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硕士论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获取研究生学位开辟了渠道。虽然我国早已建有教师进修制度和机构,但是这种进修往往是零星的、不系统的,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可以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得到教育研究的培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一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是一个与职业高中相对应的概念,是紧接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高层次基础教育,它肩负着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使命,承担着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和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的重大任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普通高中教育既带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又决定高等院校的生源质量。关于普通高中的使命,1904 年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设普通中学堂,…施较深之普通教育,捭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学堂均有根柢。”可视为我国普通中学“双重任务说”的最初源头。到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制定的《中学校令》(1912 年)确定普通中学“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再到 1916 年,教育部将这一宗旨具体规定为“一方面为升学之预备,一方面为谋生之基础。”,一直到新中国的诞生,都延续着“双重任务”的提法。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教育事业在稳定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外部条件出现前所未有的变革。自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普通高中事业获得快速发展。2012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 4595 万人,比 2000 年增加了 283%,年均增长超过 261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了 79.2%,比 2000 年提高了 36.2 个百分点。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高中普及率达到 90%。高中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上推下拉”之下,实现了基本的普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中教育普及化,以及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相对分离的背景之下,普通高中事实上主要发挥着“升学预备”的功能。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对罗田三里畈高中“回归教育”改革进行案例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总结三里畈高中基于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学校的办学模式和适合学生的培养模式的实践进程与效应,认识、揭示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为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提供认识借鉴和实践基础,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通高中走出办学和发展困境提供引导和示范。
1.2.2 理论意义
对罗田三里畈高中教育改革的案例研究,填补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理论空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虽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但并未提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路径与措施。而对三里畈高中的案例研究,探讨符合农村学校自身办学实际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教育教学体制和方法,分析其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策略,不仅能够丰富细化高中教育改革理论,而且为建构和完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理论作出具体的补充,同时为其它同类普通高中的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
2 三里畈高中“回归教育”模式案例展示
2.1 改革背景分析
三里畈高中是一所山区农村普通高中,地处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始建于1956 年,学校占地面积 90 亩,建筑面积近 30000 ㎡,在校学生人数 2600 余人,占全县高中在校人数的 16.7%,学生主要来自三里畈及周边乡镇的农村。学校有 40个教学班,208 位教职工,是一所由罗田县教育局直管的普通高中。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教育变革发展和现行制度的大环境下,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校面临着生存发展的严峻危机以及变革、创新过程中的艰难抉择。三里畈高中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市场因素的推波助澜,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正在一步一步地将三里畈高中逼向绝境。当前,我国现行的高中教育依然是在全国统一的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运行,学生高考成绩的优劣和升入大学的情况是社会评价一所普通高中的基本也是唯一的标准和依据。然而,农村高中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占有方面却明显地处于弱势。特别是在所谓的优质生源竞争方面,农村普通高中通常要受到省城以及市、县重点中学的层层挤压,而且这种竞争和挤压的态势愈演愈烈。
………
2.2 回归教育的内涵
“三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即由面向百分之十向面向百分之百回归、由片面的知识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回归、由选拔性功利主义教育向为了学生适应学生的教育回归,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也许并不是十分新鲜、时髦的话语。针对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时弊,人们通常都会把这些话语视为推行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普适性目标。然而,在三里畈高中,“三个回归”的教育理念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实践支撑体系,“三个回归”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学校生源实际做出的理性抉择。在三里畈高中,“由面向百分之十向面向百分之百回归”被具体的诠释为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师生结对、同伴互助、多元目标、分层教学,以及防控流失和辍学的各种政策机制,都在为落实“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目标和理念做着铺垫。“由片面的知识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回归”的教育理念,则相应地转化为“八个学会”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而创设的实践体系和政策机制。“由选拔性功利主义教育向为了学生适应学生的教育回归”,具体地体现为淡化分数评价、升学评价,和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应他们学习与成长的教学模式评价制度和学习生活环境。需要强调指出的,提出并实践“三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就意味着放弃单一的高考价值追求,并将因此而承担相应的风险。在“三个回归”的教育理念提出之初,学校领导和教师最为担心的是,实现这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变革会不会因此而销蚀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影响学生高考成绩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一些教育同仁也对“三个回归”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施也表示出了不同程度的疑虑。然而,支撑着学校教育工作者继续坚定地推进这一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改革创新的,是他们对于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育需求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学校教育必须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和适应学生的朴素的教育理念和情怀。令人欣慰的是,教育改革的探索实践及其成效最终证明了“三个回归”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行性,以及三里畈高中教育工作者当初抉择的正确性。
……….
3 “回归教育”模式改革成效..........21
3.1 办学成效.........21
3.2 社会评价.........23
4 案例分析总结.........25
4.1 三里畈高中回归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25
4.2 三里畈高中回归教育改革的实践反思 .........27
4 案例分析与总结
4.1 三里畈高中回归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第一,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看,三里畈高中“回归教育”改革是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高的一次充分表达。教育史上,教育价值观先后发生过两次转向。一次是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古典人文价值观向科学主义价值观的转向,该转变体现了当时教育适应社会的要求,得到了广泛的认同;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科学主义价值观实现了向人本主义价值观的转向。人本主义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有独特个性和不同发展需求的个人。它在克服科学主义价值观带来的主体异化基础上,为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了价值指南。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 21 世纪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成为新时期人本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三里畈高中的“回归教育”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的改革观念、方法、制度,都是以人本主义价值观为教育价值观的。在某种意义上弘扬了人文精神,彰显了教育价值。
第二,三里畈高中“回归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区别于城市重点高中和县一中的农村高中办学道路,为正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中西部农村高中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认识和实践的借鉴。
……….
结论
基础性的学术理论是任何改革的厚实基础,学术理论的内在逻辑和理性延展能保证改革的持续性进行。但是根据笔者的调研,虽然在改革过程中也进行了理论研究,但是该校在基本理论的研究上还是不够的,比如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可以作为此次改革的基本理论之一。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三里畈高中的此次改革,已经显示出其应用价值,但是是否具有可借鉴性,理论研究的深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虽然在其校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学校实际情况的不同,三里畈高中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可能生搬硬套到其它同类高中,但是如果三里畈高中能建构起严谨系统的理论系统,其它普通高中就可以在借鉴其理论系统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提出自己的改革方案,那么三里畈高中的“回归教育”改革就能发挥出其最耀眼的价值,显然,目前离这一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在该校后续的改革发展中,要深化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二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随着我国新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展开,我国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地区转移,同时第二、三产业逐渐向城镇地区聚集,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新型城镇化也被提升到重要的高度,被赋予重要的地位。中央已将新型城镇化确定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并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巨大潜力,新型城镇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创新问题,也引起全社会和各级政府以及广大农民的广泛关注,也是长时期来国内教育界的广泛话语。新城镇化作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主线,它的发展不仅是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原动力,更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有着鼎新革故的实践意义。因而,如何在新城镇化的视阈下,张扬农村成人教育改革的时代意义,凸显农村成人教育变革的社会价值,揭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律趋势,寻到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的架构方向,不仅是我国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须。笔者的专业是成人教育学专业,方向是成人教育学理论。在关注国家热点话题之余,并将其与所学专业结合。农村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学专业重要的研究领域,出于兴趣驱使,个人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尤为关注,并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这为研究的展开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
……..
1.2 研究现状综述
农村成人教育面对城镇化进程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这把双刃剑,既要把握机遇,也要勇于挑战。农村成人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光靠当地政府是不实际的,国家在政策法规上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党和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陆续颁布了许多农村成人教育相关的一些方针政策,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机会。许多学者从国家政策和法规的角度研究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有的学者提出中央的“两条腿走路”的主张和“燎原计划”等等都是强调农村成人教育的体现,旨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质量。李平认为,国家近年颁布了一些诸如《教育部关于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及《2003-2010 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计划》等等与农村成人教育密切相关的法制法规,这无疑是强调和确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明确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①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有不同意见,如学者赵冬云指出,我国一直以来,对于成人教育的立法都缺乏重视,立法进程缓慢,缺乏成人教育的专项立法,农村成人教育立法更是无从谈起,这直接导致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缺乏法律的有力支撑和制度的有效保障,导致无法健康有序地展开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学者宁正法提出,只有将农村成人教育的专项立法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的现行教育法律紧密相连,才能保证结构的合理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法律体系的完整性。②
……..
