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本文作为一篇硕士毕业论文,主要从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入手,着重讨论供
给因素与需求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首先说明本文选题
的依据及意义、论文结构与组织框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
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的研究是经济学界的一个永恒
话题。经济增长研究的重点便是考察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而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的考察一般是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实现的。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过
程中由于理解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增长理论,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增长影响因
素时,综合考虑各种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总体上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大
方面:生产供给方面和有效需求方面。本文将分别从上述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经济增长
因素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生产供给方面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
固定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以及知识技术这四类供给因素。从需求角度来说,经济
增长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这三类需求因素,而这三类需求因素
便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上述各四大供给因素及三大
需求因素能够独立量化其相关数据也能够比较容易的获取,因此分析上述各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应用效果,
并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2
1.2.1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哲学分析法即纯文字叙述的理
论分析,一类是以数学作为辅助工具的分析方法。传统意义上讲,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基本方法是哲学分析法。但随着经济实践的不断延续与发展,各种经济关系更加趋于
复杂化,我们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亦要与时俱进,以数学做为主要工具的实
证法和相关分析方法应成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方法论。本文将经济学理论指导与
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理论指导为基础、实证分析为重点。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计量
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和比较动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对马克
思经济增长理论和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两种理
论的契合点,并以此作为实证部分经济增长因素变量选取的依据。计量经济分析法在
现代经济学研究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依据此方法,将1978年一2008年中国物质
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R&D投资四大供给因素与GDP的数据以及投资、消费、
进出口三大需求因素与GDP的数据分别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
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的自向量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并根
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与之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动态分析方法是把经济增长看作是一
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对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关系展开分析,也就是分析经济增长随时
间变化的过程,本文采用此方法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R&D投资四
大供给因素与GDP序列以及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因素与GDP序列各自的平
稳性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变化。比较动态分析方法,是对多个经济过程的比
较分析,重点是集中在变量之间的时滞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本文采用这
种方法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R&D投资四大供给因素以及投资、消
费、进出口三大需求因素分别和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长期协整关系。另
外,本文亦采用了规范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2.2框架结构
本文的框架结构安排如下:
1.导论,主要说明本文选题依据、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及创新点;
2.相关理论阐述,主要回顾前人的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增长因素的阐述,重点
是回顾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以及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
究;
3.讨论数据,对本论文所用的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数据来源进行说明,并对所讨
论的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建立自向量回归模型,运用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时间
序列实证分析即时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误差修正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
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并陈述实证分析的结果;
4.针对上述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性
建议;
参考文献
[1]P.M.Romer.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ournalofPolitical
Economy.1986
[2]R.E.Lucas.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
Economics.1988
[3]P.M.Romer.EndogenousTechnologicalChang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
[5]GSM.Grossman,E.Helpman.InnovationandGrowthintheGlobalEconomy.
Cambridge.MITPress,1991
[6]YanWANGSYudongYAO.SourcesofChina'seconomicgrowth1952-1999:
incorporatinghumancapitalaccumulation.2003(14).
[7]P.Aghion,PHowitt.AModelofGrowththroughCreativeDestruction.
Econometrica.1992
[8]R.Harrod.AnEssayinDynamicTheory.Econ.J,1939
[9]R.Solow.AContributiontotheTheoryofEconomicGrowth.Quar.J.Econ.1956
[10]AghionPh,P.Howitt.EndogenousGrowthTheory.MITPress,1983
[11]QiaoYu.ChinaEconomicReview[J].1998
[12]Blomstromandafolff,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andProductivityConvergencein
Mexico'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13]Romer,PaulM.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
Economy.1986(5)
[14]Walker,JohnF.andHaroldGVarter(1999):"Demand:TheNeglectedparticiPantintinthe
LongRunU.S.ProduetivityRecord.TheAmericanEconomist.Vo1.43.No.2.PP.73-80
[15]Romer,PaulM.EndogenousTechnologicalChange[J].JournalofPolitical
Economy.1990(10)
[16]Grossmen,CzHelpmen.QualityLaddersinTheTheoryofGrowth[J].Reviewof
EconomicsStudies.1991(O1)
[17]Romer,David.AdvancedMacroeconomics[M].Boston:McGrawHi11.2000.
