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297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研究,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能力,而观察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专业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因此,在职前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书法等专业技能的学习与锻炼,更要注重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不仅要开设《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基础理论类课程,还要开设《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等相关专业实践类课程。此类课程应该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不能泛泛而谈空洞的理论知识。学校应该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不仅要让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更要理论结合实际,与学生分享、讨论、探究一些实际情况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对观察儿童的目标意识和兴趣。通过职前教育,要让学生理解观察儿童的价值与意义,引发对观察儿童的重视,加强对儿童观察的认知程度,帮助他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观察儿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观察儿童的好习惯。

一、问题的提出

(一)观察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项关键能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而且它将成为幼儿园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而观察能力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中的一项必备能力,必然深受重视。
长期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通过认真科学地观察,加以思考研究,并进行深入地剖析,才能真真切切地了解幼儿,并为幼儿的学习发展提供适宜的帮助。而且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例如,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一书在基础理念部分强调幼儿园教师应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等……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达到幼儿园教师的这些专业标准,对幼儿的观察、了解是基础也是核心内容,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是落实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必由途径。此外,教师在提升自身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对幼儿细致入微地观察,不仅可以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积累很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案例,而且有助于教师更新培育的理念,重新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进而推动幼儿的快速发展。

............................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其专业成长密切相关
教学效能感,即教师对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影响儿童发展能力的信念、判断与自我感受,是与教育工作和儿童发展紧密相关的。教学效能感不仅是表征教师教学表现的关键指标,还是衡量教师工作成效和个人能力的重要变量。在理论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作为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根据对优秀幼儿教师进行研究得知,具有较高教学效能感的幼儿园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她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对自己能够给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地改变充满信心。在制定活动目标和方案时,她们会找到既适合自身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她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更倾向于创设更多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进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她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高效能感的教师她们更加独立、自主、乐观、坚强、自信,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成长环境,这无形中也推动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低效能感的幼儿园教师,一方面,他们把教学工作仅仅当作完成一项任务去对待,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在工作中也缺乏积极主动性,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我、改变自我与完善自我。另一方面,他们不认为仅仅靠教师的教育水平能改变幼儿身上的缺点与不足,对教育在幼儿身上可以发挥的巨大潜在价值没有深刻地认识;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相信幼儿的学习能力,对幼儿束手束脚,不仅影响了教学策略地实施,更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
笔者在进行文献检索时发现,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角度以及研究问题,对观察能力下的操作定义是不同的。蒲月娟(2015)指出观察能力,是指一个人有计划地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思考。1虞永平教授(2007)将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定义为确定观察目的和动机,确立求真求实的态度、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方法、系统整理观察到的结果、根据观察结果提出教育策略五方面的能力。2吴亚英(2014)在其研究中,提出了观察能力的四个维度,即确定目标、运用方法、有效记录、分析评价。3(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 在分析已有定义以及本研究可行性的基础上,笔者将幼儿教师观察能力定义为:幼儿园教师确定观察目标、运用观察方法、筛选并记录有效信息、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

........................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综述
陈少熙(2018)指出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有:加强幼儿园教师教育学习;增强教师知识储备;提升各类研训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幼儿园教师观察技能;加强园所管理,创造观察环境。
1.国外关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关于教学效能感内涵的相关研究
通过文献收集笔者发现,早在1977年,班杜拉就提出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教学效能”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Gibson & Dembo(1984)认为,教学效能感分为两个层面:一般教学效能和个人教学效能,二者的意义也不同。一般教学效能,是教师协助学生提升能力的信心和对其自身教学能力的信心;而个人教学效能,是教师能克服限制来改变学生能力的信念。17Newman, Rotter& Smith(1989)认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一种教师可以诱导学生成功学习和个人对自身成就满足的感知。
(2)关于教学效能感测量的相关研究
国外基于控制点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建构教学效能感量表, Armor、Berman 于 1976依据罗特(Rotter)的社会学习控制点理论,编制了最初的教学效能问卷。1982 年,以 Ashton 为首的学者共同编制了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并将其分为两个维度。Gibson、Dembo 于 1984 年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量表,该量表从多层面模型出发,认为教师个人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两部分共同构成了教师教学效能感。

............................


三、文献综述与分析................................. 3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3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综述..................... 5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一)研究目的.............................. 7
(二)研究意义.................................. 7
五、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8
(一)研究内容...................................... 8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8

七、讨论

(一)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讨论
笔者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总体水平以及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两方面展开讨论分析。
1.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总体水平
从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总体状况来看,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各维度以及总体水平平均得分在 3.9-4.0 之间,这表明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状况较好,具有一定的专业自觉性。通过研究分析,随着《指南》的颁布与深入学习,学前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只有学会观察、了解幼儿,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幼儿园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理论课程,了解观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在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水平,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2.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
(1)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对于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女性优于男性。目前,在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方面,都十分重视“以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课程的生成性,这无异于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对幼儿的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以满足不同幼儿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男性教师还是女性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幼儿的日常观察,但在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这个维度中,女性优于男性,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解读时发现,分析时都能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但男性教师相对女性教师在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客观性、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存在不足,在客观评价幼儿的时候,会受现行评价标准或者原有印象的影响
..............................

八、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
(1)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幼儿园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最好,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最弱,其余两个维度水平发展相近。
(2)性别对于幼儿园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女性优于男性。
(3)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随着年龄、教龄、职称的增长而提升。但年龄对于确定观察目标的能力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教龄、职称对于观察能力各维度及总体水平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4)幼儿园教师确定观察目标的能力在园所级别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示范园与一级园的幼儿教师明显高于二级园及以下的。
2.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
(1)幼儿园教师整体教学效能感良好,其中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
(2)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各维度与总体水平在性别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优于男性。
(3)幼儿园教师教学效能感随着年龄、教龄、职称的增长而提升,并且三者对于个人教学效能感、整体教学效能感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4)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高于民办园,并且园所性质对于一般教学效能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示范园与一级园的教学效能感明显高于二级园及以下的,并且园所级别对于个人教学效能感、整体教学效能感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