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顾名思义,“论文”是指专深而有系统的学问,是指研究、讨论教育领域问题的文章。教育论文发表就是专门对教育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论证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正式出版物上。(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一
第1章文献综述
1.1幸福感的概念与界定
在心理学领域,幸福感的定义多种多样。在过去的30年中,研究者虽然一直致力于寻找一个全面科学的定义,但研究者们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统一概念来涵盖幸福感的全部内容。Keyes对先前的研究做了一个系统的回顾,他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研究可以区分出23种不同的操作性定义[1]。然而,虽然幸福感的定义存在较大的不同,但整体而言,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取向:(1)享乐取向,该取向认为幸福感的高低取决于生活满足程度和开心程度,以该取向为基础的研究大都以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这三项为研究指标,该取向更加关注个人方面。(2)实现取向,该取向更加强调机能的最大化,意义和自我认识。该取向最常采用的操作性指标是Ryff提出的自主、环境控制、个人成长、关系良好、生活目标和自我接纳六个维度,该取向更加关注个人的社会层面[2]。(3)整合取向,该取向认为单纯的享乐取向和实现取向都难以揭示幸福感的本质,将两种取向有机的结合起来也许对能更好的理解幸福感的内涵,但这一取向仍缺少研究支持[3]。自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引入国内后,其结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测量指标等受到国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研究者较为推崇的研究取向仍为享乐取向。然而,以苗元江、郑雪、邱林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也开始从实现取向来进行研究,并试图对幸福感理论进行整合,以期建构更为完整的理论模型。
………
1.2幸福感的测量
伴随着研究者们对幸福感研究的关注,幸福感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幸福感的测量也随之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柏拉图是最早对幸福感进行测量的学者,他采用快乐程度作为幸福感的测量指标,能够实现对个体幸福感的粗略推测。伴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幸福感理论的不断完善,幸福感的测量日趋科学严谨。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取向开发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幸福感测评量表,其中由Waston编制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Bradbun 等编制的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scales positive affect, negative affect, affectbalance, ABS)和 Diener 等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是享乐取向的幸福感量表的代表。由Ryff (1989)编制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和我国台湾研究者Lu Luo编订的中国人幸福感量表(Chinese Happiness Inventoiy)是实现取向的幸福感量表的代表。而由我国学者苗元江编制《综合幸福问卷》(Multiple HappinessQuestionnaire, MHQ)和邪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是综合取向的幸福感量表的代表。而目前,多个幸福感问卷的综合运用能够从多个侧面对个体做出一个更为全面的评估。
……..
第2章问题提出
2.1问题提出
自从2005年我国引入了幸福感这一概念之后,许多的研究者对幸福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2006年9月12日国家统计局指出中国将推出幸福感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卢苳霞和郑国娟认为“幸福感”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指标邢占军(2006)认为幸福感成为现实的政策目标,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新审视以往社会发展指标的必然结果,幸福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GDP指标的不足,可用来衡量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蔺丰奇认为幸福感应是一个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在内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39]。以上大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积极探讨,针对全国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经济建设阶段(如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的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还较少见,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契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对河南省城乡居民“幸福感”强调,是当前高度关注河南省民生问题的切入点之一。虽然河南省城乡居民的'‘幸福感”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部门和学界同仁的密切关注,但相关研究只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理论探讨和调查分析,而没有进行系统和深化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并且,不同研究者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地方,这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
2.2创新点
一直以来研究居民幸福感的很多,但是针对河南省的研究尚比较少。尤其是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在河南省异常迅速,针对河南省居民的幸福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研究发放问卷的数量相对比较多、所涉及的城市比较广、又针对了2012-2014年中,3年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幸福感的比较研究。为城乡居民的心理状况差异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丰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领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提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幸福感提供参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河南省的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是河南省城镇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梁前广通过对河南省现状进行调研,对河南省幵展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优势做出总结,目前河南省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产业调整的关键时期,同时又有国务院的政策支持,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最佳时期。但是河南省人口众多,各种资源的限制,也会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进程。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封是七朝古都,郑汗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同时,许昌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文化独具魅力。洛阳位于河南的西部,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此。信阳位于河南的最南部,是河南省的南大门。河南北门安阳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纵观河南历史悠久,曾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然而,目前河南省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具体情况并没有研究者作出详细研究报告,而深入比较研究城市和农村两个群体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及影响因素更富研究价值,为河南省共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参考。
……..
第3章研究假设及思路.......10
3.1研究背景....... 10
3.2研究目的....... 10
3.3研究假设....... 11
3.4研究方法....... 11
第4章研究结果....... 14
4.1不同性别居民之间幸福感的比较....... 14
4.2不同学历居民之间幸福感的比较 .......15
4.3不同居住地居民之间的幸福感比较....... 17
4.4户籍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23
4.5收入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25
4.6 2012-2014年三年间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变化....... 25
4. 7 2012-2014年三年间居民收入水平满意度的变化....... 26
4. 8 2012-2014年三年间居住环境满意度的变化....... 26
4. 9 2012-2014年三年间居民医疗满意度的变化....... 26
4.10 2012-2014年三年间总体幸福感的变化....... 27
4.11 2014年居住满意度、收入满意度、环境满意度.......27
第5章讨论及结论....... 33
5. 1城乡居民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33
5. 2城镇化与幸福感.......33
5. 3不足与展望....... 35
第4章研究结果
4.1不同性别居民之间幸福感的比较
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许多,性别就是众多影响居民幸福感中的一个。研究发现性别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性别不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一方面是因为性别对幸福感的知足充裕体验维度、心理健康体验上维度、社会信心体验上维度、身体健康体验上维度上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性别还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着其它变量对于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而性别之所以会对居民幸福感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因为不同的性别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和情感体验模式。学历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又一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居民幸福感具有升髙的趋势。这往往是由于高学历群体往往与较高的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与性别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相似,不同户籍和不同居住地的居民虽然在总体幸福感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它们却影响着居民幸福感的其它维度。同时,户籍也影响着其它因素对于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此,它们也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
结论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河南省城乡居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首先省会城市中城中村的改造已接近尾声,城中村脏乱差的境况得到彻底改变。其次各个非省会城市及县级城市,也出现了可喜变化。它们各自依托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再次新农村改造工程惠及千万农村居民,使全省大多数乡镇实现了村村通,饮上了放心水。调查发现,2012-2014年3年间城镇居民的总体幸福感持续上升,居民的收入满意度、医疗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持续上升,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这表明2012-2014年河南省居民的收入和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另外随着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提出,河南省各地也对这一思想付诸实际行动,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活动和取缔重污染企业活动的开展使得,城镇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也有了大幅提升。然而,2012-2014年3年间城镇居民对居住的满意度虽然每年都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各年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几年来住房价格居高不下造成的,让住房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应该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二
1 文献综述
1.1 生命意义感综述
生命意义最早属于哲学领域的研究范畴,而将生命意义从哲学研究领域带进了心理学研究领域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心理治疗大师 Frankl (1962)运用心理治疗的理论写成的《活出意义来》( Man’s searching for meaning)一书功不可没。此书的诞生,是生命意义研究走向心理学化的重要里程碑。Frankl认为人类在追寻生命意义的动机下,去发现自身生存的目的;生命意义感影响着工作、创造和承受苦难的能力,意义在每一情境中都是独特的,整个一生的意义也是独特的。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义治疗的重点在于“人存在的意义”以及“人对此存在意义的追寻”,意义的追寻会引起个体内部紧张,这种紧张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后来的研究者根据存在主义以及意义疗法的基本理论对生命意义进行了诠释。Rollo May(1953)认为获得意义感是个体创造出的最高价值;Maslow(1954)认为生命的意义来自于个体不断满足需要、自我实现、经历高峰体验三个过程。Crumbaugh(1969)将生命意义界定义为个体可以获得 “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Wong(1998)将生命意义定义为追求并达成有价值的目标以及人生完满的感觉;Reker(2000)认为生命意义包括动机、认知和情感三方面,涉及到意义如何经历、经历的内容、经历的多样性及质量四个维度。国内一些学者也对生命意义感进行了研究,何英奇(1987)认为生命意义感即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和目的的觉知、感受程度;张利中(2004)提出了生命意义的底层结构(世界观)、中层结构、高层结构(生命意义感)的阶层建构模式;程明明、樊富珉(2010)认为生命意义包括个体拥有人生的目的和奋进的动力、个体对人生经历的价值观。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生命意义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无论哪种理论观点下的生命意义感都是个体主动获得的一种情感和价值体验,包括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两个方面。本研究对生命意义感的操作性定义引用何英奇(1987)对生命意义感的界定: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和目的的觉知、感受程度。
……..