摘要4-5
Abstract5
目录6-8
1导论8-11
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8
1.2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8-9
1.2.1研究方法8-9
1.2.2框架结构9
1.3本文的创新之处9-11
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研究综述11-23
2.1经济增长的概念11
2.2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阐述11-17
2.2.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2-14
2.2.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4-16
2.2.3上述两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方面的融合与拓展16-17
2.3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17-20
2.3.1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概述17-18
2.3.2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的文献综述18-20
2.4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3
2.4.1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2
2.4.2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文献综述22-23
3模型方法介绍及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23-29
3.1实证研究方法及使用软件介绍23-26
3.1.1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23
3.1.2Johansen协整检验23-24
3.1.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24-25
3.1.4脉冲响应函数25-26
3.1.5所用分析软件26
3.2供给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6-28
3.2.1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26-27
3.2.2物质资本的测算27
3.2.3劳动力的测算27
3.2.4人力资本的测算27
3.2.5R&D资本的测算27-28
3.3需求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8-29
3.3.1最终消费的测算28
3.3.2出口的测算28
3.3.3进口的测算28-29
4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9-44
4.1模型构建29-30
4.2我国经济增长供给因素实证分析30-38
4.2.1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0-33
4.2.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33
4.2.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估计33-34
4.2.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34-36
4.2.5实证结果分析36-38
4.3我国经济增长需求因素实证分析38-44
4.3.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8-40
4.3.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40-41
4.3.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41
4.3.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41-43
4.3.5实证结果分析43-44
5经济增长因素的政策性建议44-50
5.1供给因素方面的政策建议44-47
5.1.1促进人力资本提高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4-46
5.1.2促进R&D领域投资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6-47
5.2需求因素方面的政策性建议47-50
5.2.1提高消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7-48
5.2.2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8-50
参考文献50-53
附录A基础变量数据测算表53-61
A.1GDP数据表:1978年-2008年中国GDP数值53-54
A.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数值54-55
A.3中国劳动力数据表:1978-2008中国劳动力数据55-56
A.4政府财政教育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政府财政教育投资额数值56-57
A.5全国R&D经费投入数据表:1978-2008年中国R&D经费投入数据57-58
A.6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据表:1978-2008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值58-59
A.7货物出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出口额数值59-60
A.8货物进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进口数值60-61
附录B61-65
B.1基于VAR模型的供给变量滞后1-5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1-62
B.2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供给向量弹性参数估计结果表62-63
B.3基于VAR模型的需求变量滞后1-4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3-64
B.4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需求向量弹性系数估计结果表64-65
致谢65-66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摘要4-5
Abstract5
目录6-8
1导论8-11
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8
1.2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8-9
1.2.1研究方法8-9
1.2.2框架结构9
1.3本文的创新之处9-11
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研究综述11-23
2.1经济增长的概念11
2.2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阐述11-17
2.2.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2-14
2.2.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4-16
2.2.3上述两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方面的融合与拓展16-17
2.3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17-20
2.3.1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概述17-18
2.3.2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的文献综述18-20
2.4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3
2.4.1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2
2.4.2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文献综述22-23
3模型方法介绍及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23-29
3.1实证研究方法及使用软件介绍23-26
3.1.1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23
3.1.2Johansen协整检验23-24
3.1.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24-25
3.1.4脉冲响应函数25-26
3.1.5所用分析软件26
3.2供给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6-28
3.2.1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26-27
3.2.2物质资本的测算27
3.2.3劳动力的测算27
3.2.4人力资本的测算27
3.2.5R&D资本的测算27-28
3.3需求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8-29
3.3.1最终消费的测算28
3.3.2出口的测算28
3.3.3进口的测算28-29
4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9-44
4.1模型构建29-30
4.2我国经济增长供给因素实证分析30-38
4.2.1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0-33
4.2.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33
