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网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影响效应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68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网红”的影响效应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借鉴,从应用的层面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结合,创新“互联网+思政”模式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立足于调查访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还注重以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研究“网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通过真实可靠的访谈记录,来检验借鉴“网红”影响效应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可行性,并制定相应对策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构一个“互联网+思政”的新模式。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8.02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7.7%;2018 年上半年新增网民 2968 万人,较 2017 年末增长 3.8%。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了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①在此影响下“网红”从文化圈中扩张出来,逐步成为人们的重要关注点和消费对象。“网红”所代表和衍生的个人品牌、粉丝效应、商业模式等都在彰显一个事实:“网红”的社会属性已经由一种文化现象转变为“互联网+”浪潮下一种全新的经济业态。②这种社会属性的转变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效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同时也给“网红”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表现与发展平台。从某种程度来说,“互联网+”更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随着网络红人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渐成气候和规模化趋向,“网红”不再只是单纯的娱乐大众,成为大众的消费品,“网红”自身的各种直接刺激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已经起到了很大的社会宣导作用,效应不可忽视。就社会影响效应而论,日益明显的经济利益和产业化趋势,加上各种不良炒作,使得“网红”表象和实际效应逐渐分流,从社会流布和反响来看,“网红”已然做正能量与负能量之区分。那些积极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宣导社会核心价值观,提振“四个自信”的“网红”及其附带氛围,可视为正能量“网红”,反之,则可归于负能量“网红”。两类“网红”的直接刺激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响,在这种大背景下,“网红”成为大学生视野中的热点。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榜样”效应,进而影响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方面。作为学校与社会,应该要有正确区分,积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正向引导的同时,针对网络信息时代的社会特点,还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重视应对“网红”现象的冲击,借此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开拓思政教育新途径。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为人们表达自我提供了便捷渠道,催生了“网红”群体的出现。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网红”群体不断被推向大众生活,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甚至成为一种重要的亚文化。“网红”群体及其代表的各色生活状况和思想文化的倾向,自然也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引发强烈的追逐意识。

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青年成材的关键一环,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传递正能量,很好地宣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议题。“网红”现象所带来的冲击与正负能量,及其兼有的较大影响力,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情况。“网红”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影响效应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形成集课前准备、课上教学、课后评价、师生互动于一体的“互联网+思政”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广泛性,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能够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②研究这一主题可以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

1.2.2 现实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高校而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关注“网红”的主要群体,其关注“网红”的心理以及“网红”产生的影响效应有助于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现不足和缺陷。无论从社会角度、学校角度还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挖掘“网红”的影响效应,尤其是利用“网红”的榜样效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符合党和政府的相关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领悟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意义,切实加强领导。①网络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丰富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加剧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之直播平台与社交平台的逐步普及和应用便利化,现在大学生虚拟社交活动日益丰富,对于“网红”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网红”的一言一行持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些负能量“网红”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会扭曲他们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所以,高校在新时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网红”的影响效应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刻留意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反应,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厘定与界说

2.1“互联网+”的概念及特点
2.1.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①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互联网+”理念逐渐被政府接纳并且扶持的重要表现。2016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2016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2.1.2“互联网+”的特征
(1)“互联网+”的跨界与创新
“+”不仅仅是简单地相加,它代表着人们的新智慧、新看法,意味着跨界、融合、改革以及创新。跨界是创新的坚实基础,融合协同能将群众智慧最大化实现。③在这种背景下,将“互联网+思政”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已逐步成为部分高校的新尝试、新途径,这也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创新。
(2)“互联网+”的重塑与开放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各个行业都可以将自己的数据、资源向公众开放,结合自身优势,通过“1+1>2”的跨界创新推出新的服务。这一点在教育行业中同样适用。“互联网+”教育,进入个性化、自主性、互动性的教育模式中时,能够将知识的线上共享功能进一步扩大。④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亦是如此,“互联网+”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内容更加开放,紧跟时代主题、当代国情,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

2.2“网红”的概念、特征及属性
2.2.1“网红”的概念
“网红”,顾名思义,是指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言论、照片或视频等,备受广大网民关注的“网络红人”。网红的目标很明显,就是以广大网民的喜好为价值取向,帮助自己积累人气。他们的走红皆因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

