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一
1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的背景
2012 年国家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曾经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表明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对于学校来说,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所在。要想保证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一批道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因此我们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和呵护。2012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有关教育的内容中,“改革”两字出现的频率高达 70次,由此可见本届政府对教育改革必将实施的坚定态度。报告指出必须始终要将教育和人才、科技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很多国家都开始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我国也着手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并于 1999 年颁布的《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在 2000 年初步建立起基础教育课程的标准和框架,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培训,争取在十年内,完成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教材体系。”2001 年秋季,我国在试验区开始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普通高中教育,这个学段是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奠定基础学力,并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它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之上延伸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学校教育。2003 年初,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正式开始对普通高中进行新课程改革。2004 年,山东等城市成为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批实验区,计划到 2010 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
………
1.2 选题的意义
国外很多研究都表明:和其它职业相比,教师感受到的压力更大。教师工作压力过大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教师也产生了新的压力,把新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研究教师工作压力,有助于我们客观真实地了解一线教师的压力,为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帮助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调整策略,提供一个参考。通过系统地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压力产生的根源,为学校在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中提供一些佐证,为制定出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提供科学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从 2009 年开始,在自治区普通高中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线教师,带着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期盼,同时也希望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大多数人对此次课程改革的前景都作出了种种乐观的描述和猜测,与此同时,新的课程理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认同,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对改革抱乐观态度的大都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决策者,而改革的顺利进行确是要依赖教师来具体完成。因为我们忽略了真正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广大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他们对于课程改革所持的态度对我们美好的愿望是否能落实扎根到实处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忽略了作为新课程改革真正实施者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如果压力超出了教师所能承受的范围,它将会对教师的健康、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响,严重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神经衰弱等精神疾病。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这将使教育改革的结果与人们对教改的期望背道而驰。所以,探讨一线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后的压力源并及时的找出应对措施,是新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本研究旨在包头市重点高中教师中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线教师的工作体验和压力感受,有利于发现在教育改革实施过程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新课程改革按即定的方向顺利实施。
………
2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工作压力(work stress)又称职业压力、职业紧张、工作应激,学者把工作压力大体分为三类:(1)反应模式——这一观点把工作压力看作是个体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是个体面对于环境刺激时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状态。(2)刺激模式——即认为工作压力就是引起个体身心反应的、与工作有关的环境刺激。与此相关的研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组织和个人的影响,主要探讨了工作压力源因素。(3)交互模式——该观点强调个体应对策略和认知评估在压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工作压力是人与工作环境两者互动的过程。目前,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比较流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学者们对教师工作压力的界定也同对它的定义一样存在着分歧。本文所研究的是以高中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所以本文认为在学校情境中,教师的工作压力是由于改革的过高要求,使教师在面对新的课改工作时产生的负面的效应,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入手:高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工作压力反应和压力源。压力反应是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教师所产生的紧张和压迫感受。压力源是指引起教师产生压力反应的客观因素,是一种或多种环境刺激。
……..
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早在 1978 年,萨科里夫和吉里亚科(Sutcliffe&Kyriacou)就对教师工作压力有所研究,并发表《教育评论》。文章对教师压力进行了界定,同时还提出了有关教师压力的理论模型。文章认为,教师的压力是由教师的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反应,它受个体应对刺激的能力以及个体对刺激产生感知的影响。施瓦布(Schwab,R.L.)总结了国外知名学者对压力源方面的研究,将其观点进行归纳总结,表现在三个方面:组织来源、社会来源和个人来源。也有一些学者把教师的压力源概括为教学任务重、班额过大、学生不良行为、职务升迁、同事关系、教育变革、学校管理方式、政府支持等几个方面。1988 年 7 月,英国通过的教育改革法令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学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学者们开始关注学校体制变革、教育改革以及采用新的工作方式对教师造成的影响。他们认为引起教师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改革,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能否成功。1992 年,就有英国学者邓纳姆提出了教育变革频繁、国家课程以及教师对变革信息缺乏了解都会使教师产生压力这一观点。Magolis 等学者认为,由于在改革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精神和物质支持而累积的压力、与行政人员的关系、改革的速度过快是构成了教师压力的主要原因。对教师而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压力,关键是没有有效的措施和充足的时间来缓解压力。布朗等学者认为改革缺乏正当理由、失败和无助感、缺乏信息和资源应对改革、教师权威的丧失、角色多样、角色模糊是导致教师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
………
3 研究方法.......... 6
3.1 研究对象..........6
3.2 研究工具..........7
3.3 实施调查..........8
3.4 结果分析 ..........8
4 结果与讨论 ..........9
4.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头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整体状况 ..........9
4.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头高中教师工作压力源情况..........9
4.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包头高中教师工作压力..........10
4.4 讨论.......... 15
5 相关建议..........18
5.1 对教育部门的建议..........18
5.2 对学校管理者的建议..........19
5.3 对教师的建议..........20
5 相关建议
5.1 对教育部门的建议
自从 2009 年包头市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已有四年了,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很多制度表现的有些滞后,而且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使得改革现状与我们所期待的结果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希望教育部门能够跟踪调研,切实深入教师当中,了解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积极制定出相关政策,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根据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发现学校管理维度对教师工作压力影响很大,这也反映了目前行政化体系已成为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如果校长比较强势,学校的领导层之间会争权夺利,教师就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正常发挥和展示自己的能力,无形中耗费了大量精力。然而,目前在包头地区,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的今天,面对社会、家长以及教师的形形色色的诱惑,校长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因而导致风气败坏,丢失教育教学原则。由此可见,教育的去行政化已是势在必行。因此,尽快完善制度,实现新课程改革与教育制度的对接是缓解学校和教师压力的重中之重。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不仅要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专门性的知识与技巧;同时还要有有关教育、教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储备。并且使这三个层面相互渗透、支持、有机结合。现代教师还必须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理解他人并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对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要求的提高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多参加科学有效的培训可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首先,应由教育部门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专门的培训内容,统一组织对教师进行培训,而不是由各单位自行组织,这样就不会造成培训内容的重复而导致培训效率低下,从而提高教师培训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其次,要保证培训切实落到实处,是教师有不同层次的体悟和提高,当然就要加强培训的监管力度。学校应该根据培训的目的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四培训教师明确自身责任,保证培训能够取得实际效果。
………..
结论
众所周知,我国教师的工作负荷是很繁重的,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包头市重点高中教师在工作负荷维度的压力最大,教师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了法定的 8 小时的占到 82%,教师在校期间除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忙于应付学校的各种事务。因此,要想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工作的工作效率,学校应该尽量减少与课堂学习和教学无关的各类不必要的检查和行政事务,这样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充分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还节约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服务教学中去。同时,经研究发现,已婚教师、年龄大的教师、班主任教师、所带班级层次不同的教师以及班级规模较大的教师,要比其他教师的工作压力更高。因此,学校在安排行政事务和班级工作时,应根据教师压力和工作负荷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第一,在工作时间上不必恪守常规施行坐班制度,教师可以在高效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自行安排时间,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第二,丰富教师的工作内容,减少由于工作的单一乏味而造成的职业倦怠,可以建立教师工作轮调制。这样有利于教师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彼此体谅,减少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第三,改革现行的班主任评价机制,关注班主任教师的身心健康。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实是班主任工作负荷大而造成的负面效应很多,除了自己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外,由于压力和责任巨大,学校也出现了大家都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窘况,因此,设法减轻班主任工作负荷、缓解班主任工作压力就迫在眉睫。在减轻班主任工作负荷方面,可以采取班级各科教师连坐的管理方式,使每个教师都关心并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班主任教师超负荷工作问题。当然,还要不断探究新型班主任制度。重视社区、家庭和学校的关系,达成教育共识。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背景
学业不良是学校里较普遍的教育现象。欧美国家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进行学业不良相关领域的研究,我们国家滞后 50 年,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开始,在教育教学理论与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进行的热火朝天的时期,一些学者专家开始关注学业不良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演进,学业不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虽然在世界各国对学业不良标准掌握的尺度不同,各国的检出率也不完全一致,但是这类学生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均占相当的比例。例如,美国 20 世纪 60——90 年代间,学业不良检出率为19.11%,这数字仍呈上升趋势。1992 年我国初中生的流失率已经达到 5.7%,由于学业不良问题导致的学生流失占到 40%(马树超,2000)。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学业不良问题,先后从医学、缺陷学、生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涉及学业不良的各个维度的概念术语、成因、表现形式、诊断评估与矫治方法等。研究方法有测量、实验与调查研究,近几十年逐渐有观察法、量表修订和个案追踪等动态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高中,到 21 世纪,研究对象范围拓宽,开始出现婴幼儿、大学生、成人的学业不良研究。目前,并没有看见国防生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国防生是由部队依托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是部队和高校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具备相应素质和条件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的,或者从在校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纳入国防生队伍,毕业考核合格后到部队任命的后备军官。国防生角色有几个特点:1、是由军队和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大学生;2、在校期间接受军队和高校双重教育管理模式;3、完成大学全部课程并且合格毕业后达到军队要求的,可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现代化的军队尤其重视高素质军事人才,国防生是未来献身国防事业的后备力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国防生是军队干部素质提高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国防生是按部队需求所设的,具体是由部队依托普通高等大专院校,选拔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进入学校学习、训练,经考核合格后毕业直接进入部队工作的青年学生。国防生与驻校选培办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按照各校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国防生教学培养方案》及《国防生教育管理实施办法》,进行国防生专门的学籍管理、日常军事技能训练、国防军事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卫生管理等,在校期间若学业达标可享受国防生奖学金,学业不良或者违规违纪需承担违约责任。国防生与本年级、本专业的其他在校生课程基本一致,完成规定学业以外,还须参加统一组织的军事技能训练,如每天定时跑操、课余的国防专题学习、周末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实操实训。按照“3+1”或者“4+1”模式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学位后,可分配到基层部队担任军队干部。欧美国家的国防事业很早就开始尝试依托高等院校培养军事人才了。以美国的“美国预备军官训练营”((U.S.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Grop)为例,简称 ROTC。1916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法》,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 ROTC 的培养模式。ROTC 的招生条件、招生标准、招生规模、教育训练内容、训练规模、奖学金机制以及联合培养双方的职责都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ROTC 预备军官培养模式提倡大众化宣传思路,在全民有相当的公信力,有明确的教育管理指导思想,一方面为部队提供优秀的后备军官,一方面塑造国家合格公民。
……….