4.2.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估计33-34
4.2.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34-36
4.2.5实证结果分析36-38
4.3我国经济增长需求因素实证分析38-44
4.3.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8-40
4.3.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40-41
4.3.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41
4.3.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41-43
4.3.5实证结果分析43-44
5经济增长因素的政策性建议44-50
5.1供给因素方面的政策建议44-47
5.1.1促进人力资本提高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4-46
5.1.2促进R&D领域投资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6-47
5.2需求因素方面的政策性建议47-50
5.2.1提高消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7-48
5.2.2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8-50
参考文献50-53
附录A基础变量数据测算表53-61
A.1GDP数据表:1978年-2008年中国GDP数值53-54
A.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数值54-55
A.3中国劳动力数据表:1978-2008中国劳动力数据55-56
A.4政府财政教育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政府财政教育投资额数值56-57
A.5全国R&D经费投入数据表:1978-2008年中国R&D经费投入数据57-58
A.6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据表:1978-2008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值58-59
A.7货物出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出口额数值59-60
A.8货物进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进口数值60-61
附录B61-65
B.1基于VAR模型的供给变量滞后1-5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1-62
B.2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供给向量弹性参数估计结果表62-63
B.3基于VAR模型的需求变量滞后1-4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3-64
B.4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需求向量弹性系数估计结果表64-65
致谢65-66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摘要4-5
Abstract5
目录6-8
1导论8-11
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8
1.2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8-9
1.2.1研究方法8-9
1.2.2框架结构9
1.3本文的创新之处9-11
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研究综述11-23
2.1经济增长的概念11
2.2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阐述11-17
2.2.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2-14
2.2.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4-16
2.2.3上述两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方面的融合与拓展16-17
2.3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17-20
2.3.1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概述17-18
2.3.2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的文献综述18-20
2.4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3
2.4.1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2
2.4.2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文献综述22-23
3模型方法介绍及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23-29
3.1实证研究方法及使用软件介绍23-26
3.1.1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23
3.1.2Johansen协整检验23-24
3.1.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24-25
3.1.4脉冲响应函数25-26
3.1.5所用分析软件26
3.2供给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6-28
3.2.1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26-27
3.2.2物质资本的测算27
3.2.3劳动力的测算27
3.2.4人力资本的测算27
3.2.5R&D资本的测算27-28
3.3需求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8-29
3.3.1最终消费的测算28
3.3.2出口的测算28
3.3.3进口的测算28-29
4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9-44
4.1模型构建29-30
4.2我国经济增长供给因素实证分析30-38
4.2.1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0-33
4.2.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33
4.2.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估计33-34
4.2.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34-36
4.2.5实证结果分析36-38
4.3我国经济增长需求因素实证分析38-44
4.3.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8-40
4.3.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40-41
4.3.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41
4.3.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41-43
4.3.5实证结果分析43-44
5经济增长因素的政策性建议44-50
5.1供给因素方面的政策建议44-47
5.1.1促进人力资本提高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4-46
5.1.2促进R&D领域投资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6-47
5.2需求因素方面的政策性建议47-50
5.2.1提高消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7-48
5.2.2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8-50
参考文献50-53
附录A基础变量数据测算表53-61
A.1GDP数据表:1978年-2008年中国GDP数值53-54
A.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数值54-55
A.3中国劳动力数据表:1978-2008中国劳动力数据55-56
A.4政府财政教育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政府财政教育投资额数值56-57
A.5全国R&D经费投入数据表:1978-2008年中国R&D经费投入数据57-58
A.6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据表:1978-2008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值58-59
A.7货物出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出口额数值59-60
A.8货物进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进口数值60-61
附录B61-65
B.1基于VAR模型的供给变量滞后1-5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1-62
B.2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供给向量弹性参数估计结果表62-63
B.3基于VAR模型的需求变量滞后1-4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3-64
B.4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需求向量弹性系数估计结果表64-65
致谢65-66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摘要4-5
