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途径之国际贸易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33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充分考虑中央所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改革,以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推动国民经济素质的整体提高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要求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上占优势,在国民经济命脉上具有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上具有导向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有企业的经营收入、吸纳的就业与利润额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国有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国有企业也实现了战略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治理模式也得到优化,国有企业混合经营模式也得到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也实现了优化。

但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和挑战。2015 年 8 月 24日,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是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该指导性文件要求对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推进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制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加强与改进党对国有企业运行的领导,从定性角度看,我国国有企业的运行质量还远远没有达到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正如李克强总理在 2018 年 3 月 5 日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国有企业改革要继续推进优化重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在公司治理结构上需要做到有效制衡,同时需要做到有效激励,以促进国有企业持续瘦身,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因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经营效率必须进一步提高。在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国有企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让国有资本能够灵活有效地提升发展质量,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和背景,本文首先定义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指的是在改革和开放两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通过技术进步的外在推力和企业治理模式优化的内在推力,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积极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国有企业人均有效资本水平,实现国有企业集约型发展,让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得到充分发挥,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测度和界定:国有企业技术发展水平、国有企业企业家才能的优化配置、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和国有企业国际化水平。在这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界定前提下,本文充分考虑中央所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改革,以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推动国民经济素质的整体提高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步骤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以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途径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优化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和提高国有企业技术水平为重点,旨在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的运行质量。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本章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文献综述,对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做出有效的概括和总结,分析了本研究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成果,探索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及现状
本章研究主要梳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将各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历程作出科学总结,并重点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规律,梳理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第三章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模型分析
本章主要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管理水平和国际化因素纳入模型分析,探讨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得出重要的结论和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第四章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途径的理论探索
本章主要在第三章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当前促使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指出技术进步和国有企业企业家才能优化配置是当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并分析了技术进步和国有企业企业家才能优化配置的内在机理,从理论上构建了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五章 构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途径的建议
本章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有针对地提出构建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途径的政策建议,重点在技术进步、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作理论贡献。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章通过七方面总结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展望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为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持。
..............................

第 2 章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
2.1.1 国有企业放权让利阶段

这一阶段指的是 1978 年至 1986 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工作主要依赖计划,国有企业产权是公共产权,占有权、收益权、处分权和控制权未作划分,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比较单一死板,国有企业运行活力较差,市场效率低下。1978 年改革开放的也使国企改革迈开了步伐,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工农企业在国家统一的指导下拥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这表明我国的国企改革步入“放权”阶段。1979 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让利”阶段。1979 年 7 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1983 年 4 月,国务院决定对国营企业进行第一步“利改税”,把一部分需要上缴的利润改为所得税,剩下的部分按照国家规定的水平留给企业,让企业具有一定的收益权,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1985 年 1 月,国务院决定实施第二步“利改税”,进行税制改革,将工商税划分为具体的增值税、产品税等,将上缴的利润变为所得税和调节税,进一步让企业具有收益权和自主权,这就给国有企业创造了活力和积极性,让我国的国有企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2.1.2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完善阶段

这一阶段指的是 1987 年至 1992 年。国有企业放权让利阶段虽然有一定的成就,但是放权让利仍然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国有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国企的改革重点就从利税改革转向经营机制方面的建设。具体而言,国家将放权让利工作暂时搁置起来,重点建设企业经营机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采用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把企业的实际经营权给企业,让企业充分享有自负盈亏和独立核算的权利。1988 年 8 月,国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正式明确企业的法人地位,让企业法人的地位得到法律的保护,从而实现了国有企业在法人资产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化,让国有企业的经营灵活起来,让国有企业由简单的扩权让利转变成国有企业经济机制的健康转变。但是那个时候,国有企业虽然经营方式灵活了,但是国有企业只是负责盈利,不负责亏损,而且常常出现国有企业效益好,而国家财政情况退化的现象,1988 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骤降为15.8%,创历史新低。针对这种情况,在经过调查研究以后,国务院于 1991 年5 月,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本着从根本上搞活国有企业的目的,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让国有企业出现了承包经营模式下的效率和积极性都得到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显著改善。
.........................

2.2 国有企业发展现状
2.2.1 国有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纵向比较,我国国有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规模取得较大的增长,发展质量有一定的提升和优化,国有企业整体运行较好,效益得到比较明显的增长。

根据表2.1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收入总额达到522014.9亿,同比增长 13.6%,其中中央企业收入达到 308178.6 亿,同比增长 12.5,地方国有企业收入达到 213836.3 亿,同比增长高达 15.2%。总量对比,我国 2017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6.9%,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另外,从利润增长情况,缴纳税金情况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看,我国国有企业的运行远远高于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
.......................

第 3 章 国有企业国际化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 23
3.1 国有企业国际化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 23
3.2 国有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24
第 4 章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模型分析 .................... 29
4.1 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模型 ............................. 29
4.1.1 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模型的假设分析 ....................... 29
4.1.2 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模型的模型推导 ...................... 31
第 5 章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途径的理论探索 .................. 39
5.1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途径是有效提升国有企业技术进步 ..... 39
5.1.1 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现状 .......................................... 39
5.1.2 国有企业科技进步途径的理论分析 ................................ 40

第 6 章 构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途径的建议


6.1 加快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培养,促进国有企业技术持续飞跃发展
技术进步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必须加大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的报酬和分配,在掌握技术进步的规律上,尊重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做好国有企业技术的持续飞跃发展。具体的建议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做好国有企业技术前瞻性基础工作。国家要在充分尊重技术人才的技术上,正确有效引导国有企业科技人员参与把握国际先进技术前沿,政府不再具体干预具体项目,而是从宏观上对国有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发展布局和发展前瞻性作宏观管理,做好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服务工作。
第二,搭建有效学、研和企平台,打通国有企业技术升级和技术转化通道,加快国家技术进步转化速度。在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大学、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各主体的优势和特长,促使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得到长久的动力支持。

第三,提高国有企业及其他单位科研工作者的薪酬,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要提高国有企业及其他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优化科研管理体制,减轻科研人员非科研工作压力,使科研人员能够“轻装上阵”,让国有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时候实现国有企业乃至国家的技术进步。
..........................

第 7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经过对国有企业发展的研究,本论文可以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量和载体,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找到有效的发展途径至关重要。
第二,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体现了一些缺点和不 足,国有企业分布不均匀、整体效益低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治理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解决以及国有企业技术进步问题都是约束国有企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这些相关问题,以有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通过将国有企业管理效率和国际化因素引入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可 以结合比较静态分析和人均资本的动态相图,得出国有企业人均资本提升、企业技术进步、国有企业企业家才能的优化配置和国有企业利用外资和国际贸易是国有企业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应该大力提升和着力建设的地方。
第四,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必须尊重国有企业各产权主体,尤其是尊重从事 研发的技术人员的经济利益,从经济人假设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分配体制和产权保护体制,组建结合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内的科研平台,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和技术,推动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的提升。
第五,国有企业企业家才能对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优化国有 企业企业家才能能够较快高效地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治理模式,是提高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质量的有效保障。具体而言,要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工作,同时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激励作用,提高国有企业企业家才能的提升,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六,国际化是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的另外一条有效途径。外商资本和国 际贸易出口交货值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意义十分显著,而且它们的发展可以促使国有企业经营效益较大的提高和增长。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