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能力研究状况概述
培养学生提问研究的渊源可以先后追溯到古代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式辩论,近代美国杜威的“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思想。西方对有关提问的研究经久不衰,不断深入,获得了丰富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早在一九一二年斯蒂文思(Stevens)就发现,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提问在和回答的循环。阿斯纳(Asehner)认为:提问是教师刺激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费雷斯(Frass)和施瓦茨( Achwartz )以积极信息加工理论角度去研究学生自我提问的数量和质量特征,萨德克(( Saelker)和康柏(Cooper)进行了训练学生提出高水平问题的研究。前苏联教科院院士M"H。马赫物托夫创立了一个反映当今时代需要的“问题教学”理论。该理论有马列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和矛盾论作为哲学基础并建立在现代心理学、逻辑学、系统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础之上,还具有相对完整的教学论体系,因而具有无与伦比的时代新意、美国约输.查菲在《批判性思维》一书中也有精辟的论述:多提问题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不懈地通过自我提问能逐渐地培养我们大脑的活动习惯,我国在提问方面也有较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观点。《论语·述而》中揭示了“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的教育规律。宋朝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明朝著名学者陈献章也认为:“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找。现代关于自我提问的研究更是逐渐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教授从个体发展就是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对立统一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述了提出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龚春燕老师从创新学习的角度研究了学生提问的意义。提问有利于感悟知识,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提问有利于揭示矛盾,有利于发散思谁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关于学生提问的探讨性文章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
...............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提出新问题是科学取得进展的标志,是对创新教育研究的补充
提出问题又称形成问题,是个体在以前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情境的认知状态,它是一个发现问题和组织问题的过程。在研究性的问题中,往往提出一个创意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一个问题。在发现型问题情境和创造型情境下,提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像,并且也是科学真正取得进展的标志,如果他们发现了前人未知的思想产品,如提出一个概念,证明一个假设,提出一个问题解决模式,设计出某种新产品这种提出问题的活动也属于创造、创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补充。
2.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必然要求
研究性学习要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仔细研究情况或问题,有条理地讨论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观点找出合理、充足的论据和证据,乐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观点。只有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时,才会产生许多“为什么”和“怎么办”,学生有了“为什么”和“怎么办”,便会促使学生去调查、去探索、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养成大脑的活动习惯,在认识过程中社会变得积极主动。因此,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学生能动性思维。
3.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需要
对于一个创新型人才来说,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完美的创新人格。因此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李政道博士在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师生谈话时,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要让他们敢于提问题。他说:“同学们在一些观念问题上有没有提出过疑问?比如,对牛顿力学,会不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为什么它不可能是不对的呢?……你老师讲牛顿力学为什么是对的呢?根据是什么?这种年纪还没有这种态度,将来就作不了第一流的工作。........
...........
三、调查情况统计................................................................................................5
四、研究的心理基础...........................................................................................5
五、研究的认识论基础.......................................................................................6
六、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内容界定........................................................................7
研究之一中学生提问状况调查和影响中学生提出问题的原因调查...............10
一、调查过程.......................................................................................................10
二、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10
三、老师调查情况统计.......................................................................................12
研究之二培养学生发现问皿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实验.......................................14
一、结果预测.......................................................................................................14
二、实验对象.......................................................................................................l 4
三、时间安排.......................................................................................................14
四、实验过程........................................................................................................14
五、教师应加强“问题意识”...........................................................................2 3
六、实验结果.......................................................................................................26
结束语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各个实验班级在同学们的倡导下在教室的黑板报中专设了问题探讨圆地。凡是自己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自由上墙。笔者走访了所有实验班级,问题园地内的问题都很充实,在问题栏的显要位置上写有提问格言。“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一一保尔麦克克里得;“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张载“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等等。问题不分学科,有物理的、语文的、外语的、比如如何区分H ere be与There be;学了《项链》后,有人在问题园中提出:我们现今应如何看待玛蒂尔得·路瓦栽夫人的个人品质?有个班有位同学用一张纸把一个长长的物理问题写上贴在了问题栏中,问题是:如何理解入身光的强度?教材中有这样一名话:如果入射光比较强,那就是说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数目多,因此,产生的光电子就越多,可见入射光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数目的多少,但不少的资料中认为入射光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光传播方向上单位横截面所通过的能量,这两种说法对于同一频率的光子数目增加多少倍,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的能量也相应增加多少倍,但对于不同频率的光来说就出现矛盾了?问题栏中所设及的问题有课内也有课外的。
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意义和价值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意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