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国际贸易收购对中国进口美国猪肉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30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逐一加入宏观经济因素变量以及月度时间虚拟变量,来探究我国猪肉进口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分析双汇国际7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一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对我国进口美国猪肉的冲击。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去”战略从最初的孕育到现如今成为国家战略,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期,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的方式为海外并购。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行并购开始的时间较晚,但自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企业开始加快跨国并购的步伐。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能够使得国内外的资源更自由的流通,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市场活动。近些年来,在我国的猪肉加工市场,猪肉的生产以及加工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2007年我国猪肉贸易出现了逆差,但同期美国的猪肉市场却接近于饱和。与此同时,我国猪肉食品安全近年来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何利用美国的天然资源来生产优质的猪肉,并将美国低成本的猪肉引入我国,是我国的企业不断思考的问题。双汇集团的控股公司双汇国际'对市场行情准确的把握,抓住机遇,于2013年9月完成了全球最大的猎肉加工企业美同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该项耍约收购的价格为71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我国的企业对美国最大的并购案件,其也成为当年经济发展中的热点话题。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收购案,势必会对我国的猪肉行业、猪肉进口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从财务方面分析该收购案产生的绩效,几乎没有学者对猪肉贸易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分析该收购案对我国在美国市场中猪肉进口量的影响。
实际上,对外开放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以及获取国外资源最为主要的途径,该项经济发展战略也会一直持续下去。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尽管其遭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但它的经济实力雄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仍然居于主导的地位。所以,我国积极开展与美国的贸易在对外开放战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管理理念深深的吸引着中国的企业。世界经济在回升,企业的对外投资的欲望更加强烈,在该种形势下,跨国并购渐渐成为了各个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的方式。
........................

1.2文献综述
1.2.1中国猪肉产品贸易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猪肉产品的进口量不断增加,无论是在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中,还是国际的猪肉产品贸易中,我国的猪肉产品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对猪肉产品进口贸易的研宄也开始受到国内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贾云、尹景羽描述了中国猪肉产品进口大幅度增长的状况,并深入分析了原因,并对我国猪肉产品的进口趋势做出了预测。其指出,我国猪肉产品进口增多主要是国内市场中猪肉的供给不足,因此我国猪肉的进口并不能够很好的调节国内猪肉价格的波动。苗志娟对中国猪肉的进口贸易以及进口价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进口猪肉对我国猪肉市场的影响,其指出,适量的进口猪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我国猪肉价格的波动,我国应该充分的利用进口这一杠杆,来调节国内市场、平抑国内价格。韩媛媛对我国猪肉进口的特点以及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我国进口增加的原因,其指出,引起我国猪肉进口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内外猪肉价格的差异,二是我国猪肉价格的调控政策,三为贸易政策的不断开放。刘剑文指出国际猪肉市场的格局在发生变化,中国不仅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产品生产以及消费国,在未来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产品进口国之一。我国受到养猪环境、土地资源以及成本等方面的限制,而城镇化的速度又在不断加快,居民对猪肉的需求不断攀升,我国的猪肉产品贸易的格局必将发生
徐爽采用主要进口国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比较了世界猪肉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中猪肉出口的竞争力,并在国际竞争力的结构上进行实证研究,其证明了美国的冷鲜以及加工猪肉在国际市场中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贾新刚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猪肉竞争力,指出了中国在生猪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下降,美国的生猪国际竞争力却不断加强。生猪成本的相对劣势的不断扩大是我国猪肉竞争力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国生猪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猪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詹淼华、许能祥基于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以及国际粮农组织的数据,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在猪肉产品的生产、消费以及竞争力的情况,结果显示: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猪肉产量较高,但国际竞争力却相对较弱;在猪肉产品的分类上,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生猪类,美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冷鲜猪肉以及猪肉产品。
..........................

