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例如”“比如”“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范围
论文调查取样范围主要分为五大块,分别是现代汉语在线语料库、新浪微博、学位论文、词典以及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其中,现代汉语在线语料库中“例如”88 例、“比如”95 例、“如”106 例;新浪微博中“例如”110 例、“比如”110 例、“如”103 例;学位论文中“例如”177 例、“比如”147 例、“如”472例;词典中“例如”34 例、“比如”48 例、“如”19 例;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中“例如”1057 例、“比如”13 例、“如”468 例。
(一)现代汉语在线语料库
据不完全统计,在现代汉语在线语料库中,通过整词匹配中查询得知,“例如”共出现 4398 次,“比如”共出现 954 次,“如”共出现 10502 次。为方便统计,进行等距抽样,随机抽取词条“例如”88 例、词条“比如”95 例、词条“如”106 例[1]。具体抽样方法详见表 2:
...........................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从现代汉语在线语料库、新浪微博、学位论文、词典以及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中选取语料,对“例如”“比如”“如”的使用频率、出现情况、前饰成份、后接成份以及与标点符号搭配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例如”“比如”“如”的使用频率分析
“例如”“比如”“如”使用频率分析的语料主要以具有权威性的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教材以及学位论文中的“例如”“比如”“如”例句为基础。现代汉语教材具有一定权威性,而学位论文是最贴近人们的使用,最能体现人们的使用频率。
据不完全统计,在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教材中,“例如”共出现 1057 次,“比如”共出现 13 次,“如”共出现 468 次;在所选取的 50 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共选取含有“例如”的语句 177 例,含有“比如”的语句 147 例,含有“如”的语句“472”例,具体情况如表 4 所示:
通过上表数据统计可知,在现代汉语教材中,三者的使用频率高低依次是“例如”“如”“比如”,其中“例如”出现次数多达 1057 次,而“比如”仅出现 13 次。现代汉语教材相对其他资料而言,对于一些字、词、语句的用法还是比较具有权威性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之前有词典提及到的:“例如”多用于书面语,“比如”多用于口语。而在学位论文中,“如”出现的频率最高,“比如”出现的频率最低。不论是在现代汉语教材,还是在学位论文中,“比如”的使用频率均是最低的。
............................
第二章 “例如”“比如”“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例如”“比如”的语体选择问题
“例如”“比如”“如”在语体选择上都有自己适用的标准,“例如”“如”用于书面语,“比如”则用于口语。在统计语料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具体运用时,一方面,存在“例如”与语气词“吧”连用的情况,构成“例如吧”“例如……吧”等口语色彩较重的用法;另一方面,适用于口语语体的“比如”会高频出现在书面语当中。
(一)“例如”与语气词连用导致语体错位的问题
“例如”具有书面语色彩,在使用过程中比较严谨,用于书面语体。但在人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书面语的表达会受到口语的影响,当表示举例的时候,存在“例如”与语气词“吧”共现的情况,形成口语化色彩较重的“例如吧”“例如……吧”的表述方式,此类表述不适宜书面语的表达。
...............................
二、“比如”的“假设义”被忽略的问题
通过前文对“例如”“比如”“如”的语体特征分析可知,“例如”的语义特征主要是[+列举][+举例],“比如”的语义特征主要是[+列举][+举例][+假设],“如”作为列举词的语义特征主要是[+列举][+举例]。相对“例如”“如”而言,“比如”含有[+假设]的语义特征,这也是三者之间较大的区别。
通过搜集的语料发现,“比如”的“假设义”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存在被人们忽略的情况,本应该表示“比如”的“假设义”的时候,但是人们在具体使用时却使用了“例如”或者“如”来表示。
..............................
一、“例如”“比如”“如”的释义、示范不统一 ............... 33
(一)词义定性不统一 ................................... 33
(二)词典释义不具体 ................................... 35
第四章 关于“例如”“比如”“如”使用的思考 .................. 39
一、关于“例如”“比如”“如”使用混乱带来的不良影响 ....... 39
(一)汉语母语使用者层面 ............................... 39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层面 ............................... 39
第四章 关于“例如”“比如”“如”使用的思考
一、关于“例如”“比如”“如”使用混乱带来的不良影响
人们在使用“例如”“比如”“如”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汉语母语使用者层面的表述,在语言的传播与交流当中还会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及汉语言文字传播的纯洁性。
(一)汉语母语使用者层面
就汉语母语使用者而言,人们在使用“例如”“比如”“如”的时候,若长期处于混用状态,那么“例如”“比如”“如”的规范用法会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此外,也会增加人们使用汉语时的随意性,虽然相关语言文字部门会依据大众的语言习惯及社会实际情况对于一些语言习惯进行修改,这也是语言最大的特性,即“约定俗成性”,但也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也是存在一个最常用的选择及被大众所认可的标准。然而人们对于“例如”“比如”“如”的使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示范标准,人们在使用“例如”“比如”“如”的随意性,也会延伸到汉语用词的其他方面。此外,“例如”“比如”“如”使用混乱,不利于语言文字的规范,我国历来就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处理的高速发展,人类的各项工作都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语言文字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只有这样,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信息才会成为人们所共同认知的交流信息;否则,会给社会的信息化带来层层障碍。
(二)第二语言学习者层面
母语使用者对于“例如”“比如”“如”使用混乱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也会带来一定影响。一方面,母语使用者作为汉语教师在给第二语言学习者讲述的时候会存在混乱的情况,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上的疑惑;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例如”“比如”“如”时缺乏一个明确的示范标准。均会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上的偏误。主要体现在标点符号使用的偏误、词汇使用的偏误、语体选择的偏误、搭配偏误等方面。词汇使用偏误主要指过渡依赖使用某一词语、不注重“例如”“比如”“如”的区分;语体选择偏误主要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口语与书面语的选择上,口语的使用会影响书面语的表述;搭配偏误主要指在书面语表述中与口语化色彩重的词语搭配。长此以往,不利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及熟练的使用汉语,增加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负担,挫伤学习积极性,甚至会选择放弃学习汉语。也会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带来错觉,认为汉语缺乏科学性、严谨性。
..........................
结语
表列举义的词语“例如”“比如”“如”最常用功能就是用来举例,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从现代汉语在线语料库、现代汉语教材、新浪微博、学位论文中搜集到的相关语料,探讨“例如”“比如”“如”使用现状,并就目前人们在使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所学提出几点看法。
“例如”“比如”“如”作为同义词,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几乎同等对待。但是三者在词性、释义、用法上还是存在区别,但就目前而言,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争议,有些地方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人们在使用“例如”“比如”“如”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是按照自己的语感,存在使用随意化的倾向。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人们在使用“例如”“比如”“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例如”与语气词连用时会导致语体错位;“比如”高频出现在书面语中;“比如”的“假设义”被忽略;“例如” “如”与“说”搭配的误用;“例如”“比如”“如”与标点符号搭配混乱等。而“例如”“比如”“如”的释义、示范不一和使用者的区分意识薄弱、语言文字使用规约意识薄弱是造成人们在使用“例如”“比如”“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加强“例如”“比如”“如”的本体研究,重视教材、词典等的科学示范,提升民众的语言文字使用规约意识,是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思考出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