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史记》既是史著的巅峰,又是文家的绝响。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精品中,《史记》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史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独树一帜的,“司马迁的《史记》实际上成为历代作家和读者学习和欣赏的光辉典范。学习《史记》,其一,让中学生了解掌握古代记述历史的语言,司马迁巧妙的艺术手法和行之久远的文采,其笔下千姿百态的人物以及“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的精彩论赞;其二,加强对古代文化典籍的了解和吸收;其三,通过学习理解《史记》所表现的内在精神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旨趣,帮助学生从作品中了解华夏民族的性格特征。正如教育部2001年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
然而现实当中的《史记》教学却并不如人意,没有体现《史记》真正的内在价值,没有真正发挥其对于中学生语文素养养成应有的作用。如今的《史记》教学还存在着不少不足,甚至是误区。因而,本研究根据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 《史记》教学的主要内容,来分析《史记》教学与中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系,探讨其对中学生语文素养养成所发挥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在整体设计的框架下进行《史记》教学的设想,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初步尝试,提出了对中学《史记》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如今,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学研究往往是教学经验的介绍和具体教学方法的概括,经验至上,强调方法技巧。语文教师们总在强调和重复:学生不同,具体的教学情境不同,教学的一切也就大大不同了,要因材施教等等。的确,教育是实践的,不可能有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可以适应每一个教学实践,但是只要把握对所研究内容实质内涵的深刻理解,就抓住了教学最重要的线,所以对此本研究要找到根源,找到本质,要不断追问。“在那些最终极的追问中,涉及的往往是最根本、最原初的所在。在那些最根本最原初的位置上,可能在每一个具体的、个别的实践环节都能够从最根本处承担事情”’虽然这条线它不像数学物理那样精确,但它以另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体现着它们并不逊色的严格和科学。可以说,
《史记》教学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是具体、清晰、可为的,可以实践的,并且,在实践的每一状态中都是坚定的不动摇的。本研究坚持直面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是《史记》教学中带有根本性的各种问题。弄清楚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分析《史记》教学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设计展开,如何更好的发挥其卓绝的内在价值,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本选题在尝试问答上述问题的同时,选择了“具有根本意义和生命力的起点一一实践。”’由此展开对《史记》教学的探究过程,利用在中学实习的宝贵机会,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在整体设计的框架下还原《史记》在实际教学中占有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以期对实际《史记》教学有所启示。
一、《史记》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史记》的基本内涵
《史记》是司马迁穷尽心血,用生命完成的作品,是牢牢刻着太史公印记的语言符号集合。司马迁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整个的生命活动和生活活动,全部而又倾情地投入进去,通过“立言”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是他的生命价值,是源于个人生命体验和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的创作。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从史学方面讲,司马迁要通过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力求从前代治乱盛衰中阐述成败兴亡之理,以通古今之变,垂法于后世;从独特的生命个体方面来讲,《史记》是他通过历史来发表自己“一家之言”的个人哲学著作。《史记》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是司马迁个性独特的展现。
与其说《史记》是“文学”是“史学”,还不如说是“人学”,是“太史公记’夕,这样说的关键词是《史记》是司马迁的“主体觉醒后个人价值的诉求与实现”,他只是用语言文字符号记录历史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作为背景的才是“文学”和“史学”。就普遍读者、教师和研究者来说,过多的关注于背景,而忽略或轻视核心和关键。
正如瞿林东先生所指出的:“司马迁提出“史学”要“成一家之言”的庄严目标,突出反映了司马迁的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这是中国史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官中第一位具有自觉历史意识的伟大史学家。”2从史官的立场出发,通过对社会历史的考察,就“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的问题作出一个历史学者的回答。司马迁也正是通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来成就自己的“一家之言”的。而后者似乎对司马迁与《史记》的意义要更真切更要紧。
(二)((史记》的基本特征
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史著的巅峰,又是文家的绝响。鲁迅说:“况发J喷著书,意旨自激,其与任安书有云:‘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恨为弄臣,寄心褚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哎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5
今天我们说《史记》是中国文史合一的光辉典范。从史学角度上说,《史记》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讫汉武帝太初元年,共记述长达3000年的历史,开创我国纪传体的先河,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班固曾给《史记》“文直事核,谓之实录”的评价,早被后人接受。从文学角度上说,《史记》是文章大宗,其文学魅力不逊于任何一篇古典小说。“《史记》的完成,可以说标志着古典汉语文的成熟与完备,后世一千年多年汉语散文的发展,几乎无不受到它的影响与滋润。”
2.浓重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悲剧性审美价值
