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国际贸易相关的概念
(一)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国家和国家之间商品和资本的交换,目前对很多国家来说国际贸易占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国际贸易的实质就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服务,使一个国家的消费者接触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新产品新服务的过程。在国际贸易中消费者的任何一种需求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被满足,如食品、服装、珠宝、酒、股票、旅游、金融、咨询等等。
国际贸易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国际贸易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业化程度、技术水平、运输、跨国企业的经营情况、全球化的程度等。国家贸易对于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假设一个国家没有国际贸易,那么这个国家将限制在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内。但国际贸易的成本会高于国内贸易的成本,因为边境需要支付一些额外的费用,如关税等,并且由于语言差异、产品性质等情况有些商品会在边境停滞一段时间,引起时间成本。
(二)国际贸易衡量标准
衡量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水平的好坏以及对一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需要进行对于一个国家道德国际贸易情况进行量化,量化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国家对外贸易金额占该国生产总值的比例、一个国家对外贸易金额占该国对外投资的比例、一个国家对外贸易金额占该国对外融资的比例,这些数据会显示对外贸易占一国 GDP 的比例,也会体现对外贸易占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的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占 GDP 的百分比,这一项也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占一国 GDP 的比例来体现对外贸易的发展;3.关税税率、非关税壁垒覆盖率,一个国家的海关政策会直接显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态度和程度;3、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比例,该比例会显示一个国家产品价格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一个国家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那么该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是较好的,除以上量化指标外,衡量一个国家国家贸易水平高低的度量值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仅仅列举,仅选择重要指标进行说明。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理论,该理论是指在两个国家之间,在相同产品的生产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每个国家都会大量的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并进行出口,同时减少生产具有劣势的产品,通过进口该种产品的方式满足自己国家的需求。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李嘉图,他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最早时期,自由贸易是亚当·史密斯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为我们提供的产品比自己生产的产品价格更低,那么就可以大部分从这个国家购买产品,我们自己也可以生产一部分出来。如果我们国家能够生产一些成本比外国生产成本低的商品,那么其他国家则会购买我们国家生产的这种低成本的产品,而我们又可以购买他国比我国生产成本低的产品,那么两个国家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利益。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说明一个国家所有的商品劳动生产率都比其他国家低时,是否还能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则证明了只要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时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一个公家不论经济有多落后,这个国家也会有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的产品,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有多发达,这个国家也会与生产成本相对高的产品的。采用“两优择重”的原则,进口生产成本高的产品到国内,进而参与国际贸易交换。
二、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又被成为 H-O 理论,这个理论是瑞士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来的,主要从生产的角度去解释国家贸易,并且提出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的结果。研究者伯蒂尔·奥林在该理论中明确指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货物价格不是造成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即将不同国家的同一种产品转换成同一种货币时存在价格不同的情况,那么就会出现商品从价格低的国家运输到价格高的国家的情况,并且运输成本等费用不高于中间的差价,就会使贸易中的双方国家都获得一定的利润使产品价格高的国家能够获得比自己生产产品还高的收益。
伯蒂尔·奥林在理论解释中提到,商品的价格不同主要是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而造成的,生产成本则取决于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的情况,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高,则产品的价格就高,反之产品的价格就低。而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生产要素的禀赋情况,当一个国家的该种生产要素非常充足的时候,生产要素的价格会低,反之则会高。因此一个生产要素的价格与该国家的这种生产要素是否充足有着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的情况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则会影响产品的价格,也就是说一国要素禀赋情况会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要素禀赋不同是造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
.................................
第二章 蒙古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及中蒙煤炭贸易发展历程
第一节 蒙古国煤炭资源的蕴藏及开发状况
蒙古国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与煤炭相关的产业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一、蒙古国煤炭资源丰富
蒙古国的矿产资源种类非常的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不同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布情况是不同的,东部大多数为褐煤资源,西南部大多数为石炭纪煤资源,北部地区大多数为侏罗纪煤炭,中部地区有丰富的焦煤资源,西部地区和戈壁地区有着丰富的焦煤和动力煤资源,这是世界级的煤炭资源。蒙古的煤炭资源有优劣之分,优质煤炭主要是炼焦煤,劣势煤炭大多数为褐煤。
蒙古国煤炭资源的储存量丰富,国内的煤炭资源整体被分成 14 个区域,每个区域的煤炭储备量都在一亿吨以上,截止到 2018 年年末蒙古国 14 个区域的煤炭储备量约为 1623.41 亿吨,具体的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如表 3-1 所示:
表 3-1::2018 年末蒙古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表(单位:亿吨)
第二节 中蒙煤炭贸易发展历程分析
