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文献综述
1.1 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概念之一,注意能力是个体必须的一般认知能力。注意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对注意的探究始终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传统课题。研究者对注意的界定不唯一,比如彭聃龄等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6]。李永瑞认为注意使个体的心理活动针对当下刺激,并且对这些刺激做出相匹配的反应,因此注意可以说是一种意识调节状态[7]。再比如,张亚旭的观点是注意是一个非单一的概念,其中包含多种心理现象。注意的含义根据不同的情境有所不同。同时他还归纳出警觉、选择和有限性等注意特征[8]。学界对注意的界定和理解虽有差别,但都解释了注意的基本内涵,即注意具有警觉、选择、控制、持续性和容量有限等特质,而使得个体将认知资源聚焦于特定的对象和信息。注意参与到个体的整个心理过程中,同时是后续心理活动得以发生和进行的基础条件。研究发现注意蕴含着多种品质,这些品质体现了注意不同的功能,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构成注意的有机整体,同时也代表着个体注意的发展水平。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注意品质涉及广度、稳定、分配、转移以及选择等方面。广度品质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能够有意识的觉察和把握到的刺激的数量,能够同时把握的刺激数量越多证明注意广度越大。稳定性品质是个体能够将注意保持在某一刺激上的时间特征,表现为某一时间跨度上的认知加工效率的变化。分配品质是个体同时把注意分配的不同时信息和刺激之上,分配品质的高低受任务的熟练程度影响。转移品质是个体主动的注意切换过程,即从当前刺激到另一刺激的转变,所反映的是转换速度。最后,选择性是在同时呈现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品质,保证了个体信息加工的效率。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中,学者普遍选择从注意控制、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以及注意广度等方面进行,是注意研究的普遍选择。虽然这些注意成分有着各自不同的加工机制,但大多数有关注意的理论模型也都较为全面的将这些成分整合其中。有关神经机制的研究也指出,注意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也是由神经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脑区的协同活动完成,网状结构、边缘系统以及前额叶组成的神经网络,共同完成注意的控制功能[9][10]。
....
1.2 基本数学能力概述
数学是用特定符号表示空间和数量关系的特殊学习领域,数学能力作为保证个体顺利、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数学活动或任务的重要心理特征,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高级认知能力。儿童期正是数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数学能力的习得也和其他问题解决能力一样,需要在后天相应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中阶段性的培养中逐步的发展起来的。对于包含构成、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和培养的数学能力相关研究始终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宏观来讲,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两个基本方面。就低年级小学生来讲,数学的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学能力,但同时也涵盖了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某些能力[29]。学界对于数学能力的含义和构成有着不同的阐释。研究较早且对我国学生数学课程设置有深刻影响的是克鲁捷茨基,他认为学生在完成数学活动时离不开以下几种数学能力。首先,学生在解题时包含三阶段的心理活动:第一个阶段是收集解题所必须的信息,是答题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对第一阶段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答案,主要是解题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将与答案有关的信息进行保存,是结果输出的过程。与这三个阶段的心理活动相匹配的数学能力也涵盖了三个部分:与第一阶段相匹配的是对数学材料的感知,需要具备材料形式化的能力;与第二阶段相匹配的是对数学材料进行有效的概括和理解的能力;与第三阶段相匹配的则是对这些数学材料的记忆能力[29]。因此,克鲁捷茨基对数学能力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的结论更主要的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的探讨。克鲁捷茨基在后续的研究中提到了数学能力的九成分假设:①对材料形式化的知觉和问题结构的掌控能力;②在数量及空间中使用符号运算的能力;③对数学问题有用信息迅速且广泛的理解和概括,包括数学元素间关系和运算;④抽象简化思维的能力,比如缩减问题推理过程;⑤灵活的心理过程;⑥能够实现逆向心理过程的随意与迅速;⑦问题解答尽可能的简洁与合理;⑧对系列数学材料的记忆能力;⑨数学气质因素[30]。
....
第 2 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注意与行为注意对其数学成绩影响的两个路径假设,将基于此假设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探讨儿童注意能力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即儿童的认知注意与行为注意是否会影响数学成绩,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儿童基本数学能力是否可以在认知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以及教师期望是否在行为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路径中起中介作用。
..........
