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审美教育指作为审美主体将自身的生命内容与审美对象进行糅合、碰撞,从而使受教育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得以张扬,人性逐臻完善。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②小说蕴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其中的审美元素和谐地融为一炉,小说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美育优势。小说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实际的小说教学并未达到显著的审美教育效果。
1.1.1 小说传统教学模式固化
首先,小说教学程序被固化。一般的小说篇幅较长,并且小说审美元素犹如万花筒迷乱了教师的眼睛,从操作简单明了的角度而言,教师只能抓小说三要素。一般教师讲授小说,首先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作者,其次简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最后再探讨小说的写作手法及主题思想。长此以往,固化的小说教学模式就此形成。教师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易操作,且不会出错,他们认可创新性教学的独到之处,但对课堂管控可能出现的风险存在畏惧心理。一些教师采用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难品味到小说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导致很多学生对小说学习丧失兴味。传统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固化教学模式。一个欠缺审美素养的老师,难以引领学生徜徉于审美之旅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只有教师拥有丰富的审美素养,才能改变现状,使小说教学趋向审美化,让学生浸润于美里享受无限乐意。
其次,教师教学思想被固化。传统教师解读文本唯教参是从,殊不知破坏了教师自身独一无二的审美体验,更不必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大部分教师轻视课堂的生成性教学,迫使学生奉教参上的答案为圭臬,没有给予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空间。笔者在访问岳阳市某初中部分学生时发现,学生普遍希望老师在小说教学中注重自己的意见,提问时先让学生表达观点老师再总结。同时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等待一两个学生回答出问题,教师就会立马投入到下一个问题,不会留给学生太多思考的余地。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无疑是低效的,这些没有效率的学习行为无疑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
1.2 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有大量小说审美教育相关的研究,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然而大部分文献几乎都是从宏观层面出发,研究小说这一体裁的审美教育,较少有针对具体某篇小说的审美教育研究。针对《孤独之旅》审美教学,有少量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
1.2.1 小说审美教育研究
目前,将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相结合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均偏于理论化,而小说教学和审美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较少,除了个别研究者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分别探讨《春》、《边城》。小说审美教育的研究,一般研究者都是按照小说审美教育的内涵、意义、现状、因素和对策这五个方面按部就班进行研究。小说审美教育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然而显得趋同,研究者们大多沿用前辈的思路。
学术界对“小说审美教育”暂时没有非常权威的定义,其中金伶俐①的定义比较凝练。研究者们的定义大体可以概括为“师生以小说文本为审美对象,深度发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情趣。”
学术界认定小说的审美元素分别有内容美、形象美、情节美、环境美、意蕴美等等。其中张露①、孙杰②补充了“语言美”。韩桂荣最早还提出“风格流派美”③,仅此一人。研究者们大多没有对诸多审美元素进行逻辑层面的区分。
学术界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探讨小说审美教学对策。教师提高自身审美意识,加强审美教育理论知识学习,覃颖提出此项对策④,而王东伟则从实践方面指出教师应当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活动⑤。从学生角度提出的策略有以下几种。针对激发审美兴趣,研究者们提出,善于引导发问、创设情境、发掘切入点;针对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分别有导入新颖、指导诵读、整体阅读、抓住语言、留心生活,让学生进行小说的整体感知,但是具体如何操作还有待深入探讨;针对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研究者们主要是从品味人物、情节、环境、语言等方面来进行探讨。张露⑥的研究最为系统全面;针对学生审美理解力的培养,整体研究从点到面较为完善,而单个研究者的研究就较不具体。补充背景知识,巧设思路,再现图景,师生多元解读小说。张露提出以上四点策略。韩桂荣、韦入源⑦主张授之以法,均提出“评点法”。
................................
