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95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首先,中考体育考试制度是大势所趋。1990 年国务院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的考试科目”,所以条例的颁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1]。1997 年国家教育部,确立中考体育考试制度,体现了学校体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1],这一条例的颁布意味着体育考试成绩将对学生升学有所影响,所以引起了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成绩的重视。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学校教育应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成绩计入到中考总成绩是促进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2]。因此,体育中考的实施是适应我国教育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措施,是促进学校体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措施,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第六次大规模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与第五次调查相比,在反映力量素质的立定跳远成绩上,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分别平均增长 1.12cm、1.03cm、0.76cm,乡村女生与上一次调查相比基本持平[3]。可以看出,反映学生力量素质的立定跳成绩提升幅度较大。但这一成绩的提高可能是学生身体素质多年积累的结果而提高或是各项政策的颁布引起了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成绩的重视的结果而提高,不足以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的运用各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合理有序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同时横向与日本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比较,我国城市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188.50±24.87(cm)和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158.84±19.48(cm)均落后于日本城市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195.31±25.57(cm)和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166.47±23.24(cm)[4]。所以,日后应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提高我国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影响立定跳远成绩因素的分析,希望达到以下目标。首先,通过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引用分析立定跳远四个阶段的数据,明确各关节角度;其次,在引用立定跳远各技术环节生物力学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解剖学知识,确定各技术环节中的做功肌群,为准确实施练习、发展肌肉力量创造条件;再次通过问卷的形式筛选出体育教学方法,将筛选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影响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一个新视角做一些尝试。

1.2.2 研究意义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理论,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进一步认识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细化学生技术动作、便于错误动作的纠正。本研究以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理论为引导,验证体育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同时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变化。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影响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揭示中学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解析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对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

Masaki Wakai,Nicholas P 在《Optimum take-off angle in the long jump》[7]一文中指出,在立定跳远的起跳环节中,起跳角度大小将影响到身体重心在腾空环节的垂直高度和水平速度,从而影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同时该文通过实验得出,在立定跳远的起跳环节中,最佳的起跳角度为 19°—27°之间,当起跳角度控制在 19°—27°范围内时,其立定跳远的远度将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当起跳角度控制在 19°—27°时,能够促进动量距向全身移动,增大起跳速度和高度,为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奠定基础。 Milan Coh.et.al.在《Kinematic-dynamic analysis of the take off in the long jump》[8]一文中指出,立定跳远起跳环节中的技术动作与跳远起跳环节中的技术动作十分相似,都是利用膝关节缓冲随后蹬伸发力的原理,从而获得理想的起跳高度和速度。所以在练习跳远的过程当中,立定跳远常作为一种辅助的练习手段,在发展下肢肌肉力量的同时起到巩固技术动作的作用。根据生物力学理论分析得出,当膝关节角度在 90°左右时起跳效果较好、动作姿态符合力学原理、腾空高度和起跳速度较为理想,能够为下一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Scoot J., Blaek.在《Influence of hip position on electromyographic and torque production in the knee》[9]一文中指出,合理的关节角度能够使肌肉被迫拉长至最适初长度,从而使下肢肌群能够充分发力。该文根据实验研究发现在立定跳远的运动过程当中,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是一组对抗肌,主动肌先发力,而后对抗肌协同发力,协助主动肌完成技术动作。同时该文指出,股四头肌在整个运动过程当中,其机电活动几乎是最强的,由此说明股四头肌在立定跳远的运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给予着重的练习。 Siedentop, D.,&Tannehill, D.在《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10]一文中指出技能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授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快慢具有显著的影响。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运动技术的发展进程,同时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

2.2 国内对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

蔡万圣在《初中生立定跳远动作生物力学分析及教法研究》[14]一文中将立定跳远分为三个技术环节(起跳、腾空、落地)并运用生物力学理论进行分析。起跳环节可分为下蹲和蹬伸两个阶段,其任务是使人体获得较大的垂直高度及水平速度。经研究表明120-140°是膝关节的最佳发力角度,且在蹬伸过程中膝关节角度超过 135°时肌肉发挥的力量将达到最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创造条件。 张轩在《影响初三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因素研究—以运城市为例》[15]一文中在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法测量出立定跳远各技术环节中合理的关节角度:踝角 53-57°、膝角 90-96°、髋角 59-76°、臂角 36-44°、前屈角 53-58°、前伸角 136-140°、落地角 64-71°。同时通过教学发现,合理的关节角度不仅有助于肌肉力量的充分发挥,还有助于提高动作质量,使技术动作具有观赏性,从而起到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作用。 韩静等人在《不同蹬地角立定跳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对比研究》[16]一文中表明起跳时起跳角度的增大或减小将影响学生起跳时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高度。当起跳角度较小时,人体的转动惯量减小,进而增大了向前的转动角速度,同时蹬伸的平均力值变小,肌肉伸缩速度较快,机械效率较高,蹬伸冲量较大,所以立定跳远成绩较好。此外,该研究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小的蹬地角度更有益于学生下肢力量的充分发挥。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8

3.1 研究对象 ............ 8

3.2 研究方法 ............ 8

3.2.1 文献资料法 .... 8

3.2.2 实验法 ........ 9

3.2.3 问卷调查法 ............ 11

3.2.4 数理统计法 ............ 12

4 研究内容 ........ 12

4.1 立定跳远技术的生物力学理论分析 ....... 12

4.2 参与立定跳远做功肌群的理论分析 ....... 16

4.2.1 立定跳远预备环节中做功肌群的理论分析 .... 16

4.2.2 立定跳远起跳环节中做功肌群的理论分析 .... 17

4.2.3 立定跳远腾空环节中做功肌群的理论分析 .... 18

4.2.4 立定跳远落地环节中做功肌群的理论分析 .... 18

4.3 体育教学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分析 ....... 19

4.4 力量素质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分析 ..... 21

5 结论与建议 ...... 23

5.1 结论 ...... 23

5.2 建议 ...... 24

4 研究内容

4.1 立定跳远技术的生物力学理论分析

根据《中学田径教材教法与训练法》[33]一书将立定跳远技术环节划分为四个技术环节,即预备环节、起跳环节、腾空环节、落地环节。在实际教学中生物力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明确各技术环节中的关节角度,从而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由于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所以在明确各关节合理角度的基础上确定出做功肌群,为准确实施练习,提高学生相关肌群的力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预备环节即为预摆下蹲阶段,其运动过程为站立预摆开始至膝关节最大缓冲随后蹬伸进入起跳环节(如图 4.1(a)(b)(c))。该技术环节是由下蹲动作为起始动作,下蹲时当髋关节角度在 155.95±4.08°、膝关节角度在 140.56±5.64°、踝关节角度在116.98±6.63°时[16](表 4.1)下肢肌肉能够被动拉长至最适初长度,使肌肉在起跳阶段中能够充分的蹬伸发力,同时当下肢各关节角度下蹲至合理的关节角度时,可有效将肌张力转化为动能贮存起来,为起跳阶段奠定基础。

........

结论

5.1.1 运用生物力学研究成果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使教师能够更加进一步认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为提高学生动作质量、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帮助。

5.1.2 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对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1.3 在掌握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力量素质的发展对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反之若想提高立定跳远成绩就必须发展与其相对应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目的。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