第二章 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中酝酿了关于归因的理论研究,在经过几个阶段的理论发展与完善后,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归因是对人的行为结果作出原因推论的一个研究理论,它研究的是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及行为的产生的原因,人们主要是用以原因的推论,并对未知信息和行为的预测。[27]归因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心理学家,包括:F.海德(Fritz Heider)、琼斯(NedJones)和戴维斯(Keith Davies)、凯利(Kelley)和韦那(Bernard Weiner),他们对人类归因方式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推断归因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及韦那的“成败归因理论”,逐渐完善归因理论体系。海德( Fritz Heider,1958)的《人际关系心理》著作中第一次提出归因理论,讲的是人的行为和动机,目的和价值取向之间的逻辑关系。他指出,人类的行为原因包含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内部原因是个体原因,如动机,需要,态度,情感,意志,兴趣等;外部原因是指个体之外的所有原因,如外界环境,工作难度,奖励和惩罚,别人的指示、期望及命令等。海德认为人们在归因的时候常使用不变性原理,就是找一个具体的原因对应的特定结果。如果在很多情况特殊的理由总是与一定的结果相关联,且具体原因不存在,结果就不会出现,这可以归因于该特定原因的特定的结果。这不变性原理是科学的,了解关键的原因,这种方法可以找到一些行为或行为的结果。那么,个人归于环境等外部原因,那么他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归于努力等内部原因,那么他会对自己的行为导致的结果负责,这些归因与其他心理过程交互作用,由此而产生的期望、情感体验,后续行为的发生。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将近十几年关于国内外学业不良问题的研究、归因理论中的主要流派、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陈述了现状及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某大学国防生为例进行学业不良的归因方式研究,运用专门的数量分析统计技术,分析相关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数量关系,并遵循个别到一般的原理,归纳出我国国防生学业不良的归因方式特点,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以及学业不良组与学业优良组国防生学业的归因差异的研究方法。以某大学国防生为例,通过长时间连续进行跟踪、走访调查了解,收集国防生全面的资料:包括思想政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学业成绩、日常生活、军事训练等。
……….
第三章 基于某大学国防生为例的实证研究.......18
第一节、研究概况.....18
第二节、研究对象与方法.....19
第三节、研究结果.....20
第四章 结论.....33
第一节 学业不良国防生的归因方式总体特征分析.....33
第二节 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33
一、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 .....33
二、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民族差异分析..... 33
三、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生源地差异分析.....34
四、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独生子女..... 34
五、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年级差异分析.....34
六、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不同学业水平差异分析 .....35
第三节 学业不良国防生与学业优良国防生.....35
第四节 国防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36
第五节 改善学业不良国防生归因方式的建议和对策.....38
第六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41
第四章结论
第一节 学业不良国防生的归因方式总体特征分析
学业不良国防生在学业成功上的归因依次为努力—运气—能力—情境,在学业失败上的归因依次为努力—情境—运气—能力。学业不良国防生对学业成功的归因得高于学业失败的归因,且各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无论学业成败,学业不良国防生均将努力因素归因于第一位,归因方式为内控性说明学业不良国防生有较成熟的自知力,客观的自我评价,认为成功或者失败均来自于自身努力的程度,这对学业不良国防生进行归因干预与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业失败时,学业不良国防生将能力因素排较后,而将情境排在靠前,说明他们认为学业失败不是因为自己能力差,而是教学环境、教师授课和考试题目等这些外在情境因素,这较好的保护了个人的自尊,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提供自信心。不同性别的学业不良国防生在学业成功、学业失败各维度均分和总分上有差异,学业成功时,在努力、情境上男生均值低于女生,在能力和运气上男生均值高于女生;在学业失败时,各个因素上男生均高于女生,说明女生更倾向于通过自身努力和希望教学环境和考试题目等这些因素来提高学业成绩。经 T 检验,男女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样本数量较小,与男生样本不匹配所致。
………
结论
据笔者统计,国内外关于学业不良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有 1277 条,其中涉及各个学科学业不良问题研究,例如: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数学等学科;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有 998 条,研究对象主要有儿童、中小学、高中、职中、职高、大学生;其中每个学段的不同学生类别也有研究,例如:工科大学生、师范类大学生、中师学生、护校生、体育生、农村儿童、留守儿童等;国防生学业问题研究文献检索 350 条,涉及学业倦怠、学习情绪、学业拖延、时间管理、学习适应、课程体系等。本题研究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在检索中为 0 条,其创新之处就是以国防生为研究对象,对国防生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作比较分析,了解国防生学业不良的归因方式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性,提出改变学业不良国防生的归因方式的教育干预对策,以期建立教育干预模型,预防和改善国防生学业状况。本题研究内容包括国防生学业不良的归因方式特征、学业不良国防生的归因方式在人口学上的特征、提出建议和对策。由于研究时间有限,采用的样本是以某大学国防生为例,总共 330 余人,样本量较小,代表性有待考量;学业不良研究的目的就是预防与矫治,本题以笔者多年直接工作经验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走访、集体座谈的方式了解国防生学业不良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但是存在两方面风险:一方面提出的教育干预对策是否可行,效果如何还需进一步做对比研究;另一方面,提出的建议与对策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仍有待考察。故本研究只算是一个开篇,其目的是希望引起更多军队、学校领导、专家学者、国防生父母、教师、国防生本人对于国防生成长成才的关注,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军政兼优,同时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实现富国强军的总体目标。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三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高校“学评教”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手段之一,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等进行定性与定量的价值判断。分析研究的特点,展望研究发展的趋势,为深化高校“学评教”的实践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教育评估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人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教育系统可以分为宏观教育系统、中观教育系统和微观教育系统,对于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系统中的教育活动有着不同的教育评估形式。课堂教学评估是微观教育系统这一层次的评估活动,“学评教”则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的一种典型方法。“学评教”概念最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诞生。192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学生填写了世界上第一份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表格,自此“学评教”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形式而受到各国高校的青睐。1927年,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者最早发表了关于“学评教”的研究论文。时至今日,已有相当多的外国高校建立比较完善的“学评教”体系,该体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各大学“系统的学生评价”大大增加,有关学生评价的研究也大量涌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评价技术的发展,“学评教”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大多数高校评价教师课堂的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的“学评教”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渐开展起来,到90年代才逐步成熟。到90年代末,借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并运用与科研学究和教学管理中,网上评教逐渐代替了原有的传统纸质调查问卷形式,成为了新的学生评教方式。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学评教”是指高校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标准体系,组织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平时的教学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各要素做出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其中,包括教师的课堂表现、讲授的效果等。“学评教”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的评价,是学校提高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普遍采取学生按“学评教”问卷上的给定评分标准,给任课教师进行无记名评分,统计学生的评分,得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分。“有效性”概念是源于企业质量管理的一个普适的概念。“有效性”指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按照 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主体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显然,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起码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从这里可以看出,“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学评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测量,因此,其测量的结果应该能够满足教师、学生以及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需要。从教师来看,“学评教”必须反映本人的真实教学水平;从学生来看,“学评教”必须能够表达自己在接受教学服务后的感受和体验;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看,通过“学评教”来保障学校教学质量,因此,它需要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因此,本文的“有效性”既指狭义的“学评教”的效度——“学评教”问卷要测量的事物达到我们真正想要测量的教师教学实际情况程度,它是反映测评结果有效性与准确性的指标,是通过测量工具(问卷)测得所需测量的事物的准确程度,两者越接近、越吻合,说明测量工具的各指标的设置越精确,越有代表性,测量结果越有效,反之亦然;同时,本文的“有效性”又指广义的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即“学评教”工作必须满足教师、学生和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需求。即“学评教”工具效度高,“学评教”操作程序简便易行,学生愿意填写,数据处理简单,对教师改进工作有益,对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助益明显。
………
2 实证研究一——“学评教”问卷编制的有效性研究
2.1 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内进行。采用整体抽样法,按学院性质、年级、性别、专业和班级等的对应性抽样,保证了测试对象来自包括国际交流、商、工和建筑与艺术等学院的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管理等专业的 3 个年级共计 16 个班级的 521 名学生。2012 年 12 月至 2013 年 1 月在校内随堂对学生发放分卷 521 份问卷,回收 521 份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 480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87.27%。在 480份有效问卷中,女生为 266 人,男生为 214 人,各占 55.41%和 44.59%;大一学生 293人,大二学生 266 人,大三由于外出实习只有 21 人,分别占到 61%、24.6%和 4.4%;中澳国商、国商、影视、工业设计、工程造价、机电、机械、日语、会计、货运、模具、电商、网络和英语等专业的学生分别为 51 人、119 人、22 人、47 人、31 人、15 人、23人、23 人、23 人、33 人、31 人、22 人、17 人和 23 人、,分别占 11.63%、24.79%、4.58%、9.79%、6.46%、3.12%、4.79%、4.79%、4.79%、6.88%、6.46%、4.58%、3.54%和 4.79%。总体上来看,该次问卷调查基本覆盖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多数专业和年级,数据分布基本科学合理。
………
2.2 结果与分析
