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九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88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顾名思义,“论文”是指专深而有系统的学问,是指研究、讨论教育领域问题的文章。教育论文发表就是专门对教育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论证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正式出版物上。(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为社会培养了各种规格技术人才,而且丰富和优化了我国人才结构。中等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华县是“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县,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史,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因此,华县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华县有重要的意义。自 1978 年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因此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华县也建立起第一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陕西省冶金技工学校。2000 年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年)》指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之后,华县的中等职业学校如雨后竹笋纷纷建立,2008 年左右,各种类型职业学校加起来在数量上已达 10所:陕西有色金属技工学校、华县技工学校、渭南市华夏职业技校、华县电子工程技术学校、华商职业技术学校、华州镇吝王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雨田职业学校、西安理工大学职业中专渭南教学部。其中,民办技校最为突出,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但是,受到人口数量增长萎缩以及职业教育发展不规范的影响,到了 2010 年前后,华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数量上出现大幅度锐减,在招生方面更是一年不如一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大量的关闭,改制和半运营状态。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需要大量技能人才,政府也不断出台政策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却无人问津,招生困难现象普遍存在。2012 年中央政府于提出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助学金制度,并逐渐实行免费政策,帮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吸引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但是现实情况仍不乐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并未见逐步回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并未得到彻底的改善。现在初中毕业升学无望的学生,宁愿打工也不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初中毕业直接就业学生对比,中等职业教育并未给受教育者个人发展和家庭带来期望的收益,这也造成“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随着国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政策的春天,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但是华县职业教育发展却背道而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者向着“愈上愈穷,愈上愈没出息”方向迈进。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和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中不合理现象原因,来解决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教育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中,主要的理论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认为在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高度,重点突出了生产三要素中的人。同时,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最主要途径是教育,教育投资是生产投资而不是消费,并且将贫困问题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随后,贝克尔将人力资本应用到家庭经济分析上,涉及到时间约束、消费和个人知识等几个方面,从家庭个人微观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收益之间的关系。而明塞尔重点研究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提出人力资本的时间价值,认为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可作为人力资本投资,并建立人力资本与教育收益模型,即明赛尔收益率。随后的研究中,则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教育投资的重要性以及教育投资与收益的计算等方面。现代人力资本强调教育对家庭经济的正面影响,但是对负面影响,尤其是“因教致贫”的问题尚无具体细致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教育如何消除贫困。“因教致贫”是发展中国家转制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这种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外学者贫困问题是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研究国家的贫富问题。经济学家试图从各个方面找出贫困的根源,从人口方面、权利方面、工业化方面、分工和专业化方面等。在这些所有的根源当中,教育最常被人提起。后来发现了教育的经济作用,尤其舒尔茨从教育方面论述消除贫困。自从上世纪 60 年代“人力资本革命”发生以来,人们认为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教育是消除贫困最有效的手段。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消除贫困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这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教育经济功能才能正常发挥。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制阶段,教育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供求等方面均受到了政府政策的影响策的影响,教育不能消除贫困,反而会加剧贫富分化状态。

……..

第二章 中等职业教育与家庭经济的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

2.1 中等职业教育与家庭经济的界定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王道俊和郭文安 2009)。对于个体来说,教育就是对个体进行有目的影响,促使个体在观念上发生了转变。可从两个层面上可以理解(1)教育是有目的影响。教育过程也是一种环境影响过程,影响本质作用是有限度的,需要影响环境与受影响者匹配才能发生作用。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些人受到了影响,有些人没有受到影响。这就可以解释相同环境下的教育,有不同差异的学生,也就肯定了教育不是万能的结论。因此,不同的人需要接受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影响力和个体自身的能力。(2)教育结果标志是观念转变。所谓的观念的转变,是个体头脑中对某方面原有的、不足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认识,经过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融会贯通、逐渐转变形成对某方面的系统的、综合的观念认识,包括分析、解决该方面问题的能力以及再认识、再学习该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某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形成对某方面的系统的、综合的观念认识,即使受教育者毕业后大部分知识是用不上的,但受教育者获得对这方面的观念认识,仍然有能力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称谓并无统一的规定,有称之为“职业技术教育”,有的称之为“职业教育”。在此,按照国内外较为规范的称谓称之为“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了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叶立群等 2006:19)。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从属于教育概念,即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仍然是一个影响的过程,教育的结果的标志仍然是观念的转变。这点明确的指出职业教育教学要注重过程的影响,所注重是人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不完全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培养。

……..

2.2 相关理论依据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W.Schults,902-1998)在 20 世纪 60 年代所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1)主张将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的核心来研究,并认为在资本中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2)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相比物质资源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能够极大的增加国民收入。(3)人力资本的目的是提高民众素质,最主要的途径是教育投资。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力,高素质的人力必然会带来高效的生产,而提高民众素质最重要的手段是教育。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问题。(4)教育投资应理性投资,需要把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劳动力价格的变化作为教育投资的依据。(Theodore W. Schultz 1961)该理论从观念上改变了对资本的认识,突破了传统观念中的资本等同于物质资本,创造性的提出资本中包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重点突出了生产三要素中的人,把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高度,认为在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一般认为物质资本是指现实存在的产品或货币等,其中包括生产设备、生产材料、生产用地、以及资金和金融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难于直观和衡量,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上。其中,投资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或职业培训产生的费用和在此期间的机会成本等,其表现在劳动者在知识结构、劳动技能、个人素质等方面。事实证明,在所有投资中,人力资本投资是收益最高的投资,也是最为高效的投资。依照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活动中,不仅要对物质资本投资,更需要对人力资本投资。为了迎合市场对各种各样的商品需求,需要将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进行组合并投入生产。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

第三章 华县中等职业教育对家庭经济影响.........12

3.1 华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2

3.1.1 华县当地经济发展现状........ 12

3.1.2 华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2

3.1.3 华县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现状......... 13

3.2 华县中等职业教育对家庭经济影响的调查..... 15

3.3 华县中等职业教育对家庭经济影响的分析..... 21

第四章 华县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发展............26

4.1 家庭方面....... 26

4.1.1 教育收益率不足........... 26

4.1.2 家庭教育投资偏差........ 27

4.2 职校方面....... 28

4.3 政府方面....... 32

4.5 社会方面....... 36

第五章 华县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发展的对策...........40

5.1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40

5.2 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自主性....... 43

5.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5

第五章 华县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发展的对策

5.1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促进华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缓解华县中等职业教育“因教致贫”问题,促进家庭经济的发展,依靠当地政府是难于实现的,还需要中央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力量,也是帮助农民致富促进社会就业重要途径。尤其是华县这样的农业县,更需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这几年内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要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力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和社会吸引力。按照“谁受益,谁投资”成本分担原则,政府、社会和个人应按比例分担。但是以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政府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主体。这是因为从职业教育所表现的性质来看,其“公益性”大于“私益性”的“准公共产品”。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投资力度,不局限于资金投入,也并非仅将资金用于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上,其实质的目的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形成社会效应。因此,政府在职业教育投资方面,应该处理好“缺位”与“越位”的问题,把握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投资体制的建立,是保证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力量(袁丽英 2010)。在调动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资源进入职业教育途径,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的基础上,需要建立政府办校为主导,行业协会指导并参与,健全企业介入办学机制,加快制定校企合作办校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李华 2014)。体制的运行需要法律作保证,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做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加快职业教育相关法律的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形成。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保障,促进校企合作,吸纳社会资金,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发展循环。随着职业教育的健康蓬勃的发展,“因教致贫”现象必然会销声匿迹,家庭经济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

结论

虽然政府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民职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华县实际情况是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中等职业教育无人问津,“因教致贫”现象仍然存在。在分析农民收入增加缓慢问题时,都把原因归结在农民素质不高上。认为农民比较愚昧、固执、观念落后,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长远的利益等,常常把农民问题推诿到农民小农意识上。但是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华县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外出打工收入。华县作为农业大县,也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但是华县农民收入没有因此而增加。虽然免除了农业税,但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农资政策优惠不抵价格上涨。在二元体制下,农民沦为“二等公民”待遇尚未改善,外出打工收入也相当有限(腾讯历史 2012)。因此,不能将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缓慢归结到农民素质不高和意识落后上。实际上,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关键在于社会环境和相关的经济制度支持,而不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改革。如果缺乏相应的环境和制度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也只是一厢情愿,受教育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就毫无用武之地(Foster P. 1977)。所以,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能是政府的一厢情愿,而是从农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了解农民内心的需求和愿望。要想发展农民职业教育,首先让农民尝到农民职业教育的“甜头”来,才能带动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所以,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必须在实业中进行。实业教育是让农民参与到实际工作或创业中进来,能够实现一边上学一边工作或创业,毕业后就能致富。让农民能够获取“眼前”利益,才调动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为职业教育下一步发展铺平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县政府需要积极主动的引导和发展农业相关的实业,要加快当地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设立,为农业实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将本地的特色农业产业注入科技的力量,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

............