Abstract5
目录6-8
1导论8-11
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8
1.2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8-9
1.2.1研究方法8-9
1.2.2框架结构9
1.3本文的创新之处9-11
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研究综述11-23
2.1经济增长的概念11
2.2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阐述11-17
2.2.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2-14
2.2.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4-16
2.2.3上述两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方面的融合与拓展16-17
2.3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17-20
2.3.1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概述17-18
2.3.2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的文献综述18-20
2.4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3
2.4.1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2
2.4.2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文献综述22-23
3模型方法介绍及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23-29
3.1实证研究方法及使用软件介绍23-26
3.1.1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23
3.1.2Johansen协整检验23-24
3.1.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24-25
3.1.4脉冲响应函数25-26
3.1.5所用分析软件26
3.2供给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6-28
3.2.1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26-27
3.2.2物质资本的测算27
3.2.3劳动力的测算27
3.2.4人力资本的测算27
3.2.5R&D资本的测算27-28
3.3需求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8-29
3.3.1最终消费的测算28
3.3.2出口的测算28
3.3.3进口的测算28-29
4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9-44
4.1模型构建29-30
4.2我国经济增长供给因素实证分析30-38
4.2.1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0-33
4.2.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33
4.2.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估计33-34
4.2.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34-36
4.2.5实证结果分析36-38
4.3我国经济增长需求因素实证分析38-44
4.3.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8-40
4.3.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40-41
4.3.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41
4.3.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41-43
4.3.5实证结果分析43-44
5经济增长因素的政策性建议44-50
5.1供给因素方面的政策建议44-47
5.1.1促进人力资本提高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4-46
5.1.2促进R&D领域投资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6-47
5.2需求因素方面的政策性建议47-50
5.2.1提高消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7-48
5.2.2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8-50
参考文献50-53
附录A基础变量数据测算表53-61
A.1GDP数据表:1978年-2008年中国GDP数值53-54
A.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数值54-55
A.3中国劳动力数据表:1978-2008中国劳动力数据55-56
A.4政府财政教育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政府财政教育投资额数值56-57
A.5全国R&D经费投入数据表:1978-2008年中国R&D经费投入数据57-58
A.6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据表:1978-2008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值58-59
A.7货物出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出口额数值59-60
A.8货物进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进口数值60-61
附录B61-65
B.1基于VAR模型的供给变量滞后1-5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1-62
B.2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供给向量弹性参数估计结果表62-63
B.3基于VAR模型的需求变量滞后1-4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3-64
B.4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需求向量弹性系数估计结果表64-65
致谢65-66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摘要4-5
Abstract5
目录6-8
1导论8-11
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8
1.2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8-9
1.2.1研究方法8-9
1.2.2框架结构9
1.3本文的创新之处9-11
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研究综述11-23
2.1经济增长的概念11
2.2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阐述11-17
2.2.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2-14
2.2.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4-16
2.2.3上述两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方面的融合与拓展16-17
2.3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17-20
2.3.1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概述17-18
2.3.2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的文献综述18-20
2.4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3
2.4.1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2
2.4.2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文献综述22-23
3模型方法介绍及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23-29
3.1实证研究方法及使用软件介绍23-26
3.1.1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23
3.1.2Johansen协整检验23-24
3.1.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24-25
3.1.4脉冲响应函数25-26
3.1.5所用分析软件26
3.2供给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6-28
3.2.1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26-27
3.2.2物质资本的测算27
3.2.3劳动力的测算27
3.2.4人力资本的测算27
3.2.5R&D资本的测算27-28
3.3需求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8-29
3.3.1最终消费的测算28
3.3.2出口的测算28
3.3.3进口的测算28-29
4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9-44
4.1模型构建29-30
4.2我国经济增长供给因素实证分析30-38
4.2.1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0-33
4.2.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33