第 2 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诉求
2.1 新城镇化对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
新城镇化打破了农村成人教育体系诸要素的原有平衡局面,促使社会各界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重新认识,对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当下,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意识上表现为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向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在人的思想认知层面发生了较大冲击。在这样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如何从社会视野出发转变发展思路,廓清发展理念,重正发展意愿,就成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必须诠释的首要现实课题。从某种意义上,明确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是其首义所在。一是成人生存教育与发展教育并重。我国的农村地区仍存在大量文盲,尤以是妇女为主,农村成人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要扫清农村地区的文盲,这是发展成人基本的生存教育,保障农村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包括儿童、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呼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主流。与此同时,发展性的教育同样重要,不仅要保障农村成人基本的教育权利,教育还应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农民工等城镇在职人员参与学习与教育的机会,鼓励他们参加成人高考,进行学历补偿性教育。二是成人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发展农村成人职业技能教育,应根据农村成教学生自身的需求开设各种实用性专业和课程,对他们进行系统化和管理化的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除此之外,还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以便他们能够更快地达到岗位要求,更好地适应城镇生活。
………
2.2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要素整合
在新城镇化进程的大力作用和推动下,农村成人教育将成为一个技能与素质、社会与市场、传统与现代等多维空间相互楔合的系统工程。其中,办学理念的重新调整、办学机制的重新整合、办学方法重新规范,必定是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之首义。新时期的城镇化为农村提升产业,不仅为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的就业和创业都提供了许多舞台和空间,同时也体现出“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原则。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农村成人教育就是丰富农村居民的农业知识和农业水平,新城镇化的实践要求,这种观念过于狭隘和片面。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这不仅是对新城镇化发展的错误理解,也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认识有失偏颇。在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作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主体,他们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不仅要适应城镇崭新的社会生活环境,还将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竞争,在此背景下,农业知识水平远远起不到任何作用,而单一的技能训练也不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成人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形成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适宜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农村成人教育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技能与素质相适宜的办学理念强调对农村成人进行现代化的教育,既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技能教育始终,又要在素质教育中彰显技能教育特质。一方面,对农村居民开展适当的岗位培训和技能教育,不断地提高其技术能力,以掌握立足城镇的一技之长,这不仅能够促进他们未来适应城镇的社会文化生活,也是符合新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的举措,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农村常驻居民学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知识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生产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型新农民,并以此增产增收;同时,针对长期在城镇居住和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员,要满足他们对接受技术岗位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强烈需求。要进一步开展农村成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包括培养农民的公民素质、城市文化适应素质、从业心理素质,以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城镇化的要求,顺利完成由农村居民向新市民的社会角色的转换。
………
第 3 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义......15
3.1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15
3.2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18
第 4 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问题.......22
4.1 目标定位问题 .......24
4.2 结构体系问题 .......28
4.3 管理体制问题 .......30
4.4 资源保障问题 .......32
第 5 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构想 .....35
5.1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35
5.2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 .....36
5.3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略 .....38
第5章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构想
5.1 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作为实践性体系,其灵魂与核心是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明确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精神,以及农村成人教育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坚持政府统筹,加快资源整合,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契机,协调内部矛盾,明确发展目标。不断推进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构建与农村居民现实的学习需求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体系。坚持“为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统筹规划,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突出特色,讲求质量,创新机制”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广大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与经济社会需求和农民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农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化农村成人教育体系。要立足于培养新型农民,以县、乡(镇)、村三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出发点,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居民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的提高。
………
结论
在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好的选题应该不仅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更要有研究的可能性和继续研究的空间。关于“新城镇化视阈下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这个选题,一部分是来自于我自己对农村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注,以及现今新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还有部分则来自于导师的帮助和鼓励。选题范围初定时,我有些犹豫,更多的是担心和焦虑。担心自己不能够全面把握研究的内容,无法创新性地提出深刻的策略和改革方案。但经过自己做了丰富的前期调查,包括查阅文献和到实地去进行调研,在克服了一些困难之后,我坚定自己的想法,并顺利地完成了这篇论文的写作。本论文首先是对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接着以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为依据,最终从总体层面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路径构想。完成论文之后进行再次审查和回顾,无疑在研究中仍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笔者在进行实地调研后,获得了一些信息和数据,但是笔者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过程中,由于选择的样本的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研究对象年龄层次较多,选取的可保证完成问卷填写的研究对象数量有限;再加上各个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不同,也势必会造成样本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程度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样本的结果造成影响。笔者共发放问卷共 300 份,其中有效问卷 259 份,样本的数据量较小,难以准确和全面地反映真实问题。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三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芬兰一直有成人教育的传统。近三十年来,芬兰成人教育更是发展得颇有成绩。根据2013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国际成人能力测评项目(PIMC)的测试结果,芬兰取得的平均分数仅次于日本,不论在成人的数字能力还是读写能力方面均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1在成人(24-65岁)教育参与率方面,在2005-2008年期间,在18个欧盟国家中,芬兰的成人教育参与率为55%,仅排在瑞典之后,与挪威并列第二。在成人参与教育的时间上,芬兰在北欧各国中排名第二,在18个欧盟国中排名第五。并且芬兰的成人教育取得的成绩并非依靠高投入,而是建立在较低投入的基础之上。在芬兰的成人教育支出中,个人所承担的费用平均为282欧元,是18个欧盟国家中最低的。2在芬兰,教育机构的支出中,仅有2%是由个人承担,而OECD的平均值是13%。芬兰教育总支出占国家GDP的6%,与OECD国家平均值基本持平。芬兰成人教育的发展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和谐状态,即经典人力模式资本金字塔模式:在成年人口中,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学历持有者大约都为30%,剩下的约40%为中等教育学历持有者.。3因此可以说,芬兰成人教育在相对低投入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信对芬兰高绩效的成人教育的研究,揭示其成功的奥秘,有助于为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的成人教育发展提供经验。
………
(二) 概念界定
'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并经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釆纳的有关终身学习的解释如下:“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都有信心、有创造性且愉快地应用它们2欧洲委员会认为:“终身学习已不再是教育和训练的一个方面,它必须成为提供和参与学习背景的、统一的指导原则。” 3吴遵民认为终身学习的概念主要是指,“人在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应该被如何运用和开发的全过程终身学习强调的基本特征是“有意义的学习”,而学习场所也不仅限于家庭、学校、文化中心或企业等,大凡可被个人或集团加以利用的一切教育设施及资源都应被包含在内。4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终身学习的定义表述如下:终身学习是人们为了自身的提高而自愿进行持续学习的生活方式,并且在这种学习中的人们是积极主动且发挥自身潜能去兹得所需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贯穿人的一生,包含各种形式的学习。
………..
二、芬兰的终身学习战略
(一) 战略制定的背景
经济结构的转型凸显进行终身学习战略的必要性,尤其对其中的成人教育发展产生了迫切需求。芬兰经济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那次转型中,这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出现了欧洲所有国家中最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短短几十年内,芬兰向前苏联付清战争赔款,且成功地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发达国家。第二次转型是在20世纪90年代。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重要贸易伙伴前苏联的解体的冲击,芬兰经济受到重创。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芬兰政府提出了将芬兰转变为知识社会的策略,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坚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以发展高科技为基本国策,最终使国家走出困境。=1993年,芬兰经济进入快速恢复时期,随后顺利完成了由工业社会向知识型社会的转型,转型之后的芬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并且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劳动力跨国流动频繁,低技能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转移到国外,社会对技能型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国际化的竞争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芬兰社会不但对劳动力的数量更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芬兰社会对手持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力的需求为165万,到2012年为185万,而到2017年这一数据将上升为205万。与此同时,对高学历劳动力的需求也持续上升。当下,芬兰社会面临发展知识经济以及建设知识型社会的任务,这项任务迫切需要对公民进行再教育提升国民现有的教育水平,更新知识储备,实施终身学习战略之下的成人教育的发展迫在眉捷。
………
(二) 芬兰终身学习战略的发展
在芬兰,内阁每五年颁布一项教育与研究发展计划,政府每年颁布一项政府计划,这两项计划涉及教育领域以及与教育相关的所有事务,芬兰一直没有专门的终身学习战略计划,其终身学习的战略主要体现在这些教育与研究发展计划和政府计划以及另外的一些涉及到终身学习的文件之中。芬兰第一个比较明显的体现终身学习的文件是2JD03-2008年的“教育与研究发展计划”,这个计划设置了终身学习战略的目标。该文件强调应当把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入到所有教育政策和其他有关教育的政策中去,以便给持续不断的学习提供机会使学习贯穿一生从而实现终身学习。22004年的"2003-2008教育研究与发展计划"中提出要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的能力,提出未来几年中不同群体要达到的教育水平。(详见后文成人教育政策分析)2006年教育部董事会的报告提出了防止儿童和年轻人遭到社会排斥,该报告中提出要在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教育咨询和指导、增加学生福利以及移民教育等方面采取行动,并且要保证教育机会的可获得性,提出了要在2008年达到97%的年轻人完成综合教育,并且其中的97. 5%在2009年继续接受教育的目标。为此采取相应的措包括有:提前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综合学校缀学率;做好中等学校后的继续教育或就业引导工作;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和就业指导;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预备培训教育。2008年的"2007-2012教育研究与发展计划”以及该年的政府计划确定了终身学习的原则:高质量的教育,持续性的学习,丰富的教育资源。计划明确了芬兰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平等的教育机会,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和研究,输出技术熟练的工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师资。I2012年的“2011-2016教育研究与发展计划”以及该年的政府计划中,有关终身学习的政策着重强调了要将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学习到工作的转变变得更加灵活。计划还提出年轻人应当将一个资格证学位的获得当做下一阶段学习的起点。在整个教育领域中,更加注重对先前学习的认可,充分利用社会各项资源,促进终身学习。
………..
