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语言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202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研究从认知和社会两个角度研究词语称名的生成,实现了学科研究的融会贯通。而且本研究创建的词语称名过程的模式和称名降维的理念的提出以及对称名结构等的实证研究,为语义形式化、称名形式化做了理论铺垫,为语义和称名的计算机化处理提供了参数依据。

第一章 绪论

研究缘起

我们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下列语言现象:一个事物有不止一个词指称它,例如【一种根茎蔬菜】就有“甘薯”、“甜薯”、“红薯”、“地瓜”、“番薯”、“红苕”、“山芋”七个词语称名(周荐,1997;胡裕树,1992)。英文词 parliament曾经有 25 个汉语词语指称它,如:“议会”、“公会所”、“公义会”、“会议堂”、“会议厅”、“会议院”、“议院”等等(李计伟,2005)。我们也会发现概念的名称有时候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例如“言”、“云”、“说”、“曰”、“道”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表达【说话】这一概念(汪维辉,2017)。汉语中有关【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月球)】 在历史上有 130 多个不同的叫法(胡裕树,1992)。近年来,词族群现象也比较引人侧目,比如“XX 门”、“微 XX”比比皆是(邱雪玫、李葆嘉,2015)。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语言使用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古有诗人贾岛为了选择合适的语言符号来准确表达概念而反复“推敲”(孙绍振,2018),近有翻译家严复为了给外来事物重新命名而“一名之立,旬月踯躅”(王英姿,2009)。在现代社会,内有相声演员岳云鹏在表演中以”豫语”指称【河南话】来表现言语幽默,外有美国总统候选人 Ted Cruz 在印第安纳州拉票时称【篮球框儿】为 basketball ring 而受到举国嘲笑,虽然这两个词语称名完全符合语言逻辑。更甚者社会上出现了因为词典收录词语而对簿公堂的的社会风波(苏宝荣,2013)。更有很多国家动用国家机器对概念的外在语言符号表达进行规范和立法管理(戴曼纯、贺战茹,2010)。

这些语言现象和语言使用现象指向了一个共同的语言研究课题:事物和概念的称名问题。事物和概念缘何得名?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语言是如何约定俗成的? 事物和概念的称名是语言学中最古老的一个题目,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追问的脚步。
..........................

1.2 研究问题
语言符号如何从无到有?语义三角形清楚地阐释了符号、概念、所指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概念/思想和客观事物之间是直接的联系,概念是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概括而成的,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概念是通过符号表达出来的,即词表征概念;符号或词与指称物/事物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真正的联系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即词指称指事物(奥格登、理查兹,2000)。

同时,吕叔湘(1980)在《语文常谈》一文中指出:“语言的表达意义一部分在于显示,一部分在于暗示,就像打仗一样,占据一点,便控制一片”。吕先生此番话语是从语义的角度谈论语言符号与其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意义大于符号;符号本身只是一个概念理解的扳机或者说导火索,它的作用是激发人们对它所指称的概念的推理与联想。词语符号里只有“一点”语素,但是表达的是“一片”概念或者意义。
称名学的研究恰恰逆向而行,它所要探究的是一片是怎样形成的,以及一片如何凝结于一点。词语生成的起点是需要命名的客观事物,中间经历了人的认知加工,终点是词语,是从客观世界到概念再到语言符号的连续过程。问题是人类如何进行连续认知加工,最终创造词语符号?
词语是由个体语言使用者在一定语境下经过认知加工创造的。个体语言使用者在创造新词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需要遵守哪些原则?由个体语言使用者创造的新词是否会被言语社区所接受?言语社区如何决定接受一个词语做为共同的语言符号系统的一部分?
以上诸多问题都是对词语如何产生(或者说事物缘何得名)这一问题的扩展。对这些问题人类从未停止探究的脚步。但是以往的研究都是对整个连续过程进行了分解式的片段研究,缺乏对词语形成的连续过程的系统的分析,更缺乏认知角度和社会宏观角度的研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称名研究
2.1.1 国外古代与现代哲学蕴含的称名学思想
称名学的理论渊源是古代哲学和现代语言哲学中的命名理论,中外哲学界的“名实之辩”体现的是对形式和意义关系的思辨。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的先秦诸子都对名实关系进行过深入讨论,二者虽然有许多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古希腊哲学家主要关注名实关系是本质的还是规定的问题,而先秦诸子则主要关注正名的重要性和名实结合的原则问题(刘冠才,2011)。

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名”和“实”之间的关系曾经进行过长达几百年的讨论。古希腊哲学家及其后继者争论的焦点就是“名”和“实”的关系是“偶然的约定”还是“本质的联系”,所以主要产生两种对立的观点:本质论和规定论(约定论)。本质论又称自然派,以斯多葛学派为主,他们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只有一个正确的、根据本质产生的名称;语言是自然的产物,名称反映的是事物内在的本质,所以通过研究词源,就可以深入事物的本质。以亚里士多德及其学生为代表的规定派持约定论,他们认为:任何名字对任何人都不是天赋的,它乃是在法律和习惯基础上的产物。人们养成了这种习惯,并照此进行。 如果他在后来改用别的名称而不再使用原来的名称来称呼,那么后来名称的正确性丝毫也不亚于前者,这正如我们改变奴隶的名字一样,因为任何人的某个名字都不是按本质而产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质论”者认为事物的名称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的,“规定论”者认为词汇的形式和客观世界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为的、任意的(刘润清,2013) 。此后,“本质论”和“规定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13、14 世纪经院派哲学存在的 “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17、18 世纪人们在探讨语言起源问题时,还在进行着“本质论”与 “规定论”的争论。一直到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明确提出后,“词”与“物”或“名”与“实”关系的争论才算彻底地偃旗息鼓。
现代语言分析哲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就是名称的命名。命名是怎样产生的?命名的基本特征和内在环节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与回答最后形成了现代语言哲学中的两大命名理论:弗雷格—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和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刘郦,1995)。

..............................

