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本文选取 G 集团财务公司作为写作案例,是全面考虑到案例数据与经营情况的易获得性、G 集团属于所在行业的代表性中央企业以及案例真实可靠性这三个基本写作要素。G 集团作为受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央企,其主业属于完全市场竞争行业,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整体运营情况良好,营业收入规模与利润总额连续多年增长。为更好地管控各级次子公司的资金,G 集团于 2010 年成立了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控的模式与政策较之前均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在管理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为企业集团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8 年是十九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局之年,我国各行各业在经历了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的五年”后,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继续高歌猛进;2018 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十个年头,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日益完善起来,经济体制的变革日益深化。
越来越多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力量。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在享受高速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的威胁与挑战。我国的企业为了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应对挑战、规避风险,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组建了多层级、多形式、跨地域、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公司模式。这些企业集团日益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所在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企业集团的日常经营运作中,“现金为王”的理念已经愈发地深入人心,掌握了现金流便占得了先机已经成为了诸多企业经营中的指导思想,加强资金管理无论对于学术研讨还是企业的经营实践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企业集团所制定的最终战略目标必然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企业利润最大化,为达成这一战略目标,企业集团需积极思考如何提升其资金管理水平,而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流动性是否充裕,能否为其日常业务的开展与继续扩大再生产提供足够的支持。同时,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此,企业集团如果要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做大做强、脱颖而出,必须全力做好资金管理的工作,而将全集团各级子公司的资金进行集中管控正是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落脚点。
我国企业集团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依旧自身经营活动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资金集中管控方案,总结这些方案中的共性部分不难发现,大多数企业最初均是以集团总部为平台,成立结算中心或资金中心等平台,利用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的现金池产品作为媒介进行资金集中管理运作,但受困于结算中心与资金中心功能的局限性,经营实践中仍会不时发生流动性不足、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大规模的存量资金沉淀且无法有效盘活支持实体业务发展等现象。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财务公司应运而生。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选取 G 集团财务公司作为案例,将其所建立的依托财务公司为平台的资金集中管控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模式在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深入探析问题的成因后提出了相对应的完善建议与具体措施。本文首选对国内外有关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文献及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梳理其脉络并对有关资金集中管控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在对影响资金集中管控的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进行了探究后,分别阐述了现代企业集团常见的几种资金集中管控模式,并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模式的选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财务公司是我国现代大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的理想平台。之后,通过阐述财务公司的含义、定位、业务、功能、发展现状、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
之后,以 G 集团财务公司为样本,介绍了 G 集团的基本情况与治理结构以及 G 集团在成立财务公司之前资金集中管控工作的基础、背景、存在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G集团财务公司应运而生,本文着重阐述了 G 集团财务公司在资金集中管控方面所做的努力及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结合作者自身近些年的工作经验,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了原因的探析,进而提出了 G 集团未来进一步完善资金集中管控工作的具体改进措施,文章主要写作脉络见下图:
.......................
第 2 章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的理论基础
2.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概述
2.1.1 资金集中管控含义与内容
资金的实质是实物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业的生产活动通过实物商品与资金一轮又一轮的交换来实现。资金集中管控是将企业集团各级子公司的资金存量集中起来,由分管财务或资金的管理总部,或成立诸如资金中心、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等集中管控平台,实现对资金的统一调配、使用、监测、管控。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在国外诸多理论研究中也称为司库制度,是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经过近几十年的经营探索后普遍选择的一种资金管控模式,其最直观的特点主要包括资金集中、账户集中、融资集中。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控,可以实现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余缺调剂、盘活沉淀资金支持实体业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集团整体带息负债规模与财务对外融资成本。企业集团对资金实行集中管控的目的主要有:提高存量资金的周转速度、优化资金在企业集团内部各级子公司间的配置、实现企业价值和经营利润的最大化等。按照资金管控平台的主导主体分类,主要包括:以企业集团某个分管财务或资金的职能管理总部直接负责、成立资金中心或结算中心等内部银行以及目前最为普遍的成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资金集中管控平台。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将企业集团各级子公司的存量资金归集至统一的管控平台并提供统一的对外结算业务,这是资金集中管控的基础。其次,资金集中后,对资金实行统一的调配与调剂以及对外投融资等。最后,借助资金集中管控平台,对企业集团各级子公司的日常资金收付以及对外结算情况进行监测,控制整个企业集团的业务风险与资金使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资金集中管控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集中”,其二是“管控”,集中是管控的基础,而管控是集中的目的。在许多企业集团的经营实践中,往往只重视了集中,在完成资金的集中后忽略了更重的管控,这样的做法使资金集中管控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事实上,资金的集中只是管控的一种落脚点或抓手,而借助资金集中实现对资金的管控,优化资源配置、调剂资金余缺、有效降低企业集团整体的资金风险、获得资金集中的规模效益才是资金集中管控工作的最终战略目标。
.........................
