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对深港两市联动性金融学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49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本文基于“深港通”开通这一事件,以研究“深港通”对深港两地股票市场联动性影响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首先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股市联动性的理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股市联动性的内涵和成因,阐述了股市联动性的相关理论;其次,对深港两市联动性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第三,应用相关系数检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深港通”开通前后两个阶段深港两市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 1 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1984 年 11 月 18 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第二年,上海延中实业公司成立,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86 年 9 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营业部”作为中国第一家专职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成立,“小飞乐”和“延中股份”的挂牌标志这中国证券业务的重启。1990 年 11 月,经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 年 4 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股票市场在设立之初,较好地防范了国际金融风险带来的冲击,但如此封闭的股市环境与国际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难以同步和接轨。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努力发展和积极变革,以及为了落实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政策,中国股市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逐步地完善了市场运行机制,同时拓宽了投资产品渠道。2001 年开始,中国证监会提出要盘活国有资产,逐渐解决国有股份不能流通的问题,试图进行“国有股份减持”的改革,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但最终由于方案损害流通股东利益、市场走熊等现实原因,不得不暂停实施。2005 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并实施,但“分权分置改革”实施的正负面影响饱受争议。2002 年 11 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并实施,这标志着 QFII机制被引入到中国证券市场。2009 年 3 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2009 年 10 月中国创业板作为主板市场的补充正式启动,2010 年 3 月融资融券业务开始运行,2010 年 4 月推出股指期货业务。2014 年11 月 17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交所、中证登公司与香港中结算公司共同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正式启动。2016 年 12 月 5 日开始,香港联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分别通过当地证券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即“深港通”正式启动。“深港通”开通当日,深圳市场深股通资金流入为 27.11亿元,港股市场港股通股票资金流入额为 8.51 亿元。“沪港通”和“深港通”设立对中国证券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具有深远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深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历程中又迈出的一小步,建立了深圳和香港股票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从提出到筹备再到实施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深港通”实施的效果究竟如何,有没有达到管理层的预期,对投资者影响又如何,都是值得总结和探究的问题。如今“深港通”已经开通并平稳运行了近一年半之久,给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和港股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深港通”开通后对股市影响的结果来对“深港通”政策进行总结和评价,为深港两地的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投资参考材料,为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为相关部门制定稳定中国股票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政策提供一定依据。本文力争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全方位解读“深港通”政策,找出其对深港两地股票市场联动性影响的在内逻辑;第二,实证分析“深港通”实施前后对深港两地股票市场联动性影响,检验“深港通”政策的效果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
1.2.2 研究意义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就风险控制和市场稳定来说,本文研究可以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健康平稳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面对市场突发重大事件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拿出应对措施组织风险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对我国资本市场造成的冲击和损失。
(2)对于深港两市的投资者来说,深港两地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研究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投资参考,有助于投资者进行跨市场的资产配置、套利保值以及金融风险防范。投资者可以根据基于股票波动特性来安排不同目的的交易活动,根据收益率波动的特点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高投资收益。
(3)“深港通”虽然已经开通一年多之久,但是关于“深港通”开通对深港两地联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鲜有,本文研究可以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参考。此外,“深港通”作为我国一项证券市场的改革措施,其成功的经验可以为后续的资本市场一体化措施(如“沪伦通”),为国际其地区证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借鉴和参考。
.............................

第 2 章 股市联动性影响理论基础

2.1 股市联动的内涵及成因
2.1.1 联动的内涵
联动最基本的定义是,几个有关联的事物之中的某个发生变化或运动,其他的事物跟随者发生响应的变化或运动,则说这些事物产生了联合运动。1977 年,卢卡斯(Lucas)在商业周期理论中最早提出联动的概念,定义联动为商业或经济周期下诸多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共同变动的其趋势。其主要研究商业周期中诸如 GDP 增速、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行的加快,某些国家或地区不同股票市场之间出现了共涨同跌的现象,有学者便开始用联动一词来描述不同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场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简单来说,股市之间的联动性就是不同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场之间、同一个股票市场不同板块之间共同变化的趋势。
2.1.2 股票市场的联动
股市联动性就是不同国家国地区股票市场之间股票价格变动出现共同运动趋势的现象,把“联动”引入股票市场,是为了描述股票市场间这种共同运动趋势。股市的联动性可能发生在不同国家的股票市场之间,同一国家不同地区股票市场之间,甚至是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市场上市的股价之间。伴随国内外学者们对股市联动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股市联动性的内涵也被加以拓展,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表明,一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不仅取决于自身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其他股票市场的影响。股市联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在城里之初的近十年里一直表现为一种较动性不仅表现在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之间,不同市场在股票收益率上也存在溢出效应。而为封闭的“绝缘”状态。
......................