三、芬兰成人教育的政策与制度框架.......... 23
(一)成人教育政策框架 ......... 23
(二)成人教育制度框架 .........26
四、芬兰成人教育的财政体系......... 33
(一)成人教育筹资框架......... 33
(二)政府拨款机制 .........34
(三)政府对学习者的资助......... 37
五、芬兰成人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40
(一)高质量的教育工作者......... 40
1.教师任职资格高要求......... 40
2.重视教师在职教育......... 40
(二)专业的咨询指导服务......... 41
(三)完善的资格认证系统......... 42
(四)多方位教育评估体系......... 43
(五)系统的教育管理 .........44
五、芬兰成人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质量的教育工作者
在芬兰,教师职业受到社会的重视,声望很高,很多学生都乐于当教师,但只有大约10%的大学入学申请者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教师教育专业。教师的初级教育主要由11个大学和5个多科技术学院来组织。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也很严格,成人教育机构的教师的任职资格与其他的教师是一样的。芬兰对成人教育的教师任职资格要求十分严格。首先,必须具备一般教师的条件:一是必须获得所教专业学科的学士学位,二是教育学修满35个学分,其中一个学分相当于4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其次,从事成人教育培训的教师的任职资格还需要一个所教专业的职业资格,以及在相应行业至少3年的工作经验。芬兰的很多优秀的成人教育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芬兰在职教师参与继续专业教育与培训的时丨司平均每年为13天。市政当局和雇主负责教师在职培训。在国家预算中,教师继续教育的预算大约为1200万欧元,这些预算主要用于改善课程内容、教师教育评估、ICT教学应用技能学习、教师在职学习以及教育机构负责人培训等方面。每年大约有三成的教师参与国家资助的专业继续教育。除了这些法定的教育培训之外,国家还会根据社会发展情况不定期推出一些发展教师教育的活动计划。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针对社会快速发展,教师职业相应发生较大变化,教育部推出了三个针对成人教育教师和咨询人员的培训发展计划。这些计划由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其中TUKEVA和VSOP计划均为五年计划,前者主要针对的是成人职业教育机构旳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通过这个计划,有1500个相关工作人员进入大学或者多科技术学院学习,提升了自身的技能。VSOP计划主要针对自由成人教育的工作人员。这个计划主要通过大学、多科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的代表机构——芬兰成人教育协会来实施,1000名成人教育工作人员参加了这一计划。JONEVA计划是面向农村妇女以及家庭手工艺咨询机构的培训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这些咨询机构的组织者的领导能力。
………..
结语
卓越的技术和终身学习理念一直被认为是芬兰经济繁荣的前提,也是芬兰参与国际竞争的起点。芬兰高水平的个人能力,先进的技术以及能够迅速将科技创新转变为生产力,这三方面是芬兰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市场中的优势。目前,芬兰己经协调发展出丁一个有效的终身学习系统,终身学习原则贯穿于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整个教育体系,是所有教育政策和相关政策的指导原则。芬兰政府将终身学习战略践行到了芬兰公民一生的各个阶段,在学前教育阶段,保证所有儿童进入幼儿园,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鼓励年轻人进入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而后提供给成人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最后还通过建立相应认证机构认可非正式、非正规学习。在芬兰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滲透到了人们每天的生活当中,芬兰人身处于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大环境之中。芬兰终身学习的目标是实现全民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保证全民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这个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教育的高质量,受教机会的公平、公正得到保证基础之上。就目前来看,芬兰在成人教育领域的发展较好得诠释了终身学习的真谛。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四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加注重学生的生命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研宄中学教育中的生命观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此选题提出的外部要求。生命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明确指出,“学校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学校要充分认识中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化中学生对于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的教育,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孕育、发展和死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学会欣赏和保护他人生命,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完善自我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命教育初现端愧,并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得到关注和研宄,其中以美国、日本、英国的生命教育发展较为突出。最初,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以“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性教育、死亡教育等形式幵展的,并没有形成涵盖系统内容的一个整体教育内容和体系。随着世界一体化和教育现代化趋势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逐渐关注到教育、科技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教育培养高智商的人才,培养科技创造者,更体现在教育的人文关怀性,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追名逐利的世界经济体制下,人们普遍受到各种压力、烦恼的困扰,需要教育对人们进行心理疏导,而生命教育就此发展起来。1979年,“生命教育中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推广生命教育的机构在澳大利亚创立,由此生命教育在更大领域和更多国家得到关注和发展,我们知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命教育是在西方典型的文化价值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追求个体生命的发展为路径,高扬个体生命的价值。二战之后,随着美苏冷战形势的加剧,美国国内的反战、反叛形势不断加重,政治上的动荡波及到经济、文化道德领域,社会道德结构遭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颠覆,实用主义盛行,极端的个人主义得到了强化。这时的美国试图通过教育来推动经济的复苏,以此彰显美国的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教育的国家主义功能在此时被无限扩大,孩子被送入学校的目的只为获得文凭找到好工作,学校的教育单纯到只传授系统知识,忽视学生的道德建设,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有知识而没道德,有文凭而没创新,有工作而没梦想的“现实主义”的人。
………
第一章 生命观教育概述
一、 生命观教育相关概念解读
所谓“生命观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一些观点和实践的教育,其涵盖的范围相对比较宽泛,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要想在中学教育中贯穿有关生命观的教育,首先就是要明确其相关的概念,如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命观?什么是生命教育?以及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生命”是一切生物存在的现实基础。所谓生命,是指“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的本质契机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物料交换,而且这种物料交换一旦停止,生命也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1由此关于“生命”的定义可知,所谓人的生命就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方式,同样,其他生命体的存在方式亦是如此,是与人的生命相对应而言的,人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经过了数以万亿年的进化,形成了语言、思维等适应人的存在的特性。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把“理性灵魂”作为人的生命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生命存在和社会生命存在、肉体存在与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独立的生物个体存在,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有机体。因此,人的生命应包括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两方面的含义,生命的界定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由此可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生命活动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中学教育中贯穿生命观教育不仅是要学生珍惜自然生命,更要学会发展社会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相对于无限的宇宙时间而言,每一生命个体的生命又都是有限的,都有一个从“出生、成长、衰老直至死亡”的发展过程,生老病死是生命不可逃避的基本形态,生命教育就是教育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对待生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自我生命,珍爱他人生命。
………
二、 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最科学的生命哲学,是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的生命是一切价值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都是具有一定生命力和成长性的存在。但同时,马克思又认为,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所以,个体的生命价值还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而不是索取。马克思的生命哲学是关注人的生存能力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价值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又是无限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追求的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和谐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本体论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以个体的生命存在为前提,其核心就在“人”,在追寻一个怎样的社会更有利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以“生命”为逻辑原点,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基础上展幵,是中学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举。归根结底,对中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把人对生命的追思与探询引向深处,指导中学生个体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以生命为逻辑原点,凸显生命意识,尊重学生生命的自我价值,引导他们思想与生命的社会价值成长,正是教育的应有之意,更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之义。马克思的生命哲学以“生命”为原点,以“发展生命”为目的,除此之外,教育无其他目的,就是要不断地关照学生现时的经验世界,以生命为逻辑原点,强调尊重个体价值实现,树立关怀生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感悟和思考真实生活中的“自我价值”,不断建构自我生命的社会意义。
………
第三章初中教育中生命观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9
一、初中教育中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9
(一)初中教育中生命教育内容不全面........ 19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没有发挥生命教育主渠道功能 ........20
(三)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与生命观教育的理念........ 21
二、中学教育中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一)学校层面 ........22
(二)学生层面 ........23
第四章 中学教育中生命观教育的教学实践........ 25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教育实践 ........25
(一)思想品德课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渠道........ 25
(二)思想品德课与生命观教育的融合........ 26
二、初中教育中生命观教育的对策分析........ 27
(一)教育主管部门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28
(二)发挥学校对生命教育的主导作用........ 28
(三)加强教师对生命教育的关注 ........29
第四章 中学教育中生命观教育的教学实践及对策分析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教育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以学生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是本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初中生年龄阶段特征是本课程开展的重要参考因素,这些都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而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其特有的德育功能和人文关怀性,承担着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一直处于一个“副科”的地位,教育部门、学校、教师都对此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也是应付了事。德育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功能,其他学科的教学很少涉及德育的内容,然而,多数学校却取消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只通过一周一次的班会课对学生行德育,生命教育被忽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并在思想品德课中贯穿生命教育的思想。
