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功率及消耗与经济增加联系研讨
前言
.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源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逐渐突现出来。1、能源需求急剧增加,能源缺口迅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引起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近几年中国的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对于能源的消费需求急剧增加,2004年消费能源约203227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耗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到2007年消费能源265583万吨标准煤,比2004年增长了30%,与此同时能源缺口也在迅猛增长,由2004年的15886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07年的30138万吨标准煤,2007年的能源缺口比2004年增长了90%,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能源当中中国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石油产品)净进口量达到20067万吨,同比增长了9.5%,在2007年首次占到国内油品消费量一半之后,2008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在国内油品消费量中的占比已升至接近52%,而在加入世贸组织(WTO)前的2001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仅有30%,能源需求急剧增加以及能源缺口的迅速增长无疑会成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2、单位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改革开放以来,从能源消费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按1990年的不变价格来计算,1990年每万元GDP的能耗为2.68吨标准煤,而2007年每万元GDP能耗为1.06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能耗降幅超过了60%。从能源生产来看,2007年中国平均每千瓦时发电煤耗为357克,较“十五”期间平均每千万时发电煤耗下降了约20克,这说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现在有了明显提高,政府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个指标。但是2008年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0%,仍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轻工、电力、有色、钢铁、化工、石化、建材、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也非常高,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是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一3倍;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机械车油耗水平高25,比日本机械车油耗水平高20};说明虽然中国能源效率明显提高,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具有很大差异。
3、对能源需求的猛增可能引发能源效率革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的加快,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据国家统计据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GDP达到了18.23万亿元,经济规模超过了英国;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到2010年GDP总量比2000年GDP总量翻一番,2020年比2000年GDP总量翻两番。中国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将带来大量的能源需求,这种态势将导致世界和中国能源需求迅速的增长和国际市场扩大,致使能源买方市场激烈竞争,能源价格大幅的上涨,这就要求世界能源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引发一次新的能源效率革命。1.1.2选题的意义以上背景表明,中国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导致中国的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中国已经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能源缺口大国,并且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延续下去,这一切使得中国的能源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是中国的能源供应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又存在能源浪费非常严重和能源效率低下的状况,致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能源的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需要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尽量减轻环境污染,高效率的利用能源,要达到此两点就需要理性的把握能源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能源效率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度,从而对症下药采取策略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的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促进中国的经济平稳快速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在“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中纳入能源效率约束来探讨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采用适用于研究时间序列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能源消费、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能源效率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到各个变量之间的定性及定量的关系,既而使得研究结果能够对制定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2文章结构安排本文结合中国能源消费及能源利用效率状况,研究能源效率、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说明本文的结构安排,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中国能源发展现状,从能源资源分布特点、能源消费结构、能源需求趋势、能源利用效率状况、能源缺口状况五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部分为纳入能源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本部分介绍了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假设技术进步体现在能源效率的改进方面,从而构建了在能源约束下的“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研究得到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得到了一重要结论:能源利用效率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Leontief W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economy. 1953
[2] David f.findley and Brian c.monsell.new capabilities and methods of the x-12-anima seasonal
adjustment program.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1998,16.
[3]Michael D.Intriligator.econometric models,Techniques,and applications.2nd edition.Prentice-HallInc.1997.
(4] Leontief W Environmental repercussions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review of economic andstatistic.52
[5]Eviews 4.0 command and programming reference,quantitative micro software.2001
[6] Leontief W. Input output economics.
[7]Robert D.Mason,Douglas A.Lind.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business and economics.McGRaw-hillCompany,1996
[8]William W s.wei,time seriewannlysis: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methods,Addison-wesley,1989.
[9]Jack Johnstonjohn dinardo.econometric methods.4'" edition.
[10]R.S.Pindyck,D.L.Rubinfeld.Econometric Models andMcgraw-hill Econometric
摘要 4-5
Abstract 5
目录 6-8
1 引言 8-1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8-9
1.1.1 选题背景 8-9
1.1.2 选题的意义 9
1.2 文章结构安排 9-10
1.3 本文创新点 10-11
2 中国能源现状 11-17
2.1 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特点 11
2.2 能源的消费结构状况 11-13
2.3 能源需求趋势分析 13-14
2.4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状况 14-15
2.5 能源缺口状况 15-17
3 纳入能源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17-21
3.1 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7
3.2 能源约束下的“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 17-21
4 实证研究 21-35
4.1 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1-27
4.1.1 指标的选取 21-23
4.1.2 单整和协整检验 23-24
4.1.3 脉冲响应分析 24-25
4.1.4 协整模型 25-26
4.1.5 结论 26-27
4.2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7-35
4.2.1 指标和VAR模型的选取 27-28
4.2.2 单整和协整检验 28-30
4.2.3 脉冲响应分析 30-31
4.2.4 协整模型 31-32
4.2.5 模型检验 32-33
4.2.6 结论 33-35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