1.2 心理复原力综述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界对复原力开始了最早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某些儿童暴露在高危环境中却能有良好的适应,为寻找成功应对的个体身上存在的保护因子,研究者针对复原力的概念、结构、作用机制等做了大量探讨,复原力研究逐渐成为心理学界独立研究领域之一。心理复原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其概念相当宽泛,总结心理复原力的文献发现,主要有三种定义方式:结果导向、过程导向和品质性导向。结果导向强调复原的结果是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如Masten(1994)认为心理复原力是指个体在面对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现象;过程导向将复原力看成是一种动态性的发展变化过程,如APAHelp Center(2002)指出心理复原力是个体面对生活困境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品质性导向将复原力看作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潜能或特质,如Lazarus(1993)、Juseph(1994)、Werner(1995)、Markstrom(2000)等认为心理复原力是个体对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需要以及逆境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能力,纵使面对不幸的生活经验,个体也能够克服并且得到成长。
……….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省沧州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某职业技术学校专科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 7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653 份,回收率 93.28%。其中医学专业学生 369 人,非医学学生 284 人,所有学生的年龄在 18 至 25 岁之间,平均年龄 21.63 岁,医学专科生的基本情况见表 1。
……..
2.2 研究工具
2.2.1 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Purpose In Life Test, 简称 PIL)
由宋秋蓉(1992)编制,共 20 个项目,7 点计分,分为 5 个维度:①对生命的热诚:评测个人对目前生活的感受;②生活目标:评测个人对生命目标的掌握与实践程度;③自主感:评测个人对生命的自主性;④逃避:评测个人的对生命积极程度;⑤未来期待:评测个人对于生命长远未来的感受。得分在 112 分以上为高分组, 表明生活目标与意义很明确;112 分-92 分为中间组,表示生命意义与目标不确定;92 分以下为低分组,表示明显缺乏生命意义。
2.2.2 大学生复原力量表
由阳毅(2005)编制,共 31 个项目,5 点计分,分为 6 个维度:①自我接纳: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现实自我的接纳程度;②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我能力的肯定;③稳定性:指个体情绪稳定成熟的人格特质,包括情绪的变化速度和情绪易染性;④问题解决:指个体面临压力情景时,通过自身的计划和时间管理等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行为倾向;⑤朋友的支持:指来自朋友的各种支持,包括认知、情感、策略上的支持;⑥家人的支持:指来自家庭的各种支持,包括物质、情感的支持等。
2.2.3 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Congruence Scale, 简称 SCCS)
由王登峰编制,共 35 个项目,5 点计分,共 3 个维度:①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指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自我与现实经验的不一致水平;②自我的灵活性:自我概念的明确性与弹性,即当自我知觉与实际经验不一致时,能客观评估其差异,或调整行为,以求达到与认知的和谐;③自我的刻板性:指个体处理问题时的思维刻板程度,显示出个人较为僵化和古板,对自我的认知缺乏变通性。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低于 74 分为低分组,75-102 分为中间组,103 分以上为高分组。
………..
3 研究结果.............12
3.1 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结果.....12
3.2 医学专科生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结果.....15
3.3 医学专科生自我和谐的研究结果.........19
3.4 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心理复原力与自我和谐..........22
4 比较分析.............26
4.1 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结果分析....26
4.1.1 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总体状况特点........26
4.1.2 医学专科生与非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的比较分析.....26
4.1.3 医学专科生的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26
4.2 医学专科生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结果分析....28
4.3 医学专科生自我和谐的研究结果分析........30
4.4 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心理复原力.........31
5 建议..............34
5.1改变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不强的状况..........34
5.2 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心理复原力的内外保护因子.....34
5.3 悦纳自我,合理调整自我期望.....35
5.4 本研究不足..........36
5 建议
5.1 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改变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不强的状况
本研究发现,医学专科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低于全国常模。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必须加于改进。就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加强对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的教育,要突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主题,可以通过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生命教育,充分理解和认识生命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避免学生对死亡产生焦虑和恐惧感,引导学生建立未来职业应具备的生命价值观。本研究发现大一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显著低于大二学生,就医学高职院校来说,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选择生命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针对大一新生,首先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树立积极的生活目标,明确生命的意义等;加强职业生涯辅导与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生涯管理;对于大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正确看待生死,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升华对生命内涵的认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维护生命健康的神圣使命。定期开展以感悟生命价值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多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感受迎接生命的喜悦和生命逝去的伤感,让学生体会到作为医务工作崇高的职业责任,到社区做一些志愿服务,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亲身体验中认识生命的本体价值。
………..
结 论
本研究主要考察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心理复原力和自我和谐的基本情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心理复原力、自我和谐的总体水平均高于非医学专科学生。
2.医学专科生生命意义感水平偏低,并且在性别、专业、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
3. 医学专科生心理复原力水平相对较高,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上存在显著相关。
4.医学专科生自我和谐水平相对较高,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相关。
5.生命意义感、心理复原力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密切。生命意义感与自我和谐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复原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复原力和自我和谐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6.生命意义感、心理复原力均影响自我和谐,心理复原力在生命意义感和自我和谐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三
一、 绪 论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英语教材内容在不断更新,英语课堂与信息技术在不断整合,但中学生厌学英语现象却较之以前更严重了。英语教育关系到国民教育发展和进步,但为什么在中小学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却造成学生厌学英语的现象,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也成为本文研究选题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城镇中学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紧邻广大的农村,在这个地区城市工业文明与乡村农业文明相互交叉,该地区的教育如何发展,需要关注。由于县城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大量的农村孩子涌入了县城。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留守孩子较多,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学习方面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小学学过英语,有的学生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由于缺乏语言环境,以及英语教学水平的限制,学生厌学更为严重,所以要找出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厌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研究城镇中学农村生源学生厌学英语现象,对我国义务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人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所以选择“城镇中学农村生源学生厌学英语现象研究——以济阳县竞业园学校为例” 作为研究课题,希望对防止城镇中学农村生源学生厌学英语现象有所帮助。
……….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
经济发展并不会带来人们知识的自然增长,传统的农耕文化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和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新的读书无用论”、“贫困文化”等不好价值观依然对基础教育具有不利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育缺乏语言环境,同时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使得新课程改革也难改几十年传统英语教育的弊端,再就是基础教育在整个国家人力资本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重视城市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更多关注。英语厌学具有扩散性,传染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本论文试图选取农村生源为主的城镇中学——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英语教育为出发点,深入了解中学生厌学英语的原因,找到影响中学生厌学英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从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通过改变和控制影响因素进而达到有效缓解和控制中学生厌学英语的现象,进而能对中学生其它科目的厌学有所帮助,最后提出自己的思考及相应的对策性建议,减少学生厌学情绪,促进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以此来保证城乡结合地区的中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丰富和完善城镇中学农村生源学校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就业观”,为今后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经验与教训。
………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 人本心理学理论
人本心理学的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价值。潜能是价值的基础,人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潜能,因此,人也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价值。能量需要释放,潜能需要发挥出来,这是自然的倾向。潜能又决定价值,潜能的发挥就是价值的实现。人还能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人有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迫切要求,这也是人高于一般动物的突出特征。学生厌学英语说明我们英语老师在挖掘学生的潜能这一方面做的不够,没能使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没能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因此,日常的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要重视人的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二)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者评价。在教育领域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行为和成就有着重要影响。学生的行为与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有关。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形成。对于学生厌学英语这一现象,老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英语学习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
(三)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动机是人的一切行为发生的基础,动机是促使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学生厌学英语是因为在英语学习中没能找到乐趣,没有体验到成功,没能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当然也就没有学习英语的动机。就如一辆汽车如果我们不启动发动机,而是利用外力对其进行推或拽,都不能使汽车发挥它应有的性能。而只有启动发动机,使其产生内驱力,才能发挥它的优势。要想让学生具有英语学习的动机,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兴趣,还要交给学生英语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