4.2.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估计33-34
4.2.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34-36
4.2.5实证结果分析36-38
4.3我国经济增长需求因素实证分析38-44
4.3.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8-40
4.3.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40-41
4.3.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41
4.3.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41-43
4.3.5实证结果分析43-44
5经济增长因素的政策性建议44-50
5.1供给因素方面的政策建议44-47
5.1.1促进人力资本提高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4-46
5.1.2促进R&D领域投资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6-47
5.2需求因素方面的政策性建议47-50
5.2.1提高消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7-48
5.2.2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8-50
参考文献50-53
附录A基础变量数据测算表53-61
A.1GDP数据表:1978年-2008年中国GDP数值53-54
A.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数值54-55
A.3中国劳动力数据表:1978-2008中国劳动力数据55-56
A.4政府财政教育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政府财政教育投资额数值56-57
A.5全国R&D经费投入数据表:1978-2008年中国R&D经费投入数据57-58
A.6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据表:1978-2008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值58-59
A.7货物出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出口额数值59-60
A.8货物进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进口数值60-61
附录B61-65
B.1基于VAR模型的供给变量滞后1-5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1-62
B.2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供给向量弹性参数估计结果表62-63
B.3基于VAR模型的需求变量滞后1-4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3-64
B.4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需求向量弹性系数估计结果表64-65
致谢65-66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摘要4-5
Abstract5
目录6-8
1导论8-11
1.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8
1.2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8-9
1.2.1研究方法8-9
1.2.2框架结构9
1.3本文的创新之处9-11
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研究综述11-23
2.1经济增长的概念11
2.2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阐述11-17
2.2.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2-14
2.2.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论述14-16
2.2.3上述两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方面的融合与拓展16-17
2.3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17-20
2.3.1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概述17-18
2.3.2生产供给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的文献综述18-20
2.4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3
2.4.1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20-22
2.4.2需求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文献综述22-23
3模型方法介绍及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23-29
3.1实证研究方法及使用软件介绍23-26
3.1.1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23
3.1.2Johansen协整检验23-24
3.1.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24-25
3.1.4脉冲响应函数25-26
3.1.5所用分析软件26
3.2供给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6-28
3.2.1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26-27
3.2.2物质资本的测算27
3.2.3劳动力的测算27
3.2.4人力资本的测算27
3.2.5R&D资本的测算27-28
3.3需求因素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数据的来源预处理28-29
3.3.1最终消费的测算28
3.3.2出口的测算28
3.3.3进口的测算28-29
4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9-44
4.1模型构建29-30
4.2我国经济增长供给因素实证分析30-38
4.2.1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0-33
4.2.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33
4.2.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估计33-34
4.2.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34-36
4.2.5实证结果分析36-38
4.3我国经济增长需求因素实证分析38-44
4.3.1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38-40
4.3.2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40-41
4.3.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41
4.3.4VAR模型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41-43
4.3.5实证结果分析43-44
5经济增长因素的政策性建议44-50
5.1供给因素方面的政策建议44-47
5.1.1促进人力资本提高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4-46
5.1.2促进R&D领域投资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46-47
5.2需求因素方面的政策性建议47-50
5.2.1提高消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7-48
5.2.2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48-50
参考文献50-53
附录A基础变量数据测算表53-61
A.1GDP数据表:1978年-2008年中国GDP数值53-54
A.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数值54-55
A.3中国劳动力数据表:1978-2008中国劳动力数据55-56
A.4政府财政教育投资数据表:1978-2008中国政府财政教育投资额数值56-57
A.5全国R&D经费投入数据表:1978-2008年中国R&D经费投入数据57-58
A.6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据表:1978-2008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数值58-59
A.7货物出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出口额数值59-60
A.8货物进口额数据表:1978-2008货物进口数值60-61
附录B61-65
B.1基于VAR模型的供给变量滞后1-5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1-62
B.2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供给向量弹性参数估计结果表62-63
B.3基于VAR模型的需求变量滞后1-4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63-64
B.4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需求向量弹性系数估计结果表64-65
致谢65-66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