………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完善,我国初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需要不断跟进新课改的步伐,实现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更新。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初中教学既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教育要服从于和服务于道德人格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素质基础。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时期,一方面,他们不愿意接受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生理、心理又未成熟,容易思想和行为极端,导致比如厌学、网瘾、早恋、自杀等问题的出现,诸如此类的不爱惜生命、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更应该得到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和反思。学生缺乏生命意识的问题是一系列综合因素作用的后果,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中生命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过于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生命教育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学科,同样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生命观教育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既丰富了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更新了以前单调的教学方法,也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生命的气息。生命教育的理念是追求生命的本真,寻求生命的自由自在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全面贯穿生命观教育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遇到挫折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五
— 导言
(一) 选题缘由
社会角色指个体在特定类型的关系中行动的一套规则,也是相互作用的他人对个体的期望系统,以及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期望系统,当个体在根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行使权力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当个体遭遇到角色紧张、角色冲突或角色不清问题是,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感,干扰个体的角色行为。2007年,在“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开班典礼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婭指出:“怎么强调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都不过分”,班主任角色研究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阶段,班主任是在班级内实践和推进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力量,素质教育对班主任角色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班主任需要正确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才能达到素质教育对班主任的要求。但是,笔者观察到,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将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特长教育”、或者理解为增加学生的班级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班主任角色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偏差,现行班主任角色似乎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只是在原来的角色上变得更加复杂了。这样的班主任角色不仅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成为使素质教育有名无实的原因之一,还产生了班主任角色问题,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状态:有经验班主任不愿意继续从事班主任的工作,出现了班主任“出逃”、班主任一职不再受宠的现象,有的学校不得不将班主任工作交给刚刚入职的精力充沛的年轻教师,或者釆取轮任的办法应对班主任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形下,对现行班主任角色进行分析,寻求班主任角色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行的班主任角色不仅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造成了班主任角色问题。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总结现行班主任角色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尝试从教育社会化视角重新审视班主任角色安排,对班主任角色作出新的定位,并对如何从现行班主任角色转换到新的角色提供理由和可行的方法。转换后的班主任角色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能缓解班主任的角色紧张、角色不清和角色偏差问题。一是可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理论对班主任角色设计有用性的反思。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已经完成了吗?素质教育可以作为一种构成严密、指导性强的理论用以构成和指导班主任角色行为吗?这些都是需要反思的问题。同时,本文也展示了教育社会化是一个更具有指导能力、更明确的可以用于班主任角色体系设计的教育概念和理论。二是提出了一套包含功能维度和4个表现维度指标的两级维度方法描述班主任角色,虽然尚处于探索阶段,其有效性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自认为在理论上是能站住脚的。通过这套方法,班主任可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描述,并和标准的角色要求进行对比,既有利于班主任的角色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班主任角色理论。
………..
二、现行班主任角色分析
(一) 描述班主任角色的两级维度
笔者设计了一套包含两级维度的系统描述班主任角色。两级维度分别是一级维度一一功能维度和二级维度一一表现维度。功能维度描述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功能角色。班主任对不同的工作对象承担不同的责任,发挥不同的功能,因此,功能维度按照功能对象划分子维度,班主任对对学生、班级、家长、学校有不同的功能,应而也对应得存在多个功能子维度。表现维度描述班主任执行不同的功能角色时具体表现。班主任在实施班主任功能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方法,因此,表现维度按几个表现侧面划分子维度,每个功能角色都可以用表现角色加以描述。一级功能维度是二级表现维度的基础,二级维度是一级维度的下一级维度,在明确了角色功能的基础上,才能使用二级表现维度对功能维度的具体履行进行方式方法上的描述社会角色是对处于某一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行为期望系统可以用功能一一做什么(对什么对象提供什么功能,履行什么职能)和表现一一怎么做(用什么态度、方法提供功能和履行职能)两方面的内容构成。当我们明确了班主任对不同的对象需要履行什么职能,需要用怎样的方式履行这些职能,我们也就基本明确了班主任的社会角色。因此,对应构成行为期望系统的这两个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级功能维度和二级表现维度方法,以便将班主任的社会角色系统化地呈现出来。在一级功能维度下,梳理和总结数年来国家层面文件中对班主任功能及工作对象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划分数个功能子维度;在二级表现维度下,基于历年来国家层面文件对班主任工作方法要求的变化和教育理论发展趋势,划分了四个表现子维度。
………..
(二) 素质教育前后班主任角色要求的变更
总的来说,建国以来,我国的班主任角色发展可以以素质教育改革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从1952年班主任岗位首次被写入国家层面文件开始到1988年,是我国班主任基本角色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是从1988年开始至今,是班主任角色受素质教育理念和改革影响的时期,在基本角色的基础上,班主任角色有所转变和增加。为了将两个阶段班主任角色加以区别,本文将前一阶段的班主任角色称之为传统班主任角色,后一阶段的班主任角色称之为现行班主任角色。1952年,教育部同时颁发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基本上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概貌。在《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教育部首次提出:“中学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师中选聘,在教导主任和副教导主任领导下,负责联系本班各教员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将班主任的角色期望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加以规范,并较为简单地描述为“负责联系本班各教员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 。196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在思想政治教育章节中,规定了班主任的职责。《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规定班主任须“……经常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和帮助;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劳动和课外活动;指导本班的少年先锋队;进行家长工作……根据平时考查所得的情况,征求有关教师的意见,写出简明、具体、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评语,并且把内容告诉学生和家长”。
…….
三、教育社会化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28
(一)教育社会化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28
(二)教育社会化和素质教育关系 ........31
(三)教育社会化视角下的班主任角色要求........ 32
四、教育社会化视角下的班主任角色转换....... 36
(一)学校要求实施人向班级工作设计者的转换........ 36
1、实施人转换为设计者的理由 ........36
2、班级工作设计者的转换要求........ 37
(二)班级事务执行者向班级事务领导者的转换........ 39
(三)班级专制角色向班级社会模范公民的转换........ 42
(四)学生家长联系人向班级社会活动联系人的转换........ 44
四、教育社会化视角下的班主任角色转换
(一)学校要求实施人向班级工作设计者的转换
班级工作实施人即根据学校要求具体执行班级工作的人,而班级工作设计者即班级工作的构思和计划人。由学校要求实施人向班级工作设计者转换,就是在进行班主任工作时,有技巧地增加工作的自主性和计划性。由学校要求实施人向班级工作设计者转换,并不意味着放弃学校要求的实施角色,而是提高在实施中的能动和统筹性。从本文的班主任角色维度来说,属于面对学校对象的一级维度要求,实质是对现行班主任角色中实施角色的升级。从实施人转换为设计者,至少需要跨越两个层次,一个是从实施人向计划人转化,强调班主任在实施学校目标和要求时的自主性和计划性;另一个是从计划人向设计者转变,强调计划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总的来说,教育社会化要求班主任将教育社会化这一指导思想,有技巧地融入学校的目标和要求中,并形成一套事前计划以指导行为。
………
结束语
班主任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优质人才的最要一线力量,班主任角色是班主任职能的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的班主任角色面临的种种问题,无法通过素质教育进行调整,教育社会化理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文中所提出的教育社会化视角下班主任角色的转换要求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是考虑了现实条件的最小转换要求,但是在具体实现中必然仍会面临一些阻碍。这样的调整并不是只依靠班主任就能完成的,但是班主任应该是这种调整的先行者。笔者赞成一种树立思想、细节着手的调整方式,随着在班主任工作细节中实践的成功,使学校逐渐接受和运用新的班主任角色要求,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角色转换,而不赞成一开始就大刀阔斧、改头换面的调整方式。由于本文所要求的转换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尽量保留了素质教育的角色要求框架,做出了最低限度的转换要求,为班主任和学校规避角色转换中的障碍奠定了基础。笔者相信,以教育社会化思想完善现行班主任角色的缺陷,会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六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缘由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考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期望,成为很多学校和家庭所关注的重点。我国高中教师和班主任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假如这种压力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缓解,那么逐渐会导致职业倦怠。这不仅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更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工作至今已有十年,对于高中教师的工作生活我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感受也在逐渐变化。在任教的同时,我又担任过6年的班主任工作。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周围的同事对于班主任工作产生出抱怨厌烦的情绪,很少有班主任是自愿申请担任班主任的。班主任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非常大,不仅要管理班级的日常琐碎事情包括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问题,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大大小小的任务包括组织活动和做材料,此外,还要很有技巧地和家长交流。然而,即使付出了所有,不是每个班主任都能到达学校和校长的要求。所有的付出并不能有所回报。但是这其中所承担的压力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长久下去,担任班主任多年的老师逐渐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没有了动力,甚至产生了懈怠甚至厌恶。因此,大多数老师都不愿意担任班主任。每当幵学的时候,学校确定好班主任名单后,没有承担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就会非常开心,也感觉非常幸运。然而,承担了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却像是拿了资手山芋一样,感觉非常烦躁。经常听到周围的同事们说:"最讨厌做班主任了,全是做不完的琐事,吃力不讨好!” “当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我已经当怕了,每天像上紧了弦一样,再不停下来我就要崩溃了。”班主任与普通任课老师相比,承担着更多的管理教育的任务以及过量的工作,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思想和精神压力。因此,教师的情绪、情感、工作斗志都会受到损害,最终患上职业倦怠。
………….
