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由于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其论文的写作的表述方式也丰富多彩,但是,为了实现论文的认识价值与实用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对某些文体文章的写作逐步形成了一些特定规范——即结构的基本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海关是一个国家对进出口贸易行为和相关企业进行监管的行政执法部门,在日常工作当中海关需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执法风险,与此同时其在制度、队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些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是海关当前亟需解决的前沿性问题。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度影响背景之下,部分发达国家的海关掀起了一场改骨换髓般的管理制度改革。经过世界海关组织多年的研究表明,风险管理是最为适合应用在这场变革当中的管理科学。1997 年,风险管理被世界海关组织WCO正式纳入《京都公约海关监管指南》,规定:“海关当局应使用风险管理技术实施有效的、高效的监管。”[1]由此,风险管理正式进入世界各国海关的改革视野。时至今日,业界已经通用地把风险管理的实践程度,作为这个国家海关业务管理水平的首要考察标准。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但海关的管理资源却难以跟上业务量的飞速增长,海关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和业务量快速增长的矛盾在不断加大,严重制约了海关事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用以下数据进行说明:由上所示,在现行通关模式管理下,未来海关的监管压力将越发巨大,而关员也将长期超负荷工作,海关的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也势必受到负面影响。为缓解监管压力,部分海关开始试行各类改革,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样带来了许多问题,未能摆脱传统“守门人” 的影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改革中未能全盘统筹好风险的防控,只是针对部分领域进行一定职能优化,通关作业模式其本质仍旧传统,因此,中国海关必须紧跟世界海关改革潮流,借鉴先进国家海关的实践经验,调整管理理念,转变作业模式,站在战略的高度,在海关各个环节特别是在业务环节当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技术,不断完善海关管理,才能从本质上化解矛盾,实现监管效能和通关效率的双赢。本文从这一要点出发,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深入剖析本单位通关作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论证引入风险管理理念于改革的必要性,并通过归纳、学习发达国家海关的风险管理实践,科学地提出建立在企业风险管理分类之上的通关作业模式,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改革的内部机制等意见,希望能够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1.2 研究现状
目前,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已经日趋专业化和体系化,而在风险研究领域更是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图 1-1 是汪忠、黄瑞华在《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2005 年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研究发展历程所作出的总结。X 坐标代表的是风险管理研究的层次演进。风险管理的研究一开始是以保险型为主线剧情,风险呈现的性质单一的静态特点。随后研究开始向经营性风险管理过度,导致风险因素开始呈现出波动性、延续性、分段性和互向性,使得风险管理的研究也逐渐地慢慢趋向于动态。因此风险管理的研究不能趋于片面,必须统筹兼顾整个风险环境和风险运行方式。Y 坐标则描述的是风险的控制方法。其研究目前集中在技术、财务、人文三个导向型风险管理方面。从风险系统的研究可以看出,三者并不是“各自为政”或者可以“一夫当关”,在实际的研究案例之中,从大局考虑的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或减少风险,往往会出现其中两种甚至三种手段共用的情况。Z 坐标则描述了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或者类型,综合而言其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管理观点——主观构建观和客观实体观,前者注重对系统或者机制的构建以提高主体抵御风险能力,后者更为关注对实际风险的防控,尽管两者在管理理念上大相径庭,但最终目标还是一致的。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制度通过不断的改良完善在业内也逐步达成了共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通过多年的磋商,于 1995 年联合发布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风险管理标准》。1996 年,英国提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循环系统。2004 年,澳又对该管理标准进行大幅度的修订,发布了《澳大利亚风险管理标准2004 年版》。纵观全球,目前各国在风险管理方面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为了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风险的监控和评估者需要对风险进行时效性和特点性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参数,完善管理机制和运行系统,并按照这种模式不断地进行循环操作,保持风险管理流程的整体性、延续性、动态性。
.........
2 风险管理及海关风险管理
2.1 风险管理概述
早在 19 世纪,西方古典经济学就对“风险”做出了初步定义,即风险是生产经营活动中衍生的副产品,经营者的经营收入是对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风险的报酬和补偿。1895 年,美国学者海恩斯在《风险——一项经济因素》《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一书中,最早提出了风险的概念:“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转引自何文炯《风险管理》[7]。1901 年,美国学者威雷特在《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Economic Theory of Risk and Insurance》一文中则提出“风险是关于人们不愿看到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这一定义直观地阐明了“不确定性”在“风险”中处于最为核心的地位转引自黄津孚《论机遇与风险的关系》[8]。1964 年,美国学者威廉和汉斯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提出把“人的主观因素”纳入到风险分析的体系当中,提出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同人对不同风险具有主观判断意识,需要区别对待。上世纪 80 年代,来自日本的学者武井勋把风险界定为“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期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转引自李小海《企业法律风险控制》[9]。1992 年,亚特斯和斯通建立的“风险结构三因素模型”为现代风险理论的研究确立了概念框架。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表明“风险”的构成包含以下三个因素:潜在的损失、损失的大小、潜在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目前,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还在不断探行当中。经济学认为,风险是发生损失或失败的可能性;金融学认为,风险是当事物的未来结果不固定或可能发生好或坏的变化时,以及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不符合时产生的;统计学认为,时间的状态概率可测时则为风险事件;保险学认为,当时间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时则该事件为风险事件。可以看出,各行业都从自身领域出发对风险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正是由于“风险”在不同的领域中各有特性,因此难以达成共识形成公认的定义。
.......
2.2 海关风险管理概述
目前从全球范围内看,业界对海关风险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作出全面准确的定义。世界海关组织在《风险管理指南》中有如下相关的描述:海关风险是指不遵守海关法律的可能性。美国海关则将海关风险定义为:“导致进出口贸易、国内产业蒙受损失或者危害的不守法情事发生的机会或可能性程度。”[13]澳大利亚海关在《海关风险管理方针》中则指出“风险是事件发生有可能使目标受到损失的机会”。2007 年,国内学者孙毅彪对此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定义:海关风险是指海关在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和人员进行监管时,由于海关管理资源的限制、管理时空的局限、监管权力的约束、执法地域的广阔性以及海关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往往给一些不法分子从事违法违规活动以可乘之机,给国家利益或海关管理造成损害的潜在威胁。按风险爆发是否会带来海关各项税收的损失,可分为涉税风险和非涉税风险。涉税风险是影响海关税收征管的潜在威胁,其必然带来国家经济利益的损失。而非涉税风险则不直接带来税收的损失,如:国家政治安全风险、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商检防疫风险、市场经营秩序风险、知识产权保护风险等。
.....
3 我国海关通关模式现状:以黄埔海关开发区办事处为例....13
3.1 中国海关通关作业模式的发展历程.........13
3.2 黄埔海关开发区办事处通关作业模式现状....14
4 风险管理引入海关通关模式改革的必要性.......20
4.1 基于现行通关作业模式的访谈调研.....20
4.2 现行通关作业模式存在问题..........23
4.3 原因分析....24
4.4 风险管理应用于海关通关作业模式改革的必要性......26
5 国外海关风险管理的实践与启示......... 28
5.1 美国海关风险管理实践........28
5.2 荷兰海关风险管理实践........31
5.3 国外海关风险管理实践的启示..........33
6.开发办通关作业模式改革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
在通关模式改革中确立风险管理机制的中心环节地位,是科学分析外国海关成功做法并结合开发办关区实际而做出的最优决策。因此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改革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创新通关作业模式,提高风险管理信息化程度,优化通关作业的内部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开发办的执法管理水平。
6.1 强化海关风险管理意识
广泛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成果,逐步完善符合开发办实际的风险管理论体系。转变观念,承认、正视并控制风险,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视角分析判断形势,并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建立管理环境,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矛盾。要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实践进行决策和管理,广大职工要掌握风险管理知识,熟练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技能。开发办各部门要从思维理念、管理模式、工作制度、资源配置、技术保障等方面积极创新,自觉采取风险管理的方法去审视和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海关管理的全过程。分类通关是指海关以风险管理为指引,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以风险分析为手段,以前期和后续管理为保障,综合企业类别、商品归类、贸易国别、航线、物流信息等风险要素,对通关过程中不同风险等级的报关单和货物实施差别化作业的通关作业模式。总的原则是:对于信誉良好、风险低的企业,简化通关手续,给予通关便利待遇,强调事情和后续监控,以企业自助申报为主;对于经常出现违法情节、海关辖区内业务较少或不熟悉的企业,施行严密的全流程风险监控。
...........
