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缘起
对外汉语写作是留学生用汉语进行的书面表达训练,是对词汇、语法、语篇、文体、语体、汉字等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写作训练既有助于促进留学生汉语知识的学习,又为他们今后在经贸、外交、教育等交际活动中,提供了除口语交际外的另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如果缺乏系统的写作训练,留学生语言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遭遇瓶颈,难以再拔高,从而影响汉语水平的持续增长。然而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被认为是“备课难”、“组织教学难”、“按时收作业难”的“三难”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所以写作至今依旧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
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大多目标明确,或是本着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动机,或是出于职业发展的需求,而应用文是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某些事务而需要的实用文体,具有实用性、客观性、时效性、规范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需要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应用文教学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总览对外汉语写作教材,我们发现应用文所占比重略小,应用文种类较少,且大多数仅在中级阶段教授应用文,高级阶段一般不再教授应用文。此外,应用文教学也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学完应用文后,许多学生依然不会使用或不能准确使用应用文。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外汉语写作课应由简到繁、分阶段、系统地开展应用文教学,尤其宜多教日常应用文,因此,应用文编排设计有待研究。本文对目前较为通行的四套对外汉语写作教材中应用文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并在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以及教材中应用文部分的编排设计。
..............................
1.2研究现状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不论是理论创新,还是教学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汉语写作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目前关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研究已有不少,包括已有一些专著问世,如罗青松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李晓琪的《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关于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的研究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针对写作教材的对比分析研究略少,对写作教材中应用文编排设计的对比分析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对外汉语写作教材及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关于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编写的研究
罗青松(2001)探讨了写作教材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包括使教学内容系统化、规范化;提供范文;提供训练项目;解释说明语言知识和写作知识。指出教材使用不普遍的直接原因是目前缺乏比较理想的写作教材。她提出写作教材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需在内容设置和结构安排方面,协调语言运用和表达形式训练、语言水平与训练项目的交际价值以及教材内容的限定性和教材内容的针对性这三对的关系。她将教材总体设计的主线归纳分为三种:一、以语言形式为主线;二、以文章体裁以及更为具体化的表达功能为主线;三、综合性主线。并指出教材编写主线体现了编者覆盖教材内容的角度,她指出目前的写作教材编写存在重写作技巧知识,轻语言运用指导的问题。她提出训练内容脱离实际,与学生思维水平不符时,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训练难度与学生语言水平不符,难以收到满意的教学成效。她提出在教材编写中应该把表达项目的实用性和学生语言水平的局限性综合起来考虑。教材要贴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选择余地和拓展空间。
陈蔑(2008)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了经验派教学法、认知派教学法和构建派教学法对写作教材编写的启示。经验派强调模仿和操练,给教材编写的启示是要注重范例的选择;认知派强调内化知识,写作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注重学习者母语与汉语的对比;构建派强调实用性,所以教材在编写范文时宜将其设置在一定的情境中。陈晟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材编写新模式,即以文章体裁为主线,以语言形式为辅线,注意范文的选择和体例编排。还探讨了教材使用模式,指出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协调教材与教师、教材与学生、写作教材与其他汉语教材的关系。并具体提出了突出重点、写与听说读相结合、教材与实际相结合的对外汉语写作教材使用原则。①陈最既讨论了教材编写模式,也提出了使用模式,将教材编写与使用充分结合,但只从结构、范文和体例三方面探讨教材编写模式,存在一定片面性。
郑园园(2012)认为教材直接体现着某种教学思想或教学主张。她根据结构一一功能理论,主张在编写写作教材时,应该以结构为纲,以功能为主;根据克拉申输入假说,提出教材编写时可以加入一些供学生课外阅读的文章,并针对输入假说只注重语言意义的缺陷,提出在教材编写时注意语言规则的安排;根据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出在范文和练习的编排中要注意文化的渗透;根据通用学习理论,指出在教材中应该使用多种呈现方式,有供学生认知和元认知的练习,有一定的选择空间,支持学生的识别、情感和策略学习。②
相关研究就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在总体上进行研究分析,或结合教学法理论,或结合实际使用的写作教材,探讨理论与教材编写的关系,分析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对教材编写模式以及使用教材的策略和原则,提出一些总体规划。
..................................
