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877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管理论文,管理论文将以现实案例为基础,依据相关理论模型,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既能从微观角度上帮助企业良性发展,又从宏观角度上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司企业的决策者以及对学术界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一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

各企业充分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培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挖掘资源,转变思路,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业转移以及服务外包己经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为黑龙江省承接国际物流服务和贸易发展提供机遇。国内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物流水平需要同国际物流相接轨,流通市场与生产制造环节竞争的加剧使得物流和管理成本下降的需求更加强烈;物流市场必然向低成本、高效率、专业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可以预测,近两年国内物流企业将会进行全面的洗牌,拥有资本及资源优势的企业将进行战略转型,由传统的物流企业转型为以管理、技术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为优势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同时,一批意识理念领先、拥有市场与影响力的传统物流企业将通过资产并购与重组或借助国外资本与先进管理与技术改造做强做大,新的物流市场格局即将形成。物流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领域之一,农产品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很落后,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黑龙江省是大宗农产品大省,在我国加入WTO后,黑龙江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受到很大冲击,现有的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已适应不了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产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急需对原有的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进行完善和重建,以适应高速发展的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产业发展,建立高效的、先进的新型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背景之一: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政府对农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和服务手段,为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过渡创造条件。相对于我国农产品宠大的生产和消费规模,物流运销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不仅影响到农业产业链的效益提升,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进程,同时社会对小康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等问题的讨论,也引发了理论界、经济界对农业物流的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政策重点之一。2003年1月8日,加强农业流通体系的建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被明确提出了之后,关于农业物流的研究在我国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2004年6月29日,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创造条件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全国建立高效率的绿色通道,各地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改善农产品的流通环境。

在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我国提出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论断。在之后的三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重视和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指导和要求⑴。2007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将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提到了新的战略地位加以强调,指出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先进的物流服务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要培养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流通主体,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竞争有序、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业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的要求。”现代农业以现代化产业方式和要求改造传统的小农经济,农业发展的目标已从传统的温饱目标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发展,产业体系正向建立现代农业、农产品产业供应链转变,农业产业领域不断拓展,逐渐向能源农业、海洋农业、生物药物、精细化工等各个领域渗透,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向产业化的方向迈进t2]。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通知》;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2009年,物流业挤身于全国十大振兴产业之列,并于4月份,发改委正式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今后三年物流行业的九个关键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技术和标准推广、应急物流工程、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农村和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园区、转运和多式联运设施及物流科技攻关。国务院在2015年远景规划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五”归划中也有相同的要求。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国家的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2005年在黑龙江省流通工作会议上,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流通的政策文件,包括《黑龙江省现代物流十一五发展规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和《黑龙江省关于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这些都在政策层面有力地支持了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尽快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产品物流业。

2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大宗农产品是指在商品农业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权重,但并无明显优势的农产品。如油籽,菜柏,菜杆粕,菜軒,油菜籽,菜油,菜籽油,棉柏,棉籽柏,棉籽,棉油,棉籽油,豆油,豆柏,棕楣油,花生。大宗农产品系指生产量、消费量、贸易量、运输量等较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本文作者界定的研究对象:大宗农产品指未经深度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临终前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一文,探讨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此外,它还与拉维奥莱特(A. Laviolette)合写了《人的系统观》一书[26]。系统一词,其含义是由部分组合成整体,来源于古希腊语。今天对系统人们所给的定义超过几十种,从不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研究。如“系统是许多保持有机秩序、行动目标一致的要素”,“系统是相关联的过程和物质的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诸元素及其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等等。一般系统论则努力定义一个可以表征各类系统共同特征的定义,即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定义中包括了功能、结构、要素、系统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系统、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三述的关系。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个体表征全体的机械论观点。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彼此孤立的,在系统中处于特定位置的各要素,都起着各自的作用。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他们彼此关联,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从系统整体中将要素割离,整体将失去这个特定要素的作用。

3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现状...............38-50

3.1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现状............... 38-48

3.1.1 大宗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39-41

3.1.2 大宗农产品物流主体 ...............41-42

3.1.3 大宗农产品物流模式 ...............42-48

3.2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 48-49

3.2.1 体制弊端的存在 ...............48

3.2.2 组织保障的缺乏 ...............48-49

3.2.3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49

3.3 本章小结............... 49-50

4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50-60

4.1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介绍............... 50-52

4.1.1 模糊综合评价介绍............... 50-51

4.1.2 层次分析法 ...............51-52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52

4.2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52-55

4.2.1 指标体系的确立 ...............52-53

4.2.2 指标权重的确立............... 53-55

4.3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 55-59

4.4 本章小结 ...............59-60

5 国外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经验...............60-72

5.1 国外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经验............... 60-66

5.2 国外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66-70

5.2.1 系统的物流网络规划 ...............67-68

5.2.2 合理的物流节点布局............... 68

5.2.3 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 ...............68-69

5.2.4 先进的物流模式运用 ...............69-70

5.3 本章小结 ...............70-72

结论

作为黑龙江省农业支柱产业的大宗农产品产业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无论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还是从大宗农产品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都必须有效解决制约我省大宗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瓶颈——大宗农产品储运问题,优化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以推动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黑龙江省经济的腾飞。

1)黑龙江省发展大宗农产品产业的宏观环境良好。黑龙江省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生态环境条件,而且它的农业生产习惯以及历史形成的对外贸易传统还为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和国际流通创造了条件。从国际和国内市场两方面看,大宗农产品的需求十分强劲,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潜力。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黑龙江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大宗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为我国大宗农产品的出口带来商机,同时我国大宗农产品产业面临市场竞争和科技创新等竞争。

2)目前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还面临许多发展难题。黑龙江省物流市场初具规模,物流设施逐步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和平台逐步搭建,一些新型的现代物流企业逐渐涌现。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地理位置偏僻,运输成本高、效益低:铁路运输存在瓶颈;仓储、运输设施陈旧落后,技术更新困难;物流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物流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单一;企业信息技术落后;物流管理人才缺乏;政策扶持力度小等问题。这些困难将长期影响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3)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黑龙江省大宗农产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初步形成了产业化体系;在带动基地农户进入市场上发挥了主导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了标准化生产,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产业存在物流基础建设标准不够高;产业开发层次较低;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滞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存在一定障碍等问题。

4)对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优化。运用物流系统网络化原理,选取由经济、社会发展类型指标、物流作业量指标、区位优势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主要产区物流能力进行多级模糊评价;确定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产区物流中心城市及节点城市。并根据优化成本结构、切实、合理、可行的指导思想对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通道体系进行分析规划,建立了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

5)黑龙江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主节点的布局及功能定位。根据基础设施布局原则,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依托;定位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为区域物流中心,建立综合物流园区,并在该类城市内建立城市物流中心;以经济发展水平较髙,交通比较便利的地级市的中心城市牡丹江、绥化、双鸭山、鹤岗、鸡西、七台河、伊春、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为物流结点城市,建立流通型物流中心;将大宗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县(县级市)定位为加工储存型物流中心;依托东北经济区运输通道体系,积极开辟省际货运线路,形成连接东北,辐射中原、华东的大宗农产品货运网络体系;依靠国际物流通道和得天独厚的物流网络,形成与俄日韩地域相通、经济互补、发展空间巨大的经济区。

6)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主节点建设经营模式。在模式的选择过程中,企业依照其物流发展目标和自身的实力,选择侧重于内部扩张或外向联盟,或者是将二者有机地融合的物流企业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明玉.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研究一战略、模式、机制[M].科学出版社,2010,5.

[2]孟凡胜.中国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

[3]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

[4]戴守峰.企业物流网络系统[M].沈阳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9.

[5] Ronald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J]. Economicalwww.51lunwen.org/logistics/ 1937 (4): 105-107.

[6]费方域.交易、合同关系的治理和企业[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8): 42-44

[7]贾根良.网络组织、超越企业与市场两分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4): 56-58.

[8] Williamson O.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M]. New York, 1975: 5.

[9]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

[10]曾楚宏,吴能全.中间组织的起源及比较优势-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6(5): 42-49.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二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和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物流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现代物流体系中,港口不再是流离于生产、贸易和运输之外仅具有传统的码头装卸、仓储功能的企业,而是现代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港口能对周边地区和腹地产生巨大的額射功能,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71。正是为了充分发挥这种重要的节点功能,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力图从传统功能向现代物流中心功能进行转变。在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建设物流中心的过程中,港口以强大的物流组织作用和集疏运能力,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港口大力拓展和完善其综合服务功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这促进了以港口为重要节点的全球物流体系的建立;同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港口的发展,促使港口实现其功能的转化和提升。由引可见,港口与物流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关系。港口作为现代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其功能、作用与传统的港口有了很大的区别。港口逐渐从传统的货物承运人角色转向物流经营人角色,港口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硬件设施上,更多的体现在对港口物流的管理和组织能力。与传统的港口物流不一样的是,现代港口物流具有系统化、多功能化、国际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特点。

在现代港口物流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对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地带,而广州港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主要对外通商贸易口岸,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与政策上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广州港腹地外向型经济发达,城市依托条件优越,具有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遇。在珠三角"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阶段,加快对广州港现代化建设的投入,促进广州港口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强化广州港在世界海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比较优势,对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及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硏究目的与意义

