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在课堂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课堂教学最关注的两个关键问题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仍然凸显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在实际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式的“填鸭式教学”或“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样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不是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出发,而是从教师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出发,视学生为容器,生灌硬注。这种追求单一、追求惟一标准的教学,是与当今基础教育的多元化相违背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急需改变。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或者只是被动地参与,学生在学校里处于被动应付和机械训练之中。这种缺乏主动参与的教学剥夺了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机会,严重地影响着学生主体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迫在眉睫。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文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有过“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惟有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主体能力才能得以展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全面贯彻主体参与型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改善学生的参与状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参与可以对学生产生广泛的影响,在学生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教育认知、情感、社会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只能在主体的自主参与中生成。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参与教学中,所营造的课堂气氛是民主、轻松、愉快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对话的关系,学生能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课堂,不仅可以自主思考,还获得了大量的表达、交流机会,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既完善了知识的全面建构,促进了知识的掌握,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学习体验,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增进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因此,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便获得了认知性与非认知性能力的发展,从中学会如何学习,这不仅是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了适应时发表展,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其目标之一,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转变。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目标付诸实施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这个核心的实施主体是教师,这个改革的“战场”就是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力求改变僵化、保守的传统教学,注重以人为本,从以往的“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唯一权威,而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教学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式教学所倡导的这些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为参与教学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参与式教学的探索将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实施,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参与”一词最早是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中得到使用,但也有的研究用“卷入”代替的。参与式最初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一些英国的社会学专家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项目时,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取得成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引入“参与”的概念,之后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该研究的最有成就者普遍认为是巴西的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他被人们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最先提出了“行动参与式研究”的主张和“对话式”教育。他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便变成了一种存储知识的行为;学生仅仅机械重复地记忆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学生便失去了思维内在的参与,沦为了知识的外在“容器”。1982年,在这种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为背景的教学构想下,教育家Palincsar构建了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习者之间的互相支持与促进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强调了对话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根据研究内容分析,90年代以来,国外对参与式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学生参与的类型划分、特点与参与对学生发展的研究。对于学生参与的特点刻画,更多的是对学生参与的静态分析。二是对外部和内部因素对学生参与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有关学生参与因素的探讨,内容主要集中在影响学生主动参与的性别、群体、社会阶层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和课堂气氛、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等相关因素与学生主体参与关系的研究等。如Mcmanus和Gettinger通过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学生的参与水平就越高,因此学习成绩是影响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
2.国内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相比于国外,我国“参与式教学”提出的时间较晚,付诸实践的时间也比较短。20世纪90年代,学生主体性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高度的关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参与式教学的影响,教学过程更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1999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2001年,有关课题组成员奔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第一次将“参与式”教学理念全面引入了我国教育领域。我国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主体参与释义。主要类型归纳起来有实践说、原则说、投入说、过程说、方法说、模式说。2)关于主体参与的价值。3)关于主体参与的目标定位、基本形式、过程以及教学策略。裴娣娜教授在发展性教学中探讨了主体参与的目标、有效度、过程、条件以及主体参与策略。4)参与式教学模式。典型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四个为主”和“四个注重”。四个为主是:教材以自学为主、课堂以讨论为主、作业以案例为主、考核以平时为主。四个注重为:注重投入、注重参与、注重个性、注重创造。此外,为顺利实施参与式教学,许多研究者也提出了主体性、体验性、激励性等基本原则。在“九五”期间叶澜教授就曾以对学生的生命活动的认识为理论基础,以学生的互动学习、潜力开发和多方面发展需求满足为目标,以“广泛、有质量、积极参与”为教学原则,重新设计了课堂教学活动模式。
除了在理论层面上的大量研究外,我国不少一线教师对学生参与式教学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和探索。在当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的推动下,我国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已经成为热门的学习形式,从而形成了众多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江苏省常州师范学校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辽宁省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韩柔的“让”教学法、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师生共享讲学稿”、山东杜朗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回馈”等。由上述可以看出,国内的许多教师早已经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问题,并积极探索主体参与的教学法,努力创造让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3.参与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有关参与式教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广泛和深入,但是许多教师对参与教学的认识比较肤浅,缺乏深刻的理论思考,更多的研究只停留在某一具体因素的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具体操作缺乏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措施,没有从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参与及学生参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实践研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到了学生主体参与,但由于教师观念一时难以转变、教学内容及现行的考试制度等诸多因素,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在教学中的有效参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由此可见,实际操作效果与理论研究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纵观所查阅到的文献,以预习作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点的文献尚不多见,因此怎样构建基于预习的化学参与式教学并将新课程理念付诸实践,既促进教师改变其教学角色改变其教学方式,又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怎样学习,这无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基于预习的高中化学参与式教学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14-19
(一) 相关概念的........................................ 14-15
1. 预习含义 14
2. 参与式教学的..............................14-15
3. 基于预习的化学参与式............................... 15
(二) 研究的理............................. 15-19
1. 人本主义理论.............................. 15-16
2. 建构主义理论.................................... 16-17
3.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17-19
三、预习工作单的........................................ 19-36
(一) 预习工作...................................................... 19
(二) 预习工作单的设..................................... 19-20
1. 针对性原则....................... 19-20
2. 激趣性原则.................................. 20
3. 精简性原则................................... 20
4. 实用性原则............................................. 20
(三) 预习工作单的组............................... 20-21
(四) 预习工作单的编写................................. 21-36
1. 新授课预习工作单的.............................. 21-27
2. 复习课预习工作单的编............................... 27-33
3. 化学实验课预习工作单的............................. 33-36
四、基于预习的化学参与................................. 36-53
..................................................................................
结论
1.提升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效果
基于预习的化学参与式教学重视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完成预习工作单,增强了学生课前学习意识的主动参与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了自己的观点,为教学中的交流打下了对话的基础,学生不再恐惧课堂,同时学生的“有备而来”使教学环节更为流畅。在课堂上,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互动合作为主要方式,把体验探究作为主要途径,将应用、发展定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经历整个参与过程,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表达、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由独立性学习向合作性学习发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与组内学生、他组学生及老师积极交流与表达,一方面增大了学生人数的参与面,保证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参与教学各环节。另一方面,在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积极情感始终贯穿其中,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参与与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参与度。通过课后作业的巩固练习,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开放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基于预习的化学参与式教学从时间、空间和思维这三个维度上有效提升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和认知参与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2.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在化学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满堂灌,学生死气沉沉埋头记。基于预习的化学参与教学创造了一个可以平等交流、对话的平台,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胆子大了,敢提问题了,在课堂上发言多了,敢踊跃参与交流和讨论了,在教师面前变得更轻松和自信,认真倾听和表达能力、积极思辨的优良质量得到了良好的培养。这样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主动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学生在情感、思维、行动等方面的积极参与过程中,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体验,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求发展的信心,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改变了其被动、消极“听课”的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