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对样本问卷进行三方面的分析,即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以及信度分析。目的分别为了确保问卷的各题项的鉴别率(删除低鉴别率的题项)、问卷的结构效度以及问卷的信度。项目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出问卷题项的临界比率值。临界比率值 (简称 CR 值)是将所有被调查者的问卷得分总和按高低顺序排列,得分前 25%~33%者为高分组,得分后25%~33%者为低分组,算出高低两组被调查者每个题项得分的平均值,计算两者差异的显著性水平,即可得到该题项的 CR 值.如果 CR 值达到显著水平小于 0.05,就表示该题项能够鉴别不同调查者的反应程度,在调查中有意义.从而将未达到显著水准的题项删除,保留有鉴别力的题项,为后继的问卷结构效度和信度分析创造良好条件。分析过程如下:样例学校的“学评教”问卷经过教务处相关同志调研共收集了 20 道经验题目。但是,没有经过测量学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学生对待这些题目的反应情况。项目分析就是通过科学手段对问卷各题项进行鉴别度分析。分析步骤如下:(1)求出问卷的总分;(2)问卷总分高低排列;(3)找出高低分组上下 27%处的分数,得出高分组分数为 85 分,低分组为 71 分;(4)依临界分数将观察值在问卷得分分成高低二组,高分组为 group1, 低分组为 group2;(5)进行 t-test,检验二组在每个题项的差异;(6)保留差异显著的题目。
……
3 实证研究二——“学评教”过程的有效性研究 .......27
3.1 样例学校“学评教”现有体制.... 27
3.1.1 “学评教”主体.........27
3.1.2 “学评教”数据处理........27
3.2 样例学校“学评教”体制存在的问题........ 28
4 讨论与建议........ 30
4.1 领导要重视“学评教”..... 30
4.1.1 人员配备要专业化......30
4.1.2 测量工具设备齐全......30
4.2 “学评教”工具的有效性要有科学方法保障......... 31
4.2.1 “学评教”问卷制定程序科学化.........31
4.2.2 “学评教”问卷结构要合理..........31
4.3 “学评教”结果反馈要有一套制度保证 .......... 32
5 结论....... 34
5.1 高职院校“学评教”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34
5.2 “学评教”全过程标准化才能提高“学评教”有效性 ...... 34
4 讨论与建议
4.1 领导要重视“学评教”
学校应当重视“学评教”工作,成立校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和教学评估领导小组,切实落实工作。对于一般的问题,应当由委员会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并责成各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第一时间组织整改;对于重大问题,应当由教学评估领导小组讨论研究,提交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并向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学评教”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评教质量下降,管理就是要通过控制种种干扰因素,降低这类缺损值。该标准可以分为管理队伍和质量控制两方面。管理队伍可以从管理者的构成和管理者素质两方面监测。“学评教”应该有稳定的管理队伍,包括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专职、系(部)分管教学的主任、教学秘书等。管理者应当具备“学评教”相关知识,有系列的“学评教”研究成果,并且服务意识强。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建立以下几个主要监测点:健全“学评教”制度,包括健全的保障制度,同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严格执行;各主要“学评教”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学评教”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检查、信息反馈、调控等。为做好“学评教”的工作,学校必须健全评估组织机构设置,设专门的评估机构和专业评估人员。各分院应当加强对“学评教”工作的责任意识,真正成为评教工作组织实施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
结论
本研究对样例高职院校的“学评教”活动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现行“学评教”问卷进行的题项删选的项目分析、提升测试(问卷)结构效度的因素分析及对最终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进行的信度分析,由此得出一份较为科学严谨的测试(问卷)。测试(问卷)的科学严谨性奠定了测试结果的精确性,也是保障整个“学评教”信度、效度的基础。拥有了测试工具、程序的科学,再加上获得高职院校领导对“学评教”工作的加大重视力度和对“学评教”结果反馈等的一系列制度保障,“学评教”才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优势,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通过研究对样本学校的“学评教”工作制度的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只有以过程管理思想保障“学评教”全过程的标准化,才能提高“学评教”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在“学评教”工作领导重视方面,应当确保人员配备专业化,测量工具设备齐全;在“学评教”测量工具的科学化方面,应当保证程序科学化和结果合理化,在“学评教”结果反馈的制度保障方面,应当做到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制度化反馈、合理利用评价结果优化评优制度。由此可见,提高高职院校“学评教”测试(问卷)的效度可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探究能力,照顾到教师和学生的个别差异。所以提高高职院校“学评教”测试(问卷)的效度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值得追求的改革方向。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四
第1章文献综述
1.1物质成瘾
物质成瘾一直没有严格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物质成癒定义为:物质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和身体状态。为了感受这#精神与身体的效应,或者避免戒断带来的负性感受,而出现连续定期的使用该种物质的行为。物质成瘤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表现为强迫性的、持续的、定期的、反复的使用某种药物。吸毒人员因吸食毒品后会出现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精神障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将神经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定义如下[3]:精神活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癦的物质。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类、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精神活性物质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导致依赖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中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及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症状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
1.2成瘾的理论
神经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中脑腹测被盖区、伏隔核、前额叶皮质、海马、杏仁核、扣带回前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蓝斑核等结构与成瘾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为成瘤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物质成瘾会导致相关神经递质及其神经核团的变化、改变大脑细胞信号传导的离子通道。物质成瘤还会使突触的可塑性发生变化,而突触的可塑性又是大脑重组的基础,一旦突触的可塑性发生改变,将很难恢复回来,大脑重组更加困难,所以成瘾以后很难戒断。精神分析理论以人格结构及自我保护的本能来解释成癒的发生原因,这些原因与个体的童年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早期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成癒是投注于死亡本能的追求,将物质滥用视为某种形式的慢性自杀[4],根据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性心理理论,认为成瘾的发生,大都是个体的口欲期未得到充分的满足,以至于个体在成年后出现各种的问题。比如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咬指甲等。以抽烟为例,个体抽烟就像口欲期吸允奶嘴一样,以此来抚慰心灵。这些个体因为口欲期的不满足,在长大后会对外界一定的物质产生依赖,成瘾行为也就随之发生了。成瘤者的自我和常人相比,更加的脆弱和易受损。在处理本我内驱力时,由于内部调控发展的不充分,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依靠依赖外部环境的物质刺激以满足内心的需求。由于成瘾者自我的发展不够充分,往往会有空虚、失望、生活无意义等负性情绪。此时他们会发挥自我保护的本能,以物质的刺激来缓解内心的空虚状态。行为主义认为,成瘤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根据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在使用物质产生依赖后,再次的使用物质不再需要像刚开始使用物质原因的刺激,再次的使用自然而然的发生。对于吸毒人员来说,刚开始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去染上毒品,一旦成瘾后,再次吸食毒品的原因就不再是初吸的原因,而是单纯的想再次吸毒。并且成瘤行为满足经典条件反射强化次数越多,条件反射越巩固的特点。吸食毒品能带给吸毒者很大的身心剌激与满足,剌激大脑多巴胺的分泌,给吸毒者带来偷悦的感受,这就促使了下次吸毒行为的发生。并且条件反射巩固后,原刺激以及与原刺激相关的刺激,都会引发成瘤行为的再次发生,比如吸毒人员手里有毒品时或者身处于利于吸毒的环境中,更加促使吸毒行为的发生。吸食毒品是一种正强化,那么戒断行为就是一种负强化,刺激物毒品的缺失,会给吸毒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戒断行为的消除,会使吸毒行为继续发生。成瘾是一种操作性的制约反应,成瘾现象的发生是通过一段时间充分的强化经验而实现的。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自我效能的功能是调节与控制行为,并且通过行为的调控去改变行为的结果。自我效能高的人大都很自信,不惧怕困难,敢于挑战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总是害怕自己会失败,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大的怀疑,缺乏自信,亦缺乏勇于解决问题的勇气。心理功能水平是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与个体的行为釆取、努力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成瘾的人自我效能感大都很低,从而缺少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他们对自己能够成功戒断成癃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努力。戒断一段时间后,再次面对剌激,无法克制自己,怀疑自己能否拒绝。这就是为什么吸毒人员成功戒毒后复吸得原因。效能期望与成癒者的再犯有很大的关系,当成瘾者怀疑自己是否真正戒断的时候,再犯的几率会相应的增加[9]。
………
第2章问题提出
2.1以往研究的不足
毒品问题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居高不下的复吸率挑战着戒毒方法的合理性。目前主要的戒毒方法为生理戒毒和心理戒毒。生理戒毒虽然也有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是吸毒人员戒断毒品。如何使他们心理上达到彻底的戒除,摆脱心理依赖才是戒毒的关键。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个体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紧密关系,成癒又是一种心理疾病,除网络成瘤外,没有发现其他有关自我和谐与成瘤行为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证明了个体的自我和谐水平与社会支持程度是紧密相关的在吸毒人员身上,自我和谐的水平又是怎样的?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的紧密相关是否依然存在?自我和谐水平的高低、社会支持程度的多少是不是对吸毒动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2.2本研究的研究意义
2.2.1理论意义
探讨了男性吸毒者的自我和谐水平、社会支持与吸毒动机的关系,预测一定的吸毒成瘾行为,丰富吸毒者成瘾方面的研究,完善吸毒者成癒行为的理论。
2.2.2实践意义
以自我和谐和社会支持对吸毒动机的影响与预测的研究结果,为吸毒成瘤者的心理辅导和团体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为戒毒工作者制定完善合理的咨询和团辅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
第3章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5
3.1 研究 目的...... 15
3.2研究假设...... 15
3.3研究方法...... 15
第4章研究结果 ...... 17
4.1男性吸毒人员吸毒动机的研究结果...... 17
4.2男性吸毒者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的研究结果...... 23
4.3男性吸毒人员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吸毒动机...... 25
4.4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对男性吸毒人员吸毒动机...... 26
第5章讨论...... 28
5.1对男性吸毒者吸毒动机的讨论...... 28
5.2男性吸毒人员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现状的讨论...... 30
5.3男性吸毒人员吸毒动机与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的关系...... 30
5.4自我和谐、社会支持对男性吸毒人员吸毒动机的回归分析 ...... 31
5.5对戒毒的一些建议...... 32
第5章讨论
5.1对男性吸毒者吸毒动机的讨论
此次施测的男性吸毒人员在吸毒动机6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低依次为:高感官寻求、身体症状、负性情绪、社会压力、环境诱发、价值观念。与巳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力。由此可看出身体症状、高感官寻求、负性情绪对吸毒动机有很大的作用,并且高感官寻求分数高反应了吸毒人员好奇心强、追求刺激的人格特质。身体症状也对吸毒行为的发生产生了促进作用,以吸食毒品,来缓解身体受到的不适。负性情绪带给个体消极、退缩的人生态度,觉得空虚,体验不到人生的意义所在,转而去吸毒毒品寻找人生的意义,以毒品麻醉自己,逃避现实。本次施测的男性吸毒人员在吸毒动机6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低依次为:高感官寻求、身体症状、负性情绪、社会压力、环境诱发、价值观念。得分最高的高感觉寻求这一维度验证了结论。吸毒动机在年龄段上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加,吸毒动机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社会压力和价值观念上,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吸毒人员存在显著差异。与低年龄段相比,高年龄段的个体人生阅历丰富、自我概念发展的更充分、价值观趋向于稳定,吸毒动机相对较低。
……..