三、城镇中学农村生源学生厌学英语现象调查........8
(一) 竞业园学校简介........ 8
(二) 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学生厌学英语的调查程序........ 8
(三) 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学生厌学问题显示 ........8
(四) 济阳县竞业园学校英语教师教学情况调查........ 13
(五) 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学生厌学英语现象访谈........ 17
四、竞业园学校学生厌学英语现象原因分析........19
(一) 家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19
(二) 学校原因........20
1.教师层面........20
2.英语教师业务水平........20
3.学校制度........21
4.课改难 ........22
(三) 家庭原因 22
(四) 学生主观原因 23
1.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23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23
五、 学生厌学英语的对策..........24
(一) 学校方面........ 24
(二) 教师方面 ........26
(三) 学生方面 ........29
(四) 家长方面........ 30
五、 学生厌学英语的对策
(一) 学校方面
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校园内进行的。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相反差的学校环境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我 国英语教育缺少语言环境,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大。因此学校在学生课外时间利用学校广播系统播放一些英语歌曲、英文故事等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英文电影或新闻;在校园内开办英语角,英语话剧表演等都能为学生创造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给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素材,减轻教师的各种压力。追求课堂高效,教师备课充分是前提与基础,因此三级备课为课堂高效保驾护航。所谓的三级备课是指超学期备课,超周备课,超课时备课。所谓超学期备课是指在每个寒暑假里,学校要安排教师围绕新学期教学开展备课活动,具体任务是对新学期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并依据课标、教材、学情、教学时间以及过往教学经验等,科学分解教学单元,精心制作教学工具材料。所谓超周备课就是以学科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活动。每周开展一次,时间为两节课时间。由年级组织并实施管理与评价。所谓超课时就是教师个人备课。它是建立在学科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备课管理与评价由年级与学科组结合实施。个人备课的原则是:要在学科组备课基础上,要有个人智慧的参与,体现个性化。带有个性化的个人备课,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
结束语
通过对济阳县竞业园学校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我们了解到城镇中学农村生源学生厌学英语的现状是比较严重的,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并且各种原因之间相互影响。这对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难度。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要改变学生厌学英语这一现状是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开题报告到论文的完成,整个过程我的导师给了我悉心的指导,在此衷心感谢导师的教诲与指导。但由于笔者学识有限,对城镇中学农村生源学生厌学英语现的研究不够深入,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之处。但这些不足会推动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努力。笔者相信研究的成功之路总会在不断探索者的脚下延伸。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师长批评指正。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四
1 文献综述
1.1 时间管理行为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分配和利用时间,以达到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充分挖掘潜能,获得更高成就的目的。 Lakein 于 1973 年最早对时间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时间管理的概念是由建立优先等级、确定需要、计划能够达到目标的任务,设置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四个方面所组成的。此后,许多研究者在其研究基础上,结合各自的研究分别对时间管理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使时间管理的理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及时记录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理论体系日渐丰富和成熟。时间管理的方法也从最初的重视便条和备忘录,发展到注重日程表在时间管理中的作用,注重按照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排定优先顺序,逐步过渡到今天的时间管理“罗盘理论”。2001 年,黄希庭和张志杰最早提出并界定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他们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的方式、对待时间的功能、价值上所表现出的行为态度,可以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对于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测评。时间管理行为是相对于时间管理倾向而提出的,指的是个体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时间,主动地运用各种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管理时间的过程。相对于时间管理倾向而言,时间管理行为更看重外显的行为,从外显行为出发评估其时间管理的能力。2001 年,黄希庭和张志杰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该量表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出发对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测查,被后来国内许多时间管理的研究所应用,影响较大。2006 年,袁湄编制了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问卷,该问卷共包括时间管理意识、时间管理规划、时间管理控制三个因子,34 个条目,拥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对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的评估。本研究中采用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2011 年,刘文等在黄希庭、张志杰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专科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共包括拖延性、规划性、抗压性、自觉控制性、时间透视性、混乱倾向性等 6 个维度。2012 年,杨维思编制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该量表包括优先级、计划性、反馈性、设置目标、时间分配、间管理行为、时间管理效能、社会取向的时间价值感等 9 个因子。陈丽编制了大学生学习时间管理策略量表,由学习时间管理意识、学习时间计划、学习时间管理的优先级、学习时间调控、学习时间管理效能等 5 个因素构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
1.2 考试焦虑
我国学者郑日昌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由考试情境引起的,伴随着情绪反应的内部心理状态。考试焦虑同个体的人格特征等因素相关,可能引起个体的防御或者逃避行为。考试焦虑,又被称为“测验焦虑”,是指个体在考试这一特殊情境中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呈现出紧张、烦躁、思维狭窄等特点,并伴随一定的躯体反应,如心跳加速、出汗、喉干舌燥等等。考试焦虑是大学生在期末考试等重大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面,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缓解。高考试焦虑的大学生比低考试焦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考试情境是有较强威胁性的,会产生更多的担忧和自责等反应,个体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的重要程度等等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1978 年,Spielberger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主要由忧虑性和情绪性两个因子组成,并在基础上编制了考试焦虑量表(TAI),来对个体在考试情境中的焦虑倾向进行测定。我国学者宋维真和张瑶首次在我国大学生中使用, 经测查中文版 TAI 具有非常好的信度和效度。美国心理学家 Sarason 于 1978 年编制了考试焦虑量表(TAS),该量表属于自评量表,操作非常简便,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国内外研究考试焦虑最常用的量表之一。2001 年,王才康将 TAS 引入国内,对其中文版的信效度进行了实测,发现该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011 年,经原修订者同意后,董云英、周仁来等对中文版的 TAI 进行了简化,并确定了该量表简化版的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简表共有 5 个条目,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考试焦虑程度越高。该量表也具有非常好的信效度。
………
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已有的研究虽然已经对于时间管理同考试焦虑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应用黄希庭和张志杰所编制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进行的,该量表考察的是被试的时间管理态度、时间管理倾向和时间管理价值观,然而倾向并不能决定一定会出现某种具体的时间管理行为,因此,并未对专科生的具体的时间管理行为同考试焦虑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因而,对于专科生调整自身的时间管理行为以降低考试焦虑,提高学业水平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大。本研究希望从专科生切实的时间管理行为作为出发点,探讨不同时间管理行为对于专科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和学业成绩的影响,并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如何优化专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提出有益的建议,帮助专科生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行为习惯。
………
2.2 研究假设
2.2.1 专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同考试焦虑显著负相关
2.2.2 专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同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
2.2.3 专科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同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
2.2.4 专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文理科的差异
……..
3 研究方法.........7
3.1 被试.....7
3.2 研究工具.........7
3.3 研究方法.........8
3.4 数据处理.........8
4 研究结果.........9
4.1 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的总体情况.........9
4.2 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在学科.....9
4.3 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和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11
4.4 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对学业成绩的预测关系.......12
5 讨论与分析.........14
5.1 关于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和考试焦虑水平的总体分析.........14
5.2 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的学科差异分析.....14
5.3 专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的性别差异分析.......15
5.4 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学业成绩......16
5.5 教育建议.......18
5.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20
5 讨论与分析
5.1 关于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和考试焦虑水平的总体分析
研究中通过对样本抽阶段所采集数据的分析发现,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具有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先后顺序,分配自己的时间,具备一定的抵抗干扰、拖延等行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和条理性。研究中还发现,在时间管理行为的三个维度中,专科生的时间管理意识比较高,均值为 3.02,说明专科生已经从思想上认识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有想要管理好时间的想法和冲动。但是时间管理规划和时间管理控制两个维度的得分依然处于中等水平,进而使得专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水平不算很高,这从侧面说明专科生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执行力欠缺,虽然有较高的进行时间管理的意识、动机,但是落实不到每天具体的时间管理行为中,意识和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研究还发现,专科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偏低,平均值仅为 2.10,并且具有较高的离散度。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结论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第一,抽样时间的选取问题。本研究的抽样选择的时间点为学年第二学期进入考试周以前。这一阶段大二的学生刚刚考完较为重要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且均没有进入紧张的期末考试阶段,因而距离考试情境较远,由于考试所导致的紧张和压力感不足,因此被试感受到的考试焦虑程度比较低。第二,由于需要做焦虑水平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而当时尚未进入考试周,因此采用的是整体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需要本人实名填写问卷,待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由研究者本人将其学业成绩补充完整。实名填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被试作答的真实有效性,被试可能会因为害怕周围人的眼光等原因刻意降低自己在考试焦虑问卷中作答的分值。
……….