结论
笔者认为未来开发办的通关作业模式改革应充分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坚定落实“由企及物”的理念,不断地丰富分类通关改革措施、扩大改革范围、拓宽改革领域、延伸改革链条。其做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逐步规范监管场所,为加强实际监管提供必须的硬件保障。“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确保分类通关的改革成效,一线监管场所必须因地制宜,在现有监管硬件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新建等手段,使得相应的监管场所尽快达到推进分类通关改革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硬件要求,避免分类通关改革卡在最基础的硬件设施上面,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总署和各直属海关的财装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要逐步全面规范监管场所的管理,完善相关的制度,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提高分类通关推进的效率,同时加强执法的透明化,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二)加强对风险参数的归并整合,充分发挥风险参数的基础性作用。首先,要增加风险参数数量,提高风险参数针对性和有效率。针对 “风险集中度”较低的问题,要继续对低风险类别(主要针对未知风险)报关单删、改、查获情事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参数,增加高风险重点审核报关单比例;要及时对本部门提出的风险参数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增加指导性风险参数的比例,确保高风险商品参数的管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不断提高风险参数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率。其次,要提高风险参数覆盖面。针对风险参数提炼覆盖面不均衡的问题,应明确不同类型参数加工的职能分工,综合分析各种类型的风险现象和风险特征,全面提炼各类风险参数,避免因覆盖面不均衡而导致对部分风险的防控出现“短板”。再次,要进一步完善企业风险参数设置。开发办应以“由企及物”和“风险式管理”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完善企业分类评审和风险参数管理间工作机制及作业手段的有序衔接,在对辖区内守法企业给予通关便利的同时,适当提高资信较好的区外企业间申报货物的快速放行比例,实现分类通关改革海关和企业“双赢”的目标。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本科及研究生学习期间,我都有给中学生辅导的经历,辅导中常常会布置一些作业以检测他们学习的情况,辅导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良莠不齐,有时我就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学生对此很是欢迎,这让我对分层作业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在思考在中学大班教学中如果实施这种作业模式又会产生什么效果,洽闻伊宁市三中正在实施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的改革,于是想一探究竟。 物理作业不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附属品,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理解、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工具。物理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检验教学成果和调整教学方案,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查看教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技能;同时,通过作业的沟通交流也能加深师生间的感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己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1]。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营造一个轻松的课余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是课改后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业负担是“课业负担”、“学生负担”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业改革又是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提出了要“优化练习和习题的选择”[2]: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良好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有利于高中学生提升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将教与学进行有效地统一。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作业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法宝”之一,把它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容易忽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据此,伊宁市第三中学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改变以往的作业形式,实行分层作业模式。主要是针对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减轻学生做作业的负担。本文的研究是依据伊宁市第三中学实施的分层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改革,调查该项改革的现状,从物理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调查分层作业在高中物理作业布置与批改中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以伊宁市第三中学现阶段实施的作业分层布置与批改的改革现状为基础,通过对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物理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在改革实施中高中物理作业的目的、形式、内容和反馈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和物理教师对改革的态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以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科学性分析,整理出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分层作业在高一物理家庭作业的布置、批改上的实施情况提供依据。物理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伊宁市第三中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改革情况的调查,了解该项改革实施的具体情况、学生和教师对改革的态度,教师是否容易实施的情况,能使我们对高中物理分层作业的改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为当前一线教师的分层作业改革提供一个作出正确判断和理性分析的依据和参考。
.....
2 物理分层作业改革的理论基础
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是以学生为中心,其对教育的探讨是建立在学生自身的愿望上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恰当的环境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的愿望、发现知识与经验的愿望和潜能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教育所应达到的作用就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条件,来激发学生这种学习的愿望和潜能。在罗杰斯看来,当学生观察到学习的内容与其个人目的之间有关时,便会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产生了有意义学习,而大多数的有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得到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分层作业改革的启示:第一,在作业的设置上考虑让学生直接体验到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问题和社会问题,在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中体验到学习的意义。第二,班级中的每一学生都有所不同,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获取的知识、兴趣以及学习的体验都是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分层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设置与学生个人的能力水平相适宜的作业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力。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理解、感受到的启发在学习者自我评价中更详细的展现,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考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的体系中,这也是提升学生自身责任感的一种途径。第四,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去布置适合不同学生的作业,并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那么所涉及的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情感、技能是最持久的。
.......
2.2 多元智能理论
1983 年,美国哈佛教授加纳德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智能没有高低的分别,不同的地方只在“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1]他指出人的智能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后来,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一书中将人类的智能划分成八个范畴,分别为: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以及存在智能。这八种智能指出了出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其显现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当受到的教育能够对其启发式时,一些智能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开发,然而,当遇到的教育不能够对人的某些智能进行启发,这些智能可能就会受到压制。多元智能理论对分层作业的启示:第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它是由多种能力所构成的,在教学实际中,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的,在进行作业的批改的过程中,不能用成绩将学生一概而论,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学生,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注重对不同学生不同智能的培养。第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如果对每个学生都施以同样的教材、教法是不合理的。第三,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物理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密切的学科,更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教学实际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
3 物理分层作业改革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9
3.1 伊宁市三中分层作业改革的方案 ......... 9
3.2 问卷调查 ....... 9
3.2.1 调查目的 .......... 9
3.2.2 调查对象 ........ 10
3.2.3 问卷设计 ........ 10
3.2.4 调查过程 ........ 11
3.2.5 调查结果及分析 .......... 11
3.3 物理分层作业的案例 ...... 22
3.4 伊宁市三中物理分层作业改革的现状总结 ..... 25
3.4.1 物理分层作业改革的成效 ........ 25
3.4.2 物理分层作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26
4 高中物理分层作业的改进策略 ........ 27
4.1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27
4.2 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 ...... 27
4.3 深入了解学生 .... 28
4 高中物理分层作业的改进策略
4.1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导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手段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应该有的目的。 多元智能理论持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不同的学生具有有不同的智力优势,教育要注重对所有学生的全全面发展。分层作业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所进行的不同布置,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不同类型的作业。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的需要及兴趣作为出发点,一方面,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运用于实际生活;另一方面,保证学困生也有其某些智能的发展和进步。另外,还要让优等生在完成作业同时时,能够进行思考和提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师为学生构筑自主学习环境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上,主要是教师教授为主,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并不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自主学习环境的载体,作业分层布置上就要求既能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作业在布置上要撇开考试制度的束缚,注重学生的各项智能的发展,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选择中,根据自身兴趣、能力自主选择,使作业不是压力而是动力。 在教学实际中,要使作业的目的减少功利色彩,教师在作业中可以将作业的目的明确化:巩固己学知识,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等等,减少分数、成绩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这样才能依照新课程标准将作业的分层加以实施的同时,让学生全面发展,也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
总结
本文在综合了国内外关于分层作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物理教学实践,采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形式对伊宁市第三中学物理分层作业改革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物理分层作业的目的、学生和教师对分层的态度、物理分层作业的布置、物理分层作业的批改、学生的差异性五个方面进行数据统,并尝试性的探讨了物理分层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物理作业的改革不能走形式,只有学校上下一起做出努力,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与学生的学习相适宜的改革措施,才能将改革真正的落实到实处。物理分层作业改革,既是为了减轻每一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是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在进行分层作业改革的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从学生的需求、能力水平入手,尽可能挖掘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潜力,有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将教学质量提高。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积累能力、审美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的课程,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但是放眼高中校园,盛行的却是对语文的不重视甚至是忽视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语文提分太慢,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课堂内容枯燥,方式多为说教;不重视情感教育,变成了思想教育课;知识讲满堂灌,既不重视学生知识系统构建,更忽视学生审美体验的需要。高中语文不再是学生的享受,学生失去了对文本深入思考的兴趣,高中语文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变成了繁重课业负担下能够休息的盲区。早在 2001 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对话、阅读、独立表达”的习惯。为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在 2003 年颁布了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同时启动了配套教材编写工作,开始了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工作。2009 年秋季开始,河北省进入课改范围,经历了六年时间,我身边的语文课堂呈现什么状态呢?无论是优质课评选还是示范课活动,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例如教师不停提问,学生不断回答,师生互动频繁。但是不是整个课堂充满互动就是高效?学生希望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课堂师生互动呢?学生和老师为了课堂更好地互动都做过积极的准备吗?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提升吗?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互动后都会进行回顾、思考甚至反思吗?什么样的师生互动才是有效的呢?师生间的频繁提问、回答是不是有效的互动?例如小组活动热热闹闹,讨论的问题是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问题?那么语文课堂上师生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取得高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的目的有深刻了解,如果只会摆花架子,若没有实际深入的思考,是很难达到高效目的的。
....
二、研究现状及调查分析
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研究中涌现出了很多理论专家和实践者,他们从不同角度对高效课堂进行深入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策略,之后教育界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如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课堂教学论坛”上,曾与广大中小学教师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河北师大教师培训每期会对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对高效课堂的探索则是刚刚起步,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于春祥所著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详细解读了它的背景根基、核心概念历史使命、品牌特色。山东省桓潭高中耿文乐老师领导语文教师进行了高效课堂的研究。著名高效课堂教师李炳亭总结出了《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以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山东兖州一中、江苏新知学校、河北围场天卉中学、沈阳立人中学、武宁宁达中学、郑州第 102 中学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为例,对高效课堂的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此外,蔡国仁老师撰写的《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张仁贤的《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高效课堂的问题与诊断》、鹿坤撰写的《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韩立福编写的《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夏方进先生撰写的《深研“高效课堂”,建设快乐校园》等论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孙亚玲在《国外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一文中对国外的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从她的文章中我们了解到国外从 20 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高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高效高效的因素,如教师特征、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
.....
