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科书的“重男轻女”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52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语文教科书的“重男轻女”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英国教育社会学者伊格斯通(Eggleston )曾经说过:“在一个社会中,什么被视为知识?什么不被视为知识?这个问题可以从学校(教室中)的教科书找到答案。因为学校的课程包含了社会认可的知识,及蕴含于这些知识中的合法化的意识形态。”①教科书是知识的代言人,也是一个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言人,而且与前者相比,后者的身份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何种知识入选教科书,作为需要继承的文化来传递。然而,主流文化毕竟不是一个社会的全部文化,正如主流群体背后还有边缘群体,主流文化背后也还有边缘文化。上个世纪中期,随着批判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教科书“重主流文化”的现象在西方受到了强烈谴责。研究者认为,边缘群体的文化—如种族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性别文化等,在教科书中受到了严重的忽视,这对处于边缘群体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将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挫伤,而对处于主流群体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不利的,会使他们心中萌生一种无益的优越感。鉴于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它应该对多元文化予以关注,而不只是主流文化。

在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的浪潮中,教育中的性别问题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两性的差异就己经成为当时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生物学中一个争议的焦点。当时,持“生物决定论”的研究者把男女在文化特征上的差异归因为是由男女生理差异引起的。不过,人类学家博厄斯(Boas)等人对此表示怀疑。20世纪40年代,博厄斯的学生、著名人类学家米德(Mead)对文化与性别的关系进行了专门研究,她在对南美三个原始部落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文化差异,通过研究,她得出结论:三个部落性别角色的差异,是其不同的文化形式的反映,一种文化完全可以将只适用于某些人的行为模式强加于这一文化的全体成员或某一性别的全体成员身上,由此对“生物决定论”进行了反驳。女性主义也在性别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针对“生物决定论”,她们提出了“sex”与“gender”之别。她们将“sex”定义为是先天的、由生理造成的性别,而“gender”则是后天的,由环境或者说文化造成的性别。在她们的著作中,更多的使用的是“gender”一词,以表明性别的差异是后天引起的。尽管米德和女性主义的研究后来都遭受了一定的批评,但两性差异却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随着两性差异问题的凸显,20世纪中期以来,教科书的性别问题开始引起了西方研究者的关注,尽管这些研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都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论却惊人地一致:教科书中存在明显的重男轻女倾向,男性文化明显居于主导地位,对学校中的女学生来说,这不仅限制了她们认同自身的性别,也妨碍了她们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据此,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诸如改革教科书、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等。这些措施付诸实施以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个时期从事教科书性别研究的主要是人类学、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他们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出发,通过选择教科书样本,分析其中的故事性课文及插图,考察男女角色出现的数据与质量。近年来,在这一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女性主义,她们对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凯莉(Kelly)和妮赫兰(Nihlen ) } 1982年,她们对美国的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番调查,从而指出:学校教育助长了美国男女之间的不平等,这种助长是通过学校用人与权威形态、学校内容、人员隔离、教科书、个别辅导及指导过程,女性的次级地位被再制了。①而就教科书而言,她们发现:女性极少出现在教科书上,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女性大部分限于家庭生活方面。女性出现在教科书上的比例,随学校等级而减少,即小学出现较多,中等以上的教科书中愈来愈少,成人女性除了教师、护士和秘书外,很少扮演其它的角色,女性大部分从事家庭的工作,如洗衣服、烹饪、裁缝和养育子女等。插图上也包括女性,但她们都不是主角,只是背景的形象。由此,她们得出结论:这种教科书的叙述否认女性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强调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职责,这将强化两性间的不平等,合法化了公共生活和学校制度中女性的次级地位。教科书也合理化了劳力中的职业分化,即女性只适合于某些职业的角色,如养育方面的,消极的和依赖的角色等,如护士、小学教师、秘书等。同时女性一面从事职业,一面还要照顾子女、烹饪、维持家庭等,负了双重的责任。

和女性主义一样,两性数量、职业和角色在不同生活领域的活动是许多研究者考察教科书性别差异时常用的指标。比如崔可勒(Treckler)对美国高中教科书的研究,以及沙若兰(Sutherland )对英国初等学校的教科书研究等,迈克道诺德(MacDonald )和沃尔克(Walker)等人将女性在教科书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归结为四个方面:

(1)省略(omission ):对女性的角色和活动略而不谈,比如历史书中不提女性对历史的贡献;

(2)忽视(neglect ):教科书即使提及女性,但与男性出现的次数和频率不成比例,与男性相比,她们只处于配角地位,而非各领域的积极参与者;

(3)刻板化(stereotype ):教科书描述严格的“男女有别”的特征,而且“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的主要活动是在家务方面,抛头露面,外出谋生是不得己的,也是不自然的;

(4)歪曲(distortion ):教科书描述的女性在本能上是依赖的,由生物决定的,必须藉由男性的媒介才能参与社会:而且女性是次等的,被动的,家庭取向的;缺乏智慧、能力、冒险性和创造性。如此她们只能从事职位较低、收入较少的,较不需要技术的次级的工作。①

此外,有研究者也提出,教科书中的语言也具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比如在通称人的时候书中都用“he”或者“man",而不提“she";而一些常用词语诸如"mankind”和“policeman”尽管在词义上是中性的,但在构词上仍偏重体现男性气质(masculinity )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学科知识结构的社会学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7期。

2、肖龙江:《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年 第5期。

3、佐斌:《小学语文课文内容的社会心理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1期。

4、赵文华:《中学英语教材的性别角色研究)),《社会心理研究》1993年第3期。

5, F.L.丹玛克:《儿童读物中的男性和女性:交叉文化分析》,《心理科学通讯》1981年第3期。

6、张德:《关于性别偏见的调查报告》,《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3期。

7、张德:《论性别偏见)),《社会心理研究》1993年第2期。

8、曾天山:《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

9、汪名骗:《儿童读物中的性别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第5期。

10、余进利:《课本分析与教材选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0期。

11, Singh,Manjari."Gender Issues in Children's Literabare”

12, "Identification of Gender Bias in http://sblunwen.com/ywjylw/Textbooks of Secondary School In Karnataka'

13, Holt Evelyn R. "Remember the Ladies"— Women in the Curriculum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

一、 问题的提出 7-11

二、 研究设计 11-15

(一) 研究对象 11-12

(二) 研究方法 12

(三) 分析框架 12-15

三、 研究结果 15-30

(一) 频率分析 15-21

(二) 形象分析 21-30

四、 思考与建议 30-43

(一) 教科书中的性别差异对教育的影响 30-32

(二) 教科书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32-35

(三) 消除教科书性别差异的若干建议 35-43

后记 43

您可能有教育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教育硕士论文频道选取http://sblunwen.com/jy/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