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也正在于此,具体而言,提出了依据人文主题、选文题材、选文作者、选文背景、选文内容、传统文化、语文知识、策略方法等议题生成方式和创建结构化议题的实操方式;提出了同教材组文、同题材组文、同描写主体组文、同作者组文、同体裁组文、同创作方法组文、同风格组文、同书组文等组文路径和“1+X”组文方式;
第一章群文阅读应用于初中古代记体散文教学的可行性
一、初中古代记体散文概述
(一)初中古代记体散文的选篇情况
我国的山水文学“肇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至明、清则成为文学散文中重要的一体”[40]。“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山水方滋,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文体尚未成熟”[41],《三峡》是北魏时期的作品,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虽有山川描绘,但属地理学著作,并非记文。但因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以不妨将其归入本文的研究范畴。此外,魏晋南北朝的山水之写须托其他各种已经成熟的文体来体现,《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就属南朝时期的书札山水文,《答谢中书书》虽然只是零简片牍,却保持了山水描写的完整性,而《与朱元思书》虽然在游踪记写上一无所获,但在山水之写上仍然是一篇优秀之作。尽管二者非山水游记,但能独步古今必有其精妙绝伦之处,因此,大可把二者归入本文的研究范畴。
王水照认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采用了游记手法,但其游历纯为虚构”[42],故而不属于记体文的范畴。而陈寅恪却以为《桃花源记》中也有纪实的内容,他在《桃花源记旁证》有言:“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43]。笔者以为,《桃花源记》并没有脱离记体散文的实质,不若暂且搁置其创作时期和“幻设为文”的写作方法,重点研讨其文学价值,所以将其纳入本文的研究范畴。《核舟记》也与《桃花源记》一样饱受争议。由于《核舟记》“出身”于明末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故而有人认为其乃小说,但褚斌杰却将其归入“书画杂物记”,说《核舟记》以“简练的文笔,有条不紊地记述了原物的状貌并突出了原刻工的高超技艺”[44],笔者赞同此观点,认为《核舟记》实属于记体散文范畴。
教学论文怎么写
...............................
二、初中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要素梳理
(一)基于助学系统的显性群文阅读教学因素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助学系统揭示了群文阅读的指向,要么在教读课文“积累拓展”的末两题,要么在自读课文“阅读提示”的末段话或“思考探究”的末一题——推荐同主题或同作者的诗词文章,为学生创设进行比较或延伸阅读的条件。由此可知,探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代记体散文的助学系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明晰“1+X”的方向和路径。
如《桃花源记》文后“思考探究”的第六题(见图5)意在使学生根据相关注释拓展与选文大同小异的文本(即《桃花源诗》的节选),思考作者借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进而理解选文的核心内涵。基于此题,教师便可以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为研学重点,拓展《桃花源诗》和《大道之行也》等本文“以文解文”,设计《桃花源记》“1+X”群文阅读教学。
如《小石谭记》文后“思考探究”的第五题(见图5)的设计则以作者山水游记的独特风格为切入点,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山水游记作品,如“永州八记”、《满井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或使其感知作者山水游记作品的独特风格,亦或使其了解与作者山水游记作品风格截然不同的明清山水游记作品风格。基于此题,教师便能选组《小石谭记》、《袁家渴记》和《石渠记》等文本,以作者的写作特点(如描写细腻、融情于景等)建构焦点话题,进行《小石谭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如《岳阳楼记》文后“积累拓展”的第六题(见图5)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拓展了解与岳阳楼有关的名篇佳作,感知古代文人笔下的岳阳之景和洞庭情怀。基于此题,教师不妨以岳阳楼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为线索组元相关文本进行《岳阳楼记》“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使学生基于宏观的文化背景研讨理解中国楼观文化的意义。
........................
第二章初中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梳理
(一)关于古代记体散文的基本了解与兴趣态度
1、基本了解
教学论文怎么写
据图表1和图表2可知,“只选其中一项或两项”的学生占比百分之五十一,“三项皆选”的学生占比百分之四十九,可见大多学生都不能认定《小石潭局》、《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三篇文章皆属古代记体散文。此外,大多学生以“某记”、“记某”的题名形式就妄下某文是否属于古代记体散文的判断,可见大多学生脑海中关于古代记体散文的认知较为模糊。
................................