在全球港口物流步入转型阶段的重要时期,加强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研究极为迫切。广州港作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广东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是华南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是广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广州港口现代物流作为广州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现阶段对广州港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促进广州港口物流发展和相关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广州港在香港、深圳等周边港口群的竞争压力下,面临着传统港口物流相对成熟,现代物流刚刚起步;港口码头数量多,但运输能力不足以及结构不当;临港工业势头良好,但产业链延伸效应不足;老港区临港产业发展空间有限等诸多难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港口市场竞争力。因此,广州港要发展就要创新出自身的特色,通过对广州港口物流战略环境进行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加强广州港物流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探讨,寻求港口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使港口物流的发展进一歩促进港口经济增长,进而发挥拉动泛珠三角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作用。

1.3文献综述

港口物流是以港口作为物流的中心节点,以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为目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的体系。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深化,港口物流也随之不断地发展,众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第2章港口物流概述

2.1物流基本概念

自人类社会出现了物品交换活动以来,物流活动就已经产生了。物流概念(Physical Distribution)最早是在1915年由阿奇.萧在著作《Some Problems inMarketing Distribution》(译名: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此时物流的概念还仅仅限于"分销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提出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而后,"物流"概念所包含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物流包括的不仅仅只有分销物流,还包括购进、生产、回收、废弃物、再生等各种物流活动。美国物流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于1988年将物流定义进行了重新修订: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收益的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飞速发展以及货物运输集装箱化、信息化趋势的产生,"物流"所包含的含义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现代物流包括了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传递、单证处理等众多环节,是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现代服务体系。

2.2港口物流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

2.2.1港口物流的定义

由于港口在物流体系中的独特位置和重要功能,"港口物流((Port Logistics))"作为一个概念被单独提出。现代港口物流是指以港口功能为基础,围绕港口集疏运功能建立货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将诸多物流环节如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代理、配送、信息处理等在港口附近加以有机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货物和服务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功能多样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顾名思义,港口物流的概念离不开港口、物流这两个重要的因素。在现代物流理论中,港口被认为是物流活动的重要节点,而港口的存在为物流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包括空间和时间上的。港口物流即是在港口这个节点所形成的服务平台上进行的所有物流活动的总称。港口物流是整个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其港口物流功能的发挥促进现代港口极大程度的参与到世界经济、贸易活动中去,使得港口在国际联运和全球物流体系中的作用得到了大大的巩固和提高,使港口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第3章 广州港口物流现状及存在问题................. 31-35

3.1 广州港口物流现状................ 31-33

3.2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主要问题................ 33-34

3.3 本章小结................ 34-35

第4章 广州港口物流战略环境分析................ 35-57

4.1 广州港概况................ 35-36

4.2 广州港口物流外部环境分析................ 36-41

4.2.1 政策法规因素................ 36-38

4.2.2 宏观经济因素................ 38-40

4.2.3 港口竞争因素................ 40-41

4.3 广州港口物流内部环境分析................ 41-48

4.4 发展广州港口物流的SWOT战略................48-56

4.5 本章小结................ 56-57

第5章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与建议................ 57-65

5.1 进一步完善港口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57

5.2 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条件................ 57-59

5.3 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59

5.4 加快港口物流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59-60

5.5 加快南沙大型散货和集装箱码头建设................ 60-61

5.6 加强与邻近港口的战略合作................ 61-62

5.7 加快内陆“无水港”建设................ 62-63

5.8 加快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63-64

5.9 本章小结................ 64-65

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诸多港口城市的重点发展目标,广州亦不例外。目前,世界港口物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广州港港口物流发展与世界其他港口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借着广州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东风",这正是广州港突破发展瓶颈,寻找港口和港口物流发展机遇的绝佳时机。本文结合现代物流及港口物流相关理论及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对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背景、现状、存在问题及实施战略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在对广州港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战略组合分析,从而提出了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观点是:

(1) 在对港口物流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港口与物流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论述,介绍了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发展理论,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

(2) 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对比。通过对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客观评价,利用SWOT战略组合分析方法,从机遇、威胁、优势、劣势等角度分析,从而得出S.O.、 W.O.、 S.T.、W.T.战略组合。

(3) 本文在上述对广州港口物流SWOT战略组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广州发展港口物流的指导对策,主要包括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高端服务业、完善集疏运条件、加强港口群的战略合作及加快内陆无水港的建设等,对广州港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Bird J H. Seaport and Seaport Terminals[M]. London : Hutchinson, 1963: 167-171

[2] May-er H M. Current trends in Great Lakes shipping [J]. Geojournal, 1978(2):117-122

[3] Pol lock E. E, Free ports, free trade zones,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nd economicdevelopment[A]. In: Hoyle B S, Pinder D A(eds. ). Clty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regional development[C]. London: Belhaven, 1981 : 37-45

[4] Hayuth Y. Rationaliz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the U. S. container portsystem [J].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8, 40(5): 279-288

[5]刘珊.国内外港口物流研究述评[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5): 86-89

[6] Klin. H. A Towards the Borderless Mainport Rotterdam[M]. Tinbergen InstituteResearch Series, 1995: 391-392

[7] A. K. C. Beresford, B. M. Gardner and S. J. Pettit. The UNCTAD andWORKPORT models of port development: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MaritimePolicy&Management,2004, 3 1(2): 93-107

[8]吕靖.当今世界港口发展趋势综述[J].世界海运,1996(1): 41-42

[9]施欣.港口竞争对策模型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9): 27-33

[10]顾泉林.从"友好港"到"港口战略联盟"[J].中国港口, 2000(12): 38-39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三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客车的市场需求也非常旺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 99 家客车生产企业报送的统计数据分析,2011 年 8 月,客车市场表现明显好于上月,环比和同比均呈较快增长;1~8 月,客车销量同比增幅较前 7 个月略有提升。今后,随着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我国客车生产制造仍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客车生产因其技术含量较高、品种多、批量不大等生产特性,存在着利润较薄、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中小客车制造企业的发展,当前面临着受区域性限制,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等因素制约。中小客车制造企业总体布局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规划设计,企业现有的物流格局不清晰,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落后,专业人员缺乏。客车制造属于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突出的类型,外购、外协的零部件多,因而造成物流效率低、库存大、周转慢、库存管理不易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生产波动来柔性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常有超储积压现象,安全储备的比重过大。这些企业常存在物流成本高;管理基础薄弱;信息化管理欠缺;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南京某中小型客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仓储物流和信息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运用现代物流技术、物联网技术与设备及系统优化理论,开展该客车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仓储物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等规划,优化现有物流格局,及时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降低制造成本,以期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已蓬勃兴起。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 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源泉, 对于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流通效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物流贯穿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企业物流的改善可以带来预想不到的利益。物流合理化被称为是“企业脚下的金矿”、“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竞争领域”。具体作用是可以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汽车供应链物流被认为是所有物流行业中技术性最强、涉及面最广、复杂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汽车企业物流系统主要包括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几个部分,以客车制造为例,对企业而言,侧重于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及其之间的协调,以及贯穿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从制造、销售到回收的车辆信息管理跟踪。研究客车生产物流系统及信息跟踪系统的意义在于:

(1)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理论和物流仿真专业软件对客车混流装配生产线物流系统的改进规划与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模式已经从先生产后销售逐渐变为基于订单的混流生产模式。客户对汽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产品改型越来越快,品种系列、批次越来越多,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以装配生产为主的企业,如汽车、电脑、玩具制造等行业都选择能够进行多品种混合生产的柔性生产线,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混流装配生产线系统作为客车生产关键物流过程之一,通过对其生产设备布局及工序安排等的研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一些不必要的消耗,还可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供货周期,减少在制品数量,尽快地使消费者拿到自己所预订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运用物流规划优化理论对客车混流总装配生产线边厂内物料仓库系统重新规划,可以有效的协调物料配送与生产运作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客车的产品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装配件,而这些装配件往往由许多专业厂和零部件供应商来生产与供给,这样一来,混流装配线在不同的时间所需的物料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时间所需相同物料的颜色、性能、规格也不尽相同,导致汽车装配线物料供应系统越来越复杂。客车装配生产线上的物料可以分为 JIT(Just In Time)零件和非 JIT 零件。JIT 零件是指由供应商或分装线直接提供的物料,物料的顺序与装配生产线上汽车的装配序列相对应。非 JIT 零件是指存储在车间仓库中,装配生产过程中,通过容器盛装配送到装配生产线的线旁缓存区处。JIT 配送对物料的要求非常高,物料的完好性,配送的及时准确性都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所以只有部分的零件采用 JIT 配送,其他物料还是要经过传统的采购,入库,存储,出库环节,然后到生产线装配。生产线上理想有效的物流应该是物料配送与生产运作紧密配合,达到完美和统一,但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生产线上的物料配送已经成为厂内物流的最大瓶颈,大大影响生产成品的效率,限制了流水线适应性调整的柔性和技术经济性的充分发挥。于是物料配送仓库系统的重新规划成为各类企业改造生产物流的一个切入点和最见成效的工作重心。

(3) 基于 RFID 的客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跟踪和客车生命周期的信息自动化跟踪管理、为客车联网技术提供信息支持客车制造过程是一个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协调过程,通过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效整合,可以改善资金流,节约成本。客车公司依据客户订单进行组织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和财务系统,这些管理需要实时的在线工程监控信息。而老式的信息卡仅仅包含某一工位的装配技术人员所需的产品制造信息,不具备使管理者快速获得制造信息、条目位置、问题和故障分析等实时数据跟踪能力。客车制造公司越来越认识到他们需要自动化跟踪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汽车制造生产过程全程数据采集的和跟踪任务,同时为未来车联网平台搭建提供信息支持。