第一章 语文高效课堂的定义
一、高效课堂定义解读
综合各种对高效课堂的定义,可以发现,高效课堂就是能够高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且能收效显著的课堂。首先要明白高中语文教学预期是什么,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们哪些知识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高考是第一道关,检验效果最直观。那么高考想通过这次考试发掘学生的哪些能力?我认为,高中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延伸,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积累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高效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②这一切的有效落实与否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把握和理解的程度。知识与能力目标,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等,这是从理论能力落实到实践能力的过程;过程与方法方面,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注重学习主体的理论实践和情感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的感受和学习经验的总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一过程学生会有较浅层的、感性的认识,教师要对学习方法有正确引导,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考能力,形成正确学习方法的目的是为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错误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前提创造性地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合理且遵从实际地运用联想和想象,促成文本知识融合,学生实际生活经历的有机反应,帮助学生在感知、体验和展示、分享中培养高尚情操和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最终达到良好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这三维目标总结起来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方法掌握、情感体验三方面的熏陶培养。③由此不难得出,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体现在学生在经历了课堂教育后发生的改变上,而且这一改变是立体多角度的,是从能力运用到情感思想的。而这种能力会在语文试卷中体现出来。
....
二、对高效课堂的错误认识
在课改实践过程中,由于理念更新动力不足,出现很多错误做法。这是对语文高效课堂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在黑板上书写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步骤。在目标教学环节中最大的问题是形式化,认为书写了目标,课堂就高效;认为书写了目标,学生就能达到。在设计课堂目标时不关注学情,不注意梯度,目标用语不具体,虽然设计了目标,但是形同虚设。例如有很多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中使用相同的目标表述语,缺乏动词性可操作词语,就会使目标模糊笼统,挫伤学生的课堂效能感。为了迎合高效课堂要求,在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在课堂活动环节设计上,教师非常用心思。课本剧、讨论、演讲、当堂情景作文??可谓花样繁多。尤其是讨论,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候甚至听教师也加入讨论,整个课堂人声鼎沸。始终围绕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最后不是凭借论据充分、逻辑合理取胜,而是看谁气场强大压倒对方。这样的课堂不仅反映出了教师对于课堂驾驭能力不足,还反映出对高效课堂意义的理解不够透彻。其原因是教师对文本解读不深刻,造成设置的问题不合理,学生对文本缺乏了解,结果就是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活跃而活动。
....
第三章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特点 ........ 12
一、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 12
二、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 12
三、课堂提问精当 ........ 13
四、小组活动有序、高效 ......... 13
五、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 13
六、及时的验收、反馈 .... 13
第四章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现途径 ..... 15
第一节 教师方面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 15
第二节 学生方面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 22
一、小组合作 ..... 22
二、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 24
三、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 ......... 27
第五章 高效课堂案例研究 ...... 28
一、“一案”即“导学案” ....... 28
二、“三型”即三种课型:探究课、实践课、单元回顾课。 ....... 29
三、四步即“目标引领-自助学习-群学突破-达标测评” ....... 31
四、一案三型四步教学法注意事项 ........ 32
五、研究结语 ..... 32
第五章 高效课堂案例研究
河北省新课改已进行了六年,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改革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而且进行课改的大多是生存艰难的学校,无论师资力量还是生源基础都较薄弱,是高效课堂给了这些生存艰难的学校一线生机。鹰城一中从 2012 年开始进行语文高效课堂改革,历时四年,2015 年第一届高效课堂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参加高考。承德地区参加核算的学校共 20 所,我校文科考生高考语文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在 20 所学校中均排名第二,优秀率排名第 5,整体排名第 5。理科考生高考语文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在 20 所学校均排名第 10,优秀率排名 14,整体排名第 14。⑨数据显示,我校的语文高效课堂改革具有优势和不足,对于学生整体关注情况很好,不仅培养优生,同时关注差生,表现就是平均分和及格率排名靠前,但是从综合优秀率来看,无论文理整体排名都有所下滑。暴露的问题就是对于优秀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很大欠缺。这也是高效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做到分层教学,如何更高效地做到学困生能学会同时也不浪费优生学习时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将对我校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文字汇总,以便对这种模式进行更加有效地探讨。
一、“一案”即“导学案”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学习的工具,是课堂教学的抓手。 (一)集智备课是前提。第一步备课组长分任务。小组成员轮流作为主备人。第二步是主要知识的备课。在准备好了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在认真研究的前提下,教师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主备人在统一意见后修改,定稿并在课上使用,此即为“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导学案编制原则必须遵守。导学案的编制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完成的,要求各位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目标必须一致,上课流程必须一致,练习设计必须精中选精,重难点设置一致,利用导学案的方式基本相同。本设计要求的研究案例,首先是“简”。通过一个简单的环节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太多,太复杂的导学案容易使学生厌烦,不利于引导学生。第二点是“引”。即是通过导学案各环节的提示,在老师不进行讲解的前提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完成学习内容 70%,尖子生能够完成 90%以上。第三,在学案中,对于有难度的部分,应该设计问题梯度,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利于学生掌握。第四点“序”即为导学案设计要有层次化。高效课堂讲究“知识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层次设计为原则,完成过程由易而难。练习题设置要有梯度。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能力的锻炼。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本课目标及相关练习,同时又要为那些有能力的同学准备拓展练习,以利于尖子生的培养。第五,因为通过集体备课产生的导学案,都是一个模子,而不同性格老师的决定讲课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个班的学生基础和性格也不一样,所以一张导学案,不会适应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本班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做自我调整,即为导学案的个性解读。这个过程要参考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个人的教学思想。第六是“固”即为“巩固所学”。方式一是在授课后,学生将本课所讲重点或易错点整理于集错本上,以利于今后的复习。方式二是导学案中设计或另设计课前、课后检测,尤其是利用上节课的知识基础进行下一学段的学习,使知识更具有整体性。
..........
结语
本校一案三型四步教学法是结合网上很多种方案的精华经过实践不断修改,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因此形成了鹰城一中独具特色的“本土化的高效课堂”。该课堂强调“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又恰恰符合了专家的“生本教育思想”。因此鹰城一中将其综合而命名为“生本教育下的本土化的高效课堂”。虽然对于高效课堂的创建已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各层面很多实际问题,学校领导和全校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尝试这一模式,毕竟三年时间只是这项浩大工程的开始。我们很欣喜的看到生本思想在高效课堂课改的开展中已经产生实效,并因这一成果而取得了合作学校的赞誉。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要坚持对高效课堂的不断探索,深入研究,争取让语文高效课堂在我校的发展过程中书写灿烂的篇章。我相信,当真正的高效课堂成为教学常态的时候,学习将不再是老师的负担而是学生主动学习收获知识的欢乐的海洋,课堂将不再是思维的囚笼而是放飞的天空。届时,不单单是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更是社会素质和综合国力的巨大飞跃。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
单从狭义的教学方法来说,教学策略的分类多种多样,教师们在选择时眼花缭乱,具体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还得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身实践观察与总结来决定。 国内外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迄今为止有很多中外教育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教学思想,在我们教育工作中都可以用于教学实践,并针对具体教学实例灵活应用,借此探索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早在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诸如“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经典教学理论。其中“启发式教学”这一原则主要表达的观点是教师当前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建立在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与日常行为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还有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因材施教”策略也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这些思想都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改革向着全球化推进,我国对高效课堂教学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此,一大批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出版、发表了《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宋秋前)、《浅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许冬燕)、《论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宁世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王全钢)等相关教育教学的著作和论文。这些研究主要通过作者的教育经验总结了如何创设高效课堂,对中学生物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整合, 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学习高中生物,让高中生物教学进入良性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著作及文章都论述了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其中,《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创新》(余晓平)一文中提到课堂上一定要激扬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思维飞起来,能力高起来[3]。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能力乃至生存权利还给学生 [3] 。着重强调了在课堂上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相一致。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尤为重要,无论是教育学著作还是教学论坛,都会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讨论。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还是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出发,这都说明生物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已经回到学生身上,而且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也是这样开展课堂教学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高效课堂不是指具体的某种教学方式方法,而是指现代教育教学中对于教学效果的追求,指代的是新一代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时所遵循的一种理念。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作为一个年轻的热点问题,在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方面,不少前辈已经展开研究之路,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整体上来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趋势,想要得到一种长效的模式是不可能的,只能从探知变化规律,总结实践经验入手,将更多有利于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教学策略纳入其中,以期能作为奋战在教育一线的生物教师们的一点参考,为生物教学研究队伍添砖加瓦。在 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素质教育”,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实践的研究取向就是理论联系实践,拓展教学研究视野,研究出一套多元化教学策略体系。结合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生物教育教学现状和新一代生物教师的需求,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实需要。素质教育中提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教育的发展在逐步深化,一批积极探索的优秀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总结了前人的先进思想。但是,专门研究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著作还比较少见,所以,在这个知识与信息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必须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继续以发展的眼光深入研究,总结出有关高中生物高校课堂的教学策略体系,为教师能更好地创造生物高效课堂、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物课程提供更直观的理论依据,为生物教学研究理论增添更多有效内容。
..........
