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平变异对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03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剧了人们对城市土地,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张。长期以来,我
国城市土地利用存在低效利用的特点,再加之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导致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加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要求,重点研究并提出城市建设节
约利用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见。由此可见,合理利用土地,特别是合理利用城市建成区土地,己成为保证当前经济社会
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也已成为目前土地资源管理的热点。当前,在我国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的新形势下,制定和实施有效
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a],因此,着手开展城市主城区及周边各区县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揭示其水平变异特征和规律,摸清土地集
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对于改变我国城市土地粗放经营的现状,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挖潜转变,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完善土地管理措施,提
供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3]0
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金融、商贸、科技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一2010年人口年均递增率保持7. 5%, 2010
年全市人口控制在1100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0%,中心城市区人口由264. 74万人发展到2010年3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由188km,扩大到22km2。人口的急剧增
加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2004年,中共成都市、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
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实行集约用地政策,指出对中心城市规划区、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规划区及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居住用
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积极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此外,作为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在推行农民土地流转的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涉
及到城乡土地区域协调的问题,这也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缓解建设用地需求压力己成为成都市未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因此,本研究的落脚点是针对成都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水平变异规律特征,揭示成都市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其成果将对成都市上地利用总
体规划修编、城市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土地市场的有效管理和调控都具有现实参考价值,并为成都市城市土地利用由低效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的转
变,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 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研究
1.2.1.1国外相关研究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李嘉图(David " Ricardo)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对农业土地
集约利用概念进行描述,他认为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十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
取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可分为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4]0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基础上,将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工和级差
地租H,前者是由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区位优劣所产生的,后者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所产生的生产率差别(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并给集约利用下了明
确定义:“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5]0
国外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概念是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借鉴而来的,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有着不同于农业土地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所以目前国外理论界对于城
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虽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其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始终贯穿在土地
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中。
参考文献
[1〕洪增林,薛惠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地理科学与环境学 报,2006, 28 (1):106-110.
[2」毛蒋兴,闰小培,王爱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 理信息科学,2005, 21(2) :48-52.
[3]国土资源部规划司.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和政策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4」刘书楷等.土地经济学原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0-71.
[5」马克思.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60.
[6」赵鹏军,彭建.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资源科学,2001, 23 (5) : 23- 27.
[7]潘琦,王丽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置换「J」中国土地科学,1996, 10 (2) :1-4.
[8」华伟,赵芳.都市扩张与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化—关于上海市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J7.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 7 (3) :193-197.
C9]马克伟.土地大辞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838-839.
[10]龚义,吴小平,欧阳安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浙江国土资源,2002 (1):46-49.
[11]罗鸿铭.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配置模式与利用策略选择[J].现代财经,2004, 24 (7) : 22-25.
[12]谢正峰.浅议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 (4) : 31-32.
[13]甄江红,成舜,郭永昌,等.包头市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4, 24 (2):250-253.
[14」林坚,陈祁晖,晋憬瑶.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2, 16 (4) :26-29.
[15)何芳,吴正训.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CJ].国土经济,2002 (3) : 35-37.
[16〕陈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许树辉.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3) :67-69.
[18〕何伟,叶晓峰.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透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0 (6) : 43-44.
C19」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 (4) .
仁20〕仇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2.
[21] W. Alonso. A theory of the urban land Market [J].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摘要 4-6
Abstract 6-7
1. 绪论 10-19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9
1.2.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研究 11-12
1.2.2 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研究 12-14
1.2.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4-18
1.2.4 小结 18-19
2. 研究方案 19-26
2.1 数据来源 19
2.2 研究内容 19
2.3 研究方法 19-25
2.3.1 常规统计分析 20
2.3.2 评价模型的选择 20-25
2.4 技术路线 25-26
3. 研究区域概况 26-28
3.1 成都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26-27
3.2 成都市城市发展概况 27-28
4. 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利用水平变异分析 28-40
4.1 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28-34
4.1.1 评价原则 29-30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0-32
4.1.3 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32-33
4.1.4 成都市各区(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33-34
4.2 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变异分析 34-39
4.2.1 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间变异特征分析 34-35
4.2.2 成都市各区(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间变异特征分析 35-38
4.2.3 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38-39
4.3 小结 39-40
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0-48
5.1 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40-44
5.1.1 经济发展 41
5.1.2 产业结构 41-42
5.1.3 人地关系 42
5.1.4 城市规模 42-43
5.1.5 城市化水平 43-44
5.1.6 生态景观 44
5.1.7 制度政策 44
5.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44-48
5.2.1 因子分析 44-46
5.2.2 灰色关联分析 46-48
6. 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48-51
6.1 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48-49
6.2 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城市规划设计 49-50
6.3 积极推进用地置换,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50
6.4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用地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50
6.5 加强固定资产投入,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50-51
7. 结论及展望 51-53
7.1 研究结论 51-52
7.2 研究不足 52-53
参考文献 53-58
致谢 58-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