一、中蒙煤炭贸易发展整体历程
中蒙煤炭贸易在中蒙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煤炭贸易在中蒙的各项贸易中占据第一名,中国在蒙古国的煤炭贸易合作伙伴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从 2009 年起,中国正式成为了煤炭净进口国家,从其他的明天出口国进口大量的煤炭资源满足国内的煤炭需求,2011 年时中国的煤炭进口数量达到了巅峰。从 2012 年起世界整体经济水平下滑,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国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也大幅度降低,中国的大部分煤炭进口企业受到了国际市场经济低迷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大幅度减少对蒙古国煤炭资源的进口。2013 年 4 月起中国进口焦煤的数量大幅度下降。2013 年以后,中国与蒙古国合作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同时从蒙古国大量的进口原煤资源。除了煤炭资源的进口和开采的合作之外,中国与蒙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着比较深入的合作,包括煤炭运输领域、煤炭附属产品加工领域、煤炭对外出口领域等,两国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充分地发挥要素禀赋的优势,促使中蒙两国煤炭资源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
二、中蒙煤炭贸易的发展阶段
(一)21 世纪以前
21 世纪以前中蒙煤炭贸易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21 世纪以前由于运输能力有限,蒙古国的煤炭资源大多出口到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表 3-3 为蒙古国 1992 年-1999 年煤炭出口中国的数量表,通过表中数据显示可以看出,从 1992 年-1999 年,中国从蒙古国进口煤炭的数量是比较少的,进口的数量仅仅有几百万吨,占蒙古国煤炭总产量的 20%左右。1992-1999 年,中国国内煤炭产业发展速度快、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数量多,中国除了满足国内的煤炭需求之外,还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那个时候中国煤炭数量充沛,对于煤炭进口需求量比较少。加之 21 世纪以前,蒙古国煤炭开采技术落后,煤炭开采数量少,不足以进行国际煤炭贸易。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和蒙古国保持着煤炭贸易,但是没有大量的进行煤炭产品的进出口。但是从 1999 年前起,中国和蒙古国在资源开采的合作上不断地加深,中国从蒙古国进口的煤炭数量大幅提高,1999 年中国从蒙古国进口的煤炭资源数量突破了 1000 万吨。
表 3-3:1992-1999 年蒙古国煤炭出口中国情况表(单位:万吨)
.....................................
第三章 中蒙煤炭贸易发展的效益分析 ................................... 21
第一节 中蒙煤炭贸易现状分析 ............................................. 21
一、中蒙煤炭贸易的合作方式 .................................... 21
二、中蒙煤炭领域合作状况分析 ................................. 23
第四章 中蒙煤炭贸易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33
第一节 中蒙煤炭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33
一、中蒙两国在资源战略上的认识不同 .......................... 33
二、蒙古国的贸易政策不完善 .............................. 34
结语 ...................... 42
第四章 中蒙煤炭贸易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中蒙煤炭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 2010 年起中蒙煤炭贸易发展突飞猛进,两国的煤炭领域合作越发紧密,但中蒙煤炭贸易领域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一、中蒙两国在资源战略上的认识不同
中蒙两国在经济上的差距给中蒙两国煤炭资源合作带来互补的优势,尽管有一定的优势,但两国在资源战略思想上的不同造成了中蒙两国煤炭贸易发展出现问题。
第一,在中国每年从蒙古国大量进口煤炭资源这个贸易行为上,蒙古国的很多官员对这项贸易行为存在很多的顾虑。他们认为中蒙两国大量的煤炭资源贸易会使蒙古国在煤炭资源出口上过于依赖中国,同时又担心蒙古国煤矿的大部分利润被中国带走。蒙古国部分政府官员这样的思想影响了蒙古国的人民,他们认为蒙古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过于优惠,造成了蒙古国的资源流失以及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破坏。蒙古国人民这样的思想比较严重,一旦有中国企业到蒙古国投资开采煤炭,蒙古国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都会抗议,并且对于中国投资的态度也不是非常好,给中国投资蒙古国煤炭开采的企业设置障碍,这样的态度主要是蒙古国政府官员和百姓对于中蒙相关的资源战略合作认识不高造成的。
第二,中蒙煤炭合作上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造成两国煤炭贸易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蒙古国内部的煤炭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企业之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进行合作协议的商定。中国企业在对蒙古国投资上面领这样的风险。蒙古国政府努力地在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平衡,在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几个国家之间平衡煤炭贸易关系。近几年美国、韩国和日本为争夺蒙古国的煤炭资源和开采权利采取了多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蒙煤炭资源合作的关系。
..............................
结语
中蒙两国的煤炭贸易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煤炭贸易领域的合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将中蒙煤炭贸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了解到中蒙煤炭贸易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国煤炭贸易对蒙古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了解了中蒙煤炭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综合以上得出了以下的研究结论:
1、中蒙煤炭贸易合作属于优势互补的一项贸易活动。中国缺乏煤炭资源并且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而蒙古国恰恰有着大量的煤炭资源,且蒙古国政府希望通过煤炭出口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中国有先进的煤炭勘探和开采技术、仪器和资金,蒙古国缺乏技术、仪器和资金。因此,两国的煤炭贸易合作是一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贸易活动。
2、本文通过对中蒙煤炭贸易合作发展历程、合作规模、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中蒙煤炭贸易仍然在政策法律、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人才等领域存在问题。 为了使中蒙煤炭贸易发展的更好,为中蒙煤炭贸易发展增添更多的动力,文中结合全文的研究结果和中蒙两国基本国情,针对中蒙两国煤炭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主要从:增进中蒙两国理解和互信、改善蒙古国国内交通运输体系、重视国际化煤炭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蒙古国国内的投资环境和建设中蒙自由贸易区等五个方面给出一定的建议。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中蒙两国煤炭贸易合作更好、更快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中蒙两国在煤炭贸易领域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