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产业资本存量预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39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一、导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长期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虽然早在宋朝中国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以及明清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以及工业实力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探索工业强国之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形成了中国最原始的资本积累。但持续的战乱和外敌入侵使中国在近百年时间内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我国工业行业的发展。1978年改革幵放之前,我国整个工业的规模依然很小,发展水平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规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工业行业的规模和质量有了飞速的提升。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面临着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以及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等痼疾。为了评估中国工业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工业行业的数据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而在这其中,工业行业资本存量的核算又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众所周知资本存量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重要的实证分析都避不开资本存量这一重要数据。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资本存量的核算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纵观目前关于我国资木存量核算的历史文献,其中大都是对资本存量总量和省级层面资木存量进行的核算,而针对工业行业的核算数据却寥寥无几。而这仅有的研究成果中所采用的方法严格意义上均不是永续盘存法(PIM),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客观的原因如数据缺乏等。不仅如此,工业统计口径和行业分类的不断变化也给我国工业行业资本存量的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针对工业行业的定量分析研究迫在眉睫,而首当其冲的任务之一便是工业行业资本存量的核算。因此,本文现在将资本存量这一问题重新拾起,运用永续盘存法(HM)对我国工业38个行业的资本存量进行核算,以期对后续研究的幵展和深入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基础。本文结构安排如下:文章的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工业行业资本存量核算的价值;第三部分将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回顾;第四部分介绍目前关于资本存最核算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对工业行业的调整,以形成连续可比的行业数据。在文章的第六部分,对本文核算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选择和数据的处理做详细的说明,将数据口径调整为全社会口径,初步对我国工业各行业的资本存呈进行核算,并将本文核算的结來与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第七部分是运用本文的核算数据对我国工业进行分析。第八部分是本文的结论。最后一个部分指出本文核算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修正的方向以及通过&己的思考对资本存量核算工作的一些建议,以期对后续史加深入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二、工业行业资本存量核算的意义


1、现实意义
在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举足轻重。作为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工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世人所瞩目。很多经济学家曾试图探究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这一人口大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指出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无疑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经济大围(如图2-1)。中国工业的发展堪称“奇迹”,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奇迹”的带领下高速发展。但是根据H.钱纳里(1986)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也同样指出我国并不能称得上工业强国。中国总体上还是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国家(陈佳贵等,2006),实体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需要由工业部门来支撑(庞瑞芝等,2011)。为加快我国工业化的步伐,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 —2015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个针对整个工业的中长期规划。工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工业仍将是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引擎(罗文和徐光瑞,2013)。


2、学术价值
分行业的研究,必然涉及分行业的数据问题。数据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数据中包含的大量信息将对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经济学中大毋的规捧和因果关系均是从对数据进行分析中发现的。数据的质量和连贯性将直接关系到学术研究的结果,也会间接影响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而目前《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多为汇总数据,且一些重要的指标也缺乏连续性,现有的研究在涉及指标的选取及统计口径等很多细节的处理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构造具有可信价值的数据序列对后续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资本存量数据在工业行业研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屮國或者外国的分析师,不管是评价中国工业改革的进展和发展模式,还是预测和判断其未来的发展,均需要行业的资本存量数据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如测算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资本回报率(ROIC)和产能利用率(CU)。特别是在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正确量化产能等问题,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将启到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说部长李毅中建议,目前对于工业行业的研究,特别是涉及工业各个细分行的研究大都直接采用固定资产净值作为资木存量的代变量,如杨均和邵汉华(2009)、董敏杰等(2012),而这无疑使结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工业数据口径经历了几次调整,现有的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口径前后不一,数据连贯性和可比性都成为研究中而临的重要闷题,这也给行业的实证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工业行业资本存母核算的现有文献,不同学者虽然都是运用PIM法的结论进行核算,似在细节的处理上各不相同,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做法并不能称为PIM法。因此,现在本文将此问题重新拾起,研究工业行业资本存量的核算问题将有效弥补数据的缺失,对学术界提供用力数据支持,对工业行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对后续的研究特别是行业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开展工业行业的各项研究积极影响。


三、文献综述............5
1、资本存量的核算方法........5
2、国内外资本存量研究发展现状........5
3、PIM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7
四、概念界定与PIM法公式推导........9
1、资本存量的含义........9
2、PIM法理论原理与公式推导........9
五、行业的拆分与调整........12


结论


第一:纵观目前对资本存量的研究中,总量和省级层面的研究较为成熟。工业行业层面资本存量的核算工作因开展时间较晚,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工业行业的缺乏相关数据;另一方面,工业行业经历了数次行业调整,统计口径发在不断在变化,这些因素均为资本存量的核算工作设置了障碍。
第二:目前关于工业行业资本存量的核算成果中,虽然大都采用了 法,但仅仅是直接采用了 PIM法的结论。对于WM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对折旧率与重置率的概念不加区分。折旧率是资本品因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老化而产生的效率下降,是价值层面的;而重置率则是为了恢复资本品因折旧而产生的效率下降需要重新置办新的资本品的数量补偿,是数量层面的概念。两者作为不同层面的概念,因其在资本品几何模式递减条件下数值相同而易被混淆。正因如此,很多学者在实际核算工作中的做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IM法。当然,其中工业行业数据的限制的因素,是导致PIM法在工业行业层面运用有所限制的原因。
第三:对于资本的概念,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只有投入实际生产活动的资本品才归入资本存量概念,即生产性资本;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不管是否参与实际生产,只要能直接或者间接形成生产力都应归入资本范畴;还有学者将资本存量分为资本存量总额、资木存量净额等概念。因此,在核算资本存量前,应根据自己核算的范围对资本存量进行界定。只有通过严格的界定才能在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取舍,而不是通过选择指标来推测文章核算的资本范畴。
第四:本文在核算工业行业资本存贵时,没有采用普遍运用的固定资产原值作差作为新增固定资本,而是在黄勇峰等(2002)和李宾(2011)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按构成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与其他费用三类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作为各行业新增固定资本,并严格按照PIM法的要求采用不同投资品对应的固定折旧率进行这就处理。本文推动了黄勇峰等(2002)方法的发展,所核算的结果在实证分析中的表现也十分令人满意。
第五:从木文核算的结果看,2000年之后工业各行业的资本存量幵始大幅提升,这是近10年来高投资的直接结果。同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重资木投入轻技术进步,TFP的年平均增长率较要素投入的增长率偏低,产出的提升较多依靠了投资的拉动。现阶段,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是我国工业改革发展的新出路。本文核算的结果将有助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Cho,Y.J.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http://sblunwen.com/gyjjxlw/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6(18)
[2]Levin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3]Kumar,P.C.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 A comment[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Banking,1994(26)
[4]Mehra,Y.P. Velocity and variability of money growth: Evidence fromgranger-causality test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89(21)
[5]Loungani,P.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flation, and growth in transitioneconomic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7(29)
[6]Pagano,M.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Review,1993(37)
[7]King,R.& Levine,R.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32)
[8]Stiglitz,J.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Supplement to the World Bankeconomic[J].Review and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94(2)
[9]Douglass,C.North. Financial system architectur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2(10)
[10]Hayek, F.A. Inp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4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