2.2 研究假设
根据前文的推论和总结,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1:儿童的注意能力会影响其数学成绩,儿童的注意能力越好,数学成绩也越好。H1a:儿童的认知注意能力(注意网络效能)会影响数学成绩,注意网络效能越好的儿童,数学成绩越好。H1b:儿童的行为注意表现(Conners 得分)会影响数学成绩,行为注意表现越好的儿童,数学成绩越好。H2:儿童的认知注意会通过影响基本数学能力进而影响其数学成绩,即基本数学能力在儿童认知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H3:儿童的行为注意会通过影响教师期望进而影响其数学成绩,即教师期望在儿童行为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
第3章 研究结果........31
3.1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31
3.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6
3.3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37
3.4 回归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38
3.4.1警觉网络与行为注意对数学成绩影响的机制分析......40
3.4.2 执行网络与行为注意对数学成绩影响的机制分析.....42
3.5 数据分析结果总结....44
第4章 分析与讨论....46
4.1 儿童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46
4.1.1 认知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46
4.1.2 行为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47
4.2 基本数学能力在认知注意对数学成绩影响中的中介作用........47
4.3 教师期望在行为注意对数学成绩影响中的中介作用.......48
第5章 总结.......50
5.1 结论...........50
5.2 不足与展望.......50
第 4 章 分析与讨论
4.1 儿童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代表儿童认知注意的注意网络中警觉网络和执行网络效能与儿童数学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警觉网络反应时和执行网络反应时对儿童数学成绩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警觉网络效能和执行网络效能越高,儿童的数学成绩也越高,研究假设 H1 和 H1a 成立。警觉网络是对输入刺激所保持的持续性敏感,在儿童 6 到 8 岁间的发展已趋于稳定,小学阶段警觉网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已经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研究者在对儿童持续性注意的研究中也指出注意的稳定性与数学成绩密切相关[58][88],而警觉性是注意稳定的保障。但对儿童早期数学能力的研究发现,数学高分和低分组的儿童在警觉网络的得分上差异不显著[89]这与本研究结果有矛盾,可能是因为数学能力和数学成绩所考察的是儿童对不同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注意的警觉和稳定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数学成绩上的差异。执行网络与警觉网络一样,对数学成绩产生一致的预测作用。执行网络效能高,儿童数学成绩也越好。执行网络是冲突解决的能力,儿童两岁时获得,到了学龄阶段执行控制能力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影响着儿童的学业成绩。已经有大量关于学习困难儿童的研究指出,执行控制能力是解释学习困难的有效因素,也就是说学习困难的儿童抑制控制和冲突解决能力相对较弱[90]。蔡丹等人的研究也指出,Flanker 任务成绩的差异与数学成绩的差异相关,学困儿童将注意控制在目标刺激上的能力较差[56]。因此,执行控制能力是儿童抑制无关干扰所必须的基本能力,对于无关干扰的抑制能够有效的将认知资源聚焦于当前学习任务和数学问题解决,在数学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拥有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关于注意网络测验研究中还发现,反应错误情况也是一个预测注意网络效能的有效因素,但是在本研究中为了保持不同网络反应时计算的一致性,未考虑测验错误率的影响,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把反应错误率作为一个有效变量进行解释。
..........
结论
经过文献回顾,本研究提出了关于注意对儿童数学成绩影响的两条路径假设,其一是基本数学能力在认知注意对数学成绩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二是教师期望在行为注意对数学成绩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
(1)儿童认知注意对数学成绩存在显著的影响:注意网路中警觉网络与执行网络的反应时与儿童数学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而定向网络效能与儿童数学成绩相关不显著。注意网络效能对儿童数学成绩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警觉网路效能和执行网络效能越好,儿童的数学成绩也越高。
(2)儿童行为注意对学习成绩也存在显著的影响:Conners 得分与儿童数学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儿童的行为注意表现能够很好的预测数学成绩,行为注意表现越好,成绩也越好。
(3)基本数学能力在儿童认知注意(警觉网路和执行网络)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基本数学能力与警觉网络和执行网络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对儿童数学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说促进数学成绩可以从培养数学基本能力方面入手。
(4)知觉教师期望在儿童行为注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儿童感知到的教师期望和他们的行为注意表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对数学成绩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教师期望效应也应作为影响儿童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