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10 年 12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正式公布了一项国家 973 课题——针对社交焦虑心理障碍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标记及相关临床意义问题的调查报告。其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显示,社交焦虑心理障碍在 13 至 24 岁之间的儿童成长发育阶段就已经开始大量显现出来,在其抽样筛选出的 2279 名非成都地区的被调查大中专生中,有 88 名 16 岁女生和 91 名 16 岁男生等均患有严重社交焦虑心理障碍,该地区大中专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总患病率为 8.15%。
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社会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对他们个体人格化的健全以及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人际交往问题处理不好,他们将很容易产生社交焦虑障碍。根据曹羌琴(2010) 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交焦虑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以及社交焦虑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探讨中职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为该群体的社交焦虑干预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客观依据。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①拓展社交焦虑问题的研究视角,丰富学生社交焦虑研究的内容和相关理论。以往研究大多从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家庭教养方式等角度来研究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鲜有学者从自我统一性和同伴依恋的角度进行该问题的分析。本研究从这两个变量出发,试图找出引起中职学生社交焦虑的关键诱因,从而拓展关于社交焦虑问题的研究视角,丰富社交焦虑研究的内容和相关理论。
②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理论体系。本研究通过寻找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的联系,揭示中职学生社交焦虑形成机制,从新的角度认识中职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将丰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2.2 现实意义
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如下:①为以降低中职学生社交焦虑、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自我同一性为重要任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客观材料。同时,通过该问题的研究,又可加强中职学校管理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状况的重视。②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来,通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与同伴依恋行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2 文献综述
2.1 自我同一性的文献综述
2.1.1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
Erikson(1946)将同一性的概念归纳到心理学的范畴,它认为同一性代表的是个体对于自我整体感知的体验,该体验是基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感。但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界定,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Erikson(1963)最早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他认为同一性代表的是个体对于自我整体感知的体验,该体验是基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感。Marcia(1966)根据个体应对自我同一性形成任务的策略和结果来给出自我同一性的操作性定义,认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进行各种可能的探索,并产生个性感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经验跨时间的一致感和对自我理想的投入,并将同一性分为四种水平,分别是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扩散和同一性闭合。Waterman (1974)着重强调自己的人生实际上是对自己核心价值观念的实践,认为自我同一性既包括个体对未来人生的目标和人生方向确定感,也包括对自身清晰的认知和肯定。
自我同一性的译法在国内有三种方式,即自我统合、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如台湾学者张春兴把“Identity”译为统合,他认为统合感实际上是个体的人格发展成熟的标准状态,这样的标准状态是通过对个体自我、生理、社会期待、以往经验以及现实环境、未来希望等六个层面来进行剖析的。黄希庭(1998)认为,自我间的同一性存在是由于个体对哲学类问题思考较为明确,具体包括“我要去哪里?”以及“我是谁”等问题,拥有较为真切的感官。张日异(2004)做出了更加细致的描述,认定自我同一性包括未来、现在以及过去的感官和认知。
总而言之,在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后,本文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界定为自我对经验连续性与价值连续性的整合,是个体对于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平衡感知;也是个体人格中连续性、成熟性与统合感的统一。
.........................
2.2 同伴依恋的文献综述
2.2.1 同伴依恋概念的界定
关于依恋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者 Bowlby(1969)提出的,他将依恋定义为是婴儿与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个体情感社会化的主要标志。他研究发现若抚养者能够及时的回应婴儿身体、心理的需求反应,婴儿就会易于形成信任感、安全感,从而产生安全依恋。
在研究个体依恋行为时,Ainsworth(1997)研究提出长时间的接触,会使个体与接触对象产生较为稳定的情感关系,容易产生依恋行为。在此基础上,Dilks(2003)认为当个体处于特殊的环境当中时,会对他人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依恋,并且会伴随着成长阶段的不同,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国内学者胡金生(2003)研究认为个体获得安全感、适应力以及积极情绪,就是依恋的最终结果。
在同伴依恋的研究过程中,Guardia(2000)提出平等、互利以及互惠等特点是同伴依恋最为显著的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存在,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分享彼此间的秘密,并且满足情感倾泄的需求。李汉婕(2012)认为同伴依恋主要指个体与集体间的情感互动。
关于青少年同伴依恋的特点,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持续性、坚固性以及深层次性。这主要是由于在与外界频繁的接触下,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不再停留于自身家庭当中,他们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同伴的身上。随着同伴数量的增多,同伴关系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特别是进入大学后,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同伴相处时间增多,周围的事物与同伴也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言行举止也会影响到彼此。良好的同伴关系也能满足个体所渴望的被认同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本文将同伴依恋的概念界定为彼此间建立的温暖、亲密以及支持性的感观。
.............................
3 研究设计.........................................................11
3.1 研究的目的..........................................11
3.2 研究的假设......................................11
4 研究方法................................................12
4.1 研究的对象.........................................12
4.2 研究的工具.............................................12
5 结果...................................................16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16
5.2 人口统计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16
6 讨论
6.1 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可知:①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以及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性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而在社交焦虑上则显著低于男性。②不同生源地中职生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同伴依恋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中职生的自我同一性显著低于城市生源中职生,而在社交焦虑上则显著较高。针对这些在人口统计学因素上的差异性,具体分析讨论如下:
(1)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对于不同性别的中职生来讲,女性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这与刘永芳(2005)的研究结论一致。受传统文化性别刻板性的影响,女性在对自我进行描述和定义的时候更多的是顾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男性则通常会通过自身能力和与他人的竞争来定位自己。
刘永芳(2005)的研究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接受教育的水平上和受到关注的程度上均大大提升。现代的女性能够清楚地认清自己的能力并能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而且也会付诸行动。更重要的是,在女性对社会的认知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她们逐渐脱离了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而对于男性而言,就笔者工作的学校来说,部分未考入普通高中而进入职业高中的男生,会被大众轻易的贴上差生的标签。而罗晓路(2015)的研究发现,男性在定义和描述自己的时候更看中竞争力、胜任力等能力。但是“差生”的这种标签会导致中职男生将自己归因为低能力者,从而产生较低的自我认同感,进而表现出不求上进、怨天尤人等状态,且这种状态不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这就使得中职学校的男生不能清晰的对自身进行的未来规划,甚至出现逃避现实的情况,从而表现出较低的自我同一性。
此外,罗晓路(2015)的研究认为,中职学生主要活动在学校内,男生往往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体育运动、游戏、恋爱等,不会去太多的参与社交;而女生则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际关系领域,例如:友谊、约会或性别角色等发展对她们更为重要,也更感性和依赖他人,在社交上会显得更加的从容、独立和理性。因此女性的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性。
...........................
7 结论
通过上述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1)在自我同一性方面的平均得分为 60.77 分;同伴依恋为 31.62 分;社交焦虑为 84.60 分。从三项指标的综合评判及与中间值的显著性检验来看,自我同一性指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的指标处于中等水平。
(2)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以及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性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伴依恋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而在社交焦虑上则显著低于男性。
(3)不同生源地中职生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中职生的自我同一性显著低于城市生源中职生,而在社交焦虑上则显著较高于城市中职生。
(4)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两两之间呈显著相关,其中自我同一性和同伴依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5)同伴依恋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