2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生物学是 21 世纪率先发展的自然科学之一,它不仅在科学领域占据着领头作用,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学科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兄弟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随着这个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生物学科也正在迅速得向前发展,生物学知识体系也不断在壮大,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转化成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目前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教育者们继续努力,将生物课程的重要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全民的生物素养逐渐提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生物科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形成了一个初略的生物知识框架。而在高中教育阶段,生物科学知识更加深入、更加系统,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03)中规定了课程的总目标为:学生要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搜集处理信息,学会交流与合作等 [5] 。 本次论文的研究选取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高中生物 必修 1 分子与细胞》作为研究范畴,主要以“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为实验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为学生学好生物奠定知识基础,在高考中主要与后面的知识结合考察,所以,学好这些内容至关重要。
.........
2.2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理论基础和原则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最优化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旨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在最优化的范围内)发挥在一定标准看来最有效的作用。最优化理论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选定一种教学方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素质培养目标,并取得尽可能的最大的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理论”有五个重要的因素:1、必须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依据教学规律所论证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2、要根据实际条件进行教学,包括教学环境、硬件设备条件以及师生的实际情况。3、选择合适的方案,对多种可行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4、实时调控教学活动,灵活掌握教学活动的进程,合理调节教学活动细节。5、获得教学效果,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带领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只要把教学方案选择好,再按照教学方案合理实施,就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方法体系旨在综合教学任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将具体任务落到实处;确定与学生认知能力相符的教学内容,并且使教学内容具体化;采取合理的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别教学;在尽可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提高教学的速度,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条件,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调整和控制教学过程;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对不足的环节进行调整改进等。这些方法体系对于今天的教学工作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巴班斯基以辩证的系统方法论来研究教学教学过程,使得教学论的研究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他一直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学生寻找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他的这些研究虽然也有不完善之处,但是对于今天的教学依旧适用,只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完善,就能为新时代的教学指引方向。
.....
3 研究设计 ..... 11
3.1 研究内容 .... 11
3.2 研究对象 .... 11
3.3 研究方法 .... 11
3.3.1 文献综述法 ....... 11
3.3.2 对照实验法 ....... 11
3.3.3 访谈法 ........ 12
3.3.4 案例分析法 ....... 12
3.3.5 数理统计分析法 ...... 12
4 高效课堂的实验教学研究及案例分析 .... 13
4.1 实验教学研究 .......... 13
4.2 教学策略 .... 17
4.2.1 攻克学生关 ....... 17
4.2.2 把好备课关 ....... 18
4.2.3 走好课堂关 ....... 18
4.2.4 做好课后辅导 .......... 18
4.2.5 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 18
4.3 案例分析 .... 19
5 关于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几点建议 ..... 25
5 关于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几点建议
当我们处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作为生物学科的新教师,我们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有很多,尤其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准备。经过这短暂的三个月实验教学,笔者拙略地提出几点高效课堂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得到各位前辈与同仁的认可,也希望能为今后的生物高效课堂的建设献出绵薄之力。关于高效课堂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教师要及时充电
生物学科是一门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之一,在这个信息时代,学生随时随地都会了解到一些新知识,新理念,我们必须要尽量与信息更新的速度同步,具备一个教师应该有的科学素养。将终身学习的态度传递给学生,在学生进步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进步,确保给予学生最好的教学感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每一堂课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次重任,我们必须严谨教学,精心备好课,课前要理清思路,反复试讲,争取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精密,预想可能出现的教学情景,机智应对课堂变化。同时,老师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导航,只有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能准确地获取知识,所以,我们要尽量保证教学的准确性,获取学生的长久信任。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班内设置兴趣小组,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竞赛,比如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准确程度,并及时给与一定的奖励或惩罚。
.........
结论
首先,由于本次研究为期只有三个月,时间相对较短,未能长时间对学生进行观察与研究,只能总结出少量的有关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而且由于学校的工作安排,本次的实验对象也局限于高一年级四个班,得出的结论也有相对的局限性。针对高二、高三年级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实施实验教学,有待后期继续研究与探索。 其次,高效课堂本身是一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追求,并没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而且影响因素很多,实验教学过程只能针对两组实验班级分别教学,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师生访谈等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本实验未能涉及的影响因素有所忽略,同时,学生本身是不同的个体,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所以对实验结果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从整体来看,此次研究使用的方法对比性起强、实施过程严谨有序,所得的实验结果值得信任与借鉴,对笔者今后的后续研究也大有启发,若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能及时进行批评指正。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绪 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思想政治课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仅是大纲中所要求的课程,而且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作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最终目标。但是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阻碍了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建设,如何评价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的情况,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三维目标等都存在一些问题。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急需加强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的研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制约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学者斯塔弗勒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制定一套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对引导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在新课改中提出了教师队伍以“以评促教,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指导的评价原则,使得目前的教学评价由诊断向启发与发展转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关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研究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这些成功的理论为推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扎实理论支撑。笔者阅读国内各类刊物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可分为这么几类:专家和学者建立了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其中包括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等。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根据自己独特的研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见解。其中影响突出的有张永舒主张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钟桂英等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价值观、赞科夫发展的发展性教学理论体系、以及现代教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等。 除了其理论依据,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内涵研究也取得了诸多进展。其中在王景英教授的《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中认为,只有依据发展性目标,依靠发展性的评价方法,并且采用有针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状态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才有可能实现发展性评价方法。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理论是周桂珍在《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文中初次提到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基于发展性的课堂教学目标,依靠多样化的评价技术和方法,依托课堂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状态及过程进行的价值判断”。王婷(山东师范大学,2006)则提出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定义是“在课堂教学生活情景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用以推进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有效开展的,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与发展的评价”。
..........
第一章 发展性教学评价和高效课堂建设相关理论
第一节 发展性教学评价概述
一般来说,评价这个行为指的是被评价者在某一方面的程度或者指标被评价者测量评判,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或者达到评价人的要求和标准的行为。在教学上的具体表现就是所谓的教学评价,具体内容是在教学活动中,收集一定量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和分析,获得对教学活动效果和质量的判断和反馈。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并通过收集和统计考试成绩,得到课堂教学效果的衡量。这样一种手段和行为就可以称作教学评价。实际上,教学评价的具体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用普遍,而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周期起着重要的反馈和指导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通过对某些指标的评判,从而达到区分、甄别学生的目的。即通过对学生评价内容的掌握程度,选拔出一部分在该教学活动中接受程度较高的学生。 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在传统教学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价值体系之下,通过收集和分析全面的教学活动指标和信息,从自我不断发展的角度,对评价对象的教学效果作出综合的评判,从而起到促进其全面持续发展的评价方式。与传统教学评价相比,发展性教学评价更加注重以发展性的视角对待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手段在全教学活动中的分析和激励功能,帮助评价对象持续进步,而不仅仅是将评价对象进行区分,最终实现评价对象的全面持续发展。
...........
第二节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支撑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发展理论。下面简单叙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在其注重《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概念。马克思指出:人应当成为“完整人”,即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指的不仅仅是智力上的进步,也包括了劳动能力和道德上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其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产生了对人和社会的理解,进而提出了 “完整人”的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是,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所有社会成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都应当获得自由协调发展的机会。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无产阶级思想家们根据中国实际国情,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化。在这些思想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相比于马克思,具有本土化、世俗化的主要特点。在毛泽东同志的人的发展理论框架中,他将人的“政治上的解放”置于前提的位置,认为如果人在社会中需要自由的发展个人能力,首先要实现的就是政治上的解放。除了政治上的自由,个人健康的身体也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毛泽东同志在其《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再次,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人个性的解放。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所注重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①。
...........