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①其实早在 1994-1999 年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的这段时间,“网络红人”就已经初见倪端,当时互联网尚处于文字时代,“网络写手”的称呼就是“网红”的雏形。在此之后,“网红”经历了文字时代与图文时代的洗礼,来到了以视频、图片、文字弹幕相结合的宽频时代。②《咬文嚼字》编辑部于 2015 年 12 月发布的“2015 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网红”作为一个“老词儿”位列其中,焕发第二春,并引起强烈反响,迅速走红。
2.2.2 现代“网红”的特征
(1)平台互动多元化
自媒体平台发展逐步多元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多数“网红”不再满足于通过单一渠道传播内容。微博、微信朋友圈、QQ 空间、快手、抖音等不仅成为他们文字、图片传播的多功能平台,而且也是他们传播视频的主要载体。虽然平台多元化,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粉丝数量,在每个平台上“网红”都有非常大的关注量,增加了他们自身的影响力,扩大了在受众群体中的覆盖面。
(2)才能包装多样化
早期的“网红”主要是以秀脸、秀身材为主,人们对于这些“网红”记住的快、忘记的也快。为了赢得受众群体的长期关注,现在多数“网红”都注重对自身才能的“包装”。2016 年 2 月一个网名为 papi 酱的女孩凭借变声器发布原创网络视频而走红。papi 酱在视频中的道具很简单,但是却能够引发千万粉丝关注、吸引十万乃至百万以上的点击、转发与评论。Papi 酱在自己的作品中没有过多的哗众取宠,她将自己的草根气质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准确捕捉在旁人看来不起眼的琐碎槽点,再加以自己的包装予以痛快回应,直接满足了年轻群体对于娱乐视频的需求。徐小平甚至将她誉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轻松版的鲁迅”,因为“她的吐槽有一种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作为不靠颜值靠实力的“非典型”网红,

papi 酱靠“内容为王”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

第三章 “网红”现象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效应分析 ............................. 17
3.1“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 17
3.1.1 高校学生关注“网红”的现状 ........................................ 18
3.1.2 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 22
第四章 针对“网红”影响效应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 ........................... 35
4.1 营造文明和谐的“互联网+”环境 ......................................... 35
4.1.1 建立绿色网络空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35
4.1.2 拒绝网络泡沫信息,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 36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第四章 针对“网红”影响效应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

4.1 营造文明和谐的“互联网+”环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诸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网红”群体搭乘“互联网+娱乐”的快车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也为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 “网红”发挥积极的榜样效应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消极的“榜样”效应对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规范“网红”群体,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首先应该从社会做起,从净化“互联网+”大环境做起。

4.1.1 建立绿色网络空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6 年 4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①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于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出名,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开始在网络上大放厥词,宣传“新自由主义论”、“读书无用论”、“无政府主义论”以及一些敏感的政治言论。这些不良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群体起到了煽动的作用,动摇了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网红”的出现是顺应经济转型的一个表现,但是“网红”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统一。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同时也给“网红”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随着网络红人产业化的日趋明显,“网红”不再只是单纯的娱乐大众,而是成为了大众的消费品,甚至在某些方面发挥了导向引领作用。对大学生而言,曝光于平台之上的“网红”更像是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带来较大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重视这种“榜样效应”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方法单一、内容较为刻板、学校与家庭联系不紧密的不足,使得相比较老师与家长而言,学生更愿意接受“网红”的言论。如果高校能将正能量“网红”所带来的榜样效应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同时推动“互联网+思政”模式的应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拓思想政治教师的视野,完善当前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互联网+”的发展给“网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网红”的榜样效应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探究。5G 网络时代即将到来,更快速、更稳定、更便捷成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拉开了相关行业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的变革大幕。随着未来 5G 技术的逐步成熟,不仅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加便捷的沟通,还将实现物与物的充分相连,这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红”这一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尤其是负能量“网红”,造成负能量“网红”出现的原因复杂多样,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会如变异病毒一般有更多的种类与表现形式。从高校思政教育看来,应对负能量“网红”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未雨绸缪、对症下药,除此之外,还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的共同支持与努力。

综上所述,随着“网红”的进一步发展,榜样效应的问题必定会更加突出,本人会在后续研究中加大实际调研的力度、广度和多重归纳分析,争取为高校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提出有价值的对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