二、教师访谈问卷梳理
(一)教前准备
其一,问及访谈教师是否尝试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在开展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之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其回答:目前就在以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开展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之前,首先集体备教,确定议题,而后查阅资料,组元文本,最终共同商讨,修改完善,给学生呈现一份较为“完备”的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学习任务单”。其二,问及访谈教师确定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议题的主要依据和角度是什么?其回答:确定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议题的依据主要是课程标准的规定、教材教参的要求、语文考试的考点和学生自身的兴趣。确定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角度主要有单元主题、选文文体、策略方法等诸多方面。其三,问及访谈教师组元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文本的主要方式和来源是?其回答:组元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文本的方式主要是课内外文本相结合,且所拓展的课外文本主要来源于教材或教参推荐的篇目、日常阅读中的期刊报纸以及文章大家的经典著作。
由此可见,访谈教师在开展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之前会着重议题的确定和文本的组元。就确定议题的依据和角度而言,访谈教师能够在遵照课标规定,依循教材要求,针对考试考点之余兼顾学生兴趣,从多个角度建构议题。就文本组元的方式和来源而言,访谈教师则认为可以根据自身想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添加”文本,就算突破教材的壁垒也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添加什么文本仍需再三斟酌。
.............................
第三章初中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31
一、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之议题构建..................................31
(一)依据人文主题和选文题材生成议题..............................31
(二)依据选文作者和选文背景生成议题.........................31
第四章初中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43
一、鱼龙百变,品西湖之万种风情.....................................43
二、不以谪为意,宋代失意文人的精神世界..............................52
结论..............................60
第四章初中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鱼龙百变,品西湖之万种风情——《湖心亭看雪》“1+X”教学设计
【学情简析】:
虽然初三年级的学生此先早已鉴习过《记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关于古代游记散文有一定的了解。但却从未接触过同一作家的诸多游记作品,也从未鉴赏过不同作家笔下同一景物的风光,难以形成关于某作家或某时代游记整体风格的认知。因此,教师要多多拓展、推荐古代游记散文供学生阅读,使其感知文章大家游记的整体风格或某个时代游记的整体风貌,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教学论文参考
【群文选篇】:《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晚游六桥待月记》、《韬光庵小记》【群文链接】:
西湖自古便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唐宋时期,以西湖进行文学创作就已风靡一时,虽说诗词作品尤为繁盛,但也有《钱塘湖石记》、《有美堂记》、《表忠观碑文》等诸多佳作。明清时期,西湖游记星罗棋布,不仅单篇佳作异彩纷呈,还出现了记写西湖的游记专集,如《西湖寻梦》。此外,游记小品也占有一席之地,张京元的《湖上小记》、袁宏道的《西湖记述》和张岱的《陶庵梦忆》皆属明代西湖小品中的上乘之作。张京元的《湖上小记》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韬光庵小记》(后文用《韬》表示)便是其组文之一。袁宏道的《西湖记述》结构随意,文笔清新空灵,虽记写西湖风景极为简约,却韵味无穷,《初至西湖记》(后文用《初》表示)、《晚游六桥待月记》(后文用《晚》表示)皆出自其中。《陶庵梦忆》出自“晚明小品圣手”张岱之笔,体例更全面、更完备,《湖》就选于此,课文注释中也有相关介绍。
................................
结论
作为中华璀璨文化和初中语文教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记体散文展现了目酣神醉的水光山色和浓墨重彩的人文风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一定时间内围绕某话题整体研读若干结构化文本,能使学生于字里行间中饱览我国的大好河山,品味古人的精神气质,感悟记文的独特魅力。
本文在论证初中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可行性的基础上,基于包头市中学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阐明了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方向与路径。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也正在于此,具体而言,提出了依据人文主题、选文题材、选文作者、选文背景、选文内容、传统文化、语文知识、策略方法等议题生成方式和创建结构化议题的实操方式;提出了同教材组文、同题材组文、同描写主体组文、同作者组文、同体裁组文、同创作方法组文、同风格组文、同书组文等组文路径和“1+X”组文方式;提出了思维策略、情景创设、任务驱动、教师反馈、教学方式、课堂气氛几个课堂共建和集体共识的关键点;提出了目标明确、文本异质、课堂教学、风格实效几个评价视角。此外,还设计了两个古代记体散文群文阅读教学案例:鱼龙百变,品西湖之万种风情——《湖心亭看雪》“1+X”教学设计;不以谪为意,宋代失意文人的精神世界——《岳阳楼记》“1+X”教学设计,支持上文所述。
笔者在前贤的基础上作出了自己的尝试,愿能为古代记体散文教学的革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鉴于笔者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学实践经验缺乏,文本的研究范畴、研究成果极为有限,望广大同仁给予批评和建议,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