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管理论文,管理学的理论化趋势,表现在对各类管理之共同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并对这些规律进行了一般性的概括与抽象。管理学的哲学化趋势,表现在从哲学的高度,对管理进行了最高层次的考察与解释,把管理与哲学沟通,终使一般管理学得以完整地建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一
第一章 引 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全球经济和贸易正处在巨大的变革和深刻的调整当中,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了诸多不稳定性。货物贸易总额呈现出负增长,即便如此,根据 2013 年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服务贸易依旧保持了稳步的增长,跃居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的第三位。金融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很好的反映了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稳定程度。因此,近些年来,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变得愈发重要。而相比较而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起步晚,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等各方面发展不甚完善,因此规模和发展程度都弱于西方国家。但正因为如此,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012 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 122.5%,进口增幅为 158.4%。增长速度在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中位居首位。1银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银行部门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经济的兴衰。比如 2008 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世界性的大银行纷纷破产,进而导致了全球经济的瘫痪。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也是金融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来说,在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更是提高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成分。
……….
1.2 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思路
在金融服务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两种或者四种贸易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者比较分析;FDI 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影响关系;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研究等。关于金融服务贸易或者服务贸易的方式,讨论最多的是将跨境支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四种方式统一起来,研究他们的相互关系。蒙英华、黄健忠(2008)[1]通过对 1986—2006 年出口数据采集,对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一级采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技术等方法深入剖析了不同服务贸易之间的交互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跨境支付、商业存在同时会对境外消费方式产生明显影响;且两种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非常明显;自然人流动与其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较小。此外,选择四种方式中其中两种对比研究的文献也比较多。蒙英华(2009)[2]选取了商业存在与自然人流动两种服务贸易方式,对自然人流动与商业存在方式之间存在替代性还是互补性的讨论分析,最后认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以互补性为主,互补性高于替代性,且自然人流动方式贸易额的增加会带动商业存在方式贸易额的增加。黄满盈,邓晓虹(2009)[3]将跨境支付和商业存在形式的金融服务贸易对比分析。首先分析了跨境支付和商业存在方式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随后又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Michaely 指数对跨境支付下的金融服务贸易进行分析,通过将中国各大银行和世界其他大银行一级资本比较,得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在两种方式下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对策建议。文章虽然讲述的比较全面,但是深度不够,只是大范围的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在跨境支付和商业存在下的发展现状。黄宁(2010)[4]为阐述跨境支付与商业存在的关系,首先提出服务贸易中跨境支付与商业存在有着替代或促进效应。为进一步验证上述观点,作者运用计量模型对美国服务贸易出口数据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跨境交付与商业存在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也是证明了二者是互补性而非替代性关系。
………
第二章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
2.1 金融服务贸易相关概念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1994 年 4 月,乌拉圭回合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签署,成为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首次提出金融服务贸易的概念,并不断发展。GATS 中《金融服务附录》提出了金融服务贸易具体的解释,即金融服务贸易是由一成员国(或独立关税地区)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提供任何与金融相关的服务,包括所有保险服务和其他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服务。[19]同时,从提供方式来看,GATS 将金融服务贸易分为四种方式:
(1)跨境交付,指境内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为境外的非居民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并获取相应报酬。即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主体不发生变动,只是服务本身的边境跨越。例如:某国一金融机构向外国的消费者提供贷款服务。
(2)境外消费,即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在本国或地区境内为来自其他成员国或地区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收取报酬。在这一方式中,服务的提供者不发生位置移动,而消费者需要移动到金融服务提供者所在国家或地区来接受服务。比如我国消费者到国外旅行并享受该国的金融服务。
(3)自然人流动,指金融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形式到另一国家或地区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服务。在该方式中,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为自然人而非公司或者机构。例如,银行高级管理者或者金融分析师跨国讲学,金融分析等。
…………
2.2 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华业务发展情况
自 2001 年入世以来,我国庄严履行了当初入世的承诺,及时给与外资银行国民待遇。2006 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外资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外资管理条例细则》),取消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取消了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对外资银行基本上实行了国民待遇。[22]促进了外资银行在我国更进一步的发展。下面我们将从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状况、分支机构的设立及业务经营范围三个方面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表2-1显示了自2003—2012年外资银行在华的总资产及该部分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例。而图 2.1 更直观的展现了这十年间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的变化趋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刚加入 WTO 初期,由于我国针对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限制非常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资银行的发展及业务的开展,因而 2003 年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才 4159 亿元,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为 1.5%。2006 年,我国加入WTO 五年之际,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外资银行的活动空间和业务范围逐渐增大,因此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也实现了一个大的跨越。2008-2009 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个别外资法人银行母国或者境外其它主要股东经营情况受到重大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下,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在银监会的引领下沉着应对,成功防范了境外机构风险的跨境传递,使得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虽然增长缓慢,但却保持了平稳正常的经营。[23]
………
第三章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13
3.1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相关理论 .........13
3.1.1 客户追随理论 ....13
3.1.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3
3.2 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15
3.2.1 银行内部因素....15
3.2.2 国家因素........19
3.2.3 国际因素........22
第四章 促进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23
4.1 完善政策法规,积极推动“引进来” .........23
4.2 加强中外资银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23
4.3 完善内部控制,提高银行应对风险的水平 ......24
4.4 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拓展业务 .........24
4.5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25
第五章 结论..........26
第四章 促进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政策法规,积极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顺利实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开放政策正如火如荼的实施中。银行类金融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来说,开放政策的实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1)从外资银行的角度说。首先,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对外开放,但是我国还没有完整的《外资银行法》,而且许多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再原有的金融机构法律中也没有得到完善。因此,为了保障外资银行在我国业务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效且切实可行的法律来为其保驾护航。[36]其次,外资银行的进入为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外资银行的进入会给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多大的竞争呢?我们国内的银行真的准备好这些挑战了吗?也许我们很难得出非常肯定的答案。既然如此,我国在引进外资银行的同时,要设置一定的规章制度规范外资银行的行为。一方面使其在宽松的政策下井然有序的开展业务,另一方面,有效的阻止外来风险的入侵。
(2)从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角度来说。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中,行业垄断现象还是非常严重,在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我国金融机构还不能放开手脚去做。在监管方面,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还处在单层多头的金融服务管理体系当中,没有一个系统的监管,这样导致了我国市场不公平竞争的出现。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监管体制,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走向国际的重要保障。
……….
结论
在前文的论述中,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为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我们大致可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从银行内部分析。纵览历史,凡是有能力,有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多个分支机构,在全球开展金融服务贸易的银行,在资产规模、业务种类、盈利能力能各方面必然有着雄厚的实力。因此,银行若想通过商业存在方式拓展其海外业务,发展金融服务贸易,首先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在实力,即具备其所有权优势。只有这样,才有能力与其他外资银行甚至东道国的本土银行形成抗衡。
2.从母国的角度来看,自己国家的银行能够走出国门,服务于国外客户,预示着该国金融服务贸易甚至与之有关的货物贸易的告诉发展,更是本国经济走向强大的象征,因此,在本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政府应该适当的出台相关鼓励措施,激励本国有实力的银行“走出去”,带动本国银行业乃至各行业经济的发展。
3.从东道国的角度来看,外资银行的进入有机遇也有挑战。外资银行的进入为国内银行金融机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外资银行的竞争会激励本土的银行发展的更加完善,更加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来说,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本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发展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作为东道国,最重要的是结合本国国情,把握好外资银行在本国的发展程度,在吸取其精华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展本国的金融服务贸易。
…………
参考文献(略)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最早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企业文化研究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企业管理界,都引起了相关人群的高度关注,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文化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影响。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取决于企业产品质量、营销模式、人才等的竞争,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也越发具有影响力。现代企业发展实践表明,成功的企业与优秀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加入 WTO 以后,中国企业需要与国外先进企业进行竞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中国企业必须从本国国情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在借鉴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管理思想的基础之上,努力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建设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并能够在企业落地实施是当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湖南省衡阳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汽集团)始建于 1950 年。2000 年,衡汽集团发生了重大变革,引进了新的投资者,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直到 7月份,衡汽集团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2008 年,衡汽集团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引进战略合作者来溢价收购衡汽集团股份,促进衡汽集团真正向现代企业转变。2010年,衡汽集团又发生了一次股权交易活动。经市政府部门的建议,共创集团与衡汽集团进行股权谈判交易,经过两轮收购,共创集团成为衡汽集团的最大股东,公司治理结构也发生巨变,企业经营班子做了相应的调整与改变,这些新的变化对原有企业文化造成了新的冲击。随着企业战略的不断调整,公司企业文化也须适时进行完善与创新,以适应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内与国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衡汽集团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公司的发展方式也做了调整。在新时期,如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优化,真正发挥文化的作用,已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
1.2 本文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步步向前推进,中国企业别无选择的进入到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之中,经济全球化以及它所带来的变化,对企业以及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企业的外部竞争逐渐转化成企业内部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竞争。衡汽集团作为衡阳市唯一一个具有国家二级客运资质的运输企业,也是是衡阳市运输集团的先驱者,衡汽集团一直致力于将企业做大做强,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并在企业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努力,但是企业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实现公司战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扩大公司社会影响力,有必要对公司企业文化进行探究,找出当前公司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完善与创新。因此,对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对企业文化研究现状与其理论的回顾,揭示企业文化的内容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作用与功能,将企业文化理论引入汽车运输行业,丰富了我国汽车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拓宽了企业文化理论在我国企业的研究范围。
(2)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测量评估,深入分析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找出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优化与创新,以适应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提高衡汽集团市场竞争力,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可以为同类运输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
第二章 企业文化相关理论和应用现状概述
2.1 企业文化理论综述
时至今日,国内外研究有关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还没有一个能被全世界都认可和接受的定义。30 多年来,人们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定义都不同,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与见解。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有许多种,但对企业文化理解的有一个共同点:以人为本,为企业管理所服务,目的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国内,我们一般将企业文化的定义为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被企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9]。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理念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使命和企业伦理道德等,是企业群体意识与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能够激发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斗志与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制度文化是企业为了保证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教育员工树立与企业统一价值观的并被企业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自觉遵守的规范性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制度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与基础,制度文化必须适应企业精神文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制度文化又对企业精神文化具有反作用,因为新的制度的建立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慢慢的形成了新的精神文化。此外,企业行为文化的顺利实施也要靠企业制度的保证。
………….