第三章 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实践探索 .......... 19
第一节 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9
一、 导向性原则 ......... 19
二、 发展性原则 ......... 19
三、 科学性原则 ......... 20
第二节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构建的过程与应用....... 20
一、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中发展性教学评价指标创建 ....... 20
二、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分析 .......... 23
三、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表》框架列表 ......... 24
四、 运用《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表》实施课堂观察..........29
第三节 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0
一、 课堂教学重预设轻生成,学生课程资源缺乏有效利用 ......... 30
二、 课堂教学重形式轻知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价值失衡 ...... 32
三、 课堂教学重教法轻学法、学法指导设计缺乏系统思考..........33
第四章 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建设的措施..........35
第一节 巧妙运用学生生成性资源是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内在要求..........35
第二节 创设有效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保障..........39
一、 设计生活化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0
二、 运用有效生活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引导作用 ....... 41
第三节 加强学法指导是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关键 .... 42
第四章 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建设的措施
第一节 巧妙运用学生生成性资源是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内在要求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并不是一种机械地按照预先确定的思路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即时调整。巧妙运用好学生资源,以动态的生成方式推荐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要合理运用学生资源必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平衡好预设与生成关系.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在建设高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非常重要。而能否有效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观念和专业素质。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职业素质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教学观念对于课堂活动的准备和开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对于课堂教学质量举足轻重。要实现课堂的高效,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是需要加强将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要求为最终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求教育者充分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考虑学生个人发展中可能需要的资源和帮助,从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教学环节、模块的设计上做到“以学生为本”。这可以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实现高效课堂的“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
结语
新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向课堂要教学效益,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如何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课题。本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有关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以及发展性教学评价实证研究成果,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观测和分析,提出了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通过对一线高中政治教师和高中生访谈与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制定出了《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表》,并和一线教师使用该表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被观测的班级教师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观测的结果和对学生调查反馈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发现: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仍存在课堂教学重预设轻生成,学生课程资源缺乏有效利用;课堂教学重形式轻知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价值失衡。课堂教学重教法轻学法、学法指导设计缺乏系统思考。通过对这些问题深入剖析,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表,提出了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策略和建议:1 巧妙运用学生资源是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内在要求。2 创设有效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的保障。3 加强学法指导是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关键。 虽然《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发展性教学评价表》已经构建成功,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时仍然有数据结果和笔者假设有有冲突的地方,指标之间可能有重叠的地方,其科学性需要后期研究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其次本评价表实证调研范围和试用范围偏小,尤其是缺少学者和专家论证。因而其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作为教师,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现在仍然有很多教师认为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最大,教学就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只要教师把知识讲解清楚、透彻,那在课堂上学生就能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这些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非常注重教师的讲解,唯恐有哪个知识点没有讲解透彻,会让学生理解不到位,导致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较少,没有完全理解新课程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这一理念。如果教师只是教学的机器,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教学注定效率低下,效果很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由此可见,实验对高中物理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高中物理教师却对此认识不够[1],演示实验能省则省,分组实验能讲则讲,把实验的重点都落脚在考试的考点中,忽略了物理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很容易厌学,会常常在课堂上分心,考试成绩当然也就不会很理想。 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呢?笔者和导师一起确定了自己的论文方向——新课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笔者有七年的一线高中教学经验,从课堂管理、教学方法、课外引导三方面来思考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高中物理的高效性,最终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实践研究”作为我的研究论文。
..........
1.2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对现在高中物理教师的真实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后学生学习的直接感受进行调查。 个案研究法:对高中物理课堂进行个案研究,对高中物理教学质量非常高的,很一般的,和相对较差的课堂分别进行研究。 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学校组织的高效课堂大赛,总结高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 经验总结法:总结提炼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和高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主要是以研究常规高中物理教学行为的优化为着手点,侧重于优化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究;是以高中物理课后反思作为促进教师学习、改进和提高的主要方法;是以高中物理课例为载体、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行动中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行为实践研究。
...........
2 研究综述
2.1 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将提高学习效率(速度),拓展学习效果(深度),提升学习兴趣(温度),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安全)和谐整合为一体的谋学生终身发展之势的课堂教学[4]。 高效课堂的目标就是不断提高课堂的效益,除了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得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发展的意识。高效课堂的教学行为是指所有教学活动都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具有高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具有学生能够实现高认知、高参与、高情意的课堂教学氛围[5],能够使学生具有良好学习状态等一系列的教学行为。 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如果要量化评价的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评价: 1、教学目标:目标确立是否科学、合理、准确、明确,指向性强,易操作。 2、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知识是否准确;容量、难度是否适宜,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是否能驾驭教材;重难点是否突出;通过教学是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学习习惯和兴趣;学生课堂参与是否有广度、深度,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学节奏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引领,是否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讽刺——定义——助产”,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模式。为现代有效教学模式奠基的,无疑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改变了自古以来手工业方式的个别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之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直接以“普通教育学”提出有效教学的追求,设计了“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在前苏联,凯洛夫提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揭示新课题及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至此,由夸美纽斯引领,经过赫尔巴特的充分发挥,加上凯洛夫教育学的加工改造,这种以追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传统基本发展成熟。后来,人们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这“三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否能促进有效教学产生了质疑。基于此,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应运而生,提出了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二维对立”——非好即坏的思维方式,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史上对立的两派教育主张,在看到它们观点对立的一面的同时,更多的研究和发现它们相通、交融的一面。所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
3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探讨 .... 10
3.1 以学定教 ..... 10
3.1.1 以学生实际基础,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标 ....... 10
3.1.2 以学生发展需要,精选知识,确定教学内容 ....... 10
3.1.3 以学生学习兴趣,巧设活动,确定教学方法 ....... 11
3.2 先学后教 ..... 12
3.2.1 学会有效预习 ..... 12
3.2.2 学会有效讨论交流 ........ 12
3.2.3 学会有效思考问题 ........ 12
3.2.4 教师高效引导解惑 ........ 13
3.3 学研结合 ..... 13
4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教学实践 .... 15
4.1 实践目的及方案 ...... 15
4.2 实践时间及对象 ...... 15
4.3 教学案例 ..... 15
4.4 实践结果 ..... 28
5 总结 ...... 32
5.1 研究结论 ..... 32
5.2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32
4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教学实践
4.1 实践目的及方案
笔者在四川省温江中学高中部同一年级同一平台选取了两个班来实践。在一个班利用所探究出来的方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称为实验班),在另一个班还是用原来的教学方法教学(称为对照班),最后通过这两个班学生一学期时间的学习后学习成绩的比对,来检验探究出来的策略能否达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实践时间是 2014—2015 学年的上学期。选择来对照教学实践的分别是高一(5)班、高一(22)班。其中,高一(5)班(49 人)是实验班,高一(22)班(48 人)是对照班,这两个班都是高中起始年级并且都是按照均衡分班的原则进行的分班,分班后的入学物理成绩无较大差异。笔者任实验班物理教师,用所探讨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教学,对照班是其他物理教师任课,所用方法和以前一样。在实践过程中,保证两个班所使用的教科书、练习册等资料,授课时间等相同,所以实践结果是可信的。
...........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建构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学研结合”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策略,从理论上直接回答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高效地教、学生如何高效地学”[21]的问题。 以学生基础,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标,让物理课堂能够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到个体的需求,使得物理课堂具有合理的教学方向。以学生需要,精选知识,确定教学内容,能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学生兴趣,巧设活动,确定教学方法,能让物理课堂更加的有活力,使物理课堂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会预习,指导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的预习方法,能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更加的集中精力。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不仅能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大家的智慧,也提高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际的能力,从而对今后的物理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通过对物理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的突破难点,让学生一点一点的感受成功,能大大的提高学习物理的成就感。 通过让高中物理的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把高中物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能有效实现学生对于高中物理自主学习中问题的生成、探究,成功建构以发现、探究、解决物理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策略,能够高效地学习高中物理知识。 通过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践研究,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策略,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都有较大的提升,可见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策略是能够使高中物理课堂更加高效的。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为了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工作,2006 年 5 月,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中央编办等四部门共同出台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特岗计划”), 决定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①国家实施“特岗计划”旨在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是为了解决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自 1999 年国家放开对教师就业分配的管理限制以及实行教师自主择业以来,使得教师内部的流动更加频繁。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农村教师在收入水平、工作条件、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与城市教师有着不小的差距,一方面导致不少农村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出现了流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很难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此外,由于地方财政、编制的影响,我国农村教师存在有编难补的问题。2004 年—2006 年,我们国家差不多有 10%的县接连三年没有补充新教师,有的县时间更长,甚至达到十几年。②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 年我国三万多所村小平均每个班仅仅拥有 1.3 个老师,四万多个教学点每个班仅仅只能配备一名教师,远远低于我国小学班师配置的平均水平——一个班配备 1.9 名教师。③农村师资总量的不足,使很多农村教师被迫上好几门课,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很多农村学校为了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聘请了大量的廉价的“代课老师”,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 其次,是为了解决我国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由于我国农村教师的补充面临困境,导致我国农村教师的结构出现了失衡。农村教师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年龄结构的失衡。在“特岗计划”实施之前,我国农村教师常年处在补充很少甚至没有补充的状态,这也导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现象,年轻教师很少。2004年,有学者对我国山东省 4 个县市的 12460 名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进行统计,发现教师的年龄普遍偏高,其中 47 岁以上的小学教师大约占了教师总人数的 40%。①第二,教师学科结构的失衡。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学校有些学科,像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严重缺乏。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有 508 个县平均每 5 所小学还不足一名外语教师,西部山区农村小学更少,平均每 10 所才有一名英语老师,这也导致一些农村学校无法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有的学校为了开设课程,不得不让那些没有接受专业教育的教师兼任。②第三,教师学历结构的失衡。在国家推行“特岗计划”以前,我国农村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甚至有部分教师的学历未能达到国家的标准。2004 年,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很大一部分都只取得了高中学历,占了 53.84%,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不高,只占了 44.25%,2005 年,我国农村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也只占 47%。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综述
“特岗计划”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简称。为了解决我国农村教师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06 年,教育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决定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特岗计划”的实施,采取省级统筹、公开招聘的办法,招聘了大量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有力地缓解了我国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失衡的问题,优化了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科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促使了农村学校出现了新的面貌。同时,这一制度实施创新了教师补充机制,尤其是严格了用人的标准和程序,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有利于建立教师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特岗计划”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广大农村学校的拥护和支持。特岗教师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的简称,是国家通过 “特岗计划”引进的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边远地区任教的群体。国家引进特岗教师,旨在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的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根据合同规定,特岗教师聘期为三年,聘期内工资由中央成立专项资金,并按人均年 1.5 万元的标准发放,凡工资性年收入高于 1、5 万元的,高出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国家鼓励他们继续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县、区负责落实其工作岗位,并将其工资纳入地方财政,保证其享有与地方其他教师同等的待遇,对不愿从事特岗教师的,国家允许其自主创业。当城市、县镇学校需要补充新教师时,优先从特岗教师中聘用。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其免试攻读硕士。
............