结论
自我和谐与吸毒动机及其六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程度越低,吸毒动机越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与吸毒动机及其六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与吸毒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程度越低,吸毒动机越强。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吸毒动机的高感觉寻求、身体症状存在显著相关,验证了本次施测群体在高感觉寻求和身体症状两个维度得分最高的特点。主观支持、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进入了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为0.673,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453,即自我刻板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主观支持、自我灵活性能够联合预测吸毒动机45.3%的变异量。四个维度中自我刻板性的预测最佳,其解释量为28.2%,其余依次为主观支持、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其解释量分别为:6.5%、5.4%、2.5%。标准化回归方程为:0.402X自我刻板性+0.271 X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0.328X主观支持-0.188X自我灵活性。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五
绪 论
一、 问题缘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据统计,截止 2013 年,我国有 1485.05 万教师,耕耘在 52 万所学校,①支撑起了 2.57 亿在校学生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②随着教师专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③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因此,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④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优秀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中坚,在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教师的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的专业成长经历必定能够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指引和借鉴,也必将给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启示。因此,研究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非常重要,也极为迫切。
……..
二、概念界定
(一) 优秀教师
关于“优秀教师”,目前理论界尚末形成统一的概念。综观各家说法,内涵上,主要从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人格特征、工作成绩等方面进行描述,且认为在以上诸方面达到了“优良、美好”之境地。外延上,主要包括两种:一是资格认定与奖励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即由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一定的评选与认证标准,通过严格的考核程序最终认定并颁发相应的证书,提供一定的奖励。①一是实际工作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即在教育领域内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得到了同行业以及权威专家的认同,对教育事业有特殊贡献。②现实中,两者重合的不少,也就是说,实际工作意义上的优秀教师也大多获得了上级单位的表彰。因此,将“优秀教师”概念作如下界定较为合理,即优秀教师是指,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综合的知识结构、优异的教学能力、稳定而持久的专业情意、良好的性格特征、对教育教学有良好的调节和完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和爱戴,并且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称号的教师。
(二) 教师专业
成长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成长”是“指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生长”。④“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⑤从本质上说,两者并无多大的本质区别。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专业成长”也即“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从成长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⑥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也即教师专业化。二是指教师个体发展,即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⑦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之所以用“专业成长”而非“专业发展”,主要是考虑到“成长”的含义中突出了成熟之意,表明了发展程度。而“发展”仅指一个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未表明发展程度。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而使教师专业素养和内涵不断增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果。教坛新星大体已经历了从新手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与“成长”搭配更为妥当些。
……..
第一章 安徽省级“教坛新星”专业成长阶段分析
一、 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划分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划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有许多表述。归纳国内学界研究,关于教师成长划分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专业业务能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起点为从参加工作开始,大致要经过以下阶段:适应期、胜任期、成熟期、成名期。每个阶段教师所经历的时间、面临的任务、具备的特征各不相同。适应期,入职后1—3年,也称学徒期。此时为“新手教师”。期间教师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熟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教学任务,适应学校环境,积累经验。一般要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以利于其快速成长。胜任期,入职后4—10年,也称成长期。此时成长为“合格教师”。期间教师积累了一定经验,开始能独立、熟练地从事教学,并逐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雏形,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成熟期,入职后11—15年,也称胜任期,此时为“优秀教师”。期间教师已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好的认知结构,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功底深厚,工作上驾轻就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个性与风格,教育科研能力很强。成名期,入职后15年以上。此时为“学者型教师”或“专家型教师”。期间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很强,教育教学能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
二、教坛新星专业成长阶段的特点
根据优秀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安徽省教坛新星的评选条件,可以看出,作为优秀教师的教坛新星,从入职到入选,已经历教师成长的适应期、胜任期,进入了成熟期。下面具体分析他们在三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根据学界观点,教师走过适应期,完成从一名毕业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为一名新手教师的教龄,下限一般为1年,上限一般为3年,平均为2年。从表1.1可以看出,安徽省级教坛新星走过适应期,平均教龄为2年。教坛新星结束适应期时最短的为0.5年(半年),占12%;1年的占26%;2年的占16%;3年的占46%。可见,有1/2以上的教师,在入职后的2年内已初步适应了教师岗位。与学界研究的教师适应期需要1-3年的结论相比,安徽省级教坛新星进入岗位后,工作适应期相对较短,教师角色转变顺利,能够较快适应学校环境,掌握教学的基本规范。在访谈中,有教师提到,自己的适应期之所以短,跟入职前的相关经历及学校对年轻教师的重视培养有关。如数学教坛新星S老师说,他自己适应时间特别短,一个学期就能较好地适应教师这个角色了。问及原因,他说,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自己去了一所重点中学实习,当时的指导老师积极鼓励他给学生上课,一周平均8节课。那段实习期的锻炼为他毕业后很快地适应教师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所以入职半年内,他便能很轻松地适应了所在学校的环境、本职工作的流程和内容。
……..