结 论
6.1 专科生时间管理行为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6.2 专科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偏低;
6.3 文科生在时间管理行为显著优于理科生;
6.4 理科学生相较于文科学生具有更高的考试焦虑水平;
6.5 女生的时间管理行为显著性优于男生;
6.6 专科生的时间管理行为同学业成绩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6.7 专科生的考试焦虑同时间管理行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6.8专科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同学业成绩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总体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趋势。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五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从 1984 年于洛杉基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再到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 88 枚奖牌的骄人战绩,在短短 28 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由原来的体育弱国一跃成为世人瞩目的体育强国和奥运强国,中国运动员已经、并且正在向全世界展示着自身越发强劲的体育素质与高超的运动技能。作为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盛会之一,现代奥运会为国家、地区之间提供了进行体育综合实力对抗的广阔平台。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与世界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不同地区运动员在身体素质与技、战术水平上的差距逐渐缩小,体育比赛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那么,在“竞技体育领域,采取哪些心理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在训练中挖掘、并在比赛中体现运动员的潜在能力呢”[1]?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使得运动心理学越来越成为应用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优秀运动员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长期的教育与培养过程。在我国现行的奥运体制与运动员培养体制下,国家队的运动员多数是由地方的少年体校和青少年运动队逐级培养、选拔出来的,因此,这些基层的少年运动员(11、12-14、15 岁)的素质也就决定了未来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而我国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较多关注青年及大学生运动员,针对少年运动员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选择少年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
……..
1.2 研究的意义
满意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对训练、比赛的态度[4]:高满意度能引发适当的运动动机, 使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和比赛;而低满意度会诱发心理疲劳与心理衰竭,使运动员退出比赛甚至终止运动生涯。11、12-14、15 岁称作人生的青春期或少年期,这时的个体正处在初中阶段,此时其心理的平稳发展与生理的迅猛发育之间极易产生各种矛盾,这就导致了少年个体的心理危机[9]。陈家麟(2002)指出,少年期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未成熟期,少年的情感体验强烈而不稳定,耐挫力差,极易冲动、固执和极端化[10]。可见,与其它年龄段的运动员相比,少年运动员一旦出现较低的满意度水平,则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并极有可能因此而终止训练或比赛。因此,进行少年运动员满意度及心理疲劳的有关研究对稳定少年运动队的组织结构,提高训练、比赛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满意度与心理疲劳是影响运动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满意度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直接关系到少年运动员心境的好坏:出现心理疲劳的运动员往往被淡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所困扰[11]。开展少年运动员满意度对教练员领导方式与运动员心理疲劳中介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明确三者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从完善教练员领导方式、提高运动员满意度水平的角度提出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有效措施,这对维护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对训练、比赛控制行为的最终效果往往以运动员的认知评价为中介,运动员满意度是诊断运动队管理水平和教练员领导方式的指标。本研究将从提高运动员满意度、缓解心理疲劳的角度,探索适用于少年运动队的、高效的教练员领导方式,这对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2 文献综述及分析
2.1 文献综述总体构想
本研究涉及三个变量,分别为:教练员领导方式、运动员满意度和运动员心理疲劳,旨在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少年运动员满意度对教练员领导方式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中介作用。综合 Baron, Kenny(1986)与温忠麟(2004)提出的中介变量的定义与检测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收集文献资料时,将从以下六方面入手:1、教练员领导方式概述;2、运动员满意度概述;3、运动员心理疲劳概述;4、教练员领导方式对运动员心理疲劳影响的有关研究;5、教练员领导方式对运动员满意度影响的有关研究;6、运动员满意度与运动员心理疲劳关系的有关研究。通过对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思考,为本次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步骤的制订和研究结果的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
2.2 教练员领导方式概述
领导(leadership)是:“影响或控制个体或组织,进而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该过程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所处环境三种要素组成”[1]。自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大量涌现,它们从“人”的角度,尤其是从领导者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20 世纪 60 年代,诞生了著名的领导权变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菲德勒模型以及目标——通路理论。组织行为学中众多管理理论的出现很快引发了运动心理学界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在运动队中,运动员在大多数时间内充当着被领导者的角色,而充当领导角色的教练员则是队中的灵魂。“我国的专业运动队中,教练员大多数是由上级组织委任的,他们不仅负责主持和领导队内事务,还代表运动员协调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此外,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也是通过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实现的[1]”,正如 Williams(1993)所指出的那样,“引起运动队发生改变的因素有很多,而教练员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14]。基于教练员在运动队中领导行为的重要性,Chelladurai(1993)对发生在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长期而系统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多维领导理论。该理论不仅归纳了影响领导行为的诸多因素,还指出“教练员应该表现的、运动员喜欢的与实际表现的三种领导行为共同决定了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好坏与满意度水平的高低”[15]。在多维领导理论的指导下,Chelladurai 与 Carron(1981)在原有领导行为调查问卷(LBDB)的基础上,编制出了《体育运动领导行为量表(LSS)》,从训练指导行为、民主行为、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积极反馈行为 5 个维度综合评定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在目前的运动领导行为领域的相关研究中,该问卷已经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3],但后期有资料表明,“在此问卷中,专制行为维度的信度与效度普遍不高”[16]。“领导方式是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的风格,是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就开始从领导者的作风与行为的角度研究领导的有效性,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1]。
………..
3 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 17
3.1 研究目的 ....... 17
3.2 研究对象 ....... 17
4 研究构想 ........ 18
4.1 总体结构 ....... 18
4.2 研究假设 ....... 18
4.2.1 假设提出的依据 ........ 18
4.2.2 研究假设 ...... 19
4.3 研究方法 ....... 19
4.4 量具 ........20
4.5 施测方式 ....... 21
4.6 创新之处 ....... 21
5 研究结果 ........ 22
5.1 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状况及分析 ......... 22
5.2 描述性统计及其分析结果 ....... 22
5.3 少年运动员满意度对教练员领导方式....24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本研究在测量教练员领导方式时所用的量表为《教练员领导方式量表》,完全由 172名少年运动员独立填写完成,所得数据实际上表示的是运动员感知到的教练员的领导方式。在测量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时所用量表为《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也由运动员独立填写完成,所得数据仅表示运动员主观感受到的心理疲劳状态。本研究使用的《教练员领导方式量表》包含 2 个维度,即民主型领导方式与专制型领导方式。“民主”与“专制”从字面上看,有相对立的趋势,但二者的最初立意是指:以“运动员”为中心,还是以“任务”为中心。从量表中题目的构成上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具体表现为:在决策的制订与执行上鼓励队员提出自己的意见,表现出较多的训练指导行为。专制型领导方式的特点是:与运动员关系疏远,在管理上独断专行,表现出较少的社会支持行为与积极反馈行为。从表3可知,二者的相关系数为-.597,达到了.01的显著性水平,可见二者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并非完全对立,从总的方向上看运动员感知到的教练的民主型领导方式越多,其感知到的教练的专制型领导方式越少,但二者仅为中度相关。从表4与表5中的共线性诊断的结果看,“民主”与“专制”2 个测量维度也并未重合。
……….