参考文献(略)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上学无用”和“未来激茫”的想法,有的学生因为缺失理想和明确的目标而厌学、辑学甚至轻生。不少高中学生在面对文理分科的选择时很纠结,很盲目;高三学生和家长对大学的专业设置所知甚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摇摆不定、盲目追热。这与教师和班主任这两方面能给学生提供的指导不够有关。近年来,大学生转专业的现象普遍,这与高考前盲目填报志愿有很大关系。学生因为不了解自己所填的专业,到了大学发现不适合自己,后悔莫及,选择缴费转专业,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甚至有的还受种种制约,转不了专业;再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很多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哨老一族”的出现成了很多家庭“难言的痛”。这些社会问题固然与我国的经济局势和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供过于求等等原因有关,但“专业不对口”,所学非所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此,我国应对普通高中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在教师或专家的帮助和引导下,及时审视自我:我是什么性格?我有哪些特长?我的理想是什么?我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在文理分科时,能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科目;高考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报自己热爱的大学和专业,将来再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走一条“从学校到社会”的轻松之路。那就会很大程度上避免以上的种种社会问题。学生本人学习动力会更足,幸福指数会更高。而且,2006年实施的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培养目标。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学会选择。因而普通高中应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养成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习惯,培养规划人生、职业的能力。如何实施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满足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是本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的意义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人生发展,只有经过规划,才会更精彩,更成功;能增强他们规划的执行力,为未来的生涯发展做好规划和准备;增强奋斗的动力,在360行中选择并热爱自己的那一行业。同时也让现行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普通高中学校(至少在笔者所在的市、学校)清醒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人生之路,都有不同的走向,兴趣不同,能力各异,想通过高考这一条出路是行不通的。一些学生缺乏目标和职业规划,缺乏理想,而选择轻生、自残,对生命毫无敬畏,对人生完全失望。因此,目前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有百利而无一害且势在必行。寻求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或策略,旨在为高中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使之更加“目中有人”,对接学生的需求。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少走弯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目标明确,动力十足,接纳自己,学会选择、珍视自己的合格公民。让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学会利用这些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学生和孩子,为他们的成长、成人和成才助一臂之力。

………..

第一章普通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 高中生身七、发展的本质需求

从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我们不难看出,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年龄特点:高中生大都集中在14至18岁这个年龄阶段。此时,他们的身体处于发育的末期,已经接近成熟阶段。兴趣趋于稳定。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关注,乐意去才参加一些切合个人兴趣的活动。好奇心重,探索欲强,善于憧憬自己未来的职业。此时,是对他们实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绝佳时期。

(二)心理特点:高中生处在心理成熟前的动荡时期。一方面,他们还未褪去少年的青湿和天真,行事做人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想法单纯,遇事考虑不太周全。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会出现很强的受挫感,容易悲观失望;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独立性显著增强,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我判断和评估能力,开始尝试探索自己的职业角色,体验职业社会的个中滋味,有一种初生牛接不怕虎的豪气,鋳踏满志。但当自己的职业角色没有得到实现或受到打击时,就会无所适从,不知作何选择。具有这种半成熟的心理特点的高中生,急需要在职业心理和职业定位上得到必要的教育和指导。而且,高中生要面临两个现实的选择:文理分科的抉择,高考志愿要填报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一旦选错科目,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选择高考专业意味着选择未来职业的方向。一旦定位不准,抉择错误,势必造成“眼前盲目择业,毕业后难以就业,未来没有核心职业”①的窘境。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生才能对社会、职业和自身的优势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才能自发地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提高生涯规划目的性和自觉性。对高中生实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和实践,也可以让他们对职业生涯有更直观的认识,消除他们对未来要进入的社会的神秘感,尽早为目前只有在大学才能接触到的内容做好初步的心理和能力准备。

………….

二、 社会发展的需求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扩大招生比例,高考录取比率大幅增长。即便如此,我国每年仍有数百万的高中生因升学无望而踏上就业之路。这些学生因为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教育,缺乏必要的职业选择能力,其结果要么是盲目择业,要么是无法就业,引发一系列诸如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题。当然也有部分高中毕业生选择复读,这又无形中增加了下一年的高校招生的压力。再者,因为高校的扩招,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表现为有些地区要人但毕业生不愿意去的现象。大学生的就业出现地区性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宁肯选择在家当“啃老” 一族,也不愿到艰苦地区就业,导致大量人才浪费,也引发了很多的家庭矛盾。如今,知识飞速增长,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职业种类更加纷繁多样。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以往那种单一职业或终身职业成为过去时态。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成为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上新的宠儿。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唯有科学地规划职业发展之路,敏锐地把握各种职业供求信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适应力和竞争力,才能在竞争白热化的职场立于不败之地。

……….

第三章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25

一、普通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 25

二、多种形式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26

(一)文字宣传......... 26

(二)以活动为载体的宣传 .........27

三、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和学科体系......... 30

(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30

(二)学科渗透 .........30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课......... 31

四、加强学生的职业咨询和指......... 33

(一)引入职业兴趣测评系统......... 33

(二)建立学校职业咨询和指导中心.........34

五、普通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保障......... 36

第三章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普通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

为了更有成效地开展关乎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的职业生涯指导,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点:为学生一辈子的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打基础,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目中有人”,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切忌“教师缺位、越位与错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引导学生参与课程与活动,辅导学生开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自我决策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调适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建构积极健康的职业生涯。”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从中获得规划自己人生的本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须成为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生涯发展为目标,而不应该变成单纯的高三毕业生志愿填报辅导。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应有机结合学校德育课、学科教学和社区实践活动,全面渗透,而不应把生涯教育剥离开来进行枯燥的说教。再者,学校既要传授给学生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应给学生创造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如指导老师可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也可以开展诸如模拟职场、“我到公司当帮手”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职场,学习技能,获取第一手的职场体验,不再是临渊羡鱼或在岸上学游泳。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工作不能只局限于由个别人员来完成,应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学校咨询人员、学生家长以及成功校友、社区工作人员、生涯规划专家共同承担,因为个人智慧和精力毕竟有限,众人拾柴才能点燃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这枚火把。

……….

