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自从学校采取班级授课制以来,学生因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性,导致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后进生出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后进生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对他们的教育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数学后进生的教育给教师与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先,数学后进生在学生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大,后进生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差、字迹潦草、习惯性抄袭、对学习持应付态度、成绩不理想等,有的有人格障碍或有性格缺欠,还有一部分是双差生,不仅各科学习成绩差,而且思想品德也差,综合素质低下,做人态度、生存观念扭曲。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重视学习成绩,只知道吃喝玩乐,沉迷于网络游戏;还有的学生沉迷于男女交朋友,更有甚者会因为厌学、失学、犯错误进少管所。如果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会对社会和他人构成一种潜在的威胁,影响社会的安定。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学习跟上来,品行修为端正起来,去掉他们的不良习惯,让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以,数学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是现代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应当解决的一个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教师更要注重后进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不仅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还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基本技能,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应该对数学后进生的发展给予关爱,尽量减少数学后进生的数量,这也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大学实习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的教师喜欢家庭地位高的学生;有的教师喜欢乖巧伶俐的学生;有的教师喜欢家庭富裕的学生……但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学习不好的,逆反的学生却是嗤之以鼻,不能平等对待每名学生,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受到许多老师的冷落,使其学习情况雪上加霜,导致学习成绩更加落后,以至于一些学生自暴自弃,最后走到难以挽回的状况,这有违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的教育首先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应该把这种关爱释放在每一名学生身上,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置之不管,逃避责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首先笔者从课余辅导的角度将两名数学后进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研究对象的学习现状进行了解;其次对研究对象的父母、任课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家庭环境和人际关系;再次笔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课前和课后的辅助观察,分析出他们数学成绩差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希望本研究能为教师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减少数学后进生的发生,促进后进生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与见解。
1.2.2 研究意义
陶行知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这些话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数学教育,而在数学教育的存在,就一定有数学后进生的存在,成功转化数学后进生的意义在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提高他们的素养,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以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工作对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家庭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最讲究的就是让每一名学生都受到平等的教育,可对于一些学生而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在班级内形成后进现象,使其情绪低落、心情压抑、感到自卑,与班级环境格格不入,阻碍了他们的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对后进生在学习上给予帮助,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体现。数学是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必学的科目,小学数学学习不良影响小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这也成为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制约因素。
............................
第 2 章 后进生的理论概述
2.1 后进生的界定
有班级授课制以来,后进生一直都是一个讨论的话题,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后进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后进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按照某个特定的参照标准,将还没有达到既定值的学生与处在优秀状态或是中间状态的学生进行比较,才会发现这些学生是后进的状态。总体而言,从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类型的后进生:
一、以学科标准来判断。具有此种观点的教师,一般是以课程标准上的要求为标准,衡量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来判断学生是否是后进生。在学校一般都是经过考试来判断,如果考试的成绩达到标准水平即为合格,否则就被认为是后进生。也就是说是否是后进生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的。
二、以名次标准判断。目前大部分学校使用的都是这个观点,把同一班级或同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学习成绩从高到低排出名次,名次靠前的学生被视为优等生,名次靠后的学生则被视为差生或后进生。这种判断方法简单明了,缺点是容易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伤害。
三、以发展的标准判断。这种判断方法,不问学生的考试名次,标准只有学生本身,关键看他自身的潜能是否能充分发挥出来。好学生指的是能充分发挥潜能的学生,否则就是差生或是后进生。这种发展标准的优点是可以鼓励学生不断地从一个目标奔向下一个目标,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缺点是难以进行量化,也就是说不好衡量与判断究竟什么是潜力发挥,只能对自身进行衡量。
四、以品行标准判断。这种判断标准下的后进生一般是指道德行为与学生守则要求的合格标准相差甚远的学生。如果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来考察学生,就能发现,确切的定义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是很难的,也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有的学生成绩优秀,却在道德上有一些不足;有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干活的时候却是不遗余力,对同学、对朋友也是相当的关心。所以,这就很难全面的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后进生进行定义。大多数的学者会从后进生的学习、品德等方面,对后进生进行定义,有的还会针对几种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转化。
.........................
2.2 数学后进生的界定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它的核心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学科基础、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自身的智力发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数学后进生的产生。笔者通过在学校内的教学经历观察数学后进生有以下七个不同的特点:
(1) 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习惯不好。对于一些数学后进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基础差,表现出了上课的时候听不懂或数学考试成绩连续几次落后等现象,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造成他们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和信心,最后产生成绩越来越差的结果。
(2) 在听课的过程中过于被动。有的学生不能快速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同时常常不能立即想出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对于“解决什么,为什么解决”,不懂得发问,不懂得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越来越差。
(3)阅读能力差,数学知识离散,不能将知识连贯在一起,而且记忆方法过于简单化、机械化。他们主要表现在领会问题的意义时不够深入,只能通过反复的阅读,才能对语言文字进行记忆与理解,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这也是造成不能有效运用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4)理解问题片面。后进生对问题理解浅显,还不能透过表面看本质的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
(5)数学思维局限。他们不善于转化,不善于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仅仅局限于老师教什么会什么。尤其碰到典型推理题时,他们对过程的记忆不会取舍,更别说是提炼概括了。在记忆中分不清主次,对待推理的每一个步骤都用同样的努力来完成,造成了记忆负担过重,即使是记住了也是很快的就遗忘了。
(6)感性认识停滞不前。这部分学生在理解认识上存在缺陷,在数学上的抽象概括能力极弱。
(7)思维定势抑制思维的发展,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的能力差。他们的思维转换缓慢,他们只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类型题对需要求解的题目进行套路求解,这些习惯直接阻碍了他们对其他方法的探究,这种思维模式被称为“定型化”,如果教师让他们从一种思路转变到另一种思路上去是困难的,缓慢的。
..............................
