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及其经济增长效应之经验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38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近几年,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以农副产品为主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开始持续上升,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增大。进入 2007 年,以猪肉、食用油为代表的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使人们普遍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2007 年 4 月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逐月攀升,连续 6 个月超过国际公认的 3.0%的轻微通货膨胀底线。2007 年下半年以来,不论是以 CPI、PPI,还是以 GDP 平减指数衡量的我国通货膨胀水平,都持续上升。2008 年 2月 CPI 增幅达到 8.7%,2008 年 2-4 月份,我国 CPI 连续 3 个月涨幅超过 8%,7 月份 CPI 上涨 6.3%,2008 年上半年 CPI 总水平上涨 7.9%。进入 2008 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下降,出口受阻,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等价格震荡走低,国内通货压力暂时得到缓解,但经济景气下降。2009 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促进了经济复苏,但是偏高的货币供给与扩大的需求对 2010 年的通货膨胀形成了强大的压力。2010 年 7-10 月,我国 CPI 连续 4 个月涨幅超过通货膨胀警界线的 3%,9 月份 CPI 再创新高,上涨达 3.6%。进入 2011 年,通货膨胀已经起来越明显的被人们所感受到。2011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控制 CPI 在 4%左右”,但实际情况却是,2011 年 1-5 月分 CPI 同比上涨幅度达到 5.5%,创 34 个月新高,6月分 CPI 达到 6.4%创 3 年来新高,7 月份 CPI 再次刷新记录同比上涨达 6.5%。虽然 8、9 月份 CPI 涨幅有所回落,分别为 6.2%和 6.1%,但仍然是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无论是在专家学者中,还是寻常百姓中,通货膨胀无疑成为了 2011 年最热门的经济词汇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多次动用货币政策,不断收紧银根对通货膨胀水平进行调节,除货币政策的直接调节之外,政府部门还出台多项针对过热发展的产业的相关措施来间接调控通货膨胀水平。在各项政策的共同作用之下,2011 年下半年,我国的物价涨幅逐渐回落,通货膨胀得到遏制。但是,此间经济增长下滑明显,2012 年二季度起,随着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的下调,新一轮刺激政策启动。根据以往的经验,过高的通货膨胀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扰乱经济的秩序,将经济推到崩溃的边缘。面对着不断飙升的通货膨胀,从 2010 年至今,有关部门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来抑制其进一步升高。然而,治理通货膨胀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因此,为了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有必要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将从对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现状的研究中找出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并揭示出通货膨胀是以怎样的一种机制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的。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各国的中央银行开始越来越强调价格稳定的重要性,不管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还是货币总量,都把货币政策的目标定位于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银行的管理者和大多数的观察员都认为价格稳定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通货膨胀率过高会使市场主体形成过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而影响到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受到影响。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破坏市场秩序,使经济陷入瘫痪的境况。总之,稳定的低通货膨胀对于市场驱动的经济增长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增长以及协调二者关系以达到既定的目标,是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着眼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在此过程中,包括 2007 年开始的通货膨胀,我国已发生了 5 次通货膨胀。这样的通货膨胀是否是由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而它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还是两者之间只是短期的互相影响?中央银行在制定政策时是应该从长期出发并严格遵守由此制定的长期政策,还是从短期出发,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制定相机选择式的政策?我国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又要怎么样来处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们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考察,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通货膨胀类型,加之对通货膨的不同阶段所考察的侧重点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分歧,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分别冠之以“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促进论认为可以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多发货币,搞赤字预算,以筹集资金,多搞基本建设,从而扩张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由于投资乘数作用,在通货膨胀发生的同时实际产出也随之增加。促退论认为通货不仅不会促进经济增长,还会降低居民的储蓄意愿,鼓励即期消费,助长投机行为,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从而阻碍经济增长。中性论认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就业和产出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通货膨胀被利率的同比例上升所抵消;名义工资上升,但实际购买力并不增加;名义成本上升,但实际成本不变。而且在短期中,这种联系也不是很明确。然而,尽管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这三种理论都有各自相应的一些经验研究作为支撑,但是证据并不十分确凿。因此,进一步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经验研究,不管是从现实方面,还是从理论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因而,本文希望在我国的经济运行背景之下,通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研究,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机制,一方面为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提供经验研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 2 章 理论借鉴