2.2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时间比较早,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内容与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以下 3 方面的内容。1981 年,William Ouchi 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Z 理论”,认为这是日本企业超越美国企业的主要原因[11]。1982年,Pascal 等人在其著作《TheArt of Japanese Management》中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内容,并深入分析了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之间的区别,提出了著名的“7S”管理理论,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美国企业比较重视战略、制度和结构,而日本企业比较重视人员、风格、技能和最好目标[12]。同年,Deal 等提出了企业文化构成要素,其中主要包括5 个方面的内容:企业环境、企业价值观、企业英雄人物、习俗和礼仪与文化网络,他们指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在于如何完整、有效的将这 5 个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并使其发挥其最大作用[13]。1984 年,Peters 等人研究了美国杰出企业组织文化共同的管理经验,在《In Search of Excellence: 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一书中总结出了美国成功企业的关键八个黄金管理法则:行动积极、亲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领导者的示范、增强优势,扬长避短、精简结构和张弛有度[14]。克尔•英格森等提出了著名的 K 理论,更为形象地概括了企业文化理论的内涵,即企业成功的 8“K”要素:企业目标、顾客意识、外界联系、全体员工、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简化的控制和核心人物[15]。
……….
第三章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环境分析 ..........15
3.1 衡汽集团简介..........15
3.2 衡汽集团组织结构..........15
3.3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6
3.3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环境分析 ..........17
3.3.1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外部环境分析..........17
3.3.2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内部环境分析..........
第四章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测量评估分析..........21
4.1 问卷设计 ..........21
4.2 问卷回收情况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21
第五章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36
5.1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目标 ..........36
5.2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原则 .......... 37
5.3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思路与路径分析..........38
5.4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内容及其措施 ..........39
5.5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方案实施 ..........48
5.6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的保障 ..........49
第五章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
5.1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目标
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的总体目标是用将近 5 年的时间,根据公司企业战略的要求,积极拓展集团企业业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完善企业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活力四射,公司与员工共同进步的衡汽企业文化”。通过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优化设计,使员工在工作积极性、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规范意识等方便得到显著提升,提高集团公司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以进一步提升集团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指的是企业的各项实践活动,要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全方位考虑到企业员工各方面的利益,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利益,还要考虑其他精神方面的需求。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第一,理念的创新;第二,注重发挥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第三,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第四,重视制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第五,注重建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机制和激励机制。
………..
结论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管理方法之一,在企业与企业竞争之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析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事情。本文通过对衡汽集团企业文化现状的测量评估,分析了现阶段衡汽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提出了具体内容与建议,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企业文化优化需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保障企业文化优化设计与企业战略相一致,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衡汽集团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衡汽特色的企业文化,但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优化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经过分析发现衡汽集团在企业制度、目标愿景、改革与创新、文化宣传、社会责任、组织学习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改善与优化。
(3)本文提出了衡汽集团企业文化优化设计的具体内容与解决办法,其中包括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物质文化四个方面的优化设计内容。
(4)企业文化优化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得到领导层的支持,各级管理人员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从自己做起,使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落地实施。
…………
参考文献(略)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三
1. 引言
淋巴丝虫病虽一般不直接引起死亡,但由于该病可导致患者永久或长期致残,被WHO列为第二大致残病凶(列前10位的致残病因依次是情感障碍、淋巴丝虫病、耳聋、精神发育迟滞、白内障致肓、癫痫、痴呆、脊髓灰质炎、精神分裂症和难产)[2]。淋巴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如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结/淋巴管炎、肢体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和生殖器官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生活、社交、学习、就业和婚姻[3]。我国曾是世界上丝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流行范围达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4个县(市),受威胁人口达3.3亿,丝虫病患者达3000多万人,其中慢性丝虫病患者540万人[4]。经过50余年的积极防治,我国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到2006年,16个丝虫病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达到了消除丝虫病标准,彻底阻断了丝虫病的传播[5]。江苏省在2002-2003年进行了慢丝虫病现状调查[6],根据抽样调查推算全省约有慢性丝虫病病人6.5万,除吴江、泰兴县外,其余均在苏北地区。吴江市于1987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1998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7]。作为我省唯一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县,吴江市目前残留的慢性丝虫病相对较多,且多以下肢橡皮肿为主,反复发作的淋巴系统急性炎症、乳糜尿以及肢体、外生殖器等进行性发展的象皮肿、阴囊鞘膜积液等丝虫病症状、体征,给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积极开展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帮助他们减轻疾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我市消除丝虫病后的主要工作之一。
社区、家庭/自我照料是近年来WHO推荐的处理淋巴液肿/象皮肿的基本措施[8],方法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适合社区照料以及家庭和自我照料。近几年我国在浙江、上海等省对此方法进行试点观察和推广[9]-[11],结果显示,此法对控制感染、减少“流火”发作、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2004年,吴江市被江苏省卫生厅确定为慢性丝虫病治疗和照料的试点县,主要照料工作设在震泽镇八都社区照料点。从2005年开始,该照料点先后纳入管理200多人,以WHO推荐的照料方法结合中药泡脚等措施,明显缓解了慢性丝虫病患者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现状及社区照料的报道较多,而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经济收入状况、疾病经济负担情况报道相对较少,为此,我们于2013年开展了慢性丝虫病患者的现状及疾病经济负担调查,目的是了解震泽镇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患者的患病、转归、关怀照料效果以及疾病经济负担情况,为慢性丝虫病患者的社区照料进一步总结、推广提供经验,从而为进一步做好关怀和照料慢性丝虫病患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50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现况进行调查,结合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慢性丝虫病患者和非慢性丝虫病人群进行疾病经济负担影响因素调查。匹配因素:按性别、年龄(10岁年龄组)、居住地(同一居委会)匹配。
2.2.2 丝虫病诊断标准
丝虫病的诊断标准按照国家标准《丝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2]进行诊断,分为Ⅰ~Ⅴ期。
2.3 调查内容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镇医院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询问并填写调查表,主要内容如下:
1)、现有慢性丝虫病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户口所在地、本地累计居住时间、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疾病健康状况等。
2)、现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的经济状况:个人全年纯收入、家庭全年纯收入、共享收入人口数、居住面积、共居人口数、是否为低保户。
3)、现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医疗花费:自我医疗花费、就诊医疗花费(门诊医疗费、住院医疗费)、间接医疗花费(交通费、食宿费、误工费、家属陪同花费如有)。
4)、现有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双腿象皮肿程度( 照料前及照料后) 、流火年发作次数、病程、好发季节、诱因、治疗及照料情况等。
2.4 调查质量控制
初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采取逐户、逐人访问与体检方式进行,确诊由吴江区疾病控制中心及吴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专业人员对所发现的病人逐一复查核实症状与体征变化,进行登记,完善个案记录资料,并给予关怀照料和保健治疗方法宣传[13]。
结 果........3
3.1 震泽镇慢性丝虫病患者现状........3
3.2 慢性丝虫病患者不同时期患者变化情况........5
3.3 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临床特征........6
3.4 慢性丝虫病患者经济状况配比病例对照研究........10
3.5 慢性丝虫病患者医疗花费配比病例对照研究........12
讨 论........16
4.1 震泽镇慢性丝虫病患者现状........16
4.2 震泽镇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情况 ........17
4.3 震泽镇慢性丝虫病患者经济情况........17
4.4 震泽镇慢性丝虫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情况.........17
4. 讨论
吴江市震泽镇位于历史上属于马来丝虫病严重流行区,具有微丝蚴率高和慢性丝虫病患病率高的特点。慢性丝虫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结炎,体征表现为肢体淋巴液肿[14]。自1959年以来,我镇在上级部门指导下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方针,通过长期的普查普治,于1987年达到部颁基本消除丝虫病的标准,后于1998年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在基本消除丝虫病后我镇进行了长期的检测和防治巩固工作,未再检出传染源微丝蚴血症者,亦未发现新发慢性丝虫病患者[15]。一般人群中也未再出现丝虫所致的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发作和肢体淋巴液肿患者,丝虫病患者早期炎性症状和淋巴管/结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6、17]。震泽镇在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全镇42个村共有慢性丝虫病患者764例,在2002年、2013年分别调查,均未发现新发慢性丝虫病患者,在日常监测中亦未发现新发患者线索。表明随着防治的巩固震泽镇25周岁以下人群得到了有效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丝虫病患者因年老自然减员等原因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体征分期轻度比例明显增大[18]。现存慢性丝虫病患者117例,分别比基本消除丝虫病和2002年普查时减少84.69%、44.81%,患病率由防治前的1.1443%下降为0.1752%,分布的村(社区)、组比基本消除丝虫病和消除丝虫病时已明显缩小,减少率分别为2.38%、38.41%和23.81%、64.71%,病变程度已明显减轻,Ⅱ~III期占整个病例的46.16%。分析认为Ⅳ、Ⅴ期患者较少,可能由于年龄大和病情重,或因伴有其他疾病死亡率增高有关。
…………
结论
5.1 震泽镇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患者明显减少,表现为高龄化、病程长的特点。
5.2 采用WHO推荐的社区、家庭/自我照料措施,能够改善慢性丝虫病患者的病情,阻止疾病的进展,照料效果肯定,推荐在基层社区推广。
5.3 震泽镇慢性丝虫病患者的经济状况与未患丝虫病人群相仿。
5.4 震泽镇慢性丝虫病患者各项医疗费用(除家属陪同费用和患者误工费用外)高于未患丝虫病人群,自付比例也明显高于未患丝虫病人群。建议政府部门给予这部分人群特殊医疗救助或者提高报销比例。
…………