第二章 客车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分析与规划

2.1 客车企业的生产物流系统

某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于 1988 年 12 月,是客车行业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客车出口到国外。其客车分公司 1 成立于 2000 年年底,产品以中、轻型,中、低档客车为主,兼顾大型客车,主要销往华东地区。根据华东片区的优势与消费结构,专门生产八米以下客车产品。鉴于目前客车市场进一步成熟,各种细分市场相继出现,在国家政策的相应支持和激励下,部分市场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如农村客运客车市场需求持续上升,二线城市中级公交产品全面升级、放量等,该公司从扩大产业布局,增加规模效益和扩充产品系列的思路出发,遂于 2005 年上半年与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占股 60%:40%。合资后的客车分公司将充分利用总公司在技术、市场、管理和品牌等多方面的优势,及其对中型客车需求的独特见解,结合自己原有的制造资源和长三角丰富优良的配套资源,成为国内中型全系列客车运力的专业制造商。其产品定位于专业生产中型客运汽车、公交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

2.1.2 某客车制造企业的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

汽车企业供应链图 2-1 所示:企业经营活动不同,供应链物流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根据物流对象的不同侧重,将其分为供应物流侧重型、生产物流侧重型、销售物流侧重型、废弃物流侧重型等类型。在对其相应的物流子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三章 客车总装配生产线物流系统................. 43-76

3.1 客车总装配生产线物流系统的特点................. 43-45

3.2 生产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 45-47

3.3 客车混流装配线系统流程建模方法................. 47-57

3.4 客车混流装配线的时间着色 PETRI 网建模................. 57-61

3.5 基于 AUTOMOD 客车混流总装配线系................. 61-68

3.6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客车混流总装配线................. 68-74

3.7 混流装配线配置平衡和排序遗传优化................. 74-75

3.8 本章小结 .................75-76

第四章 客车生产物料仓储系统规划................. 76-102

4.1 客车生产物料仓储系统规划的背景................. 76-78

4.2 客车生产线物料仓储系统规划设计................. 78-82

4.3 某客车生产仓储系统规划设计实例 .................82-87

4.4 基于变邻域算法的客车生产仓储系统................. 87-94

4.5 基于 AUTOMOD 的自动化仓储系统................. 94-99

4.6 应用 AUTOMOD 和变邻域搜索算法优................. 99-100

4.7 本章小结................. 100-102

第五章 基于 RFID 的客车生产管理信息系................. 102-138

5.1 基于 RFID 的生产管理系统................. 102-104

5.2 RFID 技术在生产线上的应用研究................. 104-117

5.3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117-126

5.4 重新规划企业物流系统的信息流程................. 126-127

5.5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 127-130

5.6 采集 RFID 信号的系统信息需求................. 130-132

5.7 自动识别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132-137

5.8 本章小结 .................137-138

结论

本文以客车制造企业的生产实际应用为出发点,以优化中小型客车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为目标,以 JIT 生产物流系统的装配生产线系统、JIT 生产线配送的厂内物料仓储系统以及生产信息自动化管理及其信息扩展为企业物流系统进行规划、改进优化的关键点,建立相关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并求解,结合实证进行仿真,对客车企业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最终优化系统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①根据某客车制造企业物流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企业的生产特征是离散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生产组织方式采用订单加预测方式。企业的生产模式是柔性化生产,物流系统采用 JIT 准时化生产线配送,推拉集成的模式,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协调和组织汽车零部件配送到混流装配生产线,满足 JIT 生产;通过对该客车企业产销能力分析,找出生产能力和交货期差距的原因和生产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最终识别出优化某客车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关键点。

②生产物流系统的规划与优化问题研究的关键是混流生产线系统平衡问题和投产排序问题。首先在研究实际中小型客车厂混流装配线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时间着色 Petri网建模理论对复杂的混流装配线物流系统进行建模和简化,并借助物流专用软件平台AutoMod 来进行系统的平衡仿真与优化,研究结果发现,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很不平衡,并且找出了系统的瓶颈所在;其次探讨了客车混流装配线投产排序决策问题,以车辆完成装配的总等待时间为最少的排序优化目标,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投产排序优化策略研究,比较了原始资源配置和平衡资源配置下的排序结果,得出了优化方案。与原始装配线比较,平衡和排序遗传优化后,车辆完成各工位装配的总等待时间减少了 69.5%,这对企业平衡生产线、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缩短企业供货周期、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③对客车混流总装配生产线边厂内物料仓库系统进行规划。首先根据现有仓储系统的问题,对立体仓库进行规划设计,对企业的仓储系统进行重新规划,重新布局、划分区域、建立货架、选择设备;其次对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分配优化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生产线边仓库中汽车物料分类新方式,同时考虑货架稳定性和出入库操作的效率,将仓库货位分配问题用数学方式描述为一个组合多目标优化问题,应用 Matlab 软件,提出了采用变邻域算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求解,给出货位分配优化后物料在货架中的摆放实例;同时通过规划自动化仓库系统,并将货位分配优化结果导入 AutoMod 物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对货区的数量、资源利用率、系统的流畅性和堆垛机工作情况进行调整优化;最后对比规划优化前后结果,表明仓库面积效益、出入库时间、人员效益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布局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Kilbridge M D,Wester L.A heuristic method of assembly line balancing[J].Journal of Industrialengineering,1961,7(4):292-298

[2]Thomopoulos N T.Line balancing-sequencing for mixed-model assembly[J].Management Science, 1967,14(2):59-75

[3]Thomopoulos N T.Mixed model line balancing with smoothed station assignments[J]. ManagementScience.1970,16(9):593-603

[4]Roberts S D,Villa C D.On a multiproduct assembly line-balancing problem[J].AIIE Transactions,1970,2:361-36

[5]Dar-EI E M,Rubinovitch Y.MUST-a multiple solutions technique for balancing single model assemblylines[J].Management Science,1979,25(11):1105-1114

[6]Erel E,Gokcen H.Shortest-route formulation of mixed-model.assembly line balancingproblem[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99,116(1):194-204

[7]Bukchin J,Dar-EI E M,Jacob R.Mixed model assembly line design in a make-to-orderenvironment[J]t.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2,41(4):405-421

[8]Simaria A S,Vilarinho P M.A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approach to mixed-model assembly line balancingproblem of typeⅡ[J].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4,47(4):391-407

[9]宋华明,韩玉启.混合装配线上物料供应的平准化排序[J].系统工程,2002,20(3):15-19.

[10]Yow Y L,Matheson L A.Sequencing mixed model assembly lines with genetic algorithms[J].Computers&Industry Engineering,1996,30(4):1027-1036.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四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连锁物流是一个由供应商—连锁企业(包括总部、配送中心、门店)—最终消费者所构成的物流系统,故欲从根本上提高连锁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就需要从连锁企业的采购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门店物流—逆向物流所构成的物流系统视角来考评和测量其物流服务质量。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剧烈和白热化,如何界定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定义、构成要素及探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探寻影响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组织学习、提升连锁物流能力等),有效地提高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已成为目前我国连锁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1.2理论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服务己成为企业间竞争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但是,从全球来看,服务管理理论尚处于发展阶段,而服务质量始终是服务管理中最热点和最前沿的研究内容。国外学者布朗、菲斯克和比特纳(Fisk,Brown & Biter,1993)在对服务管理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时指出,服务质量是服务管理六大热点研究问题之首。但从总体来看,服务质量管理中的许多关键性问题,如服务质量维度、各维度构成要素等依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难以找到现成和权威的答案。我国对于服务质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借鉴国外的研究,创新性研究偏少,进行实证研究的则更少。物流服务质量的研究大多是沿用服务质量的研究成果,其国内外的现状与服务质量的研究基本相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领域和行业,人们对服务质量的理解是不同的连锁物流既具有物流的一般特性,同时又存在自身的一些特点,所以深入研究我国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战略管理的文献中,从资源基础的视角提出企业是以其资源和能力为基础进行竞争的。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同,将影响其绩效和竞争力。同时许多国外研究学者。已研究证明,物流能力影响物流服务质量。由于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物流能力有所不同,深入研究我国连锁物流能力及连锁物流能力对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关系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从能力理论来看,企业能力的主要部分是企业的知识,故知识可以改变企业的能力。而在组织层面,知识的获取是通过组织学习。由于组织学习的操作性定义与衡量,是与实际研究情境相关的。那么,我国连锁企业的组织学习及构成如何科学界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组织学习及各构成要素如何影响连锁物流能力和物流服务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综上所述,本文拟以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探寻对其产生影响的前因变量。按照组织学习—连锁物流能力—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路线,深入研究我国连锁企业组织学习及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前因变量,连锁物流能力及构成要素为中介变量,探究它们对于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关系,揭示对其影响最大的关键路径,并进行实证检验。

1.2研究目的与内容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认为组织学习、连锁物流能力和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关系研究,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现实实践方面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学术前沿问题。本文将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探究组织学习和连锁物流能力对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作用或影响关系,并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的研究内容:

(l)连锁物流服务质量构成体系

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人们对服务质量的理解是不同的:同时不同领域和行业对物流服务质量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本研究主要探查我国连锁企业所感知的物流服务质量,基于文献回顾,结合企业访谈,界定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定义、构成体系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多维度测量量表。

(2)连锁物流能力构成体系

由于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物流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和企业访谈的基础上,界定我国连锁物流能力的定义和构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多维度测量量表,探讨各项能力要素之间的关系

