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发展的概念及其在内陆港和保税港区的运用方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01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国际航运市场发展与竞争的实践表明,保税港区的设立,可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国际中转功能,为港口争取更多的海向腹地资源;而对陆向腹地资源的争夺则需要依靠与内陆港的共同合作与优势互补来增加沿海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并逐步向国际性大港发展。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以下简称“两港”明确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合理分工,有效互动,符合当前港航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两者怎样建立和维护一个很好的互动发展关系值得探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公司将对外的长期协作关系(如供应链、集群等作为公司变革的战略性选择。但是,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显示,合作风险和诸多不稳定情况的存在使得一半以上的合作是失败的。在进行SWOT分析后,“两港”实施互动的第一步就是确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互动发展模式的确定、组织结构的选择及相关协议的签订。通过适当的互动模式对“两港”信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服务质量及效率,同时维持互动关系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是保证保税港区的港口、区位、产业、科技人才优势及内陆港资源、空间、环境优势充分发挥,“两港”互利共赢的前提。为此,选择“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选择研究”作为论文题目,通过开展相关研究,明确“两港”互动发展模式,进而促成共同发展格局,对促进我国港口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向第四代港口发展和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定,从而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对保税港区和内陆港的研究
(1)保税港区
保税港区((Bonded Port)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同时拓展相关功能。
保税港区的概念仅适用于我国,其功能类似于国际上的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但开放程度稍弱,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至今,我国己有14个保税港区。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税港区的功能业务、管理体制、功能定位的探讨上。例如,崔婕对保税港区适合发展的业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张海波、蓝冰、赵娜和孙光沂等从宏观层面上阐述了保税港区设立的背景及意义;卞彬曰将保税港区的功能与国际上的自由港功能进行了比较,并就我国保税港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2)内陆港
内陆港(Inland Port)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河港口,即最原始的内陆港,不办理深水船舶交通;另一种是具有某些海港功能的内陆“干港”、“无水港”。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种类型的内陆港。
对于内陆港的定义,国内外尚无明确统一的说法,根据其发展历史,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和专家主要有:欧盟委员会(1991年)、美国集装箱协会(1992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运输研究中心、查尔摩斯工学院学者Leveque " P, Violets Roso,欧洲多式联运联盟、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中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在国外的研究中,Johan Woxenius等[g]、 Notteboom和Rodrigue等从内陆港功能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定义和分类;Violets Roso通过案例对比分析及面对面访谈得出影响内陆港建设的四大因素(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环境及规章制度);AndriusJar Emskis和Aidas Vasilis Vasiliauskas[} 1]对内陆港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运输企业积极寻求合作伙伴的八大动机及五种合作形式;Hua Yan著以美国德克萨斯州为例,研究了内陆港选址问题;Notteboom和Rodrigue ['3]认为内陆港会对沿海港口与内陆之间的货物运输模式产生影响;Athanasios Balks和John Golias J[la]探讨了内陆港的建立可能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我国最早提出内陆港概念的是席平,其认为内陆港是在铁路和公路的交汇处,供火车、汽车停靠,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其后经过儿年的研究,于2005年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国际陆港的概念;叶龙、王红卫等也对内陆港的概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3
1.2.1 对保税港区和内陆港............ 9-11
1.2.2 对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11-12
1.2.3 对互动发展模式............ 12-13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13-15

第2章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概述

2.1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的内涵
互动发展是指以互补性为前提,双方在合作内容、方式和机制方面实施更为紧密的协同和联动,互动主体在共同的需求和利益中达到经济上的互相促进和向前发展[59]。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不仅需要主体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理念,还需要具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其领域内模式的内涵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模式是一种规则”和“模式是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比如Dirk Riehle和Heinz Zullighoverl认为模式是对特定场景中重复出现的具体问题的抽象化表示。实质上,“特定环境”“重复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模式的三要素。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
发展以沿海口岸为牵动、内陆口岸为基础的跨区域口岸合作,既有利于沿海口岸拓展又有利于内陆口岸发展,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对于沿海港口来说,借助内陆港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还可以解决其快速发展与货源不足的矛盾,进而在实现港口与内陆物流管理无缝对接的同时获得投资效益;对于内陆港来说,与沿海港口互动,最直接的效益就是自身更好的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城市的综合功能,在发展本地区物流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同时节省内陆地区货主的时间、精力和物流成本.
本文认为,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的内涵可定义如下:为了迎合预期的或明确的市场机遇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两港”在内部因素的促进下,利用各自在国际货物运输链中的优势,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为了保持并推动这种互动关系的健康运行,保税港区和内陆港还应该建立基于信任机制的货源、信息、技术、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协作平台。在“两港”互动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方的变革和发展措施都应该以为互动关系创造有利条件为最高目标。
结合模式的实质、企业间合作模式的分类理论及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定义为:为了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互动目标,“两港”优化资源配置、明确服务价值、定位目标客户,并采取能够合理解决商

2.2.3 虚拟互动模式.................... 20-25
第3章 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选择................ 25-41
3.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方法 ......................25
3.2 初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25-30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 25-28
3.2.2 初选指标体..........系 28-30
3.3 关键指标体系的建立............................ 30-41
3.3.1 关键指标确定方法................ 30-31
3.3.2 关键指标筛选.................... 31-38
3.3.3 关键指标体系 ..............38-41
第4章 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 41-49
4.1 BP神经网络原理概述........... 41-45
4.1.1 神经元模型.............. 41-43
4.1.2 神经网络模型.................... 43-45
4.2 BP神经网络模型................ 45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互动发展模式选择.............. 45-49
4.3.1 输入输出层神经元个数................. 46
4.3.2 隐含层数的确定........ 46
4.3.3 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确定............... 46-47
4.3.4 传递函数的选取.............. 47-48
4.3.5 权值和阈值初始设置........... 48
4.3.6 网络训练算法的选择............... 48-49
第5章 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选择模型的应用................ 49-66
5.1 基本情况介绍................. 49-57
5.2 数据分析与处理............. 57-58
5.3 结果分析.............. 58-66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在我国,保税港区与内陆港的发展都具有特殊性,两者的互动尚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在深入研究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类型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并进一步建立模式选择的BP神经网络模型,既为企业实际建立互动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已建立互动关系的保税港区与内陆港合理解决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操作性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对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突破性研究。本文在以往研究(港城互动、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等)的基础上,选取保税港区和内陆港两个具体节点,深入研究了二者为达到最高的期望合作效益所应采取的互动模式,同时提出了每种互动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
(2)分析了选择互动模式的过程中应考虑的各项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关键指标,以此建立“两港”互动发展模式选择的系统化指标体系。
(3)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选择模型,并以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与其内陆港的互动发展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6.2论文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能力水平的限制,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完善度有待提高。由于保税港区与内陆港互动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指标的选择上借鉴了合作伙伴选择、战略合作模式选择等相关的指标体系建立标准,而关键指标的筛选使用的方法是专家打分和AHP,所以最终建立的指标可能存在不完善和重复的现象。
(2)本文虽然对三种互动发展模式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都进行了阐释,但仍存在模糊的边界,这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实例应用部分的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稍许出入,原因有二:一是某些指标数据统计有困难,只能采用专家打分法;二是样本数据太少。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互动发展模式类型的界定、指标体系的完善仍是该课题的研究重点。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