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的语义起源及其历时演变
第一节 “上”的语义起源
本义是指词的原始意义或经文献资料证明的最早的意义,《现汉》(第 7 版)将其释义为“词语的本来的意义”[9]。王宁、陆宗达两位先生(1981)认为本义是词义演变的出发点,其特点决定了词义发展演变的方向,它是把多义词的一系列意义系联起来的关键所在;邓开初(1998)也指出本义是词义引申的内部依据,强调了本义的重要性。综上可知,语义演变研究的首要工作就是准确探求词的本义,这是语义演变的起点和演变方向的依据所在。因此,本文在研究“上”的语义演变过程中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探求“上”的语义本源,确定其本义。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上”本义的解释是“上,高也”,即“位置在高处,上面”的意思。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被称为“最早的汉字”,为准确探求“上”的本义,最大程度地确保前提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我们追溯到“上”的甲骨文来分析其本义。
甲骨文中“上”的字形是“ ”,指事字。徐中舒(1988)指出“上”与“下”本是相对而成的概念,并引用《易经·上经》中的释文进一步说明:上对下立名,故用—符置于一条较长横画之上下,以标识上下之意。最早用上仰或下伏之弧形,加—以表示上下之意,后因契刻不便而改弧形作横画[10]。由此可见,甲骨文是以较长的横画作为基准,短横符表示一个物体,“上”字像一个物体置于基准之上,表示位置在高处;而“下”字则像一个物体置于基准之下,表示位置在低处,以此来标识位置高低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徐中舒关于“上”的本义的看法是“位置在高处”。
李圃(2004)在《古文字诂林》中收录了各家对甲骨文“上”本义的分析与考释,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理清“上”的语义来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主要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并对其进行整合。
商承祚认为“上”的甲骨文“象大物承小物在上”[11],也就是小物体在大物体的上面;陈家祥指出“ ”是指事字,下面的长横就像物体的表面,上面的短横则作为指示符号,特指在物体的表面之上,符合指事字“视而可识,察而见义”的特征。
.........................
第二节 “上”语义的历时演变
汉语“上”从甲骨文单一的语义和用法发展到现代汉语复杂、丰富的语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本节在明确“上”本义的基础上,继而展开陆宗达、王宁先生强调的语义引申演变研究的第二项工作,即根据“上”本义的特点沿着它的演变方向梳理义位的发展脉络,整理其义位系列,以期对“上”的语义演变过程有一个清晰、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分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六个阶段对“上”的语义演变进行历时考察与分析,分别选取各时期的代表作包括《尚书》《诗经》《论语》《史记》《汉书》《世说新语》《祖堂集》《梦溪笔谈》《西厢记》《三遂平妖传》《老残游记》等,其中错误、重复的语料以及对本文研究无意义的语料,例如人名、地名、植物名等不做分析。同时,为便于统计分析,我们选取每部代表作中比较典型的并且可以体现“上”语义演变关键节点的语料来梳理其大概的演变路径,上限 150 条,描述以理清“上”语义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为依归。由于个人能力水平、文章篇幅以及时间限制等原因,笔者未能对各历史时期所选取的代表作中的语料进行穷尽性的考察与分析,可能会存在不严谨和不全面之处。下面我们将对上述六个时期汉语“上”的义位演变情况进行描写、梳理与粗略的统计。
一、先秦时期“上”的语义描写
先秦时期的历史长达 1800 余年,主要经历了夏、商、周、春秋以及战国等历史阶段。由于该历史时期跨越较大,为能较详尽、清晰地描写该时期汉语“上”的语义演变情况,我们将其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夏、商、周时期,西周至春秋时期以及战国时期。本文分别选取能够体现上述三个时期汉语“上”语义发展的代表性著作包括《尚书》《诗经》与《论语》,依此对先秦时期汉语“上”的语义进行描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上”语义的共时分析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上”的语义范畴
齐沪扬(1998)在论述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时曾提出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位置系统是指句子中的某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变化所显示出来的空间特点”[21],根据齐沪扬的观点,我们认为现代汉语空间系统包括“目标物”、“参照物”和“位置”三要素。甲骨文中“上”的字形是“ ”,在六书中被归为指事字,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长横”代表参照物,是参考的基准;上面的“短横”则代表目标物,两者之间的空间方位关系是目标物在参照物的上方,也就是目标物的位置比参照物高。
在追溯“上”的起源时,我们已经确定“上”的本义是表示空间方位的名词,即位置在高处。“上”的本义包含着两个核心语义特征:第一,目标物的空间位置高;第二,目标物处于参照物的空间范围内,被参照物所包含。“上”后起的庞大而丰富的语义基本上就是以本义为中心,围绕上述两个核心语义特征发展演变而来的。下面本文将从本义出发,同时沿着核心语义特征所决定的语义的发展方向对“上”的语义进行共时分析,包括方位义、包含义、位移义、接触义、时间义和数量程度义等语义范畴。
一、方位义
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讨论“上”的第一个核心语义特征,表示物体的空间方位高。“上”的方位义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客观方位义,涉及到的目标物和参照物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空间方位是人类对世界最基本的认知概念,亦是我们认识客观与主观世界的基础,对其他事物的认知都是建立在空间方位的基础之上,空间方位义是产生其他意义的基础,这符合人类从周边客观物理世界的具体事物认识到抽象事物、概念的认知规律。沈家煊(2015)指出语义是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认识结合而成的。因此,在客观方位义的基础上,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与拓展,汉语“上”从最基本的空间域投射到其他非空间域,来构造抽象概念,从而演变出丰富的隐喻义,即汉语“上”方位义的另外两方面:表示状态的方位义和抽象的社会心理方位义。
........................
