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04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阅读对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正面作用大概没人会提出异议。全世界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美国和日本,恰恰也是在阅读领域,尤其是图画书的创作和阅读上在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倡导图画书阅读要从 0 岁开始,美国则有着百年历史的图画书奖项“凯迪克奖”。哪个国家在儿童乃至青少年阅读中占得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人类命运。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正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言:“阅读在其深层意义上不是一种视觉经验。它是一种认知和审美的经验,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活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

第一章 文本细读对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的价值

第一节 提升教师教学外国小说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这里专门指“学”的部分和“教”的部分。前者是自己的阅读水平,教师需要自己的积淀自己的阅读量;后者是对教学内容的钻研,将自己通过“学”练就的能力在课堂上进行施展。

一、激励教师阅读外国小说

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要在语文水平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必须也只能通过阅读来入门。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教师。一般人以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然在阅读的质与量两方面都超出大多数人。实际情况恐怕并非如此。很多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阅读量确实不少,但教育教学类书籍更多是带有工具属性,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水平和审美素养的提高作用有限。除了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很多语文教师的阅读大多数情况下只限于教材教参以及试卷上的文本。
语文教师并不缺乏传授应试的能力,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的积累,不出几年,都会对整个应试流程了然于心。题目怎么出、用什么套路等等,都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步骤。教育归根到底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工程,语文教育更需要应用和审美两方面的不断创新。语文教师担负着不断创新求新的重任,自身的阅读水平和审美素养自然必须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

语文教师在外国小说教学中实施文本细读,首先自己要对所教的外国小说课文进行私人化的阅读。私人化阅读不预设阅读目的,不参考任何教学资料,对小说进行审美意义上的细读。在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即时地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体验,把很多灵光一现的感受记录下来。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教材的外国小说文本,以作者、风格、国籍等线索,进行有层次地拓展阅读,这将有助于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再次,有条件和有能力的语文教师更可以找来外国小说的母语原文进行比照阅读,尤其是英语作家的作品,可以将译本和原文进行对比细读,发现在单篇译文中难以察觉的问题。最后,就是教师纯粹依照个人喜好而进行的博览。博览并非对书籍浅尝辄止,而是不限定范围,一旦选定书籍,就要针对自己的问题有选择地进行细读。
.........................

第二节 增强学生对外国小说的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可以从阅读能力、审美素养和思辨能力三方面来考查。阅读能力是基本技能,所有的阅读行为都是为了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是设定;审美素养和思辨能力是发展要求,二者都是人格完善和价值观塑造的必备条件。对于学生而言,文本细读是强化鉴赏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一、阅读能力的增强

学生的阅读可以分为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阅读广度重在广泛涉猎,目标是阅读面的扩展;阅读深度强调对文本精耕细作,甚至是对一字一句推敲其微言大义。阅读外国小说同样适用这两个标准。文本细读强调对字词句的分析,对各种手法的解剖,这些都是深度阅读的范畴,但它同样也强调对文本结构的探究以及多个文本的比较阅读,这又倾向于广度阅读。阅读能力的增强,就是既有阅读的广度,

又要有对文本的深入分析。文本细读的实践能够同时强化这两方面的能力。
学生对外国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在深度上不仅能够深入到小说内部,还能在小说之间进行比较阅读。外国小说不同于中国小说的一点是,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相互迥异的流派,每个流派之间的差异十分鲜明。对不同流派风格的外国小说进行细读能很明显地比较出它们之间在具体技法上各自的独到之处。也就是说通过外国小说的深入细读,更够在流派的广度上拓展自己的认知。
........................

第二章 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外国小说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比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外国小说教学的现状不太引人注目。一般人都把外国小说教学纳入到现代文教学的大范畴,最多将小说教学单独拿出来分析,极少有人会单列外国小说并分析其教学的现状。这其实就是外国小说教学的现状之一,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外国小说相对现代文教学或小说教学的差异。

一、教的方面的刻板与浅薄
由于小说教学至今承袭着几十年来的固定套路,以“小说三要素”为核心的小说分析法依然占据着小说教学课堂的主流,凡是讲到小说必然从人物、情节和环境入手,年年如此,篇篇如此。小说与小说之间的差异在三要素的分析中被完全抹杀。在课堂上,“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却是“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僵硬的模式与表现的浮华交相辉映,真正要对内涵的分析,又变得“蜻蜓点水”或“木偶探海”。①具体到外国小说,将外国小说和中国小说的界限模糊化,同时还消弭了不同国家不同作者之间明显的风格差异。
一方面在外国小说内容教授中呈现的死板和僵硬,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又呈现出一种表面的浅薄与浮华。这二者构成了当下外国小说课堂甚至是语文课堂的常见状态。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自身语文素养上的明显不足。
二、学的方面的乏味与隔阂
在学生学的方面,问题更为严重。首先是学生对小说尤其是外国小说缺乏兴趣。小说作为故事为载体的文学体裁,本来是最能够吸引学生去阅读的,但由于课外阅读不足,学生很难有相应的知识语境和认知背景,稍微有点技巧的小说就难以阅读;再加上教师机械死板的小说教学方式,更让学生觉得小说乏善可陈。其次是学生很难阅读略微有些难度的小说。外国小说尤其是二十世纪以后的外国小说,在写作技巧上已经显示出与以往全然不同的风格,特别是意识流小说以及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都具有一定的阅读门槛。第三,文化隔阂客观上限制了学生对外国小说的接触。文化隔阂是文化差异性和不可通约性造成的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接受度和认同感低下。①差异性是文化背景的迥异,不可通约性基本来自语言的阻隔。这些让学生很少或干脆放弃外国小说的阅读。最后就是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深度阅读。要细读小说,必然消耗大量的时间,现实就是没有那么多空余时间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小说中,即便是那些对外国小说有强烈好奇的学生,