第二章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特岗教师的社会构成指的是特岗教师的社会身份背景及其所占比例。为了更准确的描述特岗教师的社会构成,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目的,把特岗教师的社会构成分为家庭背景因素和个人背景因素两个方面。本研究的家庭背景是指特岗教师的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即特岗教师的家庭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为了准确的衡量特岗教师的家庭背景状况,本研究把特岗教师的家庭背景划分为户籍身份、父母从事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四个维度。户籍身份是个体的社会身份证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格的户籍制度像一道鸿沟,把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划分为两个世界。特岗教师是农村世界的建设者,因此分析特岗教师的户籍身份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户籍身份包括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个方面。父母从事的职业是家庭社会阶层的直接反映。我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员陆学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我国社会的职业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和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①本研究为了判断教师职业是否具有代际流动性,采用张源源、邬志辉对父母职业的划分,把父母的职业划分为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负责人,私营企业主,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普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工人,农民工,农民(农、林、牧、副、渔等生产人员),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
第二节 调查实施
正式问卷形成以后,开始进行正式的调查。问卷的发放从 2015 年 10 月 15日开始,到 11 月 15 日结束。本次问卷包括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共发放问卷 330 份,剔除 18 份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312 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达到 94.5%。问卷回收以后,对问卷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处理。回收的纸质问卷把数据直接输入到 Office 2010 Excel,网络问卷直接从问卷星上下载数据报告,然后一起导入 SPSS 数据分析软件。本研究的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分别统计出每道题在每个选项上的频率和百分比。 为了进一步了解特岗教师的社会构成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笔者于 2015 年11 月 16 日对特岗教师进行了深度的访谈。本次访谈以电话访谈和网络访谈为主,借用录音设备,根据自己编制的访谈提纲,对特岗教师进行访谈。访谈以个案的叙说为主,主要了解他们选择特岗教师的原因、他们选择特岗教师是否与其社会构成有关、他们是如何评价特岗教师职业的、三年合同到期后是否会离开特岗教师以及离开的原因。有关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 2‐3 所示。
...........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 ......... 27
第一节 特岗教师社会构成状况 ....... 27
第二节 特岗教师社会构成的特点及其致因 .... 33
一、特岗教师社会构成的特点 ......... 34
二、特岗教师社会构成特点原因的探析 ........ 36
第四章 研究结论、问题讨论及建议 .... 39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问题讨论 ......... 41
一、研究结论 ......... 41
二、问题讨论 ......... 41
第二节 改进建议 ..... 45
一、国家政策层面 ..... 46
二、设岗学校层面 ..... 50
三、社会舆论层面 ..... 54
四、教师自身层面 ..... 55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节 特岗教师社会构成状况
特岗教师的家庭背景状况主要分析了特岗教师的户籍身份、父母从事职业、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属地身份是群体重要的身份符号特征之一。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由于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拥有城市户口意味着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尽管近年来国家逐渐放宽了对户籍的限制,但是实证结果显示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存在就业的户籍歧视,城乡劳动者在工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歧视。如图 3‐1 所示,从笔者对特岗教师户籍身份的调查来看,特岗教师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户口,占了 78.8%,而只有 21.2%是城市户口。父母从事职业直接决定了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透过父母的职业,又能反映家庭的社会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因此父母的职业是家庭社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当个体在选择职业时,父母职业所占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可能对个体职业的选择以及选择的意愿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笔者对特岗教师父母职业的调查情况来看,父母从事职业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父亲的职业略高于母亲的职业,这与整个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关,也必须尊重母亲为了整个家庭在事业上做出的牺牲。从整体上看,父母从事职业以农民和农民工为主,这两种职业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其中父亲的职业有 40.4%是农民,母亲的职业有多达 46.2%是农民,父亲的职业有 25%是农民工,母亲的职业有 26.9%是农民工。
...........
结论
通过对特岗教师社会构成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特岗教师主要由农村籍毕业生构成。农村籍毕业生由于自身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利地位,毕业后更愿意返回农村任教。
2.特岗教师主要来自社会中下层家庭。特岗教师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农民和农民工,处在社会在最下层,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的学历都在初中以下,家庭收入普遍偏低。
3、特岗教师主要毕业于地方二本师范院校。从学历上看,特岗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从职前教育类型来看,特岗教师大部分都毕业于师范院校,从毕业院校层次来看,大部分都来自于地方二本院校。
4、特岗教师主要由文史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构成。从学科门类来看,文史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相比,由于市场需求相对较低、专业性不强以及女性较多,导致文史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远远高于理工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八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of China is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pay much attention to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Whil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which are the insufficient rural teachers and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rural teachers. Therefor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Pla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rural teachers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from 2006.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Plan aims to advocate graduated college students to teach students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With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Pla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inistry of Finance,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issued a notice that to implement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Plan continually in 2009. On July 23rd, 2010, Chinese government promulgated the The 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Planning Program (2010-2020) which points out that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plan continue to implement at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In the end of 2012, there were 300 thousand special-post teachers in China.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As a special group,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eachers who has permanent teaching job in a school. First, as a new teacher, special-post teachers have 3 years to serve on the rural areas. Three years later, when the final evaluation was qualified, they have rights to stay or leave. It is not easily to form teachers’ identity in short time. Second, the teachers who have experienced superior education and growth environment are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nto the environment in rural school. Third, their obligations are the same as other teachers, but they have to face challenge to bad teaching environment, low salary and live environment, which will shake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belief and value. But for a long time, the special-post teacher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social recognition, so it is not helpful for teachers to devote the enthusiasm to their work, and it is easy for teachers to have negative treatment to themselves. What’s worse, this negative treatment affects teachers’ teaching attitude further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ignorance of identity of teachers and keeping the unchanging concept of education will not promot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Kontra, 1997). The enhancement of English teachers’ sense of identity can make them feel the valu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find fun from their hearts (Wu Yian,2008). We all know that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are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teachers. However, they have few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i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o, they tend to lose their identity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easily. And the identity crisis among the new special-post teachers is a big problem. Therefore, the author wants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new recruited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and try to find some ways to help them. Based on the social-culture theory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combining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autho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on cognitive level, affective level and behavioral level so as to help the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ir identity better. This resear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studying the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Firstly, the research can enrich and supply teachers researches, especially for the study of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Secondly, the study helps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understand their identity well so as to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rdly, this study attracts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Educational Department and the society to the situation of special-post teacher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post teacher policy.
............
2. Literature Review
2.1 Related Definitions of Teachers’ Identity
The concept of “identity”, according to Mead, was usually described as “the self” and one’s self-concept (Mead, 1934). This part will present the definition of the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and teachers’ identity.The “special-post teacher” refers to a teacher who teaches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western rural China. All of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have received higher education and got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They are employed to be a teacher through special-post teachers’ recruitment plan. According to this plan, the teachers have to serve in rural schools at least for 3 years. After that they would be evaluated whether they are a qualified teacher, and they can choose to stay or leave if they pass the evaluation. The study of identity originated from western psychology. There were two kinds of theories about “identity”. One was the self-identity theory. Another was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In early time, the identity as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was used in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Freud w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in this field. Freud (1961) pointed out that the identity was the self-image of each person and needed to be adjusted by inpiduals themselves. In the 1930’s, the social psychologist Mead begun to study the “identity”. According to Mead (1934), identity was described as how inpidual developed through transactions with the environment. Erikson (1968) defined that the identity was something in one’s inner that develope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one’s life rather than something inherent. Giddens thought “identity” was a person who reflected oneself according to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Beijard (1995) referred identity was the answer to question “who I am”. In 1979, Turner propose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which believed that person put themselves in a group and behav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the social system.
..........