2.2 国内外资金集中管控理论及研究成果
理论及研究成果是指导资金集中管控实践的强大武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如果离开了先进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指导,便像失去了根基的树木、失去了源头的溪流,也就没有了根基和来源。由此,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工作需要现金的理论及研究成果的支撑才能有效地开展。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西方经济学家对资金集中管控的研究起源于 19 世纪后半叶,但早期并没有成型的研究成果或理论的出现,但随着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不断发展,对资金集中管控重要性的认识在西方企业主中日益深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到二十世纪中叶之后,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了资金集中管控的理论框架,但遗憾地是,相关理论未能很好地结合现代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经营的指引作用有限。直至二十世纪末期,资金集中管控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逐步成为了经济学的热点问题后,集权与分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理论等众多理论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工作跨越式的发展。
现代企业集团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组织形式,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组织架构与组织层级也会随之不断地膨胀,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层级臃肿、冗员众多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之所以重视集权与分权的研究,主要是由于现代企业集团管理层级越来越多会导致在某些情况下,信息向上或向下传递的时效性大打折扣从而引发决策的滞后。
.....................
第 3 章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平台的选择与发展 .................. 15
3.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平台的选择 ................... 15
3.1.1 报账中心 .................... 15
3.1.2 内部银行 ..................... 17
第 4 章 G 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控实践案例 ..................... 26
4.1 G 集团及财务公司概况 ..................... 26
4.1.1 G 集团基本情况 ....................... 26
4.1.2 G 集团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27
第 5 章 G 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控不足及成因剖析 .............................. 38
5.1 资金集中管控中存在的不足 .............. 38
5.1.1 资金集中度偏低 .................... 38
5.1.2 资金集中管控力度不足且受集团总部影响较大 .................. 39
第 5 章 G 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控不足及成因剖析
5.1 资金集中管控中存在的不足
5.1.1 资金集中度偏低
资金归集度的高低对于财务公司日常的运营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资金归集工作是财务公司开展一切业务的基础,若归集资金规模较小,很可能会导致公司利润率的下降以及成本率的上升,尤其是当利润率的降幅高于成本率的增幅时,财务公司很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当财务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各类监管指标难以达标时,挤兑事件的发生并非不可能。同时,资金归集度也是我国监管部门,诸如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地营管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各地银监局以及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等,对财务公司开始行业监管评级以及新业务资质申请、开展、发展创新审批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若财务公司全口径资金归集度无法达到相关的监管标准,必然会对财务公司新业务资质的申请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也会使财务公司原有已获批业务的开展受到限制,进而制约财务公司日常业务开展。
..........................
结论
自 1987 年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成立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机构数量、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资产质量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截至 2017 年末,全国共有 244 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法人机构,表内资产总额超过 7 万亿元,当年利润总额超过 800 亿,行业不良资产率仅 0.03%,行业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平台,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然而,我国财务公司行业成立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受到的政策监管与商业银行同样严格。同时,近些年来金融市场上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了我国财务公司行业资金集中管控模式趋同且呈现日益僵化的趋势,制约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目前,对于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资金集中管控模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财务公司自身。本文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法及案例研究法,以 G 集团为案例,对 G 集团利用财务公司平台开展资金集中管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探析了问题的成因,同时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控工作的研究,需要较为广阔的视野与战略眼光,这项工作既基础又繁杂,同时也是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的保障,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资金集中管控工作。在新时代,无论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微观企业的日常经营角度来看,不断加强对于资金集中管控模式的研究,深入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控平台的功能与作用,对于企业集团发展壮大的作用将日益关键。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控模式的研究所涉及理论与问题远远超出本文所陈述的范围。受本人知识理论水平、掌握的资料、研究时间、研究范围等方面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便未来对资金集中管控方面的内容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金融学研究--以G集团财务公司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金融学论文,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控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金融论文文章
- 金融学视角下山西票号对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的
-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及
- “动物精神”视角下中国金融监管优化研究
- 甘肃省农户的金融认知与家庭资产选择研究
- 利率市场化程度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
- 股票信息型操纵中上市公司舆情演化机理之金
- 陕西省科技金融—科技创新系统动态耦合关系
- 金融学视角下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泡沫影响的实
- 基于复杂网络的股票交易型操纵行为判别及预
- 融资约束视角下供应链集中度对中小企业投资
- 金融学视角下影子银行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 金融学视角下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
- 省域金融资源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与网络效应
- 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省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 第三方移动支付乡村用户满意度之金融学研究
- 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之金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