参考文献(略)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四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金融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信用风险也是全球金融业所面对的主要的风险。信用风险关系到现代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并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市公司作为我国金融领域融资、信贷的主体,其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管控是风险研究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最为关切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及金融机构管控风险的焦点。从信用风险的角度上看,信用风险控制不当造成了 2008 年由美国开始,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2007 年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2008 年 9 月美国政府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雷曼兄弟破产倒闭,美林证券被收购,AIG 集团国有化,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倒闭,美联银行被收购等一系列事件使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恶化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各国房地产市场低迷,主要股票指数大幅下跌,在 2007 至 2008 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都经历了大幅的波动。2009 年全球 GDP 缩水 2.2%,全球贸易额下跌近 14.4%,多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由于未能很好的管控信用风险,我国持有美国公司债券及金融资产的公司损失惨重,中国华安基金,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般而言,使用不同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其结论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别,各种模型都有自身假设以及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缺陷,目前任何一个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还不能考虑到信用借款的人的所有情况,比如信用等级改变,贷款担保、债务的期限,以及法律、市场价格、税收、行业、宏观经济波动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因此还不能得到一个统一的通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对所有的上市公司进行信用风险的评估[2-3]。因此在对待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时,应该结合本身的样本数据的特性以及研究者自身的需求来构建评估模型,不能盲目照搬他人的研究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以及信用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建立适合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在国外,最早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的银行,其对于信用风险评估的典型做法是依据借款人的资料,按照 5C 原则根据借款人的能力(Capacity)、经营环境 (Condition) 、品德(Character) 、资本 (Captital) 、抵押品 (Collateral )五个方面的因素,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将上述五个因素进行逐一的分析并最终评分,并以专家的评分为基础,量化研究对象的信用风险。在运用 5C 原则进行专家评分类似的框架下,不同的商业银行往往根据其自身特定的需求,对考察对象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一些商业银行会采用其他一些指标来量化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这些方法思路基本相同[4]。按照 5C 原则或 LAPP 原则,即从流动性 (Liquidity) 、活动性(Activity)、盈利性 (Profitabil ity)、潜力 (Potentiali ties)几个方面,对考察对象当前的管理能力,财务风险水平以及考察对象所处行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或者构建反映借款人还款能力的指标体系,结合一定量的技术、模型判别企业的违约概率[5]。
……………
第二章 信用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2.1 信用风险的概念与定义
“信用”一词源自于拉丁文“credio”,最初是表示相信、信任的意思,信用是人与人之间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商业文明源于西方,每个人都需要依靠交换来得以生存,也因此西方社会更注重“信用”,只有当信用充分发挥其作用,人与人间的经济关系才能稳固。从经济范畴上来讲,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并且支付相应利息为条件的将资产进行让渡的行为,并且可以扩展到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关系。然而,在人与人之间,或者说在经济主体之间发生信用关系的过程中,由于其他的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一方无法履约,这样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而这样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被定义为风险。更准确的说,信用风险是指:当经济主体一方在经济活动中与另一方签订经济合约,在合约到期时,另一方经济主体不能或者不愿意履行合约,例如不提供合约中涉及的相应的服务,不偿还借款,或者不按期提供服务和还款,当此种情况发生,给一方经济主体带来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而这种收益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信用风险”。另外,信用风险还可能是由于另一方公司在履行合约能力上的变化而导致一方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大量文献以及书籍都对信用风险作出了较准确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来讲,信用风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信用风险指的是银行信用风险,即信贷风险,也就是当借款人主观违约或客观上出现还款困难,导致借款本息不能按时偿还,致使放款银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广义的信用风险比狭义的信用风险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它包括所有的商业性风险以及所有因客户违约或不守时而给信用提供者带来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还包括主权风险,它指债务人所在国采取某种政策如外汇管制,致使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责任所造成的损失。
………………
2.2 信用风险的成因
在现实生活中事件的不确定性(即未来一段时间里某事件的结果不能被确定),导致了信用风险的产生。在金融领域,不确定性按照金融机构外部与内部属性的不同,划分为“金融机构内在的不确定性”和“金融机构外在的不确定性”。目前,各类金融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核心也是信贷风险。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来说,信贷风险也是主要的风险因素,因而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评估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公司产生的信用风险会使银行信贷产生危机。不少学者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因素都有过分析。(1)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利润水平。由于公司自身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导致其财务状况不确定,此往往给借款人和投资者带来风险。(2)宏观经济趋势的不确定性。当宏观经济走入低谷,各周期性产业陷入低潮,失业率上升,获得贷款的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利润下降导致股价下调,而还款困难使银行信贷风险增加。(3)自然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抗事件的不确定性。例如自然灾害,战争,国家政策调整等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带来信用风险。(4)经济变量不可预测的变化。利率、通胀率、汇率、股价、商品价格等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带来信用风险。(5)除此之外,社会道德水平,诚信状况等也会影响信用风险。
……………
第三章 因子分析与 Logistic 回归模型.... 23
3.1 因子分析基本理论 ..... 23
3.1.1 因子分析的概念.... 23
3.1.2 因子分析模型........ 23
3.2 Logistic 回归的基本理论 ......... 25
3.2.1 Logistic 回归的概念..... 25
3.2.2 Logistic 回归模型......... 26
3.3 评价指标体系 ...... 27
3.4 本章小结 ....... 30
第四章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 31
4.1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概况 ....... 31
4.1.1 农业类上市的界定....... 31
4.1.2 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32
4.2 样本选取 ....... 34
4.3 数据处理 ....... 35
4.3.1 指标筛选......... 35
4.3.2 因子分析.........
384.4 Logistic 回归 ........ 41
4.5 本章小结 ....... 44
第五章 政策建议.... 45
5.1 增强对农业类上市公司金融支持 ......... 45
5.2 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 45
5.3 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 45
5.4 增加农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支持 ......... 46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增强对农业类上市公司金融支持
从四个综合因子的回归系数来看,反映农业类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因子1FAC 对农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影响最大,因此增强农业上市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的偿债能力对降低风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由于资产规模较小(与 A 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比较),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波动较大,因此农业类上市公司一般难以获得长期借贷,商业银行一般会给农业上市公司以短期借款缓解期财务压力。要使农业类上市公司能获得长期借款,应该从政府层面增加对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金融支持,可以划拨特定的财政拨款或者地方的农业银行给予政策性的贷款支持,或者政府建立专项的扶持基金以支持农业公司长期借款的金融需求。只靠政府的投入显然不能满足所有农业公司的金融需求,因此我国应该逐步完善上市公司的信用数据资料,银行通过上市公司的信用资料以确定是否能发放贷款,并根据不同公司的信用状况给予不同条件的贷款。不仅如此,我国还应该逐步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目前我国独立的商业信用评级机构还不成熟,没有形成科学的行业组织结构。从业务结构上看,只有贷款证企业评级和企业债评级相对成熟,可转换债的信用评级等相关业务还处于初步阶段,这也使得包括银行在内的投资者难以根据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级状况科学决策,同时也使得大批有较好信用的农业上市公司得不到优质贷款,致使其财务状况恶化,信用风险升高。
……………
结论
首先,论文介绍了信用风险的概念和定义,然后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阐述,主要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比较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劣得到:先通过因子分析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再用 logistic 回归的方法更适合于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评估。然后,着重介绍了论文需要的因子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模型,并构建了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因子分析将初始变量的信息综合为四个因子变量,通过四个因子变量的得分进行 Logistic 回归得到了评估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模型,并通过对 2010 年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Logistic 回归最终将 4 个综合因子都选入了回归模型,因此可以得出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都是评估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前人的财务指标体系可以较好的运用到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的量化分析中。
(2)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众多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得到综合反映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因子1FAC ,反映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因子2FAC ,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的因子3FAC 以及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因子4FAC 。而在本文 Logistic 回归模型中,1FAC 和3FAC 的系数分别为:-11.295、-12.501,对最终信用违约概率的影响最大。
……………
参考文献(略)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五
第一章 绪论