2.2 中国的称名研究
2.2.1 中国古代哲学的称名学思想
中国古代在哲学上尤其是语言哲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有关称名的语言符号、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结合。
在称名的重要性方面,孔子的“正名”学说非常具有代表性。“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正名对于国家管理和百姓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荀子在《正名篇》中也谈到了“正名”的重要性。他说:“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为有名也。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如是则其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是谨于守名约之功也。”(刘冠才,2011)

严复则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称名的不容易:“有如雄关,晨夕推敲,寝食俱废,呕心沥血,面色憔悴”。他的妻子劝其:“勿为一词而轻生。”严复答道:“蜉蝣此生何足惜,一词足以垂千秋”, 严复把“ Evolution”一词置于案上一天到晚推敲,获得“天演”二字。译成之后,严复不禁谓然长叹:“一名之立,旬月踟蹰!”(陈可培,2008)

在名实关系上,《道德篇》开篇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明老子认为天地运行规律无法为人类所充分认识,而且人类有限的认识也无法为语言符号所充分表达,同样,庄子也持有类似观点:”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所以“道”和“名”之间或者说“名实”之间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或者说存在着非本质的联系。荀子也认为“名”与“实”不存在必然联系:“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荀子的意思是说,词跟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必然的关系,社会约定了把这件事叫什么就叫什么,但某个词表某个事物成为传统之后,就不能违反,违反了“约定俗成”就叫失“宜”。也就是说,事物的命名,无所谓合理不合理,只要是人们共同约定的,就是合适的名称。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式 ....................... 29
3.1 属性感知阶段 .............................................. 31
3.2 认知识解阶段 .................................. 34
3.3 认知联想阶段 .................................... 38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原则及影响因素 ............................................. 57
4.1 称名潜势 ................................ 57
4.2 称名降维 ....................................... 60
4.3 称名原则 .............................. 61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的社会协商模式 ................................. 69
5.1 威权模式 .................................... 70
5.2 精英模式 ...................................73
5.3 草根模式 ..................................... 76

第六章 实证研究:现代汉语职业称名研究

6.1 研究内容
本研究第三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完成了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的生成认知过程模式的构建。这是一种理论假想,一方面需要验证其合理性,另一方面也需要验证其解释力。本章就是应用第三章的生成模式对现代汉语中“职业”这一概念领域的词语称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称名的语义要素特征、称名结构特征、词语称名类型特征。之所以选择“职业”这一概念领域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该语义领域涉及到的认知方式、语义结构、称名结构、语素表征非常多样化,比较具有代表性,对该领域的称名研究能够体现理论假设的大部分研究内容。另一方面,职业称名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研究结果可以直接供语言规范参考使用。对职业称名的定量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语义特征和语素表征特征规律,为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提供参数。

..............................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内容总结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等理论的观点和理论,提出并建立了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的认知模式 --- 两化六段论。本研究认为词语称名从无到有经历了概念化和词化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又分别经历了三个认知过程:属性感知、认知联想、语义结构化、称名结构化、语素赋予阶段。本研究详细阐释了每一个阶段的内容,生成过程模式的建立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框架和参考。
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词是如何在个体的人的大脑中一步一步经过认知加工生成之后,本研究进行了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一个词语称名是如何在社会上获得接纳,约定俗成的。本研究提出了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的三种社会协商模式:威权模式、精英模式、草根模式,分析了词语称名在社会上获得接纳,约定俗成的规律,并以古今的具体的文献史料来证实。这三种社会协商模式模式完整的涵盖了词语称名从个体言语行为成为社会语言行为的过程,为语言规划和语言管理提供了路径参考。
本研究研究的第三个方面的就是就是对现代的汉语中的职业称名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调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和《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称名词语,并对每一个词语进行了词语类型、称名结构、联想类型、释义的标注,建立了一个含有 423 个词语的小型语料库。通过对语料库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职业称名中出现的 13 种语义要素中,最重要的语义要素是谓词和域内论元,其数量多少的从大到小的排序是“施事”、“动作谓词”、“受事”。 此外,在职业称名中,共出现 45 种称名结构,每一种称名结构的数量多少与对明晰性经济性原则的遵守成正比,数量最多的称名结构其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最高;数量较少的称名结构其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要么单项很低要么双项均很低经。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中等程度的称名结构的数量也居于中间位置。研究还表明大部分词语都是形态语义新词,说明这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词语类型。形态新词多为省略产生,语义新词多是因为认知联想产生,较新的语义新词的词语原来承担的语义项目较少,所以能够再次承担新义。此处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字典编撰、语言规范提供学理参考。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