结论
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
(1) 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发生率达 67.44%,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2) 教练员领导方式对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
(3) 教练员领导方式对少年运动员满意度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
(4) 少年运动员满意度对其心理疲劳具有显著的影响。
(5) 少年运动员满意度对教练员领导方式与运动员心理疲劳具有中介作用。
这种中介作用体现为完全中介与部分中介二部分。其中,完全中介作用体现在:运动员满意度对教练员专制型领导方式与运动员运动消极性评价具有完全中介作用。部分中介作用体现在:运动员满意度对教练员民主型领导方式与运动员情绪或体力衰竭有部分中介作用;对教练员专制型领导方式与运动员情绪或体力衰竭有部分中介作用;对教练员民主型领导方式与运动员运动消极性评价有部分中介作用。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六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可分为狭义与广义,其中,从狭义之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协调统一,人格完整,人际交往正常并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没有某些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或障碍及行为问题等;从广义之上讲,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发展、发挥最优心理潜能为目标,塑造完善的人格,不断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客观环境和社会生活,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贡献。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很多,但是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概括各种说法,认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分为三类。第一类:遵循“精英思路”的理想境界说。即把人的心理健康看作人心理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1986 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提出,心理健康是个体力争在周围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心理达到一种最佳的功能状态,但这并不是完美的绝对状态。由此可见,“精英思路”其实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标准较高,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这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可以看做“精英思路”的典型代表。第二类:遵循“众数原则”的协调适应说。即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对外部环境的良好适应的协调统一。我国《心理学大辞典》提出:心理健康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是否健全等)保证正常和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与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我国学者刘艳(1996)在总结近半个世纪的争论后指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第三类:遵循折中思路的“适应—发展”兼容说。即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内部协调、外部适应并能发挥心理潜能。如刘华山(2001)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个人能够积极向上的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心体验,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心理潜质与最佳的心理状态,并能维持这种心理状态。”
………..
1.2 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对于应对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Lazarus 等人将应对解释为个体做出的一种主观上的努力,用以适应其面对己经超出自己的预期承受能力的事件或环境(赵国秋,2007)。Compass 等(2001)提出,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承受挫折事件和压力环境时,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调节负性情绪,改变认知策略和行为方式,以适应挫折事件和压力环境。Lazarus 和 Folkman(1977)给应对下的定义为,应对是个体面对挫折和压力时,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在认知和行为方面控制并减弱自己的内部需求。除此之外,国内的学者也对应对的概念有相应的研究。如姜乾金(1993)将应对定义为:应对是个体为了对付应激而采取的各种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活动,是重要的心理应激因素。黄希庭等(2000)认为,应对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在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做出主观努力的过程。肖计划(1996)认为,应对是个体在遇到挫折事件或处在应激环境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和活动策略来解决因挫折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
根据应对方式的内部构成,可以从以下三种观点来认识应对方式 。
(1)素质观点。该观点源于自我精神分析,是存在于潜意识的认知机制。个体在面对突发应激事件时,为保护自己可能运用歪曲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减轻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素质观点假定人们在面对突发应激事件和应激环境时,比较习惯使用某种特定的心理防御机制和情绪调节方式。研究者运用精神分析法、访谈法、人格测验等方法了解和评估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和素质性策略。例如在与个体访谈中,研究者会询问来访者在处理突发应激事件或面对应激情境时如何做;在进行素质性应对测验时,研究者会询问受试者,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应付困难或应激情境。
(2)情境观点。即情境性应对,最早源于 Lazarus 等人提出的应激认知评价模式(Folkman,1992)。Lazarus 等人将应对方式解释为个体在特殊的应激事件或应激情境下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做的一种反应,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认知评价,因而可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应激反应。个体在知觉到应激事件和环境对自己有害或有益时,会产生情绪反应。因此,个体需要通过不断地对应激事件和自身的关系进行认知评价。个体的应对方式随着认知评价的变化而改变。情境观点采取情境性应对评估的方法,通过个体报告其在实际中采用哪种情境性应对策略来应付应激事件。
(3)综合性观点。最近,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认为素质观点和情境观点在解释应对方式时可以互相补充。素质观点强调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通常选择偏好的应对方式,借以改变应激性情境对个体的影响(Epstein 和 Meter,1989);而情境观点涉及到个体在特殊环境中应该如何应对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反映了个体处于应激时的应对状况(FolKman,1992)。Moos 等(1993)总结这两种应对观点,提出了新的应对概念即将二者融合的综合概念,他强调两种应对观点的共同点是个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应激事件或者处于突发应激环境时所做出的应对努力。综合性观点下的应对方式概念包括 5个部分:①环境系统,包括对环境和获得社会资源的需求,如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②个人系统,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家庭环境、人格特征、社会地位等;③生活危机与个人变化,指个人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④认知评价和应对反应,个体通过不断地对应激事件和自身的关系进行认知评价,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⑤身心健康,通过认知评价、行为努力和情绪调节等方式,应付各种危机和应激环境,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使个体身心健康处于最佳水平。
……….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目的
考察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个体差异,研究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2.2 研究意义
我国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广泛地引起学者的重视。近几年,关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对影响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已有的研究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本研究针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和与之关系密切的应对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究,以探讨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矫正服刑人员的异常心理提供理论依据。
2.3 研究假设
(1)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
(2)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著;
(3)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相互之间密切相关;
(4)男性服刑人员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有预测作用。
……….
3 对象与方法........12
3.1 研究对象........12
3.2 研究方法........12
3.3 研究工具........13
3.4 统计分析......... 13
4 研究结果....14
4.1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14
4.2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15
4.3 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现状........19
4.4 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19
4.5 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 22
4.6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23
5 讨论.... 24
5.1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个体差异 ..... 24
5.2 男性服刑人员应对方式及个体差异....27
5.3 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29
5 讨论
5.1 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个体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服刑人员 SCL-90 总分超过 160 分的检出率为 59.42%,即 59.42%的男性服刑人员 SCL-90 得分超出正常总分,即在莫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阳性症状,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测查。同时,男性服刑人员在 SCL-90 总分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 10 个因子得分都显著地高于正常人,这就说明与正常人群相比,男性服刑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非常的高。由此可知,男性服刑人员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正常群体。本研究结果与钱永福(2001)、谭春生(2009)、王大丽(2010)、Ariel Eytana(2011)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影响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人格特点、负性情绪、认知等方面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比正常人群低,其原因是复杂且特殊的。首先,男性服刑人员作为偏离了社会常态的特殊社会群体,较正常人群,缺乏自知、容易冲动、敏感多疑、偏执冷漠、独断专行、性格孤僻、自私自利,缺乏正常的社交交往或仇视社会,存在严重的报复社会倾向(马海鹰,2005)。男性服刑人员的这些人格特征也会导致其心理失衡,不同于常人的正常心理。部分男性服刑人员甚至存在各种人格障碍,他们的人格特征偏离正常,在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形成异常的行为模式,可能出现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冲动、甚至出现伤人行为,危害性极大。其次,男性服刑人员在入狱前,经历犯罪、逃亡、被逮捕、审讯、拘留、判刑等过程中,必定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不仅是对当前状况也包括对今后生活会产生悲观情绪;在入狱后,生活环境、家庭压力、社会压力、人际关系等都发生剧烈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男性服刑人员心理上的改变,尤其是情绪的变化。
……….