本文针对无证书代理盲签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的设计,门限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设计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本章简要阐述了所研究问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主要工作,并给出了论文的组织结构。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计算机社会中的信息安全已不再是军事、政治、外交的专属应用,网络信息安全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电子政务(EG, electronic government)、电子商务(e-commerce)和电子投票(EV, electronic voting)中呈现出几何式发展。跟随网络购物而兴起的第三方支付,具备了满足消费者追求方便快捷的购物享受的优势,成为了一种时尚,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此外,在电子商务中,POS 机、ATM 和电话支付等传统的支付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国内电子产品的创新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网络交易时代的到来和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支付方式的融合与发展。支付方式与渠道在积极的进行着创新或者被创新,从电话支付到银行卡支付、线上网上支付到移动支付等,大量创新性支付渠道与支付方式应运而生,给物理网点少的银行带来了新机遇,与此同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日益增长的随时随地的电子商务的需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致使第三方支付行业从无到有,方兴未艾。截止至 2012 年,第三方支付企业中获得央行颁发牌照的已达 101 家,处在公示阶段的也有 140 家。图 1-1给出了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人们所熟知的网上购物网站都是采用第三方支付方式,如淘宝网、京东商城、卓越网、苏宁易购等。网上购物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喜欢的商品,节约了商家和用户的时间,给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根据新浪科技报道,2012年 11 月 12 日凌晨,阿里巴巴集团刚刚宣布,其双十一促销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 191 亿,同比增长 260%。天猫“双十一”是新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之间的大战,标志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对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展开一次革命性的颠覆,表明新经济模式已经具备了领跑整个商业模式的能力。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将“信息高速公路”作为政府的施政方针,美国的政府网站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英国也兴建各类中心,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强研究工作;亚洲的日本也实施信息化战略,推进超高速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晚,但也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这些与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亟需安全措施保障。如何保障电子信息在传输、保存和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性成为当今信息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网络信息安全主要的任务是保证信息在信息系统中的保密性和认证性,它囊括了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和密码学等多方面知识。其保密的目的是防止攻击者破译系统中的机密信息。认证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验证信息发送者的身份,确保其是真正的而非冒充的;其二是验证发送信息的完整性,即保证信息在传送过程中没有被篡改、删除等。在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中,保护信息的安全性、机密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密码学,它是在战争中实践和发展起来的,并逐渐成为一种尖端高科技。在密码学中,我们主要用到数字签名技术来验证信息的发送者的真实性,和验证信息的完整性。数字签名技术在当前的电子商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消息的发送者不能否认自己发送过的消息,消息的接收者也不能对接收的消息篡改、伪造,并且双方的身份都能够认证,不能被冒充。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单纯的数字签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逐渐出现了特殊领域的数字签名,如代理签名,盲签名,指定验证者签名,代理盲签名等等。这些特殊领域的数字签名方案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学者的持续关注,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应用中,这些特殊领域的签名的前景很广阔。但是随着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加速和三网融合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研究出安全可靠,高效实用的数字签名方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意义重大,在实际应用中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第二章 预备知识与基础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通过手写签名来完成对文件的签署,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办公的无纸化、文件的数字化要求我们必须要设计出和手写签名相似的数字签名。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在大型开放网络环境中对电子文档进行签名的问题被数字签名技术的提出迎刃而解,同时能够保证电子文档的安全性和认证性。数字签名在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认证、数据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36],俨然已成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签名必须是可以验证的;能够保证所传输数据的完整性;一旦双方产生纠纷或者一方企图抵赖,必须有可信的第三方在不访问签名者私钥的情况下,能公平公正的解决相关问题。按照签名的直接传递与否,可以分为直接数字签名和仲裁数字签名两种[35]。直接数字签名是签名是在签名者和签名的接收者之间直接进行的。首先签名者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进行签名,然后接收者用签名者的公钥对消息的签名进行验证,确定签名的有效性。而仲裁数字签名是通过签名者、签名接收者和仲裁者三者进行的。签名者仍然先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进行签名,然后将消息签名对发送给仲裁者,仲裁者就接收的消息签名对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就将其发送给签名的接收者;若验证失败,则发回给签名者。
第三章 基于无证书的代理盲签名........ 15
3.1 回顾 TAN 的代理盲签名......15
3.1.1 原方案描述 .......15
3.1.2 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16
3.2 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17
3.2.1 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17
3.2.2 性能分析 ....19
3.3 无证书的门限代理盲签名方案.......21
3.3.1 无证书的门限代理盲签名 ......22
3.3.2 安全性分析 ......24
3.4 小结........26
第四章 代理盲签名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27
4.1 电子商务概述....27
4.2 无证书门限代理盲签名方案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31
4.3 代理盲签名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前景 ..... 34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35
结论
在电子商务的保障体系中,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比如,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信用中介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网上虚假信息的发布甚至违法商业行为等。这些安全隐患都对电子支付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亟需安全的算法来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本文就解决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针对代理盲签名中的安全问题和执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基于无证书的密码体制构造了一个安全的无证书的代理盲签名方案。由于无证书密码体制既解决了基于证书的密码体制中管理证书开销大的问题,也解决了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中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其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新型数字签名的应用;同时,代理盲签名兼具代理签名和盲签名的特性,能够代理原始人签名也具有盲性,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信息中。本方案能够在随机预言机下证明方案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保证执行的效率优于其他方案。
(2) 针对于代理盲签名方案中代理签名者权限过大的问题,在方案中融入基于秘密分享的门限 (t ,n)思想,即使代理签名群中有 t 1个成员被冒充或者在其位不谋其职,仍然有t个或t个以上成员能够进行有效的签名。虽然方案使用无证书密码体制、代理盲签名、门限签名等数字签名技术较多,但是在与同类方案进行比较时,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减少方案的计算量,提高执行效率。
(3) 对代理盲签名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阶段,本文针对于代理盲签名的研究,设计了一种较为实用的电子支付协议,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电子商务中。
参考文献
[1] Lin W D, Jan J K. A secutity personal learning tools using a proxy blind signaturescheme[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Computing.USA: Chinese Language Computer Society Knowledge Systems Institute, 2000, 273-277.
[2] Tan Z, Liu Z, Tang C. Digital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s based on DLP and ECDLP[J].MM Research Preprints, 2002, 21(7):212-217.
[3] 王蜀洪,王贵林,鲍丰等.对一个基于离散对数代理盲签名的密码分析[J].软件学报,2005,16(5):911-915.
[4] Awasthi AK, Lal S. Proxy blind signature scheme[J]. JFCR Transaction on Cryptology,2005,2(1):5-11.
[5] 谭作文,刘卓军,唐春明.基于离散对数的代理盲签名[J].软件学报,2003,14(11):1931-1935.
[6] WANG S, WANG G, BAO F.etc.Cryptananlysis of a Proxy Blind Signatur Scheme Basedon DLP [J]. Journal of Software, 2005, 16 (5):911 915.
[7] 谷利泽,张胜,杨义先.代理盲签名方案及其在电子货币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5,31(16):11-13.
[8] 张学军,王育民.高效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J].计算机应用,2006,26(11):2586-2588.
[9] 王天银,蔡晓秋,张建中.基于双线性对的新型代理盲签名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33(2):130-132.
[10] 黄辉,秦静,李丽.一个改进的代理盲签名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7,27(6):1539-1542.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六
第1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日益迅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由传统的商店购物向网上购物转移,由于电子商务自身具备的价格优势及便利性等条件,参与网上交易的网民数量迅速增加,网上交易额急剧攀高,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网上购物都以不可预计的发展速度引起实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995年“网上购物”的先驱Amazon在美国成立,这个起初定位于图书零售市场的网站迅速成为了一个全球知名的品牌,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Internet为基础的B2C电子商务的热.潮[1]。1999年,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企业8848诞生,随后易趣、当当两等B2C网站相继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真正开始进入网站购物阶段。之后几年内,中国B2C电子商务经历了从萌芽、爆发式增长到增长受挫的发展过程。虽然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使得中国电子商务在超速前进的过程中探了一次刹车,但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研究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网络购物人数和消费金额每年都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网民用户总数达到5.13亿人,其中在线购物的用户数已逼近2亿,达到1.94亿人。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2842.2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5.9%,较去年同期增长43.9%。其中,B2C市场规模为1011.0亿元,环比增长13.2%,同比增长123.5%,B2C部分仍保持高速增长。另外,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胡現也认为,由于B2C企业在价格、品牌和促销方面比C2C平台更具优势,因此B2C模式将会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流模式。
近日来,由京东商城挑起的,苏宁、国美加入其中的电商价格战打得火热,原因是“低价”是大多数用户选择购物时的重要参考,但对电商网站来说,自己贴钱让利,吸引购物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仅仅以价格敏感为驱动力,吸引来的用户是否具有粘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如果过分依赖价格优势,而服务质量、品质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结果可能是客户流失率大大上升[2]。因此,如何留住现有客户已经超越如何吸引新客户成为电子商务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减少运营成本和降低产品价格已不再是网站运营商留住客户的唯一出路,识别出客户网上购物过程中所关注的有效关键点,通过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水平,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重复光顾率最终提升客户的终生价值,才是保证B2C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子商务在实业界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学术界关于此方面的积极探讨,在有关客户网络购物行为的研究中,以Jari Salo(2007)、Luis V. Casal6(2011)为代表的学者着重研究了网上信任的构成要素及产生机理,除此之外另有一些学者对网上购物环境下客户重复购买意愿进行了深度剖析(Chao-MinChiu,2008; Hsien-TungTsai,2007)[3][4],这些研究成果促使我们对线上客户购买行为的产生过程有了 一定的认识,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前者关注的是感知质量与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后者则重点强调关系质量对客户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这样以来导致我们对整个客户价值链的认识存在断层,而目前也还没有学者针对网上购物环境下客户整个价值链的产生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因此有必要通过全面系统地研究来填补该研究方向的空白。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将通过分析B2C电子商务环境下感知质量——关系质量——客户光顾行为整个链条上的各个要素,重点探讨各个链条上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链条之间的影响作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概念模型中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深入分析并揭示B2C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价值产生机理的整个过程,从而为B2C企业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网上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和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
本研究涉及多个概念,如B2C电子商务、客户价值、客户光顾行为等,虽然频繁出现于学术界和实业界的热点讨论的话题中,但是具体所指含义往往不尽相同,为了明确本次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有必要对本研究所围绕的几个核心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