结束语

拙作初具雏形之时,已是繁星满天。校园桂花飘香,我仿佛嗅到了桂子山下的十里桂花。我在思考:高中阶段是人生旅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走向未来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关口。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观念和初浅的职业意识,已经开始尝试职业规划。但因为对自我、职业和社会认识仍然停留在表层,又缺乏必要的指导,所以他们的职业规划行动力不足,仅仅限于“职业理想”层面,欠缺必要的行动计划和心理准备。在他们走出校门、步入职场之际,美好的职业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于是,他们惊慌失措,无力抵抗。最终,奈何不了现实,只好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特长,心灰意冷地进入一个自己毫不热爱的职业圈。在本文成文之时,经笔者建议,笔者所在的学校已经启动2014级新生的“我的人生我做主,我的人生我规划”的活动。教室里面张贴了醒目的大字“每天三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高中阶段目标是什么?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每个学生经过认真思考,都写出了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此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兴趣,主动认识社会上的各种职业,思考将来的职业道路,努力地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变化,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为之努力奋斗。由于笔者研究水平有限,对于国内外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文中理论依据的使用尚显生硬;文章教学实践着笔稍多,理论水平尚显苍白,思辨和说理尚显青涩。调查问卷的范围只涉及到S市的几所学校,不够广泛,缺乏一个普适性的常模,结果还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提出的观点和方法难免有偏颇之处。笔者今后拟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上多下功夫,多读专著,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理论储备。多关注国内外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新动向,新理论,搜集国内外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举措,获取更多的启示和借鉴。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主动渗透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理念。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勤于总结和反思。在“普通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上进一步探索实践,力争找到更多更好因地制宜的对策,为普通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未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参考文献(略)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为满足中国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的需求,职业教育变革得到较大发展,并将其运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在政策指导和推动下,技工院校的教育有了可喜的发展。然而,与技工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技工院校的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品德行为相对较弱,知行不统一。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个体出现了多样化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认知,不但个体的竞争、成效、民主、法治等认知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享乐主义、物质主义与另外的不科学的思想认知与道德观念。市场经济自身的利益驱动等消极要素,在技工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造成较大威胁。加上技工院校学生的是非判断、善恶分辨的能力相对匮乏,致使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不足。面对现实的挑战,增强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各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文将以铜川地区技工院校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等研究,同时进行访谈和比较,分析调查技工学院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具有的难题,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发现调整此类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情况的对策。职业教育主要给社会培育具备劳技结合的复式人才,技工学院学生进入社会,这是中国劳力增加的主要方式,他们的职业道德在较大水平上作用于工作员工总体职业道德能力。一位优秀的技工,不但存在很好的技能与知识水平,还应该存在较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技工院校学生存在较好的成才认知,然而一些个体却没有较为确定的发展目的,在具体操作阶段,眼高手低,眼高手低,缺失爱岗品质、合作认知与贡献品质,责任意识较为淡薄,集体理念较为缺乏,在工作条件与薪资方面存在较高的要求。但是,众多公司比较重视的是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将品质、爱岗、责任意识当作选聘职工的重要要求。技工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指职前职业道德教育,对其进行强化,有助于技工学校学生养成优异的道德品质,降低和工作行业在人员要求目的方面的距离,让其变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技工院校肩负着为造就社会和企业都满意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德技双过关的职业者的重任,强化与调整技工院校职业道德培育,不但事关学校的名声,还事关公司的存亡与市场声誉。

……….

1.2 选题的依据

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提倡基于儿童进行分析,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与公平的关系,这个理念在上世纪 20、30 年代的我国教师与学生之间发挥较大的作用。美国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就不赞同老师把知识理念直接灌输给学生的方式,指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为引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并在这些活动内得到道德培育,提升道德水平。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这一德育论基于实用主义道德知识体系,不赞同公允的永远道德,将具体效果看作平衡好与坏的准则。第一,他加强了道德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认为借助社会行为去培育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加强社会活动体验教育。第二,杜威指出,德育为所有科目教育的重要且一致的目标,要联系智育实施,将所有科目的教育活动当作阐述社会活动形式的工具,所有课程的教材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才会不但在学术上有意义,也能够推动德育教育。第三,杜威比较关注道德教育的方式。

………..

第二章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

2.1 技工院校的特殊性

技工学校的主要目标为培育面对生产、建筑、监管与服务等前线领域的存在较多专门化知识内容与较好技术活动技能和具体运作技能的技术运用类员工。和一般院校进行比较,他们的较为显著特征为存在较为显著的职业特性。所说的职业特征,指的是针对既定的领域培育专业人员,根据这一领域在其工作人员素养方面的需求进行技术人员的培育。技工院校教育培育目的具有的职业特征,需要学校掌握技工院校职业道德培育目的的专门化。基于这一视角,一定需要技工学校应按照各自工作需求有目的的实施职业道德培育。加强基于职业道德的素养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确定该领域的职业道德准则,形成科学的活动规则与纪律认知。技工院校主要培育运用型技工,主要目的在于运用,基于工作要求作为准则,重点是工作职业技能的加深与整体素养的提升。和一般高校进行比较,技工学校教育比较关注具体运作领域,运用性比较明显。一般高等院校实施职业道德教学活动,基本上借助安排职业道德相关科目的形式达成,比较关注理论知识系统的完善及与思想认知的结合。但技工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加强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培育,理论学习基于需要与使用这一标准,主要强化操作活动的比例,将理论传授和具体操作相联系。所以,技工学校职业道德不但存在各种高等院校德育需求的常规方面,也要强调他们本身具有的特点,也就是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具体操作活动,做好学校学生见习与训练流程的道德培育。第一,应让学生对本身存在科学的位置选取,不应目标设置过高,也不应过度自卑。既然要在技工学校学习,就应该形成热爱学校与课程的观念。第二,培育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认知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职业道德准则,全力提倡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诚实有信用,做事较为客观与公正,为民众服务,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第三,培育学生尽力做好该工作岗位上的详细的职业道德准则。例如,酒店管理专业道德教育活动内,应重点加强激情且和善的服务姿态,秉承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观念。计算机专业道德教育活动内,应重点强化按照互联网道德准则进行操作,防止互联网犯罪活动的出现。

……..

2.2 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学生为高等院校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但是因为技工生和一般高校学生并非隶属相同的教育类别,其为一类新型人群,他们的心理特征与道德认知层面具有较大认识误差。第一,技工生本身的知识与技能架构具有较大的差别。因为最近技工学校生源品质较差,基本道德水平不高,和院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来源素养较差,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干扰知识与能力层面的教育活动,让职业道德教育出现较大困境。而且,众多技工生的家庭教育一般不是很好,进而使得其职业志向并不清晰,没有进行学习的推动因素;劳动理念较为淡化,不想吃苦,很少有爱岗的思想;个人主义意味较浓,喜欢从自我意愿入手做事情,社会职责意识较为淡化。第二,一些技工学校的学生较为自卑。基于培育目的的视角进行分析,技工学校为中国高教的主要构成内容,给中国培育存在特定专门化技术水平的高级技工。这个目的好像和一些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想要做经济研究者、科学家的志向存在较大的距离,和家长的预期仍存在较大区别。因此,这些学生常常会出现自卑情绪,丧失拼搏的意志。基于技工学校自身的环境而言,尽管最近我国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水平,他们也获得较大的成就,然而因为学校发展较晚,资格不高,硬件水平投资匮乏,学生认为学校的环境水平不高,不能掌握具体运用技术,今后也会在工作竞争中丧失优势,进而主观层面就变得较为消极。

………

第三章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3

3.1 调查现状描述.............. 13

3.2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14

3.2.1 道德认知——不明确 ......... 14

3.2.2 道德情感——情绪化明显 ........ 15

3.2.3 道德行为——知行不统一 ........ 15

3.2.4 道德意志——不坚定 ......... 15

3.3 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16

第四章 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23

4.1 加强学校教育.............. 23

4.2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 26

4.3 建立科学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 ............ 28

4.4 加强家庭和企业以及学校的合作 .......... 29

第四章 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4.1 加强学校教育

市场经济环境中,伴随信息的增多与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学生所了解的事物逐渐增加,公平自主的认知持续得到强化,思维与评断对错的技能持续提升。然而,因为阅历较少,针对今后真正进入社会时会遭受的实际难题的解决措施并未从本质层面上有所认识。所以,针对技工生来说,对其传授若干职业道德理论,特别是变成存在职业道德的个体要具备的若干基础道德理念最为关键。技工院校进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时,一定要使学生了解各类职业活动准则,了解遵循准则的实际价值,才会于内心形成活动的规范,才可以于今后的生活与学习时评估与评断基础的道德活动。为了提升学生认识能力,科学解决教学之间存在的冲突,持续优化教育方式,借助信息化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所以进行学生职业道德思想影响的时候,应把另外的方式相联系给予运用,改变以往单一的知识传授,尽可能的提高理论知识传授的影响。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应从单一讲授型教学变为互动沟通型的,借助众多方式与技术,使学生较好的介入,达成教育的成效。应借助安排众多方式的职业道德教育行为,将单调的知识娱乐化,将抽象的定义界定详细化,将较深的理论浅显化,让学生拥有主体意识,强化其本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此类活动,众多的学科老师通常会运用如演讲、课例、见习等方式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也得到较好的成效。

