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8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了解国内外护理专硕生培养的研究现状,分析胜任力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的内涵及特征,初步构成血液净化方向护理专硕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基本框架;通过对 6 名相关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临床实际情况,补充培养模式框架内容,筛选条目,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开展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条目内容进行修改、删除、合并、增加,直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确立培养模式具体内容。

1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1.1 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重点工作
国外护理研究生教育较之我国兴起更早,教育体系发展更为完善,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自 20 世纪中叶开始就将护理硕士学位教育与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培养相衔接,提倡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能力训练。不同培养方向的 APN 临床实践占整个学习时间的 22%-60%,实践方式较为灵活,而实践场所也从护理诊所、综合医院延伸到养老机构、保健部门等多个行业领域。

我国于 2010 年审议并批准设置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Specialist,MNS),至今全国已有 87 所高校开展 MNS 研究生教育。护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而 MNS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毋庸置疑,对 MNS 临床实践能力的要求明显高于护理学术学位研究生,但当前国内不少高校护理专硕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专硕培养科硕化、实践能力不突出等诸多问题,日益引起相关部门关注。教指委下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中更是对 MNS 的临床实践训练作出明确规定:3 年制 MNS 临床轮转实践训练时间为 18-24 个月,其中本专业领域科室轮转 9-12 个月;2 年制 MNS 或管理方向研究生临床轮转时间不少于 12个月。由此可见,规范的临床实践是护理专业学位的必然要求,构建出科学合理、适用于我国 MNS 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护理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
1.1.1.2 护教协同的护理人才培养趋势
国家下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医教协同,到 2020 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9]中指出,医学教育要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医学高等院校的优质资源,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工作,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深入合作,共同完成医学人才规范化、专科化培养。为响应国家政策,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院校联合成为我国各高等院校护理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伴随着 2016 年《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正式出台,各地医疗机构纷纷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工作,部分高等院校也开始探索护理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衔接的可行性及以专科护理为导向的护理专硕生培养模式。用护理岗位标准指导 MNS 培养,深化护教协同,使 MNS 经过培训后能够直接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促进院校教育与临床工作顺利衔接。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1.1 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
血液净化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之一,运用各种技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某种净化装置去除其中某些致病物质,以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
1.2.1.2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

专科护士(Specialty Nurse,

SN)是指能够熟练掌握某专科护理领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且经过专业化的专科护理理论与实践课程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认证的注册护士。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是指以血液净化患者为服务对象,为患者提供一系列治疗、监控、支持和帮助等专业性较强服务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专家型临床护士。
1.2.1.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

基于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和临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逐步提高,根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定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临床护理人才为目标的学位类型。区别于学术学位,MNS 更加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其临床思维。MNS 具有坚实的护理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和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能够独立解决临床上常见的各种护理问题。

1.2.1.4 培养模式(Training mode)

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

2 拟定专家函询问卷

2.1 成立课题小组
本研究作为我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顺利实现促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养的目的,本着科学性、目标性、积极性的原则,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由 1 位护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牵头(从事护理教育工作超过 10 年),4 名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工作:包括 1 位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专家(从事管理工作超过 10 年),1 位血液净化领域的临床护理专家(从事专科护理工作超 10 年),2 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课题小组成员的工作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主要负责查阅相关资料、编制函询问卷,开展访谈工作,遴选函询专家,讨论分析研究结果。

.............................

2.2 文献研究
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系统、Pubmed、Ovid-biosis、Springer,并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百度、搜狗等进行检索,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临床实践、专科护士、血液净化、 核心能力、胜任力”等为关键词查阅文献资料。同时,充分查找各高校 MNS 培养方案,整理结果并组织小组讨论,得到培养模式基本框架。
2.2.1 培养模式要素确定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目前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与要求/实践目标,培养方向,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实践保障,时间,内容,方法,师资,专科技术,课程设置,资质认证衔接,质量评估/考核评价等要素。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提出 MNS 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涵盖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招生对象,学习方式与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授予 7 个方面。按照《专业学位类型(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规定,对 MNS 学位的要求包括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及条件,培养方式与时间安排,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管理能力培养,教学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考核评价,学位申请与授予条件。
为促进 MNS 规范化培训发展,做好与专科护理教育的衔接工作,还需借鉴《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细则来制定本专科方向 MNS 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经过小组讨论,一致认为由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经针对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各大要素进行了科学合理的 MNS 培养方案研究,所以本次研究应以制定血液净化方向MNS 临床实践的培养模式为主要目的,进行专科化的研究,最终确定一级条目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与要求及考核评价。
2.2.2 培养目标
自从引进中国以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说对我国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现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专业的教育目标分类中。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学习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学习领域,即知识、素质、技能三方面,并将每个领域进行层层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序列。
..........................

3 血液净化方向护理专硕生临床实践模式构建.................. 17
3.1 德尔菲法实施过程......................17
3.2 数据统计方法............................ 18
3.3 专家可靠性分析............................. 20
3.4 第一轮德尔菲咨询结果及分析..........................22
4 讨论与结论.......................43

3 血液净化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构建

3.1 德尔菲法实施过程
德尔菲法(Delphi)又称专家评分法、专家咨询法,20 世纪 50 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与道格拉斯公司合作提出,从专家会议预测法发展而来,主要是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几轮专家函询,每轮收集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后再进行反馈,供专家参考,以便提出新的意见,最终专家意见趋于一致,达到预测目的。
3.1.1 形成函询问卷

在文献分析与专家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确定函询问卷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详见附录 1),包括两部分:(1)致专家信:简明扼要地介绍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附上研究者的联系方式;(2)问卷正文:即问卷的主体部分,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进行赋值,另设“修改意见”栏、“意见与建议”栏;(3)专家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专家基本信息及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
3.1.2 预调查
正式函询前,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选取本省 2 名护理管理者、1 名护理教育专家、2 名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共计 5 人开展预调查,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内容进行改进,最终删除 8 个三级条目,修改 3 个三级条目,整理预调查结果,形成正式问卷,开始第一轮专家函询工作。
........................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结果可靠性分析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