2.1 电子商务企业
电子商务企业是指利用电子商务完成企业的关键或全部商务过程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自营型电子商务企业和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自营型电子商务企业侧重于通过电子商务为本企业提供商务活动支撑,企业拥有自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或借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自身服务,借助互联网进行本企业商品的市场营销、产品销售以及投入品采购与其他要素的配置;它离不开企业本身和企业的产品,是企业经营方式的一种延伸和创新;追求本企业产品市场赢利和整体竞争优势是这一类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出发点[5],如凡客、麦考林、佐丹奴等都属于自营型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则侧重于通过电子商务为诸多第三方企业提供商务活动支撑,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建设更好的平台环境,提升信任机制等保障机制来吸引更多的商家和用户在其平台上发展。它们一般要追求网站的点击率和所谓的“注意力经济”,获得大量的用户以期获得更多商家的青睐和资本市场的收益。随着社会化商务(SocialCommerce)的发展,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正在逐渐分化成两种主要类型:一是传统的卖场式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6],典型的代表性企业如京东商城、淘宝网、ebay、国美电器等,这类卖场式的平台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环境和技术支撑;另外一种是社交式平台电子商务企业,典型的代表企业如大众点评网、豆瓣网、正在转化之中的人人网以及还处于演化之中的微博网站等,这类社交式平台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评论、交流、分享、推荐、社交等商务服务,为第三方企业提供社会化广告、社会化互动等服务。目前,社交式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尚在发展之中。
第3章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 13
3.1感知质量 关系质量链条影响关系......... 13
3.2关系质量内部变量之间影响关系 .........17
3.3关系质量——客户光顾行为链条影响......... 18
3.4本章小结......... 20
第4章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21
4.1问卷设计 .........21
4.2数据分析方法......... 23
4.3本章小结 .........24
第5章数据处理与假设检验......... 25
5.1样本统计......... 25
5.2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26
5.3结构方程建模假设检验......... 27
5.4分层贝叶斯建模假设检验......... 34
5.5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42
5.6本章小结 .........43
结论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五个初始变量对中间变量的作用机理以及能力信任、善意信任和网上忠诚度等中间变量对客户光顾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说明,将关系保持和关系发展两个维度的概念引入到客户光顾行为模块中来,构筑了新的理论模型。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大量的在校学生和一部分全职工作者为调查对象,同时运用SPSS、Amos、WinBUGS和Mathematics四种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传统实体市场中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Sirohi、McLaughlin & Wittink,1998), —些学者也提出诸如改善店面外观和增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等举措提高传统零售环境下客户的忠诚度。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研究焦点已发生转移,信任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切入点,本文从信任的形成机理入手构建了感知质量——关系质量部分的理论模型,其中感知质量的相关要素从网站维度、商家维度、网络环境维度和消费者维度四个维度中选取,同时补充了客户交互性这一变量,形成网站质量、商家声誉、服务质量、交易安全性、客户交互性五个初始因子;关系质量的信任部分分为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两个维度,分别研究各初始变量对信任两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网站质量、交易安全性、商家声誉、客户交互性对能力信任有显著的影响关系,服务质量、商家声誉和客户交互性对善意信任有显著的影响关系,影响系数均在0.5的可接受水平以上,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关于关系质量内部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均对网上忠诚度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能力信任的影响力稍大于善意信任,作用系数分别为0.717和0.678,预期假设也得到验证。
(3)关于客户光顾行为部分,关系保持和关系发展构成了客户光顾行为的两个维度,其中关系保持包括关系持续时间和排它性两个变量,关系发展包括服务使用,交叉购买和推荐意愿三个变量,构建了关系质量——客户光顾行为部分的理论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网上忠诚度对持续时间、排它性、交叉购买和推荐意愿均有积极的影响效果,但对服务使用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这可能和不同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有关,在已被证明的假设中,路径系数均达到了 0.5的可接受水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分层贝叶斯建模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图,同时网站质量、商家声誉、交易安全性等初始变量对这种非线性关系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Andersona S. & Ponnavolub.. Customer loyalty in e-commerce: an exploration of its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2 (78):41-50.
[2].Huang Q. & Davison R..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Satisfaction on C2CPlatform Loyalty. Thirty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Shanghai. 2011.
[3].Ribbink. Comfort your online customer: quality trust and loyalty on the interaet[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2004,14(6): 446-456.
[4].Osmonbekov G. & Czaplewski.. eWOM: The impact of customer-to-customer onlineknow-how exchange on customer value and loyalty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 (59): 449-456.
[5]李东进,杨凯,周荣海等.消费者重复购买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4(5):654-659.
[6]张泳.Web2.0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商务的整合[J].商场现代化,2008,(16): 138-139.
[7]谢富强,唐耀庚.基于Web2.0的客户中心关系管理(CCRM)系统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41-45.
[8]. Chen Y. H. & Barnes S.. Initial trust and online buyer behavior[J]. Industrial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7,107(1): 21-36.
[9].董雅丽,李晓楠.网络环境下感知风险、信任对消费者购物意愿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1):134-137.
[10]. Cyr D.. Modeling Website Design across Cultures: Relationships to TrustSatisfaction and E-loyalt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16):29-37.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七
1绪论
1.1选题背景
21世纪将是信息化时代,现在已经达成共识。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己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行业领域的融合程度,直接决定着这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明确了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等各项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0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政策的八大支柱之一,要求建立能够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的、方便、实用、经济的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各个地区的医疗卫生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如何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协同发展,创新医疗服务的模式,从而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成为我们面临的新的问题。医院的信息化技术提供了一个以相对合理的成本为基础,跨整个临床、护理流程管理和行政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系统,从而帮助医院建设起全面的、高效的质量管理服务平台,从而达到医院管理者满意、患者满意的目的。
1.2研究的意义
今天,卫生信息化作为新医改方案“四梁八柱”之一的战略地位已然全面彰显。毋庸置疑,信息化将成为本轮医改的最大亮点之一。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处于大变革的关键时期,推动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医院,如果没有信息,各部门和领导都难以了解业务运行状况,难以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地管理医院,难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进入深水区的医改的各项工作,将永远无法卓有成效地推行。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多向大城市、大医院集中,基层卫生资源、医疗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不同地域、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条块分割、信息不通、缺乏协作,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区域间、机构间的医疗服务能力差距明显,在医疗服务规范化建设和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相对落后,纵向卫生业务系统功能强,但是系统间信息不能互通,资源无法共享,“信息烟函”、“信息孤岛”等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将改变很多医院的传统管理模式。作为公立医院的医改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的重要举措,即是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系统EMR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以信息技术为纽带,以电子病历系统为载体,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以人为本、分级有序、协作互助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为居民提供安全、新时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共识。逐步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及时、经济实惠、平等优质的医疗服务,己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共识。电子病历是通过建立具备互操作功能的信息平台,将分散在医院不同业务信息系统的患者数据集成起来,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库,在各个医疗服务提供点上,实现患者信息的实时访问和共享。新医改明确提出:“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要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电子病历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各地区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新医改形势下的医院信息化要求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围绕与电子病历相关的医疗业务和管理业务,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和运营管理中的高效利用。近年来,卫生部先后颁布了《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相关规范标准,从系统管理和应用技术的角度对电子病历内容进行了规范,相信对推动我国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的应用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加快推动我国电子病历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符合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进医疗质量,提升医疗安全水平,为国民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健康保障;二是构建新型医疗服务和管理体系的需要。在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电子病历系统是的重要基础组成之一,推进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共享,对于构建合理分级、协作有序、操作规范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及时、高质、完善的电子病历一是为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强化公共卫生监测和管理能力提供重要的依据,另一是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三是推动医学科学创新发展的需要。我国浩如烟海的临床资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通过电子病历的持续应用和发展,将实现我国病例信息资源的有序积累,形成支撑我国生物医药科学发展的战略资源,为病机理研究、疾病诊断研究、疾病治疗技术改进、疾病管理、新药创制提供高效的技术平台;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提高医学研究产出效率,让医学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健康需求。
2电子病历系统对医院发展的影响分析
2.1电子病历系统的定义