………

结论

通过对铜川地区的技工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情况分析可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技工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职业道德的教育以灌输式为主,侧重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道德认知不明确;第二,受到复杂的环境因素及各类思潮的影响,学生的情感波动较大,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情绪化较为明显;第三,知行不一,即道德行为与思想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第四,道德意志不坚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技工院校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给出对策如下:第一,强化学校教育,如增加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关注教育内容以及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三个主要措施;第二,加强家庭、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企业实训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机制,包括改进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考核体系、完善职业道德评价途径以及建立起考核评价的效益机制。总之,在对技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当协同好社会、学校、家庭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由职业道德他律向职业道德自律的转化,促进职业道德价值的内化,推动技工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

参考文献(略)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由于发展基础薄弱,一向不被重视等原因,在当前的发展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如发展的问题、资金的问题、规划的问题、师资水平等。在众多的问题中,学习者学习水平还不够高(如知识和技能掌握还不够好,实践能力较差等),教学质量要上水平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正是要寻找可以通过何途径来进一步提高职教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改善教学质量。作者认为通过“基于问题解决(PBL)”这一教学策略,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职教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提高职教的教学质量,并通过论证和初步地教学设计实践对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相关问题进行验证。

…….

1.2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问题: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之间的差距。[2]问题解决:理解问题求解的目标与现状、分析问题的由来,提出问题解决的假设并对其进行检验、选择或设计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以达成目标的过程。[3]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供一^t"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探寻问题解决方案,建构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而达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习水平:指布鲁姆认知目标层级结构中的各层级,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较低水平的学习(低阶学习):指学习水平仅达到布鲁姆认知目标层级中较低的3级,即记忆、理解和应用。较高水平的学习(高阶学习):指学习水平达到布鲁姆认知目标层级中较高的3级,即分析、评价和创造。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人们应该培养以下技能和品质:创造力、问题解决、全球意识、尊重性的怀疑、合作、责任、独立、自律、道德规范、系统思维,以及技术素养。[6]联合国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信息社会要培养学习者实现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这是个学会中,对于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自己去获取或更新知识,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

…………

第二章问题解决的哲学观点及方法论

2.1问题的定义

在近几十年的科学哲学或科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有很多科学家和学者对于“问题”下过定义,其中不乏一些非常著名的人物。在1957年出版的《解决问题》中,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认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当代美国科学哲学家图尔敏(S.Toulmin)在1972年出版的《人类理解》书中,把问题定义为解释的理想与目前能力的差距,给出一个公式来解释:“科学问题=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认为“科学家通过认识他们目前解释自然界有关特性的能力与他们目前关于自然秩序或充分可理解性的理想间的差距,找到和确定了目前概念的缺陷”。20世纪著名科学哲学家K.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中说道:“……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困难,而理解问题就在于发现困难和发现困难在哪里”,“……困难和问题通常由两个方面的冲突产生,一方面是我们背景知识中的内在期望,另一方面则是某些新的发现,诸如我们的观察,或由观察所提出的某些假设”,因此,他给出“问题,,了这样的定义:“背景知识中固有的预期与其所提出的过程或某种假设等新发现之间的冲突” 。当代日本哲学家岩奇允哲和物理学家宫原将平在他们合作的书《科学认识论》中,将问题定义为:“问题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积累(理论上或经验上的已知事实,即它的各阶段上的确实知识),为解决某种未知而提出的任在中国,也有人将毛主席说过的“问题就是矛盾”、“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当作“问题”的定义。脚何华灿认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课题就是广义的问题求,并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就是‘问题求解’的过程。以上这些说法虽然不能完全对“问题”这个概念给出确切完整的定义,但是都包含了一些合理的共性的部分,后来的人继续研究、深化和参考。综合以上的观点,作者认为中国学者林定夷对于“问题”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即: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

…….

2.2问题及问题解决的意义和价值

问题对于科学等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问题的深入就是研究的深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它所研究的问题发展的历史,是问题不断展开和深入的历史。这从一些科学家的名言就可以得出验证:爱因斯坦(A. Einstein)在与英费尔德(L. Infeld)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希尔伯特(Dacid Hilbert, 1863-1943)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伟大数学家,他认为“问题”是科学和数学发展的灵魂。他在1900年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出的题为《数学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专业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是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并据此提出23个问题,被后世称为著名的“希尔伯特问题”,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32]著名英国动物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认为:“确切的陈述问题有时是向解决问题迈出了一大步”。

……

第三章PBL的心理学观点及方法...........14

3.1有关问题解决的几个心理学观点.......... 14

3.2 PBL的几个模式..........18

3.3本章小结.......... 22

第四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的实践案例.......... 22

4.1做中学案例.......... 22

4.1.1做中学的理论依据.......... 22

4.1.2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 23

4.1.3数字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实践.......... 24

4.1.4学生对做中学的看法.......... 25

4.2协作式问题解决学习案例.......... 26

4.3本章小结 ..........33

第五章研究回顾与反思.......... 33

第五章研究回顾与反思

5.1研究回顾与反思

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当前社会需要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提高学习者学习水平是职业教育值得持续不断和深入开展研究的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作者认为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PBL)的教学策略是提升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阐述了有关学习水平的理论观点;学习水平与PBL的关系;问题解决的哲学观点和方法论;与PBL相关的学习心理学理论;国际视野中的一些主流的PBL学习模型。此外,借助教学设计这一教学问题解决的工具,结合具体课程,应用基于案列的推理(Case- based Reasoning, CBR)和协作式问题解决模式的PBL模式,作者先后在本校2011届计算机教育专业职教本科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2013届应用电子教育专业职教本科生《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和2012届文秘教育、市场营销教育、计算机教育和财会教育4个专业职教本科生《教学系统设计与组织》课程中开展了近一年左右时间的教学实践,对PBL的教学实践进行体验和对其实际有效性进行调研、评估。在《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中,98%的学生对职业课程教学中,特别是那些以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为主的课程中采用PBL策略持肯定的态度。与以往的课程教学相比,他们认为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其自身的学习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获得了较好的认知、态度和实用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得到增强。有个别学生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相关的先前知识、技能水平对于PBL至关重要;如果老师组织、引导不恰当,学习会事倍功半。

………

结论

问题激发思维,问题解决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展开,凡是有需要问题解决的地方都有思维的存在,问题解决与否需要通过思维做出适合的评价。思维即问题解决、形成概念、推理、判断、分析、综合、决策、评价(价值判断)、创新等。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认为知识是非建构且可传递的,学生是被动挨灌的“容器”,学习发生在脱离知识和技能使用的境脉中,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与传统教学相比,PBL认为知识是建构的,是高度境脉性的。它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他们高度投入学习,发展其高阶知识、高阶能力和高阶思维,因此它是较高水平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经过对PBL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相关哲学、学习心理学的理论阐释,对国际视野中主流PBL模式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其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初步实践和体验,本研究取得以下认识和结论:,但是,学习者在学习时比较花费时间,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在使用它时,教师应该做到因课时制宜; PBL虽然能获得较高水平的学习,但是,它要求学习者要掌握更多的自主探索学习技能和经验,而且,学习者要掌握与所学内容相关先前知识,对学习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因此,在使用它时,教师应该做到因学习者制宜;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PBL。因此,在使用它时,教师应该做到因教学内容制宜,因课制宜。由于水平有限,研究时间有限,研究条件有限,本研究还有一些可以改进和曰后继续研究的空间,值得今后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从而深化和完善PBL数学策略对于职业教育的作用。

............

