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首先讨论了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在此基础上又专门介绍了北京市的救助制度,同时描述本市的救助现状,由此提出本市目前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问题被人们所广泛关注。同时,我国也对城市救助体制进行了改革,全面推行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2008年4月,我国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对象为2278.4万人。从1997年享受城市低保的87.9万人到2008年的两千多万人,十年期间增长近26倍,不难看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规模确实庞大,而且表现出了逐年迅速递增的趋势。教育、住房、医疗一直是困扰贫困人群的三大难题,也同时是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
关于这三大问题,全国各个省市是如何开展的工作以及开展的工作效果如何,不仅让老百姓关心,更让政府部门时刻关注,因为这些涉及到了相关资金投向和资金投入力度的种种问题。当前,我国城市贫困居民的医疗问题十分突出。据国家民政局统计,约30%到40%的城镇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准跌到了贫困线以下,就是由于疾病的原因。“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己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近几年的“两会”上,城市医疗救助问题被多次列为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焦点。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它的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所以提高北京市的城市医疗救助水平可以带动其他省市和自治区,这也给本市的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工作带来了实际意义。
本文的理论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首先,城市医疗救助问题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课题,这一课题的落实可以帮助贫困人群有效的利用基本卫生服务,享受社会提供的合理救助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但是,由于城市医疗救助问题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包括了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卫生服务和社会救济等方面,所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成为体系。其次,目前国内学者对医疗救助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文字叙述阶段,对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本身的讨论居多,并没有构建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对其评价。虽然有些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但也没有明确指标权数、评价方法等问题。最后,由于在最近七年,民政部相继颁布了农村以及城市医疗救助实施意见。同时,除了北京市,上海、深圳、夏门、大连、青岛、合肥、镇江等地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也已经启动。
但是,随着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的不断开展,很需要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其评价,尽量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否则各地开展各自的工作,没有一个评价医疗救助的结果和衡量的依据。因此,本文将从北京市的城市医疗救助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医疗救助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各个省市的城市医疗救助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计算其相应的综合评价得分,为北京市与其他各省市之间的横向对比创造了可行性。最后还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完成了北京市在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方面的评价研究,并找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为政府的相关决策和提高本市的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城市医疗救助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对城市贫困人口的问题也非常重视,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这样做不仅体现了社会公平,同时也为贫困人群摆脱贫穷提供了一种可能,其保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全民卫生服务体制,这种体制主要以英国、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为主。全民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是筹资渠道较稳定,而且便于管理,提供的服务范围也比较广,满足了低收入群体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需求。
二、对低收入人口实行公共补贴的混合机制,实行这种机制的国家有智利等,它的保险形式很多样,一般包括多层次的公立保险体系和私人保险体系,筹资方式也比较多,投保采取自愿原则,个人按照自己的收入选取特定的保险方式,保费的多少由个人收入来决定,贫困人口甚至可以免交保险费,这是一种混合性的医疗保险。混合机制的总成本较低,多见于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这些国家。
三、纯粹的穷人保险。这是针对贫困人群、不能负担正常的医疗保险的人群而设立的,这种机制应用较为广泛,如美国的MediCaid、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障体制、朝鲜的医疗救助方案、新加坡的保健基金等等。
四、社会捐助和国际慈善组织援助。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常见,这种方式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人员和稳定的经济来源,因此服务提供的范围较小,而且服务的提供也不稳定,但解决了贫困人群的一些基本卫生服务需要,也是国外医疗救助的一种重要形式。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角度:首先,医疗救助制度和体系的研究。高和荣在《论建立健全我国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中提出了建立健全此制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刘荃玲在《各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及其对建立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社会医疗救助的启示》中简要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医疗救助制度,以及各国医疗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崔璐在《论发展我国的医疗救助制度》中指出,困难居民并非都是得了疾病的患者,医疗救助对于健康的贫困人群,是不予考虑的,因为它针对的是疾病的救治而不是生活的维持。其次,医疗救助评价研究。
吴明等在《中国农村贫困医疗救助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研究》中提出了MFA(贫困医疗救助)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但是并没有设置具体的指标,也没有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讨论。李士雪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救助项目的监测和评价》中主要讨论的是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列出了社区卫生服务和贫困医疗救助监测评价核心指标,但并没有构建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晓波,张俊容. 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6,(03) .