结论
本研究采用 SCL-90 和应对方式问卷对石家庄某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食欲、睡眠、负罪感等方面,服刑人员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第二,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在文化程度、有无前科、婚姻状况、捕前家庭环境等人口学变量上均有显著差异。第三,男性服刑人员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第四,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SCL-90 总分及各因子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退避、幻想、自责等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幻想、解决问题、退避这三种应对方式较好预测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七
1 文献综述
1.1 教师肢体语言概述
随着时代发展、新课程改革实施,教师面临更高的职业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在讲课过程中做到语调随讲授内容的抑扬顿挫;还要在教育工作中有丰富的、融入感情的恰当面部反应,亦即神色;更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成为一个参与者、表演者。这些要求就表明,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达到一种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有符合情景的体态语言。教师在课堂中的体态语言的应用,也就是教师肢体语言。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即身体语言,是指通过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协调活动表情达意,更加形象的传达人物的思想的一种沟通方式。肢体语言是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态度和想法的重要线索,通过这些线索进而理解他人、对他人和自身做出评价。在与外界信息传达的过程中,个体的肢体语言表达占有很大比重。蒋庆元的研究发现,个体在向外界传达信息时,完整的信息中,纯语言只占 7%,声调 38%,除此之外,还有 55%的信心需要通过非语言传达,并且肢体语言通常是个体潜意识的动作,欺骗性低[1]。孙菊茹、陈春荣、谢云等人认为,肢体语言是非言语的一部分,它是由个体的面部表情、头部动作、手臂动作、身体姿态等组成的传达信息的符号[2]。姜洋认为,“肢体语言也被称为体态语言,是一种人类表达和传递思想感情的方式,通常借助自己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的变化”[3]。Baltas and Baltas 中提到口头语言没有发展时,人类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人们通过肢体语言,与他人分享他们的感觉、思想、欲望和需求[4]。Kasikci曾经提到,肢体语言是非言语沟通的一种形式 ,是言语沟通的助推器,放大器[5]。不同的学者对于肢体语言的界定有所不同,从国内外对肢体语言的界定来看,肢体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来说,肢体语言既包括头部、面部的各种表情动作,也包括四肢和身体的各种动作。狭义的肢体语言定义为,由四肢和躯体的活动动作,代替语言传达人物思想的沟通方式。
…………
1.2 学业情绪概述
2002 年,德国心理学家 Pekrun 是最早提出学业情绪的学者,他认为学业情绪是情绪分类的一种,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其学习过程紧密相关的情绪[14]。在此之后。学者们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但尚未达成统一标准。 在此基础上,俞国良扩大了其中“学业”的外延。他认为,学业情绪不仅限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还包括各种与学业相关的情绪;不单指学生在学业获得成功或不幸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作业过程、考试等学业活动中的情绪体验等[15]。季常弘等人从更为细致的方面对学业情绪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学业情绪是一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态度体验[16]。从学业情绪概念发展的历程来看,对学业情绪概念的有效界定关键在于对“学业”的界定。因此,综合学者们对学业的界定,借鉴俞国良对学业情绪的定义,本研究中将学业情绪定义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相关情绪体验,如高兴、焦虑等。有的学者选取愉悦度作为单一维度划分学业情绪;也有学者在设计问卷时采用积极与消极的划分模式,如 DES, PNANS-R 量表等等;之后的学者又在其中加入了中性情绪。Pekrun 等将唤醒度引入学业情绪的分类中,将其划分为二维结构,包括积极高唤醒度的情绪、消极高唤醒度的情绪积极低唤醒度的情绪与消极低唤醒度的情绪四种。
……….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现状及以往研究的不足
经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国内外关于教师肢体语言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学者本人的日常经验或感受上,更多的是质性研究,从单一的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教师肢体语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这些研究多数只是停留在经验层次,而较少有学者深层次探讨教师肢体语言通过什么机制对学生产生影响,更没有学者进行量性研究,用科学的、具体的测量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此外,过去的相关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肢体语言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而对教师一些无意识的消极肢体语言对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没有予以重视,没有肢体语言对于学生学业求助态度影响的研究。学业求助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影响学业求助因素的研究颇丰。影响学业求助的因素主要包括: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班级环境和文化因素等。尽管如此,对于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仍存在尚未澄清或者尚未涉及的部分,如教师的肢体语言对学生的求助态度是否因学科不同产生影响等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究。目前,我国对于学业求助的研究对象涉及了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年龄阶段,但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针对初中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潜能的发挥受其学习情绪状态的影响。在课堂上,学生情绪的变化受教师肢体语言的影响。前人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课堂肢体语言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绪体验.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指出,“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是替代词语表达的有效、经济的辅助手段”[52]。小学生的学业求助态度对学业成绩、自尊心的建立、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而老师积极的肢体语言,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助态度,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2.2 研究意义
在理论上,本研究将教师肢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用真实的教师肢体语言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呈现给被试,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能够得出更为客观的结果,拓展了教师肢体语言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将教育事实和心理学实验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也将丰富我国小学生教育的研究领域。教师肢体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作为一种非言语的沟通形式,它常常是教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肢体动作对学生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研究教师肢体语言的效价对学生学业求助态度的影响,从而阐明了教师肢体语言引发学生积极或消极情绪体验的心理机制。通过本研究,可以让教师意识到,自己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意识的肢体动作,会给学生带来积极或者消极的暗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求助态度。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关注并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正确有效地通过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或反馈自己的信息。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主动性求助行为,并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积极求助的习惯,从而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扎实学习,查找不足,遇到问题及时求助,促进学生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正性的求助思维模式。
………..
3 实验研究 ..... 20
3.1 实验一 教师肢体语言对小学生情绪启动的影响研究.... 20
3.1.1 实验目的..... 20
3.1.2 实验方法.......... 20
3.1.3 数据结果与分析....... 23
3.1.4 讨论...... 25
3.2 实验二 教师肢体语言对小学生学业求助自评影响.......... 26
3.2.1 实验目的..... 26
3.2.2 实验方法..... 27
3.2.3 实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 28
3.2.4 讨论...... 30
4 研究综合讨论 .... 32
5 结论与展望 ........ 33
5.1 研究结论....... 33
5.2 教育建议........ 33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34
4 研究综合讨论
在前人研究情绪启动和学业求助的基础之上,本次研究的两个实验证实了教师肢体语言作为学生外部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启动效应,唤醒学生不同的情绪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肢体语言在对小学生情绪启动的基础之上,还能够对小学生自身学业求助自评的结果产生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教师肢体语言可以改变当下学生对情绪的知觉。虽然对于不同的被试人群(不同性别:男、女,不同年级: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不同学习水平:学习优秀、学习中等、学习不良),被试做出反应的反应时存在差异,但实验证实教师肢体语言对学生学业情绪确实存在启动效应。除此之外,教师肢体语言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求助。
………..
结论
本研究以教师肢体语言为自变量,分别以小学生情绪以及学业求助自评结果为因变量,得出以下结论:
1、教师肢体语言对被试群体的情绪存在显著的启动效应。
2、教师肢体语言对女生被试和男生被试均存在情绪启动效应。
3、教师肢体语言对不同学习水平的被试启动效应的影响不同。
4、不同效价的教师肢体语言可以影响学生自身学业求助自评的结果。
5、不同效价教师肢体语言可以影响不同性别学生自身学业求助自评的结果。
6、不同效价教师肢体语言可以影响不同学习水平学生自身学业求助自评的结果。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八
绪论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笔者是一个很喜欢孩子的人,“孩子头”这个可爱的名称更是从她记事开始就一直陪伴着她,掐指一算竟也有二十余年了。一直以来,怀揣着一颗长不大的童心,笔者陪伴着天真的小朋友们,并在其大学本科专业方向的影响之下,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名幼儿以及少儿美术老师,不知不觉也有近七年了。多年的美术教育培训工作让笔者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笔者认为,儿童美术教育这一职业,让她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从人生的迷茫期中逐渐地解脱出来,明确了人生的目标—“为了儿童美术教育事业而奋斗,在儿童美术教育事业这一领域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是笔者的事业,也是她的梦想。一副副天真的面孔就像是一张张洁白的纸。在笔者心中,儿童美术教育事业首先应该是一个“良心工程”,其次才能说得上是“教育事业”。无论你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始终都应该意识到的一点是“引导儿童绘制出一幅幅人生蓝图的人,是老师和家长,是儿童最亲近的人,而不是其他。因此,关于儿童美术教育,每一笔每一划我们都要用心去做。”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项简单的艺术教育,更深层次上,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这一领域,虽然早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做出过相关的研究。例如国内的“丰子恺、杨景芝、陈鹤琴”,国外著名的教育家“弗兰兹 西泽克、罗恩菲德、艾斯纳普莱尔” 以及意大利瑞吉欧式儿童美术教育等等。尽管如此,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社会因素以及具体实践经验等等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个人观点也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他们的观点。
………..