什么是电子病历?电子病历并不是简单地在计算机上完成病历的书写,这里定义的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是在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详实地记录了患者在医院就诊、住院期间的疾病发展的动态以及临床诊治情况,是反应临床医疗服务过程的重要信息载体。而我们所说的电子病历并不是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EMRS)是医院内部支持电子病历信息的采集、存忙、传输和访问,并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而提供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这里定义的电子病历系统,主要指系统功能方面,是动态的概念。医院通过电子病历以电子化的方式记录患者就诊的一系列的信息,包括:病案的首页、病程记录、长期临时医嘱单、各类检查检验申请单及结果、护理记录、手术记录、出院带药等等,在这些信息中,有图形图像信息,有文字信息,既有结构化信息,也有非结构化的文本。还包括提供的相关服务,是有关患者个人终身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以电子化方式管理的信息,涉及病人信息的釆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所有过程信息。在医疗中作为主要的信息源,提供超越纸张病历的服务,满足医疗、法律和管理需求。据了解,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它定义为:EMR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为用户提供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尽管从概念上可以严格区分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但由于两者关系非常紧密,有时并不严格区分,而用电子病历来统称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从医疗信息的记录、存储和访问功能;利用医学知识库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的功能;公共卫生和科研服务的信息再利用功能三个方面展现了其主要功能。电子病历系统强调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超越纸张病历的服务功能。
3以萧山区第一人医院电子病历项目........ 19
3.1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简介........ 19
3.2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19
3.3市场趋势和竞争及医院电子病历系统........ 20
3.4电子病历系统项目的建设目标........ 22
3.4.1 一体化展现........ 22
3.4.2无纸化存储........ 22
3.4.3智能化应用........ 23
3.5电子病历的发展趋势........ 23
3.6电子病历系统的主要应用技术........ 24
3.7电子病历项目在萧山区........ 26
4电子病历系统项目结构框架........ 31
4.1住院医生工作站........ 31
4.1.1病历信息........ 31
4.1.2检验、检卉........ 32
4.2住院护士工作站........ 34
4.2.1基本功能........ 35
4.2.2 其他........ 36
4.3质量控制工作站........ 36
4.4统计、查洵工作站........ 37
4.5资料管理工作站........ 37
4.6系统管理工作站........ 38
4.7临床科研管理工作站........ 38
5电子病历系统项目实施后存在的问题........ 41
5.1存在的问题........ 41
5.2原因分析........ 41
结论
正在的电子病历在综合医院建设方面的经验还非常有限,还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大型综合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系统的项目管理理论的支持。本文笔者在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项目实施中的实践和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对医院信息化核心系统EMR在医院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有计对性的研究,并做了详细的分析。为医院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有借鉴性的解决方案。随着电子病历的全面实施,医院进行了以住院医生、护士工作站为核心的流程改造,实现了住院病历、电子医嘱、电子申请单、检查报告读取、手术记录各环节的共享和贯通,为医生、护士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质量的安全,为医院带来了可观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围绕着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的实施和应用,很多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是移动技术,实施电子病历后,医生查房和护士执行医嘱都没有纸质的依据,所有临床资料和执行都是电子化,每个病区都部署无线网络,医生釆用无线查房电脑在病人床边查房,护士手持PDA到病人床边扫描条形码等,无线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次,电子病历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电子密钥的应用和发展,虽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为今后的幵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全球30%的数据都将是医疗信息,我们尝试连接各种数据,为其赋予智慧,我们将从你的病史中发现病症规律,使重心可以放回到患者身上,我正为此而努力,我来自IBM,让我们共建智慧的地球! ”套用IBM这句经典的广告词,不管其是否夸张,但目标是美好的,把重心放回到患者身上,构建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经济和公平的医疗服务。由于水平和时间的限制,该项目的方案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电子病历系统在我国尚处在兴起、成长阶段,在搜集文献资料的时候深感资料过少,而且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也较为有限。另外,本文涉及知识点较多但篇幅有限、时间有限,对于电子病历系统在国内的现状、普遍存在的难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无法展开深入研究并逐一剖析,致使论文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Williara HD , Ephraim RM.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System Success: A Ten-Year Updat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 2003,19(4) :9-30
[2]Rehard LN. Managing the computer resource: A stage hypothesis[J].Communication of ACM, 1973,6(7):399-405
[3]Barry RH, Thomas JH. 2007 CPR Generation Criteria Ypdate :ClinicalDecision Support, Gartner industry research[J], publication date 22mar.2007, ID Number:G00146036
[4]卫生部医政司.《电子病历基本规范》[EB],卫司政发(2010)24号,2010. 3. 17
[5]刘海一,马琏.一种评估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的方法[J],中国数字医学,2010(5) :16-18
[6]崔永.2010中国大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状况调研报告(公众版)[J],中国信息界(e 医疗),2011.02. 15
[7]陈金雄.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EB] 2010. 07. 26
[8]文彬.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应用[J],中国医药报,2010.08.24
[9]吉莉.电子病历九问[J],健康大视野,2009(17):17-18
[10]李彬.电子病历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医学与社会,2005(6):46-49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八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信息通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阻碍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配置的壁鱼不断被打破;现代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日益凸显,贸易、投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势不可挡,全球各经济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加强。以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为例,该指标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由2000年的6.1万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30.4万亿美元;同时,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由90年代初期的2000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24万亿美元,远远超出全球经济在此二十年间约4%的平均增速⑴。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无法脱离世界舞台独自存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与完善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目标和内涵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从传统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转化为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较自由的跨区流动,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模式。换言之,该体系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发挥本土比较优势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有效结合,在贸易、投资、国际经济合作、产业转移、服务外包、人才等更广泛领域、更髙层次的幵放与合作。就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而言,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国际贸易中心从, 单一的欧洲中心向多重中心并存的状态转化,全球经济形成了以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国际经济、贸易新格局。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过程中,世界经济的重心和主题也发生了改变,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正在酝醜之中,为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在第二产业继续转移、外包的同时,服务业一开始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重点产业,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和低碳技术制造在低碳领域的投资业方兴未艾。从投资主体来看,新兴经济体的对外投资已占全球FDI流出量的1/4左右,其投资区域也在以欠发达地区为主的传统区域基础上,开始逐步涉足欧美发达地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国家之一;企业“走出去”战略也在近十年间有了长足发展。国际市场的“重新洗牌”无疑为中国开放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自2003年以来世界经济不断波动。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世界经济发展走向低迷。随着美元持续艇值,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各国外汇储备大大缩水,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债务危机频频出现。美元艇值最直接的效果是其产品价格的降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为增强,而其他主要货币的相对升值则削弱了其产品的竞争力。对中国而言,美元艇值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缩水,对当前中国本土企业出口构成一定威胁,尤其加剧了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的出口困境。同时,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不断上演债务危机,欧美消费信贷收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程度日渐恶化。
为应对全球经济局势的变化,科技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采用促进出口和振兴丨 本土制造业的经济政策,力图通过引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来促进产业升级。■ 囿于发达国家企业拥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发达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且其科技研发成果与商业化和产业化之间衔接密切,因此,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仍会继续领先,并在一定吋间内占据国际产业分工链的高端。从图1.2中近年来国际技术创新趋势可以看出,以专利申请数量衡量的技术创新而言,发达国家一直具有绝对优势,1988至2008的二十余年间,27个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总量约为59个发展中国家总量的13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日益重视本土企业自生能力的培育和产业优化升级发展。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可充分利用市场规模大,劳动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技术研发的国际扩散和国际跨境投资、产业转移的契机,在某些产业领域和技术环节实现跨越式发展。正是因为发达国家拥有绝大多数的先进技术,因此其技术进步主要依赖自主创新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则可能通过吸收、模仿实现成本更为低廉的技术进步[5]。利用这种技术“后发优势”,尤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趋势明显。近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一直体现出较发达国家更高的技术创新增速,从图1可以看出,1988年以来,发展中国家专利申请增速均值约为16.7%,而发达国家仅为4.5%。与之相一致的是,1988年发达国家专利申请总量曾是发展中国家的21倍,这一数据在2008年降到仅为6倍。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2010年9月发布《2010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报》中指出的,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众多企业开始调整其创新战略,减少研发投入,全球创新活动受到抑制;然而专利申请的总量上并未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巨大贡献。
第2章开放型经济体系下中国企业技术进步及相关研究
2.1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度量
开放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而传统的问题。传统的、狭义的幵放是指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而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幵放型经济的目标与内涵不断拓展。广义的开放是指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较自由的跨区流动,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模式。该模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发挥本土比较优势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有效结合,在贸易、投资、国际经济合作、产业转移、服务外包、人才等更广泛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与合作。在开放经济型体系下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海陳无疑全面冲击着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从出口数据来看,截至到2008年7月份,我国出口一直保持持续增长,但同期相比增速放缓。这种增速的放缓既有长期因素的影响,也有短期因素的作用。长期性因素是,中国巳经进入到了一个竞争优势转型期,传统的竞争优势正在受到冲击,新的竞争正在建立,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现一些下降,出口数据下滑应为政策现象。短期因素是,为了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增加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如劳动工资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人民币汇率调整政策、信贷紧缩政策等。这些政策从长期看有利于推进企业竞争优势转型,但集中在一个时期出台,难以避免的产生了叠加效应。同时,未来一段时期,美、欧、日很难避免衰退。而由于美、欧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40%,中国出口将显著放缓,进而企业利润增长不容乐观。而各国政府放松货币保增长的救市模式,导致人民币相对升值,对出口造成进一步压力。最新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中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315亿美元,这是1990年以来中国最大的单月贸易逆差。但另一面,中国制造业竞争对手,如韩国,也出现麻烦,并且金融危机的影响要甚于中国。而目前的生产层面,性价比高的劳动力、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回落、通货膨胀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改革幵放30年的资本积累、经验积累,中国制造的优势并没有消逝。但可以肯定的是,价格因素导致以往加工型贸易的盈利模式,特别是低收益的“无差异”贸易商品是难以维持。Paul Krugman的新贸易理论指出了当前国际贸易的时代特点,内忧外患将推进贸易结构的调整,企业能动性将推动中国品牌的出现,切合了中国贸易改革方向。
