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中考机制下对河南省城市初三体育课内容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03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序言

1. 1选题背景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最近几年,河南省教育厅为了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实施了中考体育制度,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学校对体育的投入逐渐加大,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和关心,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学生体育兴趣比较浓厚,学校体育活动氛围日渐良好。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论是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在持续下降。青少年体质二十年持续下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2007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专一门研究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任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又就同一问题做了深入讨论。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出席“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仅在2007年的上半年,国家核心领导部门对青少年体质问题非常关注,并实行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切措施的实施都是本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出发点,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河南省教育厅于2006年12月决定把体育考试成绩记入初三升学考试成绩总分,从200年中招考试开始实施,次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成绩由30分升至50分计入升学总成绩。
学校体育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体育课是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作用的最直接、最基础、最可操作的途径。中招体育考试的目的是促进中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机能,保持健康的体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但是,加强中考体育的同时也会导致应试体育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初三年级体育课内容的改变。青少年一代身体素质是国家快速发展的基础,是21世纪高科技高机能人才的后备力量,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中招体育考试为杠杆,设置初三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更好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课题。

1.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青少年是相.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由于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2001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决定在郑州市召开全国体育考试工作会议,正式确定北京、辽宁、浙江、河南等12个省市对体育中考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从这时开始,全国近20多个省市陆续实施了中考体育制度,有效地提高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5月7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后简称7号文件)。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完善中考体育中考制度,改革体育中考制度中的有关问题,2007年9月教育部把郑州市、唐山市等8个城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体育中考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明显改善,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初中生通过体育中考的实践活动,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发了体育锻炼的动机,提高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各方面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体育中考制度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同,都能够从孩子活动的场地、器材和服装方面给予很大支持。
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和学生技能教学,切实提高中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在这个发展目标指引下,学校体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一识、习惯和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重点培养体育特长生,为高等院校和体育专业训练队培养专业体育技能人才,实施奥运增光计划,提升综合国力,造就千千万高素质高机能的科技创新人才。同时加强中考体育的导向作用,贯彻学校体育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工程,提高中学生全面综合素质。
目前来说,体育中招考试显得十分重要,但应改革目前的考试方法,完善相关考试制度和内容体系,使之更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要求,符合初中生实际身体和技能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相应的改革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在保证学生上好体育课,上好“两操”和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在休息日和节假日能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达到学生体质健康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另外,在考试方法执行方面,要想尽一切办法减轻学校、家长和学生负担,本着简单、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给体育中招考试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
中招体育考试设立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时间长了,有些学校体育管理者就把中招体育考试作为一中考项目内容对待,以至于中考体育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对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中考体育的内容仅占很小一部分,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对小学阶段只是了解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在初中也只是基本掌握有些体育项目的锻炼原则、锻炼方法和锻炼要求,在高中阶段才要求学生掌握1-2项专项技能,其他的项目也只是简单了解和掌握。在中招体育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下,初中生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会过度参与体育锻炼以至于走入锻炼误区。在访谈中发现,有些学生放学回家后先吃饭,然后写作业到晚上9点多,然后下楼去练习立定跳远和其他体育考试规定的身体素质练习,有些还要家人陪伴。这样学生实际仅仅掌握了体育考试的项目练习方法,而忽视了其他体育项目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反而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影响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包括学校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外体育资源、校外体育资源和体育信息资源等。体育中招考试已经规定了学生考试项目,体育老师的体育教学过程也只能围绕中招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体育课程资源不能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本研究通过对一河南省城市初中三年级体育课内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初中体育升学考试对体育课产生的影响,评价初三体育课现状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探索研究初三体育课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丰富初三体育课课堂内容,使体育考试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更好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重好的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 文献综述...........................13-24
2.1 国外体育....................13-15
2.2 国内体育课程.......................15-17
2.3 河南省体育中考....................17-19
2.4 相关概念的.............................19-21
2.5 初中体育课相关........................21-24
2.5.1 初中体育课设...........................21
2.5.2 初中体育课设置.........................21-22
2.5.3 2001年新课程............................22-24
3 研究对象与方................24-26
3.1 研究对象.......................24
3.2 研究方法...........................24-26
3.2.1 文献资料法....................24
3.2.2 专家访谈法........................24
3.2.3 调查法...........................24-25
3.2.4 观察法......................25-26
3.2.5 数理统计法.........................26
4 结果与分析................................26-42
............................................................  

结论
(1)从体育课程设置的相关规定和体育中考的演变中可以看出,通过教学改革,河南省中招体育考试向着健康方向发展,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成绩标准的科学设置,有助于提高同学们自主锻炼的积极性;考试项目必考和选考的分开,更增加了体育教学的选择性。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目标的确立,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等运动手段,发展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加强了力量和耐力练习,体育技术技能明显提高,增加了体操和武术的教材时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学生的体育积极性。
(2)在体育课内容设置方面,现阶段河南城市初三体育课内容排在前三位的运动项目是中长跑、实心球和立定跳远,篮球和跳绳次之。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中考对初三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施以及体育中考项目占平常体育课的比例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在体育课内容实施和体育中考后体育课的安排方面,郑州市在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范体育课教学内容、指导同学课余时间锻炼方面都比其他地级城市规范、有序。
(4)在初三体育课教学方法使用方面,体育中考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和学习观都有了明显的转变。教师对教学对象、目标、内容、过程、教学质量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作为和追求,致力搞好课堂教学,重视教法、技术运用、应考能力和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教师由被动变主动,课堂管理由虚到实,课堂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