[2]蔡仁华.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3,(06) .
[3]唐斌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 2005,(01) .
[4]赵国杰,赵红梅.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1) .
[5]刘苓玲. 各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及其对建立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社会医疗救助的启示[J]. 人口与经济, 2006,(01) .
[6]洪大用. 改革以来中国城市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J]. 社会学研究, 2003,(01) .
[7]赵文龙,郑美雁.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 2005,(05) .
[8]陈友志. 医疗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初探[J]. 统计与决策, 2005,(07) .
[9]刘远立,程晓明,孟庆跃,田军,周朝晖,丁国伟. 贫弱人群医疗救助基本服务包的设计[J]. 中国卫生经济, 2003,(06) .
[10]李士雪,丁国伟,刘远立,李巍然,王丽,陈可. 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救助项目的监测和评价[J]. 中国卫生经济, 2003,(06) .
[11]Satty T.L. Decision Making with Dependence and Feedback: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Second Edition). Pittsburgh: RWS Publications, 2001, :pp.3-45 .
[12]Enrico Moretti,Jeffery M.Perloff. Use of Public Transfer Programs and Private Aid by Farm Workers .Industrial Relations, 2004, :pp26-46 .
[13]James E.Foster. Absolute versus relative pov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6, .
[14]OECE. The Reform of Health Car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n OECD Countries .Health Policy Study. Paris: .
[15]Rothman,J. Practice with Highly Vulnerable Clients:Case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Based servic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7, .
目录:
内容提要 4-5
Abstract 5
1 引言 8-1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8-9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9-10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0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0-11
2 北京市城市医疗救助现状分析 11-15
2.1 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简述 11-13
2.1.1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发展沿革 11-12
2.1.2 城市医疗救助的救助对象 12
2.1.3 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筹集的渠道 12
2.1.4 城市医疗救助的形式 12-13
2.2 北京市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简述 13
2.3 北京市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3-14
2.3.1 医疗救助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13
2.3.2 医疗救助的门槛高、办理手续繁琐 13-14
2.3.3 医疗救助资金来源不稳定 14
2.3.4 医疗救助的多部门管理,资源统筹效率低 14
2.4 主要省市城市医疗救助工作近况 14-15
3 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37
3.1 建立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15-17
3.1.1 城市医疗救助的水平需要指标体系来衡量 15
3.1.2 城市医疗救助的统计数据需要指标体系来规范化 15
3.1.3 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15-17
3.1.4 指标体系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 17
3.2 构建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7-18
3.2.1 综合性与系统性 17
3.2.2 层次性 17
3.2.3 动态性 17-18
3.2.4 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18
3.3 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18-19
3.4 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9-22
3.4.1 指标体系构架 19
3.4.2 具体指标说明 19-22
3.5 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构成分析 22-34
3.5.1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理论与算法 22-28
3.5.2 超级决策软件Super Decisions简介 28-29
3.5.3 ANP在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29-33
3.5.4 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结果 33-34
3.6 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综合得分的计算 34-37
3.6.1 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35-36
3.6.2 城市医疗救助统计评价指标得分的计算结果 36-37
4 北京市城市医疗救助评价比较研究 37-45
4.1 北京市城市医疗救助总体评价情况 37-38
4.2 北京市城市医疗救助工作评级 38-39
4.3 北京市城市医疗救助统计分析 39-43
4.3.1 2007年北京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分析 39-40
4.3.2 本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数据因子分析 40-43
4.4 北京市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的加强 43-45
4.4.1 新疆城市医疗救助工作 43-44
......
后记 50-51
参考文献 51-53
您可能有叫康教育医学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健康教育医学论文频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