2.2 股市联动的相关理论

国内和国外的许多学者深入研究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趋同性和联动性,并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结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的股票市场,一只股票的上涨或者下跌引起另一只股票甚至整个板块上涨或者下跌的现象比较常见。放大一点看,一个板块的涨跌可能引起另一个板块的涨跌,甚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股票市场涨跌引起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场也出现同向的波动。上述的这些现象可能会导致不同板块地之间、不同市场之间出现同涨共跌的现场,而使不同地区股票市场的趋势展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性,简单来说,这就是国内外学者常常研究的不同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当阅读关于股票市场之间联动性的论文后可以看出,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可了不同股票市场之间存在联动性这一现象,但是对于造成不同股票市场之间联动性的解释却又很多说法。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深圳和香港两个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行理论方面的分析。
2.2.1 经济一体化理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经济已经较为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几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繁荣会给其他国家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相反几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萧条也会对其他国家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各个国家经济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各国经济体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才能得到共同的发展。放眼一个国家内部来看,尤其像中国这个的经济大国,其经济由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组成。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内不同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协作也越来越紧密,而且至关重要。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其优势和短板,只有各个地区之间加强贸易合作、加强金融领域的联系和协作,达到不同地区经济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全面的协同发展,从而达到全国经济较好发展的效果。香港特别行政区自 1997 年回归至今已经二十年有余,在 CEPA 及其补充协议的指引下,内地和香港加强了经济、贸易和金融等领域和合作和协同发展,两地经济贸易关系愈加密切,我国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在逐渐提高。而香港和内地股票市场之间的关联性,也随着两地资本市场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不断加深而有所加强。就过去的这几年来说,当内地股票市场行情发生较大的波动时,这种波动会通过资本市场传导到香港证券市场,从而对香港股票市场造成影响。反过来,香港股票市场也会影响内地股票市场。无论是贸易往来、资本流动、股票市场行情波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两地的股票市场,从而使两市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联动关系。
..............................
第 3 章 深港两地股票市场联动的一般性分析....................... 15
3.1 深港两地股市联动途径 ......................... 15
3.1.1 贸易联系带来的深港两市联动 ............... 15
3.1.2 金融投资直接增强联动 ................. 16
第 4 章 “深港通”对深港两市联动性影响实证分析................. 24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24
4.1.1 样本的选取与阶段划分 ................ 24
4.1.2 数据处理和变量说明 .................. 24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34
5.1 研究结论 ............................ 34
5.2 政策建议 ............................... 35

第 4 章 “深港通”对深港两市联动性影响实证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1.1 样本的选取与阶段划分
本文分别选取深圳成指和恒生指数作为深圳和香港股票市场的指标,来研究两市之间的联动性。以“深港通”开通时间为结点将研究阶段划分为“深港通”开通前和“深港通”开通后两个阶段来研究“深港通”开通对两市联动性造成的影响。
“深港通”是 2016 年 12 月 5 日正式开通的,从“深港通”开通到 2018 年 3 月 22日本文开始进行数据的处理,总共是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由于深港通开通后的交易日时间是一定的,所以本文选取 2014 年 8 月 5 日至 2018 年 3 月 22 日期间的深圳成指(Psz)和香港恒生指数(Phs)的收盘价日数据(数据来源于 Choice 金融终端),共 919 个数据,分别作为深圳和香港股票市场的代表性研究数据。以 2016 年 12 月 5 日“深港通”正式开通的时间为结点,把数据划分为两个阶段,即 2014 年 8 月 5 日至 2016 年 12 月 4 日为第一阶段,2016 年 12 月 5 日至 2018 年 3 月 22 日为第二阶段。然后分别对两个阶段的数据之间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两市之间联动性的变化结果。

........................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深港通”开通的背景,对前人研究股票市场之间联动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介绍了股票市场之间联动性的原因,以及数种有关股市之间联动的理论;之后又对深港两市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一般性分析,从贸易往来、金融投资往来、内地企业大量赴港上市三个方便分析了深港两市联动性的内在机理;从资金流动、市场制度和投资标的分析了深港两地股市相互影响的具体方式。在这些基础上,选取了 2014年 8 月 5 日到 2018 年 3 月 22 日之间深圳成指和恒生指数的日收盘价格指数,以 2016年 12 月 5 日“深港通”开通为时间节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深港通”开通以前,深证成指和恒生指数数值的相关性较弱,而“深港通”开通以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增强了,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描述性统计发现深证股票市场相对于香港股票市场来说不够成熟,其波动性要大于香港股票市场;协整关系检验又发现了,“深港通”开通以前深港两市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开通之后有了长期均衡关系;另外,香港市场是深圳市场波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深圳市场会对来自香港市场波动性产生的冲击而作出一定程度同向的变动。最终,我们得到了“深港通”的开通增强了深港两市联动性的结论,并且深圳市场会受到香港市场波动性的传导影响的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