参考文献(略)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一、引目

(一) 课题的来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推进,各国的科技、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对技术型人才的依附性不断增强,为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生产和服务部门工作岗位的发展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已然成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度最密切的教育之一。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起源较早,在经历了长达60年的低迷期后,于1975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确立,20世纪80年代,越南借鉴我国“改革幵放”经验开始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伴随着越南国家经济的复苏以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迅速发展,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仍出现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但国家整体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对降低失业率,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提升越南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越南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促使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上升,然而就数据显示,2006年越南仅有20.2%的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1越南政府致力于提高劳动力这一比例,相继出台了具体的改革发展措施,其中包括扩大教育体系、丰富教育方法、扩充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等,旨在培养和提高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以及业务开发过程中的工作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国防安全的需要,就近几年的发展形势看,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在规模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人力的需要,也满足了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者对高水平技术的需求。越南与我国依山傍水,自古以来越南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来往。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历史上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最深,且唯一一个接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国家,在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越南的国家教育系统、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发展情况与我国都有诸多相似之处,甚至都曾面临类似的困境与挑战。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需改革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总结我国在解决职业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经验,能够对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于此同时,由于我国与越南文化教育交往不断深入,深入了解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改革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其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利弊,能够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启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实施途径,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其对应的改革措施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形成全面、系统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从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汲取经验,获得一定启示。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国别教育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重要基础,然而就历史角度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国别教育研究的对方通常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重点,尽管20世纪中叶以后,国别教育研究范围也扩展到了发展中国家,但就总体而言,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情况研究相对较少。另外,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受社会关注低较低,发展受到一定局限,相关的研究资料也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更少有人触及,本文可以从理论上充实对于发展中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继而丰富国别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

二、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沿革

(一)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的起源

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悠久,古代的越南人就已经通过口耳相传的简单方法流传着与日常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手工技术。19世纪末,越南就幵始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相关学校,最初的雏形学校有河内实业学校(1898),岘港实业学校(1889)以及海防实业学校(1913)等,它们是越南最早期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单位。1220世纪初期,职业技术教育扩展到了不同的教育机构进行,如在企事业单位的职业技术培训班、短期职业技术学校等,但这一时期总体的发展并不理想,学校规模有限、学生数量很少,只能符合一些轻工业以及日常消费品生产的需要。1945年8月13日,越南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发动总起义,夺取政权。总起义获得完全胜利,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幵辟了越南历史的新纪元,尽管此时的越南处于举步维艰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下,越南共和民主政府依旧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值得关注的是1946年8月10日颁布的145/SL文件,文件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与实现民主国家发展理想相结合的三大教育基础原则,即教育的大众化、民族化以及科学化。1950年7月,政府通过提案改革教育系统,.明确的建立了三个层别的教育,它们分别是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这也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开始成为越南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

(二) 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970年3月10日,根据政府42A:P决议规定,将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以及加强技术工人教育确定为一项关键的革命性任务。1975年5月1日,越南解放了整个南方,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结束,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祖国统一后,职业技术教育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得到了迅速发展,职业技术学校从64所上升到283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还形成了职业技术师范学校教育系统,标志着职业技术教育系统更加健全。职业技术受教育学生从23000上升到162000名。尽管这一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但已经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以后,职业技术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78年6月24日,政府颁布ISl/CP决议决定,职业技术工人培训部不再属于劳动部,更名为职业技术培训总部,直接归属于政府委员会统辖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更为迅猛,全国已经具有366所职业技术类学校,212职业培训中心,全行业共计9833名教师,每学年平均培养200000名新生。I3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事业中最先体现社会化建设的。国家倡导政府、集体、个人都集中全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各个郡、县、乡成立了直接为劳动人民提供帮助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此外,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职业技术教育对外交流的萌芽。越南参加并主持了社会主义国家职业技术教育部门首脑会议,同时,越南还派遣了 80000名青年和劳动工人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主要前往苏联(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前)、捷克斯洛伐克(前)、中国、朝鲜、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对外交流促使这一时期越南的职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学成归国的技术人才可以胜任先进机器、制造业、工业建设等各项工作,为越南建国和卫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三、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12

(一)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规模......... 12

(二)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结构......... 13

(三)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力量......... 15

(四)越南职业技术教育行政管理 .........16

(五)越南职业技术教育投资机制......... 18

(六)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 19

四、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现存问题 .........21

(一)职业技术教育社会认可度低......... 21

(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脱离实际 .........21

(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有限......... 22

(四)职业技术学校分布欠合理 .........23

(五)职业技术教育行政管理机制落后......... 24

五、越南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 .........26

(一)关注职业技术教育,完善培训系统......... 26

(二)促进课程改革,颁布质量标准 .........27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31

(四)吸引教育投资,优化资源配置 .........32

(五)改革管理机制,增强管理效力......... 33

(六)重视对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34

六、探索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

(一) 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

全球化进程以及先进技术在劳动力市场及经济市场的引入,对劳动者的技能、知识和态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社会几乎每一个领域的人力资源发展都起着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一定要抓住并利用好全球化机遇,扬长避短,积极迎接挑战,要始终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树立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协调校-企关系,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并置身于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才能不断提高本国人力资本,为越南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越南教育部副部长阮玉飞评价越南的人力资源质量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对于教育与劳动部、劳动-荣兵与社会部,尽早完成政府提出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在2011年越南教育大会上,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越南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战略方案,其中提到:到2020年,越南必须有70%的劳动力通过职业培训上岗,并使越南的劳动力比例达到总人数的55%。战略还确定了人力培训的具体工作:重视教育质量,培训高品质的劳动力,突破原有的三级职业技术水平,从而保证越南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根据预计,到2020年,越南有6千万以上的劳动力,也正因如此,对于职业培训的发展才显得尤为急切。

…………

结论

回溯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在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分裂时期后,仍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越南全国统一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迅速,顺应国家社会发展潮流以及国际生产力发展趋势,越南的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改革,经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为降低失业率,促进社会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具体体现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系统,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批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师资队伍,实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规范式管理,参与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与交流,这些现状都表明近代的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步入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越南职业技术教育的之所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除了受国际环境的大势所趋及国内劳动力市场发展需要的推动之外,主要是由于越南政府积极探索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道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促进教育改革,如颁发了《教育法》、《职业技术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规范,加大对职业技术相关院校、教师、学员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岗位津贴、减免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学员学费等。在越南政府不遗余力的改革与发展之下,越南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内社会以及国际劳工市场的影响力及地位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

参考文献(略)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第一章绪论

(一) 研究背景

20世纪末,教育产业进入了战略发展的新时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是我国教育体系重要部分,担负着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责任。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发生巨大变化。①在这种环境下,职业教育面临着招生困难、学生技能差、学校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过程监督、教学评价体系以及与如何与企业对接等任务非常艰巨,我们需要全新努力推动新机制,形成各尽所能、协调发展和联合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气象。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新型劳动力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高劳动者技术水平的途径,因此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仍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陈旧,不能较好的结合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建立新的培养模式,学生与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联系不够紧密,影响到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二是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实验设备不充足,实训条件不完备,学生实际训练机会不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相对比较糟糕,掌握理论也不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又欠缺等诸多问题。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论文从基本概念入手,采用逐步深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蹄选假说理论进行了概括说明,随后以D高级技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通过对D高级技工学校教学模式、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从人才目标定位、教学思路改革、专业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健全教师队伍、完善学生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设计出适合D高级技工学校的“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就业率的策略”。 研究过程中,结合研宄工作进程分别开展了前期、中期、后期调查。前期调查为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原始资源;中期调查及时了解掌握了研宄动态及进程情况;后期调查主要了解研究取得的成果和成效。调查采用访谈、问卷、现场检测等形式,了解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生前后发展状况及企业的反馈信息,以便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正。在人力资本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蹄选假说理论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方向;运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用结构方程建模的统计方法构建模型,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研究结论。

…….

