中。L-精氨酸粉末 50g,用生理盐水配成 20%的 L-精氨酸溶液,将溶液调整 pH=7.0。牛磺胆酸钠粉末 0.5g 溶于 9ml 生理盐水中,生理盐水加至 10ml,配制成 5%牛磺胆酸钠溶液。


医学论文参考

....................................

2实验结果

2.1 血清 AMY 水平测定结果
采用 4×4 析因设计对大鼠血清 AMY 水平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组间主效应、组间-时间的交互作用、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同处理方式下大鼠血清AMY 水平不同,且血清 AMY 水平的变化受时间的影响(表 2-1,表 2-2,图-4)。
1.组间主效应: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对各组大鼠血清 AMY 水平进行组间比较。
1)6h:血清 AMY 水平 D 组>B 组>C 组>A 组;各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h:血清 AMY 水平 D 组>B 组>C 组>A 组;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24h:血清 AMY 水平 D 组>C 组>B 组>A 组;C 和 B 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48h:血清 AMY 水平 D 组>B 组>C 组>A 组;C 和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时间主效应:各组大鼠血清 AMY 水平四个不同时间点的组内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1)A 组:四个不同时间点的血清 AMY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B 组:血清 AMY 水平 12h 达到峰值,相邻时间点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C 组:血清 AMY 水平 24h 达到峰值,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4)D 组:血清 AMY 水平随时间推移升高,并于 48h 达到峰值,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间-时间的交互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不同诱导方式对大鼠的血清 AMY 水平的影响与时间有关(P<0.05)。


医学论文怎么写

..........................

2.2血清 ALT 水平测定结果
采用 4×4 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对大鼠血清 ALT 水平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组间因素、时间因素、组间-时间交互作用对 ALT 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造模的诱导方式不同,大鼠血清 ALT 水平也不同,并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表 3-1,表 3-2,图-5)。
1.组间主效应: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发现,B、C、D 三组在 4 个时间点的血清 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6h:血清 ALT 水平 D 组>C 组>B 组>A 组;D 组与 A、B、C 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h:血清 ALT 水平 D 组>C 组>B 组>A 组;D 组与 A、B、C 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4h:血清 ALT 水平 D 组>C 组>B 组>A 组;A 组和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48h:血清 ALT 水平 D 组>C 组>B 组>A 组;A 和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时间主效应: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发现,各组组内比较结果如下。
1)A 组:四个不同时间点的血清 ALT 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B 组:四个不同时间点的血清 ALT 水平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3)C 组:血清 ALT 水平在 24h 达到峰值,6h 与 12h,24h 与 48h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点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D 组:血清 ALT 水平随时间增长而不断上升,并于 48h 达到峰值,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结果 ............................................ 11
3.1 血清 AMY 水平测定结果 ............................................ 11
3.2 血清 ALT 水平测定结果 ............................................ 12
3.3 血清 BUN 水平测定结果....................... 14
3.4 血清 Ca2+水平测定结果 .................................................. 16
3.5 血清 Cr 水平测定结果 ........................... 18
4 讨论 ...................................... 31
5 结论 ....................................... 35


4.讨论
AP 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普通外科急腹症,具有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早在 1856 年,Claude[38]就指出胆汁反流进入胰管会引起 AP。随着解剖学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Eugene[39]在对 AP 患者尸体进行解剖后认为 AP 是由于胆道结石阻塞胰管而诱发。根据近几十年来学者对 AP 病因及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微小胆石梗阻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占 40%-70%,其次是酒精,占 25%-35%[40-42]。其他病因还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药物、感染、创伤(包括医源性损伤及外伤)、高钙血症等。我国是胆石症高发国家,因此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占有较高比例。AP 在临床中分为 MAP和 SAP。MAP 占 AP 病例数的 80%以上,此型患者病情较轻,常呈自限性发展,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良好。部分 MAP 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病情,病情较重,胰腺局部及全身并发症较多,死亡率 15%-20%,若合并坏死胰腺组织感染死亡率可高达30%[43-44]。虽然目前诊断、治疗、护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 SAP 仍然有较高的死亡率,病情本身较重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 AP 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未能及时阻断 AP 向 SAP 进展,治疗上没有针对性,盲目性较大。目前,学者提出的 AP 发病机制主要有:“胰酶异常激活学说”、“炎症介质学说”、“胰腺微循环障碍”、“钙离子超载”等学说,这些观点虽然能不同程度地解释部分 AP 发病机制,但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全面阐释 AP 发病机制及其病变过程。明确 AP 发病机制及其病理变化有助于临床中的针对性治疗,提高 AP 的治愈率。在临床中直接切入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且不能完整观察病情变化及胰腺的病理变化,用于针对性治疗 AP 的新药也需要进行动物实验进行药理毒理研究。鉴于此,一个可靠的动物模型显得非常重要。
理想的 AP 动物模型应该具备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廉价,并且能再现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症状、治疗效果等。因此,在 AP 动物模型中应当具备 AP 临床表现如 AMY 升高、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AP 并发症等特征。在过去的 150 年里,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不同类型的 AP 模型,这些模型中或采用无创或手术方法。不同的诱导方法侧重点也不相同,有的模型侧重于模拟 AP 病因,有些模型设计成与临床治疗相关,所建立 AP 模型的严重程度也有差别。建立 AP 模型所采用的动物包括兔子[45]、猫、狗、猪、大鼠、小鼠、斑马鱼等。学者多采用的动物是大鼠和小鼠,这类啮齿类动物价格较便宜且容易获得。目前,建立 AP 模型的主要方法有:雨蛙肽腹腔注射法、L-精氨酸腹腔注射法、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缺乏胆碱的乙硫氨酸饮食喂养法、胰管结扎法等。
...............................

5.结论


1.雨蛙肽按 50ug/kg/h 剂量腹腔注射 6 次,每小时注射 1 次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AP 模型,该方法建立的 AP 模型病情相对较轻,简单、无创,重复性好,是建立轻型大鼠AP 模型的理想方法。
2.20%L-精氨酸按 2500mg/kg/h 剂量腹腔注射 2 次,每小时注射 1 次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 SAP 模型,该方法重复性好,简单、无创,建立的 AP 模型病情较重,是理想的大鼠 SAP 模型制备方法。
3.5%牛磺胆酸钠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逆行穿刺方法可以成功快速建立大鼠 AP 模型,该方法建立的 AP 模型病情重,血清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等改变明显,是建立合并有器官功能损伤的 SAP 模型理想的方法。
4.在相同时间点分析三种建立 AP 模型方法,大鼠 AP 模型病情最重的是牛磺胆酸钠诱导组,其次为 L-精氨酸诱导组,病情最轻为雨蛙肽诱导组。
5.雨蛙肽诱导大鼠 AP 模型和 L-精氨酸诱导大鼠 AP 模型在 48h 检测点血清指标有好转趋势,提示这两种 AP 模型可能为自限性病程。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 AP 模型则随时间推移病情逐渐加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