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泰国中间品进口对泰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泰双边贸易的实证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31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研究角度上的创新。具体来讲,目前研究国际贸易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很少有文章涉及到微观层面,本论文采用企业异质性理论在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各种特点之后,从微观角度给出中国进口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创新对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具体而言,由于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的主体,而创新能力的大小则是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国际范围内的产品、资本、服务等要素流动性越来越强。在此大环境下,泰国企业创新能力不仅受到国内的影响因素,也很容易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中间品作为价值链中生产环节的关键组成要素,中间品在国际之间的流动会影响进口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泰国政府提出利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探究泰国的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2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基于:泰国从中国的中间品进口是否有利于泰国的技术创新这个问题来进行研究。通过前期的文献调研发现,泰国进口中间品有利于为泰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寻求恰当的发展渠道,在泰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外贸易面临严重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本论文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另外,进行本论文的研究,还可以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影响提供新的参考。
(1)理论意义。既有关于中间品进口影响创新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和中观层面,本文将从微观角度梳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为既有关于中间品进口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从而丰富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2)现实意义。进口贸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重要研宄方向,且本论文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一国技术水平的创新能力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是,通过自主研发开发新的技术,第二是通过FDI、跨国并购等方式吸收外部技术。而本文则聚焦于进口贸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1.2文献综述
本节从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评述:泰国中间品进口的经济效应、泰国中间品进口对泰国总体及产业的影响、泰国中间品进口对泰国企业创新的影响。通过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可以了解本论文经典的研究方法和最新的研究动态,并对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1.2.1泰国中间品进口的经济效应研究
关于中间品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比较多。斯蒂文在中间品进口对经济的影响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斯蒂文研究后认为,进口国在进口中间品商品后会对本国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引进中间产品可以带动该产品进一步加工相关产业链的劳动力市场,因为引进中间产品后大部分国内厂商会对其进行深加工,此过程可以充分利用本国剩余劳动力,从而通过扩大就业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安德森利用在开放经济模式中引入中间品贸易、技术创新等新变量,进一步丰富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内涵,用来研究国际贸易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作者分析了中间品贸易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将国际贸易拓展到企业创新领域。拜兹研究了泰国的中间品进口现状后认为,中间品的进口贸易可通过替代效应和技术转移等方式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格瑞丝曼通过建立了技术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分析开放经济学贸易、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者阐述了泰国中间品进口贸易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格瑞丝曼指出中间品进口贸易是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作者把中间品分为质量阶梯型中间品与差异型中间品两类,并认为这两类中间品的进口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泰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考恩里构建了南北贸易质量阶梯模型,作者认为通过高质量中间品的逆向工程,南方国家通过模仿及创新快速实现技术扩散,南方国家来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随着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研宄视角逐渐转向微观的企业层面,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则研宄了进口贸易对资源再分配、企业创新的影响。
...........................

2理论基础

2.1新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引入了贸易理论标志着新贸易理论的起点。克鲁格曼所提出的新贸易理论,重视市场结构的重要作用,并不认为现实中的经济是完全竞争的,其认为规模经济可能会对经济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克鲁格曼并不赞成完全放任的贸易政策,他认为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的有效结合,政府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新贸易理论模型认为,即使两国间的技术水平和要素禀赋差异程度并不是很大,也会因为经济规模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这一看法可以在较高的程度上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形成;企业放弃采用边际定价原则,并且在出口中获得规模经济行业的垄断利润。克鲁格曼于1981年进一步指出规模经济的作用是推动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该理论的提出是对过去将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的提法的一种新的挑战。新贸易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贸易中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使得新贸易理论成为一个具有开创性的理论。
新贸易理论在本文模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提出现实经济并不是完全竞争的观点。此观点也是设计实证模型时所体现出来的,因为本论文是基于企业的异质性理论进行研究,其核心观点就是微观企业之间是存在差距的,包括是否具有品牌,是否有外资入股等等。新贸易理论打破传统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帮助本论文更好的设计了理论模型。
........................

2.2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由M.V.波斯纳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技术实际上也是一种可以纳入生产函数的要素,其本质上和人力、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没有差别。并且,实际的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由于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发展程度不一致,高技术水平的国家相较于低技术水平的国家就具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因此技术领先国会率先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以获得比较优势。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现代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该理论进一步认为由于技术落后国主要通过模仿再创新来获得技术先进国的高科技,但是这种技术模仿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进而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由于进口国可以模仿出口国的高技术水平产品,创新国逐渐失去这一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将逐渐缩小,并最终由于技术差距的缩小贸易额也将随之减小。但是,由于技术成果本身是获得巨额利润的源泉,创新国会采取多种形式的措施限制进口国掌握该技术,以使其获得最大的技术收益。另外,由于技术创新本身是具有极高的风险,纵使考虑用模仿高技术产品的方法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通常是进口国以“专利转让费”或者生产特许权转让的形式取得生产高技术产品的许可,该做法短期内使得进口国无法完全掌握出口国的高技术,因此国际贸易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
3泰国从中国进口中间品与泰国技术创新的现状.................13
3.1泰国从中国进口中间品发展现状.................13
3.1.1中间品进口的总量情况.................13
3.1.2中间品进口的国家分布情况...............14
4泰国中间品进口对泰国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21
4.1研发替代..........21
4.2模仿创新.............22
5泰国从中国进口中间品对泰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24
5.1实证模型说明.............24
5.2基本模型设定.............24

5泰国从中国进口中间品对泰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5.1实证模型说明
目前理论界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熊彼特理论开始,探究企业规模、政府补贴等措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而研究进口贸易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文章并不多,其中着重研究中间品商品进口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文章则更加少,因此本文章试图通过研宄泰国企业从中国进口中间品商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国际贸易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创新能力是一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内外研究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研究方向又各有不同。其中,早期学者如熊彼特认为市场规模和市场势力两个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并因此而提出了著名的熊彼特假说:第一,市场力量的大小对创新是正向影响的,即市场力量越大则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垄断市场的企业比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有更强的动机去进行技术创新;第二,企业的规模与其创新能力成正比,即小企业较大企业而言进行创新的动机比较弱。熊彼特假说主要提出了影响创新能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市场势力和市场规模,后续的研宄则主要围绕这两个因素展开。
.....................

6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