(3)连锁企业的组织学习构成体系

由于目前国内外对组织学习及其构成还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概念界定,同时组织学习的操作性定义与构成,应该是依实际研究情境来加以诊释的。本研究结合文献回顾和企业访谈,分析和界定我国连锁企业组织学习的定义、构成体系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多维度测量量表。

2连锁物流概述

本章旨在研究我国商业连锁企业的物流问题。连锁物流既具有一般物流的共性,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由于连锁物流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科学的定义,故本章首先基于物流的文献回顾,对连锁物流进行一个有效的界定。其次,本章阐述了连锁物流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论述了连锁物流对于连锁企业经营的重要性。

2.1物流概念

2.1.1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70年代由日本引入我国,其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概念发生着不断的演变。关于物流概念的产生,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1915年美国学者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物流一词。物流采用的是“Physieal Distribution”一词,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实物配送”。后来,美国另一位市场营销学者弗莱德•E•克拉克于1920年在他所著的《prineiple of Marketing》一书中,将物流归入市场营销的研究范畴。1935年,美国销售1办会I闰述了“物流”(physie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即物流是指在销售过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这时期提出的物流概念主要指销售过程中的物流。第二种认为物流概念是由于军事原因而产生的。在二次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战争活动中。该理论通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部署和规划,以求后勤补给的总费用最低、速度更快和服务更好。美国少校琼西•贝克(Major Chauncey B.Baker)1905年所说的“那个与军备移动和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实际上就是指“物流”(Logisties)。这时的物流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这两种观点之间并没有认识冲突,分别在其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发展。前期对物流概念的解释普遍用“physieal Distribution”,后期则用“Logistics”来阐述物流,说明“物流概念”是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现在人们多数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因为美国最早成功地研究物流是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队后勤部门,主要研究军队和军需品运输问题,采用了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如运筹学),取得了很大成效。

3 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构成及其测量量..................... 26-63

3.1 相关文献综述 ....................26-40

3.1.1 服务质量 ....................26-34

3.1.2 物流服务质量 ....................34-38

3.1.3 连锁物流服务质量.................... 38-40

3.2 连锁物流服务质量量表开发与检验.................... 40-62

3.3 本章小结.................... 62-63

4 连锁物流能力的构成及其测量量表开发.................... 63-88

4.1 相关文献综述.................... 63-71

4.1.1 企业能力理论.................... 63-65

4.1.2 企业物流能力 ....................65

4.1.3 供应链物流能力 ....................65-66

4.1.4 物流能力构成要素.................... 66-71

4.1.5 连锁物流能力.................... 71

4.2 连锁物流能力量表开发与检验.................... 71-87

4.3 本章小结 ....................87-88

5 连锁企业组织学习的构成及其测量量表开发 ....................88-111

5.1 有关文献综述.................... 88-92

5.1.1 组织学习.................... 88-92

5.1.2 组织学习的构成.................... 92

5.2 连锁企业组织学习量表的开发与检验.................... 92-110

5.3 本章小结.................... 110-111

结论

本文主要以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产生影响的前因变量,研究组织学习、连锁物流能力对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关系。研究中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连锁企业的访谈,开发并实证了我国连锁企业的组织学习、连锁物流能力和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测量量表,深入探讨了我国连锁企业组织学习、连锁物流能力和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各变量及其维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组织学习、物流能力对连锁物流服务质量的影响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揭示了组织学习、连锁物流能力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关键影响路径,从而为相关领域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连锁企业物流能力、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章首先针对本文前面章节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然后阐述本文的创新点,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本文在国内外文献回顾和我国连锁企业访谈的基础上,结合连锁物流的特点,对连锁企业组织学习、连锁物流能力和连锁物流服务质量进行了界定,具体如下:

(l)组织学习为连锁企业(或连锁物流企业)在组织内外部创造、获得与传递知识,并进而修正其行为以反应新的知识与动察力的过程。

(2)连锁物流能力为在连锁供应链中,从接受门店需求信息、处理订单、采购商品、储存保管商品、分拣商品、运输、到最终交付给门店的全过程中,物流系统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准确性、准时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3)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为连锁企业及其部门对其物流服务绩效的感知。同时,本文秉承基于变量的定义来界定其维度构成的原则,在国内外文献回顾和我国连锁企业访谈的基础上,将连锁企业组织学习划分为三个维度:学习承诺、共同愿景和组织内外部的知识共享;连锁物流能力划分为二个维度:连锁物流动态能力和静态能力;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划分为三个维度:连锁物流正向过程质量、逆向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此划分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连锁企业的现状和连锁物流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连锁企业的调研和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量表进行修订而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又通过实证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得到了具有较好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我国连锁企业组织学习、连锁物流能力和连锁物流服务质量三个测量量表。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ition,www.51lunwen.org/logistics/ Macmillan, London,1920.

[2] Gehrig.Tan Information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7-101.

[3] Davis E.P.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an Industrial Analysis. Bank of England DiscussionPaper,1988:50-57.

[4] Moran, P. P. A. Notes on Continuous Stichastrc Phenomona Biometrika, 1950,37, 17 - 23.

[5] Zhao XB.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Financial Center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kong:A Geographyof Finance Perspective.Urban Affairs Review,2003,38(4):535-571 .

[6] Bossone B.,Sandeep Mahajan Farah Zahir.Financial Infrastructure,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Accumulation.IMF Working Paper,January,2003.

[7]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Gehrig.Tan In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7-101.

[8] Martin R., Sunley P. Deconstructing clusters: 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l, Journal of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5 -35.

[9] Malmbeg A., Maskell P., 2002.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 towards a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34: 429-449.

[10] Barro,R.,Lee,J.W.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MonetaryEconomics,1993,32(3),363-394.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五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产业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突飞猛进的阶段,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更具有科学性。物流服务业的优化整合和专业化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第三方物流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过 20 年的发展,中国的第三方物流行业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欧洲各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被企业认同,因其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服务,一些专家和学者预测,第三方物流服务将成为未来物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中国,中远物流、中外运、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TNT 等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同时,宝供物流,海尔物流等将物流业务细化,联合国内各个大中城市的其他物流服务企业,形成了专业化、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虽数量不多,但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物流服务模式。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上都与国外的同类企业有差距,应对国际物流行业的竞争,显得优势不足。另一方面,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要求高效率、低成本、柔性化等,对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最近几年在国内外兴起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理论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资源整合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物流服务供应链作为服务供应链中的一种特殊供应链,是随着物流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是指以集成物流供应商为核心,以集成物流供应商的供应商、集成物流供应商、制造和零售企业为基本结构,通过提供柔性化的物流服务保证产品供应链的物流运作的一种新型供应链。

面对经济全球化,从一个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在其所处的供应链中寻找一个或多个上下游企业组成合作关系的战略联盟,将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服务质量、创造更多利润的最佳途径,以物流服务供应链为基础的联盟合作不仅是一种新的供应链模式,更是未来物流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作为未来服务供应链的核心成员,物流服务集成商如何选择物流供应商是物流服务供应链组建成功的关键,因此,本文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来详细探讨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物流供应商选择问题,力求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为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1.1.2 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看,虽然供应链管理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其研究对象仍是传统制造业,所以其研究的中心仍然是制造业的产品物流过程。物流服务供应链作为一种特殊的供应链形式,从提供物流服务的角度构建了供应链,顺应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供应链即具有供应链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目前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物流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不多,且不够系统和突出其物流服务的个性。因此,对目前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进行分析,明确物流服务集成商的需求,准确定位其物流服务的业务范围,合理的设计物流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高效的物流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在赢得客户信任和长期合作的同时,增加物流服务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效益,形成物流服务供应链上企业的战略联盟,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从现实意义上讲,我国在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物流服务业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单一的物流企业难以完成客户高期望的物流服务,因此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是其最佳的选择。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赢得更多的业务,物流服务集成商在选择合作伙伴也就是物流供应商时就显得格外慎重。分析物流供应商的类型,物流服务供应链对各类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侧重点有所不同,不能通过一个通用的指标体系选择物流供应商,通用的指标体系不能全面的考察上述提到的问题,本文以仓储型和运输型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为例,分别建立的相应的选择指标体系,为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提供参考。

2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选择相关理论

2.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 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 3PL,也简称 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专业企业来完成企业的物流活动的一种运营方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在中国安家落户,传统的物流企业如仓储企业、运输企业等都在积极的扩展业务,延伸物流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逐步实现由传统的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市场发展成熟,第三方物流企业从技术到管理都得到高度的认可。与此相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比较滞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水平较低,多数物流企业将资金消耗在重复构建基础设备的采购上,出现了专业化程度低,物流服务的质量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或者物流范围质量好但是范围的能力不足,不能承接业务量大的订单,影响业务的拓展等问题。面对中国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外包物流业务对一体化的需求更强烈,而单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资金能力都有限,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整合社会资源,将第三方仓储、运输企业联合起来,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扩大物流服务网络覆盖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模式是第三方物流的必然选择,这种模式就是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

由拥有专业的物流人才、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充当物流服务集成商的角度,组织和管理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各个成员企业。其良好的业绩有利于吸引其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加盟物流服务供应链,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有利于优化整合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而其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在与资金和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中完全不占优势,其业务量也低于其业务规模。所以,对于规模小、资金不足、有很多闲置资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更愿意加盟物流服务供应链,以争取到更多的业务和发展的机会。并且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致力于提高整条服务供应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3 物流服务供应链仓储型物流供应商................. 28-40