(二)文献综述
从理论上讲有以下三种。临床心理学的观点。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rberger),他从临床的角度阐述倦怠,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于工作强度过高并且忽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那些愿意奉献、愿意承担任务的人最容易出现这种状态。他们在做出决定之后,需要完成繁多的任务、过大的工作压力、冗长的时间、紧张的工作量。因此,职业倦怠被认为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勒诗(Maslach)和佩斯(Pines)。他们认为,职业倦怠有三个主要特征: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即感到情绪耗尽;性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即表现冷酷、麻木,非人格地对待服务对象;缺乏个人成就感(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即无效能感和缺乏适应性。在对服务行业进行的采访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1981年马勒诗等人编制了专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通过对量表分析,Maslach等人发现职业倦怠是指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气组织观点代表人物是学者车尼思(Chemiss),他认为很多人对工作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因此,容易产生幻想破灭和倦怠。他还认为导致职业倦怠原因主要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不平衡导致的。这种不平衡有两类,一类是个体处于过多刺激的情境之中(比如教师所授课班级人数过多);二类是个体处在有限的刺激和缺乏挑战的情境之中(如教师多年教同一年级或使用同一版本教材)?。车尼思将职业倦怠等同于"不良的态度转变”,但是职业倦怠包含了过多的变量。这样就很难区分职业倦怠和职业疲劳,职业倦怠的特殊性也就体现不了。
……….
二、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一) 职业倦怠的涵义
职业倦怠(Jobbumout):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 Berger首次提出。他指出从事助人职业的人因为职业需求要长期付出情感,而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由于遇到的矛盾加剧导致自身感觉到强烈的受挫感,从而对自己造成消极影响。美国学者Maslach和Jackson认为职业倦怠主要是指在工作中个体面对长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是工作压力的结果之一,它具有三个方面的表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份。教师职业倦怠:目前对此定义在学术界没有一致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共同之处即教师由于工作持续劳累、工作压力超大而且又没有得到缓解而产生了身心、情绪疲惫的状态。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日复一日重复工作中,教师逐渐丧失了兴趣,越来越疲意、厌倦,甚至心灵受伤、受挫,逐渐产生倦怠感。通常出现职业倦怠的教师身体上会出现失眠、健忘、抵抗力下降、亚健康等;心理上会对工作失去热情、厌烦、容易疲急、烦躁等;工作上失去进取心和积极性,不愿竞争,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等。教学上不愿创新、不能处理好教学问题、学生问题等。由于目前的高考体制,以及社会高要求,教师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
(二) 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本研究采用的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调查问卷是在马勒诗的MBI的基础之上做了相应的修改,以适应本文需要,共包含三个维度21个题目。其中1-7题是关于情绪衰竭维度方面的,描述工作所造成的情感资源消耗的情况;8-14题是关于去个性化维度的,描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冷漠的、消极的态度。15-21题是关于低成就感维度的(反向计分),主要描述个体在工作中所体验到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问卷釆用4点计分法,例如“从未如此”,“很少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分别1计1、2、3、4分。各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数。测试结果如果是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越高,低成就感得分越低,那么显示被测试者的职业倦怠情况越严重。
…………
三、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14
(一)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表现 ..........14
(二)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原因.......... 16
四、缓解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对策.......... 28
(一)班级管理工作的“分享”和减少.......... 28
1.实行副班主任制度 ..........28
2.实行班主任轮岗制..........29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29
1.建立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保护教师积极性.......... 29
2.校领导要注重人性化管理 ..........29
3.弹性工作制度,对教师人本关怀 ..........30
4.情感激励法 .......... 30
5.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 31
6.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津贴.......... 31
(三)个人工作习惯和心理状态的调整.......... 31
四、缓解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 班级管理工作的“分享”和减少
高中班主任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由班主任来落实执行。学校的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团委、校长室等部门布置的工作都需要班主任来贯彻,而这些事情纷繁复杂、多头并进。另外,班主任要应付的检查、考评、验收、总结等非教学项目多得令人睦目结舌。几乎在每一所高中,教书是每位教书的责任,可是教育和管理却是每个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体育锻炼、卫生、习惯、性格、品德等都要负责任,要认真完成稍有懈怠便会带来不良影响。针对目前的这种情况,学校管理层要尝试给班主任减压,要打造全员德育意识,使学校的老师都成为德育的工作者,参与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来分担班主任工作。每个班级配备班级副班主任,主要形式是:检查班级卫生、负责班级纪律、负责班级文字材料、负责班级出操、负责学生思想工作等。实行副班主任制度不仅可以让副班主任参与班级部分事物的管理,更多地了解学生,并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荷;也可以使副班主任获得班级管理的实际经验,并能了解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丰富经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校实行副班主任制度时,要警惕不能把副班主任当做是空头衔,只挂头衔而不做事。学校在管理时要注意任务分配要明确具体,以免出现副班主任不明任务而拖拉懈怠或不闻不问。
……….
结束语
本人任教10年,其中担任班主任6年,记得刚开始工作时连续担任2年班主任,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性高,也愿意走进学生,乐于和学生交流。回想当时,虽然缺乏班级管理经验,但是凭着一腔热血也能在班级管理中有声有色。可是随着教龄的增长,学校各种考核制度的严格和精细,以及高考制度的调整,不仅教学任务加重,班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最近4年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发现不仅我自己,我身边的班主任教师,甚至其他兄弟学校的班主任教师都不时会发出抱怨的声音,而且大多数都并非自愿担任班主任工作。当然,从心底来讲,既然承担了班主任工作,我也发现这些班主任虽然情绪低,情感比较受伤,但是该做的工作还是在做。所以也可以看出,班主任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依然存在。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在做这些研究和调查后,我感到班主任职业倦怠并非不可克服。我在反思,如果要改变目前的状态,可是又不能改变周围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那么也许我只能改变我自己。我们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改变不了天气,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不能决定任何别的事情,可是我还是可以改变我的想法,也许就是一种“阿Q”的精神吧!当然,做这份调查研究,我更希望在此基础之上,能引起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教育领导对于该问题的重视。我也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对于高中班主任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到更为有效的方法预防或解决。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七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使命,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线的重要管理者——班主任是笔者此次关注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中等职业教育直接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本文通过对迁安职教中心等中职学校的深入调查,分析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特点和难点,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着力研究不断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模式,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成熟化,希望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1997 年我国实行高考扩招政策对中职学校影响很大,高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压缩了中职学校的生源群体,导致中职学校生源和素质一落千丈,然而中职学校的管理、班主任的能力素质没能跟上这次教育的变革,中职教育出现了各种问题,使中职学校度过了三年“苦寒期”。2005 年我国开始推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于处在低迷状态的中职教育来说好比一支强心剂,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的中职教育重新燃起了希望。然而,中职教育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和经济支持,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拥护。因此,提高中职班主任能力将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
………
1.2 研究的目标及创新点
通过对已有文献检索、研究,归纳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为问卷调查(理论建构、调查设计及问题分析)奠定基础。本文对中职班主任能力现状的系统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中职班主任能力培养与建设的模式,将为中职班主任的能力的提升提供些许的帮助。鉴于已有文献中关于中职班主任能力的分类研究居多,本研究将从中职班主任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研究中职班主任能力培养体系。本研究将立足于迁安市职教中心这一办学实体,调查研究迁安职教中心中职班主任的现状,介绍该学校以培训、经验交流会、能力大赛和绑带式提高模式为主的班主任培养体系,并通过研究中职班主任能力发展现状,探索提升中职班主任能力的培养体系。借鉴上述观点,对班主任的概念的界定应全面考虑到学生及学校的性质,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年龄的学生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要求也会有差异,从而班主任的概念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中小学、高等院校与电大、农广校等社会培训机构的班主任所做的工作性质会有很大差别,为此笔者认为本文中的“班主任”是特指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概念界定为:在中职学校中,为学生教育、生活和学习、就业提供指导,既担任授课任务又负责管理学生事务的特殊教育管理人员。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阅读国外的文献著作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现可以与我国班主任相对应的角色。我国班主任所承担的工作在国外是有大量的学生事务机构承担的。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也广泛采用“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事务”、“学生事务工作”等彰显美国特征的学术用语,但其行文所表达的意思几乎是相同的。对于学生管理事务的科学研究历来受到各国学校的重视,各国都在积极探讨既符合国际原则、又具有本国特征的工作机制。目前没有查到原版、原文的国外研究文献,只有国内研究者对国外的相关研究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学校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做法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的模式。蔡国春对此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目前暂未有学者提出别的异议。从历时的角度,他把美国高等教育史中学生管理的工作模型归纳为:学生人事工作模式,替代父母工作制,学生服务工作模式,学生发展模式四种。
2.管理的体制。主要有三种意见:蒋威宜通过中美对比,认为美国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在宿舍部,是以学生宿舍为基本单元的管理体制[5]。吴高潮以机构设置为研究基础,指出美国学生管理实务中主要是由一名副校长领导进行的学生实务管理工作,其下设置多个中心的条块运行机制。[6]蔡国春则认为“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体制中既包括学生行政管理工作体制,也包括内部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其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主要有四种模式:间接报告、双重报告、直接报告和分散型组织结构。其内部管理的模块主要有服务相关模式、直接监督模式、职员协会模式、经费来源模式。
……….
