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投资是公司维持正常运营的一项重要行为,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公司的投资必须有效率,所以进行投资时公司会最先选取边际收益最大的项目。可是,因非完美的市场,所以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市场竞争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等导致公司的投资总是偏离最优水平[1] [2] [3] [4],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以及投资短视等现象在各个国家的公司中都经常出现[2]。从二十一世纪开始,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主要组成的中小企业,已经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5 年,我国中小型公司达到两千多万家,对 GDP 的贡献程度超过了百分之六十五,供给的工作岗位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生产的最终产品以及服务达到 GDP 的百分之六十,交纳的税金达到百分之五十。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特征大多数均存在着严重的融资约束,因此造成中小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但是,任何的公司要持续实现健康发展,投资时既需要足够的资金,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一直提升投资效率,因此,中小企业要持续发展一样需要持续提升投资效率(江新峰、张东旭,2014) [5]。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二十一世纪公司与公司间的角逐已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间。供应链管理因为具备高柔性、低风险的特征,所以可以迅速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通过对公司的采购、生产以及销售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使公司的竞争能力大大提升,因此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中广泛传播,引起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广泛的的兴趣以及关注。从供应链管理诞生及成长来,目前对其已开展了较多探讨。他们在探讨供应链关系对公司产生的作用时均非常重视公司和供应链上下游间关系的亲密度对公司产生的作用,该关系的亲密度可以被称作供应链集中,被分类成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认为供应链上的公司应在合作的前提下,逐渐缩减合作公司的数目且使其与每一个合作公司的交易额上升。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是关键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因向公司投资了“专用性资产”,且担负了对应风险,使得其在公司中获取了属于自身的收益[6],所以它们便会在意公司的运营情况并通过特定的手段为公司形成影响,以达到保障自身利益的目的。现有文献显示,客户集中度对企业的绩效[7]、商业信用[8]、银行借款[9]、资本结构[10]、现金持有[11]、权益资本成本[12]和债务资本成本[13]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影响。然而,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是不是会作用于投资效率? 其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 目前极少有学者探讨,需深入探讨
.............................
1.2 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经济计量学,分析融资约束在中小企业供应链集中与投资效率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中小企业凭借对供应链实行管理减轻融资约束从而实现投资效率的提升提供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在 CNKI、万方以及 Elesvier、ProQuest、Springer、SCI 等数据库中,查阅供应链关系对公司运营状况影响的相关文献,为本文奠定基础;
(2)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理论等,对现有和投资效率相关的研究予以整理,并根据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模型展开实证分析。
本文旨在以融资约束为中介变量,先从理论上探讨供应链集中度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然后据此作出合理的假设,并选取中小板企业 2013-2017 年的数据开展实证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并据此为提高投资效率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先阐明研究背景及其意义,接下来再阐述研究方法,并提出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先定义有关概念,再整理有关的理论基础,其后对关于融资约束、供应链集中度以及中小企业投资效率 3 个变量间联系的研究予以整理,且对其展开评价;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投融资现状分析:依次对我国中小企业总体的发展现状、投资以及融资现状展开介绍;
第四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首先提出供应链集中度对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其次提出供应链集中度对融资约束的的影响机制以及融资约束在供应链集中度对中小企业投资效率影响中的中介机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假设;
第五章,研究设计与样本数据:分别介绍了样本的筛选与数据的来源、对变量的定义以及中介方法的择取与模型的设计等;
第六章,实证结果与分析:采用因果步骤检验法得出实证结果,并据此展开融资约束、供应链集中度与投资效率间联系的分析;
第七章,提升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对策研究:基于理论研究及实证结果,从加强供应链管理、缓解融资约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完善治理机制等 4 个方面提出提升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结论及展望: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予以概括,归纳文章创新点,最后说明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集中度
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出现已经很长时间,最初源自二战时军事方面的后勤管理,之后的进展和物流运输有关系,再之后才逐渐进步衍生出供应链与对其进行管理的思想。供应链被定义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生产再到销售最后把产成品运送给客户的网络。而供应链管理则被定义为中心的制造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的公司进行合作,最终达到合作企业的绩效共同提升的一种兼具战略性以及系统性的协作模式,本质为供应链上多重关系的处理。从而可知,在对供应链进行管理时最重要的是注重供应链关系,解决供应链中的所有问题都需要从供应链关系的建立以及管理出发。