3.1 仓储型物流供应商的选择要点分析................28-29

3.2 建立物流服务供应链仓储型物流供应商................ 29-33

3.2.1 仓储型物流供应商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29-32

3.2.2 仓储型物流供应商指标体系验证性分析................ 32-33

3.3 物流服务供应链仓储型物流供应商................33-39

3.3.1 双层规划模型的构建................ 34-38

3.3.2 模型的求解................ 38-39

3.4 本章小结 ................39-40

4 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输型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研究................ 40-50

4.1 运输型物流供应商的选择要点分析................ 40-41

4.2 建立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输型物流................ 41-45

4.3 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输型物流供应商................ 45-49

4.3.1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构建................ 45-47

4.3.2 模型的求解................47-49

4.4 本章小结 ................49-50

5 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选择模型和算法................ 50-57

5.1 A 公司简介 ................50-51

5.2 A 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对仓储型................ 51-54

5.3 A 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对运输型................ 54-56

5.4 本章小结 ................56-57

结论

物流服务供应链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研究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选择对于提高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功能型物流供应商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① 对比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深入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问题,对仓储型和运输型物流供应商的选择问题展开研究。

② 构建了仓储型物流供应商的选择指标体系,研究了服务成本与物流服务综合水平的背反效益关系,构建了双层规划模型,设计了分层迭代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③ 构建了运输型物流供应商的指标体系,针对运输型物流供应商需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能力最佳的多个目标问题,构建多目标规划法模型,利用对偶单纯形法进行求解。

④ 本文研究的物流供应商选择模型和算法在 A 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功能型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中进行了应用,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田宇.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中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5:49-53

[2] 杜文,任民.第三方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0-11

[3] 申成霖,汪波.物流供应商的选择决策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5,(l)

[4] 闫秀霞.孙林岩.王侃吕.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特性及其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1).969 - 974

[5] Menon M k, McGinnis M A. Selection criteria for providers of third-party logisticsservices :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8,19(1):121-137

[6] Kulak O, Kaharaman C. Fuzzy multi-attribute selection among transportation companiesusing axionmatic desigh and analutic hierarehy process[J].Information Science,2005,170:191-210

[7] Leslie Hansen Harps.Quest for excellence:selectiong 3PL partners.

[8] Ken Ackerman. How to choose a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J].Material HandlingManagement.Cleveland,2000,55:95-100

[9] 田宇,吴佩勋.物流服务供应链收益分型合同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6,1:49-53

[10] 赵礼强,徐娴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的模糊决策方法[J].物流技术,2003,9:35-37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六

第 1 章 物流金融介绍

1.1 产生背景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商品的流动,即“物流”,便伴随而生。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货物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运作形式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80年代后,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分工进一步细分,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一件产品的原料生产、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组装和销售常常是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完成的,这种区域化的分工协作使得物流链不断延长和交叉,一件产品从生产到抵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跨度拉长,供应链上企业的回款速度减慢,造成生产资金压力,来自资金方面的压力变成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资金方面的压力对于供应链上的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尤为严重。

中小企业面临供应链系统性资金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供应链上权利义务失衡所造成的资金压力。供应链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核心企业为了压低资金成本,利用其对于供应链的控制力,普遍采用货到付款、赊销等方式拖延付款时间。而处于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企业多由中小规模企业组成,他们在供应链中缺乏议价能力,而且资金实力薄弱,再加之生产的产品不能得到及时的付款,维持正常运营的资金十分紧张。经营的风险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低,融资成本高,进而推高其生产的产品的成本,最后导致行业乏竞争能力,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成为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但是,作为中国企业主要融资来源的银行抵押贷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过高。银行抵押贷款需要借贷方提供高于贷款额度的抵押品,如地产、厂房等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市场价格的不动产,而中小型企业确多是轻资产、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够用来作为抵押的资产少之又少。另外中国企业信用体系建不够完善,与金融机构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银行认为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高风险,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如何针对中小企业缺少不动产抵押的特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便摆在了大家面前。此时,“物流金融”的概念和应用便随之产生了。

1.2 物流金融定义

物流金融是一种在实践中产生的金融业务模式,伴随着实体经济、物流产业和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而不断演进,是在深入了解各参与方业务模式和资金需求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的一种金融业务。由于物流金融的产生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在金融服务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小,并且处在快速发展变革中,因此学术界和金融界对于物流金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综合研究后给出定义如下: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在了解物流参与方资金融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过程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促进发挥社会资本的最大效用。

从狭义上讲,物流金融是一种提升经济效率的资金融通服务业务,企业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要求的大宗原材料或产品向银行质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仓储监督管理职能,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进行结合,向公司提供融资、结算等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三者的关系是,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利用自身行业特点,通过合作(银行提供资金,物流企业受银行委托管理质押物),为客户(供应链企业、货运代理、经销商等)提供各类结算、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

1.3发展物流金融的意义——多方共赢

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动产抵押情况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现实。大量动产资金闲置与广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同时并存,造成尖锐矛盾。另外,不动产资源枯竭与担保过分依赖不动产的矛盾造成了以下后果:担保资源更加稀缺,信贷环境趋紧;企业依赖不动产获得融资,金融机构更加依赖房地产,加大了银行风险;缺乏不动产的中小企业贷款更难。根据 UPS 发布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2009 年全国中小企业有近 22 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盘活流动资产,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成为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共同诉求。物流金融业务以企业动产质押代替不动产抵押,引入物流企业作为动产的监管仓储方,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同时解决了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大了银行的贷款规模并且进一步丰富了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是一种分工协作、多方共赢的金融服务业务。

第 2 章 第四方物流介绍

2.1 第四方物流的产生背景

货物制造企业承担物流的称为第一方物流,购买卖货物的买方承担物流的称为第二方物流。随着经济发展,行业细分,对于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产生了专业从事物流活动的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通过自身专业的物流服务经验及物流设施帮助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逐渐成长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性行业。但是,第三方物流在整合社会所有物流资源,解决物流“瓶颈”(技术、设施、能力、规模等)达到最大效率方面力不从心。虽然从局部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率的,但是从区域上(国家、地区)和供应链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为政情况局限了物流服务的最优效果,第四方物流的产生便是顺应了企业精细化经营对于供应链最优解决方案的需求的趋势。

2.2 第四方物流概念

第四方物流(4thParty Logistics,4PL)最早是安达信(2001 年更名为“埃森哲”)在 1996 年提出的一个物流概念,同时将 4PLTM注册为商标。安达信对于第四方物流的定义为,“集中和管理本组织和其他组织的资源、功能和技术,并设计和运行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集成商。”这个定义较为笼统地勾勒了第四方物流的功能和以及实现方式。毛光烈在《第四方物流理论与实践》中对于第四方物流产业的定义更为具体,“第四方物流是集交通运输、通信、物资供应、仓储保管、管理咨询、网络信息科技技术等产业的部分职能于一身的新兴产业部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前提,遵循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的发展规律,将上述各产业的社会职能浓缩成一个致力于提高物流总体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产业组织。”第四方物流不再限于运输和仓储这些简单且低附加值的服务模式,第四方物流更偏重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和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通过制定和运行科学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和生产效率,降低物流和生产成本,同时使自己深层次地与被服务企业绑定,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达到共赢的效果。第四方物流的客户以处于供应链上的生产型企业为主,因为此类企业在提高效率压缩成本方

第三章 第四方物流发展物流金融的优势................... 21-25

3.1 企业准入环节(信用风险控制)................... 21-22

3.2 操作环节(操作风险控制)................... 22-24

3.3 动产管理环节................... 24

3.4 风险预警与应急环节................... 24-25

第四章 结合第四方物流进行物流................... 25-32

4.1 供应链一体化融资解决方案................... 25-28

4.1.1 需求分析................... 25-26

4.1.2 产品设计 ...................26-27

4.1.3 小结 ...................27-28

4.2 企业物流一体化融资................... 28-32

4.2.1 需求分析................... 28-29

4.2.2 产品设计................... 29-31

4.2.3 小结................... 31-32

第五章 结论 ...................32-34

5.1 物流金融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32

5.2 第四方物流提升物流金融效率和效益................... 32

5.3 第四方物流行业仍需继续完善................... 32-33

5.4 物流金融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推动................... 33

5.5 物流金融的创新都将是以降低风险为出发点................... 33

5.6 总结 ...................33-34

结论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个需求巨大的蓝海,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也是一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流金融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实现多方共赢,在未来一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制约物流金融发展的因素仍有很多。引入第四方物流能够优化物流金融产品的结构,分散银行风险,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些瓶颈限制,扩大受益于物流金融的中小企业的范围。银行和第四方物流也在发展物流金融的过程中扩大了业务规模,提升了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丰富了业务模式,提升了盈利能力,第四方物流的参与将使物流金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张硕, 《物流金融浅析》,2010 年 09 月 10 日

[2] 《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007)》,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12 月,10 页-40 页

[3] 广东省中小企业网,

[4]中国人民银行

[5]质押,百度百科,

[6]陈祥锋,《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 9 月,44 页-184 页

[7]深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Supply Chain Finance》,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年,29 页-139 页

[8]第四方物流,百度百科,

[9]毛光烈,《第四方物流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 年 3 月,1 页-135 页

[10]任登魁,《第四方物流——21 世纪财富的新金矿》,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年 7 月,1 页-110 页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七