由于课业压力的巨大,只能浅尝辄止。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原因依然要从教师和学生的阅读中去寻找。笔者概括的下面三个原因中,前两个在教师和学生中都有体现,只有第三个原因主要来自学生。
一、应试教育中的畸形阅读
应试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考试成绩。在成绩这只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任何试图培养综合能力的行为和措施,最终都被转换成了为考试服务的工具。阅读本来是养成完整人格和培养个人趣味的基本方式。由于阅读的重要性,考试就必须将其纳入到它的范畴内。纳入考试原本是为了让学生都重视阅读,都拿起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原本美好的愿景,在纳入考试的那一刻起,就发生了畸变,阅读也就变成了畸形阅读。

所谓畸形,最大的表征就是不再具有阅读最为核心的自由特质。自由的阅读首先是可被阅读的书籍选择是自由的,阅读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当时当地愿意读的书;其次阅读的方式是自由的,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细读,更可以对一本书选择性阅读;最重要的是,阅读的人是自由的,他可以选择读,也可以选择不读。应试教育下的畸形阅读完全取消了阅读的自由,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有必读书目,这些书甚至要纳入到最终的升学考试。被阅读的书变成了有边界有范围的,而读与不读之间也只剩下必须读,否则考试分数会受到影响。在畸形阅读的影响下,学生可能会因为自由阅读的被取消而产生抵触心理,虽然不得不因为考试而取勉强应付强制阅读,但不再对阅读感兴趣,不再自发地自己去找书来读。由此很多学生对阅读充满了恐惧,对阅读的疏离成了不自觉的条件反射。

除了强制阅读,教师对教材课文的教授方式也是导致畸形阅读的重要原因。很多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很少自己去设计和架构一篇小说或散文的教授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利用网络上现有的资源,稍加修改,完成一篇课文的备课。在这种雷同甚至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自然无法感受到文本本身的美感。而这种千篇一律的文本分析方式又是老套而陈旧的,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得到改进。学生除了记住一些干巴巴的术语和概念,对文本内在的美感和理性光辉几乎无从感知。远离阅读是顺理成章的事。
...........................

第三章 高中外国小说实施文本细读的依据.............................. 19
第一节 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19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19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19
第四章 文本细读在高中外国小说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6
第一节 外国短篇小说实施文本细读的策略............................ 26
一、深入词句,把握微言大义..................................... 26
二、理清结构,掌控整体框架..................................... 28

第四章 文本细读在高中外国小说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第一节 外国短篇小说实施文本细读的策略
由于篇幅的限制,一篇短篇小说必须在有限的字数内将一个完整的故事或片段呈现出来。作家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会仔细斟酌,甚至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会蕴含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使得整篇小说的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个词都不可或缺。这些深意或信息的挖掘,就必须借助细读去探赜索隐。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以及同仁的的教学经验从外国短篇小说的词句、结构、视角、虚构和原文五个方面来具体谈谈文本细读实施的策略。
一、深入词句,把握微言大义

小说的细读来自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往往带有强烈的多义性,也就是在表层含义之下有着至少一个深层含义。遮盖深层含义的方式或者利用修辞,比如双关、反讽、比喻等,要么利用细节的暗示,比如动作、心理等,要么利用语境,就是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探知其真正含义。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理解外国小说语言的最大障碍就是小说语言本身。外国小说字词句的多义性会因为翻译而被极大地消解。消解的原因可能是译者水平不一般,可能是中文词汇中缺乏对应词语,也可能是受限于文化差异。中文小说的作者就不存在这样的障碍,鲁迅的小说就以大量的语言多义表达著称,《祝福》中鲁四老爷说祥林嫂“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似乎”的不确定和“很”的确定形成矛盾,而意蕴正是存在于这种似是而非的矛盾中。

...........................


结语
阅读对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正面作用大概没人会提出异议。全世界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美国和日本,恰恰也是在阅读领域,尤其是图画书的创作和阅读上在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倡导图画书阅读要从 0 岁开始,美国则有着百年历史的图画书奖项“凯迪克奖”。哪个国家在儿童乃至青少年阅读中占得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人类命运。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正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言:“阅读在其深层意义上不是一种视觉经验。它是一种认知和审美的经验,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活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
高中阅读教学的开展尽管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阅读时间依旧无法得到很好地保证。新课标提出了未来要讲“整本书”的阅读纳入到高中常规教学中,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教材中的文本在阅读教学方面做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反思。其中外国小说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外国小说必须既深入文本,对文本的字词句等等详细地揣摩,又应该着眼于语境和结构等,从整体上把握。不仅详细推演译本,有条件的话还应该找出原文来对照阅读。在对外国小说的文本细读中,我们不仅要品位其语言特色,还要认识它们的思想内容。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在积累中懂得运用,从而让学生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在阅读中提升自我的审美水平,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以文本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为出发点,来自西方的文本细读,根植于中文这块沃土,不去谈玄论理,而是脚踏实地地结合高中语文课堂的实际,不谈主义,只解决实际的问题。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②语文教师的重要职业在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让文本细读扎根在高中语文课堂,让高中语文课堂成为青少年阅读道路上新的突破点,让一代又一代热爱阅读的青年学子成为构建阅读社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