2.1 通货膨胀理论
2.1.1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分类
通货膨胀作为现实经济中的一个极为熟知的现象,在对它的定义上却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实际上,迄今为止也不存在一种普遍接受的定义。在经济学文献中,较为广泛使用的定义是由 Laidler 和 Parkin(1975)提出的:“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或等价地,是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这个定义是从通货膨胀的特征出发,但没有涉及其原因与影响。布朗芬伦纳和霍尔兹曼(1963)将众多的通货膨胀的定义分为四种:(1)通货膨胀是一种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普遍的超额需求状况。(2)通货膨胀是总的或人均的货币存量或货币收入的增加。(3)通货膨胀是带有附加条件的物价水准上涨,它的预期是不完全的,它会通过成本提高而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它不会使就业和实际产量增加,它比某种“安全”速率变动得更快一些,它由“货币”方面的问题引起,它是扣除了间接税和补贴的价格度量,而且它是不可逆转的。(4)通货膨胀是由外汇汇率或黄金价格度量的或是由黄金超额需求或官方汇率计算的外汇额需求表示的货币对外价值的下跌。这四种定义中,第一个是从商品的供需状况入手;第二个则是从货币的角度来定义通货膨胀,弗里德曼(1970)则进一步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而且它只能由货币数量比产出的更快增长而导致。”;第三个则是对通货膨胀所具有的特征作了更全面的描述;第四个则强调一般价格水平的外部表现,在其中把通货膨胀用汇率的变动来度量适合一定条件下的开放型经济。樊西峰(2003)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货膨胀是物价发生变化时,社会各阶层,各种社会角色的利益分配发生变化、生活标准、消费水平、社会关系因之而发生变化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该定义侧重在说明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但没有指出物价变化和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原因等。朱子云(2003)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


第 3 章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 ........ 30
3.1 我国的通货膨胀决定模型 ....... 30
3.2 我国通货膨胀性质的研究........ 32
3.3 当前通货膨胀成因的计量分析.... 35
3.3.1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 35
3.3.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35
3.3.3 静态回归分析 ........ 36
3.3.4 向量自回归模型...... 37
3.3.5 CPI 的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曲线 .... 38
3.4 实证结论与讨论 ......... 40
第 4 章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 ........ 42
4.1 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设定 ..... 42
4.2 我国 1979-2010 年通货膨胀...... 45
4.2.1经济增长关系的环形运行轨迹 .... 45
4.2.2经济增长关系模型的计量检验 .... 47
4.3 我国本次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53
4.4 各通货膨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5
4.5 通货膨胀及其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关系... 57
4.6 实证结论与讨论 ......... 59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本文对我国通货膨胀及其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首先,在开放的传导框架下研究了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各种通货膨胀因素对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影响;第二,在环形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奥肯定律,对我国 1979 年至 2010 年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环形运行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长期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呈现的环形运行方式;第三,本文研究了我国本次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一步的分析了各种通货膨胀因素以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长期与短期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所呈现的关系,简要地分析了我国下一阶段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上述的经验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
(1)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中预期因素作用最大,其次是需求因素,成本因素的作用最小。
(2)汇率对通货膨胀有正向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所持续的时间不长。
(3)长期来看,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环形运行的特征,其环形运行方向分为顺时针与逆时针,进入 90 年代后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运行方向均为逆时针。
(4)长期中,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普遍存在跨阶段运行的情况,如 90 年代的运行跨越了两阶段。
(5)我国本次通胀期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同时上升,即对应于环形模型的向右上倾斜段。
(6)我国本次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中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成本因素,总需求的大幅增加使得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共同上升的现象。
(7)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只有单向的 Granger 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增大时通货膨胀也会随之增大。


参考文献
[1] Mudell,R. Growth, Stability and Inflationary http://sblunwen.com/jjfzlw/ Fin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3:97-109.
[2] Tobin,J. Money and Economic Growth[J]Econometrica, 33:671-684
[3] Sidrauski,M. Rational Choice and Patterns of Growth in a Monetary Economy[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393-410.
[4] De Gregorio,J. Policy Accommodation and Gradual Stabilization[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7:727-741.
[5] Manuelli,R. 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Financial Control in the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6] Stockman,A.C. Anticipated Inflation and the Capital Stock in a Cash-In-Advance Economy[J]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 8:387-393.
[7] Baumol,W. Entrepreneurship: Productive, Unproductive and Destructiv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893-921.
[8] Murphy,K., A.Shleifer and R.Vishny. The Allocation of Talents: Implications for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 104:503-530.
[9] Leijonhufvud,A. Cos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flation, [M]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of Macroeconomics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0] Ernst A.Boehm, Vance L.Martin.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jor Causes of Australia’s Recent Inflation andSome Policy Implications[J]Economic Record,2007(2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