1绪论

本章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对本文研究的对象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阐述本文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1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体疾病,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关系国计民生。药品的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然而药品安全事件却在我国频频发生,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1.1.1我国药品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在我国,药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2007年7月,黑龙江省破获了“宫立民、高大兴团伙制售假药案”,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经过实地核查查明:该制假团伙早期从南方购进假包装和假药进行包装后贩卖,后期开始自己制作假药加以包装进行贩卖,并伪造制药企业印章及相关授权文件,将假药主要销售到哈尔滨、牡丹江周边县、乡(镇)、村。该案共查获涉嫌假冒人血白蛋白、狂犬疫苗、舒血宁注射液和头抱氨节片等药品、疫苗共67个品种101个批次、近3万余支,假冒包装7000余套,经抽样检验,已确认10个品种、16个批次为假药。经过调查走访,已确认确有部分部门和个人使用了上述涉嫌假冒疫苗及人血白蛋白,其中,牡月一江市己查实使用人数198人,四川省沪州市查实使用人数199人。

2008年6月,北京市破获了在北京市朝阳、丰台、大兴等区进行制造销售假药的特大犯罪团伙,捣毁包括位于丰台区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两家民营医院在内的13个制造、销售、使用假药的窝点、3条假药生产线,抓获涉案人员57人,刑事拘留23人。扣压涉案车辆4辆,查封扣押用于制造假药的粉碎机、胶囊灌装机、封口机、打号机共14台,已制造的银象降糖消渴片、降糖宁胶囊等假药75种,共计38017瓶,用来制造假药的原料药3214瓶及药粉1057公斤。同时还查获空药瓶35000个,空心胶囊1公斤,己印刷标签42000个,说明书80000张,宣传品10000余张,包装材料70350个。此外,还查获了大量的销售记录、信封、特快专递和邮政票据、会员卡、印章等证据。上述被查获药品主要通过邮政邮箱和互联网进行销售。2008年10月,云南部分患者使用标有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黑龙江完达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为消除药品安全隐患,确保用药安全,该厂依据《药品召回办理办法》有关规定,主动召回其所有规格和批号的注射剂产品。2009年2月,新疆喀什地区有两名患者在使用了标识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的“糖脂宁胶囊”(批号081101)后死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报告后,立即责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紧密配合,控制问题药品,做好协查工作,配合警方查清假药的来源和销售网络。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核查,在新疆查到的“糖脂宁胶囊”是冒充广西平南制药厂一生产的假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机关已经拘捕销售假药人员4人。

2010年2月,广东省揭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揭阳市公安局在开展打击生产销售假药专项整治行动中,在军埠镇大长陇村查获一假药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现场查获标示为月一麦诺和诺德公司的“瑞格列奈片”产品21件,其他半成品及包装材料一批,共涉及19个品种。此外还查获生产设备4台(套),相关包装模具50套。2010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共查获“健胃消食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陡片”和“感康”等假药23个品种,37个批次。一系列药品安全事件向我们发出了警示,药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006年、2007年、2005年和2009年统计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取缔无证经营9076户、捣毁制假窝点388个、停业整顿346户、吊销许可证92件,相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1.9%、1.8%、30.1%和148.6%。截至2008年底,我国取缔无证经营5290户、捣毁制假窝点326个、停业整顿547户、吊销许可证212件,相比2007年分别减少了41.7%和16.0%,增长了58.1%和130.4%。截至2009年底,我国取缔无证经营3938户、捣毁制假窝点273个、停业整顿445户、吊销许可证73件,相比2008年分别减少了25.6%、16.3%、18.6%。

2药品物流系统

网络流量监管的理论基础由于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管属于政府规制的范畴,为此,需要政府规制理论作为支撑。本文提出的“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管”主要借鉴了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在进行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管机理研究时,本文要对药品物流系统进行分析,为此,需要运用物流系统理论。总的来看,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涉及了政府规制理论、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和物流系统理论。

2.1政府规制理论

规制也指管制,狭义上指“政府对经济行为的管理或制约”。广义上,规制包含一切公权组织对私权个人或小团体的激励和约束,有政治上的规制、法律上的规制、道德上的规制等形式,手段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所谓经济性规制,是指通过制定特定产业的进入、定价、融资以及信息发布等政策对主体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以达到避免出现竞争主体过多或过少而引起过度竞争或竞争不足,造成资源浪费或者配置低效率,妨碍社会生产效率和服务供给的公正、稳定。经济性规制主要包括价格管制、进入和退出管制、投资管制、质量管制、信息管制等内容。而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前者是市场交易双方在交易时,会产生一种由第三方或社会全体支付的成本,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和枯竭性开采等,政府因此必须对交易主体进行准入、设定标准和收费等方面的监管。后者是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一方控制信息但不向另一方完全公开,由此造成的非合约成本由信息不足方承担,如违法药品的制售、隐瞒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隐患等,所以,政府要进行准入、标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

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蒂格勒等通过对美国的规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被规制的产业普遍具有较高的利润,由此他们推断,规制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而是满足了被规制产业的部门利益。通过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经验观察,导致了规制俘获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规制俘获理论可以分为旧规制俘获理论和新规制俘获理论。!日规制俘获理论认为,不管规制方案如何设计,规制机构对某个产业的规制实际是被这个产业“俘获”,其作用是提高了产业利润而不是社会福利。相对于传统规制俘获理论,新规制经济学的规制俘获理论主要有两点突破:一是引进信息不对称,建立起规制俘获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二是改变了传统规制俘获理论只重视分析规制需求方,而把规制供给方作为“黑箱”处理的缺陷,对作为规制供应方的规制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假定。与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相比,规制俘获理论打开了传统理论中“规制的政治过程”这个“黑匣子”,与规制历史极为符合,因而比公共利益规制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3 药品流通监管现状分析................... 56-78

3.1 药品流通监管机构及法律法规 .................56-61

3.1.1 监管机构及职能................. 56-58

3.1.2 相关的法律法规................. 58-61

3.2 药品流通监管对象的数量分................. 61-64

3.3 药品流通监管机制及技术手段................. 64-71

3.3.1 投诉举报机制................. 64-65

3.3.2 抽查检验机制................. 65-66

3.3.3 监督检查机制 .................66-67

3.3.4 药品电子监管 .................67-71

3.4 药品流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71-75

3.5 本章小结 .................75-78

4 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管的机理研究................. 78-98

4.1 药品物流系统的主体及网络结构分析................. 78-84

4.1.1 药品物流系统的主体构成................. 78-80

4.1.2 药品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80-84

4.2 药品物流系统的客体特性分析................. 84-87

4.2.1 药品品种核准性 .................85-86

4.2.2 药品质量差异性................. 86-87

4.3 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管................. 87-95

4.4 本章小结................. 95-98

5 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管的模型构建................. 98-122

5.1 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控的建模................. 98-107

5.2 物流系统中流量异常点追溯的建模................. 107-113

5.2.1 模型假设及符号定义................. 107

5.2.2 流量异常点追溯模型................. 107-110

5.2.3 追溯模型推广性证明................. 110-113

5.3 流量异常点隔离后网络重构的建模................. 113-120

5.4 本章小结................. 120-122

在药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我国药品流通监管急需高效方法支持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药品安全追溯管理射频识别技术研究”(2008BA巧5B07)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提出了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管的概念,并在政府规制理论、控制论基本思想和物流系统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理论研究和仿真/实证分析相结合,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药品流通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监管的机理,并对药品物流系统网络流量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异常点追溯、异常点隔离后的网络重构等问题进行了建模、仿真/实证研究,解决了基于药品物流系统实现药品流通监管问题,从而为我国政府监管机构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事前控制、实时自动且高效的药品流通监管方法。

本文在药品流通监管现状分析方面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l)由于药品具有的特殊性,根据政府规制理论,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遏制假药制售、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对市场行为进行干预,即实施药品流通监管。

(2)目前,我国的药品流通监管机构由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组成,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并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药品流通监管。

(3)为实现药品流通监管的目标,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了投诉举报机制、抽查检验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并通过采用全国统一的药品电子监督管理网络的技术手段,分类分批的对药品进行电子监管。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ition, Macmillan, London,1920.

[2] Gehrig.Tan Information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7-101.

[3] Davis E.P.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an Industrial Analysis. Bank of England DiscussionPaper,1988:50-57.

[4] Moran, P. P. A. Notes on Continuous Stichastrc Phenomona Biometrika, 1950,37, 17 - 23.

[5] Zhao XB.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Financial Center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kong:A Geographyof Finance Perspective.Urban Affairs Review,2003,38(4):535-571 .

[6] Bossone B.,Sandeep Mahajan Farah Zahir.Financial Infrastructure,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Accumulation.IMF Working Paper,January,2003.

[7]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Gehrig.Tan In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7-101.

[8] Martin R., Sunley P. Deconstructing clusters: 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l, Journal of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5 -35.

[9] Malmbeg A., Maskell P., 2002.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 towards a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34: 429-449.