第3章 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参数......... 50-65
3.1 引言 ........50-51
3.2 企业生产率的参数测定方法........ 51-53
3.3 企业生产率的半参数测定方法........ 53-56
3.4 基于省际和行业面板的估计结果........ 56-60
3.5 基于企业面板的估计结果........ 60-64
3.5.1 企业数据说明 ........60
3.5.2 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 60-64
3.6 小结........ 64-65
第4章 开放经济、异质性与工业企业生产率........ 65-84
4.1 引言 ........65-66
4.2 企业异质模型的理论框架........ 66-71
4.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66-67
4.2.2 模型的均衡分析 ........67-71
4.3 贸易开放与企业异质模型........ 71-75
4.4 出口行为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 75-83
4.5 小结........ 83-84
第5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84-105
5.1 引言........84-85
5.2 模仿与创新: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 85-90
5.3 外商直接投资非线性技术溢出........ 90-94
5.4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非线性........ 94-99
5.5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99-103
5.6 小结 ........103-105
结论
世界经济延续本世纪开始的增长期,但受美国次贷危机、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势头略有放缓,世界经济运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内部环境悄然改变,中国开放型体系的发展要求重新面临调整。然而开放的主旋律并没有改变,反而会在这种演化中不断深化发展。新的一轮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发生,发达国家仍领跑在技术进步前沿,中国必须抓住全球产业升级与变革的机遇,抢占新的国际制高点的突破口。正如《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幵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加大我国科技创新力度,更好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本文系统的回答了如下三方面的问题:(1)中国本土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扮演怎样的角色?对外开放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机理?(2)如何解读开放型经济体系下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问题?企业异质性是否为幵放与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3)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微观基础何在?国际技术转移如何影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因素在企业研发决策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本论文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有益尝试。
为解答第一个问题:首先,本论文釆用中国1467家代表性企业数据,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出发,纳入出口状态变量,考察了出口行为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为得到生产函数的一致有效的估计量,需要处理生产函数估计过程中可能的偏差,对此研究分别采用固定效应估计、系统广义距估计和Olley-Pakes估计法减少此类偏差。进一步考虑出口行为和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联,通过考察出口行为和企业高生产率的相对时间来检验企业的高生产率是“自我选择效应”的结果,还是由“出口中学效应”引起的。其次,本论文釆用中国14474家代表性企业数据,利用生产函数溢值法,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为检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持续性问题,引入多门检验模型,考察是否存在技术差距的“门檻”,使得FDI技术外溢表现出非线性;若存在技术差距的“门檻”,则根据检验结果对全部样本予以分组回归,比较分析不同组间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差异,剖析门檻值的经济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FDI技术外溢的非线性特征。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非出口企业高出20%-30%左右,这一生产率优势被较为稳健的归结于“出口中学”效应的结果,即企业参与出口的过程中通过“出口中学”效应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就外商直接投资而言,内资具有相匹配的吸收能力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发生的前提;跨过特定的“门榲”后,本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外资、通过技术模仿获得较自主创新更为“快捷”的技术进步,获得后发优势;而随着本土技术水平趋近于外资技术,模仿成本的增加以及内外资在产品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技术外溢表现出边际递减的特性;整轮技术外溢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演进过程。
本部分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研究没有发现支持“自我选择”效应的经验证据,这一结论不同于与发达国家实证检验结果,我们将这种差异归结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和经济结构的“异质性”问题。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中国本土企业将廉价劳动力的低生产成本优势作为出口竞争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同时我们要看到,这种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可持续性。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加之政策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力度的不断加强,作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主力军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意愿下降;外加越南、印尼等具有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或地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中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依靠廉价劳动力维持的出口模式难以为续。另外,国内市场分割进一步刺激了企业的出口扩张。但这种国际贸易替代国内贸易的模式虽具有短期的产出效应,却无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参考文献
[1] UNCTAD. World InvestmentReport 2011, 2011-7[2]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2011-9
[3] 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2011-6
[4] 郑联盛.全球经济形势近况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简报,2011-1
[5] 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5)
[6] Paul M. Rom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986,94(5):1002-1037
[7] Judd, Kenneth L. On the performance of Patents. Econometrica,1985,53:567-585
[8] Romer, Paul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Political Economy,1990,98:71-102
[9] Rivera-Batiz, Luis A & Romer, Paul M.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ndogenous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IT Press,1991,106(2):531-55
[10] Barro, Robert J., Xavier Sala-i., Martin. Economic Growth. Boston: McGraw-Hill,1995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九
第一章 电子邮件营销的发展现状与概述
1.1 电子邮件营销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一直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第 1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06 年上半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在整体上保持快速增长。宏观方面,中国互联网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其中网民人数、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 12300 万人、5450 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 19.4%和 19.5%。截止到 2006 年 6 月 30 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 12300 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2000万人,增长率为 19.4%,同 1997 年 10 月第一次调查的 62 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 198.4 倍(如图 1-3 所示)。可以看出中国的网民发展走势良好。调查结果显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是网民经常使用的三大网络服务,三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浏览新闻 66.3%,搜索引擎 66.3%,收发邮件 64.2%,这三大网络服务的选择比例领先其后的第二阵营 20 个百分点以上。中国网民总数的快速增长已被世界所瞩目,但 12300 万网民在中国 13 亿的总人口中仅占9.4%。这说明尽管中国的网民总数大,但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目前还很低,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中国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用户飞速增加,电子邮箱作为互联网最基本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据 iResearch 统计截至 2005 年 12 月,中国网民中使用电子邮箱的用户总数已经接近 9000 万。
随着电子邮箱用户的增长,目前中国电子邮箱总量的变化仍处于增长的态势;由于电子邮箱和用户的日常生活关系的密切程度不断增加,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用户频繁更换邮箱账号的几率越来越小。iResearch 统计 2004 年中国电子邮箱数量总量已经达到 2.1 亿,2005 年增长率为 29%,总数量接近 2.7 亿。预计 2010 年电子邮箱总量将接近 5 亿。
1.1.2 中国网络营销市场现状
根据 iResearch 的调研数据显示,2005 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代理商收入)为 41.7 亿元,比 2004 年的 23.4 亿元增长了 78.4%,是 2001 年网络营销市场规模的 9 倍。根据 iResearch 的研究预测,2006 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代理商收入)将达到 65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55.9%;中国网络营销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到 2010 年时,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不含渠道代理商)有望达到 257 亿。iResearch 对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05 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中,品牌图形类广告占整个网络营销市场比例为 48.9%,其次为搜索引擎广告,占网络营销市场的 24.9%,分类广告占 7.4%,固定文字链广告占 7.2%,富媒体广告占 2.6%,电子邮件广告占 1.4%。
1.1.3 营销新时代和电子邮件营销的发展
时代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营销领域,营销人员要在新的环境下,使用新的手段,去实现新的营销目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市场表现出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提供物更为多样,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消费者行为出现变化。市场的变化促使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的改变,电子邮件营销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较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段。电子邮件营销起源于美国两个律师的突发奇想。1994 年 4 月 12 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两位从事移民签证咨询服务的律师 Laurence Canter 和 Martha Siegel 把一封“绿卡抽奖”的广告信发到他们可以发现的每个新闻组。通过这则广告信息,他们只花费了 20 美元的上网通信费用,却吸引了 25000 个客户,赚了 10 万美元。电子邮将营销可以说是从直复营销发展而来,在没有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时代,直复营销在其出现以后,就快速成为营销的利器。随着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出现,直复营销有了新的增长点。美国 2003 年在合法电子邮件营销上的花费为 21 亿美元,朱比特研究公司(Jupiter Research)在 2004 年 3 月发布的一项报告估计,到 2008 年,这一花费将增加到 61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值相对于将近 2000 亿美元的传统直复营销市场仍显得微不足道,但从发展的观点看,电子邮件营销市场增长的速度和传统直邮营销市场衰退的速度大体相当,此消彼长的后果必然是电子邮件营销将形成对传统直邮营销市场的蚕食。iResearch 艾瑞市场咨询根据Forrest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整理发现,目前美国的互动营销仍然以电子邮件营销为主。在针对 253 个业内广告主的调查中发现,有 83%的被访者目前使用电子邮件营销方式,而使用搜索引擎的为 64%。完全不打算使用电子邮件营销的被访者只有 6%。
第二章 电子邮件营销的实施方法
2.1 电子邮件营销循环的价值核心