第二章 安徽省级“教坛新星”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17
一、影响教坛新星专业成长的内部因素........17
二、影响教坛新星专业成长的外部因素........23
第三章 安徽省级“教坛新星”专业成长路径的分析....30
一、学习的具体路径........30
二、实践的具体路径........ 34
三、反思的具体路径........37
四、研究的具体路径 ....38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43
一、研究结论 ........43
二、启 示....44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根据对安徽中学省级“教坛新星”成长阶段、影响因素、成长路径的研究分析,本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 50 名研究对象的实证调查,发现安徽省级教坛新星从一名教学新手成长为被广泛认可的优秀教师,其成长的适应期、胜任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快速发展的特点。他们在新手适应期所用的平均时间为 2 年,其中最短为半年(一个学期),最长为 3 年;成为合格教师的胜任期平均用时为 6.7 年;成为成熟教师的平均时间为 11.1 年。对比以往学者关于教师成长阶段的研究:适应期为 1-3 年,平均为 2 年;胜任期为 4-10 年,平均为 7 年;成熟期为 11-15 年,平均为 13 年。可见,安徽省级教坛新星的成长周期明显缩短。他们在适应期完成教师角色转换、胜任期成为合格教师、成熟期成为优秀教师的平均用时少于一般教师,且越到后期成长的速度越快,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通过对安徽省级教坛新星成长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内部因素是教坛新星成长的根本动因。内部因素中,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影响省级教坛新星成长的核心要素。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必备的最起码的专业准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教师职业道德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职业理想,以及教育教学习惯有重要作用,对教师工作起到促进、调节及评价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道德密不可分。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力量源泉和动力支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可信度、尊敬感和吸引力,从而增加了教学效果;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结 语
优秀教师的成长既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从入职到成为优秀教师,这是一个较长的、多阶段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既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长期实践,又需要教师的深刻反思和深入研究。优秀教师成长规律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领域。我国发达省份与中部崛起省份的优秀教师成长状况及路径有所不同。本文着重探索了安徽省中学省级“教坛新星”这一优秀群体的成长问题。选取了他们从入职到入选这段成长期间的经历进行分析,对安徽省中学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作了些初步探索,并给出了一定的观点,为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份资料。由于本人研究能力有限,本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分析得还不够深入,如只对相关数据做了简单的均值和百分比统计;在外部影响因素分析中缺少政府对“教坛新星”影响的研究等。一些问题还有待今后作进一步探究,如教坛新星入选后的发展状况,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坛新星”评选制度的完善等。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六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先后颁发了《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1988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2006 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2009 年 8 月)等系列文件,强调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首次强调班主任老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试行)》(2012 年),其核心理念是育人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特别提到“能力为重”的问题。因此,面对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和伴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也对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发展,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班级教学和活动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能力研究成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之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而普通高中既是学生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的艰难时期,也是学生个性发展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比较而言,高中班主任与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初中、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既有共同性一面,又有特殊性要求。特殊性方面恰恰需要探索和研究,以此来不断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专业化水平,从而增强班级德育丰富性和精准性。相对来说,任课教师主要在课堂中进行教学育人活动,往往是上课即来下课即走,而班主任育人工作不分课上课下,其影响活动不存在时空界限。加之,今日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标准要求的变化,“互联网+”及其技术发展,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这就使得班主任必须具备相应的育人能力,提高德育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看,班主任比一般科任教师更应具有德育能力。不难看出,班级教育管理中的缺位与对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忽视是有密切关系的。为此,本论文从研究德育能力角度反思德育困境及其改善问题,将具有完善理论的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除出版的班主任著作和专业性刊物外,笔者还通过“中国知网”,以“德育能力”为检索词,检索相关文献 40 多篇,以“高中班主任”为检索词,检索相关文献近 100篇,笔者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结果如下。在我国教育实践中最早使用“班主任”名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老解放区,1934年《中华苏维埃小学校教育制度暂行条例》规定:“每班设主任教员一人,一个班学生在 40 名以上者,得增设助教员一人。”①1952 年,我国正式设置班主任岗位。随着班级建制的完善,班主任也就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名称。有了班主任,对班主任研究就没有停止。班华在《人民教育》(2004 年 15 期)刊发“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谈到班主任专业化的问题,此后,有研究者试图参照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概念和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有些没有反映教学能力与德育能力的差异,有些没有突破德育教学的限制,成了仅仅探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从学术期刊来看,目前专业性期刊有《班主任之友》《班主任》等杂志,除此之外,还有各类教育理论刊物,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好方法,班级管理技巧及班主任心得体会。从著作来看,出版的优秀班主任书籍有几十种,如魏书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等,最近出版的系列班主任丛书,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班主任兵法》《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教师专业发展》《给年青班主任的建议》《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优秀班主任 99 个成功的教育细节》等。这些有关班主任书籍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创作的,针对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总结出大量的经验,这些书籍对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帮助。
………
第二章 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界定及影响因素
一、 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界定
所谓能力是个体顺利实现某种行动的心理条件,是反映一个人可以实现的可选择功能的组合,即“所做和所是”的组合,是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且易反复的知、情、意、行的复杂过程, 既有来自校内的影响,又有来自校外影响。由于德育本质的综合性、学生发展的“三重空间”(家庭、学校、社会)的穿越性及教育过程的流动性特点,因而,建构班主任德育能力必然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可变性和立体性的素质模型。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是针对高中阶段学生思想特点,为顺利完成德育任务或有效进行学生品德教育活动所具备的潜在心理品质和基本素养条件。或者说,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问题进行感知、监控、处理和反思的能力。它是各种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有机组合而成的综合体。基本能力或一般能力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是指班主任专业能力,其具体内容有组织班级活动能力、了解研究学生能力、指导学生发展能力、人际协调沟通能力、管理评价学生能力、心理辅导诊断能力、德育研究能力、规避育人风险能力、移情能力等。所谓移德育移情能力指理解、分享他人或群体情感的能力,移情性行为以温情、理解、情感认同为特点,它与角色换位能力紧密相关。班主任德育能力除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之外,也具有自我专业发展、自我提高的价值。德育能力形成既需要内生动力因素,也需要外部制度和环境条件因素。德育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个体差异性的特征。德育能力不等于德育行为。高中班主任与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德育能力相比,也存在着共同性与个别性的关系。
………
二、 德育能力的影响因素
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是由德育知识、德育观念和德育经验构成的,其中知识是基础,观念是核心,经验是关键。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①德育知识是关于道德和教育两方面的知识。道德知识是对道德本质、意义、内容等认识。基于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和追求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基本内容,如廉耻、宽容、仁爱、尊重、诚信、责任、孝敬、公正等。当前尤其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它是民族精神、气节、情感和礼仪的总和。教育知识是关于德性培养方面的知识,是建立在对道德哲学和德育心理学认识基础上的,唤醒和培育人们对义务感和道德良知的追求,强调的是从“他律”走向“自律”。①特别是,班主任掌握学生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知识,正确处理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问题。高中生面临激烈的竞争,只有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在学习中顺利前进;只有具备较强法纪观念,才会在人生道路上不失足;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在升学压力下,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心理适应、承受和调节能力。班主任只有具备丰厚的德育知识底蕴,才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错综复杂的现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项教育变革,教育生态正向开放转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网络日益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和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班主任还需具备信息知识素养,帮助学生辨别美丑、判断对错、区分善恶,避免出现“网络上瘾症”等问题。
……….
第三章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调查现状及分析.......15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调查情况.....15
二、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19
第四章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策略..........22
一、通过班级管理活动提升德育能力........22
二、通过人际沟通提升德育能力.....27
三、通过学生指导提升德育能力........31
四、通过合理评价学生提升德育能力........33
五、通过自我学习提升德育能力.....35
第四章 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 通过班级管理活动提升德育能力
一般地说,班级管理模式分为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常规管理和平行管理。有效管理班级,采取个人、小组、班级共生管理模式,由“制度”向“治理”转变。班主任必须要在“严”、“细”、“实”三个方面下工夫,“严”就是要严格制度,严格执行;“细”就是要关注细节,细节管理;“实”就是追求实效,落到实处。传统德育侧重校规班纪管理,表现为说教灌输;现代德育侧重引导学生自主教育,由单一渠道为多种途径。传统德育的失误在于以空泛的方式坐而论道,道理都对,但学生却很反感,班主任在很多方面都是学生日常行为的决定者;而今天的班主任则需要考虑如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把各种可能的生活都展现在学生面前,教会学生去比较、去选择、去创造自己的生活。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策略,具体表现在建立制度化管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班级组织建设、班集体文化建设。“制度化”的班级管理,就是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遵循统一的规范标准,使得班级里各项工作都有据可循,有章可循。③班规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依据,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保障。班级制度既是管理手段,也是教育力量。制度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学习活动,同时也能教育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对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有帮助,使学生受益终生。