[10] Barro,R.,Lee,J.W.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MonetaryEconomics,1993,32(3),363-394.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八

一、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在物流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来管理企业物流过程,并降低物流成本,但是信息化总体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要注意的是物流过程中所使用信息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如果信息不正确不及时,就会引起消费浪费,比如,没有充分了解顾客需求而大量进货,那么就导致零销商那里的货周转不好问题。因此,如何设计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如何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带入物流过程当中,并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来降低成本,而提高企业价值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以上分析,笔者选择了研究物流企业应该极为关注的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影响。以新疆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物流信息及其物流信息技术的角度来探讨了物流信息化及信息化的现代物流,对各个方面进行了分层研究,提出企业物流信息化改进的建议。

1.1.2 研究意义

现代物流把凭借最便利和最经济的优质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宗旨,包括两个主要的使命:一是,从生产者流向用户的商品流通;二是从用户流向生产者的信息流通。为了产品的流动要正确和迅速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先前的信息流动是不可或缺的。现代物流系统中的相互串连依靠信息流达到沟通,调整主要资源也是借助于共享信息来完成的,由此,企业物流活动一定是把信息作为基础手段。“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以现代物流思想体系为基础,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在物流的计划、管理和控制以及作业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快速反馈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并辅助决策,提高物流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借助于计算机联机能够准时、精确和高效率地对物流信息进行处理及加工,使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成为业务活动的主体,并结合在一起,统一协调,便于物流总效率的提高,能够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实现物流信息化对于企业现代物流有着重大的意义。

(1)减少企业的物流成本

在 GDP 中物流成本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如:2010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率为 17.8%。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显示,2010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 12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物流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6.9%。我国的物流成本要是能够降低的话,那么这就成为一个超大的利润来源。毫无疑问,以快速的商品流与一流的信息为支撑,把信息网络作为自己的操作平台的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使货运过程和方式合理化及优质化,能够大大减少物流过程中的库存积压、交货不准时等问题,大大增加了物流的传递速度,有效地降低流动资金的占用率,便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从而使有效减少社会总物流成本。“对企业而言,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仓库管理成本、装卸成本、物流信息处理成本等等”。因为产品的物流成本是产品流通成本的 10%~40%左右,仅次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费用,因此节省物流成本应该是企业的核心目的。

(2)增强新疆的区域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广泛深入,大部分国家都纷纷加入了 WTO,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易和投资合作关系呈现从未有过的发展趋势。具备先进的现代物流设施和拥有一流的现代物流管理,在这种全球化趋势下,将对一个国家及地区提高经济质量与运作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及其吸引国外资金和跨国公司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合理地分配及运用已有资源,尽可能地减少制造成本与运输成本等问题是一个地区所重视起来的问题。要想达到这种战略目标,必须要有一个极为发达以及可靠便利的物流系统。与此同时,全球化市场及其他要素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强烈提出商品更快和更准确地发送运输,以便赶上迅速的市场变化。信息化使物流信息在物流系统中迅速、精确和及时地传播,使得物流企业主动地对变化着的市场环境作出快速反应,引导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缩减到货时间,优化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由此提高我区经济的运转效率,从而有利于增强新疆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2.1 物流信息概述

“物流信息起初是展现物流中各种活动状态、特征的信息,是对物流活动的运动变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真实情况的生动反映,这系列过程包含了知识、资料、图像、情报、数据、语言、文件等各种形式。物流信息由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的产生而产生,与物流过程的各种活动,如运输、保管、装卸、包装及配送等,成为有机的结合体,对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与信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物流凭借信息的作用才能由一般的活动变成系统化活动。如果物流运作过程中没有信息的参与,那么物流活动就变成一个单向的运营活动,只有在物流过程中有了反馈的物流有关信息,物流活动才能变成输入、转换、输出以及信息反馈等功能在内的有反馈作用的现代物流系统。从某种意义而言,物流信息在物流活动中发挥着神经网络的作用。信息处理功能与物流别的功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它是物流其他功能赢得价值最大化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功能。因为物流的每个基本功能都与信息功能息息相关,只有在大大借助于信息功能的支撑,才能保证物流基本功能的顺利实现,物流系统与外界之间发生的关系和互动凭借信息来实现,所以说物流的信息功能在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2.1.2 物流信息的形成原理及其特点

“物流是一个集中产生大量信息的广泛领域,由于物流活动的复杂性,使得这些信息具有了量大、分布广、动态性强、种类多、不一致等特点,很容易产生混乱,人们也很难从中发现和取得对管理和决策有用的那一部份”。由于很多信息不能直接参与物流管理和决策过程,所以说所有的信息并非都有使用价值。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信息是不仅对物流活动有着引导作用,而且能为物流活动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物流信息通过收集、传播、加工处理、存储和维护与使用等步骤最终才能产生影响。物流活动全过程的充分体现是凭借大量的数据、图像、资料以及文件收集,在此基础上可能更一步挑选相关的有价值的部分。“信息的传输是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通过信息编码器变成信息渠道容易传输的形式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牵扯到编码和解码”。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常常需要引入检错或者纠错码。

三、新疆物流业信息化现状......................... 34-47

3.1 物流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作用.................... 34-36

3.2 新疆物流业发展现状 .................... 36-40

3.2.1 物流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 37

3.2.2 新疆对物流的需求呈现.................... 37-38

3.2.3 提供环节多、集成化及系统化.................... 38-39

3.2.4 在新疆发展现代物流有.................... 39-40

3.2.5 创建物流配送中心步入规模化.................... 40

3.3 新疆物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40-47

3.3.1 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率低 .................... 41-43

3.3.2 新疆企业物流管理技术水平低.................... 43-44

3.3.3 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统一管理.................... 44

3.3.4 详细的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不足.................... 44-45

3.3.5 缺少信息化技术人才.................... 45

3.3.6 物流企业停留在传统的运营管理方式.................... 45

3.3.7 物流信息化建设筹资困难 .................... 45-47

四、发达国家物流信息化现状及发展.................... 47-55

4.1 发达国家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47-50

4.1.1 发达国家物流产业信息化.................... 47-48

4.1.2 发达国家物流产业信息化.................... 48-50

4.2 新疆物流业信息化发展措施 .................... 50-55

结论

全球信息化是个抵挡不住的历史潮流,随之这一信息化进程而来的,不但促进了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人们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工作和思维方式等广泛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由此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在我国随着计算机的全民化、信息科学的进步以及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建设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脚步已变成了物流业迫切需要做的任务。借助于物流信息化推动发展物流管理以及提高物流水平,优化配置物流资源,扩充企业竞争能力,应当是我区各物流部门得仔细考虑的问题以及要努力的趋向,也是将要在物流行业中从事工作的学员所必须努力掌握及研发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苏春玲.现代物流信息技术[M].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4,41,87

[2]周文明.鹰潭市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6:3,16,43

[3]姜大立.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219

[4]吕宏.信息技术提升物流产业的路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6:4,12,26

[5]Sink and Langley and Gibson. Buyer Observation LogisticsMark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26,No 3,1996

[6]叶杰刚.配送:运行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年 7 月:17

[7]日本综合研究所供应链研究部.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年 2 月:109

[8]Achtel.C.and Jayanth.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7,8

[9]Sheff and Wand.Third Party Logistics: Pres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Journal ofBusiness Logistics,1990

[10]Bowersox ,D.J.,The Strategic Benefits of Logistics Alliances, Harvard BusinessReview,1990,July-August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九

第1章导言

1.1研究背景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严峻问题,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已经领教了气候变暖对生存、生活的严重冲击。气候变暖会带来一系列生态灾难,首先气候变暖使海洋变暖、海水出现热膨胀,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直接带来的危害是低地被淹,低地被淹将直接威胁到沿海和海岛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其次随着气候变暖,地球南北极冰川面积在萎缩,冰川冻土的融化会使封存的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到空气中,增加大气中的含碳量并进一步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再次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着地球生物的健康繁衍生长,高温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还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这样不仅影响了人体健康,而且加快了物种的灭绝进程。此外气候变暖还会导致极端气候频现,许多国家已经和正在经历着暖冬,洪水、台风等极端气候显著增加,暴风雪、寒流、沙尘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英国2006年冬季的平均温度高达12.6摄氏度、华盛顿2007年1月6日白天的最高气温达21摄氏度、德国汉诺威野生动物园的熊迟迟不能冬眠、阿尔卑斯山遭遇了1300年不遇的暖冬、2007年我国黑龙江经历了56年来的最大降雪量,195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14次厄尔尼诺事件,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仅1998年的洪灾就淹没了孟加拉国三分之二的国土,还漫延了我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仅我国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真实地展现在人类面前,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已刻不容缓。

早在1896年,瑞典物理化学家Arrhenius就提出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的警告。但是这个警告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科学界才开始注意并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各国科学界、工业界和政府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温暖化的主要因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作为全球最权威的气候变化评估机构,基于已经过同行评议和已出版的科学技术文献,自1990年以来定期对气候变化的现状进行了四次评估,四次评估报告越来越明确地以毫无争议的事实证明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并且指出人为活动影响了全球气候变化。四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中,其中2001年的第二次评估报告,认为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了全球的增温效应;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报告就气候变化问题给出了明确的信息,指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地球确实越来越热,全球变暖将持续数百年,目前已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深度增加所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性气候变暖是气候周期性波动和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罪魁祸首。而在各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一种,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不仅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存活时间较长,在大气中的寿命为50至200年,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扩散,从而改变大气的热平衡,进而使地球表面变得越来越热起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重挑战,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由于温室效应加强所带来全球变暖种种影响的持续性、不可逆转性,国际社会已将气候变化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同时减缓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被列入了议事日程。

1.1.2国际社会积极践行和推进温室气体减排

自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文拉开了环保运动的序幕以来,国际社会不仅成立了许多环保组织、签署了许多环境公约,而且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温室气体减排。1972年联合国大会设置了环境规划署以统筹国际环境问题,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发展委员会,1995年又成立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以推进环保运动。从环境公约来看,《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里已提到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实施预防措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最终目标”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安全水平,目前己有191个国家批准了公约,缔约方每年都召开大会。由于缔约方政府在制定环境协议的过程中只做出了模糊的承诺,且执行的力度也不够,使得公约的法律实施和执行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管制,规定了41个发达国家对控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定义务,还首次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京都议定书》被公认为国际环境变化的里程碑,是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无不表明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认识在日益加深。