2.2 国内中职学校班主任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思想仍然是以伦理道德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管理理论。这主要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和社会以及自我发展过程中累计而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而我国的教育管理思想也来自于这种正统文化的积累,在教育业界的管理人员心目中正是潜藏了这种思想。而且同时它也借鉴了西方管理思想,关于对班主任工作管理的思想论述,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体制方面:逐步完善以科室制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发挥科室制的优点,克服缺点;多采取扁平式组织结构。
2.管理制度方面:加快推进班主任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包括聘任制度、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例会制度、听课制度、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家访制度等。加强制度创新,推出班主任级别制度、资格认证制度、导师制等观点。
3.管理方法方面:在管理上鼓励班主任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主要措施有:责任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励等。设立班主任明星工程:做到择优聘任、合理搭配,优化组合,提升工作效率。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调查.....17
3.1 迁安市职教中心简介.... 17
3.2 迁安职教中心班主任现状调查分析..... 17
3.3 迁安职教中心班主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19
第四章 迁安职教中心班主任能力培养的对策........29
4.1 迁安职教中心班主任能力建设........ 29
4.1.1 建立健全班主任能力培训体系........ 29
4.1.2 不断完善班主任制度建设...... 31
4.1.3 提升中职学校影响力.... 31
4.2 对中职班主任能力建设的建议........ 32
4.2.1 加强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建设.... 32
4.2.2 加强中职班主任特殊性能力的建设..... 34
4.3 培育良好的班主任能力建设的社会环境....... 35
第四章 迁安职教中心班主任能力培养的对策
4.1 迁安职教中心班主任能力建设
《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第六条明确指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班主任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加大班主任的培训是普遍提升班主任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然而,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国家级培训人数仅为1000人,河北省在暑期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人数也只有200人,培训时间仅为1周。而市、县级班主任培训多以远程培训为主。由此可见,中职班主任培训虽然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多层次的培训体系,然而,培训的规模与现有中职班主任的数量和对培训的需求相差很远。因此建立健全班主任能力培训体系是改善这一局面,全面提升班主任能力的必由之路。迁安职中为了应对国家各级培训名额有限的问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2011 年以来,学校领导带领班主任、骨干教师先后走访玉田职教中心、武安职教中心、徐工技校等十几所兄弟院校,并将玉田、武安职中先进的经验编印成册供全体教师学习,同时把武安职中作为对标对象,让每一名教师都有学习的目标,方向,来激励他们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此外,还聘请各级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几年来,孙景余教授、曹晔教授被聘为该校客座教授,多次来校授课,此外崔勇教授、宁永红教授等十多位教授先后被邀请来校为教师做报告,他们带来的知识,使广大教师能够开阔眼界,学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
结 论
本文从一个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外文献的阅读,走访相关的老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借鉴前辈的经验与观点,结合自身多年来的从教经历,本着对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态度,通过搜集更多的一手资料,整理发现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班主任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班主任是中职教一线的管理者和实践者,他们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中职教育的成败。因此,把中职教育中班主任角色扮演、能力建设、框架体系如何进行合理的搭配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全文在深入结合迁安职教中心的现状、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职班主任研究,以期发现各种问题存在、发展的路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渠道,提升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八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提出
“双证书制” 是指职校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获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教育模式。双证书制模式的重心在于学生双证书的获得,其实现途径往往依靠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的“分工协作”:学校教育负责学生的学历教育;证书教育则针对学生的考证需求,安排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集训。这种分工式的教育形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维持分离之势,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因此,基于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要求,需要促成两类教育内容的融合。我国职教体系存在纵向上各层次教育衔接不畅,横向上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分离之态等问题,这不仅影响职业能力培养,也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因此,建立统一的现代职教体系十分迫切。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需要解决纵向上的中高职贯通、横向上的职业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融合等问题,实现双证书从多元化向一体化的实施体系转变。从职业分类与专业建设现状出发,整合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内容,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等都需要向双证融通借力。
………….
第二节文献综述
有效的研宄需要建立在已有研宄基础之上,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实践策略研宄围绕已有研究展开。现有文献对高职双证融通研宄较多,对中职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基于职教双证融通的实施进展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同时收集与整理国外关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方面的研宄资料与实践进展。希望在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中职校实施双证融通提供经验、借鉴。所谓双证融通,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通过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有机融合、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实现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的沟通与互认,使毕业生获得"双证”(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此外,在研宄中需要注意“双证并重”、“双证沟通”、“双证衔接”、“双证互认”等研宄也不同程度的包含双证融通方面的探索。关于如何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双证融通的研究,已有资料主要围绕双证融通实施中“问题一一对策”研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研宄、课程体系改革研宄、融通载体研宄等方面展开探讨。
…………
第二章双证融通制度设计
第一节双实施的利益关系协调
目前,我国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职高,中专和技校。通常情况下,职高、中专统一由教育部门主管,完成学业后颁发教育部门印制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技校毕业生则颁发劳动部门印制的技校毕业证书和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实施将打破原有证书管理部门一一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1的利益分配格局,带来部门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划归。因此,双证融通实施的制度设计首先需要妥善处理两部门的利害关系。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完成规定年限的学习(一般为三年),并通过教育部门一系列认证程序,最终获取的证明个人学习经历与学习能力的证书。它反映了证书获得者经过若干年在校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增长。它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学习,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生活的、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公民。它由教育部颁发,具体认证程序由各学校按规定执行。职业资格证书是指,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考核与职业技能操作鉴定,为合格者颁发证明其具有从事某一职业、胜任某一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它是个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资格通行证,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它侧重于操作技能的训练与自动化,旨在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型技能人才,与职业活动密切联系。它由劳动部颁发,具体认证程序由技能鉴定中心按规定执行。
………..
第二节双证随运行的机制设计
所谓机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本意可从两方面来理解: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机器是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即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根据上述定义,笔者将双证融通运行机制的内涵分解如下:①构成要素及其特性;②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③系统化的运作方式。双证融通是在多方参与的条件下运行的,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各参与方关系的制约。因此,有必要厘清改革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各要素间的关系,抽离出系统化的运作方式。双证融通运行所涉及的参与方有劳动部门、教育部门、课程专家、中职校、技能鉴定中心、技能鉴定专家2、教师与学生。劳动部门与教育部门是整项改革的领导者,主要从全局高度,掌控双证融通运行的方向、进度、阶段性成果总结。课程专家是改革的智囊团,作为两部门思想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将达成的理念转化为可执行的文本与行动。中职校是教育部门内部中等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也是本次改革实施的主战场,任何改革主张或行动实施都需借助中职校才得以实现。技能鉴定中心是劳动部门负责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机构,在改革中主要承担技能鉴定专家的指派、就改革与中职校进行协调等工作。技能鉴定专家来自行业企业,由技能鉴定中心指派,参与并指导中职校各项改革工作的实施,是技能考核的执行主体,是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的保障。教师与学生是改革的直接体验者与受益者,各类中职教师是改革走向实践的主推者,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广大中职生是催生改革的动因,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双证融通运行的构成要素纷繁复杂,只有在把握各要素特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机制设计。
…………….
