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我国对美、德、日贸易数据的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58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结合各部分的结果,分析我国光伏产业的前景并提出政策建议。未来预计欧美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减少,新兴市场前景广阔,但也要警惕可能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最终本文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国际贸易协调机制、建立光伏企业应诉基金、实行贸易多元化和拓展国内产品市场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研究

1982 年,奥尔沃夫斯基(Orlowski)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他从国际市场的角度出发,认为国际竞争就是国际市场竞争,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或者说是产品保持贸易顺差或贸易平衡的能力5。光伏产业在最近几年受关注较多,关于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集中在最近几年。Grace Lin(2011 年)采用波特钻石模型来研究台湾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运用 DEMATEL 决策与评价方法,分析总结了影响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进一步研究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最终的结果表明,需求状况、政府的支持及相关配套产业是影响光伏产业竞争力的三个最主要因素。Ashish Sharda 等人(2014 年)通过研究光伏发电中关键部件——逆变器的系统均衡,采用场景建设的方法对印度市场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逆变器产量的增长能力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情况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张翼新、吴佳美(2015 年)研究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光伏企业的发展规模和能力等构建了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做出评价,在结合国内光伏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中,作者发现光伏企业的规模与盈利能力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据此提出我国应尽量控制光伏企业的数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研发能力,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投入等建议。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国在光伏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就业结构、从业人口规模、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等因素与光伏产品最终市场价格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结合相应的指标对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
...............

第二节 贸易政策对产业发展影响方面的研究
一般来说,贸易政策可以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自亚当·斯密以来,传统的经济学一般都倾向于自由贸易的政策,他们的理论表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自由贸易政策下可以达到最优,这样各国的福利达到了最大化。支持自由贸易的学者大多认为贸易保护政策不但会损害消费者福利,而且对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也是无效的。卡迈克尔(Carmiehael,1987 年)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厂商实行伯特兰德竞争方式,厂商的决策会先于政府采取的措施,这种情况下出口补贴政策是中性的,对于出口国家商品的价格和福利水平没有影响。芬斯特拉(1995 年)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为背景,将贸易政策带来的福利效应分解为生产和消费扭曲造成的净损失、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厂商规模变化和国家间利润转移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四方面,提出了贸易保护政策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彼得·肖特(Peter Schott,2003 年)非关税壁垒等新贸易保护措施会阻碍国际间的产业分工。

贸易保护政策同样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李斯特 1841 年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论,认为后起国家为了使本国的发展相对幼稚的产业在竞争中胜出,应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保建云(2007 年)根据此理论从弱势产业角度出发,认为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属于弱势产业,政府应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最终的结果是一定条件下弱势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受益于贸易保护政策,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另一种的理论是约翰逊(Johnson,1953 年)提出的最优关税论,该理论根据产品贸易量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比将国家分为大国和小国两类,他认为大国适当

的征收关税可以提高本国福利水平。芬斯特拉(Feenstra,1992 年)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传统的关税政策措施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使其他国家在自身的优势产业上的采取相似的政策从而在其他领域损害本国利益,因此需要对现行的关税制度进行改革。
.................


第二章 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光伏产业链相关概念
一.光伏电池片种类目前世界上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可以分为三类: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和聚光

电池。目前市场中最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片是晶体硅电池,其市场份额达到了 87%以上,我国市场中晶体硅电池的市场份额更是超过了97%6。这是由于其他两种电池在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薄膜电池分为非晶薄膜电池和钙钛矿电池,这两类电池都存在着光致衰退效应的缺陷,即随着光照时间增加,电池的效率会逐渐降低,因此薄膜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短,此外非晶薄膜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相比于传统晶体硅电池还存在一定差距,而钙钛矿电池虽然理论上转化率可以达到 50%,但其原料有毒且不稳定。聚光电池(CPV)是指将汇聚后的太阳光进行利用发电的技术,其特点是光电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被认为是太阳能未来的第三代技术,但目前其投资成本接近晶体硅电池的 2 倍,这是其没有推广的主要原因。

二.离网发电与并网发电

离网发电指光伏发电系统不依赖国家电网而独立运行的系统,与之相对应的并网发电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与常规电网相连,共同承担供电任务。离网发电需要加装蓄电池将多余的电量储存起来,因此安装成本相对较高,一般用于偏远地区的供电系统,而并网发电使居民可以将光伏系统发出的多余的电量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给电力公司,从长远角度看安装并网发电系统的居民或企业不但可以回收成本甚至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因此并网发电系统是目前光伏产业链下游的主流方式,也是光伏产业能否市场化的关键。

...................