电子邮件营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各个具体环节上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欧美等电子邮件营销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在如何获取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资源,如何提高电子邮件的到达率及如何评估电子邮件的发送效果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和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一些营销人员也已经在各个具体环节上掌握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对电子邮件营销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每个环节的理论和实践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将电子邮件营销的各个环节切割成独立的片断进行研究,有时会使营销人员过分注重执行的细节而丧失了对全局的分析和了解。电子邮件营销毕竟是一个整体系统,仅仅关注其中某个环节的优化无法保证整体营销活动的成功进行。营销人员在电子邮件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需要具有跨功能的视野,以达到营销活动的整体平衡和整体绩效。为了达到电子邮件营销的整体绩效,需要将电子邮件营销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整合。而有效整合的关键是需要有一个整合的核心。在电子邮件营销中,营销人员应当将客户价值作为整个营销循环的核心。在策划整个电子邮件营销活动及各个环节的实施中,都需要以客户价值为核心进行整体的考虑。不仅需要在产品或服务推广中考虑是否是目标市场确实需要的,而且也应当在非营销领域的环节上以客户价值为出发点考虑问题。类似发送平台的选择和发送效果的评估这样的属于技术领域的问题,看似应当由技术部门来驱动,其实也应当将客户价值作为考虑的因素。在选择发送平台时,除了关注电子邮件的到达率和打开率,还需要考虑客户阅读电子邮件的行为习惯,为客户便利地获取有效信息提供方便。在评估发送效果时,除了以一些技术指标,如:点击率,回复率等,作为衡量标准,更应当以营销活动给企业和客户产生的效益作为标准,如:转化率,推荐率等。针对每个细节的狭窄视野只会限制创新方案的产生,基于客户价值为核心的心智模式可以拓宽营销人员的视野,引导全新的营销策略。
第三章 电子邮件营销的绩效评估............ 56-68
3.1 电子邮件营销循环评价体系............ 56-62
3.1.1 电子邮件营销单次循环............ 56-58
3.1.2 电子邮件营销循环的综合评价............ 58-62
3.2 使用 RFM 模型提升电子邮件营销............ 62-68
第四章 电子邮件营销案例研究............ 68-75
4.1 《金融时报》中文网的电子邮件营销............68-75
4.1.1 企业背景和需求简介............ 68
4.1.2 电子邮件营销活动规划............ 68-71
4.1.3 电子邮件营销活动实施............ 71-72
4.1.4 电子邮件营销活动绩效............ 72-75
第五章 电子邮件营销的技术体系............ 75-85
5.1 技术平台的选择............ 75-81
5.2 技术规范的遵循与改善............ 81-85
结论
电子邮件营销是传统的直复营销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它具备市场营销的一切要素,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达成传统营销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与其它的营销手段一样,电子邮件营销必须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客户推销产品,而是使客户体验到企业给他带来的价值,维护客户关系,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价值。同时,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电子邮件营销更精确地定位目标客户,更准确地评估营销绩效。电子邮件营销循环包含营销资源获取、客户细分与定位、渠道实施和效果评估与优化。整个循环形成一个整体,各个步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一系列的电子邮件营销循环组成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的营销过程。
电子邮件营销的每个步骤都有独特的技巧和方法,保证每个步骤地有效实施。其中,电子邮件营销的绩效评估以及基于绩效的营销优化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对电子邮件的发送效果进行评估,并可以将技术指标转化为收益/成本指标,对整体的电子邮件营销活动进行 ROI 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 RFM 分析等手段对电子邮件营销进行持续优化。电子邮件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营销方法,成本低,收效快,易于评估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国内的电子邮件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企业、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多方共同协调,共同努力,促进国内电子邮件营销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 年 7 月;
[2] 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邮箱研究报告 2005 年》,2006 年 3 月;
[3] 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网络广告年度报告 2005 年市场份额版》,2006 年 1 月;
[4] Epsilon Interactive,Email & Spam: Consume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Summary ofFindings,2006 年 1 月;
[5] Yoram (Jerry) Wind, Marketing as an engine of business growth: a cross-functionalperspectiv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年1月;
[6] Marty Donner,Another look at email list rental,2005年;
[7] Matt Blumberg,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third party email list rental,2005年5月25日;
[8] Jennifer Wilson,George Bilbrey,How Data Partners Impact Your Email Performance:A checklist for all email acquisition marketers to live by,2004年4月;
[9] Loren McDonald,28 ways to build permission-based email lists,2005 年;
[10] Arthur M. Hughes,Strategic Database Marketing,2004 年;
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篇十
第1章绪论
1.1系统开发背景
目前农行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系统不断健全和完善,但财务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制度的衔接还不够紧密,部分财务管理的风险点还未涵盖,财务管理事项和交易的全过程的监控还不到位,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够理想,授权管理尚未实现流程控制,对费用开支的管理精细化程度较低,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控制财务开支风险,将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开支的主要风险点纳入系统管理控制,实行制度+机器的管理模式,采用预算控制、授权控制和费用开支逐笔控制的方法,实现财务开支合规、真实、完整,降低财务开支风险,进一步提高财务控制水平。该系统是置于FMIS(中国农业银行财务管理系统)之前的一道风险控制的屏障。员工在进行费用报销、应收应付款挂账和处理租赁收入时,必须通过该系统对业务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审批通过后,打印申请审批单,才可以在FMIS或ABIS(中国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进行账务处理。
1.2国内外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做为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企业,随着公司结构治理、股份制改革、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引入的不断深入以及竞争的日渐激烈,简单的财务管理并不能满足银行业竞争的需求,不搭建先进管理所需的技术平台,一切都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我国银行结合各自会计制度、经营管理等实际情况,都开发了自己的财务管理系统或采用国外先进的软件系统进行了本地化改造。光大银行开发实行了行政经费报销(FA)系统,通过将预算指标设定在账务系统中,对每一笔经费开支都能通过系统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并通过账务集中管理,将修改预算指标的权限掌握在本部人员手中,保证预算的刚性。所有审批也都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对内部财务费用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为了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国外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电子化建设,普遍建立了管理会计系统。新加坡商业银行拥有比较健全的信息系统,包括涵盖各方面客户交易信息的交易系统(该交易系统内部按照不同的产品区分为多个子系统),按产品和客户整合财务数据的总分类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编制和监控系统(预算编制系统由各部门使用,预算监控系统由财务部门使用)等。对于财务控制,国内外先进银行都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会计制度、业务流程等开发了相关的财务软件,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农行的财务管理系统是FMIS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集中核算、费用报销等功能,但是相比先进银行,以及现代公司治理制度要求,系统对于预算管理、费用精细管理、风险控制、交易监控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本文将在现有农业银行财务预算、费用报销等业务基础上,结合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分析农业银行的业务实际需求和流程,设计和实现一套财务管理精细化、风险全监控的农业银行财务控制系统。
1.3基本概念
FMIS系统:中国农业银行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是农业银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建设重点项目,是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财会核算与管理板块系统建设的基础。系统己成为连接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集成型基础平台,与IFAR和PVMS共同构成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的财会核算与管理平台。Plantix开发平台:是PlantiX JavaEE平台的简称。旨在为加快JavaEE开发,注重业务模型积累而推出的农行内部开发平台。它将从三个方面对JavaEE项目进行增强:业务积累,技术抽象和封装以及开发方法的支持。它以MDA为指导思想,以领域逻辑为根本,技术与业务同步进行,加上先进开发方法的支持,致力于提高JavaEE项目的可重用性、运行效率以及成功率。责任中心:指省行、市行、支行部室,和各个网点。明细核算中心:指各支行,市行机关,省行机关。基本核算中心:指各市行。二级汇总核算中心:指省行。系统用户:所有系统用户都属于各责任中心。网点直拨:指的是由省行业务管理人员直接给网点的责任中心直拨费用预算。预算下达:指的是由各级管理人员逐级下达费用预算,下达到明细核算中心。省行超级用户:负责系统初始化。系统管理员:负责本级的用户管理和本级用户权限管理。业务管理员:负责对本级需要审批的业务进行审核,提交审核结果。一般人员:在本系统中提交费用申请,查询打印审批结果。
第2章需求分析
2.1系统概述
目前农行费用报销、内部核算等财务管理业务是通过农行FMIS系统完成的。FMIS系统侧重集中核算,存在交易过程监控还不全面,预算费用管理等还不够细致,风险点涵盖还不全面等问题。下面以员工报销购买的设备为例,介绍下使用财务控制系统前费用报销的业务流程。员工登陆FMIS系统,选择日常费用报销申请,填写购买的设备名、金额、数量、发票张数、报销类型等,录入成功后,系统自动提交给部门主管,主管登陆FMIS系统对申请单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财务管理人员登陆FMIS系统进行财务处理,财务开支转到指定账户,报销成功。上述业务流程,在员工申请时,只填写发票张数,对于开具发票单位、开具时间、票据号码等不用输入,系统不会对票据号是否重复、票据开具日期是否晚于系统当前日期等风险点进行检查。在部门主管审批时,通常是查看申请内容是否客观存在,如事实存在,主管即同意申请。FMIS系统未对主管进行限额授权控制,对于申请金额是否超出主管权限范围,系统未做判断。无论金额大小,部门主管同意后,申请单都能流转到财务管理人员。FMIS系统也未对该部门进行预算额度判断。财务管理人员收到员工发票单据及流转到的申请单后,即可登陆FMIS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可见FMIS系统在预算管理、费用管理、授权管理等方面风险点覆盖不全面,还不够完善。
第3章 架构设计............. 34-39
3.1 系统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34
3.2 功能架构 ..........34-35
3.3 逻辑架构 ..........35-36
3.4 物理部署.......... 36-37
3.5 运行环境..........37-38
3.6 安全架构.......... 38-39
第4章 详细设计.......... 39-63
4.1 预算管理 ..........39-46
4.1.1 预算下达.......... 39-41
4.1.2 费用申请.......... 41-44
4.1.3 费用审批.......... 44
4.1.4 费用抹帐申请.......... 44-45
4.1.5 申请撤销 ..........45-46
4.2 应收应付款管理 ..........46-50
4.3 租赁管理..........50-53
4.4 规则引擎..........53-60
4.5 数据库设计.......... 60-63
第5章 实现与应用..........63-69
5.1 系统总体实现..........63-64
5.2 工作流配置.......... 64-67
5.3 数据存储方案.......... 67-69
结论
农行财务控制系统是FMIS系统的一个补充,为FMIS系统的财务操作提供精细管理和控制,是置于FMIS之前的一道风险控制的屏障,与FMIS系统共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核算、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农业银行的综合实力。财务控制系统己完成投产和测试,即将投产。业务部门测试人员反映测试结果符合业务部门需求,系统易学、易用,风险点配置、预警规则设置简单、方便。系统投产将实现财务开支合规、真实、完整,降低财务开支风险,进一步提高财务控制水平。
对于本系统和本文来说,将来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在如何更好的满足客户变化的需求方面,还应该可以通过加强团队成员与用户沟通方面来更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在系统的架构设计方面,有关提高系统性能方面的设计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针对上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办法,进一步完善优化农行财务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美)Graig Larlnan著,姚淑珍,李虎等译UML和模式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刘志成UML建模实例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毋国庆软件需求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温星软件架构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张洪斌web sphere Server平台的JZEE实例开发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陈云芳精通StrutSZ-基于MVC的JavaWeb应用开发实战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7刘伟、张利国Java Web开发与实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孙鑫Servlet/JsP深入详解—基于Tomcat的Web开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9石志国信息安全概论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0斯托林斯等著,贾春福等译计算机安全原理与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