2我国猪肉进口量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2.1理论基础
2.1.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1)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作为出发点,认为一个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致的。这些诱发性的因素既有企业试图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而获得东道国的技术、资源等生产性要素,同时包括政策性的因素。从现在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公司的投资的行为因素来看,主要还是受东道国资金、资源等因素的驱动,而发展中国家选择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因素则主要是受本国国家、行业政策等的影响。
(2)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拥有贸易优势,不仅仅是表面上拥有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因素,更主要的是该国的产业的创新力以及其产业升级的能力。波特创新性的指出了对竞争力进行分析的范式,主要包括了四个关键性的因素,一是生产要素以及有关的支持性的产业,二是企业战略,三是企业结构,四是同业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机会,可以看做是两个变数,两者能够对前述的四个关键性的因素产生作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竞争力受到影响。
波特指出了,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所在从根本上说是产业的竞争优势,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要以产业或行业作为出发点。如果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很快,技术发明的速度也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则该国家整体上的劳动生产率也是要相对高于其他国家的,即该国家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根据国际竞争力的类型可知,主要存在两种竞争力,一是价格上的竞争力,二是产品差异带来的竞争力。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来提升某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有差异的产品来提升竞争力。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善,在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际经济理论的发展。
..........................

2.2我国猪肉在美市场进口量影响因素
对于影响我国猪肉在美国市场进口的因素,本文将其归为两类:宏观经济因素以及特定因素。
2.2.1宏观经济因素
首先,本国的经济规模可能会对本国进口产生影响。这主要从国家需求的角度来反映,由需求相似理论可知,一个国家是否需要进口某种商品,主要取决于该国居民对该种商品的有效需求,对本国居民消费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对本国的进口有一定的了解。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结构越相似的话,两国间就越容易发生贸易行为。通常国内生产总值用来表示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GDP越高,则表明该国的收入水平就越高,实际购买力就越强,不管是对国内的产品还是对进口产品都会产生更高的需求,因而会促进该国进口的增加。所以,我国的GDP增加的话,会促进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猪肉的进口。
第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的进口也会产生影响。这主要是从供给的角度来反映,当国际市场中某一商品的供给增加时,该种商品的竞争便会加大,其进口的价格会相应的降低,使得对该种商品的进口需求上升,促进该种商品的进口。反之,该种商品的供给减少会使得其价格升高,降低对该种商品的需求,其进口额也会下降,本国的消费者会转向对其替代商品的购买,并最终使得其替代商品的进口量提升。另一方面,当贸易伙伴国的GDP越低,反映出其经济发展的水平较差,对技术研发等产品的投入就会越低,更多的依靠初级产品进行出口;而当贸易伙伴国的GDP越高,反映出该国具有较强的实力,对科技研发等产品的投入就会相应的增加,其就由主要出口资源类等初级产品转变为更多的出口资本以及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由于猪肉这一产品属于农业初级产品,因此,当一国的GDP增长时,反而可能会降低对该种产品的出口。
.....................
3中国在美国市场猪肉进口现状...........................15
3.1中国在美国市场猪肉进口数量与金额...........................15
3.1.1中国在美国市场猪肉进口数量...........................15
3.1.2中国在美国市场猪肉进口金额...........................15
4双汇国际收购对我国猪肉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20
4.1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20
4.1.1变量的选取.......................20
4.1.2数据来源.......................20
5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36
5.1研究结论...................36
5.2政策建议...................36

4双汇国际收购对我国猪肉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4.1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4.1.1变量的选取
本文的因变量为中国从各主要贸易伙伴国进口肉类金额的对数。自变量中,就宏观因素而言,本文使用时间虚拟变量控制了中国的宏观经济规模因素。同时,时间虚拟变量也可以控制我国每年发布的给类农业相关政策。加入进口来源国GDP控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因素。加入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控制汇率因素,加入贸易自由度控制贸易成本因素。使用国家虚拟变量控制了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地理因素。使用年度虚拟变量吸收了世界经济的年度波动及其他随年度一起变动的因素(如当年国际饲料均价,美元每年通胀幅度等)。为了消除月度效应带来的周期性波动,引入月度时间虚拟变量。为了消除肉类消费的偏好影响,加入了肉类产品的虚拟变量。
就特定因素而言,本文使用各种肉类的国际期货价格来控制肉类的国际价格,使用国内各种肉类的季度平均零售价格来控制国内价格,对于本文的关键研究目标,本文将实验组设定为并购案完成后,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对照组一是从美国进口其他肉类,包括牛肉、羊肉以及禽肉。二为我国肉类的其他主要来源地的各种肉类进口。
..........................

5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