第二章理论概述

(一) 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管理涵盖了经济学的资本投资收益和人的管理两大维度,对企业中的人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与管理,并根据投资收益率与人力资本市场的快速变化等各项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方针和战略,从而获得长期的价值实现。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本管理的理论基石。人力资本管理包含了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方面的各种措施来提升的内在价值及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管理重点研究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并结合市场环境研究和分析制定投资思路和策略,可针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还可结合经济学的相关模型开展有广度和深度的研宄。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观点认为,教育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与人的生产力本身并不相关,工资高低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而此人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又与他性别、种族及教育程度有显著的关系。通常主要劳动力市场中雇佣的男性、年纪较大的人及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的比例较高;而次要劳动力市场雇佣的女性、年轻人及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的比例较高。在这里,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男性、年龄大的人的平均工资高于女性、年轻人的平均工资。对于人力资本理论和蹄选理论探讨的教育与工资有显著的正相关的结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上述理论只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适用,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是不成立的。蹄选假设理论(Screening Hypothesis)蹄选假设理论简称蹄选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把教育看作一种蹄选装置,用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并把他们安排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蹄选理论认为用人单位希望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选有能力的人放到空缺职位,但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应聘者交接时,用人单位并不清楚应聘者的能力究竟怎么样,虽然用人单位不能直接了解应聘者工作技能、知识,却能知道应聘者的个性、特质。一类是天生的,如性别等;另一类是后天形成并能改变的。其观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是成正比的。教育程度越高,工资水平相对较。

………..

(二)中等职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文献

重点研究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非常系统、科学的工程,它涉及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问题,②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具体如下:对专业的科学评估与课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设计方案。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需要确定每个专业的职业定位和职业需求。根据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在未来5-10年的人员需求进行专业建构和科学配备。课程标准是对课程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并且有针对性的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建构和实施细则等方面内容。课程标准既是教育部门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编写教材、评价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不仅是规范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方法,也是建立课程标准,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非常重要环节。因此,要以职业综合能力标准为导向,设计课程和教学标准。职业教育教学需要教材,但又能完全依赖教材。课程资源单一,教材内容简单是学生感觉教学枯燥无味的关键原因。引入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如经典案例教学、大项目教学,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第三章D高级技工学校基本情况....... 13

(一)D高级技工学校基本情况....... 13

(二)D高级技工学校教学模式....... 14

1.办学方针及宗旨....... 14

2.专业及课程设置....... 14

3.招生与就业.......15

4.师资力量....... 15

5.教学管理....... 15

第四章D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就业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7

(一)就业率问题....... 19

(二)就业质量性问题....... 19

(三)就业结构性问题....... 21

第五章D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就业问題的原因分析....... 23

(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3

(二)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长远规划与设计....... 23

(三)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促进学生就业力度不足....... 23

(四)学生考评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24

第六章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就业率

(一) 彻底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要求突出的是初级理论基础和实际技术能力的培养,培养的目标是高级技术能力型人才而非学术性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出来的人才能直接适应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发展环境和适应未来职业的技能要求。②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应该看其是否掌握了未来就业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因此,D高级技工学校应继续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严格落实“博采众长,一专多能,竭诚奉献、持续改进”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企业为主要行动方针,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教学和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教学变革,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上最重要的是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而非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模式上,中职学校应釆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幵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只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才可以真正的掌握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技能,学习到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实际操作技能,成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合格技能型人才。所以,中等职业教育还应该大力推行任务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推进某个课题开提升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即理论水平高、实操技能高、综合素养高)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即“订单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从招生到培养全过程满足企业需求,变学校招生为企业招工,变学校学生为企业学员,让学生感觉到安心、放心、舒心从而更好地学习。

……….

结论

为了达到鼓励员工发展专业技能,有效提升业绩,企业持续培养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目的,①用人单位应该尽快建立健全技能人员职业发展体系,帮助技能人员实现职业发展。笔者调研了D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就业单位一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建立了一套符合企业自身情况任职资格制度。据该企业开展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职业发展的认同度连续3年增长并高于行业水平,特别是技能员工,这充分证明该制度有效地促进技能员工职业发展。笔者认为其他用人单位可以借鉴该企业成功做法,结合自身企业特点设计出一套员工职业发展任职资格制度。以“资格等级基准”为基础,通过“培养与辅导、评价与反馈,改善与提高”,找出优势和差距,明确能力提升和改善的方向,促进员工的能力不断提升。一般情况下,每年开展一次年度资格评审,符合资格晋升条件的员工可申请资格评审,评审通过的员工可晋升高一资格。企业可以采用“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员工达到任职资格等级,企业支付相应层级薪酬水平,激励技能人员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参考文献(略)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在 21 世纪的当下,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政策,使中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社会认可度的限制,中职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它依然是学生在升学过程中迫不得已的最终选择,从而导致其社会地位每况愈下。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探讨中国教育的会议上明确指出“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要科学地并且切合时代发展去研究具体有效的指引方法”。《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已明确把“如何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归入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故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中,中职教育将处于将更加突出的地位。职业教育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中处在弱势,还未能获得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所以,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是我国职业教育能否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是职业学校教育服务的第一对象,而企业则是检验学校教育服务第一对象的督察者。因此,满意度调查是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关键依据之一,用数字说话,从侧面去真实反映出学校在日常工作运行中的质量和水平。中职教育已经越来越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去研究如何建设和谐校园,从而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故此,通过满意度调查来探讨如何改善和提升教育吸引力尤为必要,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大对中职教育培养过程当中“人才”的重视程度,积极改进中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设,注重因不同因素构成对学校满意度的影响,可作为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策略。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中职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已经建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在制订我国 2020 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使中职教育得到更好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较弱,一是因为学生和家长对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不高。通过上普通高中然后上大学仍然是升学途径的首选。二是中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程度还有待提高,教授的职业技能以及学生的职业道德等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使得企业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不够高。三是中职学校在区域分布和整体结构上不够合理,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虽然对中职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却缺少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研究如何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已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当今社会环境的关系来看:崇尚消费者至上的权力已成为广泛的社会认知,而作为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直接联系者,他理所应当地有权获得学校提供的优质服务。在这一点上,我们应把学生列为学校首要地位的消费者,并在各项教育环节中体现出来。同时,学校还必须满足作为办学经费主要提供者家长、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需要。第二,从中职院校内部联系来看, 学校各部门之间亦然是消费者和服务者密切相关的联系,各部门都要第一时间为教学一线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是一对一的服务对象,但归根结底,学生仍旧是学校首要消费者。故此,影响学校声誉和信誉的主要个体是学生的整体表现。学生的成功与否与学校之间相挂钩,所以学生的需求和观点应该是任何学校力争为重点发展的工作。因此,学生满意度的高低是影响中职教育吸引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第二章 中职学生满意度调查

第一节 在校生满意度调查

该在校生满意度调查中,主要从教学教改、招生就业、学生工作和后勤服务四个方面展开。(1)教学改革是学校教学的改革,包括教学的方法、方式、技巧模式等。它反映了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2)招生就业,是学校的“入口”和“出口”,是学校对外的窗口,其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3)学生管理,学生是构建学校的主要成员,做好其管理工作,是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4)后勤服务,如何做好后勤服务,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是学生满意度的根本体现。刘合群、王国华、陈丽君概括了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心理特点,主要有(1)较强的独立性;(2)兴趣定向较早;(3)情感成熟较快。在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可以通过自我认识、考察 以及辨析,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比较、评价。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政策的出台,使越来越多的初、高中毕业生青睐就读中职院校。然而随着中职院校的扩招,校园内的生活设施等各方面管理没有跟进到位,使不少中职学生对自己的校园生活产生不满。这是当下呈现出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反映出学校的有关工作做得有所欠缺,从而使学生对校园生活、实习情况等各方面产生不满的消极情绪,甚至做出消极行为。童乃诚指出,中职学生的满意度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对在校学习和生活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和个人观点。明晰中职学生的满意度可以从侧面了解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为日后继续改进指明方向。