第三章双证融通课程改革.........29
第一节双证课程内涵分析与开发实践........29
第二节双证课程实施变革与应对策略........30
第三节双证课程实施的阶段性效果........33
第四章双证课程考评设计与实施........35
第一节双证课程考评设计........35
一、双证课程考评的必要性分析........35
二、双证课程考评的要素分析........36
三、双证课程考评方案设计........38
第二节双证课程考评实施........40
第五章双证课程实施的条件支撑........42
第一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教材设计........ 42
第二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师资培养........ 45
第三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实训设备建设........ 47
第四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校企合作探讨........ 49
第五章双证课程实施的条件支撑
第一节基于双证课程实施的教材设计
21世纪以来,职教领域课改较为突出。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职教课改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配套教材建设进程。如进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材开发体制尝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材、项目教材、任务引领型课程教材等新兴教材的初探。职教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了一定改善。然而职教教材建设进程远远落后于课改进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小觑,正如《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2]19号)提到“十一五”期间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职教特色不鲜明,教材呈现形式单一,配套资源开发不足;中高职教材脱节、断层和重复等,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等。'职教教材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
结论
实施双证融通有助于中职生通过学校职业教育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简化考证程序,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中职领域实施双证融通必要且紧迫。以上海市为例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实践策略研究可以为其他中职校提供经验借鉴。行文至此,笔者想对本文的研究观点进行概要性总结。双证融通涉及由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分管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决定了其实施路径必须是自上而下的,离不开制度关照。两部门各自的证书利益诉求是制约双证融通的重大障碍,也是双证融通目前只能先采取单向流动(即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学历证书)的制约因素。合理协调两部门的既得利益,是推动双方积极参与双证融通的基础。因此,本研宄首先探讨了双证融通实施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在此基础上,尝试推动双证融通有效运行的内部与外部机制设计。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九
一、美术教育中师承模式的发展阶段
(一) 秦汉时期
汉代的大量画像石、画像砖采用雕刻的方法,它平面的构图及形象又接近绘画,其丰满充实的总体风貌说明了汉代艺术的魅力。两汉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后,土地私有制导致了土地的大量兼并。在此种情况下,形成了大地主、大官僚合一的豪强势力。东汉的政权就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豪强地主在东汉享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逐渐发展成名门大族。为了保持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地位,豪强地主加强美术的礼教功能。“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者也。”实际,历代的统治者从未忘记过美术教育的礼教功能。在魏晋之前,这个功能占据着统治地位。美术被分成制作与欣赏两部分,也就是美术生产的物质和精神部分脱离开,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在艺术领域得到体现。艺术产品的制作被认为是一种低贱的、必须是由下层劳动者来从事的劳动,艺术的审美则被认为是一种高贵的、只有贵族才能占有的精神享受。社会阶级上层的贵族占有这些精神产品,指导和规定艺术产品的生产。而艺术生产本身,则是交给奴隶、工匠、艺人等“下等人”去完成。这样一来,美术教育就相应的分裂成两种性质:一种是对艺术精神产品占有者的教育,主要教育内容是艺术鉴赏能力和文艺的政策;一种是对艺术物质产品生产者的教育,主要教育内容是艺术产品制作的技巧与技能。前者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它一方面强调培养受教育者高雅的艺术趣味和审美情调,来造就高尚、正直的人格;一方面并不看重艺术产品的物质制作和操作技巧。其目的不在于艺术自身的发展与繁荣,而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因而它的教育对象仅限于贵族。后者被看作下贱的工作,很难有专门的学校和教科书对其进行教育,主要靠师傅传给徒弟、父教子的方式耳口相传。
………….
(二)魏晋时期
在中国绘画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师徒教育的风行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文人画家与山水画的出现,以及绘画理论的逐渐成熟,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走上了自觉发展的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魏晋南北朝有着继汉开唐的作用;在绘画艺术方面,以师徒传承为主的美术教育的兴起无疑为后世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六朝以来,中国绘画微露两种分支:士人画,不在技巧上做专注追求;作家画,则专注于形似精致。因此前者又称文人画,后者亦称为画工。从事体力劳动的“百工”,只能是下层的职业,他们工作服务于雕塑、建筑、工艺等门类,师徒传承是其主要的技艺传授方式。士族中出现了许多画家和书法家,也显现了非常明确的师承关系。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至如晋明帝师于王廪,卫协师于曹不兴,顾惜之、张墨、苟勖师于卫协,史道硕、王微师于荀勖?一各有师资,递相效仿,或开户牆,或未及门墙,或青出于蓝,或冰寒于水??…”'表明在师承关系上有直接师承和间接师承,直接师承即是师从某人,亲临教诲;间接师承亦称隔代师承,即择取不同时代某人画法和风格来仿效。在直接师承和间接师承中又有血缘师承与非血缘师承之分。虽然在非血缘师承中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家,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技艺被视为私有财产,往往被禁锢于较小的家庭血缘区域内,这使得美术教育发展缓慢。他们的父亲或叔父就是“老师”,他们的工作地点就是“教室”,师傅所确定的样本就是徒弟们模仿学习的“教材”。
………..
二、师承型美术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
(一)“传移摹写”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形式
摹写或称临摹,在古代,临摹是学习中国画必不可少的起始过程。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传移摹写”列为“六法”之一,这里所讲的“传移摹写”即指临摹,由此可知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画学习中就已经十分重视临摹了。在这之后的唐宋元明清,画史上有案可査的历代画家都是通过此种“传移摹写”来奠定绘画根基的。其中在学习阶段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巧,了解绘画的各个门类,熟悉前人的风格、流派、师承及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中国画材料的熟悉,笔墨技巧的表达,更是需要通过手摹心追的入门功夫来较好地加以把握。因此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以明代的吴门四家之首沈周(图1.1)为例,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其父沈恒吉、伯父沈贞吉均擅长于书画,是元代文人画风的继承者,他的家中珍藏许多元代著名画家真迹,为他书画的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家庭的熏陶,他还得到了同乡先辈杜琼、刘枉等人的亲自教授。沈周早年学王蒙,笔法较为细密,多作盈尺小景。中年师法黄公望和宋代诸家。四十岁以后,幵始作大幅,风格劲健,追求骨力。晚年则以吴镇为宗,笔健敏简,更苍劲浑厚,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就,他还讲究诗书画三者的相融结合,进一步突出了文人画的特色。
………..
(二)画论作为美术教学的理论导向
在传统的中国画教育中,传统的画论是其中重要的教授内容。师傅向弟子传授什么呢?即画理、画法。画理即在画论中,包括历代的画论名作,老师自己的绘画经验、口诀和著述。传统的画论是在总结作画的体会、写作画史、收藏与著录、课徒传授和品味鉴赏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与熟悉古人画论名作,应该是画家的基本素修,也是师徒传承的重要内容。自魏晋南北朝时期至明、清,画论著作日益增多,就内容而言,传统的画论可分为理论、品鉴和画法这三大部分。在画品这方面,继谢赫的《古画品录》,姚最《续画品》之后,唐五代时出现了彦棕的《后画录》,窦蒙《画拾遗》,李嗣真《画后品》和张怀的《画断》等,其中提出了一些有重要价值的理论观点。如彦棕《后画录序》中的“灵心自悟”与“挥毫造化,动笔含真”的观点,要求绘画既要有主观创意,又要有师从造化,表现对象的真实。窦蒙的《画拾遗》提出“直自师心,意存功外”,推师心独创,意在功夫之外的观点。李嗣真的《画后品》认为画家不仅要掌握绘画的技巧,更重要是要有思想、有才气,他特别推崇顾惜之,赞赏他的“思体造化,得妙物于神会”。另外有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记录唐初以来二百年间得画家一百二十六人,实属画史,首次以神妙能逸四品评画,其论画兼及到画家事迹,亦为后世所仿效。以后宋、元、明、清的画品更是举不胜举。
………..