第 2 章 《孤独之旅》审美元素
2.1 优雅诗性的语言
语汇有如建造琼楼玉宇的琉璃瓦片,又如织造华服不可或缺的金丝银线。本节从词入手,主要是叠音词和拟声词,同时涉及辞格、句式结构,对《孤独之旅》语言中的特色语汇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孤独之旅》优雅而诗性的语言。
2.1.1 传神的叠音词和拟声词
(1)叠音词
叠音指语音相同的字词叠用。①不论是人物勾勒还是风景细描,《孤独之旅》中斑斓多姿的叠音手法令阅读者赏心悦目,而生发美感,犹如品一首优雅的诗歌,余韵悠长。通过仔细阅读《孤独之旅》并进行搜集整理,发现其中的叠音现象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2.2 淡雅悠远的意境
小说意境的表现形态是变幻灵动的,其中情绪的流动、环境的诗化这两种形态在《孤独之旅》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给读者以奇特多姿的美感享受。
2.2.1 情绪的流动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的成长变化,是通过杜小康对情绪的压抑与爆发来凸显的,杜小康的语流下暗涌着一股情绪流。作者曹文轩简化人物,淡化情节,突出情绪的流动。简化人物,用微量的笔墨描写人物的少许特征,或把人物刻画得朦朦胧胧。在《孤独之旅》中体现为对杜小康行为、动作、语言的简化,杜小康作为《孤独之旅》的主人公,性格较为简单,他坚毅而果敢。同时由于压抑的环境,人物语言贫瘠,全文中杜小康只和父亲有简短的四句对话。文中有大量直接表明杜小康心理的语句,除了船离开油麻地处和找鸭处有一些杜小康的动作描写,其他的地方均是通过环境描写来反衬杜小康的心理。《孤独之旅》的情节并没有波澜壮阔的转折,情节的淡化表现在情节长度的缩短,情节弧度的减小和情节力度的减弱。①情节淡化,故事性会减弱,这种由情节跌宕起伏而产生的审美快感就消失殆尽。作者曹文轩在小说创作中不是以曲折离奇的故事去抓人,而主要以细腻真实的情感去动人,不是去展示纷繁复杂的世态炎凉,而是使自己的悲悯情怀、刹那顿悟裸露在外,这些情怀与顿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诗化的意境。
《孤独之旅》全文充满了伴随主人公心境而产生的一种哀而不伤的情绪,静心阅读的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换言之,小说的叙事因果链条就被一种情绪流所取代,人物行动的场景转化为深远的意境。
油麻地在杜小康的眼前消失,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村庄,而是一个熟悉的生活空间,生命中的依恋被斩断。陌生的天空和阔大的水流压迫着杜小康,小小生命对前方的未知产生恐慌和茫然的情绪,他不想去放鸭,要上岸回家。这时候,人物情绪流动开始。
..............................
3.1 提升鉴赏能力..................................... 16
3.2 唤醒审美体验............................... 17
3.3 丰富精神世界.......................................... 19
第 4 章 《孤独之旅》审美教学策略....................................22
4.1 品味诗化的语言........................................ 22
4.1.1 诵读涵咏,感悟语音之美........................................... 22
4.1.2 比较斟酌,揣摩语法之妙.......................................... 23
第 4 章 《孤独之旅》审美教学策略
4.1 品味诗化的语言
从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面来品味《孤独之旅》诗化的语言,诵读、比较、推敲为教师的三把手里刀,手起刀落,而学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4.1.1 诵读涵咏,感悟语音之美
中国的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如一位温婉动人的女子,音色悦耳,气质尤佳。声调、节奏给汉语言插上飞翔的羽翼,视为汉语美感的来源。诵读涵泳是学生习得语音美的最有效的途径,在这种诵读的审美状态中,语言的声调和节奏内化为学生对语言之美的体验。
《孤独之旅》中有大量传神的叠音词和拟声词,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首先让学生把叠音词和拟声词都圈画出来,分别进行单纯读词和诵读整句、整段,体会差异。然后教师要充满自信,敢于示范朗读,因为身教必定是胜于言传的。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朗读功底好的学生独诵,男生合诵哀景描写语句,女生合诵乐景描写语句,文章对话之处学生分角色朗读,画面优美和情境激昂的地方选择不同的纯音乐配乐诵读。再者,初中阶段的学生除了少许对朗读极富兴趣的同学愿意展示自己,其他同学是不爱开口的。所以教师要运用鼓励性话语,落实赏识教育,犹如给学生们点一盏心灯,还可以购置一些学生心仪的小奖品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各种偶像周边产品是教师的不二之选。最后,在诵读之时,师生的互动乃为点睛之笔,例如师生演绎杜家父子,老师读父亲杜雍和的部分,学生读杜小康的部分,营造一种父与子对话的氛围。教师必须要进行精当的点评,对他们的发音、语速、语调以及站立的姿态进行简明而具体的评价,而非如蜻蜓点水,泛泛谈之。《孤独之旅》中叠音词和拟声词不胜枚举,学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味其中的含义,同时感受到作者曹文轩和谐优美的文字。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