2.2 Studies of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Abroad and at Hom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until the 1990’s, there was a study of teachers’ identity. Researches of teachers’ identity developed very fast and the contents of research were various. In foreign countries, many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definitions of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from different purposes and topics. Table 2-3 shows the definitions of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of foreign countries. In general,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s’ identity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eachers themselve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Except the definition of teachers’ identity, many scholars study factors that affect teachers’ identit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identity are complicated and varied. In a word, there are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internal personal factors. Stout (2001) described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eachers’ identity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w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others; second was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system and school culture, and third w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Day (2004) pointed out that teachers in most countries suffered from various intervention of government such as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evaluation of school quality standard etc.. Doyle (1990) believed that the school culture was the school members shared the concepts, rules and value, which determined teacher’s percepti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 Researchers including Proweller and Mitchener (2004) point out that “students are th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dentity.” Gehrke (1981)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sufficient spiritual support and feedback had great influence on novice teachers’ identity. At the same time,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eachers to teach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rom the above, there were al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teachers’ identity.
............
3. Methodology ..... 19
3.1 Research Questions .......... 19
3.2 Research Subjects ...... 19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20
3.3.1 Questionnaire ......... 21
3.3.2 Interview ......... 22
3.4 Research Procedures ........ 23
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 25
4.1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 25
4.2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Interview ......... 39
4.2.1 Work Motivation .......... 39
4.2.2 Role Recognition .......... 39
4.2.3 Teach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 42
4.2.4 Personal Planning ......... 44
4.3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ETs’ Identity ......... 45
4.3.1 Personal Factors .... 45
4.3.2 Environmental Factors ........ 46
5. Conclusion ......... 49
5.1 Major Findings.......... 49
5.2 Suggestions ........ 50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52
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This chapter of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data of SPETs’ identity on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dimensions by SPSS17.0. In addition, the author interviews 15 SPETs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4.1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level of the newly recruited SPETs’ identit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ean of each dimension by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thod as shown in Table 4-1. The mean reflects the central tendency of samples, and the value of Standard Deviation reflects the dispersion tendency of samples.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within 5-point Likert scale ranging from 1 to 5. 1 means completely disagree on the statement, and 5 means completely agree on the statement. To put in another way, the higher the value the SPETs gain, the higher identification of teachers’ identity is. Therefore,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SPETs’ identity are showed as following.Table 4-1 shows the general degree of SPETs’ identity of Qingjian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mean of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total identity is 3.3045,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94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is relatively good. In details, the mean of cognition is 4.1534,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gnition level of all the SPETs is relatively high. The mean of affection is 2.8530, which shows that the affection level of the SPETs is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cognition level. The mean of behavior is 2.4598, which shows that the behavior level of SPETs is the lowest. On the whole, the cognitive level is the highest and the behavioral level is the lowest in three dimensions. It indicates that the identity of SPETs is not balanced in three dimensions.
.............
Conclusion
At present, with the deep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post Teacher Plan, more and more people concern the special-post teachers. They are sometimes confused about their identity due to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where the SPETs teach and live. The autho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94 SPETs’ identity from 14 schools in Qingji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on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behavior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Major findings, sugges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are presented in this chapter.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major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showed as follows. Firstly, the degree of the SPETs’ ident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From the data in Table 4-1, the value of mean of the SPETs’ identity is 3.30,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identity recognition of 94 SPETs’ is relatively good. The results of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the teachers’ ident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Secondly, the major findings are that the status of the special-post English teachers’ identity in three dimensions are not balanced. Specifically speaking, the highest degree is the cognitive level, the lower degree is the affective level, and the behavioral level is the lowest. Thirdly,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in three dimensions. In details, On the cognitive level, the identity of the one-year teacher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wo-year teachers and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hree-year teacher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recognition in teaching roles, profession and environment. The longer the teachers teach, the more clearly understanding themselves. On the affective level, the affective recognition of the two-year teacher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ne-year and the three-year teachers because the two-year teachers reduced their passion to teaching English. On the behavioral level, the identity of the one-year teachers is obviou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hree-year teachers because the one-year teachers lack of confidenc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knowledge.
.........
The reference (omitted)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师范院校中教育学专业具有悠久历史,是最基础专业之一。我国现有 96 所高校开设教育学专业。①如此多高校开设此专业,以致每年势必会有大批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中师的兼并。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师范院校从三级向两级合并,中等师范院校的取消,压缩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径。并且政府允许综合大学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开设教育学专业,加剧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第二,毕业即转行。由于教育学专业没有学科技能,所以对想要从事中小学教师的毕业生来说,招聘单位多以专业不对口为由,拒绝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任教。至于教育行政工作,各单位均认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缺乏经验,还不能胜任管理工作,与其招收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他们更愿意招收管理专业毕业生。而教育科研单位则更无从谈起,本科阶段还不具备科研能力,若想搞科研工作,最低要求硕士学历。致使不少毕业生选择跟专业毫无关系的职业。严重影响教育学专业发展,如不及时改善将陷入无限恶性循环中。 第三,考研竞争力大。由于教育学专业就业难,不少毕业生将目光投向考研,教育学专业属于文科专业,考研科目中无数学,并且多数大学采取国家统一考试,致使许多跨专业学生报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加大本专业学生考研竞争力。社会的变革使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近而影响专业招生,成为当下所谓的冷门专业。因此会有学者提出教育学专业名称是否要改,教育学专业是否有必要办下去等质疑。 第四,教师资格证改革为全国统考政策。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改革,使持证者不再仅限是师范生,任何想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都有资格考取教师资格证,因此今后将不再有师范生之分,教育学专业更无优势可谈。 综上所述,教育学学科与专业将如何发展,教育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将如何培养,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转型,向什么方向转型,成为本专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二、研究意义
教育学本科专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一直是师范院校最具特色的领头专业,不可否认教育学专业曾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为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学者对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研究很多,但对教育学专业的转型研究还寥寥无几。对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仅限于期刊论文,在论文中多以研究生阶段为主,对本科阶段的研究较为薄弱。在研究内容上,我国学者主要围绕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问题,没有全面系统的为教育学本科专业学生制定培养方案。本论文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法,深入分析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方案。以个案透视整体的方式,对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咨借鉴的对策,为全国教育学专业的转型做出贡献。
......
第二章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的要素及理论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组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两要素说包括: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三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四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多要素说: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①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不同,以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也不同。但大致可以将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归结为: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尊崇的观念和原则,它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贯穿着整个人才培养过程。②教育理念要有其区域性、概括性、客观性、间接性、逻辑性、深刻性及灵活性。培养主体要通过这些性质结合本质、目标、任务和原则等因素理性连接,形成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教育思想。从哲学角度出发,教育理念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性的外在表征;从实践角度出发,旨在指导人才培养方式,包括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无对错之分,也不会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完善与成熟。
..........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学专家潘懋元认为,教育要遵循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他认为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子系统是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另一条是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培养人的个性特征。教育的内部规律受外部规律制约,教育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外部规律。①教育内外部关系制约着培养结果,只有合理充分的利用各项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即要遵循教育外部规律,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培养社会适应型、市场需求型人才。同时也要遵循教育内部规律,顺应人的身心发展方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各自的特征规律。因此不顾社会的发展而任意教育和不顾自身特点而强制教育,都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表现。所以当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找不到工作时,一是培养目标不适应社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没有遵循教育外部规律。二是教育培养出的人都是一种模式,没有了个性与特点,违背了教育内部规律。因此高校要遵循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的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中各要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第三章 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及现状 ....... 11
一、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 ...... 11
二、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 12
三、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 15
第四章 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 .... 17
一、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概况 ....... 17
二、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 .......... 18
三、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缺点 .......... 28
(一)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 28
(二)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点 ....... 32
第五章 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对策 .... 35
一、教育理念向拔尖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 ....... 35
二、分流培养改革课程设置 .......... 35
三、多种教学方式并行 .... 37
四、 注重实践活动及社会服务职能 .... 37
五、加强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 ...... 38
第五章 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转变,虽然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甚至一级转变,教育学专业学生再无对口工作。但是很多综合大学开设了教育学院,中小学设置了教研机构,并且教师资格证变为国家统考,需要更多的教育学专业教师及工作者。随着教学科研人员的增多及教师资源高移化,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学高层次人才,教育学专业本科作为培养拔尖型人才的基础培养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教育理念向拔尖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从观念上转变。中国现有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不会独立思考与创新。要想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教育研究人员不断的探索,而初级的教研人员,不能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根本改变中国现有的教育体质,这需要教育学专业培养能深入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也就是说,培养学术拔尖型人才成为教育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专业要求学生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发展趋势。具备从事教务工作的能力,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教学问题。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能针对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熟悉教育政策与法令,具有教育伦理与职业精神。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辩证的分析教育制度与运作型态。教育学专业应以此理念,设置课程、教学方式、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使教育理念贯穿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除了学校教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外,还应增设职后教师培训人员及教师资格证培训人员。以“X+Y”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首先,所有的教育学专业学生,在“X”年学习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即校的通识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获得该专业必修学分成绩后。在“Y”年期间,则根据学生所选不同专业方向选择不同课程。
..........
