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常识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74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1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面对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研究课题比较多,研究内容趋同化、研究成果比较多。但能将更多心理学理论及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却为数不多。本人选择该题目·旨在倡导一条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及方法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即要重视和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力度,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实践工作中所用,以适应当前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大学生双方面分别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运用心理学一些原理及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思政工作实效性。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和现象,给予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具体方法。
b.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党及各个教育部门一直强调和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人们光荣的历史使命。在努力争取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和理想的过程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全党全民族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思想、利益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作为将要进入社会的特殊群体也难免受到影响,由于思想、阅历的局限性在思想上遇到种种困扰是正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是现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时,思政教育依然停留在居高临下的教条和说教阶段,对于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扰几乎无计可施或无所作为。............
.....................

2.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存在的问题

2. 1. 1教育方法滞后

受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仍存在着简单的,机械的说教现象,没有更多地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而且部分老师仍然在照本宣科课堂内容缺乏新意,令大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理论课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①这种长期存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概念知识理论讲得多,都是让学生自己感受,实践少,以为这样学生的品德水平就能提高。而实际上却常常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的是,过分应用这种教育实施方法,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实施方法向学生灌输教条,可能培养出顺从听话的乖孩子,但很难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他们步出校门,踏入社会,遇到问题往往无所适从。

2. 1. 2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不生动,效用低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标签化明显、发展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变成了材料转述式语言、灌输式语言、独白式语言、规范约束式语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的书写语言亦是灌输式语言、独白式语言、意识形态显性语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缺乏针对性、新颖性和幽默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以知识化、封闭性、教条性、理想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缺乏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成为“无反省的思想政治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缺乏一定的严肃性,教育的语气居高临下,缺乏真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话语、文件话语、权力话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主体,呈现出“预设性”、“控制性”、“唯理性”等重要特征。
党和政府对德育工作历来非常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学校德育状况,曾多次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教育理论界出版、发表了数以万计的论文及著作,提出了很多的方案、经验和建议,以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
....................

3.思政教育中可借鉴的心理学理论及方法............9
3. 1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9
3. 1. 1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9
3. 1. 2.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10
3. 2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10
3. 2. 1利用个体差异理论因材施教.............10
3. 2. 2利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人类复杂需要的普遍规律.......12
3. 2. 3利用意象人格分解理论全面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人格.............13
3. 2. 5贝勃定律:添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感觉到与已有重量的差别.........16
3. 2. 6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暗示的力量.............................18
3. 3心理学方法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21
3. 3. 6恰当地运用单面论据、双面论据.......................... 24
3. 3. 7适当运用无意识原则........................................25
3. 3. 8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言运用................................. 25
a.如何将心理学理论方法应用到高校思政工作中...........26
4. 1高校思政教育的制度建设........ 26
4. 1. 2“以人为本”落在实处,合理运用激励原理 ...............27
4. 1. 3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 27
4. 1.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27
4.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27
4. 3高校思政教育的环境建设................................ 28
4. 3.做好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 28
4. 3. 2建立完善“BBS",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工作......... 28
4. 3. 3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共同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28
4. 3. 4提倡全员、全过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8
4. 3. 5创造温馨和谐校园环境.............................. 29
4. 3. 6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工作................. 29

结束语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与信息化给大学生带来巨大影响,社会与高校自身的改革与种种变动使得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和主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主流思想意识的认同以及传统的优良品德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弱。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出发点,列举了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结合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有针对性提出了利用一些心理学的具体原理及方法结合高校思政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丛西充实和提肩肩摔的思政教育内涵,本文列举了多种具体应用的心理学理论及方法:理论方面包括利用个体差异理论因材施教;利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人类复杂需要的普遍规律认知道德发展理论;利用意象人格分解理论全面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人格;以反“马太效应”的正确教育观,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利用贝勃定律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等等,方法上有掌握逆势心理理论和顺势心理理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用思维原理,发挥思想教育的诱导性。研究特殊心理活动,预防和消除逆反心理等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
最后本文给出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具体保障措施,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三方面着力将有效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从而达到既改善思政教育效果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目的,为社会培养智力、心理双毕业的优秀大学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