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概述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是唯物史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作为当代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如何理解和界定经济基础,直接地影响到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采取什么样的方略来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就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0"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稳定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构建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党的执政能力研究多从政治和社会方面展开,对于执政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研究有所忽视"诚然,自十五大提出十六大深化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问题也进一步明朗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济制度,也面临着诸多现实的问题,这也留给我们去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的空间"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内涵,所以本文首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概念做如下阐述"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内涵
(一)经典作家关于执政经济基础的理论观点
/经济基础的概念不是凭空得来,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的探索,在借鉴前人优秀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花了五十多年的时间,创立了经济基础理论体系"十九世纪上半叶,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的社会活动中,就以极大地热情关注社会生活的变革,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武器的,在批判继承以往思想家们的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考察!批判现实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研究现实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关系开始研究经济基础的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对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影响
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中共经济基础的变更(1978一199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六十多年的风雨兼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研究执政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就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上来"据统计"至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已经达当时历史的最高水平"随后,党适时地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旨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造0"到1956年底,党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总体来说,我国集中了当时所有的物力!财力!人力,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将工作重心彻底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外实行开放,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一时期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最快,综合国力升幅度最大,人民得到最多改善的时期,不仅挽回了/文化大革命0的巨大历史灾难给执政党带来的合法性危机,而且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提高了执政党的合法性,巩固了执政基础"
第三章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的现实路径...........................28
一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整合能力,把握和发展好公有制经济....28
(一)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8
(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经济发展微观主体充满活力........29
二!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他们引入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30
三!既要优化资源配置,又要发挥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的指导作用.........
四!强化经济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开发经济资源............................33
结语...................................................................................................3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政党执政必须着力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消减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才牢固"正如邓小平所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 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国家能力才会增强,国家才有能力解决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问题,才有能力去发展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才有能力去实现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