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目的
进行初中历史课堂主要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性探索的研究是新课程背景下时代的要求。
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20世纪的一百年中,在世界范围内有三次较大的教育改革”(D,推动了世界范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第八轮课程改革也己有多年。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各学科的教师都在大力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探究式、体验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成为大家公认的新课程改革的成果。然而,并非一节课_L这些方法使用的越多越好,如何恰当适时使用多种方法?问题的关键在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学生也在不断地变化。今天的学生更具个性,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他们的知识面更广,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多,思想更具时代感。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从认知规律来看,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易于接受,而对于理性的、抽象的事物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如果教师的教学墨守陈规,方法单一,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就很难满足不断变化的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己成为时代对于初中历史教师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的意义
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使课堂更具生命力。探索课堂教学有效包括五层含义: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
合规律是指从教学规律出发,教学目标合理,教学方法科学;有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是指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有效率是指以一定的教学投入获得尽可能多或大的教学产出;有魅力是指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心理体验,吸引学生继续学习,自觉拓展。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这就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帅。
教师之间的教学有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讲不完全在于他们懂得多少,而在于他们如何行动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者只能一日受益,后者则能一生受益。所以,只注重了单向知识传授的“满堂灌”的教学,必然被时代所淘汰。孟子曰:教亦多术也!教无定法!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求“变”,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刁4能使课堂教学有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具生命力。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从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置是否合理并有效;教学过程,包括预习提纲及预习要求的布置,导入、新课学习、反馈与小结等环节设计是否巧妙并有效;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环节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并有效等方面入手,限于笔者精力、能力有限,本文侧重于教法研究,仅就教学过程及作业方面进行粗浅探索。
本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实践和分环节研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土,按导入、新课学习、反馈与小结、作业等教学环节通过大量教学案例分层次论述。选取案例多是笔者多年来课改实践中积累而来,通过多次验证,不断优化,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较好地实现了教学有效。做论文的过程,是教师再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开始理性思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提升理论,以至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探索,促进自己进一步成长。
第二章研究综述
“传统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一般仅仅考虑课程的编制,忽视了实施和评价这两个环节对课程整体改革的影响”③。自20世纪60年代欧美掀起“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运动以来,教学有效性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产生了大量“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有效时间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模式”、“改进认知策略的教学技术”、“教学效能核定”、“师生教学行为分析”等重要思想也纷纷出现。还有众多研究考察了“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不同特征及“有效教师”和“低效教师”的主要差异,还提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操作方法和主张①。我国新课程实施以来,介绍新课程思想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出了不少,但总体来看,缺乏可操作性。
对于教学有效性地研究,经历了借鉴国外经验到国内广泛研究的阶段。王维诚、克兰教授翻译的美国学者保罗.D.埃金CEggen1979)所著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堂信息处理模式》一书,对国内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一定的范式。皮连生教授翻译的加涅的学习论著作:《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和教学著作:《教学设计原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成果。高文教授的《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一书更为系统地对国外有效性教学研究做了详细综述性介绍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怎样提高教学有效性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出版和发表了《高效率教学》(张庆林、杨东)、《有效教学》(陈厚德)、《有效教学草纲》(吕渭源)、《走向高效能的教学》 (钟海青、戚业国)、《有效教学论》(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 (林进材)等一批著作及众多的论文,这些著作和论文在译介国外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有效教学的研究发展、有效教学的评价、有效教学的设计、有效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等问题,并结合学科实际开展了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第三章 实践探索 11-42
一、初中历史课堂导入.................... 11-23
(一) 导入形式................................. 12-17
(二) 导入材料有....................... 17-19
(三) 导入过程有导..........................19-21
(四) 导入语言有吸.........................21-23
二、初中历史课堂新课学习环节设......................23-33
(一) 图文并茂声像....................................... 24
(二) 用多样的材料让学.................................. 24-25
(三) 讲求提问的艺术引导学............................ 25-26
(四)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 26-27
(五) “学”与“习”的............................................ 27-28
(六) 鼓励学生动........................................ 28-29
(七) 真正发挥学生学......................................... 29-31
(八) 让学生动起来 31-33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反.......................33-39
(一) 创设“挑战............................ 33-34
(二) 把辩论引入......................4-35
(三) 把课堂小结还给学生 35-37
(四) 表格归纳提升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37-39
四、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业环节设计的探索 39-42
......................................................................
结语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多关注教学的结果,即关注具体知识目标教学的完成、关注考试成绩,所以给很多学生留下历史课是“单调的文字叙述”、“片段零碎的记忆”的印象。笔者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初中历史课堂主要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性探索,采用多种形式,力争使教学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取得了初步效果,学生不再“抗拒”和“排斥”历史课,更多的学生开始喜欢上历史课。
“历史是时光的旅程,老师扮演好导游的角色,学生就会兴奋不已”i.,教师是教材教法的整合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创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是初中历史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