三、美术教育中师承模式分析......... 17
(一)从“模仿的天性”看师承教育模式的现实合理性......... 17
(二)师承美术教育模式与“体验” ......... 20
(三)师承美术教育模式与“风格”......... 21
(四)师承美术教育与“知觉” ......... 24
四、美术教育中师承模式的实践教学及其评价......... 26
(一)师徒传授在实践教学中的“失”......... 26
(二)师徒传授在实践教学中的“得”......... 27
1.学生主体性......... 27
2.因材施教......... 28
3教师言传身教......... 28
四、美术教育中师承模式的实践教学及其评价
(一) 师徒传授在实践教学中的“失”
在中国古代,美术的各个门类,除绘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官学之外,大部分的传承还都一直是通过师徒相授方式。无论是直接师承即师从某人、耳提面命、亲龄教诲,还是隔代师承,学生择取前辈或当代画家的画法和风格予以效仿、临摹,是中国历史上美术教育沿袭的常用方法。比如,清代董楽说“欲知笔墨,须临摹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至也。师徒传授制教学通过面龄亲授,业师的艺德、学养、技法和创作经验在实践中倾心传授,具有师承性强、有利于专业技能教学的深化发展和保存传统的优势,但是其传承“规矩、方圆、宗法”的注入式特点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制约了学习过程中能动性和个性的发挥;同时师承的隔阻和门户有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发展的广博吸纳、兼容并蓄,造成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陈陈相因、僵化保守的弊端。视野狭小,信息不通,因而谈不上横向比较和竞争,纵向只知承袭前人的成就;徒弟一味跟师傅依样画葫卢,不敢越雷池半步。
……….
结语
中国艺术必须要有自己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的美术教育应有自己的特色。当今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公司,都要确立自身的特色,目前较盛行的企业一体化设计,即CI设计,就是为了凸现企业的形象和特征。在当前信息日趋便利、扩大、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时候,自我的确认越来越重要。艺术是以风格的独特性为必要前提的,中国的美术教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将同时经历一个进一步重新自我确认的过程。在呼声素质教育响亮的今天,增强学生的美术体验,培养具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美术教育的宗旨。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教育所涵纳的价值,这也正是我所关注的问题。在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缺少对话交流,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师徒关系是比较困难的。而这种隔阂必然影响到学生对中国画本质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使当代的书画家常会“望古兴叹”那些个曾经代代才人辈出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高峰可以企及吗?文学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是面对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面对几千年的丰厚的师承美术教育的遗产,是否该值得我们深思呢?当然,传统的师徒美术教育模式并没有衰亡,它仍具有其特有的价值,而且曾在新形势下有过其独特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世纪50年代末中央美术学院实行的工作室制度就是对传统师承模式的肯定和推广,它丰富了中国画教育的经验和内容。
…………
参考文献(略)
优秀教育硕士论文精选篇十
Chapter 1Overview and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1.1 Introducti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s strongly marked by ties around several issues.Among them,the issue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 This ques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and its adaptation leadsthe major investigators of education still digging,spading everywhere where could bean addition to integrate.Each year and each time,the needs in education and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andlearning process increase. Therefore, techniques are increasingly improved for upgradeto respond to 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Thus,with a view to breaking down theboundaries, barriers and limits of access to education, the experts of the sciences ofeducation have integrated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nEducation. The ICT are a set of powerful tools providing access to immeasurableresources that can help to improve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Ranging from ‘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 (PDA)' to Design Computers (DC), nowadays they also know theintegr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WB) fitted with an advanced technology oflast generation.The integration of ICT in education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 new concept” ofthese last two decade that is progressively and significantly growing up. It has someconditions and constraint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policies, procedures and resources.As the truth varies according to time and space,the integ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ICT know many disparities in the different areas of the globe. If in developed countriesthe implementation is done in great strides,in sub Saharan Africa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process remains still an almost Utopia, due to the lack of efficient policies andresources allocated for a real integration. Therefore,it is noted an infinite number ofdisparities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
1.2 Background
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 is a country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the Africancontinent, in the sub region of Central Africa. It is limited to the North by the Republicof Cameroon and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to the East by the Democratic Republicof Congo, to South by Angola and to the West by Gabon. Straddling the equator, theCongo offers a tropical climate and bathes on the shore of the Atlantic Ocean on acoastline of 170 km in its southern part, which houses its economic capital: Pointe-noire. The Republic of Congo extends over an area of 342,000 km^ with a population of4,492,689 inhabitants within which the adult literacy rate is 92.1% (World statistics,2013). All of the Congolese population is made up of 52 ethnic groups scattered across12 departments (regions) that use commonly two national languages LING ALA andKITUBA, while the official language is FRENCH. Also, the country offers a historic-cultural persity dating back several centuries. A forest country rich in natural mineralresources, 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 has an economy essentially dependent of the oilholding for four decades.
………..
Chapter 2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Every day, the world is endlessly changing.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technologies, the labor market and the society needs are increasing and changing theway of thinking and proceeding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sectors. Education does notdepart from this captivating reality embedding the future to endeavor to use and rely onICT. Thus,a number of central governments' initiatives around the world haveencourag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s in schools (Selwyn, 1999). That was thebeginning of ICT integration in education. As “ a critical analysis of a segment of apublished body of knowledge through summary,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priorresearch studies, reviews of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articles”(University of Wisconsinwriting center),this chapter will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ICT in education from itsdefinition, its importance, to the challenges in its process of integration in education.
…………
2.2 The meaning of ICT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or technologies) is anumbrella term that includes any communication device or application, encompassing:radio, television, cellular phones, computer and network hardware and software,satellite systems and so on,as well as the various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associatedwith them, such as videoconferencing and distance Ieaming"(Margaret Rouse, 2005).The term originates from the ancient IT which mean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presence of Communication in this term expresses an improvement of the previous ITby integrating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communication. Thus,ICT refers now to technologies that provide access to information using thetelecommunication means."ICT are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at enables data to be 'digitally' processed,stored and communicated. ICT can be used to access,process,manage, and presentinformation model and control events,construct new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ewith other. In the context of learning process, ICT may be referred as a necessary toolfor any student who desires further learning, shortly after the internet explosion of the1990s"(APA, 2012).
…………
Chapter 3 Methodology ......... 25
3.1 Introduction ........25
3.2 Research Approach and Design........ 25
3.3 Research Localization ........ 26
3.4 Participants and Sampling........26
3.5 The Sampling Characteristics........ 27
3.6 Data Collection ........ 28
3.7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30
3.8 Pretesting the Questionnaires........ 32
3.9 Ethical Consideration ........ 32
3.10 Data Analysis ........ 32
3.11 Conclusion........33
Chapter 4 Data presentatio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34
4.1 Introduction ........ 34
4.2 Rate of Return ........ 34
4.3 The Policy oflCT in Education ........ 36
4.4 Coordination of ICT in Education........ 38
4.5 ICT Projects in Congo Brazzaville........ 39
4.6 Availability of Computer in Schools........ 40
4.7 Attitudes and Behavior towards ICT Integration........ 43
4.8 Conclusion ........ 55
Chapter 5 Discus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57
5.1 Introduction ........ 57
5.2 Research Findings........ 58
5.3 Recommendations ........ 64
5.4 Conclusion 69
Chapter 5Discus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5.1 Introductio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policy revolves around two main pillars, the ?e-Govemment. and *e-Business' translatedby four strategic axes,including: infrastructure and universal access, the legal andinstitutional framework,human resources and projects (PNDTIC 2010-2016). Severaltexts of application have been signed to sustain the ICT policy in general in Republicof Congo and the necessity of using the ICT and its advanta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the human resources abilities,skills,and their behaviors has been highlighted.Indeed,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did not fail to address issues on thedevelopment of ICT and their impacts and advantages. Indeed,HILTZ, R. (1984)addresses the growing evolution of virtual communities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thatthese forms of consolidation have on people who join. The analysis shows how effectivethe virtual communities can be and their impact on modifying the behaviors andsimplifying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thus help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and learning process. As STEPHENSON, J. (2001),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through electronic vote is discussed,in addressing its benefits with the evolution of ICT.
…………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oflCT in education, and most in General Secondary Schools is abig issue in the Congolese education system,due to various aspects combiningadministrative as well as technical. These aspects convey different challenges hinderingthe effectiveness of ICT integration in schools which is still a view of mind. Despitethe existence of some ICT projects predestinated to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goleseeducation system does not have a policy for ICT integration in education in general,and in General Secondary schools particularly. Furthermore, the integration andimplementation of ICT in education does not have a coordination, due to the lack ofimplementation plan and a Coordination structure. However, despite the lack ofinfrastructure, ICT in general secondary schools has a great asset made ^Sf teacherswilling to learn and adopt these tools in their professional life. Finally, to address thelack of ICT knowledge observed on educators, the in-service training has becomecompulsory. Fighting ‘TCI,will help to integrate ‘ICT’ in schools successfully.
…………
Reference (omit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