…………

第二节 毕业生满意度调查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职业教育学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实中,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制造业、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就业状况的供需情况,与国家、社会和个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毕业生的满意度是对学校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就业指导多方面的一个服务工作检验指标以及从侧面反映出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本研究通过对该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来分析毕业生的现状,并从中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实施建议。调查的方法仍然是通过问卷调查法,主要是电话采访方式为主,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毕业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设计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毕业生的个人概况。共设计了 9 个问题。涉及毕业生的工作区域、岗位种类、薪金收入、对现工作满意度、对在校期间的所考技能证书认可度、专业是否对口和近期打算等相关个人情况。第二部分是毕业生对学校的综合评价。共设计了 6 大点共 10 个问题,涉及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与现实工作的紧密度、对教学环节的评价等问题(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师资水平、校风学风的客观评价)。第三部分为意见建议,不定项选择以及提出相应意见建议,予以记录。

………….

第三章学生满意度调查对中职学校吸引力的影响.......16

第一节 对校企合作的影响............16

第三节 对就业工作的影响............19

第三节 对招生工作的影响............20

第三章 增强学生满意度、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策略......25

第一节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把握职业教育的方向盘.........25

第二节 提高教学质量是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26

第三节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保障.......28

第三节 加强校企合作是贯穿和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30

第四章 增强学生满意度、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策略

我国中职教育在国家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变的大环境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全国中职教育委员会在 2010 年对我国现有中职学校进行了个别数据的统计,2010 年全国中职学校共有14767 所,中职学生的招生数量达到了810万人,其中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2056万人,实现了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数大致对等的计划目标。 近年来,我国逐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调整和逐渐完善构建职业教育制度的前提下,以满足社会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为背景,为促进中职教育走向大众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尽管我国的中职教育取得了上升的发展趋势,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部分亟需探讨和迫切解决的问题仍长期存在。中职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其“魅力”尚未充分显现出来。周济曾指出,目前我们的中职教育的吸引力薄弱,而且由于社会大众的教育观念落后,导致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地位低下。 从时下我国教育体制上看,中职教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已是当前发展职业教育的瓶颈问题。因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增强其吸引力是对职业教育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我国教育部已明确了把如何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作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

结 语

笔者在中职学校工作已有十年整,先后在专业系、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从事过不同的工作岗位,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由于曾经从事过不同的工作岗位,使我能熟知中职学校的内部职能架构,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也使我非常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且熟悉学生管理工作。因此,本论文是根据自己在一线的工作实践经验去展开研究的。作为中职学校,其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因为人们的观念问题、教育经费的配置、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课程设置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大众还是无法给予中职教育更多正能量的理解和支持。对于中职学校来说,针对不同群体的满意度调查是从根本上深入了解学校各方面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每年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可以作为衡量学校当年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并为来年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倘若每间中职学校都能努力做好、认真对待学生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并落实好改进措施,本着“为学生终身的职业教育负责”的办学理念,才能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这样中职教育会越来越有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

参考文献(略)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审视特定的区情,宁夏回族自治区将职业教育定位面向民众和服务社并被列入民生计划,政府大力扶持职业教育。近年来银川市区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发展稳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大,这一新的产业结构将更加依赖科学技术,对装备制造业、商贸业、旅游业、餐饮业、文化教育业、金融服务等实用性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亟需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银川市的职业教育无论从投资还是规模上都呈现跨越式的发展,目前银川市职业学校共有中职 13所,高职 8 所,成人中职 3 所,职高 4 所,职业学校数量占宁夏全省总数的60.9%,由此,银川市职业教育既要培养本区域经济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担负着宁夏全省的人才培养重任。2010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被列为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地区,银川市承担职业教育园区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主要城市,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发展,银川市职业教育有哪些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区域经济视角下银川市职业教育现状的研究,旨在通过现场调研对银川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改革效果进行摸底调查,分析银川市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

1.2 国内外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

1.2.1 国内的研究

我国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和社会不重视,在区域经济这方面一直没有研究。直到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特区的建立和各地区经济出现发展水平差异,国内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80 年代初受到教育人士的重视我国区域教育计划揭开了序幕,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始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研究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之间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在深入了解当地经济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本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的重点、规模、结构和模式。此后,区域教育研究已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1994 年在湖北宜昌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第六次年会,围绕区域教育与教育改革进行了专题讨论。1995 年 1 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国家教育发展研究协会和海南大学联合在海口市举办了全国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到目前为止,对区域教育发展的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谭松华,谈松华等的《中国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该研究以区域经济和区域科学理论,对中国区域教育进行研究,分析了各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特点。杜虹《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重点研究中国各地区(主要是省市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不仅从时间序列和区域教育两个角度统计描述发展不平衡的空间特征,还对不平衡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而且运用新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和发展学理论研究了导致不均衡的教育供求机制,提出了解决不均衡的政策建议。此外,魏后凯,杨大理《分权与中国区域教育的差异》,王山脉的《中国教育发展不均衡分析》,顾建军《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理论》,郭桂英的《中国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刘旭东的《论区域教育发展差异与我国教育的抉择》等大量的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这些研究有的涉及区域教育发展的概念、理论、特点和模式,有的涉及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理论探讨和资源配置、发展调节,有的涉及典型区域的发展目标、战略和对策,但都在各自的方面对区域教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共同推动着发展区域教育学的形成和建立。这些研究一些涉及区域教育发展理论一些涉及教育理论和资源配置,一些涉及的发展目标一个典型的区域战略和战术,但都在区域教育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共同推进区域教育发展。

………………

第 2 章 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

2.1 概念

我国职业教育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不同的研究者由于自身的立场与从不同的观点往往是不同的理解。1904 年,山西林业学校书记姚文东在“普通教育”的檄文中提出:“教育的原则,与国家的最有关系一般的教育,一个用于职业教育”。这是“职业教育”在中国的早期。1917 年,黄炎培创立了中国职业教育机构,后正式命名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已成为通用名教育界大多数人使用。1996 年中国人民共和国颁布“职业教育法“后,“职业教育”已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职业教育法”将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体系的“职业教育”的范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旗在“绪论”来定义这个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什么?可以理解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需求,开发智力,个性发展,培养人们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是指在一般教育基金会的所有工人,一般给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的培训,掌握一定的劳动部门的基本知识,实践知识和技能教育”。①职业教育中心,全国委员会将职业教育被定义为“职业教育是基于一般的教育,以适应一个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职业教育人类社会需要”。②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将“职业教育”定义为:根据市场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力求培育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

2.2 相关理论

研究区域经济视域下银川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必然要建立在了解和熟练掌握职业教育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合理的选择符合本区域实际的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内资本、技术、管理等相关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的本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的不断扩大的规模。在各种不同的方式衡量经济增长,最常用的方法是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测量的使用,如社会总产值,工业和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②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彼此是互动的、相互联系的,共同作用于整个区域经济的运行过程之中。③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首要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一定幅度的区域经济增长,也就无所谓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增长仅指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提高,它还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变革。

