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对出口竞争力的衡量使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由于研究的是欧盟国家市场,因此对三种指数进行变形后计算。发现三种指数得出的结果相似,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竞争力在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从技术领域来看,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出口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技术。从国家来看,欧盟国家中荷兰、芬兰、匈牙利等国家市场上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在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出口竞争力较弱。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贸易经验证明,以高附加值为特点的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出口贸易额增长最快、发展强劲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已经是国际贸易中的新星。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将会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竞争,将会是各国先进技术、创新技术之间的竞争。
因此,世界各国为了增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越发重要。由于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创新化、国际化,使得贸易产品日渐趋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因此使得高技术产品贸易额不断增加,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竞争领域从传统的工业产品过渡到以创新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一般商品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也在逐步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随着中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高技术产业将会进入高增长阶段,但是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而当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更迭周期和发达国家的经济低谷周期,这正是中国的赶超机遇。十年间,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出口额为45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占货物贸易出口的29.4%。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的九大类商品的出口结构仍需优化,技术创新不足,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质量需要提高。目前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加工组装阶段,属于劳动密集型而非知识密集型,处于世界生产价值链的底端,是世界出口大国而非高新技术强国。
...........................
1.2文献综述
张汝飞和刘立军利用海关进出口数据计算所得的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分析得出,中国对欧盟的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一般。但是通过第三方市场分析得出在欧盟市场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出口额市场占比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比也是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刘明利用TC指数分析得出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出口竞争水平处于劣势,但通过第三方市场研究发现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在欧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市场占比逐年加大,表明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出口竞争力在逐步增强。陈晓梅和孙梦溪研究了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光伏产品,发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对欧盟依赖度高、发展不均衡并且缺失核心技术。张诗高使用了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20个世界通信设备产品主要出口国家进行出口竞争力比较,其中欧盟国家中选取了德国、英国和芬兰,发现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排名第二,在芬兰之后。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本文借助了已有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指标及影响因素。其次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对欧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并测算中国对欧盟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三大指标,分区域和产品对欧盟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在实证分析时,使用了欧盟20个国家的相关数据研究我国出口欧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对比分析方法将高新技术产品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别产品的影响因素程度的不同。
...............................
2理论基础
2.1出口竞争力相关理论
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出口竞争力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水平、国家综合实力,以及在世界经济中担任的角色、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在国际经济学中的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都有所体现,并为之提供了理论基础。
2.1.1传统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生产率的绝对优势是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生产率的差异导致生产成本的差异,这种生产成本的差异使得两国同一产品的价格出现差异,因此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在国际市场上,每个国家生产的都是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能使各国都获益,即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来源于绝对优势。然而事实上对本国来说优势的产品仍存在进口,这是绝对优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此大卫.李嘉图为解释这一现象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当一个国家生产的某个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时,这个国家就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这一产品,进口本国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发生主要是由各国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决定的,由此决定了出口竞争力的来源。然而比较优势理论没有解释当两国的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相同时是否还具有比较优势。
赫克歇尔和俄林为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H-O理论认为当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相同时,每个国家都倾向于生产并出口使用其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国家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该理论认为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来源。
............................
2.2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从竞争力决定因素分类,国际竞争力可以分为单因素评价法和多因素评价法。单因素评价法包括生产率评价法、单位成本评价法、企业规模评价法等;多因素评价法有WEF评价法、IMD评价法、世界银行评价法等。比较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WEF评价法
WEF评价法是由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一种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WEF将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地区保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增长能力。WEF评级法的基本评价标准有三大类别下的共十二大支柱,分别包括制度、基础设施、教育等第一类基本要素,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成熟度等第二类效率增强因素,商务成熟度和创新的第三类创新与成熟度因素。通过这三种类别使用加权平均来计算各国的国际竞争力。
(2)进出口数据评价法
进出口数据评价法是建立在马库森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方法,马库森认为当一国出口额下降或进口额上升则说明该国缺乏国际竞争力。目前的文献中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来分析评价竞争力的指标非常多。除了本文所使用的三种出口竞争力指标外还有以下几种相关指标:
净出口指标是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即一国贸易的净收入。在产品层面,净出口为正说明该产品为出口创汇型,具有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为负表示产品为进口替代型,缺乏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反而国外产品在国内有竞争优势。
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考虑了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将其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虑国际竞争力,该指标是某一产品国内生产和消费之比与该国所有产品的生产之和与消费之和之比,数值越高,说明该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越重要。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通过计算每件商品的出口价格的变化,来间接反映出口商品的质量变化。
............................
3中国对欧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分析...............................15
3.1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15
3.2中国对欧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问题分析...............................15
4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30
4.1变量选取及依据...........................30
4.1.1高新技术产业R&D强度...........................30
4.1.2教育水平...........................30
5结论与政策建议..........................40
5.1主要结论..........................40
5.2政策建议..........................40
4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4.1变量选取及依据
4.1.1高新技术产业R&D强度
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开创新的用途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它具备四种基本条件:创造性、新颖性或创新、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新知识的产生。根据OECD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高新技术产品是指R&D年度经济支出占该制造业年附加值2.36%以上的产品,高新技术产业的R&D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因此将R&D强度纳入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之一。R&D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自主研发,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中国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并且人才是知识的载体,实现人才集聚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条件,如果缺乏人才就不可能实现技术创新,因此R&D人员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至关重要。
人才是建设现代化经济的载体,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是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第一步,中国一直十分注重教育,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仅仅是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是不够的,需要自身创新并获得技术优势,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所以通过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整体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5结论与政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略)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之国际贸易分析--以出口欧盟国家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国际贸易论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
- 政治外交对中国双边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
- 基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我国全球价值
- 双汇国际贸易收购对中国进口美国猪肉的影响
- 可贸易性、退出壁垒与产能过剩之国际贸易分
- 网络中心性、进出口与国际碳排放之国际贸易
- 内部贸易成本、国际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增
- 中国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协定自由度研究--基
- 电子商务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 中国提升全球国际贸易治理话语权的影响因素
- 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国际贸易关系分析--
- 增加值国际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
- 国际贸易视角下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
- 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及其影响因
-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福利效应之国际贸易研究--
- 中国对马来西亚制造业投资影响因素之国际贸
- 地方政府债务约束与中国生产率增长之国际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