……..
结论
在校期间,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同时又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班主任德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而,无论从班主任专业发展、班级有效管理方面,还是从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研究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都具有必要性。高中班主任与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德育能力相比较,既有共同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要求,共同性在于德育开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有爱心、责任心;特殊性在于高中阶段是学生面临高考升学、职业理想选择、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些任务完成就需要加强班主任德育能力培养。本文分析了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内容及构成要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目前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现状,针对班主任德育能力存在有限和不足的问题,提出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自主实践策略。影响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因素包括个体实践经验、教育程度、环境影响、管理制度等。本文侧重阐述了通过自主实践来提升德育能力,主要从班级管理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生指导能力、有效评价学生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体办法。此外,还有职业理想、道德规范和政策法律三种力量推动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班主任老师由胜任走向优秀,突破“高原期”,能力的提升永无止境,只有过程,没有终点。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结论和进展,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如班主任的自我调控能力、移情能力、德育科研能力、规避育人风险能力、德育决策能力等没有具体分析;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可能性和持续性,也就是提升的空间问题还没有深入探讨,等等。即使谈到通过自我努力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策略,也只代表个人认识,不足达到理想的成果。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论文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人将作为今后研究方向,尽最大努力继续进行修改和完善。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七
第一章 引言
研究美术教育史的困难在于资料的发掘。文艺复兴时期,瓦萨里出版了第一部关于美术史的专门著作,开辟了美术史的研究领域;但是直到今天,关于美术教育史的文章和著述还属于稀缺资源。与早期美术教育史研究最为相关的资料来自于美术史著作或者艺术家传记的片段,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窥见与艺术家工作室传承或者学院教学相关的资料。因此,早期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离不开美术史的研究资源:一方面,19 世纪之前,系统化的美术教育发生在美术学院之中,服务于社会上有钱有闲的阶级,在这之后才出现了面向大众的多样化艺术教育,如一般学校的普及型美术教育、以及社区和博物馆的美术教育。所以在研究早期美术教育史的时候,对美术学院的历史梳理,特别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另一方面,美术史上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成功的美术教育家、理论家,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学院的教师或工作室的导师,他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非常注重理论思想的梳理和技艺方法的传承,不吝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分享给同代人或者后来者。有时候这种传承和分享可以形成著名的画派,对美术史产生影响。成立于 16 世纪晚期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卡拉奇学院(Accademia dei Carracci),被多本美术通史著作提到的早期美术学院1,在西方早期美术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卡拉奇学院开启了意大利早期美术学院教育制度的先河,虽然现如今它已不复存在,但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被后来的克莱蒙缇那学院(Accademia Clementina)所继承,后来又发展成为今天的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在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和博洛尼亚大学的一些机构中,仍然保留了卡拉奇学院当时的珍贵资料。
目前关于卡拉奇学院的研究资料来源于两个部分:① 一手材料,包括学院当时的历史档案,以及卡拉奇兄弟之间的信札,卡拉奇学院代表法倍里欧(Lucio Faberio)2等在路德维克•卡拉奇(Ludovico Carracci)葬礼上的演讲,可反映卡拉奇兄弟美术教育思想的教学作品和创作等。② 二手材料,后世关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记载和论述,包括马勒瓦西亚的《博洛尼亚画家传》、克莱蒙蒂娜学院研究的背景部分,以及包括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在内的后世许多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的相关著述。在西方美术史著作中,最早的美术史家,也几乎是卡拉奇同时代人的瓦萨里(Vasari)在其《大艺术家传》中提到美蒂奇花园中“如同年轻画家和雕刻家的学校与学院”3是对于美术类学院的最早记载,他本人也和这座学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后世的艺术史家,从 18 世纪的温克尔曼(Winckelmann,1717), 到 19 世纪的乔凡尼•莫雷利(Giovanni Morelli,1816)、里格尔(Alois Riegel,1858)、沃尔夫林(Heinrich W lfflin,1864)、、瓦尔堡(AbyWarburg,1866)、罗杰•弗莱(Roger Fry,1866)、阿诺德•豪泽尔(Arnold Hauser,1892),到 20 世纪的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考夫曼(Thomas DaCosta Kaufmann,1948)等的著作中都不再论述早期美术学院的创立。直到 1926 年出版的《加德纳艺术史》,提到了卡拉奇兄弟创办的学院,并指出“在西方艺术史上波伦亚学院是第一所重要的艺术学院”。在这之后,1950 年出版的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1962 年出版的《詹森艺术史》、1982 年出版的《剑桥艺术史》在叙述卡拉奇时都没有继续出现早期美术学院的记述。只有同年出版的修•昂纳(Hugh Honour)与约翰•弗莱明(John Fleming)合著的《世界艺术史》中提到了短短的一句。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许是因为 20 世纪以来在大多数美术史家的观念当中,“学院”或是“学院派”一直被当做阻碍艺术发展的保守力量而备受抨击,所以大多数美术史家也不会重视甚至研究美术学院的情况。
………
第二章 作坊与学院
第一节 成立时间
关于卡拉奇学院有很多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其成立时间和学院性质上。艺术史家们对卡拉奇学院是否属于现代定义上的美术学院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成立时间上也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维也纳学派的奥地利艺术史学家瑞格(Riegl)24认为学院自 1582 年开始其活动。他的这种一向被其他学者所认可,最近也被意大利艺术史家拉格昂提(Ragghianti)25再次强调,但他给出足够的证据。法国作家米歇尔(Michel)26和 胡歇(Rouches)27相信学院创立于 1585 年,但是也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证明这个推断的可靠性。而路易吉•瑟拉(Luigi Serra)28在他的著作中暗示 1589 年才是学院的成立之年。这样的争论可以列出一个长单,治学严谨的博洛尼亚绘画史学家马拉古兹•瓦勒里29,也许是根据与美第奇相关的一些史料,声称卡拉奇学院创建于 1590 年。法倍里欧对阿各斯提诺•卡拉奇年轻时的事迹有过这样的记述:“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他就和他的兄弟阿尼巴•卡拉奇还有路德维克•卡拉奇堂兄一起创立美术学院, 野心勃勃想要做一番事业,并召集了其他一些人。”30可以确信,学院的成立是在卡拉奇兄弟都还十分年轻的时候,但具体时间有待细考。另一份有力证据是卡拉奇学院学生乔凡尼•保罗•伯科缇(Giovanni Paolo Bonconti)的花销记录,他是一个富有丝绸商人的儿子,这份花销记录从中也包含他父亲给予他的艺术教育方面的资助。根据记录显示,在 1580 年的时候,出现了和帕萨罗缇(Bartolomeo Passarotti)31工作室有关的开销,乔凡尼•保罗•伯科缇去那里学习艺术。
………
第二节 卡拉奇学院简史
从时代背景看,16 世纪晚期是意大利学院的蓬勃兴起之时。在卡拉奇兄弟所处的年代,已经出现了许多以意大利文“学院”(accademia)命名的组织,比如杰拉提(Gelati)学院,阿各斯提诺 卡拉奇(Agostino Carracci)也是其中成员之一。而美术学院的出现和当时流行的矫饰主义(Mannerism)绘画风格有着密切关系。因为文艺复兴盛期的大师作品以及达到几乎无人能及的高度,后来的艺术家只能另辟路径,放弃古典原则,追求画面效果的过分怪诞、夸张、变形,被认为是一种艺术的衰落和倒退。学院的创立者们希望通过引入这一古典的教育组织形式,重新确立古典绘画的地位,消除样式主义的流弊。当时的教廷也希望能够通过发扬古典原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对新的学院也十分支持。这是促进美术学院创立和繁荣的先决条件。意大利北部博洛尼亚建立于公元前 534 年,有着 2000 多年悠久的历史, 1088年,这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目前公认的“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 由于大学的出现,博洛尼亚的艺术与文化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在中世纪时博洛尼亚就已经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欧洲各地的青年纷纷涌入博洛尼亚获取知识,在现在的博洛尼亚大学旧址还保留着来自各地学生的家族徽章。
……….
第三章 卡拉奇学院的教学系统.......19
第一节 以临摹和写生为核心的造型训练.....20
第二节 以解剖为重点的自然科学研究.........24
第三节 以科学和人文为基础的理论课程.....26
第四节 观察方法训练和创造力的培养.........28
第四章 卡拉奇学院的教育理念.......32
第一节 卡拉奇学院教育理念中的自然与教化......32
第二节 卡拉奇学院教育理念中的传承与折衷......37
第三节 卡拉奇学院教育精神的影响与传播..........38
第五章 结语...42
第五章 卡拉奇学院的教育理念
第一节 卡拉奇学院教育理念中的自然与教化
对自然的学习和研究贯穿于卡拉奇学院课程体系的始终。法倍里欧认为卡拉奇学院研究和学习模特、或者进行解剖研究的源动力来自他们对自然和现实的热情:“在画室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切可能看到的东西,全裸或者半裸的人,武器,动物,水果总之一切自然的造物……”54。从卡拉奇学院成员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和前辈一样完全艺术化理想化的构图,或是和同代艺术家所看重的矫饰主义。他们不去刻意要求模特展现出精确复杂的运动员身体般的力与美,只是坦诚忠实地回到现实中,回到绝对的对自然的研究中。他们只描摹可以真实看到的东西。把所有的事件和视觉都回归到这些事物上面。他们崇尚回到事物本身,从日常事物中寻找艺术感觉。卡拉瓦乔亦有着类似的理念,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把目光对准了最卑下的事物上,描绘酒馆生活、士兵等等,而卡拉奇兄弟关注一切眼睛可以看到的东西。自然在卡拉奇学院的教育理念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卡拉奇学院讲求重回自然,在卡拉奇学院开设的写生、解剖等科目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甚至看上去滑稽怪诞的漫画教学,实际要求的是对自然最为深入的观察和理解。卡拉奇学院的这种对自然的崇尚深受博洛尼亚当时的科学研究风潮影响。
……….
结语
在早期美术学院发展史上,卡拉奇学院是较为特殊的案例,因为它是一所完全私立的美术学院,没有大公的支持也没有教会的赞助,也正因为此,卡拉奇学院是在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产生和发展,更能反映当时的艺术教育生态。卡拉奇兄弟在教育实践中也采取了和艺术创作中类似的“折衷主义”方法,广泛学习前人和同辈的艺术教育经验,并加以自己的修正和创新。它的教学体系中有四大特色:一.在造型基础训练中强调临摹和写生,把向古代大师学习和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人和物的模特结合起来。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把人体写生素描提升成为独立的艺术科目,对后来的学院派素描教学意义深远;二,在自然科学家的帮助下将解剖学引入艺术教育课堂,使得学生不光能从肉眼看到的表面,而且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人体。这样的做法扭转了当时矫饰主义画风过分主观化的倾向,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自然主义画风;三.学院对学者、贵族和市民开放,破除了旧式作坊教育的私密性,使学院变得公共化。也因为这种广泛的交际,卡拉奇学院可以邀请到各式各样课程的老师,最为充分地实现了自然和人文理论学科的教学;四,通过对漫画这种教学形式的发掘和推广,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能力。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八
1.前言
1.1 儿童剧及其接受心理
儿童剧是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陪伴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剧种。儿童剧的主要观众群体是儿童,儿童生来就会表演,记得小时候经常玩扮演的游戏,过家家、捉迷藏、警察抓小偷,或者以模仿的形式去进行游戏,这种戏剧性的艺术表达,已经慢慢成为儿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戏剧表演就像是人生的演绎,由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去经历不同形式的人生,戏剧就给予我们这样的契机,通过扮演不同戏剧角色,获得更多的心得经验。同样,戏剧也可以被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最先提出戏剧的实践教育理念;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JohnDewey)也把戏剧作为一种实验手段引用在他的经验学习理论中,他提出了“从经验中学习”的理念,人们从思维过程中产生了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学会了学习,并且使得其发挥着实践性意义,由此实现其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因而杜威认为“经验”具有持续性的特质;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提出了“让学生自己直接观察和体验”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听闻声音,辨别形式,认识数字三种方式去进行戏剧教育与教学活动的融合,让学生们通过扮演模仿戏剧表演中的角色等来激荡出学生们的创意,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经验学习。1977 年,美国儿童戏剧协会(CATT)对于“创造性戏剧”进行了界定:在戏剧的带领下,儿童融入到戏剧世界中去,以便参与到不同的人生体验过程中去,发挥启迪人的效能,并运用“假装”的游戏本能表现出来。基于这个基本的定义,1978 年,戴维思及班姆(Davis & Behm)在他们的文章中,也将“创造性戏剧”作了进一步阐述:创造性戏剧,以互动的方式开展,实现领导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以达到彼此的沟通和表达目的。在此过程中,参与者需要在具体议题的基础上,处理好行为和对话之间的关系,并且以媒介的身份参与进去,使得参与者经验变得更加具备实践性意义。
………..