结 论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教育学专业也随之不断改变。本文因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综合大学加入,师范院校合并转型,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等因素为前提,使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剧为背景,对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质疑。在对前人文献总结的基础上,以教育内外关系规律说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六项因素做出详细的界定,并寻找其相互关系。掌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与各高校教育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调查该校专业发展状况,归纳其优缺点。借鉴台湾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特点。提出适合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对策。即以培养拔尖型人才为目标,通过”X+Y”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流教育,专业为不同方向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施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合并运用,增设短期课程,增加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推广社会服务职能,即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及实践经验,又可提高教育学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及影响力。加强教学和评估机制的管理与操作,改革学生管理评价制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质量检测、评估中心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严格把控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学专业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转型为受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要素很多,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只是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这几个方面做浅显的研究,对相关问题的叙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提出的建议及对策也不够完善,需要以后继续深入思考。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是提高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高校教师是知识的讲授人,传递知识并解决学生的疑惑都是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价值观等都是教学领导力对教师的要求,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素养的提升必须通过教师教学领导的提升来实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从课堂上、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更多的是想要从老师的教学中掌握学习的技巧,掌握自我领导的能力,以便丰富自己的学识。这样一来,如何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更好的传授知识,更好的使大学教育质量提高,给高校教师的素养带来新的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问题,高校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学府,然而当今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是社会的呼吁,教育的改革自然被提上日程。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教育的改革从放权开始,学校应给高校教师下放相应的权力,权力的下放使高校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自主权,有了权力自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一来教师会积极参与到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中,让教师承担起教学领导的责任。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在国内相对较少,而关于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相关研究的侧重点也多是理论研究,梳理和归纳了国外相关的研究。本文通过运用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开展系统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在教学领导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领导中的理论,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发展提高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策略与方法,为促进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意见。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是最近几十年在西方流行起来的,最近的几年里国内的学者也开始重视相关概念,国内学者将教学领导的研究领域定位在校长身上,既是有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也都将其定位在中小学教师身上,相比之下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相对匮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对大学教育改革的理论需要。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高校教学质量改进理论是本文研究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宗旨。首先,研究教师教学领导力意义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得到发展的同时教师对自身角色重新定位,挖掘自身的潜能,提升自身的素养,从而带动身边的人并促进学校的发展。其次,高校教学质量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是社会对高校以及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最后,通过提升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丰富教师专业的发展理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从而高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教育领导学
西方学者认为,领导是管理的一项职能。国内学者温恒福认为,“教育领导是指明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提出愿景,确定目标,选人用人,影响人趋向愿景、实现目标,使人取得更好业绩、获得更好发展和回报的活动。”[24]从表 2-1 是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的对比来看,第一,教育领导强调的是学校整体方向的把握,强调制定正确的目标,沿着正确的目标去发展,具有导向性。教育管理则强调教育过程中的效率,强调教育目标的完成,完成的效率,但不管目标是否正确。第二,教育领导强调组织长远的目标而非近期目标,依据该目标构建共同愿景,具有超脱性。教育管理则注重眼前的目标与效果,按照具体的任务按部就班的操作。第三,教育领导的对象是人,而教育管理的对象除了人还有财产、物资、时间以及信息等教育活动相关各种资源。第四,教育领导是离不开感情的力量的活动,教育管理需要的是理性的指挥。第五,教育领导在创新中变革,是先进教育思想的实施。教育管理则是程序化的,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维持有序的秩序。 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是学校这个组织健康的成长。教育领导的职能是在整个领导活动过程中做的基本工作,温恒福学者认为教育领导的职能有十个方面,确定共同愿景与目标,制定改革制度、战略和政策,选人用人、创建团队,明责授权,指导、激励和关心,沟通、协调与服务,检查督导、教育和培养,总结评价与回报,持续改革与创新,建设先进的教育文化。[25]第一,共同愿景是每个人心中都真心渴望实现的美好愿景,共同愿景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强大的驱动力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从而驱动领导力的实施。第二,教育领导者制定改革制度、战略和政策是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第三,领导是通过人来影响人的活动,识人是基础、选人是关键、用人是目的,识人、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能力,培养人才是领导者的更高境界,同时优秀的领导者善于打造高效的工作团队。第四,明责授权是领导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适度授权是激励下属有效方法,有权就有责,运用权力的同时承担了责任,提高了被领导者的自主性。第五,领导者是指引正确方向的人,是激励人前进的人,也是关心被领导者的进步和幸福的人。
........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重要过程,是教促进师自身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相关专业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对完善教学体制、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专业”在教师专业理论中,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科,而是与职业相对的专业。职业和专业的最本质区别就是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例如医生具有专业性,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望、闻、问、切”或者拿着手术刀进行手术的。但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性呢?在 1996 年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的职业”,但是我们普遍熟知的社会上的一种叫法,只要是某一项技能或知识需要向别人学习都可以称之为“老师”,也可能是处于尊重而称之为教师、老师等,这就与教师的专业性相较甚远。霍益尔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38]哈格里夫斯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应包括知识、技能等技术性维度,还应该考虑道德、政治和情感的维度。”[39]我国部分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40] 国内学者赵昌木认为:“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教师检视、更新和拓展教学的道德目的;教师不断学习和发展优质的专业思想、知识、技能和情感智能。”[41]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大学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以及行为都是专业化的表现所在。在 1995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42]中又对教师专业性的说法进行了肯定与明确,但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性不能靠政策去肯定,更要靠自身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等因素,使自身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的能力,首先,教师的学科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除具备教课能力还具备科研的能力。第二,科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把握。第三,除学科知识的掌握还应对教育领导学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掌握学生的发展。
....
第三章 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现状及问题 .... 19
一、调查目的 ....... 19
二、研究的对象和工具 ..... 19
(一)研究对象 .......... 19
(二)研究工具 .......... 19
三、调查的实施 .......... 20
(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0
(二)教师教学领导力结构的效度分析 ..... 20
(三)教师教学领导力结构的信度分析 ..... 21
四、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存在的问题 ......... 21
第四章 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进一步提升的策略 .......... 29
一、将教育领导学增加到师范生课程和资格证考试中 ......... 29
二、加强大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指导,提高教师对学生课外活动领导力 ......... 29
三、加强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在职培训......... 30
四、把开展教学领导作为一项任务,并提出明确要求 ......... 31
五、加强高校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教师加强教学组织与领导工作 ..... 32
六、鼓励教师通过提升教学领导力,提高专业发展境界 ..... 32
七、倡导做“双高型教师”,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 .......... 33
八、开展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 34
九、引导教师运用先进的领导理论,提高自身教学领导力 ........ 35
第四章 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进一步提升的策略
一、将教育领导学增加到师范生课程和资格证考试中
依据教师发展理论欲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国家的政策上应不断发展教师发展理论以提升学科知识能力的对策。一方面,让《教育领导学》成为师范院校的主修课程。在我国,目前对教育领导学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开始阶段,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与重视,在温恒福教授的《教育领导学》中提到,“提高教育领导理论的认识水平,加强对教育领导规律的探究,建立科学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领导学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49]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教育中,要提高对教育领导的重视,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更是重中之重。将《教育领导学》作为本科师范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就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提升准教师们的教学领导力,培养准教师的教育领导能力,学习教育领导相关知识,为将来成为教师做理论铺垫。另一方面,将教育领导学的内容作为教师资格证、从业证书等的资格考试之中。教师资格证是每个师范毕业生从事教师行业必须具备的资质之一,若将教育领导学的考核内容放入到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之中,师范类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知道教育领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有意识的主动提升自身教学领导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温恒福教授说,“中国是一个重视领导、重视教育的国家,但是没有对于教育的领导规律和如何提高教育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却重视不够”,[50]因此,将教育领导学增加到师范类课程之中是十分必要的,将教育领导学纳入到资格证的考试之中更是十分必要的。
............
结 论
近几年来,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教师教学领导力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教师有以下问题:对教学领导力的集体无意识;重知识传授,轻学习兴趣等人格特征培养;重讲轻导;重任务完成轻意义与价值的理解;重个体学习轻团队活动;对学习困难的帮助不及时,个体指导不到位;评价形式单一,激励效果不理想。针对造成教师教学领导力不足所在,本研究依据教育领导学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包括分布式领导理论、建构式领导理论以及转化式领导理论,提出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策略,具体包括:将教育领导学增加到师范生课程和资格证考试中;加强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意识与能力;把开展教学领导作为一项任务,并提出明确要求;加强高校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教师加强教学组织与领导工作;鼓励教师通过提升教学领导力,提高专业发展境界;倡导做“双高型教师”,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开展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总结经验,以科研引领发展;引导教师运用先进的领导理论,提高自身教学领导力;加强学生团体学习指导,提高教师教学领导力。 本研究存在着创新点和不足。创新之处在于本研究采用了实证法对高校教师教学领导力进行了调查,找到切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九项策略不足之处在于对外文文献掌握数量有限,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