第二节 “上”语义演变的过程脉络
本文在确定“上”的语义起源即本义的基础上,以本义作为“上”语义演变的起点,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各历史时期代表作中典型的语料对“上”语义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客观、充分、细致的描写、梳理与考察,并从中归纳出其关键义位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时期,并以“上”的本义为出发点,把其他众多义位贯穿系联起来,从而使我们对汉语“上”语义的历时发展过程和演变路径有了更清晰、深入的认识。下面我们将在“上”语义历时考察的基础上,整理其义位系列,总结“上”语义演变的过程脉络,尝试构拟其语义演变路径图。
通过对“上”语义演变的历时分析,我们可以把“上”的语义演变路径归纳为以下几条:
1.空间义(本义) → 等级义:产生于先秦时期;
2.空间义(本义) → 动作位移义: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于两汉时期;
3.空间义(本义) → 时间义:产生于西汉时期;
4.空间义(本义) → 数量义:产生于东汉时期;
5.空间义(本义) → 具体空间义:两汉时期处所范围扩大;
6.动作位移义 → 趋向义:萌芽于两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五代时期;
7.趋向义 → 结果义: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于隋唐五代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
8.具体空间义 → 抽象空间义,抽象范围义:产生于隋唐五代时期,方面义:产生于元代时期;
9.趋向义 → 状态义:萌芽于元代时期,发展、成熟于明清时期。
...........................................
一、语言外部动因 ........................ 76
(一)客观世界的动因 ................................. 76
(二)主观世界的动因 ....................... 78
第三章 “上”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第一节 “上”语义演变的动因
张志毅(2012)认为语义演变原因的研究具有客观的实在的可论证因素[30],即语义演变是有理据,有规律可循的。关于语义演变动因的研究由来已久,各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证:心理学派以冯特提出的联想中的诱因和斯培尔伯探讨的情感原因为代表观点;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雅克布逊则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了语义演变的动因;英国学者乌尔曼从多角度的综合视角讨论语义演变的动因,指出其主要包括语言、历史、社会、心理、外来语和新事物需要新名称六个方面。以上不同学派学者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语义演变动因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总结、继承、吸收和发展各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自身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从语言外部和语言内部的视角来分析语义演变的动因。叶蜚声、徐通锵(1997)提出语义演变既与社会的变化有关,也与语言系统内部的语音、语法等子系统的发展演变有关;苏宝荣(2008)认为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在一定外部条件下(主要是社会交际的需要)词义内部的矛盾[31];张志毅(2012)主张从客体世界、主体世界、语言世界三个视角来研究,其中前两者属于语言外部原因,语言世界则属于语言内部原因;张绍全(2010)同张志毅持类似的观点,他提出词义演变的三动因涉及客观世界、人类的主观世界以及语言本身的发展三方面;李庆(2012)在分析汉语“小”语义演变的推进因素时,认为语义演变一方面受到社会、文化、民族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语言内部因素包括词义的变化、句法功能的改变的影响;廖梅珍(2017)提出语义演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来说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动、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因素则是语言表达经济性的需要。
以上国内外学者对语义演变动因的研究对本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为本文讨论汉语“上”语义演变的动因奠定了较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语义演变的动因主要包括语言外部动因和语言内部动因,前者包括客观世界的动因和主观世界的动因;后者则可以从语法、语音、词汇和语用的角度进行讨论。语言外部与内部的动因在汉语“上”的语义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