概念的界定
我们都知道,有不少教育家和学者都曾提及“主流应试教育思想的弊端”。在这里,笔者认为,自己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界的后辈晚生,不便于做出过多的论述。然而,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儿童美术教育也同样受到其影响。在“主流应试教育”的时代背景之下,家长们变得越来越功利和浮躁,使得本该轻松、愉快、天马行空的儿童美术教育在思想上受到压制,变的枯燥、乏味、毫无生机。但笔者认为,有关“教育体制”这一问题,不是凭一人之力,一时之功就能扭转的。一分为二的说,这样的教育体制既然有其弊端就一定有其益处。在此,笔者不便于就其对某一方面的影响而给出任何结论。所以,为了突出主题,笔者避开了学校儿童美术教育,选择性的就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困难展开研究。笔者认为,校外儿童美术教育虽然也受到了“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比如说近年来出现的“儿童美术考级”,但与学校儿童美术教育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既是家长和儿童对培训机构的选择,也是培训机构对家长和儿童的选择。所以,它可以说几乎脱离了学校教育体制的限制,相对来说“应试教育”体制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也较小。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认为,一方面,从最大限度的发挥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实现其教育意义这一角度出发,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更具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从上文中所提及的“应试教育”体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来说,相对学校儿童美术教育而言,其干扰因素和阻力也更小,这一特点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的难度,更加便于研究进程的推动。
…………
第一章 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1 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儿童美术教育与一般的儿童教育相比,更加突出审美、游戏、纯真精神等特性。那它的作用有哪些呢?笔者认为首先,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到六岁幼儿的思维方式通常和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动作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他们探知的过程中对感官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探知事物,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儿童美术有着丰富的色彩、材料、形状和结构,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一学科的特点刚好满足了这些条件,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小培养儿童对画画的兴趣,不仅让儿童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益处。对此,笔者把他归结为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它可以发展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即审美能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第二,它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它有助于形成儿童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以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等等。第四,它能提高儿童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第五,它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第六,在儿童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能培养儿童整体规划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第七,通过美术活动,能锻炼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养成坚持不懈与替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通过以上了解,我们已经明确的认识到了儿童美术对儿童身心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他的作用。那么,要如何才能将这些作用落到实处,让其服务于社会受益于儿童呢?作为一个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
1.2 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上一章节中,笔者曾从七个方面概括出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笔者认为,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就是竟可能的把其作用落到实处,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发挥,真正造福于儿童,服务于社会,让儿童美术教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教育。作为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到“通过儿童美术教育,实现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理解力和感受力;通过儿童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儿童美术教育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以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通过儿童美术教育提高儿童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真题规划能力和综合能力、锻炼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无需多言,笔者认为这就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把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对儿童所产生的益处确实的落到实处。它却以最为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了儿童的符号世界,在这幅画中所表现出来的轻松与愉悦、和谐的色彩与饱满的构图,不就是很多画家费劲心思所追求的的么?学会在儿童的涂鸦中发现“惊喜”!
……….
第三章 家长观念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19
3.1.1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大众式”的家长教育观点.........19
3.1.2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较为先进的家长教育观点......20
3.1.3 怎样的教育观点才能实现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20
3.1.4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家长的误区.........21
3.1.5 在功利主义价值观下畸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23
第四章 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实际困难.........29
4.1.1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教育家长”的重要性.....29
4.1.2 怎样解决儿童美术教育发展中的实际困难......30
4.1.3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怎样做家长.....35
4.1.4 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解决方法....36
第四章 儿童美术教育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4.1.1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家长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当中“家长教育”问题无疑就是儿童美术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笔者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真正需要被教育的不是儿童本身,而是在教育过程中通常被我们所忽视的家长们。”说到这里,笔者不得不再次强调,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以及儿童美术教育的出资者和决策者,其教育观点直接对儿童的美术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笔者在前文中曾用“一张张洁白的纸”来形容儿童的单纯。在这里,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开始接触社会,他们身边最为亲密的就是父亲和母亲。换而言之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婴儿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天起他所有的行为和饮食起居就开始和父母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他们没有较为独立和完善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上也没有完全的自理能力。所以,无形之中,父母的思维模式和教育观点几乎完全占据了儿童的世界,左右着儿童的学习与生活。说到这里应该不难看出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于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而言这一点更是尤为突出。笔者认为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家长教育观点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儿童今后美术学习生活中的发展方向,其产生的影响是任何一种外在社会因素都无法比拟的,具有很强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可想而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教育家长”成了重中之重。换而言之,只有家长首先拥有了科学的教育观念,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从根本上打破这一点,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朝着新兴向荣的方向发展,才能从实际意义上克服儿童美术教育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普遍家长缺乏科学的儿童美术教育观点,从根本上误导着儿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师的教学难度,使得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开展步履维艰。
………..
结 语
本文由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儿童美术教学实践经验,不断考察,分析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学习国内外各位儿童美术教育家丰硕的的研究成果,吸取其精华,分析对比,认真思考总结而成。主要致力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困难研究。提出了,“儿童美术教育这一领域其实并不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甚至可以说是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发起疑问“为何在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之下,儿童美术教育界依旧是如此的混沌不堪”运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推动论文的进程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以直观的方式提出了“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教育家长”的重要性,以及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对儿童身心发展和儿童美术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后,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九
前 言
1、 课题来源
当代中国的中小学已经对各项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从改革的进程来看,小学中层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是关乎改革成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国在职的小学中层管理已经达到100万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小学中层管理者的重要地位。小学教育管理者自身的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新的发展需要,并且也跟不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从国际背景看,各国都注重教育的发展,把教育竞争推向前沿,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深化改革。政教主任的专业化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国情和教育体制方面有独特之处,大多数政教主任都是由上级从骨干教师中任命产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其社会责任,极易忽视了政教主任自身的发展和专业化。国外的中层管理者专业化提出较之中国而言是早的,其权力范围也比我国的范围大,在教育制度方面也比中国更加完善,我们可以借鉴其长处,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层管理专业化之路,特别是政教主任的专业化道路。本研究在对文献的梳理和对现状的考察上,结合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对当今小学教育管理中政教主任这一角色进行了剖析,较为全面地认识、分析了现今社会中小学政教主任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教育管理观念落后,偏重经验管理等,并在一定的理论支持上,提出了相关转型的意见和建议,力图寻求一些有效方法来改变现存的状况。为此,应提高小学政教主任的精神和文化素养,增强其与校长、同事和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且要改革政教主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致力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把小学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高度。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之所以选取我国小学政教主任专业化发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想达到之处:首先,从思想渊源、国情角度出发,对小学政教主任这一角色进行探析,使学校管理更加分工明确,管理形式多样化,效率提高;其次,政教主任这一职能角色的专业化发展,其工作在任何学校都会是学校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力,会使得学校发展差距减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再者,小学政教主任这一角色的专业化发展,可以推动小学中层管理的发展,使中层管理在制度、培训、政策方面能够深化改革,进一步为中层管理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后,作为一项专门职业,政教主任专业化会推动职业分工以及职业专门化发展,有助于整体大环境中各职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政教主任者专业化会使政教主任有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追求自身教育管理素质的提升,重视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重视教育质量,从而可以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保证。政教主任专业化促进管理的科学性,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易形成符合自己学校状况的特色办学风格,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
第 1 章 小学政教主任专业化的要义及其意义
1.1 小学政教主任专业化的要义
意识的反作用告诉我们要注重思想意识的指导作用,不同的意识,会引导形成不同的行为,在学校管理中会形成不同的管理风格和模式,政教主任的管理观念会极大的影响其所在学校的管理模式和水平,在目前学校管理发展状况下,学校的发展都要顺应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对于政教主任这一角色,我们自然会有很多管理理念的期望,认为政教主任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学校管理理念,不断革新,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出谋划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做到这些的同时,也会促进政教主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所谓管理理念,是由一系列价值观念、职业准则、道德标准等所组成,政教主任的管理行为就是其管理理念的直接体现,政教主任必须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学校在管理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与同事和学生相处时,要注意不损害个体尊严和个体的自身特性,充分考虑到教师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沟通互动、工作效率等,也要考虑到学生们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学习乐趣、学习质量等,更重要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处和交往,在校园里塑造一种积极进取、健康活泼的学校风气。政教主任应该注重培养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育人意识,包括校长、主任等相关工作人员,都要为学生服务,树立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意识,有这样良好的校园风气,会使孩子们在一个优秀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极其有益。所以,政教主任要做好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使整个学校各部分能相互协调、顺利进行。
…………
1.2 小学政教主任专业化的意义
新中国建国以来,国家领导人就把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教学成果和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但也应注意到,我国在教育方面仍旧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管理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社会对教育管理者的要求与教育管理者发展现状之间的不匹配,政教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等问题。学校建设发展需要政教主任的专业化推动,政教主任专业化也有利于改善学校管理作风和办学水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系统的管理规范可以使政教主任的行为更加符合从业标准,政教主任的专业组织也可以促使政教主任专业化的发展,此外,政教主任专业化会使自身内在专业知识结构更完善,这些都有利于当今教育的发展。从现今小学中层管理者的发展来看,想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在最基本的日常事务之上,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看这所学校的发展前景。当前学校管理的手段多以行政为主,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把制度作为准则,把上级的指令作为依据,控制为手段,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刘仁镜、翟博.现代学校制度与治校方略[M].开明出版社,2005,P20-21,P33-35]①政教主任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原有的行政型、教师型政教主任已经不能与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相匹配,政教主任的角色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政教主任的办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专业化之路就日趋被社会所关注。
……….