供应链关系被定义为供应链上不同公司互相作用的关系,重点关注不同公司间互相作用的一种状态(张翠华和杨佰强,2006)[15]。 供应链上下游间的良好关系既能够使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交易费用下降,又能够使公司间的合作空间提升,因而能够给各个合作公司创造更好的效益,使其合作共赢。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一共经过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排斥阶段、七十年代只重视企业内部关系整合的阶段、九十年代初建立客户—供应商关系,直至九十年代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建立上下游间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全供应链链绩效提升的过程。从而可知,供应链间关系的变化是从敌对到合作、从普通交易到亲密合作。学术上对此的探讨,也历经了由单边关系成长为双边关系,进一步成长为三边关系以及网状关系的进程。双边关系分别研究公司和上游企业间的关系或者公司和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而三边关系探讨的是供应商-公司-客户整体的关系。本文认为上下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效果不同,因此参考二元双边关系展开对本文的分析。
最开始学术上探讨供应链关系对公司绩效的作用过程时均重点研究公司与供应链上、下游公司间关系的亲密度对绩效的影响,该种亲密度可以被定义成供应链集中。在目前的研究中,供应链集中度被定义为制造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间少数核心供应商以及客户间交互关系在某一时点形成的一种状态。而交互关系的根本体现是企业和上下游核心企业以合作为前提,最终实现企业上下游交易合作企业数量的下降以及交易金额的上升,该表现既能够直观反映出公司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关系的紧密,又能够反映出公司对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供应链集中度根据上下游关系主要分类成供应商集中度以及客户集中度。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分别被定义成制造行业公司的几家关键供应商、客户的数量以及向其采买、销售的金额在某一时点呈现的状态。
................................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在完美的市场条件下,公司可取得足够的资金注资于任何可以使其价值增长的活动,其发展和投资便不会过于依赖自身的内源资金(Modigliani,1958)[16]。但是,实际上资本市场必定有摩擦,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理由是非对称信息。市场交易中存在的非对称信息导致不同的经济主体没办法知晓其他交易主体的所有信息,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些主体的决策。处于这种市场环境中,在公司的内源资金不够投资时便需要外源融资,这时候便会承担比较高的外部资本成本,因此导致公司更喜欢内源资金,而不是从金融机构借款以及发行股票或者是债券。假若公司自身的资金不够,而且没办法及时从资本市场筹资时,便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的投资决定。
综上所述,非对称信息导致公司在外部筹资时有很大的融资约束,从而导致当投资时常常存在投资不足。融资约束主要是因金融市场的不完美,它的大小是非对称信息的程度所决定的。当非对称信息更严重时,融资约束的水平也更严重,从而导致其在外部市场中的融资能力更不够强,当其他的条件一致时,其投资金额便会越少,因而出现了投资不足。相反,假若市场更完备,信息不对称的水平便会更弱,公司自身的融资约束水平便也会减弱,此时若有了好的投资机会,便容易取得更足够的资金,投资的金额便能更高。
信息不对称不仅会引起投资不足,还会引起过度投资。在进行投资时,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投资者与经营层、所有者中,经营层和所有者掌握公司运营、财政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在项目投资无法取得收益,而且投资者没办法掌握这些情况时,公司的经营者、所有者便能凭借该信息优势从资本市场中筹集资金投资不盈利的项目,便能使公司规模扩张从而达到经营层的效益,这便引起了投资过度。但是如果项目自身能够产生较好的收益,可是投资者却没办法知晓此消息,使得公司没办法取得外源融资,进而使得公司没办法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便使企业价值遭受损失,这就造成了投资不足。
...............................
3.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15
3.1.1 中小企业运行状况 ......................... 15
3.1.2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 18
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8
4.1 供应链集中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28
4.2 供应链集中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 31
5 研究设计与样本数据 ................................. 36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6
5.2 变量选择 ............................. 36
7 提高中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对策研究
7.1 加强供应链管理
7.1.1 建立供应链上下游动态联盟
当确定运营策略时,中小企业必须要使自己和上下游交易公司建立起较为亲密的联系,对其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挑选几个比较优异的公司与之结盟。结盟后,要发挥总体优势,还应该形成规范的供应链联盟体制,对供应链进行外部整合。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公司间的合作就不再受空间的约束,一个公司能够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挑选供应商、开拓市场,因不同公司的文化、运作体系以及管理方法等可能存在一些差别,因此彼此要开展合作,就必须求同存异,包容开放,利用跨组织学习以及进行专有性投资等形式增强彼此间关系,建立信任,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凝聚力,促使不同公司为整体利益而奋斗。基于良好的合作关系,不同公司会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原料、研发、生产规划订制等层面展开深入合作,从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共赢。
7.1.2 促进对供应链间的信息共享
如今,市场角逐都是以供应链为整体展开,促进供应链间的各种消息进行共享,有助于提升总体竞争水平。可是,如今和供应链相关的消息只发布前五名供应商、客户的采销占比,还有一些公司甚至不公布。基于此,应当促进甚而硬性规定挂牌企业公布较为具体、丰富的内容。比如,与上下游有重要业务的公司名,和其是不是有关联交易以及合作时长等。假若公司的关键供应商、客户发生改变,也应当尽快公布,这些都会对供应链上的企业效益发挥一定作用,进而对公司的投资效率发挥作用。此外,假若供应链上成员开展科研开发、联合投资等项目时,公司需要尽快公布此消息,为投资者对供应链上的公司实行价值预测提供依据。
..........................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的现状以及供应链关系对其的重大作用出发,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有关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再次,分析了本国中小企业投融资的现状,分析表明当下国内中小企业经常出现融资约束以及投资不足。之后,在现状分析的前提下,结合理论基础,提出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中小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融资约束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其后,进行研究设计,采用中小板180 家企业 2013 年-2017 年的有效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获得如下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