第二章对外汉语写作教材中应用文的考察
2.1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的编写现状
2.1.1当前对外汉语写作教材概述
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的编写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写作教材以体裁知识和作文评改为重点;第二阶段为2000年到2005年,写作教材在注重体裁知识同时,开始兼顾语言要素技能训练;第三阶段为2006年至今,新型教学理念写作教材开始薪露头角。在起始阶段,出版的一些写作教材普遍存在“衣不合体”的问题,即从教学内容到训练方式都更接近母语教学,而非为留学生“量身定做”的。1998年,以罗青松编写的《汉语写作教程》为标志,编写者开始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编写真正符合二语教学特点的写作教材。从2003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若干本写作教材出版,2009年更是达到写作教材出版的高峰,有一大批新教材不断问世,数量上可观,然而质量上却不容乐观,适合留学生且得到普遍认可的教材屈指可数。
现将目前出版的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罗列如下:
概括来说,现阶段通行的写作教材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传统教学法为编写理念的教材占绝对优势。从90年写作作教材兴起至今,绝大部分写作教材仍未摆脱传统教学法的窠白,写作教材数量可观,增长迅速,并且将持续增长,也引入了不少英语等外语教材的编写理念,然而对外汉语写作教材并没有很好地吸收消化这些新颖的教学法,即使有些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新的编写理念,然而实际的教材内容并未具体落实其理念。2006年,杨俐编写的《外国人汉语过程写作》和陈作宏编写的《体验汉语写作教程》可以说是新理念的具体呈现,过程法和任务法得以贯彻和践行,令人耳目一新。但此类教材至今尚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教材继承的仍是结果法。写作教学法研究尚不成熟,过程教学法、任务法研究刚刚起步,仍处于引进探索阶段。
.........................................
2.2对四套教材中应用文部分的考察
2.2.1编写理念考察
编写理念是一本教材的灵魂。优秀的教材需要先进的编写理念去指导。这四套教材中,除了《体验汉语写作教程》运用了 “任务型”体验式教学的编写理念外,其他三套都是传统的结果教学法的编写理念。
结果教学法兴起于19世纪,它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刺激一一反应模式。教材提供写作知识和大量语言材料供学生模仿,学生通过模仿学得语篇。基本的教学模式为:讲解写作理论一一分析范文一一学生模仿写作一一教师批改一一讲评作文。结果教学法认为,写作与语言知识相关,重点在于词汇、语法和衔接手段的正确使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控制下从语法练习开始,逐步过渡到语段和语篇写作,写作的最终结果是判断写作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主要标准。《发展汉语:中/高级汉语写作》《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教材》和《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都是按照结果教学法来编排的。《发展汉语:中/高级汉语写作》和《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教材》除了比较重视文体外,还重视词语和语法教学。
任务型体验式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交际法为理论基础,强调语言形式和意义并重,提倡从做中学,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而学得语言形式和意义。不同于结果法写作的“一次成型”,任务型写作过程中需“多层反馈,数易其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加工、整理写作内容。《体验汉语写作教程》正是任务型教学法写作教材的优秀代表,该书编写的核心理念是将书面表达当作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将其纳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体系中,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习者进行书面表达训练,以实用的书面表达任务为主线编写,将语言形式和语篇表达结合起来,来确定教学内容。
一些写作教材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编写理念与实际内容不相匹配的问题。如本文所考察的《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在前言中写到:“设计教学内容和练习时贯彻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编写引导学生在一步一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多层次、多种类的训练项目,最终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标然而通览全书,发现未达到编写者所预设的目标,该教材的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运用到“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正如冯燕所言:“一些新型写作教材虽然在形式上运用了比较先进的理论,却没有充分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真正实施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写作教学,达到教材编写目的的要求。”②
..................................
第三章留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调查与分析.................................. 37
3.1问卷调查.................................. 37
3.1.1调查的目的.................................. 37
3.1.2问卷的设计.................................. 37
3.1.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8
3.2问卷调查结果启示.................................. 47
3.2.1应用文写作教学重难点.................................. 47
3.2.1.1应用文写作教学重点.................................. 47
3.2A2应用文写作教学难点.................................. 48
3.2.2对教材中应用文编排设计的思考.................................. 49
3.2.2.1对应用文种类编排的思考.................................. 49
3.2.2.2对体例编排的思考.................................. 50
3.2.2.3对例文编排的思考.................................. 51
3.2.2.4对应用文词汇和句式编排的思考.................................. 53
3.2.2.5对练习活动编排的思考.................................. 54
3.2.2.6对配套资料的思考.................................. 55
3.2.2.7对辅助技术手段的思考.................................. 56
3.3小结.................................. 57
第四章对教材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4.1教材对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和影响
4.1.1教材的意义
赵金铭认为:“教材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和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集中体现了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教学大纲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 @也就是说,教材不仅包含教学目标和内容,还提供教学方法和要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道理,教师教学能力再强,也需—材来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规范化。不用教材,只是凭教师的经验安排教学,内容易失之松散,不利于对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退而言之,即使教师不需要教材,学生也需要教材,一般来说,水平越低的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越高。教材的作用就是在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语篇表达的总体目标指导下,对各个方面系统安排、合理规划,使课堂教学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写作教材对应用文写作的意义有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4.1.1.1提供规范的例文