第 3 章 数学后进生的调查及分析............................21
3.1 选择研究对象....................................... 21
3.2 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21
第 4 章 后进生情况分析与转化过程...............................37
4.1 后进生 A、B 的基本情况.........................................37
4.1.1 后进生 A 的基本情况..............................37
4.1.2 后进生 B 的基本情况.................................38
第 5 章 结论..................................53
第 4 章 后进生情况分析与转化过程
4.1 后进生 A、B 的基本情况
4.1.1 后进生 A 的基本情况
学生 A,男,九岁,体型偏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缺乏自信心,但在朋友面前比较健谈,只是有些语言表达的不清晰,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美,虽然学生 A 的各科成绩都不理想,但是他很努力,一直在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
家庭方面:父母比较年轻,都不到三十岁,父母都是打工的,学历都不高。父亲总和朋友出去喝酒、吃饭,基本都是早出晚归,有时候学生 A 连续好几天都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与父亲的关系疏远。在访谈中他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我希望我以后可以赚多多的钱,买一个大房子,让我妈妈住进去。”我问:“那你的爸爸那?”他回答:“他愿意去哪去哪,他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他都不管我,就知道喝酒、抽烟。”从他的话里可以看得出来学生 A 没怎么得到过父爱,让他的心里有很大阴影。学生 A 的母亲性格较温和,很疼爱孩子,只是找不到教孩子学习的方法,忙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托班去,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大。
学习方面:根据要求,每学期除期末测试外,不允许进行其他考试,但在笔者就任的学校,校领导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频繁的进行测试,家长在一年级就开始攀比孩子的成绩了。在一、二年级,学生 A 的数学成绩一般都是在六十分左右,与班级的其他同学相比,他的成绩基本在后五名左右。从语文成绩可以发现,学生 A 的理解能力差,句子的组织能力不强,认识的字特别少,词汇量也不够,从而影响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题的解答。他的作业都是家长或课外辅导老师帮忙完成的,做的很好,基本都对,可当上课做题的时候,做题的准确率与作业的准确率相差甚远。所以,他的数学成绩只能达到六十分左右,甚至更少。
..............................
第 5 章 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班级授课制提出以来,虽然受教育的人数增多,但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很难兼顾到每名学生,也不可能及时发现每名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在缺少教师监督情况下的学生,学习松懈,形成许多不良学习习惯。有的学校片面的追求学生的成绩,重智育,轻德育,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加大了教师的教学任务,而教师也只能是无奈的身在其中,顺应学校的要求,充当自己的角色,用成绩来衡量每一名学生,将他们分成三六九等,形成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模式,这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从而导致了后进生的产生,对这些后进生的信心造成打击,情感态度造成伤害,长此以往,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他们实际上也是我国的公民,但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后进生现象是必然存在的,所以对这些学生的关怀转化是教育的应有之意。虽然有些学校也搞分层教学,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效果不佳,通过对这两个学生的了解,包括对他们所在学校的各个层面的了解,学校的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有心无力,而通过课外辅导的方式,是对国家教育的一个补充,对这些学生的个别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两名后进生转化的情况来看,后进生是可以被转化的,这是我通过工作所得出的一个信心,这也是我工作的价值所在。
在工作中发现,课外辅导工作事实上是非常不容易的,受到很多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校外的辅导机构唯利是图,有钱就挣,他们对学生不管不顾,夸大自己的能力,不尊重教育规律,对学生加压,加码,大量训练,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我个人而言,课外辅导工作是非常艰巨的,首先,课外辅导教师是帮助每一位家长、每一名学生解决问题的,和学校的教师不同的是,课外辅导教师需要针对每一名学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存在反复性,所以在后进生转化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注意后进生的学习变化、心理变化,这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后,课后辅导教师应本着一颗教育者的良心去关爱学生,这样才能把辅导机构做好,成为国家教育的补充。在日本、韩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大街上可以发现课外辅导机构的招牌一个接着一个,在港澳台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我国也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也就是说,在国家的教育体制之外,还有社会上的办学,这也是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好处众人皆知,但因人而异,因为家庭背景,资源能力受限,导致一些学生落后,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解决之道,而课外辅导是一种很好的破解方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