1.1.2 儿童剧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儿童剧角色的扮演,或者观察不同角色人物的表演,都给儿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去发掘新的思维、新的理解,帮助孩子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和事物。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会体验不同的世界,感受到异样的事物,从而从更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皮亚杰看来,幼儿还处于前运算阶段,还没有准备好参与到学校生活中去,此阶段的转换很重要,是其表征思维活动,自我调节和规划意识最强的时期。所谓表征,就是内心存在的心像,能够使得其记住当前不存在的事物,将其反馈到实际的行动中去,就可以看到心像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图式的关键信念概念,在他看来,行为背景对于幼儿的影响,不是以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渠道来进行的,更多的是以儿童对于事务的知觉和解释所产生的。此时的活动是指正在做什么,角色是指社会上有着一定地位的人。另外,他还提出了促进活动进程发展的两个途径:其一,幼儿与人们之间的交往;其二,儿童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上述两个因素的性质,将会影响到儿童的健康发展。
………
1.2 注意及注意偏向
1.2.1 注意
注意(attention),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其界定为选择性注意,也就是说注意选择的领域,忽视没有选择的领域。具体来讲,注意的渠道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知觉等方式去实现,并且在一定对象的基础上实现集中规划。由此去理解注意的基本特点:其一,有着明显的指向性,也就是说在心理活动的趋势下做出条件式的反应;其二,具有集中性的特点,简单来讲是心理活动确定选择对象之后,对其处于一种强烈的紧张状态[16]。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注意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心理活动,其效能实现方式多样化,主要牵涉到:选择能力,保持能力,调节能力和监督能力几个方面。具体来讲,选择能力是最为基础性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使得心理活动展现出实践意义来,在保证刺激源与活动任务相互吻合的时候,就会自动的屏蔽其他领域的信息,也就不会对其产生刺激反应;保持能力,在刺激信息融入之后,在注意的影响下,使得行为主体处于刺激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处于保持的状态,如果此时缺乏注意,刺激信息就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失。从这个角度来讲,注意的保持能力,可以将刺激信息处于注意状态,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另外,关于调节和监督能力,它们是可以进行随意分配的注意,也可以以转移的方式来进行,但是其前提是使注意朝着同样的主题来进行。
……….
1.2.2 注意偏向
所谓注意偏向,是指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时,不能对所有刺激进行心理表征,只能选择一些自己偏爱的刺激进行加工,而相较于中性刺激,人们对情绪刺激表现出了更多的注意分配现象(Lamy,Lee,Bakermans 一 Kranenburg,& vanIjzendoorn,2007)。注意偏向不是有意识的行为,它属于前意识过程,是自动认知加工的一种。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是区分偏向的原因,是注意的警觉还是注意的解除困难。注意具有定向、维持、解除、转移等多种成分,注意偏向是注意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究竟注意中的哪种成分引起了注意偏向,仍然存在着争论。Fox 等人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主要将特质焦虑者作为被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两种结论:其一,无论是注意维持的时间,还是注意接受能力,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我们个体来讲,注意会集中体现在威胁方面,并且停留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另一种结论是,威胁相关的刺激所在的位置,在最初的定向中最容易被吸引,也最容易被注意。
…….
2.儿童对儿童剧的注意偏好眼动实验.....15
2.1 被试........15
2.2 方法........15
2.3 结果与分析..........17
2.4 讨论........20
2.4.1 角色的善恶性.....20
2.4.2 主角与配角.........21
2.4.3 儿童剧视频观看眼动特点......22
3.结论........23
3.1 研究回顾与总结.........23
3.2 研究局限与展望.........24
2.儿童对儿童剧的注意偏好眼动实验
2.1 被试
随机选取某儿童剧团小会员 20 名,经由监护人同意,其中男 12 名,女 8名,年龄 5-7 岁,平均年龄 6.5 岁,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对实验所用儿童剧目均观看过。实验结束后,每个小朋友可以获得一份小礼品。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本研究为 2(主角 vs 非主角)*3(善良 vs 邪恶 vs 中性)*2(线索有效 vs线索无效)被试内实验设计。因变量为首次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长和总注视时间。
2.2.2 实验仪器
本次实验设备为 Eyelink2000 眼动轨迹追踪仪(简称“眼动仪”),通过记录眼动指标开展各项研究工作。这种仪器设备构成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主试机;其二,被试机。在学校内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电脑的连接。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前者主要记录眼动轨迹,后者主要展现实验视频和图片。具体来讲,其仪器的基本参数为:21 英寸的显示屏,2000 次每秒的眼动仪采样频率,高赫兹的屏幕刷新率,10240×768 像素的屏幕分辨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证屏幕与被试之间的距离为 60 厘米,并实时记录单眼的眼动轨迹。为了达到实验的要求,提前做好眼动仪系统的设置工作。
………
结论
本研究采用加拿大 SR Research 公司的 Eyelink2000 眼动轨迹追踪仪作为研究工具,以儿童剧小会员为被试,进行线索—靶子范式的眼动实验,探究 5-7岁儿童对儿童剧人物的善恶及主配角的注意偏向。该研究基于儿童剧的眼动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是一个尝试过程,也是一种创新。本研究以儿童为被试,通过对儿童剧角色的眼动注意偏向研究发现:
(1)儿童剧主角和配角上,角色为中性和邪恶时儿童观看首次注意时间并无太大差别,儿童对主角关注的越多,对配角也会关注的越多;儿童对善良主角认知理解更好,反应时间更短;除了邪恶角色外,儿童总体观看主角的时间更多。
(2)在角色善恶性上,儿童对邪恶角色有注意偏向,出现了注意警觉。本实验也说明人类在儿童时期就出现了注意警觉的心理机制,对人物善恶的界定也有了一定概念。
如前所述,我们在创作儿童剧时,可以依据儿童对邪恶角色的注意偏向,有意识的削弱角色的出场次数,降低儿童的紧张,或者在儿童剧的内容和题材的选择上进行严格的把关。结局编排上要符合儿童的接受心理,让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因为追求愉悦和快乐是儿童观看儿童剧的基本心理需求。儿童和表演者之间不是隔离的,而应当是相互交融的。我们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应当赋予角色更多的“童心童趣”和生命力,结合自身的舞台表演经验,在表演过程中实现“二度创作”,不仅让孩子能够沉醉其中,家长也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寻找每个观众内心深处相通相融的地方,即关于童年快乐的共同体验。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九
1 引 言
近几十年来,受当代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人类出现了全球性的生物性成熟提前,即青春期提前和青春期完成缩短。这种变化趋势使青春期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各种危机与困难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给社会带来很多的矛盾和问题,因而使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广受关注。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视角逐渐发生变化,从消极到积极,从关注各种心理问题、身心疾病到更加注重促进健康的各种能力和因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 Aron.Antonovsky 的有益健康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心理一致感。心理一致感是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拥有这种心理倾向的人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来应对心理问题,因此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国外针对心理一致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国内研究较少,并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初中生刚步入青春期阶段,他们的人格发展处于自我同一性混乱与角色混乱时期,虽然产生了独立感、成人感,开始关注自我,但由于个人经验的不足,个人会常常体验到迷惑和焦虑不安,这就是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的表现。研究初中心理一致感、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丰富相关理论的研究,还可以了解初中生心理一致感、自我和谐的现状和发展特点,从而可以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一致感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理论研究模式和研究观念的转变使健康、压力及应对等领域的研究焦点从传统的病原学方向开始发生变化,除了要继续探索潜在的危害健康的因素,还要更加关注一 些对个体身 心健康有利的内在资源和能力,比如对自我效能感(Bandura,1977)、坚韧性(Kobasa,1979)、心理控制源(Roter,1996)等都是对个体的身心有促进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有益健康模型里面,人的健康水平是一个连续变量,并且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它在连接完全健康和完全不健康的轴线上移动。在遇到外界的各种压力源时,一旦个体能成功地应对压力,就会沿轴线往完全健康那一端移动;反之,就会朝着完全不健康的方向移动。有益健康理论突出强调了个体的内在潜能和及时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因而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人能够保持健康、幸福,能够积极主动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源(Antonovsky,1979)。有益健康模型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出发点:不再把人类分为两类--健康的人和有疾病的人,而是把人看作处于健康一疾病这一动态变化发展中的;不再仅仅关注人的生理健康,而是认为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者的统一结合体;不再仅仅探求引起某些疾病发生或者是危害人健康的因素,反而是侧重关注如何促进人的健康,即--使人向着更舒适更幸福的方向发展的因素;不再仅仅把压力看成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压力更可能是有利的,起着积极作用的;要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增加个体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稳定性,促进个体更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不再仅仅关注人的病理学和生物学指标,而是将人作为积极能动的整体来看待。
……..
2.1.2 心理一致感(sense of coherence, SOC)的概念、结构
心理一致感是有益健康理论的主要概念,它指的是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和应对压力的自信心,当个体遇到生活中的各种应激源时,个体所拥有的能够感知生活的意义的能力和合理利用内外在资源的能力(Antonovsky,1979)。心理一致感包含认知因素、能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动态相关的三个成分,分别是: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可理解感是指个体所面临的压力是可预测的、有序的、可解释的;可控制感是指个体面临压力时能够获取周围的各种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来应对压力;意义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指个体认为人的生命旅程是有意义的,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压力等是有挑战性的,并且值得个体为之付出努力、投入时间和精力。即心理一致感是由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三个因素共同组成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可以使个体在处于各种危险或有害环境中发挥保护身心健康的作用(Antonovsky,1993)。
………..