对于学习者来说,接触丰富、充分的语言材料,是语言表达的良好基础。例文在语言形式上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样本,在内容上、逻辑上又颇有启发性,帮助留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阶段目标的理解。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有各种“条条框框”,不可无限制地“自由发挥”。因此学生只有在规范的例文指导下,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地道规范的应用文。
4.1.1.2提供丰富的语块
从实际偏误角度来讲,词汇错误是“致命的”,因为词汇错误会影响正常交际,词汇是语篇的基础。应用文有特定的语体风格和措辞习惯,常用的语块作为语法化的词汇,帮助学习者输出更加地道、流利和准确的应用文语篇,加深学习者对应用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4.1.1.3提供多元的训练项目
写作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规划,配置充分、有效的练习和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句、语段乃至语篇表达能力,并逐步积累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在应用文教学过程,教材中提供的关键词填空、病句病文修改、口头练习、口语书面语转换练习和小组活动等练习与活动都是服务于应用文写作,通过这些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训练项目,从而达到准确地道的应用文语篇输出目标。
4.1.1.4提供解释说明和写作指导
写作教材中的解释说明一般围绕应用文范文中出现的具体语言项目进行解释,为学生答疑解惑,扫除范文阅读障碍,不同于一般的用法词典等工具书,它的语言通俗易懂,符合留学生的语言水平。有针对性的写作知识的指导,提供写作知识以及具体的写作内容和注意事项,能为留学生应用文写作指点迷津。
写作教材包含对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设定规划,为写作教学提供一系列的知识和技巧,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材料和多元的语言输出训练方式。写作教材可以使应用文教学内容系规范,训练更加科学有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并且至关重要。
4.1.2教材的影响
关于教材对写作课的影响,目前尚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写作教学不必使用教材,主要有三点理由:一、写作课可以根据留学生的水平、兴趣以及社会经历等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二、写作教学过程需要不断反馈留学生的表达形式、语言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课堂教学所用的材料应来自留学生的习作以及对作文情况的评价。如果用教材,有可能限制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三、写作是一项个人完成的活动,用教材把这项个体性很强的活动统一在某种框架之中,可能会忽视留学生思维表达的个性特点,影响留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应该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写作教材也如此,利用不当,事倍功半;利用得当,事半功倍。
.................................
第五章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写作教学至今仍是一处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对外汉语写作教材越来越多,但优秀教材凤毛麟角。目前的写作教材总体呈现四大特点:结果法教材居多,任务型、过程法教材稀少;以文体为纲的教材占大多数;初级写作教材较少;商务汉语应用文写作教材等专业写作教材开始不断涌现出来。
本文考察的四套写作教材中,主要包含了请假条、留言条、申请书、一般书信、启事、通知、感谢信、贺信、求职信、简历、小调报告等应用文种类。对比分析发现,《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写作》《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都是以结果法为编写理念,《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以任务型体验式教学法为编写理念。《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教材》和《发展语:中级汉语写作》适合中级水平学习者,《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适‘高级水平学习者,《体验汉语写作教程》适合初、中、高各个阶段的学习者。《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中应用文比重最大,《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应用文比重最小。四套教材中的应用文种类大同小异。《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教材》《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写作》《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提供的应用文常用语块较充分。《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教材》在“解释”板块对语块有解释说明,帮助学习者理解语块并指导学习者如何运用语块;《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写作》中有的单元在“说明”板块中有单独的常用词句,有的则没有,不太严谨;《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中每篇应用文例文后都有“常用词句链接”,让学生对应用文语块一目了然,但是该板块提供的语块与例文不完全相关,且没有例句,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才能理解;《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在语块方面相对薄弱一些。《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中练习比较单调,其他三套写作教材中练习种类比较丰富详细。《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教材》和《留学生实用汉语写作教程》写作技巧知识介绍比较详细丰富,《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写作》中写作技巧知识不够明确合理,《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知识。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留学生普遍认为应用文重要,但写作较难。中高级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普遍一般,基本上都掌握了一般书信的写作技巧,较多学生认为申请书、求职信和简历对职业发展有帮助,格式不正确、语句不通顺和汉字书写错误是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认为了解写作技巧、阅读大量范文和丰富练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在讲解应用文时,格式、语块必不可少。学生比较喜欢模仿造句、语段补充和小组活动练习方式。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需明确应用文教学重点为应用文格式、惯用表达和语体风格,应用文教学难点在于写作考验语言水平和思维能力、汉字书写复杂、应用文格式多样、语体风格特别。对外汉语写作教材要由简到繁,分阶段、系统地编排应用文,教材体例编排要科学,例文选择需严谨,用语块教学法教授应用文惯用表达,练习活动要丰富,且有目的性、针对性、互动性、可行性,要有完整的配套资料,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
写作教材对写作教学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可为学习者提供规范的例文,丰富的语块,多元的训练方式以及解释说明和写作指导;写作教材包含对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设定规划,提供语言输入材料和多元的语言输出训练方式;写作教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规范,训练更加科学有效,在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当然,任何教材都有两面性,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质量不高的教材,会误导学生,给学生做出错误示范;不合理地使用教材也会限制课堂教学内容,打击留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优秀经典的写作教材为写作学科发展提供了先进理论,为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了成功经验,为其他写作教材编写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
参考文献(略)
应用文在外汉语编撰教材里的编排设计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写作教材,应用文,编排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教学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