……………

第 3章 银川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14

3.1 银川市概述.......... 14

3. 2 银川市经济发展状况.......... 15

3. 3 银川市职业教育发展特点..........19

3.3.1 发展背景.......... 19

3.3.2 发展特点.......... 20

3.4 银川市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22

3.4.1 银川市职业教育调研.......... 22

3.4.2 银川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4

第 4章 促进银川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33

4.1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33

4.2 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34

4.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6

4.4 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 38

4.5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构建学生成长的立交桥..........40

第 5章 结论和展望...........43

第 4 章 促进银川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4.1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银川市职业学校面临着“本地生源少中南部生源多、生源差、就业难”的艰难处境,同时,宁夏正处在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但需要大批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劳动者。结合区域经济合理定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随时代的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因地制宜培养人才。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经济,地理等特点,宁夏南部山区侧重服务于劳动力转移和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工作,重点加强合作办学力度,既要向银川市乃至全国教育和工业发达省份有计划的合作招生,要重视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既要培养满足本地区发展特色的职业技术人才、也要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技术人员向生产一线的骨干和操作水平较高的技术工人转变,以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普通技术劳动者为重点;培养适合银川市乃至宁夏全省工业转型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大批基础人才。各职业教育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

结论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银川市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尤其银川市承担职业教育园区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后,银川市的职业教育无论从投资还是规模上,无论是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呈现跨越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银川市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的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银川市职业教育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存在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差,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缺乏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同时学生自我评价较低,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以及建立和完善职业生涯辅导,构建学生成长的立交桥的建议,对促进银川市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笔者缺乏在职业教育系统的从业经验,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刻,对银川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把握缺乏完整性,同时由于笔者的学术科研水平有限,文中浅薄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谨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银川市职业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灵活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一些实力雄厚,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学校可尝试进行职业学校本科教育,为银川市职业教育发展开辟新方向。

……………

参考文献(略)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 绪 言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占半壁江山的模式。社会的认可程度已显著改善。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远大计。国务院于 2005 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出》中明确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重点,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共同基础。职业教育长期处于我国教育中的薄弱和边缘的位置,是否需要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处在全国教育系统的什么位置,都迫切需要明确的定位。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指出:为了扩大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握节奏,在重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同时,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一决定表明了国家政府的立场,即对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明确态度。2005 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已决定在“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投资 100 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和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改善教学设备及教学条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100 亿,不仅是物质支持,也是极大的精神鼓舞,将推动职业教育的春天。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于 2010 年 7月 29 日正式全文公布。这是我国进入 21 世纪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纲领性文件。第 14 条指出,我们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要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生活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缓解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结构的矛盾,必须要把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到 2020 年形成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要,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的概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经济和社会对高素质的劳动力和熟练的人力资源的需求。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调整专业设置,使其适合社会和经济的需求。

1.1.2 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2009 年 1 月 1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中 -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 - 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高新农业区,商洛市(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根据行政区域的划分,其管辖覆盖面积 79,800 平方公里,总人口在 2007 年底到 2842 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和榆林。2011 年,陕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力地推动全省的稳定经济增长,全省国内生产总值 1.23913 万亿美元人民币年底,增长率达 13.9%,排在全国第 6。关中,陕北,陕南各自保平稳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十一五”以来,关中地区依赖于位置和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在保持稳定增长,陕南地区围绕绿色产业上寻求突破,实现经济的快速追赶,在陕北,通过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宋林等 2004)。至此,陕西省以关中,陕南,陕北为三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显现。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我们看到职业教育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任何省份,任何地区不可轻视的教育组成部分。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给当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当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调整其专业设置,构建于本地区未来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群及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才能满足经济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首先,完善陕西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并为西部不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使全国各个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趋明朗,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同时,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新型高技能人才,以促进陕西省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且使高等职业教育发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等各种社会职能,以更好地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从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

2.1 区域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作为材料的生产的社会最基本、最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是所有其他社会活动,其中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和制约其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如财政,物资和技术,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必然将对本地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具体可以概括为劳动力数量,结构和质量三方面的需求。在经济发展水平高,职业分化程度高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高,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现实调查表明,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只有在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的状态时,并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发展条件,高等职业教育才会壮大发展(常雪梅和任燕飞 2009)。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决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结构

我国各地区,各部门,技术构成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既有发达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不同特点的产业对劳动力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此区域是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农民将必然成为最主要的劳动力,同时,与农业相关的技术人才也是其需要的人才;而在机械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发达的地区,需求的劳动力一定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以第三产业及服务业为主的区域,则对服务人员的需求比重最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影响职业学校在人才培训类型上的直接因素。最直接地反应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在一定程度上,劳动力类型的需求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出来,而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类型,不仅要反映出该经济区域内的劳动力情况,也要反映该地区的劳动力供应的结构性条件。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适应此区域产业结构的需要。因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决定着对劳动力结构的类型的要求是有不同的。此外,在区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结构类型发生变化情况下,产业结构改变推动着专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传统产业开始衰落,这就对传统人才的需求将下降,也势必导致相关传统专业的萎缩;而在新时期崛起的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强劲,会导致产生新的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和制约的因素有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将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后,创造出一些新的生产部门。劳动力也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流转,促进劳动力产业结构的提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 24-33

3.1 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 .............24-28

3.1.1 陕西省三大产业分布情况 .............24-25

3.1.2 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 25-27

3.1.3 陕西省高技能人才需求状况............. 27-28

3.2 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28-31

3.2.1 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28-29

3.2.2 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加............. 29-30

3.2.3 集团化的办学模式不断地加强 .............30-31

3.3 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31-33

3.3.1 发展定位相对模糊,区域服务意识不强............. 31

3.3.2 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的适应性性不强 .............31-32

3.3.3 经费相对不足,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32-33

第四章 关于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 33-41

4.1 明确办学定位............. 33

4.2 优化专业结构.............33-36

4.3 加强职业培训............. 36-38

4.4 调整资源配置.............38-39

4.5 加大财政投入.............39-41

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直接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各种调查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差很多,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了大力发展未来陕西高等职业教育,当下要破解由于资金短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资金的投入及使用。从陕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和发达地区的对比来看,陕西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还是不足的,所以,政府和企业等部门应当给予高等教育的发展以高度的关注,提供优惠政策以扶持,使陕西省职业教育有充足的资金保障。首先:健全机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决定或意见,并逐步建立政府,受教育者个人,形成企业和社会各组织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且多渠道增加高职教育经费的机制。政府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预算支持的同时,调整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结构,增加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投资比重。企业方面,收取员工培训费用,然后按有关规定返还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不按政策实施职工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而且拒不改正的各种企业,当地人民政府可以收取其应当承担的高职教育与培训的经费。对于受教育者,政府要统一制定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生均收费标准,鼓励金融机构以信贷方式支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政府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贷款方面的贴息。在当地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受教育者个体也要一定比例的教育消费。学费收入可以用于学校的规模发展。在建立长效投资途径的同时,要尽量避免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以帮助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实验设施,特别是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重点专业建设和共享平台的建设,双师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贫困学生的补助,这些都应拨出专项资金。

高职院校按照相关规定收取的学费应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财政部门要确保高等职业院校返还预算外收入,不得对正常拨款抵消,也不得以任何理由保留,调动或转移。高职院校的乱收费要严格禁止,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以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项资金,以建立激励机制来对学生直接补贴和资助等。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和培训费用,补贴和其他形式对经济弱势家庭及其子女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适当的补贴,鼓励行业和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给学校。

参 考 文 献

1顾美玲.2004.关于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54

2 郭来湖,赵桂芳,张增岭.2004.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索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4:35

3郭来湖,赵桂芳,张增岭.2004.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索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4:8

4何品荣.2000. 广西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改革与战略; 2:54

5廖洪敏. 2009.浅谈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 中学教学参考;4: 24

6刘硕,吕文龙.2010. 职业教育中的人文价值研究. 职教研究;3: 56

7吕鑫祥.2009.高等技术教育教学理念应深入探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45

8刘彦文,马万昌. 2009.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树立职业教育新观念. 北京教育;11 :30

9李建求.2003 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高等教育研究;4:14

10刘普照,郎静.2004. 浅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 中国成人教育; 5:1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