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本文从教育的根本任务、新课程标准以及高中生发展及成长的规律”这三方面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来探索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和落实。本文研究的基础和理论、实践的支撑皆来源于笔者对于文献的翻阅以及笔者亲身参与的“习语”进课堂活动。
(一)研究背景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的教育如何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准则,针对教育任务提出了明确的界定。随着十八大会议的落幕,国家陆续召开相关会议、出台相关文件、制定有关政策,国内各路学者们纷纷展开了有关教育任务的教育研究、进行教育教学讲座,学校内也开始对一线教师进行了培养等等,以上涉及到的活动都是为了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发展与落实。会议落幕后历经两年的调整与发展,于 2014 年 3 月 30 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文件中指出要探索育人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9 年 3 月 18 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国家围绕思政课的创新以及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两个 20 条准则,由此可以看出思政课的创新以及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思政课教学要践行“八个统一”任务要求,思政教师努力践行“四有”“六要”、奋力争当“大国良师”的教师素养和使命担当。思想政治学科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学科,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学科还是举旗定向的学科,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角度践行思政教育立中国魂、植中国心、育中国人、逐中国梦的担当与使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017 版新课标明确指出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①由此可知,当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已经不单单注重学生知识理论的学习与记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正视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学科素养以及技能的培养。议题式教学是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教师在坚持学生本位理念的指导思想下打造“活动型”动态课堂——以议题为主线、以情境为载体:结合教材内容并依据学生原有的基础能力及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开展活动为路径:旨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辨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实践感悟、以总结为驱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素养的培养。在这样的过程中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面对种种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认知,营造生生互动的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议题式教学的理论研究
笔者在搜找议题式教学在国外的研究资料时发现,在国外针对于议题式教学的研究起步时间远远的早于我国。而在探究中得知,和议题式教学相关联的最早的理论就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即在教师和学生的问答过程中,教师不断揭示学生在谈话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议题式教学的概念还没有完形成,各路学者更偏向将其称之为“问题”。
(1)关于议题式教学含义的研究
议题式教学在国外被称为议题中心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关于议题式教学的阐述外国学者各抒己见。如首次科学性地提出问题式教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他在《Problem teaching》(问题教学)这一著作中进行了创新性的阐述;美国学者埃文斯(Evans)认为:议题中心法是为了培养有见识、具有批判精神的美国公民,在此过程中会逐步提升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俄国学者列尔涅尔也曾指出,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中会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学生就需要随之进行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而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过程等等,以上学者的观点都为问题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理论。“问题是教学发展的契机”美国学者杜威在《How do we think》(我们怎样思考)一文中提出的“五步教学法”,杜威强调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遵循这五个步骤:首先教师需要进行情境的创设,其次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思考进而推理出存在的问题,紧接着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地假设,再次推论假设的正确性,最后根据推理过后的结论进行验证,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其中涉及到的情境和我们如今研究的议题式教学法有着极大的契合度,而其他几个环节也和议题式教学息息相关。自“五步教学法”开始,问题教学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议题”。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一、议题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议题式教学的含义
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均有较多特定内涵的理解,为便于论述中使用准确,在此进行相关界定与阐释。
1.议题
笔者在对《现代汉语词典》一书进行阅读与学习时发现,书中提到了“议题”这一词汇。书中对它的解释则为:在会议中明确标明或者研讨的题目。而在西方教育界中,西方的学者们认为它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题目,议题的内容和社会息息相关。2017 课标中提到对于议题的全新定义。书中将议题解释为:不仅仅要包含能够突出重难点问题的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引领教师挖掘蕴含在知识背后的价值观念。
2.议题式教学
2017 版新课标明确指出全新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对于议题式教学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学者余国志关于议题式教学的观点基于人文主义教育的研究,他认为在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该将学生作为教育的目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以及素养的培养时注重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引导,使得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学习不仅在于知识的广度,更在于知识的宽度与深度。②;学者韩震在对议题式教学进行定义时更加注重结果的评价,从结果来看他认为议题式教学应该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议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可以培养他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最后议题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学者沈雪春在对议题式教学的研究则更为深奥,他认为议题的设置不单单是在某个环节的展示或引导,而是需要贯穿一节课的始终,在授课过程中议题的作用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素养的培养。只有将知识与素养结合的教学才是议题式教学。
在查阅相关资料并思考后,笔者认为议题式教学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政策背景下,一种以议题作为引导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以情境创建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思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为呈现、以教师主导课堂方向为保障,进而培育学生价值观念、知识技能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本身对于知识具有一定的渴望与好奇进而展开探索与发现,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种理论的构建与串联。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不仅来自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需要来自于自身的独立思考与探索,为了达到上述提到的目的,需要学习者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中。
议题式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具体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议题式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开展教学始终围绕着学生这一中心,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活动中思考、讨论、探索、学习、内化。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的是主导者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最后通过总结与评价的方式进行课堂建构与生成。因此,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贯彻了建构主义理论,力求在“生生互动、师生共议”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情境创设、自主 思辨、合作交流等关键步骤,生成新的属于学生个体的知识。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仅要向学生展示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作为辅导,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与提升。
议题式教学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无论是在选择并创设议题、搜集用来创设情境的资料、设计课堂开展的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学情与实际生活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依赖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地将学生引导进课堂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辨、合作研究、成果展示,顺应了当今教学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构建了全新的师生关系。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议题式教学既是以人为本的需要,又是让学生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的需要。
教学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沈阳市“习语”进课堂活动解读与呈现.............................. 18
一、“习语”进课堂活动解读.................................... 18
(一)“习语”进课堂活动背景....................................... 18
(二)“习语”进课堂活动过程.......................................... 18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原则及步骤............................34
一、议题式教学的应用原则.............................. 34
(一)坚持情境性原则..................................... 34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 34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构建策略............................................... 40
一、设置议题——提高议题教学认知...................................... 40
(一)议题的设置要立足于教材内容.......................................... 40
(二)议题的设置依托于全新的师生观....................................... 43
第六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例及效果分析
一、教学设计实例
(一)课例展示:《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实例
本教学设计基于《社会历史的主体》一课中教材内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课标中提到的必须实现的教学任务,以“习语”为主要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实习学校内的教学中得以实施。
教学论文参考
...............................
结语
本文主要以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为研究内容,在查阅并借鉴相关资料、参与沈阳市“习语”进课堂活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并汲取一些重要的观点。议题式教学遵循新课标指出的教育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完成了课堂模式以及教学方式的全新探索,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更新了传统的以讲授法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能设计出更具有特色和新意的课堂、引导教师树立全新的师生观念,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而学生在这种全新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外,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对国家、对学科的认同,提高了自身的素养与观念,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真正的爱上思政学科的学习。然而随着笔者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议题式教学在应用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部分教师对议题式教学的认识不充分、议题设置偏离教材内容、学生参与议题式教学的热情不高、“习语”和教材内容融合不紧密等问题。笔者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系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多角度进行了思考,认为教师应该关注议题设置的科学性,在议题设置时立足于教材内容,有效设置生活化、知识化、时政化的议题并建立全新的师生观;要关注情境创设的典型性问题,搜集的情景资料要和学科融合,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也更要具有价值引领的意义;要注重组织活动的有效性,设计的活动要围绕议题进行有效讨论,还要关注师生间的成果展示与分享;要关注课堂总结的全面性,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同时进行全面的总结;还要关注教学评价的标准性等等。这些都是基于议题式教学在如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为广大思政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