第 3 章 推进小学政教主任专业化的策略........19
3.1 管理创新 ........19
3.2 整体思考、统筹规划 ........19
3.3 明确政教主任角色定位 ........20
3.4 建立政教主任专业化发展组织........21
3.5 改革并完善人事制度及评价制度........22
3.6 注重专业养成和提高专业培训.........23
第 3 章 推进小学政教主任专业化的策略
3.1 管理创新
创新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社会就像一潭死水,时间过长,就会发臭。创新对于改变整个社会老旧的面貌具有相当重要的促进及推动作用。那么对学校来说,想要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建立新的思想观念,转变原有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吸收新的信息,防止思想上固步自封,只有不断刷新自己的办学理念,吸收新的信息,才能在思想上跟上教育界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不在思想上落后。政教主任要不断审视自己所工作学校的管理体系、管理理念,及时改变不合时宜、不适合学校发展的思想观念,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反省检查工作情况,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不创新自己的办学理念,就会落后于其他学校,会在教育改革浪潮中处于不利地位。政教主任要规避锋芒,远离学校的封闭差、效能低等缺点,努力提升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自己的教育思维和方法,为自己的管理专业化夯实思想基础。
……….
结论
目前,亟需对我国的小学政教主任培训进行规范和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在当今的中国,培训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法律方面也加强了建设,在政教主任培训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也小有成效,并且加强了培训的宏观指导,培训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所发展,培训工作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小学政教主任培训工作作为一套规范化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培训制度日渐完善,正在逐渐地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机制。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设了政教主任的培训机构,包括本校内部的培训和向外“走出去”的培训,培训工作仍旧要继续保持进行。我们要积极主动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政教主任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必须建设稳定的培训机构,进一步发展并完善培训网络体系。
............
参考文献(略)
硕士教育毕业论文篇十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学校、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感受。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学校教育环境软硬件的提升,如何让学生更愉快地在学校学习生活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学生感到自己在学校里体验快乐,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可以影响其在学校的表现,提高学习成绩。 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联结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学校的归属感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旷课、辍学率。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建立对群体的归属感,而高中生的主要学习生活范围就是在学校,且学校是培养与他人关系的重要环境。高中生经过长时间在校学习,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对学校的认同,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查阅已有研究文献发现,在诸多与学校归属感相关联的因素中,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都与高中生的学校归属感有高度相关,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个体(人格特质)、行为或心理(人际关系)、环境或对环境的感知(学校归属感)之间可能会相互作用,但是这三者之间是如何关联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如何发生的,目前并不清楚,所以进一步全面而深入地探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高中生的学校归属感、人格特质以及人际关系的人口学变量,并探讨三者的关系,以便力求能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与依据。
……….
1.2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中生,这是个体身心从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心理起伏和多变的时期。因为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空间主要是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家长、老师在高度关注他们的学业成就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心灵的窥探。高中生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学校归属感反映了他们自我的特点以及和重要生活学习环境的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甚至未来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分析和验证高中生三个心理变量的特点及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步的探索阶段。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分析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证实人格特质和学校归属感高度相关,但往往假设人格特质直接影响学校归属感。然而根据不同的分类,人格特质其实包括多种维度,不同的维度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可能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的人格特质的维度是否都是直接影响学校归属感,还是通过中介变量对学校归属感产生影响。 人格特质作为内在品质,进行干预也非常困难。本研究从人际关系这个容易干预的变量来分析不同的人格特质对学校归属感的作用机制,以期更全面地了解高中生的学校归属感,为今后学校归属感的干预研究提供一些实证性依据。
…….
2 文献综述
2.1 学校归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943 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多数情况下,后一级别的需要要在前一级别需要完成或者部分完成时才会出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基本的心理需要,也就是说人们要感觉到尊重,达到“自我实现”,必须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同样的,归属需要也是生理和安全需要获得满足后,才突出出来的。Baumeister 等则认为归属需要和生理需要是同等重要的,并提出归属感的含义:“归属感是普遍存在的内部驱动力,它促进人们去构建并维持持久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Goodenow(1993)提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学习生活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被他人(老师和同学)接受、尊重、包容和鼓励的感觉。”Devos 和 Dijkstra(2000)把学校归属感定义为,“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在国外的基础上,国内研究者包克冰和徐琴美(2005)指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加学校活动。”徐坤英(2008)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把自己归入所就读的学校,以及由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集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学校成员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学校的认同、投入、喜爱和依恋等。对自己能够成为学校或班级的一员感到高兴,认同学校的教学及其各种发展目标,愿意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来促进其发展。”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学校归属感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考察以往研究者对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学校归属感的具体界定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对所属学校的认同和投入,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可以降低学生不良的行为表现。
……….
2.2 人格特质
“人格”(Personality)起源于拉丁文“面具”(Persona)。“其中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在人生舞台上一个人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彭聃龄)。一直以来,由于人格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人格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各路心理学家有所不同,从而对其看法也不同。综合看来,界定人格概念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彭聃龄)。人格结构(personality structure)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格差异的假设性概念。基于词汇学假设的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彭聃龄)。
…………
3 研究设计........... 15
3.1 研究思路........15
3.2 研究目的........15
3.3 研究假设.......16
3.4 研究对象.......16
3.5 研究工具.......16
3.6 问卷收集方法.......18
3.7 数据处理与统计....18
4 研究结果.......... 19
4.1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19
4.2 人格特质的研究...........21
4.3 人际关系的研究...........24
4.4 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27
4.5 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的回归分析.......28
5 讨论........... 31
5.1 高中生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学校归属感的特点...........31
5.2 学校归属感、人格特质与人际关系的关系........34
5.3 教育启示........36
6 研究反思
6.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把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学校归属感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构建人际关系在人格特质和学校归属感间的中介模型,进一步了解人格特质是如何通过人际关系影响到学校归属感的,从而深化前人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成果,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格特质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在南昌和上饶取样,地域同质性较强,对结果的普适性产生影响。未来可以扩大被试的地域范围和人数,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自陈问卷法。难以避免被试的虚假作答,在后面的研究中,可以结合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等其他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精确。本研究属于横断研究,还可以采取追踪的纵向研究方法,使得横向和纵向方法相结合。由于研究者能力有限,本研究没有采用更加精密的统计方法,如果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三者模型的构建,可能会更加准确有效。
……..
结论
(1)高中生具有良好的学校归属感,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明显高于男生,学校归属感水平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但女生在临近毕业时归属感又增强。重点高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明显高于普通高中学生。
(2)高中生人格特质的各维度平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是:宜人性、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情绪性。高一学生的外向性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三学生,高二学生的情绪最为稳定,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重点高中的学生更加外向、谨慎、开放、情绪稳定。
(3)高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但整体水平还不错。女生的人际方面比男生好,高二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最少。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重点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相对较少。
(4)学校归属感与人格特质的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谨慎性呈现出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外向性、开放性、谨慎性可以预测学校归属感的好坏;学校归属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呈负相关,后者可以预测前者;而人际关系困扰与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谨慎性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情绪性呈正相关,情绪性可以正向预测人际关系困扰,而外向性和宜人性可以负向预测人际关系困扰。
(5)外向性人格特质通过两种方式影响学校归属感,既直接影响学校归属感,又可以通过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学校归属感。而谨慎性和开放性直接影响学校归属感。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