《史记》是司马迁在“发愤读书,意旨自激--一恨为弄臣,寄心褚墨”心境下的成果,写的是历史,但却寄寓和凝结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有做“惆倪非常之人”以“成一家之言”的目的。他“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是“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特别是太史公对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论中闪耀着司马迁理想的光辉,流露出对人生使命的追求与人生结局的悲凉的疑惑,他的喜悦、钦佩、痛恨、J喷怒都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史记》首创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来书写历史,司马迁首次以人的本位来呈现处在时代风云变幻中人物命运的巨大坎坷。“《史记》在文学及美学上的突出表现为将人物放在矛盾双方的激烈冲突、对立中,显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壮美,从而在审美心理上产生崇高与壮烈之美,让人有了强烈的痛感、紧张感、压抑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复杂的对一痛苦与恐惧消除后的敬佩感和力量感,上升为精神上得到满足与回味的审美快感。2这正符合了“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所具有的审美价值,而这种独特的悲剧性审美价值在《史记》中并不是孤零零的,反而是无处不在的。对《史记》中写人物的篇目做简单的统计:
3.彰显生命价值
司马迁重视“人”,重视人物个体生命历程,“以人代史”,“以人叙史”,也是《史记》最为绚烂悲壮的特征。从《太史公序》中我们可以窥见司马迁对个体人的自我价值的发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J喷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体现了他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独立价值的认可,《史记》的创作显然是遵循他的这种认识和觉醒的。司马迁着重写人的历史,写人的生命历程,刻画人物,表现人的感情,人的意志,人的追求,从而从人身上挖掘出深沉的崇高美。他的笔下,有失败的屈辱,有不平的愤i,有挫折的慨叹,也有胜利的喜悦,让读者体会到了蕴含在人个体上的伟大力量,看到个体身上顽强的生命意识。
在《史记》中最闪光的思想不得不说是司马迁对人生的批判与思考。“笔下的人物共同具有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将人生价值的实现看得高于生命本身的价值观。司马迁对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最重视、最欣赏,也是记载得最多的一种精神。”’比如勾践、苏秦、韩信、陈涉、李广、屈原等等。同时对不尊重人性,非人道他总是鞭答与愤慈的,如写吕后,“断戚夫人手足,去眼,饮哑药,使居厕中,名曰人氦,”’此时的太史公愤愤然道:“此非人所为!”
二、关于“整体设计”的理解
这里所提到的“整体设计”,指在中学《史记》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中学六年中所涉及的《史记》篇目进行筛选、调配之后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组合设计六年的教学,以期使学生拥有对《史记》和司马迁的一种“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上述所言的“整体”是相较于“单篇教学”、“散兵游勇式的教学”而言的,“整体”旨在为《史记》教学提供一套科学的、严格的、完整的教学标准和目标体系,以便中学六年之后完整地、系统地帮助学生建立司马迁与《史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是“教”的行为。
那么就不得不回答“整体”到底是什么?整体的标准是什么?是司马迁的语言使用。司马迁语言使用是《史记》教学内容的“纲”,其他的文言知识、技能、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目”,纲举目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整体设计框架下的《史记》教学便是使学生对司马迁和《史记》形成一种“语感”和“情感”的教学。当然这里的“整体”和“纲”并不割裂、对立。司马迁的语言使用像是一座桥,教师要使学生通过这座桥去达成《史记》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各种教学目标,教师切不能不搭桥或是过河拆桥,必须着重研究这座桥的质地、结构、特征等等。虽然这种“整体”的理念和上述所言的“桥”是粗线条的,但始终是清晰地。这条脉络下,便是《史记》中鲜活的语言文字,灌注着司马迁“情”和“心”的语言符号。整体设计框架下的中学《史记》教学,必定是教师在对这种脉络的清晰把握之后进行的《史记》教学,也能使学生通过中学所选的“太史公言”感悟太史公的情和心的脉络,达成对司马迁和《史记》的整体理解和把握的教学。
三、中学《史记》教学与中学生...................................14-17
(一) 《史记》中“千秋太史公”的语..............................14-15
(二) 《史记》的文学价值对中学生.................................15-16
(三) 《史记》的生命意识对中学生.......................................16-17
四、梳理中学《史记》教学............................................17-23
(一) 不同版本中学语文教材选入《史记》篇.................................17-19
1. 教科书选入《史记》篇目...................................................17-18
2. 初中与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在《史记》内容..............................18-19
(二) 近十年高考语文试卷涉...............................19-20
(三) 目前中学《史记》教学......................................20-23
1. 中学《史记》教学与中学文言.............................20
2. 中学《史记》教学的现状.............................20-23
五、中学《史记》作品的教学........................23-28
(一) 中学《史记》教学的整..............................23-26
1. 《史记》与文言知............................24
2. 《史记》与我的.................................24-25
3. 《史记》与我的情............................25-26
(二) 中学《史记》教学的阶...........................26-28
1. 初中三年《史记》教学目...........................26-27
2. 高中三年《史记》教学目............................27-28
六、中学《史记》作品的.........................28-31
..............................................................
结语
中学语文教师对《史记》教学的认识和改革在逐日深入,走向更科学合理的道路,长期的积累使得文本的教学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甚至有许多案例己非常深入、细致。但作为经典名著的《史记》,每一位教师仍有自己阅读、鉴赏和教学的阐释空间,但教学的重点始终是通过“太史公的语言使用”体味其独特的人生体验这个点上的,注重整体设计框架下的《史记》教学,还学生一部真正的《史记》和一个全面的“太史公形象”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