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宋代儿科学的发展概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20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医学论文: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 由硕士毕业论文中心,硕士论文组整理提供,本文阐述了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

【摘要】 宋代是中国医药学飞跃发展的时代,中医儿科学在此期的成就尤为显著。随着中医儿科自身学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加之政府重视及印刷术进步等一系列社会、科技因素,促使大批中医儿科文献在宋代得以出版刊行,并且有相当的部分保留至今,为我们了解宋代儿科学的发展概况提供了宝贵资料。但到目前为止,还未曾对整个宋代的儿科文献进行过系统梳理,因此,本文拟就宋代(公元960~1279年,)的儿科文献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宋代儿科文献的学术成就。限于本文的选题与篇幅,与其对峙的辽、金、元地区不属本文研究范围。 宋代儿科文献在七个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学术成就: 首先,宋代儿科文献明确界定小儿年龄范围。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儿童健康。但因儿童的生理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因此,明确儿童的年龄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人早在《黄帝内经》时就认识到了这一点。《黄帝内经·灵枢》提出十八岁以下的人方为小儿,《小品方》提出“十六以下为小”的观点。到了宋代,大型儿科专著《幼幼新书》引用《惠眼观证》的观点,认为十五岁以下的人方属小儿。《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则以性发育成熟为标志,提出十四岁以下方为小儿。至此,对于小儿年龄范围的界定已基本完善。后代儿科文献虽不乏各持己见者,但多数仍廷袭了以上几种说法,只是对小儿年龄分期更加细致。即便如今,多数医家仍然主张以十四岁或十六岁作为儿科年龄范围的界限,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宋代儿科文献详细阐发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是我国医学史上明确提出“小儿纯阳”的最早记载。此观点的提出,标志着中医学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已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宋代著名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小儿“脏腑柔弱”、“肾主虚”的生理特点,并进一步得出在病理上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性,从而指导临床遣方用药,对儿科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提出对元代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明代儿科大家万全的小儿“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等论点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宋代; 中医儿科; 中医文献; 学术成就;
宋代摘要 7
前言 11-12
1.界定小儿年龄范围 12-15
1.1 宋以前文献中相关内容简要回顾 12-13
1.2 宋代儿科文献小儿年龄界限趋向更小 13-15
1.2.1 《幼幼新书》"十五"以下说 13-14
1.2.2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十四"以下说 14-15
2.阐发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15-20
2.1 宋以前文献中相关内容简要回顾 15-16
2.2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脏腑柔弱说 16-19
2.3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小儿元阳不足说 19-20
3.进一步充实小儿养护知识 20-24
3.1 宋以前文献中相关内容回顾 20-22
3.2 《幼幼新书》荟萃南宋以前小儿养护知识 22-23
3.3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提出养子十法 23-24
4.逐步完善小儿诊法 24-36
4.1 宋以前文献中相关内容简要回顾 24-25
4.2 宋代儿科及相关文献载多种儿科诊法 25-36
4.2.1 充实小儿脉诊内容 25-26
4.2.1.1 《小儿药证直诀》概括6种小儿脉象主病 25
4.2.1.2 《幼幼新书》载丰富脉诊内容 25-26
4.2.1.3 《普济本事方》以歌括形式详述小儿脉诊 26
4.2.2 小儿三关指纹诊法的继承与发展 26-32
4.2.2.1 《幼幼新书》与小儿三关指纹诊法的起源 26-27
4.2.2.2 小儿三关指纹诊法的理论依据 27-28
4.2.2.3 宋代儿科及有关文献中的发展 28-31
4.2.2.4 小儿三关指纹诊法对后世的影响 31-32
4.2.3 形色望诊的创新与应用 32-36
4.2.3.1 《小儿药证直诀》首载面上证和目内证 32-33
4.2.3.2 《幼幼新书》图文并茂载形色诊病法 33-34
4.2.3.3 《编集诸家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察形证神色 34-36
5.《小儿药证直诀》确立五脏辨证论治纲领 36-40
5.1 五脏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 36-38
5.1.1 五脏辨证论治基础和辨证大纲的确立 37
5.1.2 以"五脏相胜"推断病情变化 37-38
5.2 五脏辨证论治对后世的影响 38-40
5.2.1 对后世儿科医家及其它医学流派的影响 38-39
5.2.2 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论治方法 39-40
6.重视麻、痘、惊、疳的诊治 40-51
6.1 麻、痘认识的进展 40-44
6.1.1 麻、痘二证病因的初步认识 40-42
6.1.2 麻、痘二证临床表现的认识 42-43
6.1.3 提出多种痘疹治疗方法 43-44
6.2 惊风相关论述 44-48
6.2.1 关于惊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45-47
6.2.2 惊风临床表现的总结 47
6.2.3 惊风的多种治疗方法 47-48
6.3 疳证认识的进展 48-51
6.3.1 疳证的病因病机 49
6.3.2 疳证的临床表现 49-50
6.3.3 疳证治则与治疳良剂 50-51
7.宋代儿科及相关文献中方药运用新进展 51-62
7.1 宋以前文献中相关内容简要回顾 51-52
7.2 宋代儿科专著在方药方面的创新 52-57
7.2.1 《小儿药证直诀》独创儿科临床系列新方药 52-56
7.2.2 《陈氏小儿病源方论》等创温补方剂 56-57
7.3 其他宋代方书所载儿科方剂述略 57-62
8.结语 62-64
致谢 64-65
附录一 65-71
附录二 71-74
附录三 74
医学论文: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 由博士论文网,论文中心为您整理提供信息资讯。

如需了解更多医学论文请联系本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