第二节 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光伏效应最早在 1839 年由法国科学家埃蒙德·贝克勒尔发现。之后的几十年间,各国的科学家尝试了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都成功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然而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光电的转化效率都一直没能超过 1%,这使得光伏发电广泛应用于生活显得不切实际。在技术上初步奠定了光伏产业化的是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发现了转化效率 4.5%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到了 1955 年中期,转化效率已经能够达到 8%-9%,这一发现在太阳能电池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十世纪 60 年代,光伏发电主要应用场所是太空卫星的供电设备,1962 年第一个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商业通讯卫星“星”(Telstar)发射;1963 年夏普(Sharp)公司成功生产出光伏电池组件,日本政府将其应用在一个灯塔上,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阵列;1966 年发射的大轨道天文观察站已经带有 1000W 的光伏阵列。民用光伏产业是由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开始发展的。1973 年 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对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打击,宣布石油暂停出口,这造成了油价的大幅上涨,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 3 美元增涨到超过 13 美元每桶。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多是依赖廉价石油迅速发展起来的,这次石油危机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974 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 14%,日本下降超过了 20%,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出现负增长,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75%,英国为-0.5%,日本为-3.25%7。这次危机使得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到自身的发展过于依赖石油,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各国开始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欧美各国大的石油公司纷纷开始建立研究和生产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子公司,到 1978 年,全球范围内应用在陆地上的光伏装机容量为 1 兆瓦,1988 年全球光伏市场容量增加至 33 兆瓦,10 年间光伏市场增长了 30 多倍。
................

第三章 光伏产业的相关政策 ................. 14

第一节 美国针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14

第二节 德国针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15

第四章 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定性分析.......26

第一节 国际竞争力概念及评价指标............. 26

一.国际竞争力.............26

二.IMD 和 WEF 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6

第五章 定量分析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 .................. 31

第一节 COMPAS 模型介绍 ................ 31

第二节 COMPAS 模型的建立 .......... 32

第五章 定量分析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

第一节 COMPAS 模型介绍
1997 年弗朗索瓦(Francois)和霍尔(Hall)提出了 COMPAS 模型,又称商业贸易政策分析系统,模型主要用于测算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水等贸易政策对于产品市场的均衡销量和均衡价格的影响,从而测算贸易政策对进、出口国相关产业的影响,该模型实用性较强。局部均衡分析理论一般用于分析外部条件改变时市场中某项或某几项的经济变量的变化情况,主要优势在于除了所观测项其余影响结果的因素保持不变,很好的将其他外部冲击的影响分离开来。本文根据弗朗索瓦和霍尔的观点,在 COMPAS 模型中有以下几点假设:


..............

第六章 我国光伏产业前景分析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光伏产业前景分析
一.美国市场

作为传统能源代言人的特朗普上台后,接连废除清洁电力计划、退出巴黎协定,贸易保护主义呈增长趋势。2017 年 5 月开始对全球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201”调查,2018 年 1 月 23 日特朗普政府再次提高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关税,自 2 月 7日起,美国将对进口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为期 4 年的保障关税,首年税率 30%,随后每年下降 5 个百分点,第四年税率为 15%,这可能导致全区范围光伏贸易的市场战争。再加上近期中美之间展开的贸易战的走势尚不明朗,预计 2018 年我国对美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将再遭重创,出口额及出口量会进一步下降,未来的形式不容乐观。而美国目前在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国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无疑会对影响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欧洲市场
2017 年 9 月 16 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调查终裁公告发布,改变了之前价格承诺的贸易保护措施,在还剩余近一年的执行期内将其替换为最低限价方式,现值由原来的价格和出口量双重限制变更为只限制最低价格,降低了我国光伏产品对欧盟的贸易壁垒。但前面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征收“双反”税,最低限价政策对市场均衡价格影响相对较小,再加上欧洲各国补贴力度的减弱导致需求不足市场的需求不足,预计我国对欧洲光伏产品出口额和出口量基本保持稳定或者会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