第2章文献综述

2.1低碳物流的基本定义

低碳物流是低碳理念提出后产生的新概念,目前国内外对低碳物流还鲜有研究,因此尚无明确的定义,本文结合低碳经济和绿色物流两个概念界定了低碳物流。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政府文件一《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之后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于2006年牵头做出《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虽然学者对低碳经济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但是仍有共识之处。庄贵阳(2005,2007)是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他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张坤民(2008)把低碳经济定义为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谢进(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先导,以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

综合以上概念,几位学者将低碳经济界定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以及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能源经济革命等,同时概念还指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基础、实质、核心、目标、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方法等。

第3章 基于EKC的物流企业碳排放现状..................... 41-54

3.1 物流企业碳排放估算..................... 41-47

3.1.1 估算方法..................... 41

3.1.2 碳总排放量..................... 41-46

3.1.3 碳排放强..................... 46-47

3.2 物流企业的碳排放现状..................... 47-52

3.3 物流企业碳排放特征..................... 52

3.4 本章小结 .....................52-54

第4章 物流企业高碳排放原因的分解..................... 54-65

4.1 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简介..................... 54-55

4.2 模型构建..................... 55-57

4.3 物流企业高碳排放的原因..................... 57-64

4.3.1 数据收集与计算 .....................57-58

4.3.2 原因分解..................... 58-62

4.3.3 原因识别..................... 62-64

4.4 本章小结..................... 64-65

第5章 物流企业高碳排放的影响机理 .....................65-76

5.1 物流企业高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65-66

5.2 通径分析简..................... 66-68

5.3 影响机理研究 .....................68-75

5.4 本章小结..................... 75-76

结论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仍处于两难区间,碳排放量还没有达到阀值点,未来一段时间碳排放量还会增长,物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物流企业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非协调性和增长性等特征。根据物流企业的能源消耗量对物流企业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测算结果显示,物流企业1980-2008年近29年来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总趋势呈递增趋势,增长中有小幅下降调整,而产值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物流企业发展增长与碳排放演变都呈指数型增长趋势,但是上升的步伐并不相同,且两者出现峰值的时间和历年增长速度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也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由于两个观察量所使用的时间间隔和长度单位完全统一,因此本文使用SPSS15.O对我国物流企业1980一2008年的碳排放量和产值进行了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模型拟合与选择。拟合图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次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我国物流企业碳排放量与产值增长之间相依关系,同时物流企业产值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因变量碳排放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继而又大幅增加趋势,根据EKC模型理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与碳排放呈N型曲线关系。N型曲线关系说明随着物流企业产值的不断增加,环境质量先恶化再改善,又陷入恶化境地,表明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发展中不能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仍处于两难区间。

物流企业碳排放强度、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是抑制碳排放的力量,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是拉动碳排放的因子,由于抑制作用有限,抑制贡献率和拉动贡献率差距较大,物流企业的碳排放在不断增长。物流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和生产结构不均衡是导致高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以石油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高碳排放的根本原因,此外物流企业的能源效率较低抑制了碳减排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4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53-820.

5蔡林海.低碳经济大格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7张坤民.低碳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8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9张坤民.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行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0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硕士管理论文范文精选篇十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发展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其中以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尤为显著。从1997年以来汽车的产销量都在逐年上升,特别是进入2000年后,产销量上升的幅度更大。2005年汽车的产销量己经是相当于2000年的3倍,而到了2008年较之2005年增长又接近一倍、汽车制造企业也堪称百家争鸣,有诸如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中小型民营公司。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着各大企业都在不断寻找着企业发展的创新之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供应全球化对汽车物流的信息化、柔性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三方物流由于具有市场反应速度块,提供服务多样化的优势,正成为一种时代所趋。

在欧美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早已广泛加入到整个汽车产业供应链中,80%以上的汽车制造企业已把汽车物流外包。而在我国,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认知及认可程度尚浅,只有一汽集团、上汽集团等少数企业采用物流外包形式,由第三方物流来提供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等服务。因此,如何在企业原有物流系统基础上顺利引进第三方物流,并以此为平台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良好的优化,从而真正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初衷,将成为更多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基于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第三方物流项目,以公司原有物流系统为基础,第三方物流形式为前提,对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原有物流系统的优化,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对于公司迅速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同时,也可成为其他同类型企业构建及优化物流系统的借鉴。

1.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属于大众集团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在整车市场面临激烈竞争的今天,配套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整车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需求必然要求各配套企业也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快响应速度,降低产品价格。那么,配套企业又应该去哪里要质量,要效率呢?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说:企业应该将精力集中在价值链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某些专门技术或专长上,将非核心的业务转移给其他以这种非核心业务为核心的企业。物流并不是汽车制造企业的核心业务,它不属于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将物流系统外包后,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将这些力量集中到产品研发、设计等“战略环节”,即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上,这样就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战略利益。因此,与完全自营物流相比,选择物流外包作为主要物流模式后,不仅在节省物流成本方面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更为其整体战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国内大部分整车企业尚处于第三方物流引进实施的探索阶段,而与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同类型的配套企业则更是对第三方物流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能力将信将疑。况且,大多数企业长期依靠自营物流,在企业内部已有较完善的物流系统,那么,如何在企业原有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顺利引进第三方物流,实现从自营物流到物流外包的平滑过渡,使第三方物流真正起到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的目的,也是很多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战略时普遍面临的难题。与此同时,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们也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进入整个汽车制造业供应链尚存在理论支持不具体,经验不足,可参考案例较少等实际问题。因此,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由于需求方与供应方之间的各种矛盾而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本文的研究,正是旨在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对于同类型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优化及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研究上,是对物流管理理论及物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可以为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合理引进第三方物流进行物流系统优化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上,可以探索出一条适合同类型配套企业进行物流系统规划与优化的可行之路,不仅是为企业进行第三方物流引进,物流系统优化提供案例参考,同时也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入汽车制造业供应链提供了有力借鉴,是对企业物流系统优化的具体实践和有益探索。

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

2.1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

从物流实践上来看,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以及交易习惯和政策法规环境等软环境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对物流学科的建设乃至物流行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毫无疑义也是必定存在的,继而导致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物流和物流业的认识的差异也是大相径庭。在分析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撷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综合性物流组织和我国的国家标准对其所进行的归纳。根据美国最大的综合性物流组织—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ofLogit1csManagement,2000)在两千年进行的定义,物流是包含于供应链流程中不可或缺且不可消弧的一部分,是制造商为了满足客户们的需求从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高效(高效率、高效益),正向及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的总和。我国的国家标准GR/T18354-2001《物流术语》对物流领域主要的名词概念都进行了定义,其对物流的具体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而从物流理论研究上来看,近年来学界对相关的研究鞭辟入里,著述颇丰,其研究视角亦十分多样,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的观点也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其中许多学术观点在学人交流互动之中业己形成了很多共识。

第3章 大众一汽平台现有物流系统的现状.................... 31-41

3.1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分析................... 31-34

3.1.1 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变化................... 31-32

3.1.2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不足................... 32-33

3.1.3 汽车零部件行业对现代物流管理................... 33-34

3.2 大众一汽平台现行物流系统的现状描述................... 34-39

3.2.1 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简介................... 34

3.2.2 现行物流系统概况................... 34-35

3.2.3 场内物流流程现状................... 35-38

3.2.4 现行物流系统现状评述................... 38-39

3.3 现行物流系统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39-40

3.4 本章小结................... 40-41

第4章 大众一汽平台第三方物流优化................... 41-54

4.1 大众一汽平台引入第三方物流................... 41-43

4.1.1 大众一汽平台引入第三方物流................... 41-42

4.1.2 物流优化方案的指标分析法................... 42-43

4.2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大众一汽平台物流................... 43-50

4.3 物流费用的定义与结算 ...................50-52

4.4 本章小结................... 52-54

第5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54-55

5.1 论文的基本结论................... 54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54-55

结论

本文是建立在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引入第三方物流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及资料分析,首先得出了在汽车零部件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流管理成为大多数制造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聚焦点,而物流外包正是众多物流解决方案中最合理的一种。如何在原有物流系统基础上顺利引进第三方物流,成为大多数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难题。在对大众一汽平台现有物流系统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后,将公司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点,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方案的设计。

1.目前在物流流程中所应用的指标系统不够完善,不符合大众集团标准。

2.物流流程中存在许多需要手工完成的流程环节,且流程中存在较多冗余复杂的过程,没有遵守标准的原则。

3.在实际物流操作中缺乏有效的流程控制与问题解决方法。

4.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不完善,库存管理有明显不足。

在进行第三方物流方案设计时,将整个物流系统划分为四大模块进行优化,仓储物流,运输物流,上线物流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并对几大模块涉及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流程规范。

参考文献

1乌尽跃.中国企业物流管理及运作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林慧丹.第三方物流[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日通综合研究所编制,吴润涛,勒伟,王之泰等译.物流手册.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

4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黄培.现代物流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陈文汉.电子商务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王新利,刘晓东.关于第三方物流理论的研究综述[M].物流科技,2007,5:43、47

8JamesC.Johnson.Contemporary Logisties[M].PrentiCe Hall,1998,NJO7458.

9RobertB.Handfield.Supvly Chain Management[M].Prentiee Hall,1996,NJO7458.

10Coyle,Bardi,E.J.,andLangley,C.J.Th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LogistieS[M].Sixth Edition,WestPub.Co.,199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