2.2 国内外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
Prescott Lecky 对自我和谐的认识表现在,他认为人的内心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如果系统内部的各种组成成分(即人的各种观念和态度)之间没有严重冲突,个体就会逐步实现内部的和谐或一致性。Rogers 人格理论中的自我和谐,是指“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冲突的心理现象,包括了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和自我与经验的一致性”(Rogers CR,1951)。国内学者王登峰在继承 Rogers 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自我和谐的认识是:个体的现实自我与其理想自我之间总是存在一个差距的,而自我和谐的人不但能够看到这种差距,并在这种状况下,还可以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自我和谐就是个体能够看到自己与他人或与自身的理想状态存在的差距,并能保持心理和谐(王登峰,1994)。William James 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自我的概念。他认为自我是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两个部分的。主体我(ego)亦称“纯粹自我”就是将个体作为认知的主体,包括个体的思想、信念等,主体我是能动的所以也可被称为能动自我;客体我(self)就是将个体作为被认知的客体,又可以称为“经验自我”。他认为经验自我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全部东西,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物质我,二是社会我,三是精神我。这三个部分是由低到高的,物质我是基础,是指个人拥有的身体、衣物、房屋等客观存在的事物;社会我高于物质我,它是指个体如何被他人看待和评价,也就是个人在别人心中的形成的印象,如声誉等等;精神我则高于社会我,它包含了个体对自己的主观体验,也就是个体对于自己各个方面的感受。James 对自我和谐的解释就是:主我和客我之间是协调一致的。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12
3.1 问题提出.......12
3.2 研究的意义...........12
3.2.1 理论意义...........12
3.2.2 现实意义...........12
3.3 研究假设........ 13
4 研究方法...........13
4.1 研究对象.......13
4.2 研究工具.......14
4.2.1 自我和谐量表(SCCS)...........14
4.2.2 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14
4.2.3 青少年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14
4.3 施测方式.......15
4.4 数据统计分析.......15
5 研究结果...........16
5.1 心理一致感的研究.......16
5.2 自我和谐研究结果.......18
5.3 初中生心理健康诊断结果...........19
5.4 心理一致感、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的关系.......22
6 分析讨论
6.1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的发展状况
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心理一致感水平高于平均值的人数为被试总数的51.23%,说明大多数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位于中等偏上。在可理解感、可控制感、意义感和心理一致感维度,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初二和初三年级差异不显著。且初一年级在心理一致感三个维度和总分的得分均为最高,这说明初中生可能在该阶段面临的压力最下,而且进一步验证了青春期学生心理一致感发展的特点:不稳定、不均衡。具体来看,随着年级的增加,心理一致感的水平逐渐升高,说明了是不断发展的。初中生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心理一致感得分在不同生源地之间差异显著,意义感得分在不同生源地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得分差异显著的维度—可理解感、可控制感上,城镇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农村学生,说明城镇学生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学生。从一般性抗拒资源的角度来看,城镇学生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支持、信息资源等都较为丰富,因而影响到他的心理一致感水平也较高。然而,作为心理一致感的重要成分的意义感,它认为探寻世界是有意义的,在遇到新的问题时,意义感给予个体寻求外界可以利用的资源去解决问题的动机。意义感层面的差异不显著,则说明了农村学生尽管拥有的资源有限,他们依然有向上的动力。从一般性抗拒不足的角度来看,农村学生可能面临较少的学业和父母压力,使得他们与城镇学生相比,有更多支配业余生活的自由,因而意义感之间的差别不大。
……..
结 论
⑴初中生心理一致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在不同性别差异不显著,心理一致感的生源地差异显著,而自我和谐、心理健康在不同生源地之间差异不显著,初中生在自我的刻板性上男女之间的差异显著;初中生心理一致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在不同年级之间差异均显著;
⑵心理一致感、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均为显著正相关;
⑶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⑷自我和谐对心理一致感有预测作用;
⑸心理一致感在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46.1%,中介效应解释了 37.5%的因变量方差变异。
…………
参考文献(略)
专业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十
1.绪论
1.1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上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却并没有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和概念。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关条目中阐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主观和客观各种条件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这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人的健康界定为,个体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都完整和健全,才算是真正完全健康的人[2]。从上述阐释中我们可以发现,个体健康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观念中身体健康没有疾病灾害的认识水平上,已然延伸到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性以及道德层面上。 而由于我国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仍然是一个不得不承认和不得不重视的现状。如今,由于各种因素的错综复杂,在我国中小学生中所暴露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得不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去解决。早在1999 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重要成分,因而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生素质教育当中,同时在其当中展开积极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中小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培养途径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观念逐步渗入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这不仅要求学校方面的大力投入,还要要求家长、社区以及整个社会构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担负起培养祖国下一代生力军的责任。而在此,学校体育教育这一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务必挑起相应的担子,在不断满足学生个体体育运动需求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体育锻炼在促进学生身心机能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本位作用。在此同时,学校就要及时更新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加强体育教育者的专业化技能培训,积极提出和实施新课改改革方案等。2000 年,《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相关条目中提出,新课改要求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要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学校这一教育载体,将体育运动增强学生心理机能发展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平等、合作、团结、积极的运动氛围中,不断体验在人际交往中的放松和愉悦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遇到挫折和阻碍面前,不断增强耐受力、情绪调控力,不断加大心理弹性空间。同时,可以在学生个体在取得成就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形成发散思维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正确合理的成就动机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
1.2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阶段是个体逐渐步入青年期的重要关键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其认知发展、思维发展、自我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还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其半成熟与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并存,以及学习压力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导致了其没有相应的心理承受力和耐受力以及灵活的自我调控力。而且由于时代的变革,当今物质生活条件也养成了这代孩子普遍的娇纵、脆弱习气。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百分之十到二十的中学生已经暴露出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心理障碍,大约有三千名未成年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自杀等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3]。如今,社会各界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综合起来,当前中学生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焦虑及抑郁问题。焦虑是指个体担心未来会有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或可能出现威胁情况时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体验,通常表现为坐立难安、紧张忧虑、恐惧未来,常常伴随一定的生理反应如出冷汗、心跳加速、不自主战栗、晕厥等症状,而所说的学习焦虑主要是由于学生因学习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纠结、紧张忧虑的内心体验,是关于学生的一种特定情绪状态[4]。而抑郁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情绪低落、活动减少,心境悲观失望及郁郁寡欢。这类学生通常是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低,任何事情总是不由往坏处想,学习提不上劲头。
……….
2.问题的提出
2.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当前,诸多研究是关于体育和教育方面如何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讨,更多的是处于理论层面,很少从应用实践方面进行探索,并且着重于彼此之间的关系讨论。例如,很多研究在寻求怎样更好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渗入体育教学当中。但是,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其真正的作用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价值。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认知、意志和动机、情绪和情感、能力和人格、社会交往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当前的教育体系仍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研究,虽然已对心理健康的定义、界定标准,以及学生个体心理阶段发展变化的规律有了较为瞩目的成果,同时为之后的探索奠定坚实的现实依据。但是,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精髓时,更应理性分析其适宜性、与时俱进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深化和拓宽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方面做出更有意义的参考。综合起来,当前研究的局限性重点集中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当前,国内该领域较为经典、有影响的研究有:沃建中(2002)等人关于“学生心理素质建构及培养”的研究、周凯(1999)等人的“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等[16]。同时,各类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以描述性调查研究为主,而对事实的因果探析和深入发掘还很不够,没能够恰当的把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目的很好的协调统筹起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的日渐凸显,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也开始引起了重视,并开始制定和颁布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措施。因而,从整体上把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和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已然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责任。然而,现在我们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长期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正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心理健康测评和干预能为之有效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依据。
……..
2.2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针对以上所述,以往研究内容的陈旧、过分理论化,研究形式较为单一,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和缺乏适应性,以及目前教育以考试和成绩为导向的弊端,特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案和内容。本文着重通过实证干预的方式,并将心理学、体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探索了体育教学在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的作用。同时,将研究对象放在中职学生这一当前研究很少关注的特殊群体。中职学生在年龄阶段上类似于高中生,但二者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即相对于高中生的重在知识型培养而言,对中职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其以后实践中专业技能的形成。而中职生也正处于青年初期,其面临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业压力、日后的择业等错综复杂问题,已日渐成为社会学领域和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课题。因而本文将中职学生面临的体育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深入考察探究,从而为之后的相继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也传递和宣扬了的蓬勃向上的体育精神和先进的心理健康理念。
………
3. 干预设计及干预过程 ........15
3.1 研究假设.........15
3.2 研究对象.........15
3.3 研究工具.........15
3.3.1 干预工具.........15
3.3.2 评价量表.........16
3.4 干预设计.........16
3.5 干预效果.........18
3.5.1 干预措施前的数据分析.........18
3.5.2 干预措施后的数据分析.........19
3.6 干预教育的目标人群访谈.....20
4. 结论及建议 ........23
4.1 结论.........23
4.2 建议.........23
5. 研究总结 ....25
5.1 研究创新.........25
5.2 研究不足.........25
3.干预设计及干预过程
3.1 研究假设
本研究主要以干预法为研究方法,以体育与健康 KAP 问卷为研究工具,直接目的是考察干预法是否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从而推论出体育教育通过增强学生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在干预措施前,先对学生的整体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假设男生与女生在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以及 KAP 总分上均存在差异。
2.在干预措施前,假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以及KAP 总分上均不存在差异,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整体状况相当。
3.在干预措施后,假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以及 KAP总分上均存在差异,即在干预条件下实验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
………..
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实验法,对体育教育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进行了研究,经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分析和讨论,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1.干预措施前,男生在知识维度、行为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女生,而其在信念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男生的 KAP 总分显著高于女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以及 KAP 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在调查研究得出,中职学生在整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度以上的学生约占百分之七,但轻度水平的学生竟接近百分之六十。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当代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忽视。
2.在干预措施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知识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在信念维度、行为维度上显著大于对照组,实验组的 KAP 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即在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 KAP 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心理改善程度较为明显。同时结合定性研究结论,揭示出体育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而可以积极有效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